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研究

科学学研究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tudies in Science of Science

杂志简介:《科学学研究》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3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05/G3,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经济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科技管理与知识管理、科学学理论与方法、专稿:数字时代的创新生态、专稿:科技自立自强笔谈、专...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1003-2053
国内刊号:11-1805/G3
全年订价:¥ 436.80
创刊时间:1983
所属类别:经济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3.44
复合影响因子:2.5
总发文量:2879
总被引量:60738
H指数:84
引用半衰期:3.6387
立即指数:0.1156
期刊他引率:0.9144
平均引文率:17.9422
  • 深切悼念龚育之理事长

    刊期:2007年第04期

    “人生要有追求。我追求科学,追求革命。科学是革命的力量,革命要根据于科学”,这是龚育之同志的名言,也正是他一生的事业和理想的真实写照。他一生追求科学和革命,并且把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2007年6月12日9时,这颗为科学事业和革命理想而搏动的赤子之心永远停止了跳动,这一刻,他在我国学术理论领域中的努力耕耘,已成为历史的永恒。

  • 科学学在中国前史

    作者:张碧晖; 符志良 刊期:2007年第04期

    论述科学学在中国体制化前的有关历史渊源和思想基础,提出对中国科学发展途径看法的代表人物以及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等对科学的组织推动作用,概括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前后对科学论的研究。

  • 龚育之与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

    作者:刘立 刊期:2007年第04期

    龚育之(1929—2007)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开创者。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是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他提出了关于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的由来的三个阶段说,该观点的意义的五个层次论,并构建了邓小平科学技术论的体系。本文提出,科学发展观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科技观,其含义是科学技术为民所享,为民所有和为民所治。

  • 在法律与科学技术之间

    作者:孙莉 刊期:2007年第04期

    认为在当今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且同时作为由社会和国家组织起来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建制深刻影响现代社会之时,科学技术除作为以经济、政治、文化、法律为语境的文本存在外,同时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这些文本的语境存在,赋予这些文本以意义,因而,其与作为现代社会重要制度性、程序性和技术性调控机制的法律之间这种互为文本和语境的...

  • 当代科学研究及其组织运行模式的变化

    作者:刘小玲; 曾国屏 刊期:2007年第04期

    认为随着基础研究生产方式和功能发生拓展与延伸,科学组织的运行模式也表现出多元化的新趋势,形成了认识驱动型、战略均衡型和动态组合型三种运行模式并存的态势。

  • 作用实在论:超越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

    作者:孟强 刊期:2007年第04期

    在当代的科学论中,科学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各执一端。为了打破僵局,芭拉德在玻尔的量子力学哲学的基础上提出了作用实在论。作用实在论超越了以往的表象主义,以科学实践为中心,弥合了自然与社会以及主体与客体的鸿沟。在作用实在论当中,实在是科学实践所构造的结果,话语则是其中的重要维度之一。但作用实在论并没有因此而放弃科学的客观性...

  • 科学哲学对中立方法论构架的追寻

    作者:吴炜; 刘国建 刊期:2007年第04期

    达到确定性、精确性,获得客观的、与文化价值无涉的中立的知识一直是西方哲学不懈追寻的理想,科学哲学对中立方法论构架的追寻是其现代形式。然而,由于方法不是没有本体论基础的纯工具性的东西,它必定承载着某种价值即它意欲实现的目的,以及观察和事实渗透着理论和价值,因而中立方法论构架的追寻终究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神话。

  • 论科学文化的基本特征

    作者:解世雄 刊期:2007年第04期

    通过对科学史、科学知识构建和科学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指出科学文化具有探索性、实验性、模型化、数学化、系统性、应用性、竞争性、国际性等基本特征。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科学精神发展的历史趋势

    作者:张华 刊期:2007年第04期

    科学精神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必然属性,不是自然科学的专利。这可以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链条得到证明。在古希腊,自然哲学研究诞生了科学精神,逻辑和理性由此产生。从文艺复兴时代起,人文社会学科研究中的现代科学精神逐渐形成。进入现代,在科学与人文的互动中现代科学精神成为人文社会学科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 论信息技术对世界的祛魅与返魅

    作者:黄红生 刊期:2007年第04期

    信息技术对世界祛魅与返魅是后现代信息技术哲学的新特性。信息技术不仅调整哲学的维度,浸没哲学经验,颠覆哲学体验;而且调整哲学价值向度,祛除幻想,消解主客体的确定性。不仅变革哲学思维方式,促使纯粹实体思维方式走向虚拟思维方式;而且变革哲学认识,形成虚拟认识,导致可能性规范现实性的认识运动。

  • 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理性方法及其科学意义

    作者:谢鸿昆 刊期:2007年第04期

    要理解近代科学的生发和近代社会的到来,就要认识中世纪基督教神学的理性方法,包括论辩推理、辩证法和证明推理。这些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论证基督教信仰,集中体现了中世纪精神的理性方面,是沟通基督教的中世纪和科学的近代的精神桥梁,为近代科学确立起理性标准和活动准则,并在揭示了自身和理性的局限的同时,促使理性转向自然,为近代科学找...

  • 审视巴尔的摩案——从利益冲突角度

    作者:阎莉; 邢如萍 刊期:2007年第04期

    从利益冲突的角度分析对著名的巴尔的摩案,指出这一案件中同时存在着科学家之间以及科学家和政府之间的利益冲突,两方面冲突交织在一起使案件成为一起介入了各种力量的事件。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今后避免类似案件发生的政策性建议。

  • 专利信托的功能及其运用领域

    作者:袁晓东 刊期:2007年第04期

    在明确专利信托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专利信托具有的主要功能和在我国可能运用的领域。指出专利信托不仅仅是一项制度创新,而且也是一种管理创新。如何最大化利用专利价值,如何将信托制度运用到专利领域,以发挥其现代功能,是今后专利利用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 专利保护程度评价体系与中美保护程度比较

    作者:宋河发 刊期:2007年第04期

    从专利保护过程出发构建专利保护程度评价体系,分析我国专利保护的演进态势,比较中美专利保护的主要指标,并基于世界最大指标,利用专利保护程度计算公式得出我国1985—2004年和美国2004年的专利保护程度,指出要提高专利保护程度,我国应大力提高专利司法保护程度,并稳步提高专利审批保护和行政执法保护程度的结论。

  • 美国亲专利政策与高科技产业竞争力

    作者:管煜武; 单晓光 刊期:2007年第04期

    为应对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和日本的威胁,美国自1980年开始实施“亲专利”政策,设立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对美国专利商标局进行改革,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国际贸易政策的组成部分,扩大了专利的保护范围,推出了《拜杜法案》。美国亲专利政策与美国的法律体制相适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成功恢复了高科技产业的竞争力,对我国有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