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年

农村青年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农村青年》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391/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要闻播报、封面报道、特别报道、乡村振兴、创业之路、城乡之间、乡村文旅、人间真情、三农视野、法治故事、特色食品、美丽家园、乡村回望...

主管单位:共青团中央
主办单位: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2-9540
国内刊号:11-1391/C
全年订价:¥ 220.00
创刊时间:1984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3390
总被引量:49
H指数:3
  • “乡官”瘦下身来好

    作者:乡言 刊期:2006年第03期

    全国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正悄然进行,乡镇干部们最近在经历着一场自身命运的抉择与挑战。

  • 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落岗”以后的李蔚霞

    作者:刘朱婴 刊期:2006年第03期

    2004年6月。天门市成为湖北省七个开始实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试点县市之一。那一年,李蔚霞正好30岁。

  • 活下去!关于白荣晖的两封来信

    作者:刘朱婴 刊期:2006年第03期

    我们是否还记得这个题目:《“卖肾救子”:一个父亲街头举起“生死牌”》? 我们是否还记得那个在医院的血透室里与病魔顽强抗争、等待爸爸妈妈筹钱为他治肾的白荣晖.以及为救儿子一命甘愿出卖自己肾脏的父亲白纯钰?

  • 风雨沉浮,“马锅头”演绎竹乡神话——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郑少洪写真

    作者:杨庆东 刊期:2006年第03期

    他曾经年少轻狂。因打架致人重伤。在铁窗内度过了三年刻骨铭心的生涯;他曾经一贫如洗。靠东挪西借1700元钱起步发家;他曾经贩运生猪。抢占了当时攀枝花近四分之一的生猪市场;他也曾像“马锅头”一样。贩卖水果和木材。往返穿梭在川滇线。经受了出生入死的考验;最终。他在家乡的土地上找到了人生之路。带动眉山、乐山的5000多户农民在荒山荒...

  • 天下农青皆兄弟,咱村就是你的家——记莱州市夏邱镇大初家村团支部书记张军强

    作者:杨传山 刊期:2006年第03期

    张军强从大初家村委会的院子里迎出来时,只穿一件白衬衫。他见了记者满脸通红,还有点气喘吁吁的。一同迎出来的镇团委书记翟勉杰解释说,张军强不是见了生人就紧张,他是刚刚练了一趟太极拳给累的。在夏邱镇街面上,颇有几位太极拳练家子。因为山东省莱州市旧称“掖县”。是中国吴式太极拳大师、号称“北方太极掌门人”王茂斋和修丕勋的家乡。...

  • 死与生:夜色中的道德较量

    作者:晓红 刊期:2006年第03期

    一边是冷若冰霜的司机和售票员,另一边是临盆待产的孕妇和她焦急的丈夫。人性的裸露在一个漆黑的夜晚发生了。 被赶下客车的孕妇血流不止,疼得满地打滚;丈夫狂奔到高速公路收费站大喊救命。泪流满面。两条生命危在旦夕。谁能伸出援手? 赵金电和他的妻子龙金荣永远忘不掉2005年年底那个刻骨铭心的夜晚。永远忘不掉母女两条生命是如何被抛弃、...

  • 不屈打工妹:请法律帮我讨回“承诺”

    作者:红孩 刊期:2006年第03期

    在前门附近的一家旅店里。我见到施彦萍。正当中午.阳光驱散了寒冷。层里层外暖融融的。她说她从海南赶到北京。目的有两个:一是随同律师拜访人民大学的法学教授。共同讨论她的案子:二是想独自一人在北京度过自己27岁的生日。 马路对面就是久负盛名的前门烤鸭店.里面人头攒动。觥筹交错。热闹非凡。她没有走进去.而是拐到旁边一条胡同中的...

  • 漂亮乡下妹:快餐店开上互联网

    作者:安妮 刊期:2006年第03期

    打工尽受老板的气。自己创业又没本钱。咋办?那阵子。刘欣头疼死了。 刘欣是辽宁省朝阳市的一个农村女孩。从小勤奋好学.不甘落后。她曾考上一所民办大学。可毕业以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暂时到号称“酒吧一条街”的沈阳市文艺路打工。 日子过得不开心。后来。刘欣阴差阳错地干了另外一件事。没成想“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件事让她每月挣到...

  • 联合国请我去讲“馄饨经”

    作者:梁金朋 刊期:2006年第03期

    峰回路转,小小馄饨为她打开创业自救之门 1972年9月出生干河南南阳市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徐晓恩打小就是个乖乖女。在南阳市九中读高二那一年,徐晓恩听从父母的建议放弃学业,通过招工考试成为南阳市金属材料公司的一名出纳员,与父亲做了同事。之后的五年,徐晓恩工作、结婚、生子,日子过得十分平静。然而1997年的夏天,徐晓恩所在的公司突然...

  • 月薪两万,智慧女孩儿开办全国首家“老粗布专卖店”

    作者:烟云 刊期:2006年第03期

    老粗布又名“手织布”“土布”。是淳朴的劳动人民用原始的纺车、织布机一梭一梭精心纺织而成,在中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即使是在比较偏僻的农村,家织粗布也属于过时的物什,几乎无人问津。

  • 哭嫁哭出3000次最浪漫的“新娘”

    作者:杨开春 刊期:2006年第03期

    在长江三峡清江黄金旅游线上.有一座令人流连忘返的山寨。而这村寨里最红火的表演项目当数“哭嫁”。游戏是让旅游者装扮成“模米(新郎)”。与土家族姑娘拜堂成亲,牵手走进神秘而浪漫的“花烛之夜”。这哭嫁的队伍中一个漂亮的姑娘最引人注目。她就是范安红,一个迄今为止演绎了3000次新娘,担任了10多部电影、电视剧、MTV中的角色,还为20...

  • 现代“飘流瓶”传奇;9年不变的承诺情重如山

    作者:苏剑 刊期:2006年第03期

    一个细致入微的捐助者,在一件小棉袄口袋里留下了一张纸条;一个山里孩子,满怀感激和希望.将这张纸条整整珍藏了9年……

  • 替母尽孝,热血男儿带着八旬外婆去打工

    作者:路未央 刊期:2006年第03期

    因家庭变故,10余年来,为替母亲尽孝,唐戈隆无论漂泊到哪里,总是把年逾古稀的外婆带在自己的身边……为此。38岁的他一直徘徊在爱情的边缘,至今孑然一身。但他却从不后悔。他深情地说:“百善孝为先,我要将孝道进行到底!”

  • 仅有爱情是不够的

    作者:福利 刊期:2006年第03期

    爱巢初建立 我叫田小丹,今年23岁,出生在一个三面环山的小村。也许是受所处地理环境的影响。多年来,生活在我们这里的人们大多封闭自守。就像与世隔绝似的。当山外的人们已进入了网络时代,连农民都知道上网查供求信息了.我们这里还要靠牛马拉犁种地。农民的收入一直很低。由于穷。孩子们没几个能顺利地念完高中的。考上大学的更是寥若晨星...

  • 金牌“王老五”啊,整座县城都在为你的婚礼感动

    作者:凡夫唐 刊期:2006年第03期

    2005年初冬的一天,广西资源县城大埠街一家小餐馆老板石桂华,与女友举行了婚礼,一对有情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消息传出,成了县城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有人说,35岁的石桂华终于摘掉了金牌“王老五”帽子,是“老天开眼,铁树开花”:更多的人则说,石桂华喜结良缘,是“人行大义有好报”,像他这样义薄云天的男人。应该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