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基本理论问题辨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经典文本及思想解读、历史唯物主义与价值哲学研究、马克思...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1126
总被引量:145
H指数:3
平均引文率:5.5283
  •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研究

    作者:吴元梁 刊期:2014年第04期

    当前之所以要将形态分析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一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实际上提出了"哲学形态"的概念并进行了哲学形态分析;二是因为总结和反思改革开放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所发生的学术争论,也使我们走上了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的研究道路。哲学形态是哲学问题借以解决、哲学思想借以实现的不同层次的形式...

  • 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形态演变的三个维度

    作者:桑明旭 刊期:2014年第04期

    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既要考察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以后在发展中的形态演变,也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形成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即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在不同时期形态上的演变。马克思恩格斯哲学形态演变可以逻辑地划归为三个维度:在价值形态上,马克思恩格斯哲学的服务对象经历了从抽象的"人"到具体的"无产阶级"的转变过程;在功能形态上,马克...

  • 论马克思哲学对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扬弃和超越

    作者:黄湘中 刊期:2014年第04期

    古希腊自然哲学家在对自然的本质力量展开追问的同时,也必然对人类自身的本质力量展开追问。伴随着物质本体论和理念本体论的分野,古希腊还发源了第三条人本主义本体论进路——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和苏格拉底的"认识你自己"。马克思实现的哲学革命就是对人本主义本体论的提升和发展,对客观理念本体论的扬弃和超越。从逻辑与历史统...

  • 黑格尔的幽灵与马克思的在场——解读马克思批判《法哲学》的开端

    作者:臧峰宇 刊期:2014年第04期

    通过深入研读黑格尔《法哲学》第261-271节,马克思穿越了黑格尔语法的迷雾,深刻批判了黑格尔关于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政治逻辑。从这些提纲挈领的论述中可见,走进黑格尔迷宫的马克思颠倒了黑格尔哲学运思对象的主谓关系,在批判地继承黑格尔的辩证法和经济学之后走出了黑格尔。马克思并不怀疑黑格尔超越当时的政治浪漫主义和各种先验原则的理论...

  • 一个“怪物”的历史:《共产党宣言》首句译词的变迁

    作者:杨哲 刊期:2014年第04期

    从《共产党宣言》诸多译本对首句的翻译来看,陈望道的"怪物"隐喻在翻译史中是具有前后相续性的。他在译介《共产党宣言》时的历史情境和自觉秉持的修辞理论使《共产党宣言》首句的翻译成为一次政治实践、话语宣传和意识形态的塑造活动,"怪物"隐喻的使用不仅起到修饰文本的作用,更蕴含了译者对文本政论特征的重塑以及对读者情感上的主导意图...

  • 生产果真终结了吗——评鲍德里亚对马克思整个学说的批判

    作者:王晓升 刊期:2014年第04期

    鲍德里亚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中通过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分析,对马克思的整个学说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和批判。针对马克思的理论学说,鲍德里亚提出了"价值结构的革命""生产的终结""劳动的符号化和符号统治""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失效""政治经济学批判只有仿真效果""象征死亡是对抗资本主义符号统治的有效手段"等系列理论观点。鲍德...

  • 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观研究

    作者:李涛 刊期:2014年第04期

    恩格斯晚年的社会主义观是近年来引起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对恩格斯1895年《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以下简称《〈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中思想的理解是争论的焦点之一。在1883年马克思逝世之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包含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规律性、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政党、...

  • 重思社会分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关系——基于马克思视角的批判性考察

    作者:李娜 刊期:2014年第04期

    社会分工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间具有复杂的内在关系,一方面社会分工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性决定了分工的必然性,人的需要的全面性决定了分工的丰富性。在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人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和水平。在人的发展过程中,一定时期内人的片面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它以代价的形式成为实现人的自...

  • 马克思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公共性转向

    作者:张梅艳 刊期:2014年第04期

    追求公共性是马克思哲学思维方式发展的应有之义,对公共性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开启了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新的转向。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公共性转向也是马克思实践思维逻辑演进到现代的必然结果。公共性这一概念出现在21世纪之后,实践思维方式的公共性转向是公共性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互动的结果。对公共性实践思维方式的研究具有强...

  • 循环时间到公共时间——就时间解析阿伦特的“行动生活”

    作者:高佩 刊期:2014年第04期

    汉娜·阿伦特作为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又直面现实,不断地阐释其政治、哲学思想。《人的境况》一书通过分析行动生活(vita activa)之本意,评价了劳动观与社会观,引发了学界不少讨论。实际上阿伦特继承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正因为后者对真理的揭示方式有着严格的区分,前者才认为劳动、工作与行动不能随意混淆。时间视野下...

  • 公共性之隐秘颠覆——资本全球化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作者:包大为 刊期:2014年第04期

    人类在现代社会所面临的时代危机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异化的现实紧密相关,资本主义的根本扬弃是人类整体公共危机解决的必要条件。但是当异化已然成为普遍的现实,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通过自身的非症候化,以及对公共理性、公共价值和公共秩序的消耗乃至颠覆,实现了商品拜物教对社会个体生活范式的宰制。社会主义的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为...

  • 文明与价值

    作者:颜晓峰 刊期:2014年第04期

    文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都具有引领作用。文明的历史是一个范围不断拓展、内涵不断丰富、程度不断深化、标准不断提升的过程,在一定生产方式基础上构成的社会形态成为人类文明的时代标志。文明具有民族特色、制度属性、时代内涵、文化禀赋,中国特色社会...

  • 历史唯物主义认知的中国逻辑及其当展

    作者:王洪波; 严松 刊期:2014年第04期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大发现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问题,学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知主要包括依次发展的三个阶段: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元结构下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三维结构下的历史唯物主义;回归文本与顺应时代背景下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国社会处于深度的社...

  • 历史唯物主义的存在论阐释

    作者:罗骞 刊期:2014年第04期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实践贯穿的历史存在论,它通过历史性的实践思维瓦解了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之上的抽象本体论,开启了后形而上学的思想视域。本文简要回顾了笔者走向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阐释的思想历程,并对这一阐释的基本内涵、路径等方面做了具体介绍。笔者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实践贯穿的历史内在论是事关人作为类如何存在并且如何去存在的存在...

  • 历史唯物主义所“唯”何“物”——破解当代唯物质主义的价值难题

    作者:王俊博 刊期:2014年第04期

    根据对《反杜林论》的文本分析,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它是对笛卡尔哲学问题的回应。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是如此,它不是一个实证科学的问题。在社会实践的不同情景中,物质与意识发挥相互决定作用。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本体论判断并不决定其价值论判断。物质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基础,这并不意味着在历史的实际进程中物质生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