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中国人

科学中国人杂志 部级期刊

Scientific Chinese

杂志简介:《科学中国人》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3292/G3,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科技速递、本刊讯、封面人物、封底人物、封二人物、中国论坛、创新之路、政策跟踪、科技博览等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国际刊号:1005-3573
国内刊号:11-3292/G3
全年订价:¥ 1200.00
创刊时间:1993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3
总发文量:31633
总被引量:6227
H指数:17
立即指数:0.0052
期刊他引率:1
平均引文率:0.1351
  • 半月刊《科学中国人》开始征订啦

    刊期:2019年第19期

    《科学中国人》杂志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高级科普杂志,以"弘扬科学精神,倡导人文关怀。促进学术交流,传播文化知识,以提高全民族科学素养为己任,为科教界人士提供服务"为宗旨,报道权威,思想深邃,风格严谨,深得社会各界高级知识分子的关注,在两院院士中有着良好的口碑和很大的影响。

  • 动态

    刊期:2019年第19期

    中国研制ITER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竣工交付总重高达400吨,相当于两架波音747飞机重量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首个大型超导磁体线圈——极向场6号线圈(PF6线圈)9月20日在安徽合肥竣工交付,将通过海运方式运送至法国ITER现场。

  • 声音

    刊期:2019年第19期

    程津培(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基础分子科学中心教授)不管是做文科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你可能需要有这样一个思想准备:在你认定为重要的领域,做上10年、20年……一直做下去。坐“冷板凳”虽然有点清苦,但这就是做原创性基础研究必需的一种品格——把“冷板凳坐热”。

  • 科技名刊精选

    刊期:2019年第19期

    全球林木共生的生物地理学受气候控制的分解速率驱动Nature封面:树的尺寸。Nature杂志第775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全球森林共生状态的研究最新进展。我们知道,根部共生微生物会严重影响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进一步了解这些共生物的种属有助于我们确定树木在汲取营养、固碳或抵御气候变化影响方面的能力。

  • 光影留痕砥砺前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阅兵光影展

    作者:卢炳广(摄影) 刊期:2019年第19期

    10月1日上午,喜悦的豪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倾情绽放,新中国以一场盛大阅兵庆祝70岁生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首次国庆阅兵,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改革重塑后的首次整体亮相。这次阅兵编59个方(梯)队和联合军乐团,总规模约1.5万人,各型飞机160余架、装备580台(套)。

  • 国际数据委员会2019年学术大会在京召开

    刊期:2019年第19期

    9月17—20日,国际数据委员会(CODATA)2019年学术大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大会以“迈向下一代数据驱动的科学:政策、实践与平台”为主题,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CODATA及CODATA中国委员会举办,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承办。

  • 第2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在武汉举行

    刊期:2019年第19期

    9月21日,“第2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GIV2019)”在武汉召开,大会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主办,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联创协办。会上,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交通部公路院、华为、博世、东风等82家企业联合发起的“自动驾驶城市示范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宣布正式成立。

  • 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在济南举行

    刊期:2019年第19期

    9月22日上午,“2019氢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济南”在山东大厦金色大厅召开。此次峰会主题为“探索氢能产业应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聚集专家及业内精英智慧,为产业界搭建交流平台,共同交流探讨产业在技术、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创新探索,稳步推动氢能产业健康发展,为济南市抢滩氢能产业、打造“氢能城市”探索发展新路径。

  • 筑沟通合作桥梁架口腔医学未来——记广西医科大学副校长周诺

    作者:户万 刊期:2019年第19期

    2008年11月8日,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正式批复下,一场口腔医学会议中的最高规格盛会——首届中国—东盟国际口腔医学交流与合作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来自中国、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国家卫生部官员、口腔(牙)医学会会长、口腔医学院校院长近200人参会。

  • 破解地幔深处的密码——记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有色及贵金属隐伏矿床勘查”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刘希军教授

    作者:张闻; 刘玉杰 刊期:2019年第19期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自然界中、在地球上、在地底深处,隐藏着无数的秘密,吸引着科学家们求知、发掘。带着对这些未知的憧憬,刘希军一直在科研生涯中不懈求索,并从未停止自己的脚步。

  • 探寻纳米材料的“贤者之石”——记2019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陈晨

    作者:杜月娇 刊期:2019年第19期

    人类科技文明迅速发展,新型材料的制备和应用逐渐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在这一背景下,纳米材料腾空出世,并成为如今科研界炙手可热的研究对象。到底纳米材料有何独特之处?事实上,尽管纳米材料与普通的常规材料一样由同样的原子组成,但这些原子的排列方式变了,纳米级的结构单元组成这类新材料。

  • 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的思考

    作者:宋南平 刊期:2019年第19期

    近两年,我多次参加由韩启德主席召开的有关科学文化方面的座谈会,对科学文化有了更多的关注和认知,也引发了我对营造良好科学文化氛围的一些思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5G时代空间信息如何实现智能服务

    作者:李德仁 刊期:2019年第19期

    5G的典型技术特点和应用场景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下载的速率理论上可以达到20GB/秒,是4G时代的20倍。如果说4G改变生活,5G将改变整个社会;如果说4G服务于人,5G就支持万物互联。5G有3个典型的技术特点:5G能提供增强移动带宽;海量机器类通信;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

  • 诉说有关玉米的一切——记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育种中心主任黄长玲

    作者:户万 刊期:2019年第19期

    在过去的近40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行走在玉米育种田里,与玉米的朝夕相伴,也让他自己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变成了一位经验丰富的玉米育种专家。直到现在,他还常常在不经意间回想起刚入大学校门时与玉米结缘的情形。

  • 电从远方来

    作者:吴彪 刊期:2019年第19期

    “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说文解字》中曾用这样的语言来描述电。从闪电开始,人类逐渐观察到更多与电相关的自然现象,并不断地深入思考、研究,直至了解并掌握了产生电的机理,逐步开启了电气时代。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的进程,而电也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