农业工程学报

农业工程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Transactions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杂志简介:《农业工程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047/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半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农业装备工程与机械化、农业水土工程、农业信息与电气技术、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土地保障与生态安全、农产品加工工程、专题论坛——...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国际刊号:1002-6819
国内刊号:11-2047/S
全年订价:¥ 2020.00
创刊时间:1985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半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92
复合影响因子:2.82
总发文量:11166
总被引量:241044
H指数:122
引用半衰期:4.5297
立即指数:0.0888
期刊他引率:0.7946
平均引文率:14.2407
  • 农业水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作者:许迪; 龚时宏; 李益农; 刘钰 刊期:2010年第11期

    当今农业水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与50年前有着显著差别。当前发展农业水管理的目的是在水资源稀缺状况下,在满足全球不断增长的食物需求的同时,达到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减少贫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等。为此,应从跨学科、跨部门的角度出发,审视和改善与农业水管理发展相关的策略与对策,其中包括加快发展节水农业、维系生态...

  • 基于热交换和集水仿生原理的作物蒸散凝结灌溉技术

    作者:龚道枝; 郝卫平; 梅旭荣 刊期:2010年第11期

    根据作物蒸散、热交换、水气凝结、集水仿生学和节水灌溉的原理,系统提出一项农业节水新途径——作物蒸散凝结灌溉。通过创造低温凝结条件,聚集、冷凝作物蒸散发的湿热水气并高效收集,最后回灌到土壤中供根系吸收,如此循环往复,形成闭合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PAC)水分微循环。蒸散水气凝结和收集效率,水气回收率、能耗效率是衡量该项技术的...

  • 基于太阳能的无线土壤水分传感器的研制

    作者:李晓东; 吴永烽; 李光林; 曾庆欣; 汪时机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实现土壤水分的自动检测与无线传输,采用电场法检测土壤质量含水率,利用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络实现数据传送。利用太阳能电池收集太阳能并存储于锂电池中,实现对系统供电。通过合理的充放电管理,能有效地延长锂电池寿命。试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能够实现0~30%间的土壤质量含水率的测量,相对误差小于10%。利用Zigbee模块及MiWi(TM)协议...

  • 时域反射仪对水分非均匀分布土壤含水率的测定

    作者:李子忠; 郑茹梅; 龚元石; 王一鸣; 杨新明; 王克栋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了评估时域反射仪测定水分非均匀分布土壤的含水率的性能,该研究在室内试验中将土柱纵向分为上下2层,设置土壤水分差为0.05、0.10和0.15cm3/cm33种情况,进行不同含水率梯度下水分非均匀分布对该仪器测定土壤含水率的影响试验,并在田间试验中进行了实地测试。结果表明,在室内新型时域反射仪随着上下2层土壤含水率梯度差的增加,测定土壤含水率的...

  • 裸露地表土壤水分的L波段被动微波最佳角度反演算法

    作者:马红章; 柳钦火; 闻建光; 王合顺; 杜鹤娟 刊期:2010年第11期

    该文阐述了中纬度地区春季裸露耕地土壤水分监测的重要性,对比分析了目前几种主要的土壤水分反演方法。为提高裸露耕地土壤水分的监测精度,在分析AIEM土壤发射率模拟数据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L波段单角度双极化被动微波遥感数据的土壤湿度和土壤粗糙度的反演算法,并对新反演算法的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基于仿真数据的论证。该反演算法以地...

  • 不同畦面结构下地面灌溉效果的对比分析

    作者:陈博; 欧阳竹; 刘恩民; 张艳玲; 陈俊旭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研究畦面结构变化对地面灌溉效果的影响,在4种不同畦面结构的大田灌溉试验基础上,用WinSRFR3.1模型对平作畦灌、细沟灌、畦作浅沟灌和微垄沟灌的田面土壤特性参数和灌水效果进行估算和模拟,比较了不同灌溉方式由于畦面结构改变引起的田面土壤特性和灌水效果差异,并提出不同畦面结构的适宜畦田规格。研究认为,不同畦面结构的田面糙率系数和土壤...

  • 基于稳健设计理论的畦灌质量敏感性分析

    作者:王维汉; 缴锡云; 彭世彰; 陈晓东 刊期:2010年第11期

    针对畦灌系统运行管理水平和灌水质量较低的问题,该文应用稳健设计的基本理论,结合地面灌溉SRFR模拟模型,评价了畦田的灌水质量,模拟了单宽流量和入渗参数对灌水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灌水质量对各因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对某一固定的畦田,单宽流量并非越大越好,单宽流量在4~7L/(s·m)时,畦灌可以获得较高的灌水效率和灌水均匀度。灌水均匀度对入...

  • 喷灌条件下液膜覆盖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周新国; 李彩霞; 强小嫚; 郭冬冬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了探讨喷灌和液膜覆盖对玉米生产的调控作用,在大田喷灌条件下,分析了3个土壤水分灌溉下限对液膜覆盖玉米生长发育过程的影响。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液体地膜盖对玉米产量结构和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中、低水分处理(灌水量分别为51.8、35.0、31.4mm)生物累积量分别达到16699.99、14216.38和13239.14kg/hm2,液膜覆盖高水...

  • 考虑环境效益的塔里木灌区棉花最优灌溉量

    作者:安巧霞; 孙三民; 叶含春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确定塔里木灌区棉田合理的灌溉量提供依据,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定量研究了不同灌溉量(8100、6600、5100、3600m3/hm2)与棉花产量、渗漏水量及总氮淋失量之间的关系,应用费用-效益法分析,得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优的棉花灌溉量。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总氮淋失量为3.3~28.4kg/hm2;渗漏量与灌水量成线性正相关,渗漏量为670~2201m3/hm2。棉...

  • 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流无量纲模型

    作者:周玲微; 雷廷武; 武阳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了建立小流域次暴雨产流预报模型,在岔巴沟流域选取大小不同的4个小流域10a水文资料,分析降雨、地貌等因素对流域产流的影响,选取主要因素最大30min雨量、最大30min雨强、流域沟道比降、流域面积和流域狭长度。用无量纲参数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估计模型参数,得到了岔巴沟流域次暴雨产流无量纲模型,用模型预报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模型预报精度...

  • 层状夹砂土柱室内积水入渗试验及模拟

    作者:王春颖; 毛晓敏; 赵兵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了研究夹砂层对入渗强度、湿润锋行进和沿程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室内层状夹砂土柱一维薄层积水入渗试验和相应情况下均质土柱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当湿润锋到达夹砂层上界面后,层状夹砂土柱的入渗过程与均质土入渗表现出明显不同。在湿润峰穿过夹砂层上界面时入渗率有较大波动,且最终进入稳渗阶段,其稳渗率明显小于同时刻均质土柱入...

  •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方法在海河流域的适用性

    作者:孙庆宇; 佟玲; 张宝忠; 汤博 刊期:2010年第11期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ET0)的计算公式很多,各公式所需参数各异,为寻找一种所需资料少而又精度较高的替代方法,选用1998年FAO-56分册推荐的Penman-Monteith(PM)、Hargreaves、Irmark-Allen等6种方法分别计算海河流域10个典型气象站30a的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并以PM公式为标准,对其他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0个站点中除了五台山地区,Hargreave...

  • 珠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作者:王兆礼; 覃杰香; 陈晓宏 刊期:2010年第11期

    为探讨珠江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时空变化特征,该文利用1960-2001年65个气象站的小型蒸发皿观测资料,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方法、完全相关系数法以及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了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可能原因。结果表明:近42a来整个珠江流域年蒸发皿蒸发量呈显著的减少趋势,减少速率为2.79mm/a。四季中,夏季(6-8月)与秋季(9-11月)蒸发皿...

  • 植被群落演替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作者:彭舜磊; 由文辉; 沈会涛 刊期:2010年第11期

    土壤饱和导水率是表征土壤入渗能力的重要参数,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反应敏感。为了揭示植被演替对土壤剖面上饱和导水率的影响规律,采用恒定水头法测定了天童林区155a植物群落演替序列60cm深土壤剖面上的饱和导水率。结果表明,不同演替阶段饱和导水率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迅速降低,在0~20cm土层内,各演替阶段饱和导水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0~60cm土层...

  • 耕层厚度对华北高产灌溉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

    作者:石彦琴; 高旺盛; 陈源泉; 隋鹏; 杨斌; 汪洪焦; 聂紫瑾 刊期:2010年第11期

    针对华北平原长期少免耕可能导致的耕层变浅、变紧的问题,通过人为设置不同耕层厚度试验,采用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和层化比的研究方法,研究了4种耕层厚度(10、20、30、40cm)水平下0~50cm土壤有机碳的变化。2a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耕层厚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显著差异,与2007年试验开始时相比,土壤有机碳质量分数都不同程度下降,下降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