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与现代化

理论与现代化杂志 省级期刊

Theory and Modernization

杂志简介:《理论与现代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2-1166/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政治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政治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哲学、新时代青年学者论坛、政治学、现代化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脱贫攻坚的天津实践、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哲学·...

主管单位: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国际刊号:1003-1502
国内刊号:12-1166/C
全年订价:¥ 148.00
创刊时间:1989
所属类别:政治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天津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46
复合影响因子:0.32
总发文量:1448
总被引量:4127
H指数:24
立即指数:0.0403
期刊他引率:1
  • 和谐社会目标与中国发展模式的初步形成

    作者:余金成 刊期:2006年第02期

    所谓中国发展模式,是落后民族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赶超先进民族。进而创造出优越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模式。它在实践中的初步形成,经历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渐进过程;它在内客上的基本确定,需实现西方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统一;而它在理论上有待实现的突破.是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转变为现代化。

  • 政治现代化研究刍议

    作者:戴利朝 刊期:2006年第02期

    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的政治现代化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从发生学角度看。政治现代化研究的兴起源于政治学界和整个社会科学研究的转向。政治现代化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形成了三大学术流派,就政治现代化的发展道路、目标以及标准等问题形成了系统的看法。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研究可以也应当从中获得丰富的方法论启示。

  • 当代世界发展观之流变

    作者:杨正喜; 潘利红 刊期:2006年第02期

    当代世界发展观经历了从单纯经济发展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短期发展到可持续发展,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从单一发展到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发展变迁过程。在当前,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当代世界最重要的发展观。

  • 市场发展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以近代城市为例

    作者:张利民 刊期:2006年第02期

    从近代经济史的角度阐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应将商品市场的质变、市场规模和网络作为考察和研究现代化的基点,从市场发展与近代工业、农业生产商品化的互动关系,从市场规模、市场网络和市场辐射等角度来评价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水平。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与世界市场接轨加速市场的发育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现代化的主要动力之一。

  • 控制政府成本 提升国家竞争力

    作者:许正中; 王辉 刊期:2006年第02期

    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多元复合转型战略机遇期,实现快速平稳过渡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转变的到位和政府治理的创新,正确认识和有效控制政府成本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一环。政府成本类型的划分可采取多种方式,按照制度运行、变迁的理论,可将政府成本分为政府制度设计成本、政府决策成本、政府运行成本和政府公信力成本等四个...

  • 社会转型期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重要作用及其实现途径

    作者:朱联平 刊期:2006年第02期

    利益表达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之一,社会转型时期这一功能显得异常突出。实际上,我国转型期利益表达渠道常常爱阻,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的优越性并没有得到充分展现,其原因在于体制性、政策性以及程序性组织渠道被阻塞。为使执政党利益表达功能充分发挥,应该培育社会下层的利益表达机制,再造执政党政治结构体系的利益表达功能,提升执政党的政...

  • 阶层分化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挑战与应对

    作者:黄相怀; 余树林 刊期:2006年第02期

    阶层分化所带来的是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需求的多样化,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使政治系统趋于不稳,政治参与趋于无序,政治认同产生偏差,政治民主化发生梗阻,将这种挑战转化为政治发展的新机遇,必须着力优化三种平衡机制:力量、利益和权力平衡机制。政治参与制度和政治整合制度正是实施这三种机制的关键性的制度依托,因...

  • 宪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根本作用

    作者:李耀文 刊期:2006年第02期

    在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宪法对于实际政治运行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具有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理论上重新认识宪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实践中严格将宪法原则贯彻于和谐社会的建构过程中,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 关注民间伦理:传统伦理文化研究的新思路

    作者:贺宾 刊期:2006年第02期

    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不仅存在以正统教化伦理为代表的“大传统”,而且还存在以民间伦理为代表的“小传统”。后者植根于民众生活土壤,更为真实地展示了民族伦理生活的生命律动。在搜集、整理民间文化资源的基础上,深八研究民间伦理文化的内容,是把握整个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真实面貌的必要条件。

  • 民族精神在全球化时代的定位与走向

    作者:葛晨虹; 贾雪莉 刊期:2006年第02期

    全球化一方面推动了世界统一性的增强,同时也为多元民族主体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展示民族自我的每件。全球化进程成了一种统一和多样并存的过程。民族精神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在表达全球文化或人类共同精神的普世价值标准方面,应有特殊的定位和走向。

  • 生态伦理视阈中的老庄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田海舰 刊期:2006年第02期

    老庄典籍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伦理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有许多契合之处。老庄生态伦理观为当代人类克服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提供了独特的思想视角。对西方环境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不少西方学者建构生态哲学和环境伦理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尽管老庄生态伦理观有其自身的历史局限,但在今天对人类拯救环境危机仍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 自由的价值及其界限和责任——公民伦理的基本属性

    作者:周国文 刊期:2006年第02期

    自由是公民伦理的核心概念。无论是政治意义的或道德意义的自由,它都是公民伦理的内在蕴涵,也都是公民自由的组成部分。不管是在私人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自由的价值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自由的界限,也在预示着个人自律与自我责任。自由的另一面是责任,是公民处于人际关系之中的社会义务。以责任为归属的自由,自由明确责任。责任...

  • 审判正义初论

    作者:龙浴; 戴木才 刊期:2006年第02期

    财产二重属性的内在矛盾必然导致非正义的发生,非正义之事必然引起纷争。生活在财产二重属性基础上的人们设计出了审判制度。通过审判实现了人类财产和社会的有序。通过审判实现财产和社会秩序的有序。是对审判、审判制度进行伦理评价。并由非正义走向正义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审判正义。审判存在的价值依据是实现正义,即实现审判正义。而审判正...

  • 中美慈善组织政府管理比较研究

    作者:姚建平 刊期:2006年第02期

    美国政府主要使用经济手段对慈善组织进行管理和监督,而中国政府侧重行政手段,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美国慈善组织的注册程序比较简单,注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税收优惠身份;而中国的慈善组织注册主要体现的是政府选择的结果,侧重对慈善组织的控制。其次,在税收管理上,美国政府侧重发挥税收政策对慈善组织发展的激励作用,而中国目...

  • 转型社会与社会治理工作的转型——第三部门在消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分析

    作者:孙辉 刊期:2006年第02期

    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此消彼长、利益格局调整加快、矛盾冲突甚至激烈冲突增多,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由于社会利益的多元分化、国家动用社会资源的能力减弱,依赖于各种体制内资源预防、化解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的做法逐渐显露其不适应性。充分发挥好第三部门一一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第三方”力量——在政府和社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