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报

美术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Art Journal

杂志简介:《美术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44-1135/J,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艺术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艺术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古代美术史研究、近现代美术史研究、现当代艺术、设计研究

主管单位: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广州美术学院
国际刊号:1004-1060
国内刊号:44-1135/J
全年订价:¥ 250.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艺术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广东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2
复合影响因子:0.25
总发文量:1329
总被引量:1453
H指数:11
引用半衰期:10.3056
立即指数:0.0083
期刊他引率:0.9111
平均引文率:7.4083
  • 王蒙中年游寓京师考

    作者:彭飞 刊期:2015年第04期

    本文通过对王蒙中年游寓京师情况的考证,指出他游寓京师的时间为至正九年前后,大约1年左右。王蒙中年归隐黄鹤山与他的这次京师游寓有很大的关系。王蒙游寓京师的结果导致他看清了社会现实,认识到自己已经仕涂晋进无望。师归来后,王蒙"置之山谷中,旷荡获自由",但恰恰是这成就了他的艺术,他在中年画的那些被研究者所乐道的"书斋山水画"正是这...

  • “十六观”于艺术领域之化用方式解读——以陈洪绶《隐居十六观》图册为例

    作者:王婧 刊期:2015年第04期

    佛学名词"十六观"是佛教净土宗所宣示的十六种"观想"的修佛法门。此一佛学名词影响及中国古代文化,亦常常涉及文学、艺术领域,明末画家陈洪绶所创作的《隐居十六观》图册即是一例。该图册以"十六观"命名,通过"观"内、"观"外以及"观"隐居生活三个具象的角度以白描人物画的方式描绘了画者心中理想的文人隐居生活。图册外用"隐"、内...

  • 论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照镜写影”

    作者:施錡 刊期:2015年第04期

    本文从文化层面分别辨析了男性镜影和女性镜影的文化含义,也从实例出发,深入辨析了中国古代绘画"照镜写影"的内在意涵,以及一般自画像和照镜画之间的差别,最后从两则有比较意义的镜影典故出发,阐述了中西文化中的"镜影"之别。

  • 高剑父人物画初探:从三幅《罗浮香梦》谈起

    作者:黄大德 刊期:2015年第04期

    随着岭南画派研究热的兴起,人们对高剑父的作品的研究也逐步深入,从山水而花鸟,继之而人物。以往对高氏的人物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布袋和尚》及罗汉人物以及《南国诗人》上,但近年来,人们对《罗浮香梦》、《顾影自怜》等作品的探讨兴趣大浓。基于此,本文试图在作品分析的基础上,对高剑父的人物画实践的"真相"进行一番揭示。

  • “流传有序”的误导:叶恭绰所藏之方从义《云林钟秀图卷》

    作者:黎丽明 刊期:2015年第04期

    叶恭绰(1881一1968)是民国时期的重要收藏家之一。他所收藏的元代方从义《云林钟秀图卷》却是一幅流传有序的赝鼎之作。叶恭绰应是受题跋和著录影响,以致断伪为真。尽管结论是错误的,但这一鉴别过程,却很能反映叶恭绰善用书法旁证以及文献考据鉴别书画的特点。

  • “国画复活运动”中的广东中国画坛

    作者:韦承红 刊期:2015年第04期

    20世纪前期的中国社会无论政治、经济、文化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中国画的日渐式微、邀过人士对中国画的批判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都促使中国画家寻求破解之法,国画复活运动由此而生。在广东,一批中国画家对新国画发展过程中模仿、借鉴乃至抄袭日本画的做法深为不满,认为只有重新从传统出发才是正道。这些被后世称为"传统派"的画家与"新派画"...

  • 沟通东西:1920年代画坛的舆论转向

    作者:林晓照 刊期:2015年第04期

    本文在查大量阅读文献的基础上,按照时间顺序梳理相关史料,通过文本比较,发现1921年前后,画坛对中国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的态度存在很大的差异。陈师曾发表于1921年的《文人画的价值》,沟通东西,以西画新派反观文人画,肯定了文入画的艺术价值。蔡元培、刘海粟、汪亚尘等人接受其理论逻辑及观点,转变态度,从而推动舆论从否定传统向揭扬国粹转变...

  • 从论《兰亭》的真伪到唐太宗的“造星运动”

    作者:吴慧平 刊期:2015年第04期

    种种迹象表明,《兰亭序》的出世、扬名与模榻、殉葬、辗转流传都与贞观时期的唐太宗李世民的精心策划与组织密切相关。据此,本文认为《兰亭》事件是唐太宗为了树立书法领域新偶像,而进行的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造星活动"。这一事件可从以下几个过程展开:一、贞观年间开展广收王羲之真迹的活动,真假不辨,照收不误。二、计赚《兰亭》,产生热门话...

  • 论文徵明的谨慎言行和儒者心态

    作者:于有东 刊期:2015年第04期

    人们在谈及文徵明时,常常会把他的人格魅力与他的书画成就及影响联系在一起,并很自然地把他在却金赙、辞藩聘、生平无二色、书画有三戒等方面的表现归结为他的高尚德行。文徵明固然是一个品德高尚的儒者~([1]),但以上罗列的行为表现,其根本动因,是他意欲立德、立功,以达成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传扬后世,因而诸事谨慎,远离所有可能招致非议乃至祸害...

  • 素描在版画基础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以四川美术学院冯星平的素描教学为例

    作者:邵常毅 刊期:2015年第04期

    在20世纪70年代,苏式的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方法在国内的美术院校中占绝对主流地位。而四川美术学院的冯星平老师开风气之先,以独特的"冯氏素描"教学给版画专业的基础教学带来一阵新风。本文回顾和总结冯星平的素描教学方法,指出其对造型能力训练的意义。

  • “金石风”的现代转型——以陈大羽的写意花鸟画为中心

    作者:郑阿湃 刊期:2015年第04期

    陈大羽是继吴昌硕、齐白石之后的写意花鸟画大家。他立足于中国画的自律意识和历史特性对"金石风"的实践与开拓,在20世纪中国美术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十分突出。本文以陈大羽写意花鸟画中的"金石趣味"作为切入点,将其艺术探索放置在当时的社会思想和美术舆论下进行观察,对其作品中明显有别于传统"金石风",具有现代表现主义趣味的特点进行分析...

  • “形”“色”痕迹里的内在真实——“桥社”画家作品研究

    作者:孟滨 刊期:2015年第04期

    "桥社"艺术家们主张艺术必须传达"内在的信息",艺术家通过表现人对于事物感情上的反应为目的,强调事物的内在特征。从德累斯顿的风景到柏林的现实街景,"内在形象"成了认识的结论——他们不再描绘表面可见到的形象,而是描绘社会现实与生活中存现的事物:大城市的肺结核病与光怪陆离、沉重负担与社会的危机、人类生活的光明以及社会的黑暗面...

  • 物尽其“材”——现代空间环境装饰材料的显现

    作者:程耀 刊期:2015年第04期

    室内外装饰材料是空间环境的装饰基础。现代空间环境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与光照、材料与触感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了材料在设计的中的功能作用,使材料的材质能够真正地在实际应用中显现出它的使用价值、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装饰材料的显现既是艺术的,又是科学的和技术的。空间设计要科学地掌握材料的各种特性的功能,科学合理地选择...

  • 纹伫于心——从青花过墙看陶瓷纹饰的变更

    作者:王峦 刊期:2015年第04期

    本文以清代陶瓷艺术的青花过墙的典型装饰手法为切入点,尝试探讨中国传统陶瓷纹饰中所蕴含的‘"人机关系",把陶瓷纹饰研究从传统的二维图案式采集中释放出来,将其还原到真实的器皿中去,通过心理学、生理学、人体工程学等方面的理性分析,重新定位陶瓷纹饰研究方法,使之得到真正切合实际的研究与发展,希望为中国传统陶瓷纹饰研究另辟蹊径。

  • 三维技术对水墨动画视觉空间化的创新与发展

    作者:陈晨 刊期:2015年第04期

    水墨动画随着三维技术的崛起与发展需要在制作形式、创作方法以及思维方式上进行创新与变革,三维技术推动水墨动画创作方式的多元化,并创作出更具观赏性和视觉空间性的三维水墨动画作品,创新与发展水墨动画也是传承与延续东方独特的美学观念。本文将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以水墨动画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剖析三维技术对水墨动画视觉空间化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