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科技通讯

林业科技通讯杂志 部级期刊

Fores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杂志简介:《林业科技通讯》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8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0-1258/S,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农业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农业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技术研究、学术研究、特快专递、专家论坛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主办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国际刊号:1671-4938
国内刊号:10-1258/S
全年订价:¥ 280.00
创刊时间:1958
所属类别:农业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35
总发文量:4216
总被引量:13692
H指数:24
引用半衰期:7.6962
立即指数:0.0029
期刊他引率:0.9712
平均引文率:5.2222
  • 海南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与林下生物量的相关性

    作者:向仰州; 杨曾奖; 徐大平; 张宁南; 郭俊誉 刊期:2013年第09期

    以海南省琼中、昌江、文昌、乐东4个地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雨量区域的桉林土壤水分、林下生物量以及它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琼中、文昌桉树林土壤含水率与林下层生物量之间存在简单的正、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昌江20-40cm土壤含水率与根冠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凋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

  • 草海湿地流域典型喀斯特森林群落α、β多样性分析

    作者:张建利; 吴华; 喻理飞; 严令斌; 袁丛军; 蔡国俊 刊期:2013年第09期

    选择草海湿地流域典型喀斯特森林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样地调查法、群落数量分析等方法,对其不同群丛、群落、层次的森林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α多样性分析中,群丛Ⅶ(云南松-枸子+白栎-荩草+芒群丛)的Margalef丰富度和Simpson多样性最高,而群丛Ⅳ(云南松-白栎+云南杜鹃-密毛蕨+莎草群丛)的Shannon-Wiener多...

  • 江西安福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特征

    作者:余林; 熊彩云; 肖复明; 徐海宁; 曾伟; 熊振宇 刊期:2013年第09期

    对江西安福毛竹林类型(毛竹纯林、竹阔混交林和竹杉混交林)土壤有机碳特征进行研究,以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杉木纯林为对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以竹阔混交林最高(15.36g/kg),竹杉混交林次之(14.63g/kg),毛竹纯林最小(14.06g/kg)。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在土壤剖面上均表现为随土层深度的增...

  • 珠海淇澳岛红树林对重金属吸附能力的研究

    作者:彭辉武; 李钊; 李瑞良; 郑松发; 朱宏伟 刊期:2013年第09期

    研究了珠海淇澳红树植物对Cu、Hg、As、Pb、Cd的吸收、累积及分布。结果表明,3种红树林群落林地表层土壤(0-30cm)5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关系为Pb〉Cu〉As〉CA〉Hg。5种重金属元素在细根的含量最高,不同根系重金属含量表现为细根〉中根〉大根。不同植物累积Cu、Hg、As、Pb、Cd元素的量不同,无瓣海桑对Cu、As,秋茄对Pb、CA,水黄皮对Cu累积量...

  • 昆虫作为指示生物对生态恢复的评价

    作者:和玉德; 黄小波; 谷勇; 王鲜艳; 吴昊 刊期:2013年第09期

    昆虫作为指示生物对生态恢复进行评价是当前恢复生态学研究热点之一,昆虫作为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是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可显示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许多特征。文章在生态恢复评价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介绍了生物指示物的选择标准;重点综述了以昆虫作为指示生物在生态恢复评价中的优越性及应用,并指出当前...

  • 黔西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生态修复技术模式探讨

    作者:罗永猛; 石梅 刊期:2013年第09期

    通过对毕节试验区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调查,总结了试验区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所取得的成效,进一步提出了分带治理、林粮间作、林药立体经营、林草结合、林禽配套、针阔混交、乔灌结合、人工促进与自然恢复等8个适合山区石漠化生态修复的营造林模式。这些治理模式对推动喀斯特山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具有典型...

  • 不同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的结实性研究

    作者:尚福强; 王行轩; 张利民; 宫研; 林海 刊期:2013年第09期

    调查了辽宁省草河口地区30-80年生5个林龄红松人工林优树的个体结实量,利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分析了各林龄红松优树结实量个体间、年度间差异以及林龄间差异。结果表明:红松的结实量受年度影响较大,有丰年、欠年和平年之分。红松结实量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 贵州省马尾松、杉木人工林潜在植被类型和目标树种确定技术

    作者:杨健; 蔡磊; 王六平 刊期:2013年第09期

    根据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介绍了贵州省马尾松、杉木人工林现状,存在的问题,贵州省地带性植被的分布规律,现有马尾松、杉木人工林下潜在植被群落类型确定的方法,天然更新潜在目标树种的确定技术,本文研究的作用和启示。

  • 湘南钙质页岩地种植湿地松试验初报

    作者:曾松青; 谢爱华; 赵时胜 刊期:2013年第09期

    湘南一带钙质页岩土壤造林极难成活。用湿地松大穴造林,保存率95%,7年生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1.329cm/a。材分平均高生长量0.9m/a,平均蓄积生长量2.3411m^3/0.07hm^2。达到了一般速生林的水平。并且改良了土壤,提高了地力。

  • 马鹿花人工林研究进展

    作者:王鲜艳; 谷勇; 赵虹; 黄小波; 吴昊 刊期:2013年第09期

    对目前国内马鹿花人工林的造林条件、造林效果、籽实等的利用以及放养紫胶虫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1)马鹿花的造林条件为海拔在1500m以下的无霜冻地区;(2)利用马鹿花在澜沧江、怒江等流域1500m海拔的干热河谷地区进行引种造林,取得了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3)利用马鹿花的籽实作动物饲料、食品等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4)马鹿花放养...

  • 浅析麻疯树的研究进展

    作者:殷瑶; 王耘; 苟平; 施顺李; 辛培尧 刊期:2013年第09期

    麻疯树作为一种能源树种,受到国家及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其综合利用前景广阔。概述了麻疯树的植物学性状、生态习性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等方面的一些进展,并对其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关于建立辽西凌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意见及建议

    作者:石正军; 张连翔; 林阳 刊期:2013年第09期

    作辽西地区的母亲河,大、小凌河是东北最为古老和最负盛誉的水系之一。为促进流域及流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扼要介绍建立辽宁省生态补偿机制概况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建立凌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 三种林木大苗移栽试验

    作者:谢红梅; 柏劲松; 钟建国 刊期:2013年第09期

    选择胸径8~9cm的樟树、景烈白兰和杜英大苗进行移栽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设不同树种、不同大小土球和不同枝叶留量等3种对比试验,比较苗木移栽成活率及成活后树冠的生长量。通过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1)根系发达的树种,大苗移栽效果好。(2)采用大土球移栽有利于大苗成活,根系越弱的树种,对带的土球要求越高。...

  • 保定市生态公益林现状、存在问题与发展探讨

    作者:李瑞平; 宋立功 刊期:2013年第09期

    对河北省保定市生态公益林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补偿范围覆盖不全面、补偿标准偏低、林分质量不高、生态功能较低、管护投入少、管护机构不健全。结合几年来的林业工作实践,提出了保定市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利用和发展的具体对策,提出要从科学规划、改善林分质量、创新管护机制、完善补偿金管理制度、科学利用等方面推进...

  • 甘肃马鬃山地区梭梭林分布特征及植被恢复技术初探

    作者:冯建森; 邹佳辉; 张玉良 刊期:2013年第09期

    从甘肃马鬃山地区自然、地理、气候、水文、土壤等方面概述了植被分布环境,分析了马鬃山地区植被种类及分布状况,重点对马鬃山地区天然梭梭林资源状况、分布面积和特点进行了综述,提出了该地区植被恢复基本原则、植被恢复技术、具体封育措施,这对马鬃山及西北地区天然梭梭林繁衍恢复,发挥其防风固沙和保护生态功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