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 部级期刊

杂志简介:《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1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季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基本理论问题辨析、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经典文本及思想解读、历史唯物主义与价值哲学研究、马克思...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所
创刊时间:2010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季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5
总发文量:1126
总被引量:145
H指数:3
平均引文率:5.5283
  • 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理论研讨会”上的主题发言

    作者:王伟光 刊期:2014年第01期

    (2013年12月21日,深圳)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35周年之际,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次总动员、总部署,是指导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纲领性文献。

  •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作者:郭湛 刊期:2014年第01期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这三个基本原理各有侧重而又内在统一。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在归根到底的意义上,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

  •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新在何处

    作者:边立新 刊期:2014年第01期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世界观"本质上是"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这种哲学不仅实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而且实现了历史观和物质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新世界观"包含方法论,但不是方法主义;"新世界观"是"实践哲学",但不是实证主义;"新世界观"承认物质活动,但不是抽象的物质主义;"新世界观"包含价值观,但不...

  • 个人自主活动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核心价值——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价值哲学思想

    作者:刘进田 刊期:2014年第01期

    本文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诸文本,认为个人自主活动是马克思历史观的核心价值。以往对马克思历史观的领会注重的是其中的"物""群众""决定论"方面,而未重视"人""个人""自由"方面,这不符合马克思历史观的真实面貌。其实马克思历史观是把"物"和"人""决定论"和"人的自由""逻辑系统"和"价值系统"辩证统一起来...

  • 马克思论“政治解放”——基于《法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及其批判

    作者:周丹 刊期:2014年第01期

    政治解放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核心主张,其理论来源是黑格尔法哲学。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明确指出:"只有对政治解放本身的批判",才是"当代的普遍问题"。那么,马克思所批判的政治解放是什么?批判政治解放的逻辑是什么?这构成了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本文基于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及对它的批判,以"政治解放"为题,试图对马...

  • 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及其价值蕴涵

    作者:邢媛 刊期:2014年第01期

    本文立足马克思的社会冲突思想内涵与精髓的论证基础,指出马克思这一思想的价值蕴涵与实践指向。我们要用马克思社会冲突思想的核心理念为指导原则,合理有效地解决社会冲突问题,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孙磊 刊期:2014年第01期

    本文立足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文本,结合社会现实情况,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基本内涵进行解读,进而阐明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在当代中国获得了巨大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在当代中国获得发展的集中体现,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观对于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的辩证法问题

    作者:毕芙蓉 刊期:2014年第01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中,如何理解"辩证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既涉及"辩证法"与中国古代思维的异同问题,也涉及对"辩证法"本身的理解问题。如何理解辩证法也影响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的理解。本文从"辩证法"的译名、古代"通变"思维在中国辩证法形态中的影响、关于"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一段哲学公案三个方面阐释了...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核心

    作者:郑镇 刊期:2014年第01期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其实质是打破苏联人对马克思主义话语的垄断,使自己获得了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走出一条与苏联不同的武装革命斗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党又一次获得了自己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话语权,摒弃了"苏联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

  •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几点思考

    作者:姜智红 刊期:2014年第01期

    当前,随着全球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各种思潮异彩纷呈,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和价值判断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关系到中国改革的走向和成败,也关系着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作为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紧扣时代的脉搏,为人们提供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正确方法。但...

  • 走向“3.0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

    作者:周峰 刊期:2014年第01期

    新中国成立64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历了从"1.0时代"的计划经济向"2.0时代"的市场经济不断转型的过程。同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实现范式的转型,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照搬、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模仿到灵活运用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影响的哲学自觉。但是,无论是灵活运用还是对苏联马克思主...

  • 从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看中国的改革开放

    作者:刘祝环 刊期:2014年第01期

    马克思的世界交往理论与全球化思想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它们都致力于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发展。中国正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抓住机遇,实行改革开放,加强和加深了中国与世界的交往,更促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大繁荣。

  •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哲学分析

    作者:庞元正; 仲计水 刊期:2014年第01期

    本文对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根据进行了哲学分析。第一,阐明坚持和平发展是基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的必然选择,中国文化自古就主张"以和为贵""协和万邦""亲仁善邻""止戈为武",这些观念构成了中国和平发展的内在精神底蕴。第二,阐明坚持和平发展是基于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状况的必然选择,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中...

  • 革命生涯的哲学轨迹

    作者:王効民 刊期:2014年第01期

    革命生涯中贯穿着高度的哲学自觉性。青年继承中国文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多方涉猎西方思想,认同采用激烈的阶级斗争、革命方法改变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率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特殊革命道路,而且通过《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奠基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与中共领导核心其他成员共同开创了新民主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新中国...

  •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作者:李晓南 刊期:2014年第01期

    从制度(体制)角度来看,经济社会发展中许多矛盾和困难的背后是制度(体制)问题。我们所期待和向往的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等"好东西",是一定结构(体制)及其有序运转(机制)所输出的功能。在制度问题上,马克思主义是基于人类生存问题的境遇,从社会基本矛盾的立场、实践唯物主义的观点和社会公正的视野来进行分析的。当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