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导刊

理论导刊杂志 北大期刊

Journal of Socialist Theory Guide

杂志简介:《理论导刊》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7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61-1003/C,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教育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教育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执政党建设、探讨与争鸣、政治与经济、思想文化教育、新时代新思想、社会与法律、纪念建党百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稿

主管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主办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
国际刊号:1002-7408
国内刊号:61-1003/C
全年订价:¥ 196.00
创刊时间:1979
所属类别:教育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陕西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17
复合影响因子:0.81
总发文量:4068
总被引量:13699
H指数:31
引用半衰期:4.7124
立即指数:0.041
期刊他引率:0.9855
平均引文率:8.9538
  •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

    作者:薛引娥 刊期:2005年第10期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解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诸多矛盾和问题的新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和现实选择;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必须坚持三个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

  • 论坚持人民利益标准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统一

    作者:李民; 权宗田 刊期:2005年第10期

    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共产党保持先进性、巩固和加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根本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人民利益标准。坚持人民利益标准和执政能力建设的统一是党的根本执政规律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由之路,是事关党的执政合法性的基本课题,也是提高党的执政效益的根本途径。

  • 加强西部地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思考

    作者:王彦军; 杨鹏亮 刊期:2005年第10期

    西部地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具有特殊意义.必须从发展水平滞后、经济文化落后、少数民族聚居、社会矛盾集中、接壤国家众多的特点出发,充分认识西部地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明确西部地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西部地区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为西部地区的发展和振兴提供重要保证.

  • 刍论利率市场化在我国的实施速度问题

    作者:袁锐 刊期:2005年第10期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要求,保证中央银行倾向政策的有效性,利率市场化将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关键.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必需循序渐进,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的模式,要找到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独特的改革道路.

  • 以信用制度建设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

    作者:魏文静 刊期:2005年第10期

    资金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融资渠道是否畅通取决于企业的信用状况和市场环境.目前民营企业的信用状况,无疑增加了融资的成本,降低了融资的效率.因此,应重视民营企业的信用制度建设,确保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 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作者:王艾青 刊期:2005年第10期

    中国的经济增长是与制度变迁相伴随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成为经济学者探讨的热点.分析国内外关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现状,本文认为应区分制度与制度变迁概念,制度作为变量引入生产函数不可取.测度制度变迁增长作用只可采取索洛"余值"的方法.

  • 积极推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作者:侯晓丽 刊期:2005年第10期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养老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形势,迫切需要由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轨.目前,这方面工作虽然取得很大进展,但也存在许多问题.为此,应通过健全法规制度,加强统一管理等举措,切实推进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健全和发展.

  • 政策干预房地产市场合理性与有效性分析

    作者:孙寒冰; 李世平 刊期:2005年第10期

    关于政策干预房地产市场的合理性,一直存在着争议.开发商们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在市场机制的自我调节下,完全可以达到理想中的一般均衡状态,政府的干预只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所谓的"泡沫论"纯粹是杞人忧天.而2005年第一季度,在政策频出的情况下,房价仍高涨不落的态势也似乎佐证了他们的观点;经济学家更多的是从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

  • 执政资源的聚合与再生简析

    作者:臧乃康 刊期:2005年第10期

    由于执政资源具有阶级性、公共性、稀缺性、再生性的特点,实现执政资源的聚合与再生,执政党必须在国家与社会之问寻求自己执政的合理空间和基本资源,强化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科学配置执政资源、构建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

  • 用生态文明引导生活方式的变革

    作者:樊小贤 刊期:2005年第10期

    工业文明后人类的生活方式呈现出贪欲无限、消费无度、缺乏理性、远离自然、精神空虚等诸多弊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克服物质享乐主义生活方式的缺陷,用生态文明引导健康环保的新生活方式的形成.

  • 文明批判的已往与未来

    作者:任忠英 刊期:2005年第10期

    文明批判是对文明发展的负面效应的深层反思.本文依次考察了社会早期较为朦胧的文明批判;两千多年的一次较深入的文明批判;近代以来一些不成气侯的文明批判;纪元第三千年期间新的文明批判.在批判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社会有机体内部达到一种境界--和谐.

  • 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过程的影响分析

    作者:兰本立 刊期:2005年第10期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企业创新过程可分为:创新准备、创新构想提出、创新尝试及创新成果推广等阶段.企业创新的每一阶段都与企业文化密切相关,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

  • 试析我国公务员范围的界定

    作者:贡世康 刊期:2005年第10期

  • 人类克隆:当代科技前沿的伦理挑战

    作者:糜婷 刊期:2005年第10期

    处在当代科技前沿的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克隆人"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可能成为现实,由此也引起了伦理学界激烈的争议.一时间众说纷纭,赞成者有之,而反对者更多.关注当前有关人类克隆技术对人类伦理体系的挑战所引起的各种伦理争论,并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建立一种开放型的伦理道德体系,很有必要.

  • 科技革命与宪法发展辨证关系探析

    作者:贾亚莉 刊期:2005年第10期

    科学技术促进了宪法和宪法学的产生与发展,也对宪法(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宪法(学)一方面要给科学研究提供支持与保障,另一方面也应对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进行限制和调控.现代科技发展应回归到宪法的价值体系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