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马克思心得体会

马克思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18 02:17:01

马克思心得体会

马克思心得体会第1篇

 

 

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我学习到了: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是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时间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一切从实际出发,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重视事实,抓住“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实事求是是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么一句初听生疏,深究却陌生的话,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曾一度深深的影响了我。大家都在说“大学生眼高手低”或“大学生能力不行”等的话,大一刚入学时听到这些话,我是很不服气。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我觉得,如果再按现在这种方式生活下去,我们比“眼高手低”和“能力不行”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我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现在努力学习。一方面也试图通过前辈的经验为自己制定以后的一些计划。虽然现在的计划实施遭到挫折,但是只要我“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一切的艰难困阻也不过是我化之为动力的有利因素罢了。

   二.事物的对立统一

   首先,事物之间的联系具有其客观性和普遍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断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是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些事物存在的客观本质。而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和显然,自觉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和解决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存在事物的矛盾就存在解决矛盾的方法。目前在我们学生的大学生活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人际关系和就业问题。大学是一个小社会,同宿舍的同学可能来自五湖四海,大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惯(其实我觉得,当我们走上社会后,这个问题的体现将更为突出),因此人际关系的融洽就存在一定的阻碍。但是,当我们认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产生这种阻碍的原因,我们就应当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另外的这个就业问题,也是同学,学校,家长乃至企业所关心的问题,我觉得其解决所需的时间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思想活跃,人脉好,时机对,很可能造就一个成功人士。这一问题是社会的问题,是国家发展的关键,社会在关注,并将持续。

   三.真理与价值的辨证统一

   从真理的本性上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从实践的特点上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显示性的特点。就是说,人们遵循着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就可以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表为客观的事实。

   而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实践的真理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实践的价值尺度是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内容,特定的实践目标。任何活动都是在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共同制约下进行的,因此,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体会范文2

   首先我想谈谈信仰马克思主义与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我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研究宗教不同,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还是我们的信仰。研究宗教不一定非要信仰,或者说为了更客观地研究宗教等问题,为了得出更科学的结论,置身事外的非信仰状态更理想。但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不同,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信仰马克思主义不矛盾。研究马克思主义首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信仰共产主义;但同时,这种信仰是“我知道我相信”的理性信仰,是建立在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基础之上的,不是非理性的盲目迷信。盲目迷信就可能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与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而背道而驰。

   边阅读,边思考。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主要途径就是阅读。但是马克思一生著述太多,卷帙浩繁。有人说如果马克思有什么缺点的话,写得东西太多算是一个缺点。文字多,如何阅读便成为一个问题。地毯式通读当然是全面、也是必要的,并且,一些经典篇目是要反复熟读、精读的。在熟悉经典篇目的基础上,我个人更倾向于专题式阅读,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阅读效率会高些,大脑也处于活跃状态,有所期待会更容易激发灵感、获取有用信息。当然,阅读与发现问题是互动的循环,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动力将阅读导向深入,很难说先有阅读还是先发现问题,这似乎是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精一点,兼其他。这其实也就是博与专的关系。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具有广博的视野。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所决定的。这又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也就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难回答,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界定一直存在分歧,目前存在的理解和判断有这样两大类:

   第一类是从外延角度,把马克思主义分为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本人创立的科学理论体系,列宁曾经从这个意义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他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引申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指的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他们创立的原本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与不同时代特征和不同国家国情相结合提出的新理论。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此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类是从内涵角度,学者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作出不同的界定。第一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科学世界观体系;第二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学说;第三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学说;第四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资本主义的科学;第五种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学说。应该说,五种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界定都有其合理的一面,都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本质,但是任何一种界定都是对另一种界定的否定,都带有片面性,从而也就难以全面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我个人比较赞同从整体性意义上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容是一个整体,按照列宁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包括哲学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阶级斗争学说“三个组成部分”。而且三个组成部分是一块整钢,将任何一个部分割离出去都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尽管人们对列宁的这一说法有一些不同看法,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内容的确还包含许多丰富的因素,但总体而言,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的整体性。

   需要指出,在谈到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时,其组成部分与涉及的学科是两个问题,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人们立即就会质疑,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还应该包括政治学、社会学,甚至还包括人类学、历史学、宗教学等。如此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成了无所不包的知识大杂烩,而且潜含着使马克思主义面临被肢解的危险。早在1980年,海尔布隆纳就在其著作中批评说:“从一开始,马克思信徒们的著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把马克思的著作加以可悲的分割,对其作出了种种相互抵触的解释。而在最近这些年来,这种分割则日益明显,解释也更加分歧,确实很难找到把整体统一起来的因素。”这是由知识论的致思取向所导致的后果。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个整体的任何知识论的肢解和折衷都是对其整体性的损害。对于这种整体性,晚年恩格斯在一封通信中指出,“马克思的东西都是互相密切联系着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从中单独抽出来”。

   但是,目前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现状确实存在学科分立、各自为营的现象,专业划分非常明显。我不想过多谈这个问题,这不是今天的主题,但我个人认为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在本专业领域精耕细作的同时,拓宽视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学科所涉及的问题都要关注一些,文学、历史、社会学等也要读一些。从生理上而言人是杂食动物,精神上也应如此。我个人做得也很不够,但这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钻理论,联现实。我们常常强调研究学问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尤其如此。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就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马克思早就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今天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然要密切联系现实,这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生长点。

   其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的很多问题,既是重大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现实问题,因为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实践性质,很难将理论与现实分割开。比如,当前热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能说只是理论问题,与现实不相关吗?再比如,现时代,如何理解马克思意义上的“无产阶级”概念?是不是像西方学者所说,是马克思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呢?如果是,承担解放人类的革命主体都不复存在了,马克思的历史观立即就面临被解构的危险;如果不是,又如何根据马克思的文本回应这些挑战和攻击?我认为这些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与现实密切相关。如果通过深度阅读原著,能对这些问题作出彻底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将有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学习心得体会范文3

   人类社会迄今为止的发展,仍然没有越出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建党以来,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党的根本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正确方向。尽管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出现许多闻所未闻的新情况,远不是马克思当年所能具体预见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仍然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因此,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需要我们既坚持,又要发展。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在中国实际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不断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添新的内容,先后提出个符合当时中国国情的各种衍生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犹如一场“接力赛”。今天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要继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让马克思主义继续焕发真理的光芒。

马克思心得体会第2篇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心得体会:也谈大与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经常谈起大与小、强与弱、长与短等等,当前,也经常看到一些媒体上报道的有关各级政府发出的雄心壮志:“要把某某省(市、县)建成大而强、富而美”、“要把某某事(物……)做大做强”……等等。从中不难体会到,不少人对事物的看法都存在着这样一个共性:认为愈是大的东西就愈强,愈是小的东西就愈弱,因此,也就有了“强大”与“弱小”这一对反义词,而且,被世人普遍接受与认可。但是,从哲学的角度看,并不尽然。年少求学时,曾经粗浅地学习过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知识,也曾经过接触过一些哲学方面的书籍,经过近期参加人民银行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活动,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对于哲学的理解又有了进一步的加深,并且产生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联想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大小、强弱的认识,就萌生了用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也谈谈大与小、强与弱这对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仅仅以物质形体的大小来界定强弱,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背道而驰的。大量的事实不胜枚举:周朝一统天下,可谓地大物博,但是,到了周幽王时期,却被一个北方的小小的游牧民族所灭,只落得“不觉胡尘满玉楼”的哀叹。清朝末期,中国在世界上仍然应该称得上绝对的“大国”,并以“天朝”自居,视海外列强为“弹丸之地”、“蛮夷之邦”;而“弹丸小国”们虽然小,但很强。结果,“大”输在了“小”的手里,被迫向小国开放口岸,割地赔款。在自然界,人们也普遍认为外形越大的愈是强,如:强壮的大象、威风凛凛的大老虎......但是,大象的天敌却是热带丛林里的小小的蚂蚁,而微小的病菌却足以让威风凛凛的老虎毙命。现存在曲阜师范大学的我国的第一台“大”型计算机足足有两层楼高大,但是,与现在流行的手提电脑的功能却不可同日而语,因此,大,不一定强,小,也不一定弱。大与小,其实是对立统一的一对矛盾体。这是说,大与小并不是绝对对立、绝对不同的事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强大的事物如果在内部机制上出现了问题,就会变成外强中干、外大内弱的事物。而弱小的事物如果优化机制、调整结构,就会成为小而强的事物。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我们在看待具体事物时,不会因一时的强大而骄傲自满,放弃机制的改革和优化,以至变成弱小者。也不会因自己的弱小而悲观丧气,而是不断改革,强化机制,使自己变得强大起来。当今之中国,无论在地域上、人口上,在世界上是绝对的、无可非议的大国,但是,我们的强国之路还很长,相对于我们大而强、富而美的目标还有不小的差距。虽然我们的GDP目前在世界上的排名已经跃居前八强,但是,以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近14亿的人口折算,我们的人均水平仍然在世界后列,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用大与小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强”,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地域面积的“大”;我们在经济发展上的“弱”,也绝对不是因为我们的地域面积的“小”。目前世界上,经济强国如,德国,他们的国土面积也仅仅是中国的1/30,人口也仅仅相当于一个山东省的人口,但是,他们的经济总量确排在了我们的前头,这个差距该是多么的大?再拿拥有1700万平方公里国土的俄罗斯,比较历史上被我们称为“弹丸之国”,只有37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日本,他们的GDP却仅次于特“超级大国”美国,排世界第二的位置,而俄罗斯却被远远的甩在了后边,在经济上沦为三流国家。以此观之,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一方面不要躺在“地大物博”的优越感里睡大觉,丧失机遇,就是不以“大”而自居;另一方面,也不要因为我们的落后,就自甘堕落,失去积极向上的信心和勇气,也就是不以“小”而丧气。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动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不懈怠,我们的祖国就一定能够一天天变得强大起来。目前,我们已经加入WTO,加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俱乐部”,也已经一步步融入了国际社会,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的一次更大的机遇,这正是将我们的事业做大做强的有利时机。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走下去,21世纪的未来就一定是属于中国的,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祖国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宏伟目标。

马克思心得体会第3篇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主席再次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为我们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指引,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思想指引。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党和国家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思想。正如习主席所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恩格斯早就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00年来,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发展。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越来越多,也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新的征程上,我们应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全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关乎中国前途命运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关乎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前景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今时代的大发展作出了开创性、全面性、历史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心得体会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3)03-0015-0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进行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功能日益显现,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价值

总结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既是我们不断开展理论宣传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人民群众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不断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得以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行,才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更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增添了新的

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这一理论产生的重要的推动力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可以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质,这正是马克思主义诞生一百多年来能够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源泉。

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为此,我们要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就会失去其生命力、吸引力、创造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也就不可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的和归宿,离开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无法被人民群众所了解、认同、掌握和运用,发挥指导实践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普遍接受。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论本质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那一天开始,就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攻击和误解,一百多年过去了,这一科学的理论不仅没有被打垮,反而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正如列宁所说“这一理论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遏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起来”[1],通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而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重视科学、重视真理、重视学习的政党,每当党的事业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每当历史发展进入重大的转折时期,中国共产党总是强调加强理论创新,认真探索和总结新的理论并将之运用于实践,从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不断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努力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提出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胜利前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增强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从而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人民群众中的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它来自于实践,也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将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充分展示和显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理论品格

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以往其他理论相比较,重要的特点就是注重改造世界,也即是说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格。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理论品格要求理论必须联系广大人民群众,联系实际,成为被人民群众掌握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武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让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本质就是使理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理解和应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往往采取枯燥单一的纯粹说教方式,理论与社会实际脱节现象严重,使人民群众无法产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亲近感、认同感,以至于很多人不愿意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甚至误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这就阻碍了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阻碍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实现理论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采用多种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人民群众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了改造人民群众主观世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作用,凸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的品格特征。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价值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不仅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济价值:规范和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相对匮乏,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特别是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开始之后,确立了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而市场经济本质上属于商品经济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不例外。商品经济的形成和发展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就使得劳动产品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物质承担者,使得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实现形式。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要满足市场经济所属的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提供条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并存,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积极性的同时,也导致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和利益多元化的出现。在这种情形下,追逐个体利益成为很多社会主体追求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些个体经营者甚至个别企业不顾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益,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甚至于有毒、有害商品。而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地方财政税收的利益,对一些违法生产企业也持姑息纵容的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区和产业部门为了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在经济发展模式上,往往采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取得一定的经济发展成绩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效益低下等严重问题,科学发展的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既需要我们不断完善法律法规,运用法律的手段进行规制,更需要通过强化人们遵纪守法的意识,规范和约束社会团体和个人的行为,从而能减少强制执行法律的经济费用以及实施其他制度的经济费用,进而减少在集体或他人行动中可能存在的“搭便车”现象。[3]

通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既有助于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不良行为,提高市场效率,克服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因其固有的自发性、趋利性和无政府倾向导致的个人、经济组织、甚至社会团体和政府在日常活动中的行为失范,使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同时又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供制度解释和价值支撑,强化了社会大众对市场经济运行各种规则的“认同感”,促使人们理性的看待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和问题,坚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这些问题将会逐步得到解决,从而减少了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过程中的摩擦成本,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

(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治价值:统一了全体人民的政治信念,增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仅以刚刚过去的 “十一五”为例,我国的GDP和人均GDP分别从 2006年“十一五”初期的21.2万亿元人民币和2500美元左右,提高到进入“十二五”时的40万亿元和4300美元左右,经济总量也从世界第四位上升到第二位。[4]中国总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的综合国力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展现在世界面前。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来自国际国内的重重困难和考验,但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战胜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开展,使得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并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了解并理解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政方针和路线,了解并理解我国现行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从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方针、路线和政策的普遍认可。这样,才能形成统一的社会理想和信念,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才能在全国上下形成一股合力,提升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齐心合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

尽管目前我们面临着改革开放过程中最为艰难的攻坚阶段,国内国际都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但全国人民有信心在党的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之下,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文化价值:巩固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依靠对马克思理论的坚定信仰,广大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前赴后继地进行革命斗争,终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和平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巩固了人民民主的政治基础,确立了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随着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制度变迁中的利益冲突是建国以来最为尖锐的时期。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多元文化与多种意识形态并存的局面。利用我国的对外开放,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治思想等进入中国,对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意识形态领域的各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冲突,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级观念、特权思想以及唯心主义、有神论等思想此起彼伏,不断冲击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上个世纪末“剧变”发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低潮,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入低谷,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发展却一枝独秀,不仅没有象西方一些人预言的那样步国家的后尘,相反却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这应当归功于我们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兴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热潮,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成为人民大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物质力量,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正如马克思指出那样:“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5]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展,坚定了社会大众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社会发展中也积累了多层次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一些关系民生的社会性问题凸显,比如医疗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住房问题、社会分配不公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成为影响当前中国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当人们通过努力不能解决最基本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求,就会产生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感,产生对社会的负面心理,进而影响对社会主导价值的认同。而由民生问题产生的社会心理的扭曲,更是直接影响了民众对改革措施的评判,进而损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近年来我国广西瓮安,甘肃陇南等地的发生折射出社会底层在主观层面对党和政府向心力的弱化,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恶化的倾向,既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民众心中的形象,更加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安定与我们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相悖。

构建和谐社会,改善民生问题,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过程中,党和政府特别强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解决人民群众所关心的问题,切实改善民生,解决各种社会不公问题,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成功运用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并使其在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为中国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支撑。

参考文献:

[1]列宁.列宁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91.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

[3]王永贵.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探析[J].社会主义研究,2009(3):44-47.

[4]郑京平.2011:改革突围[EB/OL].[2012-10-20].http://

马克思心得体会第5篇

【论文关键词】意识形态;新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社会主义;引领

自冷战结束以后,西方便将“和平演变”的战略目标瞄准了中国。在我国不断扩大对外交往,积极实现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正准备借此机会通过各种手段扩大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影响力,进而实施“和平演变”的图谋。与此同时,我国政府也关注到了西方的这个图谋,并积极准备迎接挑战。在西方世界挑战与我国政府应战的较量中,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很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中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令人担忧的方而,为了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必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先进的意识形态去引领多样化的意识形态。

一、近年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

1.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0年改革开放,使得我国不论在经济、军事还是科技方面,都堪称为世界大国,然而,我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就是“软实力”却远远不能和世界大国的地位相匹配。对内,面临日益多样化的社会思潮的泛滥,我们缺乏一个统一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去引领它们;对外,面对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强势输入中国,我们缺乏像输出工业产品那样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输出中国的价值观。为了尽快提高中国的“软实力”,使得中国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共中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任务,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思维方式和运作方式上不断完善党的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变守为攻,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此。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首次是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的,当时还是与和谐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到了党的十七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被赋予了新的定位。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启以来我国比较大的一次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活动,国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借用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侯惠勤的论断:改革开放30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继邓小平在大陆步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对于意识形态发展进行战略调整后,又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它标志着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实现了又一次新的飞跃。

2.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愈演愈烈。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由于一些政策上的疏漏和监管不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之际,大肆向我国输出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如近年来活跃在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与此同时,封建社会遗留的一些价值观念又死灰复燃,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如“新儒学”。这些社会思潮尽管各有各的思想,但共同的思想就是反对马克思主义。他们在中国卷土重来的目的就是推翻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执政地位,推翻中国现行的社会主义制度。总结起来,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中国的行动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他们的行动往往得到了海外财团的支持和鼓励,如福特基金会、亚洲基金会等,他们这些海外基金会往往以非政府组织的身份,打着关心中国政治的旗号,支持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信徒们的活动。此外,这些基金会组织还常常打着资助留学生的旗号,影响中国海外留学的政治精英。其次,他们喜欢炒作中国热点问题,并借题发挥。如,发生在2008年的西藏“3·l4”打、砸、抢事件,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信徒们在没有亲历现场,不了解事实真相的前提下,竟通过亚洲自由电台向全世界诬蔑中国政府的言论。再次,他们斗争的手段是软硬兼施。内外结合,上下兼顾,三种力量合为一体,即加强体制外的反对派、体制内的自由派、独立的学术知识界三股力量的结合。在体制内搞社会民主主义,体制外搞自由主义,实现体制内外的结合。最后,他们的行动渗透性深,隐蔽性强。往往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如,他们通过热炒汉奸文人的作品,颠倒历史黑白,虚无中国历史。此外,他们通过各种文艺作品宣扬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宣扬小资情调,销蚀人民群众艰苦朴素奋斗意志。总之,这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安全性,我们必须对此给予反击。

3.非科学的意识形态观冲击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尽管我们党一直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但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地方政府越来越关注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民众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经济利益。昔日用血的代价构筑的坚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长城,正遭受着商品经济发展的洗礼。一些普通民众甚至个别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信仰的逐渐淡化,致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在总结改革开放30周年成就之际,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他们对于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却否认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改革开放所取得成就的贡献,并认为,这30年的成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的经济都会取得今天的成就。更有甚者夸大在经济建设进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因素,抛出了如果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改革开放会取得更快、更好的成就。

此外,尽管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但至今,西方马克思学的学者们仍然没有放弃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责难,针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各种理论,其实质就是否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企图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概括一下,这些理论主要包括:以丹尼尔·贝尔为主要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这种理论认为意识形态是非理性的、缺乏科学性的,因此,它的存在是不合理的。苏联东欧剧变后,鼓吹普世价值的全球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兴起。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于全球化这部快车道,在他们资本所到之处,竭力鼓吹带有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全球价值,用各种方式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企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局面。除此之外,曾因苏联、东欧将发生剧变的言论不幸被实践证明而名声远扬的弗兰西斯·福山提出的历史终结论也比较有代表意义。他认为,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末已经充分证明,只有以“自由、民主、博爱”为核心的西方文明和政治体制才是最优秀的,人类历史的发展只有在西方历史中才能说明,而其他地域的历史可以忽略不计,西方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终点。这种理论的潜在内涵就是,非西方国家应该服从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和文明模式,放弃自身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放弃自身的文化主权,从而实现西方文化的世界性控制。埘这些充斥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所谓淡化论、中立论、虚假论,还有终结论,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否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他们的存在已经冲击到了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我们必须采取措施加以积极应对。

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发展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也存在许多问题,它们严重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身建设和发展。总结一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论解释的误读倾向严重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的形象。如马克思主义庸俗化现象,把马克思主义范式化、西化、工具化、学院化、神圣化,把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马克思主义化。其次,时隐时现的世俗偏见制约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要么“喧嚣”,要么保持“沉默”,这两种时隐时现的对待社会主义的态度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再次,精品力作的供需矛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传播的弱化影响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一方面,我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精品力作还不能满足时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物质生活领域的挑战和西方价值观念文化作品的冲击,使得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作品的传播受到了削弱。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央已经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自2004年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以来,存在的问题得到了缓解和抑制,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需要

1.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赋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的历史定位,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并提出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工作要求。那么,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该如何使之发挥效用呢?为此,十七大报告作了具体的阐释,“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想。”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途径之一就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当然这个教育工作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日常的时事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系统的思想理论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个途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真正的结合,而这种结合是双赢的。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原则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经与人民群众真正结合,发挥出巨大的能量,更有效地指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我党多年来积累的重要工作经验,只有不断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不断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人民群众,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不断取得进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才会坚不可摧。

2.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抵制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攻击。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卷土重来,并能够威胁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中国社会各类物质利益的挑战和社会矛盾的挑战,给这些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提供了可以生存的土壤;另一方面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的薄弱。这主要表现在:首先,不能及时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时代所提出的课题。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的矛盾冲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解释和回答,那么就会给反马克思主义思潮留下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他们往往揪住党工作中的具体失误,大肆渲染,质疑共产党的执政地位,质疑社会主义制度。其次,不能很好地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和教育解决人民群众现实中遇到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要让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只有与人民群众实现真正结合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效用,同时人民群众也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方法才能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去辨别形形色色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本质,才能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因此,要想抵御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3.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一些宣扬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大肆流入我国文化市场,这些扰乱了我国人民群众的价值观。一时间关于意识形态淡化论流传于广大人民群众中间,这向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了严重的挑战。而实际上“世界上有些竭力主张‘淡化意识形态’的人,本身就有很强的意识形态。他们对待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民族等问题的言行证明,他们根本不是只讲物质,不讲意识,而是在竭力强化他们所信奉的文化和意识,竭力削弱他们所不喜欢的文化和意识,好心的人们切不可掉进他们设置的陷阱。”如何帮助人民群众识别西方价值观念的虚伪性,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摆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面前的重要任务。这个途径还是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教育和帮助人民群众识别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虚伪性,辨别极力主张“淡化意识形态”的别有用心人设置的陷阱,坚定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信念。

马克思心得体会第6篇

关键词: 社会治理;现代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7)01-0053-07

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主导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工程、核心任务。 我国从2005年建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开始,马克思主义就开启了系统的学科化建设过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它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也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

一、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家的主要功能是政治统治,即一个阶级对另一阶级的政治统治,而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深化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问题,由“统治”到“治理”绝不是简单的文字转换,是对国家本质的深刻理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一)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思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是实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在于阶级统治。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对国家本质的新概括。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国家的意志不仅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更反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国家的本质不仅是阶级统治,而更应是社会治理。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民民主,不仅表现为由少数人对多数人的阶级统治变为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民主,而且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凝聚起来的共同建设民主、文明、富强、繁荣的人民国家的社会共识,不断加强社会治理的力量,不断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法治化,不断完善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是在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以后,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大问题。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体系,要极大提升社会主义国家的治理能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一个新的阶段,这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新的要求。

(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所有理论和实践,但它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中枢环节、核心要素,它们的相互关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国家治理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这三个要素的一般认识上,应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法性、人民当家做主的合理性,依法治国的正确性上去认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党对国家的领导必须面对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挑战,人民当家做主必须面对各种西方民主政治的挑战,依法治国方略也必须面对各种民主的挑战等,这些重大课题都急需得到解决。理论学科的产生多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深入发展的现时代提出的这些重大历史课题,也正是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理论建设加以解决。

(三)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要求

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提出的新要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临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面临争夺资源、货币战争、争夺市场、意识形态斗争、领土争端、反腐败斗争、网络斗争、反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等。

面临四大考验、四大风险和八项斗争的复杂环境,这就需要党和国家不断提高治国理政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国际交往能力、不断提高抵御各种危险的政治能力、适应新环境的变通能力、联系群众的工作能力,抗击腐败的廉洁从政能力;不断提高新能源的利用能力、金融控制能力、市场活动能力、意识形态斗争能力、解决领土争端能力、反腐败斗争能力、网络管控能力、反民族分裂斗争的能力等等[1]。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要研究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不仅要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重大现实问题,而且还要研究政治科学、法律科学、历史科学、管理科学、心理科学的相关理论,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断提升党治国理政的能力,提升党和国家社会管理现代化的水平。

二、 由革命、改革到社会治理思想变革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

从社会革命、改革开放到国家治理的思想变革中看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历史,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明确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发展方向。

(一)社会革命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19世纪40年代,在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工人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活动,并在吸收和借鉴人类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思想是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提出剩余价值学说和唯物史观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两大发现”理论,经过多次革命风暴检验并在工人中得到广泛传播,逐步成为工人运动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理论研究上密切合作,写了大量的学术著作,特别是对“两大发现”系统化的阐述,体现了他们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中的奠基作用。

列宁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是20世纪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变成了俄国的革命现实。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先后批判了自由主义民粹派、孟什维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等错误思想,比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学科的M一步发展。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社会革命的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初步探索。

以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社会革命,成功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等第一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在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过程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实践论》《矛盾论》《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等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其中产生的许多社会革命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行的初步探索。

马克思主义是自然、社会、人类思维的科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需要以人类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要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不是一两个科学家能够完成的,也不是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几代马克思主义者可以完成的,也不是某一个历史时代可以完成的。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实践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实践,这一实践没有终结,永远是一个历史过程,所以,作为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体系和学科体系的发展也就永远是一个过程。

(二)社会改革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产生

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改革的思想,体现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由革命党思维向执政党思维的根本性转变。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改革思想是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初步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时期没有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列宁时期将马克思主义产生归结为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概括;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则是根据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经验进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的理解,又经过十年“”的冲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走了许多弯路,遇到了巨大困难,急需进行社会改革,寻找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也急需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剧变,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然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顶住巨大压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不断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推向一个新阶段。1984年,教育部先后发出《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和《关于在六所高等院校开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的意见》,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在法学门类政治学一级学科下正式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这两个硕士授权专业。1996年正式批准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第一批获得整合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这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的最初尝试。

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的大力支持下,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推进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提出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并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成功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向21世纪,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进一步推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验教训,总结国际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回答了社会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大问题,从而也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做出了路径选择。

2004年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作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决定,强调了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的创新。其中,最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是增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中,最先贯彻了党和国家决定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战略决策,并要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系统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应当说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是和改革开放实践相伴而生逐步发展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之一。

(三)社会治理思想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化发展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思想,提出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这是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社会治理思想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在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过程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要求,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现代化标准提出的新要求。

过去我们也提出过现代化思想,如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四个现代化,但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却是第一次提出来。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和改革开放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今天我们也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这个目标就能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出一条新路,为人民的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善的制度体系。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了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制度理论,以前以苏联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进行过社会主义的制度实践,但没有成功,这些已有理论和实践还谈不到制度建设上的现代化。而以民主制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标榜自己制度的现代化,实质上却存在着许多无法克服的制度缺陷,因为这种制度维护着资本主义国家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的生命力,当然目前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共产党所领导的国家和人民的自我批判加以解决,通过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加以解决。但是社会治理现代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因为我们从事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从未进行过的伟大事业,我国也仅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依据的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指导,因此我们在继续进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必须继续坚持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必须通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过程,探索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努力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最终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

三、 现社会治理新境界中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

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社会治理新境界的要求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为宗旨,其主要任务包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实现“五位一体”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因此,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客观上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路径选择和基本理论内容。

(一)“三个层面”的核心价值观培育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而实现这一共识的首要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凝聚共识、目标导向的功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而来。党的十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不应停留在这24个字的研究上,因为24个字层次清楚、容易记忆,可以通过弘扬、培育、践行,以期求得不断形成全社会的基本价值共识。而作为学科建设还是应把主要研究重点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的研究上。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重大命题,2007年,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如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等等这些重大理论问题都急需我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以解决。

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角度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重点和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这也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在国家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加强社会主义国家本质特征的研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与其他国家的本质特征有怎样的不同,国家层面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而广大人民群众作用又是怎样的。在社会治理层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特征的研究,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有什么不同,这种社会价值观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的要求有什么不同。在人的全面发展层面培育社会主义价值观需要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社会主义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应该是什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价值追求有什么不同。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化马克国主义学科建设的目标定位。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路径选择

党的十以后,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发表讲话指出: “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2]。这就是说,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需要的理论支撑,如哲学智慧,世界观、方法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本领,都需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来完成。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因为马克思主义学科的主要特征就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强调要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把服务群众、造福百姓作为最大责任;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就是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就是“用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提高领导工作水平[3]。在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过程中,我们应该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学科化,这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研究,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实践立场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即辩证法、唯物论等观点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研究,即唯物辩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比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说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理想要具体得多,它是一个现世的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愿景,我们过去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过多注重远大理想的研究,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实现需要几代人、几十代人努力,或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才可以实现,当然这些研究是有价值的是必要的,但我们更需要研究当代人的理想目标和实现路径。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也应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动力。如果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目标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而全面深化改革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社会实现的动力机制研究提出了新的路径,因此,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社会批判、理论批判、自我批判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也是我们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法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的重要内容。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主要内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政治保证,因此,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的重要内容。

之,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在实施“四个全面”战略新布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研究除了上面所说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研究之外,其主要研究路径还应包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等。

(三)“五位一体”的国家治理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学科内容的构建

党的十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必须要研究总依据、总任务、总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系,还要研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建设历史尽管不长,但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深化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现在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认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认识的历史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更为重要的是“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从根本上规范着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这五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4]。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要重点研究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统一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主线,如何集中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布局。另外根据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还应适应“五位一体”总布局的要求,分别建设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五大分支学科。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建设自2005年一级学科建立以来,以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六个二级学科为依托,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学科化的初步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系统性、规范性建设仍不够全面深入。新时期、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化应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实践为基础,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为切入点,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本质要求为标准进行系统化、理论化、规范化的学科建设。具体来说就是要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定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以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路径选择,进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法治观研究、马克思主义政党观研究;以服务于“五位一体”建设为内容,进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生态学为分支的学科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韩庆祥.深刻理解和把握“新的伟大斗争”[N].人民日报, 2004-07-22.

[2]冷溶.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哲学思考[N].人民日报,2015-04-29.

马克思心得体会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5)05-0088-05

在当今中国,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得以崭新绽放。但是,由于剧变、经济全球化、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此起彼伏的社会思潮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仍然受到质疑和挑战。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国共产党伟大工程的建设,以彰显和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生命力。

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充分展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证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本保障。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讲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而科学社会主义是其核心;从狭义上讲,就是科学社会主义。因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是与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优越性密不可分的。按照唯物史观,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更高阶段,具有以往任何历史阶段所难以比拟的优越性。这种优越性,不仅表现在理论性上,也表现在实践性上,还表现在发展性上。对于这一问题的分析,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去寻找答案,因为“分析社会主义若没有马克思,恰如解释《哈姆雷特》不提及王子一样。”[1]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有三个基本要素,即公有制、计划经济、政治民主。公有制,即生产资料所有制是公有制,不管是国家占有,还是集体占有,亦或是社会占有,但都是劳动者共同占有,共同劳动,共同享有成果,而根本不同于私人占有。关于人类社会的所有制,经历了原始社会的原始公社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奴隶主私有制、封建社会的地主私有制、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私有制,这都因为水平低下或存在剥削而不是人类的理想制度。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是建立在现代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2],是更高层次上的公有制。在此制度下,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的,不仅为消灭剥削提供了前提,而且为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正因如此,《共产党宣言》有一句经典的名言,即“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3]286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根本表现。计划经济,是相对于单纯市场经济而言的国家宏观调控经济体系,其最大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够避免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生产的盲目性,避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政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广泛、最为真实的民主。对于这些基本要素的优越性,在理论上经典作家们已经做出了近乎完美的论述,当然还需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而更为关键的是要在实践上使其充分展现而不能扭曲,在发展上使其与时俱进而不能固化。这也是经过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证明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事实雄辩。剧变后,整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社会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等一时甚嚣尘上,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也受到严重打击和严重质疑。面对这一历史性的灾难性事件和冲击,中国也经历了极其严重的乃至动乱、暴乱,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遭遇了严重挑战和严重威胁。在此危机关头,邓小平充分显示了成熟政治家的自信和风范,他坚定地说:“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4]382这种坚定和坚信,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更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性。正因如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高扬改革开放的大旗,充分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实际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通过对传统社会主义的扬弃,突破理论,开拓实践新路,勿问黑猫白猫,摸着石头过河,探索出的希望之路和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也行之不易。对此,邓小平曾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4]3中国是在经历了长期的“左”倾,特别是长达十年的“”后,才摸索出了这条道路。即使在“”结束后,也还经历了两年的“徘徊”状态;即使在步入正轨后,也还经历了姓“社”姓“资”、姓“公”姓“私”等问题的争论;即使在冷静和理智中,也还出现了“投资热”“股票热”“房产热”等;即使在迅猛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同时,也还存在、食品安全、环保问题、就业问题等公共危机……这些不仅影响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影响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为此,必须在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大力对外开放,既要摸着石头过河又要注重顶层设计,既要高屋建瓴宏观把握方向又要谨小慎微注重民生问题,让改革开放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国强民富、共同富裕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以马克思主义“三化”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扎根中国土壤。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必须与实际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所以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本土化。因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在德国,其所分析的实际情况是针对西欧,如果一切照搬照抄就会使其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最终枯竭而亡。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俄国化,因而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5]1408确切地说,十月革命送来的更多的是列宁主义,也即是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顾中国实际,完全搬用俄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的革命实践,肯定会存在问题的。正因如此,三大武装起义最终失败,因为俄国的“城市中心论”是不适合中国农业国的国情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是如此,正如所言:“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这些问题都看到,也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6]正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苏为鉴”。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仍然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框架,导致了“”的悲剧。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才能推动中国的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成果的思想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大成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中国社会的春天。总之,要使马克思主义永葆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即务必坚持一切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道路。

加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使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紧跟时代步伐。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必须与时俱进才具有生命力,所以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晶,其本身就是时代的产物。当时,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欧洲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亟需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正是在此背景下,马克思、恩格斯综合主客观条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一产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染力,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尽管如此,随着时代的变化,其部分论点乃至基本结论也得变化。《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指出:“由于最近25年大工业的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虽然在原则上今天还是正确的,但是就其实际运用来说今天毕竟已经过时,因为政治形势已经完全改变。”[3]248-249此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坚持与时俱进,而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列宁主义被称为“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中国“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马克思主义,这都说明只有实现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才管用、有效,才有生命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要求坚持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准确把握时代主题,积极回应时代挑战。而“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7]537

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变为群众力量。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必须被群众接受为群众所掌握的才有生命力,所以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马克思很早就指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9这不仅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要性、重要性,也指出了其基本原则、具体途径。正是做到了这一点,马克思主义通过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第三国际传播到世界各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中间,产生了强大的“物质力量”,也使自身具有了蓬勃的生命力。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不会有十月革命,就不会有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这已经为历史所证明。改革开放时代,仍然需要坚持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8]342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必须坚持为了大众、依靠大众、服务大众、提高大众的基本要求,代表大众的根本利益,反映大众的根本诉求,变为大众的自觉行动。只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与“化”大众的统一,才能永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

三、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继续引领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指导思想,其生命力首先通过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无产阶级政党来表现。正因如此,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就是以世界上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而出现的。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原来占据主导地位的魏特林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以及“人人皆兄弟”的超阶级口号就被共产主义以及“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所取代,马克思主义也就得到迅速传播,从而获得强大的生命力。此后,马克思恩格斯一直致力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特别关注政党的学习问题,大力倡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政党中存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与实践,针对第二国际的分裂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内部分歧,他斩钉截铁地提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党”[9]十月革命前,列宁要求全党成员“要理智地、自觉地、有效地投身革命,就必须学习。”[10]当苏共成为执政党后,列宁进一步强调:“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然后是检查,使我们学到的东西真正深入血肉,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学而不用,或只会讲些时髦的词句(毋庸讳言,这种现象在我们这里是特别常见的)。”[11]这段话,至今听来仍很有针对性和启发意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也一直重视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先后开展了以为代表的学习运动,以清除各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宗派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保持了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影响力、感召力,赢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推进。

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保障。马克思主义生命力,既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来表现,还要通过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来保障。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主要是党的思想建设方面的问题,还需要党的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保障。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还表现在对群众的影响上,而这自然也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保障。为此,要保持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在这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已经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中国共产党人也不例外。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客观环境,开始反思过去一再出现的“右”的、特别是“左”的错误,开始了整风运动。而整风运动,又是从《改造我们的学习》开始的。痛心地指出:“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很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12]正是在整风运动中,倡导并发起了全党的读书运动和学习运动,开展学习竞赛,把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定为学习节,提出把全党建成一个终身学习的“无期大学”,因而大大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水平,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样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8]152-153此后中国共产党一直保持和发展了学习的优良传统。如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党性党风教育,并把“讲学习”放在“三讲”的首位,强调要“坚持学习、加强学习、改善学习”。在此引导下,党员干部特别是高中级干部要“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7]569。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一项伟大的战略决策,也必将会对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和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继续培育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理论依托。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也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导思想的鲜明表现和理论依托。如封建社会体现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如资本主义社会体现自由主义的“自由、平等、博爱”。在社会主义社会,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其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并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整体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整个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是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背景在于,当今世界文化冲突日益明显,当今中国思想变化日新月异,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种社会思潮。在此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也受到很大影响。毋庸讳言,在当代中国,还有一些人不信仰和不赞成马克思主义,甚至有些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也在发生动摇和变化。但这些人并非不爱国、并非不赞成改革、并非没有荣辱观,这样就可以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以引导,从而恢复和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从这里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依托和形式载体。这样,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依托,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地位也就得到维护,马克思主义生命力也得到扩大延续。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实践路径。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是重大的理论创新,也是实践创新。因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工程、灵魂工程,是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重视内涵发展、形成思想共识;调动多种手段,营造舆论强势;抓好建章立制,强化激励约束;突出重点群体,实施分层教育,等等。而其中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还应是抓好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宣传教育。对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13]33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也是大力宣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的确在扩大。众多的马克思主义活动在举行,大量的马克思主义论著在出版,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者在涌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高高飘扬!面对21世纪新一轮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运动,人们发现马克思主义仍然“在场”;面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面对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重任,绝大多数人认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必须”的……由此可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宣扬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崭新形式和具体途径。

五、以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继续彰显马克思主义生命力

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内在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其能够与实际相结合,能够为人民群众所接受和掌握。正如所言:“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5]1515而要使马克思主义为人民群众所掌握的,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即以民族语言、本土语言、大众语言的形式,使之能够为广大群众所了解、理解、认同和掌握。同时,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还在于其能够揭示人类发展规律,顺应世界历史潮流,为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和掌握,即具有“世界意义”。对此,马克思、恩格斯早就指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3]87同样,作为无产阶级指导思想和共产主义理论载体的马克思主义,也必须作为“世界历史的”存在才有可能保持和扩展自身的生命力。正因如此,马克思、恩格斯从一开始就注意这一点。《共产党宣言》就非常通俗易懂,关于“东方”问题的论述强调了不能照搬照抄,培养的大批理论家遍布各国,两个国际极大推动了世界革命的进行……在当代中国和世界,无论从逻辑上还是历史上,要保持和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必须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同时还必须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国际化,即打造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从而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

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必然趋势。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国际性和世界性的潮流。对此,列宁曾经指出:“人类的整个经济、政治和精神生活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就已经愈来愈国际化了。社会主义会把这三方面的生活完全国际化。”[14]在此背景下,任何学说要发挥自己的历史作用,就必须紧跟这一历史潮流,马克思主义也不例外。实际上,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具备了这一特征。列宁还指出:“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这个社会主义创造者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作用。”[15]时间发展到当代,思想学说的国际化及其国际话语权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总体而言,当代世界的国际话语权呈现“西强东弱”局面,特别是西方在各重要国际问题领域和国际政治价值观上拥有话语霸权,如“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霸权稳定论”“中国”“民主和平论”“民主化第三波”等。即使在许多学科上,其主流话语也大多源于西方,较少有“中国”印记,中国基本处于“话语逆差”地位,甚至成为西方理论话语的“殖民地”或“跑马场”。现实表明,打造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是时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需求的重要课题。李长春在2012年6月2日出席“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时的讲话曾经谈到:“如何在学习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是理论界和学术界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16]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重实践与文本、世界与中国的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化、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国际化,从而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永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生命力。

参考文献:

[1]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29.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69.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5.

[7].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列 宁.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4.

[10]列 宁.列宁全集:第3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129.

[11]列 宁.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6.

[12].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7.

[1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3.

[14]列 宁.列宁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332.

马克思心得体会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础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行动指南。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建设的历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历史,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中国的发展必定脱离实际,脱离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是不会取得胜利的。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的基本内涵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他的内容博大精神,涵盖面十分的广泛,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的回答。

从他的创立和继承来看,马克思主义就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而后由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他的阶级属性看,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工人运动中,是指导无产阶级取得自由解放和全人类取得解放的科学理论和强大的思想武器;从他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发展的学说,他深刻的揭示了人类发展的规律,是人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锐利的思想武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内涵

大众化,即将抽象的理论通过具体化、通俗化的环节,为大众所理解、认同、吸纳并且转化为行动的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由抽象的转化为生动的,由被少数人理解的转化为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的,其本质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武装和掌握群众。具体来说,大众化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个层面,由抽象到具体生动,通俗易懂;第二个层面,由被少数人掌握到被广大的人民群众掌握;第三个层面,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于指导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去。三个层面是层层推进,不断深入的。第一个层面是第二个层面的基础和前提,第二个层面是普遍的程度,第三个层面是最终的目的,而第二个层面是第三个层面的基本林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历史进程,即马克思主义逐渐被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过程。

首先,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在先进知识分子中广泛传播并且得到认同、接纳,然后逐步向工农大众传播。、陈独秀等中国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是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驱人物。他们身体力行,艰辛努力,开辟了马克主义大众化的方向,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扎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党决心组织干部深入群众,向广大工农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入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宣传讲解马克思主义,帮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的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本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党提出“剥削阶级要改造,劳动人民也要改造”的口号,对广大的人民群众进行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改造。对此,广大的理论工作者付出了许多艰辛的努力,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优秀作品―《大众哲学》就极大地推动力马克思主义的普及。

其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改革开放前到党的十二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开展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让人民认清什么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从1982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让人们分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非马克思主义;从1992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其主要内容是学习邓小平理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党的十六大至今,其内容是学习“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书本上的学问,他从创立之日起,就是为了指导人民群众实践的科学指南,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实践品质也是他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本质之处。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只有具有实践的指导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转化成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才能在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制度精神之魂魄,是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当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替出现,我们党只有占领思想文化领域的高峰,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武装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武器,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保持领导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四、建立完善机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一)建立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领导机制

建立领导机制是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效运行的重要保障。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理论工作者要克服浮躁的情绪和功利思想,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深入实际、了解群众所思所想,做好群众调查和健全信息反馈的机制,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

(二)建立马克主义大众化的队伍建设机制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必须有统一的思想意志和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我们党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党员干部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宣传者和推动者,必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大众化的过程中,真正的起到带头作用,起到模范作用,起到先锋作用。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也是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所肩负的重大任务。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创立中国化的理论,才能使理论更好地被中国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吸收和认可,才能更好的指导实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解决好、处理好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得到不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2]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1.

[3]高洪力,李秀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及实现方式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