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基本理论问题辨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经典文本及思想解读、历史唯物主义与价值哲学研究、马克思...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1126
总被引量:145
H指数:3
平均引文率:5.5283
  • “再读马克思:文本研究与哲学创新系列”总序

    作者:郭湛 刊期:2019年第03期

    在以往的二百年间,给予世界和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非马克思莫属。用马克思的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不同于以往的哲学家,马克思不仅以创新的理论方式解释世界,而且以现实的实践方式改变世界。诉诸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等为行动指南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群众的革命、建设、改革...

  • 《资本论》的目的:寻求人类自由与解放的根据

    作者:王荣 刊期:2019年第03期

    马克思将《资本论》的目的概括为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资本论》对“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的揭示指向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旨趣: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资本论》所研究的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不是表层的“发财致富”规律,而是触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本质性和历史性的规律。通过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生产方式、生产关系的揭...

  • 深刻超越资本文明——当代中国的文明自觉与迫切任务

    作者:刘志洪; 逯叶红 刊期:2019年第03期

    正确对待资本文明至今仍是中华民族的现实课题。具有根本局限性的资本文明越来越深刻地改变当代中国,虽然有力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但同时深层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在地阻断了当代中国通过走资本文明道路实现复兴的可能,不能机械地走由前资本文明到资本文明再到后资本文明的道路。在超越资本文明的过程中创生更高水准的新...

  •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三重意蕴

    作者:张端 刊期:2019年第03期

    相比于其他世界历史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突出特点在于以下几点:首先,它是一种世界观,是哲学层面的世界历史观;其次,它是对资本主义所开创的世界历史进程的科学分析;最后,它具有人文关怀。马克思借助于世界历史的宏大叙事来说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何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得以实现。

  • 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

    作者:王効民 刊期:2019年第03期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前人,以人的实践为出发点,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实践决定了社会结构,即社会有机体;人的实践是历史的过程,考察了前资本主义、集中研究了西欧资本主义,进而探求后资本主义三种社会形态下,人的各异的实践(生产、生活、精神)方式;人的实践的合力形成的历史潮流、历史趋...

  • 唯物史观视域中社会规范生成路径

    作者:张莉华 刊期:2019年第03期

    规范是人类社会得以可能和实现的前提与基础。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增强的基本趋势,社会规范的生成路径依次呈现出四种:一是以宗教规范为主的神学形而上方式;二是以习俗为主的社会大众生活自然生成方式;三是以道德规范为主的知识精英文化创设提炼方式;四是以法律规范为主的国家管理机构终极设定维护方式。这四种方式之间既有层次、水平,文...

  • 论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心理范畴

    作者:李厚羿 刊期:2019年第03期

    社会心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容易产生某种机械决定论的偏差,也容易忽略它本身具有的属人价值和感性维度。作为科学的解释和预测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以实践的人为起点,以社会生产方式为基础展开丰富立体的理论画卷,社会心理作为连接经济基础和思想体系的中介,发挥着越来越重要...

  •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人工智能反思

    作者:吴兴杰 刊期:2019年第03期

    人工智能这一迄今为止最有智慧的人造活死物(=死活物)具有类似人乃至超越人的文明功能而可能消灭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后替代人的第一存在性乃至没有人的存在性而可能引发人类文明自我解体乃至人类自我消亡,历史唯物主义视域探讨未来人工智能如何理性发展才有可能发挥其文明正价值并规避其负价值已成为一个哲学热点问题。人类必须也必然引导人工智...

  • 生产力的首要性命题是必要的吗——兼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

    作者:赵瑞林 刊期:2019年第03期

    科恩认为,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具有一种首要性,并且可以通过生产力的发展命题进行证明。然而,在莱文与怀特以及乔舒亚·科恩等人看来,首要性命题不管从经验事实还是逻辑论证来说都无法获得确证。本文认为,生产力的首要性命题不是马克思所断定的。在马克思的思想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并且相互影响,不是一种一方优先...

  • 从道德到法律:论哈贝马斯商谈理论模式的进路

    作者:贺翠香 刊期:2019年第03期

    在价值多元化的现时代,哈贝马斯主张用商谈理论模式解决从道德、法律到宗教一系列领域中的价值冲突和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虽然哈贝马斯认为商谈理论模式是目前和平、理性解决这些冲突的最好方案,但商谈模式所隐含的“共识诉求”、“正义”与“善”的割裂让人担忧。哈贝马斯揭示民主与法治之间具有一种互构的原初关系,这为现代社会走向法治国提...

  • 马克思的“非道德论”问题——基于《分析马克思——道德、权力和历史》的解析

    作者:杨磊 刊期:2019年第03期

    20世纪70年代,伍德提出了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的非道德主义主张。理查德·米勒是分析马克思主义学者,他与伍德的观点存在一定共识。与伍德相同,米勒同样认为马克思对道德持批判态度,他反对将马克思理解为一位道德家。他首先对道德的特殊性进行了界定,提出了道德所应具有的三个特征,然后逐一分析马克思是如何反对其中的每一条要素,最终得出马克思反对...

  • 从卢卡奇到伊格尔顿: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列宁主义的批判与阐扬

    作者:王雪冬 刊期:2019年第03期

    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结合西方社会的客观形势和现实问题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论“重释”和体系“重建”。在这一“重释”和“重建”过程中,他们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如何看待列宁和列宁主义的问题。西方马克思主义不是一个统一的思想流派,其理论家从不同立场和视角出发对列宁主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批判或阐扬。对此,我们...

  • 沂蒙精神的哲学阐释

    作者:周广友 刊期:2019年第03期

    沂蒙精神既具有其自身特殊的历史形态与特性,又具有与其他精神形态相同的本质特征。从哲学层面剖析和整体上把握沂蒙精神的实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沂蒙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遍的;既是永恒的,又是变化的;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与辩证法为深入理解沂蒙精神提供了理论根基,儒家哲学的万物一...

  •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新时代实践

    作者:李本松 刊期:2019年第03期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的基础上在时代实践中被人民大众接受、信服并变成指导中国人民实践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抽象到实践具体、由深奥抽象到通俗普及、由少数人理解熟悉到大多数人理解掌握应用的实践和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指导中国人民实践的需要。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

  • 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史纲探析

    作者:欧阳英 刊期:2019年第03期

    本文力求从过程论的角度深入探索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史。本文认为马克思政治哲学思想史是五个阶段、四次思想转折与两个实现的综合统一,而且正因如此,所以针对它,人们应该建立一个庞大的宏观上的把握体系,更应该注意到的是列宁所强调的“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