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村乡土文学

农村乡土文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4 16:26:27

农村乡土文学

农村乡土文学第1篇

关键词: 乡土文化;农村学校;德育改进;德育价值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2)06076605

根据“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上公布的数据,2000年时我国拥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时只剩270万个。[1]也就是说,10年间我国平均每天消失247个村落。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农村,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承载和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村落的消失势必给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中华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学校是农村思想文化的灵魂高地,在乡土文化传承、创新和改造等方面能发挥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因此,深入持久地开展包括德育改进在内的农村学校改进,不仅是提升农村学校德育适切性和实效性的必要手段,也是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审视当前的农村学校德育实际,其对乡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德育价值的隔离、轻视和忽视,是亟需认真对待和解决的问题。

一、乡土文化离农村德育渐行渐远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带来了农村学生与乡土文化间的隔离。费孝通先生曾生动地描述过百年来新式学校教育与乡土文化的磨合关系。其时,乡村学校不需要开设专门的乡土文化课程,因为学生每时每刻都深深地浸淫在浓浓的乡土文化之中,他们的灵魂刻上了乡土的印记。他们的国家认同、普世情怀,无不以乡土为其源泉,乡土是他们人生的出发点,又是他们精神的归宿。然而,这种和谐的校村关系、德育与乡土文化关系在最近几十年中逐渐变成记忆。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的流失速度也在日益加快,主要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通过高考从而将户口关系转移到城市,从而彻底地摆脱农村人身份,一是以打工者的身份进入城市。大学生进城和农民工回家给农村儿童带来了对城市的美好幻想,他们相信在城里有着轻松的工作、舒适的环境、高额的收入,城市成了高尚、先进、文明的代名词。相反,农村是低俗、落后、野蛮收容站。农村儿童开始积极主动地吸纳和模仿城市的一切现象,质疑自身的农民出身、淡化甚至鄙视自身的乡土身份。

如果说农村人进城带动了农村学生主动割裂与乡土文化的关系的话,当今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则让很多农村学生被迫失去了与乡土的情感与道德纽带。最近十几年来,农村适龄人口下降,撤点并校工作正在强力推进,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64所。很多农村儿童需要寄宿到城镇学校。“低龄儿童寄宿,不仅在空间和时间上割断了他们与父母、家庭的联系,也割断了他们与乡土的联系。他们体会不到父母辛勤的劳作,听不到长辈们关于家族、村落的传说,也无法感受到土地、庄稼、丰收甚至自然灾害给村民带来的喜怒哀愁。”[2]

具体到学校内部的教育环节中,农村教育特别是德育并不因所在地不同而附着农村的文化独特性。农村学校除了现代化程度可能跟不上城市学校,学校工厂化、教育流水线化和产品标准化与城市学校没有丝毫的区别。长期以来,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有着相同的德育目标、标准的德育内容和统一的德育活动。在其中,我们只能看到德育的政治统一性,看不到德育的文化独特性。最近十年来,德育和课程改革开始关注到文化的德育功能和德育的文化属性,强调民族文化之于德育的价值,部分地区和学校德育也开始进行地方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然而,学者和教师眼中的民族文化往往是中华传统文化,其德育价值也是在世界多元文化碰撞中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在马克思主义道德本体论中增加本土的鲜活内容。在中华文化的普遍性知识的宏大叙事面前,乡土文化以“组成部分”的地方性知识出现,只是大文化的点缀和附依,丧失了自身的独特德育内涵和价值。可以说,在乡土德育资源开发略显孤零的背后,显现着对乡土文化独有的德育价值的漠视。

二、乡土文化之于农村学校德育的价值

逻辑上,论证乡土文化之于农村学校的德育价值,存在三个重要环节:第一,在学理上,文化与教育、乡土文化与农村德育是否有一种必然的联系,以“可能”发挥其价值?第二,在内容上,乡土文化是否足以丰富和就地取材,以“方便”发挥其德育价值?第三,在途径上,乡土文化对于农村学校是否具有其德育效能的独特性,教育工作者何以“愿意”发挥其价值?

(一)乡土文化何以“可能”发挥其德育价值

文化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绝非主观的任何组合,而是两者的精神文化本性及其功能的一致性。“德育是文化化的德育,文化是包含德育的文化,文化与德育本性一致,功能上相互承载,它们不可避免地是一种辩证的互动或交互中介关系。”[3]学校德育就是运用文化去教育人和影响人,在文化的认可之中接受并遵循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当前中国的道德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处在不断变革的社会大环境中,面临着传统文化的割裂、多元文化的碰撞、文化殖民等多重压力。在这种复杂的文化背景中,乡土文化因其无以比拟的民族的和大众的特征,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方面,赋予自身在农村学校德育上的实践优势。

乡土知识和乡土情感是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基于乡土文化的农村学校德育,就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出生成长的乡土环境,并培养其热爱乡土的情感和建设乡土的本领。正如台湾学者欧用生所论,乡土文化强调尊重儿童的自身经验、学习方式以及所属的文化与民族,从而帮助个体了解自己、认识乡土,获得积极的乡土认同。同时,儿童在乡土文化的浸染中了解本地区的特色与问题,并通过批判思考和价值澄清,培养服务乡土、贡献社会的热情和技能,并以此为起点,由爱乡而爱国,学会对各民族及文化的尊重与包容。[4]

从学生的学习心理来看,乡土文化最真实、可感知、可体验,是增强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客观要求。俗话说“撒谎瞒不了本乡人”,本土文化的可信度高,学生更乐于接受。在创设德育情境时,如使用高、远、大、全的素材,将很难激活学生的经验系统,很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学生学习到的是“关于道德的知识”,而不是“道德知识”,无法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和持续的道德行为。基于乡土文化的学校德育扎根于青少年儿童生活的土壤,让德育与受教育者个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联,用学生自己的生活、自主的活动本身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启迪与引导,以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和道德水平。如安徽省绩溪中学的一位学生在《徽之映像馆——坑口、上庄、屯溪一行》的社会实践论文中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因为走过,所以真实;因为深入过,所以满怀感动与祝福。短短的三站旅行,使我感受到了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为作为一个徽州人而感到骄傲与自豪,愿为绩溪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乡土文化何以“方便”发挥其德育价值

乡土文化是农民群体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所积淀的特定区域文化,是老百姓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诉求。乡土文化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实用性,它是村规民约的“依托”,是诚信体系的“护栏”,是农业文明的“基石”。这种便利和实用性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西方人从古希腊开始,其文化生活与个人之私人生活分开,同时也就造就了私德与公德两分的境地。而中国文化从儒家兴起之前就融摄礼乐文化于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中国古代文化乃直接来自于古代人之实际的劳动经验和政治生活之中。村民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形成乡土文化,造成了该文化存在于村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从而为农村学校道德教育的文化提取和整合提供了方便。

当然,乡土文化并不因其草根特点而失去精神和道德价值。历史以来,中国农村讲究诗书耕读,自觉地肯定农业生产和生活的价值,而让人的精神贯通其中。文必附于质,质必显于文。农村的日常生活为质,精神文化生活为文。至此,“饮食、衣服、男女居室、劳动生产之活动本身亦皆可自具备一价值而非可鄙贱,亦不只视为一谋身体保存,种族保存之手段工具。”[5]乡土文化按照其负载的事物,至少可以区分为在自然界之农业生产文化、家庭生活之习俗文化、日常生活之礼乐文化,及超越凝练的艺术、文学、等文化。农业生活与其他生活不同,其对人生的最大启示,在于使人在世界上有一实在感。农业按历书活动,使人的行为的精神意义与自然节气的意义交相融摄。各种节日都顺时而定,人们到郊野、水边、登山望月,培养了人们爱祖宗、爱国家,与悠久的儿女之情,这与西方随便定一日子过节是有区别的;农村人的家庭生活讲究夫妇和顺和孝悌之道,一切都围绕血缘和地缘而展开。可能农村人没有英雄崇拜,但一定会崇敬祖宗;农家人讲究“有朋自远方来”,但更练达于“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农村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礼乐文化,凝练于其艺术、文学和之中,并成就了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如徽文化、湖湘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不仅成就了各类艺术,也丰富和提升了人的道德精神。如“经世致用”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品格,经历了数代湖湘人的生活体验和传承,深深地影响了近代的湖湘有识之士专注于国家、民族的实事、实功、实效,并成就了巨大的政治抱负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

(三)乡土文化何以“愿意”发挥其德育价值

乡土文化是文化中的常识部分,是一种朴素的生活经验、习惯和习俗,它往往通过故事听讲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儿童生活的血脉之中。乡土文化的常识性存在方式和故事性传递方式使得学习者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益,这比遥远的英雄故事和纯粹的道德原则或规则宣讲更具有亲近感和说服力。

道德学习与一般的知识学习不一样,前者是关于“应该是什么”的学习,后者是关于“是什么”的学习。所谓“应该是什么”,很大程度上被人理解为“历来如此”。乡土文化的家风、古训、礼教等历来都是这样,学习者用不着思考为什么这样,这样做是否值得。“一个生活在礼俗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人,他每天接受这些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是用不着思考的。”[6]乡土文化具有天然的秩序和结构法则,顽固地且自发地左右着人的道德行为,它是道德观念走向理性和逻辑性的天然起点。

乡土文化的常识性道德要素往往通过故事得以传递。故事是范例,“在儿童面前为他们提供一个永久的、优良的范例,是极为必要的”。[7]讲故事也是一种道德教育的方法,“在所有的方法当中,让儿童接受教化、形成礼仪的最简明、最容易、也最有效的办法是,在他们面前示范那些您要他去做或加以避免的事情。……这种办法诱使他们进行模仿或不模仿的力量,要远胜于任何的说教”。[8]位于杭州湾畔的上海金山区山阳镇,素有“故事之乡”的美称。把山阳的乡土文化通过“山阳故事”引入当地学校的德育互动,学生非常喜欢。乡村故事讲述遥远的过去在他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听故事的儿童却自然地想到自身和现在。外在于儿童自身人和事可以为儿童的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提供一个重要的参照点,使儿童在过去和现在、自己和他人联系和比较中辨明关系,辨认差距,并形成自己常识性的道德生活。

三、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策略

(一)明确教育主体的功能与责任

教育理论界和农村教师中不乏先觉之士,早就开始关注和着手于乡土文化中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刘铁芳呼吁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是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9],湖北省监利一中尝试从浸染乡土文化起步的爱国教育[10]。但这些努力的效果却大都不理想,或者说不成气候。究其原因很多,之一就是主体不明。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长期以来,基于乡土文化的德育资源开发往往属于教育部门或学校的事情,缺少其他部门特别是文化部门的参与。第二,乡土文化德育资源开发往往与学校和教师个人的兴趣相关,没有作为农村学校必须的责任和义务。

发挥乡土文化之于农村学校的德育价值,必须从战略上明了两点:首先,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发挥不仅仅是农村学校育人的便利条件,更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11]乡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是国家文化战略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负有重要责任。其次,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不仅仅是德育教师的责任,更是学校特色办学的重要途径。《纲要》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学校的特色办学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必须依托整体环境顺势而为。对于农村学校而言,立足于乡土文化的办学特色不仅能为学校发展获得一种比较优势,更是教育本体价值发挥的重要途径。

(二)把握乡土文化的价值判断与取舍标准

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容易碰到两个瓶颈:第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对待文化的基本态度,但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却不一定能分得清。历史上,我们对待传统文化容易走极端,要么全盘继承,要么全盘否定。现在我们提出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就必须吸取其先进的成分,何谓先进?许嘉璐认为需要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它是引导人向上的,所谓“向上”,既有物质生活上的提高,也有精神上的逐步走向高尚与崇高,能够激励人,为了一个更美好的未来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第二,它需要适合自己的民族与国家,能为广大人民所接受。第三,这种文化是人人能够享受到的。”[12]这三个要素都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即让人的精神上更崇高,群体更凝聚,农村学校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时,必须紧紧把握这个基本的价值判断。

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德育价值容易碰到的第二个瓶颈是: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如何处理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如果拒绝多元,这就意味着乡土文化的封闭和凋谢,但如果无条件接纳,则又可能侵吞了乡土文化。实际上,任何地方文化的形成本身就是与外界文化碰撞后适者生存下来的。同时,任何文化既有体现民族性和地方性之外,又有一些普适性的内容,于人类全体都有用的东西,中华民族的乡村文化也不例外。如胡适不仅是徽文化思想家的杰出代表,更是世界性的文化名人,我们的教育就不应止于让学生发掘胡适身上的徽文化性格,而更应该让学生看到中西文化碰撞在胡适身上的表现。农村的每个儿童接触的日常范围有限,学校应创造一个更广阔、更美好的平衡环境,使儿童在乡村生活中受到反映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如果道德教育工作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地域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形态,注意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区分,那么,学生就有可能在爱自己的文化与道德特色的同时,善待他人的文化和道德信仰。”[13]

(三)实现乡土文化德育价值的教育转换

如前所述,很多农村学校已经开始注意并实施了乡土文化的课程资源开发,注重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教育学生。但我们也能很明显地感觉到由于一些开发者缺少教育学的知识和素养,资源开发和利用有些粗糙,没有发挥好乡土文化在农村道德教育中的应有价值。具体来说,乡土文化实现德育价值转换至少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第一,乡土文化在大众眼中是以生活形态和艺术形态而存在的,一些农村学校的资源开发仍然延续了生活或文化的编排方式,如某学校的调研就是以“名人”、“名山”、“民俗”作为主题的分界线,而校本教材则是用“诗歌、散文、传记、雕刻、建筑”等作为单元标题,这样的编排方式实际上是文学或生活的编排方式,没有尊重不同学段和年龄的心智发展实际。农村学校发挥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需要依从教育教学的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编排方法,使学习者由日常生活的经常事到社会生活的政治事,逐渐实现对本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第二,学校教育区别于乡土文化影响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前者的计划性和目的性,而后者是随机和潜移默化的。因此,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的德育价值,就不能漫无目的想当然地进行。农村学校需要明确相关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设定恰当的教育目标和教学途径,并能进行科学的检测和反馈。

第三,长期以来,教育包办的成分太多,一些学校开发乡土课程资源,往往也是先由教师完成内容上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去劣取优,然后把所谓的精华、真实和优秀的文化传递给学生。我们权且不说教师是否有足够的功底保证自己保留下来的都是优秀的精华,单是这种过滤就让乡土文化逐渐失去了乡土的味道,是没有学生愿意享受这种“高贵的教育”的。恰恰相反的是,教师应该整体呈现文化形态,让学生见识到乡土文化的粗劣成分。我们的每一道德概念与信念,都包含着对相反动机的抑制与克服。教师指导学生在辨别和坚守的过程中,获得道德良知的最大激发以及道德理性的最大生长。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中国产业化10年消失90万个自然村[EB/OL].(2012-06-07)[2012-10-26]..

[2]万明钢.“文字上移”——渐行渐远的乡村教育[J].教育科学研究,2010,(7):19-20.

[3]郭凤志.德育文化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1.

[4]欧用生.乡土教育的理念与设计[C]∥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中心.乡土教育的理念与实施座谈会资料,1994:7-17.

[5]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65.

[6]戚万学.道德教育的文化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47.

[7]夸美纽斯.夸美纽斯教育论著选[M].任宝祥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50.

[8]约翰·洛克.教育片论[M].熊春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155.

[9]刘铁芳.回归乡土的课程设计:乡村教育重建的课程策略[J].现代大学教育,2010,(6):13-18.

[10]朱飞,钟瑛.爱国:从浸染乡土文化起步——湖北省监利一中利用乡土资源创特色德育纪实[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5,(3):10-13.

[11]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1-10-26(01).

农村乡土文学第2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农民不再安心于在农村种地,无论男女老少,人们疯狂涌进城市,开始了淘金之旅,他们把城市当作人间的天堂,渴望从农民到城市人的华丽转身。特别是随着这几年农村小学的撤并,农村孩子纷纷进入城市小学,一些农民为了方便孩子上学,也迁入城市成为陪读一族,一些富余起来的农民望子成龙,也舍近求远把孩子送到教学条件好的市里小学,农村原有的校舍不是废弃就是被变卖,农村人口渐渐稀少,与之密切相关的农村乡土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村小撤并后农村乡土文化所面临的困境

1. 乡土文化的“苗圃”消失。农村学校是农村文化的“苗圃”,可以说农村学校的存在与发展对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学校,播下农村文明的种子,传承农村特色文化,培养农村孩子的乡土文化意识作用巨大。但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后,农村乡土文化就可能面临消失的危险。

2. 乡土文化的“草地”荒漠。现在农村很多乡土文化走入了失传的境地。如,剪纸、绣花、缝衣纳鞋,用土坯垒火炕技术,木匠、瓦匠技术等等,现在的年轻人根本不愿意学,以往传统的民俗文化活动逐步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对于乡村少年儿童而言,乡村学校教育能够开启乡村少年儿童的知识视界,能够引导乡村孩子理解乡村世界,这样乡村文化意蕴才能得到显现,乡村少年儿童才能充满自信地汲取乡村文化的积极因素,抵制现代教育、城市教育当中的消极因素,健康、快乐地成长。乡村文化“草地”荒漠化严重,加强对乡村文化的“庇护和培育”急不可待。

二、导致乡土文化走向失落的原因

1. 乡土文化缺乏有效保护。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但相当多的乡土文化遗存(包括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正面临着被摧毁、被遗忘。急功近利的建设性破坏行为仍在大行其道,畅通无阻。乡土文化无法摆脱其弱势文化的地位,要把普及乡土文化保护与延承的教育作为一项全民素质教育内容,常抓不懈。某种程度上讲,失去乡土文化比失去土地更严重,等于是断了农村的“根”。

2. 乡土文化后继无人。农村成了老弱病残的收容所,农村孩子上大学的越来越多,大学毕业后也往往把呆在农村的父母接近城里,没上大学的也以呆在农村为耻,进入城市为荣,开始进城打工,最后买楼在城里安居。现在农村找对象的首要条件是必须在城里买楼,农村年轻人价值观发生变化,他们不愿意学习与传承乡土文化,对农村这块沃土他们已显得有些冷漠。

三、对乡土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1. 编写《乡土文化》教材。编写地方性突出,弘扬乡土文化的乡土教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概况、资源、名胜古迹及自然风光、历史名人、民族风俗等,让乡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让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培养学生的乡土文化意识,使他们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尤为重要。

2. 成立乡土文化展室。现在的孩子对于几十年前的农具及生活用具确一无所知。为了让学生了解具有历史意义的农村生产、生活用具,可以将木犁、石磨,木锨,还有喷雾器等等一一收集,还可以拍摄一些有价值的老照片,放在文化展室中,让学生参观,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热爱乡土文化意识。

农村乡土文学第3篇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存在困境;策略

在农村幼儿开展的过程中,应该对乡土课程资源有效的开展和科学运用,不仅能对乡土文化进行弘扬,同时还能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保证幼儿园的顺利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充分体现区域特色园本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课程的实施。由于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会制约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展和利用等因素,导致农村幼儿园在开发和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方面不是很令人满意。

一、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困境分析

1.城市文化的追随以及“离农”的目标导向,使农村幼儿园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忽视。由于现阶段城市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城市具有的物质条件以及比较先进的教育方式等都是农村远远不及的。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虽然农村生活也得到较大的改变,电脑等一系列电子媒介已经普遍的在农村得到运用,进一步使城市文化顺利的渗入到农村生活。所以较多的农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离开种地,去大城市生活以及发展。农村文化开始逐渐效仿,甚至追随城市文化,农村教育也在不断的努力让农村孩子能够依托于教师实现梦想,帮助农村孩子去城市生活。

由于“离农”这一目标导向,导致农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市教育过程中的翻版,课程目标以及内容等方面都脱离农村的生活实际。农村幼儿园也不例外,教材比较适合城市幼儿园教材,教具上基本脱离农村生活,幼儿的玩具开始被积木、蹦床等代替,传统的民间游戏例如:丢手绢、翻绳等几乎很少有孩子会玩。由此可知,农村幼儿园已经完全脱离具有乡村特色的民间游戏和艺术等内容,孩子也不了解家乡的农作物,对本土文化完全不熟悉,开始向往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农村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完全没体现乡土课程资源。

2.教育中的集权式管理对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进行束缚。对于农村幼儿园教师来说,在省市、区县、乡镇、村等多层级程序化和集权化的管理模式制约背景下,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权利几乎是微乎其微,极易出现消极应对“做作业”的心态,教师开始满足于F状。幼儿教师只利用幼儿园所购买的适合城市幼儿使用的教具对教学任务完成,而教材外的乡土课程资源虽然显得格外有趣,但对固定的教学不会起到直接帮助的作用,开发以及利用他们在教学中不仅费时,同时还费力,进一步导致开始淡出那些满足现状的教师视野。

二、措施分析

1.立足乡土文化,建立适合农村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园本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可以简称为《纲要》,其中已经明确规定应该对社会资源合理运用,积极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提高幼儿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应该结合《纲要》的相关要求,农村幼儿园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结合自身所具备的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原本课程。农村的乡土课程资源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较多的自然资源种类。民间游戏有踢毽子、豆沙包以及玩嘎啦哈等,民间工艺有编草鞋、剪窗花;民间文学以及艺术源远流长,异彩纷呈。幼儿教师可以对这些资源稍加选择和利用,就能为农村孩子创造出贴近生活的文本课程。在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园本课程,保证当地乡土课程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的同时,还能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播,加强幼儿对家乡的热爱,改变对家乡的看法,鼓励幼儿从小培养爱学习的品质,在日后能够学有所成,为家乡做贡献。

2.对管理理念积极转变,鼓励幼儿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在动力进行开发和利用。教师属于具有自由意识以及创造性精神的职业群体,教师要对自身职业和发展有最终控制权,才能体现主体精神。所以农村幼儿园应该对原来的科层制管理观念积极改变和创新,把集权型管理变为民主型以及集体型管理方式,把权利下放给教师,保证教师对材料具有决定权,提高教师对幼儿教学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只有这样农村幼儿园教师才能最大限度的园本课程中对当地的乡土课程资源积极的开发和利用,为幼儿园孩子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3.追求培训实效,加强教师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能力。现阶段我国农村师资力量相对拉和所比较薄弱,这是我国教育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主要问题,要保证在相关政策的支持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和使用,定期对农村教师实施职后培训。农村教师的职后教育比较落后,并且存在较多弊端,导致教师继续教育只是流域形式。培训内容上经常脱离农村实际状况,完全背离教师的真正需求,在教学中涉及的乡土课程资源内容培训几乎很少,导致教师极易出现应付了事的现象,很难实现培训效果。

所以农村地区应该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大,同时还要对培训实际效果进行加强,在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保证培训内容因地制宜,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不断加强,如果在时间以及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培训人员可以因地制宜,带领教师实施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对教师所学的理论知识做好巩固,促进幼儿教师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乡土课程资源能力。

三、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幼儿教师在大班幼儿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乡土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和利用,这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开发中应该克服各种实际困难,由于我国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农村幼儿教学中属于刚起步阶段,所以存在相对来说比较大的拓展空间,需要教师在理论和实践中不断的探索和分析。

参考文献:

[1]王立志. 农村幼儿园本土生物类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1:119-122.

[2]杜启明,江芳. 西部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究[J].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04:71-75.

[3]汪冀.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4:183-185.

农村乡土文学第4篇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摘 要: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由于受城市优于农村偏见的影响,不少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逐渐淡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对农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正确认识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及其重要性,培育并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引导其回归自我,回归农村,服务基层,是论文的基本追求。

关键词 :乡土情怀;农科研究生;三农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32-02

一、乡土情怀的界定

乡土情怀如同乡土文化一样总是带有浓厚并且鲜明的地域特色,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情怀释义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由此可推乡土情怀就是指对乡村热爱的心境: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乡村的赞美,对乡村的向往亦或是服务并扎根于与土相联系的乡村。这里所讲的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这份情感不仅是对乡村生活、乡村环境、乡土文化进行溢美之词的赞誉,更多的是指在这赞誉之上,重回乡土,回归乡村,就业在农村的意愿。值得肯定的是,单单在热爱与赞美的程度出发,无论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是来自城镇的学生都普遍具有热爱自然,热爱淳朴民风的乡土情怀。他们或满足于乡村的静谧远离城市的喧嚣;或欣赏乡土人民的敦厚朴实,感叹乡土人民哺育儿女的辛劳,但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已经淡出了大众的视野,那就是扎根于农村,服务农民的意愿强烈程度。受当今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城镇学生自然人往高处走,不愿服务乡土。乡村学生则舍弃乡土气息,追求与“众”不同,以此来光耀门楣。所以,无论是对当代农科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指导,还是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引端正,还是发挥农科研究生专业优势,促使产、学、研真正的相结合,为服务农村发展做贡献,都值得将乡土情怀重提,由此激发农科类研究生归乡的热情,将含蓄的、内在的、含着对乡土感情的心境化为回乡奋斗的动力。

二、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重要性

农科研究生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整体数量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既肩负着改变自身命运的压力又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所以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对促进教学、实现农科类研究生自我价值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1、对教学工作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其一,有益于把握农科研究生的基本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对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研究,有益于帮助其转变专业学习心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其二,有利于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能力,彰显学校特色。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当前农业高校的老教授们经常学校农村两边跑,既体现了农业高校的学科特色,也体现了教授们的帮农助农精神。所以,对于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的培育与提高,传承了农科教师们的科学精神,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性。此外,有助于提升农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契合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2、对农科研究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主导意义

乡土情怀的重提,会引起乡土研究生对现状的思考,为踌躇满志的毕业生指明方向,激发内心奉献农村的澎湃。农科类研究生只有心系乡村,扎根于乡土,回归淳朴品质,方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有助于增强农科类研究生的自信心,以消除官本位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个别职位就业拥堵的现状。从而树立自信心,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

3、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具有现实意义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人才。农村要实现城镇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在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乡土情怀更容易唤起这类学生对乡土的眷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双管齐下的功效。通过充分发挥农科研究生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头作用,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人才成长发展和创业兴业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三、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现状分析

在内在和外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众农科类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并不乐观:大都倾向于追求与“众”不同,远离乡土,降低甚至已经缺失了在乡村创业的意愿。

乡村意愿的降低可以从近几年农科类研究生就业形势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某高校的研究生就业率与其它专业研究生相比远远要低于2005年以前。[1]而从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往往是教育系统、科研单位、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岗位,而需要大显身手的部门系统则成了大冷门。造成冷门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所致,毕竟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他们来自农村,本身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受传统就业和为了光宗门楣,实现“唯有读书高”的气节,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才是精英的首选,导致学农不爱农,大多数人都采取“曲线救乡”的路径,不愿再回到农村基层。加上一定的家庭因素影响,多子多女的农村家庭培养高学历学生的不易,更增添了几分返乡的怨气。其次,学校教学体系上的传统性——导师负责制:导师学术上的指导大于学生择业的关心,农科类学生中,学术、调研、实验填充了研究生的全部生活,缺乏学校和导师的就业指导,当今农科政策倾向的指引,没有形成对农科行业的初步认知。于是在自我期望过高的基础上,逃离乡土的意愿遂加深了,乡土情怀于是大大降低。

四、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路径

鉴于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提升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导致服务农村意愿过低的现象以及优化农林高校农科类专业的资源,真正发挥农林高校在农业发展上的实质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善这种供需失衡,为提高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指出几点建议措施:

1、树立自我认知和行业认识,确保正确选择职业、顺利就业。

客观充分的行业认识是大学生形成理性职业价值观的充要条件。[2]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正确定位。行业认识是指人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形成对某一行业的认识评价。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农科研究生对自己正确的认识的提高,有助于其立足现实,回归自我,克服和消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自负和清高。例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合与农科类相关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以及农村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农科类的知识技能要求,使他们对乡土的认知得以改观,逐渐培养相应的能力,改变拥挤“铁饭碗”的盲目价值观。

2、强化政策的调控力度,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当代“功利化”“官本位”思想官念的诱导,鲜有农科类研究生服务“三农”的情况。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基于这一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当地乡村的发展情况,适时的制定相关政策以吸引怀有乡土情怀的回巢。除此之外,财政的补给不可或缺。如:加大对农林高校的财政拨款,农科专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从实验到大范围推广,能有效的促进科学成果的转化,所以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

3、调整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模型

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要具有自身的特质。[3]专业的设置与职业息息相关,使得农科研究生专业与涉农行业结合得非常紧密。此外,知识结构的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所在。农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充分反映了知识的宽广性和应用性。[4]不同的农林高校在教学上应各具特色和侧重点,与地域特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实践型专业教学模型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同时无形当中增加了农科类研究生的竞争实力。

4、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培育大型农业技术企业

在农科人才供给增加的同时,应想方设法增加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实现农科人才的供需平衡,才能最终达到农科人才的充分就业。[5] 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高技术农业企业偏少的事实,造成了整个农行业对农科人才需求的萎靡。诚然,发展大型特色农业技术企业已成为必然。用其建设发展的成果证明乡土情怀回归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5、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在相关教学和工作的实际,我们应当增强研究生对农村形式、政策的了解,以便做出更适宜的决策,引导学生向中西部农村进军;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作用,加大对乡土情怀先进模范代表的宣传。基层工作者,有一份乡土情怀,有一颗仁心,是基层民众之福,像云南“索道医生”邓前堆、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等。乡土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名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才为乡民撑起了别样的天空。他们来自农村,怀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怀,是基层队伍中最稳固的群体,同时又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村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实用人才回乡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实现培养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戴雪飞,贺梅英.影响农科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和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5):77.

[2] 陈静.职业认知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就业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391):20.

[3] 涂俊才,李名家,秦发兰,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

[4] 戴维春,马履一,远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

[5] 刘希山,石磊,房爱理,刘明明.农科研究生就业现状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C].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27(4).

[6] 盛世法,余丽云.重视农林高校在科普教育宣传中的作用[J].云南教育研究,1997(2).

[7] 宋华明,汪惠云,周留根.建立面向社会主义经济的农科研究生招生就业新格局[N].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2000(4).

[8] 王丽娟,郭志宏,胡凯,朱宁.关于农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N].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

[9] 刘胜.对农科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N].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6).

农村乡土文学第5篇

【关键词】土地整治;乡村治理;管理办法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它不仅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产和生活资料,还象征着社会的和平与安宁。那一抹黄土最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财富的源泉,同时是人们社会活动的场所和乡村发展的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农民们最最关注的土地问题。在乡村治理土地中还存在着一些尚待解决的难题:如乡镇建筑用地扩张导致可利用土地减少;乡村环境日益恶化导致土地资源的品质下降;调整乡村的农业种植结构最终导致种植粮食作物的土地面积减少。所以土地的整治利用与乡村的治理发展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因此,我们要在乡镇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强充分利用土地、整治土地,促进乡镇管理。

现在人们对农村的土地整治和乡村治理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例如VanHuylenbroeck指出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应该全力投资于农村的改革或土地整治工程,用以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土地整治在于农村土地的利用和农业的生产,乡村治理在于农民们的生产生活及乡村的发展进步,所以土地整治和乡村发展是攸关整个国家“三农”甚至“四农”问题的全局策略。为了解决当前乡村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实现统筹城乡协同发展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加强土地整治管理和乡村治理研究,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统一规划布局,用以完善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重大战略全局。

1 土地整治

1.1 土地整治的概念

土地整治是指治理低生产率、空闲、不合理使用的土地,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方法策略,是对各类土地进行整理、复垦、开发的总称。土地整治实际上是由最新道路、灌溉设施和其他辅助服务体系构成的集中空间,是对农村整体布局的优化配置,用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支撑乡村的全面发展。

1.2 土地整治的目的

土地整治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争取把土地治理、村庄改造、新农村建设三者密切结合起来,共同协调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用以实现农村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

1.3 土地整治的必要性

国家实施土地整治的必要性,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1)土地是人们生存的基石,它是关乎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所以当前的土地利用形势日益严峻,开展土地整治的行动迫在眉睫。现在,我们的耕地利用形势迫切,粮食生产质量失去了保障,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快速开展土地整治行动。因为土地的利用会给人们带来巨额的利润,这样就导致了社会对土地的迫切需求,从而造成了建筑用地增加而农用耕地减少的局面。土地使用的现状要求我们迅速开展土地整治活动,加强土地协调管理,确保农用耕地不至于减少并且保证耕地质量,实现土地的物尽其用。

(2)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土地整治的现实效果和预期的收益度充分表明了应当立即开动土地整治项目。土地的管理利用关系到整个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关系到生态平衡的大问题,同时也是攸关国计民生的大事情。通过实施“五个统筹”及其相关的土地政策,土地整治使得农用耕地和建筑用地达到了总量的动态平衡,实现了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耕地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农业的机械化和农业经营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及其基础设施薄弱和乡镇环保的意识增强,这就要求土地整治项目的立即实施。

(3)开展土地整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我们的国家现状是人多地少,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就会要求我们转变土地经营模式,转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也就是进行土地整治。在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仅要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还要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真正的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整治是一项资金密集型的公共服务工程,投资大,周期长。所以,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土地管理,就要转变乡村的经济发展方式,用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和生活水平,优化利用土地资源。

2 乡村治理

2.1 乡村治理的概念

乡村治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管理活动,它包含了政府统治,村民自治的治理方式;法定制度,村规民约的治理条例。同时在乡村治理中,要求政府和农民们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从传统的乡村治理类型来说,有文化治理、经济治理和法律治理这三种。其中文化治理是建立在意识形态基础之上的;经济治理要依靠利益相关性的基础;而法律治理建立在国家强制力的基础上。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意识日趋薄弱,文化治理越来越不稳固,经济治理也不再可靠,摇摇欲坠。同样的,在农村法律治理中,其存在的强制性无法展开。

2.2 乡村治理的变革

乡村治理的模式变革“必须从土地制度的变革做起”,这是最基本的操作平台。土地是最最重要的资源,它为人类提供着物质财富,影响着乡村治理的变革。土地是根本,所以土地制度的变革肯定会影响其他制度,乡村治理必须从土地制度变革开始。土地所有制解决了土地分散问题,还是有效管理土地的重要手段,在促进农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上有重大贡献。因此,要在土地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制度的变革,这样才能顺利进行乡村治理的改革。

3 土地整治和乡村治理相结合

土地整治工程可以提高农用耕地的生产率和产出率,提高了土地质量,优化了农村产业模式,而乡村治理改善了农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到了产业形势一体化。把土地整治和乡村治理这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土地整治是基础,乡村治理是保障。所以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要遵循“治本为主,指标为辅,标本兼治”的方针政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并且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进行土地整治和乡村治理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农民的国民待遇和生活水平,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基础设施,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农村。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所以在土地整治和乡村治理一体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切实把握好农民和土地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让农民成为乡村发展的动力,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国家的安定繁荣。

参考文献:

[1]张正峰.土地整治可持续性的标准与评估.农业工程学报,2012(07).

农村乡土文学第6篇

一、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工作的重要意义

农村乡土人才开发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迫切要求。农村乡土人才队伍,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目前,我国部分农村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立足农村实际,开发培养农村乡土人才,为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村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群众收入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农村乡土人才开发是把农村人才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途径。农村乡土人才是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农村开发应用和推广普及先进科学技术,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带头人,是活跃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一线的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或是一技之长的人员。实践证明,这些在农村被誉为“土专家”、“田秀才”的种植高手、养殖能人、各种能工巧匠以及农民企业家等,不仅能够勤劳致富,而且能够带动一片、示范一方,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农村乡土人才开发是解决人才需求总量不足的有效办法。经济欠发达地区引进人才相当难,而且人才流失比较严重,人才总量不足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重点还是要立足本地,重视本地人才、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加快农村乡土人才开发步伐。

二、当前农村乡土人才开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人多才不众,没有形成人才优势。目前部分农村人才少之又少,一个村或一个镇,得到群众公认的乡土人才仅有几个或十几个。人才如此匮乏,优势严重不足,必然影响科学技术的推广,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2.乡村人才队伍结构单一。目前农村乡土人才中,以种养为主的生产开发型居多,学历偏低者多。他们普遍缺乏理论知识、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而且一些乡土人才观念落后,小富即安,等、靠思想严重。此外,乡土人才中懂经营、会管理,对外善交际的人才少,导致农副产品的加工、贸易跟不上,农业生产附加值低,影响与大市场的融合。

3.乡村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充分。据调查了解,现有乡土人才在事业发展中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他们对政府部门有五盼:一是希望政府在他们创业的过程中协调关系,排忧解难;二是希望政府给他们提供资金、技术、信息方面的帮助和扶持;三是希望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够及时地、经常地学习先进和适用技术;四是希望政府牵头组织建立农村各种合作组织或协会,为他们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五是希望政府对他们的技能给予资格认定。但现实与他们的这些愿望存在较大的差距,使他们做大做强事业受到诸多限制。

4.乡村人才流失严重,人才队伍得不到发展。一方面有的乡土人才致富后转岗,转到城镇发展其他产业;有的乡土人才舍家弃业,奔赴发达地区淘金。另一方面,学校毕业生或学有所长的复员退伍军人大都不愿在农村创业,纷纷外流,有的村青壮年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多是年老体弱者。

三、加快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1.以政府推动为主导,为农村乡土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一要构建乡土人才开发的政策体系。政府应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以及乡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开发计划,明确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和措施,研究制定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意见、乡土人才选拔和管理办法、乡土人才职称评审办法等有关政策,为乡土人才的开发培养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二要建立乡土人才有效管理机制。成立乡土人才开发领导工作机构,由组织部门牵头,人事部门负责,会同科技、教育、科协、劳动、农业、林业等部门齐抓共管,彻底改变乡土人才自发无序的无政府管理状况,切实把乡土人才纳入人才队伍的管理之中。同时,明确乡土人才的资格条件、评定标准。建立乡土人才档案,并做好拔尖乡土人才的选拔工作,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定期考核、优胜劣汰。逐步把农村乡土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享受相关的待遇,促进农村乡土人才群体的形成。

2.营造有利于乡土人才成长、创业的良好氛围。对农村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乡土人才,政府部门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和生产物资等。还要结合农村党建“双培双带”工作,对乡土人才重点跟踪,定向培训,扩大乡土人才在政治上的影响力,增强经济上的发展力。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的先进人物,使他们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爱护和重视,为农村乡土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

3.以产业带动为重点,实现产业发展与乡土人才开发培养的良性互动。一是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从资金、技术和生产物资上给予扶持,培植一批种养专业户,使他们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中掌握技术,成为农村致富的带头人,最新农村科技知识的传播者,具有示范作用和能带动一方的乡土人才。二是要围绕产业基地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在农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建立健全乡土人才培养机制,使乡土人才的知识不断更新、充实、深化,提高整体素质,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农村乡土文学第7篇

一、当前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是乡土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的总体文化程度不高。二是基层政府对农村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重视不够。普遍认为开发农村乡土人才资源是组织人事部门的事,基层政府搞好配合就行,不必为之投入过多的精力和财力,同时对乡土人才也没有很好的调查和及时掌握乡土人才现状,人才开发工作究竟怎么搞、怎么来开发既缺少理性的思想和认识,也缺少一些实用的措施和办法,人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远远达不到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三是管理难度大。乡土人才的分布面广线长,基层政府对乡土人才的管理不够规范、系统。各级部门服务和管理鞭长莫及,给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四是缺乏乡土人才的各种激励机制。乡土人才自身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传、帮、带的作用发挥的还不够明显。

二、抓好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

1、要加强对农村乡土人才的开发培养

乡土人才大体上可分为“农业型”、“工业型”、“营销型”、“打工型”、“民间艺术型”等几类,他们在农村经济和农业发展中扮演着不同角色,要考虑农村人才的特点、规律,以应用型、技艺型科技培训为主要内容,以镇党校为主要培训机构,培养农村乡土人才对实用技术的吸纳能力和推广能力。培训形式可采取多样化,一村一训,一行一训或短期培训。当前尤其是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型农民培训”,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村干部、产业大户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要突破传统人事工作的束缚,实现人才管理新的延伸,建立一套实用的组织形式和机制,把那些农村“田秀才”、“土专家”、“种养王”、农村企业家和农村经纪人等乡土人才一起培育,一起管理,一起开发。形成公司+农户、协会+农户的形式,把乡土人才分类组织到一起,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头作用,为农村经济的振兴做贡献。

2、要为农村乡土人才创业发展创造宽松空间

要积极营造一种尊重农村人才,爱护农村人才,帮助农村人才,向农村人才学习的良好气氛,为农村人才的成长和发挥作用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要把乡土人才组织起来,成立各种类型的行业协会,为他们开展科技交流、实用技术推广、培训学习提供方便。以乡镇涉农服务组织为阵地,及时为乡土人才提供科技、信息交流等优先服务。强化涉农部门的服务职能和服务水平,使乡土人才能够最大限度地享受服务。制定农村人才成长的激励政策,对乡土人才在发展项目、投入资金、土地承包、产品包销等环节上予以扶持,鼓励各类“田秀才”、“土专家”兴办民办科研实体和发展型经济实体。对农村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乡土人才,应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并优先选任村干部或纳入村级后备干部;优先承包农村资源,优先获得农业开发项目、农业贷款、技术资料、良种和先进农机器具设备等;在技术推广、新品种试验、评定农民职称等方面也要给予倾斜,使乡土人才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农村乡土文学第8篇

关键词:莫言;短篇小说;乡土农村;人情人性

莫言从事文学创作30多年以来一直很重视短篇小说,他在自己的短篇小说全集《白狗秋千架》前言中说道,“我唯一自信的是:我写作的态度是真诚的。”在莫言的早期短篇小说中,风格多样,故事鲜活,无论是对乡村淳朴爱情的细致描写,对乡村残酷现实的大胆揭露,还是对荒诞离奇的乡村传说的叙述,无一不是对自己最熟悉的乡土题材的描绘。事实上,莫言在有意构建自己的“高密东北乡”文学世界的同时,包含着对乡土农村的深情。下面将具体结合作品及其评价,从莫言对乡村世俗文化的亲和和对自身乡土生活经验的尊重等方面,简单分析莫言短篇小说中的乡土世界,了解作品中乡土村民的生存状态和作家的复杂情感。

一、乡土农村人物的行为特点

我们不难看出,作家最丰富的创作素材是他的故乡和童年,莫言创作最丰富的养料无疑是他在故乡所经历过的一切。纳博科夫指出三种因素造就一个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还有未知因素。其中环境因素对农民的影响大大超过其他两个因素,而在莫言文学世界里的乡民无疑受到乡土人情深刻的影响。莫言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关注对乡土世界的审美探究,并且以特立独行的个性化姿态成为乡土文学创作的大师。不同于研究者们在初期多关注对莫言小说中底层农民原始生命力的论述,以及其小说创作对主流历史的解构功能。笔者在此仅以朴素的眼光探究莫言作品中乡土人物的行为特点。

乡土中的人物绝非是道德上完美的圣人,更不是杀人放火的恶霸,这只是有点自私的、向往美好生活的农民而已。作者在作品中把乡土农民的客观状态表现出来,从农村家庭看到乡土中国的风土人情,琐碎的细节、朴素的故事、原汁原味的对话处处可见作者对乡土农村的一片深情。

二、乡土农村的现实与幻想

“作家往往是敏感的”,这也使得一个作家具有超出常人的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莫言注重对民间生命韧性的审美化挖掘,表现为对民间生命个体在苦难中所展现出来的顽强生命力的赞叹,现实尽管残酷但是活下去的信念往往会超过一切苦难;另一方面莫言短篇小说中超现实与梦幻、荒诞手法的结合,对民间生命的敬畏,一定程度上带有对乡土世界的幻想性。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于1985年4月发表的一部短篇小说,作家对“高密东北乡”这一文学世界的构建正是始于这部小说。作品以“我”十年之后的还乡所见,串联起在高密东北乡的回忆以及暖苦难的经历,深刻描写了农村的现实与幻想。“高密东北乡原产白色温驯的大狗”,白狗是线索,串联起故事中“我”和“暖”过去与现在的情感联系。然而这种思念又是复杂的,对贫穷落后的故乡,井河有不满:“我很清楚暑天里钻进密不透风的高粱地里打叶子的滋味,汗水遍身胸口发闷是不必说了,最苦的还是叶子上的细毛与你汗淋淋的皮肤接触。我为自己轻松地叹了一口气。”幸运地走入城市的农村青年,对于庄稼人的辛苦依旧怀有一种感慨,感慨于农村变化之缓慢,庆幸于自己已远离乡土,这样的心态才是“现实”而正常的。

那场秋千架的事故悲剧,已经注定了井河与暖之间的不平等。在《白狗秋千架》的结尾,暖在高粱地里等井河,希望得到一个会说话的孩子,暖在这个哑巴的家庭是多么压抑和无望,这也许是她作为一个女人最后的挣扎。“你答应了我就是救了我,你不答应我就是害死我了。有一千条理由,有一万个借口,你都不要对我说”。我们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会不会答应“暖”的请求,作家的心态同样是矛盾的,于是他把这个解读的空白留给了读者,也留给乡土世界并不明晰的未来。

三、对乡土农村的复杂情感

关注乡土农村并且创作的作家很多,但是莫言无疑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个,他否认属于“寻根文学”的团体,而是说“故乡是影响我最深的地方”。在莫言的小说里,对故乡的地域风俗和人情人性的书写,呈现出复杂性、丰富性和矛盾性,他在《红高粱》中说:“我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热爱,曾经对高密东北乡极端仇恨。”他爱故乡,是因为那方乡土养育了他,给了他人生无尽的回忆与寄托;他恨故乡是因为故乡是贫穷落后的、愚昧的,农村土地对人的馈赠是微薄的,农民是苦难的承受者。作家对故土的爱恨交织的复杂情感,而这种情感或隐藏或显示在小说中,对莫言乡土创作也产生了潜在的影响。

出生在1955年春天的莫言,最深刻的体会便是灾荒年给自己带来的饥饿感受,他说作家可以一天三顿吃饺子,那是极为幸福的。在《散文超越故乡》里,莫言说:“十八年前,当我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在高密东北乡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时,我对那块土地充满了刻骨的仇恨。……那些低矮、破旧的草屋,那条干枯的河流,那些木偶般的乡亲,那些凶狠狡诈的村干部,那些愚笨骄横的干部子弟……当时我这么想着,假如有一天,我能幸运地逃离这块土地,我决不会再回来。”这样强烈的憎恶,一度让大众难以理解。所以在莫言的作品里面,我们不难发现乡土很多时候是灰暗的,人性既坚韧又复杂,古老的狭隘的土地充满了贫穷、辛酸与压迫,当年轻的莫言“幸运”地逃离乡土,他在小说中自然就会否定乡村家庭的伦理,否定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

作家对乡土的复杂情感,也一定程度反映了读者对乡土的复杂情感。区别于鲁迅开创的乡土启蒙传统,《边城》所代表的温情的乡村,莫言的乡土世界更为多元、立体和复杂。学者多认为乡土文学中“乡村写实深度的缺乏”成为创作的瓶颈,而莫言的小说则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个问题,给我们带来独特的阅读体验和启发。

文学大师莫言的短篇小说创作硕果累累,风格多样,在短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由多变的挥洒自如的莫言。作家对自己最熟悉的乡土题材的全方面、多角度描写,经过三十余年对“乡土农村”的写作,在短篇小说里逐渐发展了“高密东北乡”的文学世界,也形成了他“魔幻现实主义”式的风格,更寄托了他对乡土世界的深情和关怀。

参考文献:

[1]莫言.超越故乡.写给父亲的信.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