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通报

科学通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杂志简介:《科学通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50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784/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技期刊。该刊是一份旬刊,致力于发表科技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评述、悦读科学、论文、进展、科学访谈、观点、亮点述评、评述_材料科学、编者按、论文_工程热物理、论文_光学等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国际刊号:0023-074X
国内刊号:11-1784/N
全年订价:¥ 6040.00
创刊时间:1950
所属类别:科技类
发行周期:旬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1.69
复合影响因子:1.27
总发文量:5452
总被引量:93243
H指数:106
引用半衰期:4.7317
立即指数:0.1253
期刊他引率:0.931
平均引文率:30.5157
  • 关于地幔柱大辩论

    作者:牛耀龄; 张宏福(翻译) 刊期:2005年第17期

    地质过程最终是地球热演化的结果. 板块构造理论之所以能解释板块边缘所有地质现象, 正是因为地幔冷却的缘故. 例如, 大洋板块在洋中脊形成, 这些板块的运动和生长以及最终通过俯冲消减进入地幔是使地幔冷却降温的有效机理, 从而导致大规模的地幔对流. 地幔柱能解释如板内岩浆活动等另外一些地质现象, 则是地球深部(可能是地核)冷却降温的结果, ...

  • 地幔柱存在的依据

    作者:Geoffrey; F.; Davies; 张宏福(翻译); 牛耀龄(校) 刊期:2005年第17期

    从一些成熟的观察我们可推测地幔中至少有几个地幔柱, 这并不需要什么假设. 的确, 如果我们对地球早期热状态的假设合理的话, 那么用成熟的定量流体动力学模型不难预测地幔柱的存在. 一些其他重要的观察, 特别是溢流玄武岩和裂谷有关的岩浆活动, 也被证实与物理推论基本一致. 最近有人宣称用地震层析成像方法探测到地幔柱, 这应该说是地幔柱存在...

  • 地幔柱:为什么现在怀疑?

    作者:Gillian; R.; Foulger; 张宏福(翻译); 牛耀龄(校) 刊期:2005年第17期

    对地幔柱假说的重新评价也许是当今地球科学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尽管如此,需要对地幔柱假说进行重新评价的根本原因对大部分学者而言并非十分清楚.主要原因可归结为:(1)许多观察与地幔柱最初模型的预测结果不符,(2)地幔中产生热地幔柱所需要的那种对流可能并不存在,(3)很多最初模型的衍生体被用来容纳相互矛盾的资料,以致于地幔柱假说实际上根本...

  • 基于超声造影剂中包膜微气泡非线性振动的次谐波和超谐波研究

    作者:龚燕君; 章东; 龚秀芬 刊期:2005年第17期

    次谐波和超谐波与基波和二次谐波相比, 有更好的组织比(CTR), 在医学诊断领域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给出了基于Church模型的包膜气泡非线性振动的频率响应, 解释了频率偏移现象, 并且讨论了次谐波和超谐波产生的最佳频率. 此外, 在理论和实验上研究了次谐波和超谐波与外加声压的变化关系, 结果显示, 次谐波和超谐波的变化都经过3个阶段: 产生、...

  • TiO2纳米管薄膜的制备及其光散射性能

    作者:马玉涛; 林原; 肖绪瑞; 李学萍; 周晓文 刊期:2005年第17期

    采用超声水热联合的方法, 用商品P25为原料制备出直径10 nm, 长600 nm的TiO2纳米管, 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衍射(SAE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产物进行表征. 用TiO2纳米管制作薄膜电极并研究其光散射性能, 结果表明TiO2纳米管可以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薄膜工作电极内的光散射中心, 增大光能的吸收. 掺有10%小颗粒...

  • 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及其原位测定

    作者:杨立; 王保峰; 邱亚丽 刊期:2005年第17期

    安全性是阻碍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实用化的主要障碍之一, 而通过原位的方法测定影响电池安全性的一些因素对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设计适当的试验装置, 选用目前所用的典型材料, 模拟实际情况, 装配了试验电池并在线测量了其体积和压力变化以及电解液的蒸汽压和隔膜阻抗与温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 在100℃时, 电解液蒸汽压达...

  • pH响应性聚合物功能化的多壁碳纳米管

    作者:李文文; 孔浩; 高超; 颜德岳 刊期:2005年第17期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 应用表面含有活性基团的碳纳米管(MWNT-Br)引发单体甲基丙烯酸-2-(N, N-二乙氨基)乙酯的聚合, 得到聚合物包裹的碳纳米管(MWNT-PDEAEMA). 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产物具有核-壳结构. 紫外可见光谱及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产物具有明显的pH响应性, 在pH值约为 7 的时候溶解性显著降低. 由于碳纳米管表面有高密度...

  • 荧光法研究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及其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作者:王燕铭; 宋瑜; 孔德领; 俞耀庭 刊期:2005年第17期

    应用荧光法研究了以乙二胺为核的聚酰胺-胺型(PAMAM)树枝状高分子及其端基改性衍生物在水溶液中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结果表明, 各类树枝状高分子都能引起牛血清白蛋白荧光猝灭, 其程度主要取决于各自末端基团的性质. 同时我们还考查了体系pH值和离子强度的变化对各类树枝状高分子与BSA相互作用的影响. 此外, 圆二色谱结果说明各类树枝状...

  • 污水和污泥中两类酚类内分泌干扰物的分析方法

    作者:沈钢; 余刚; 蔡震霄; 张祖麟 刊期:2005年第17期

    对污水和污泥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降解产物和双酚A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 优化了加速溶剂萃取参数, 用C18固相萃取柱作为水样萃取净化以及污泥净化的核心步骤, 通过对质谱检测器透镜电压的调整提高GC/MS的灵敏度, 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 仪器检出限为3.2~17.8 pg; 对于污水的分析, 方法检出限为2.5~11.4 ng/L, 回收率79.2%~111.4%, 相对标准偏差...

  • 动蛋白相关蛋白在烟草花粉管高尔基体上的存在与分布

    作者:魏丽勤; 柳波; 李岩 刊期:2005年第17期

    有关研究表明, 中央马达动蛋白AtKinesin-13A在拟南芥不同细胞中与高尔基体结合. 用简并引物, 通过RT-PCR方法从烟草中克隆到一个2067 bp的基因片段, 其编码的多肽序列与拟南芥中AtKinesin-13A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77.33%, 其原核表达产物可与AtKinesin-13A抗体进行特异反应. 进一步研究发现, AtKinesin-13A抗体可以与烟草不同组织提取物中一个120...

  • 拟南芥种子至幼苗发育中导管分子的发生与连接

    作者:毕冬玲; 汪矛; 孔令安; 周树敏 刊期:2005年第17期

    拟南芥发育早期导管分子的发生与连接至今并不十分清楚. 应用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了野生型拟南芥种子至幼苗发育中导管分子的启动与连接. 结果表明, 种子萌发后2 h, 自第1个启动位点--子叶节区下部启动导管分子的分化, 然后向下依次形成下胚轴和根的导管分子, 再向上形成了子叶节区中部的导管分子. 种子萌发后10 h, 自第2个启动位点--子叶...

  • 拟南芥QRAP2基因的克隆、表达、DNA结合能力及体外转录活性分析

    作者:魏刚; 雷娟; 巩威; 朱玉贤 刊期:2005年第17期

    通过对拟南芥ATH1基因芯片数据的分析, 从拟南芥中鉴定到一个受干旱胁迫高水平诱导的cDN段, 并用RACE方法获得了其全长cDNA. PCR及定量实时PCR分析表明, 该基因在经干旱、紫外线照射、脱落酸、高盐以及水杨酸等胁迫条件处理后表达量均有显著提高, 特别是干旱处理后短时间内表达量迅速提高, 3 h后即提高到对照样品的430多倍. 通过多序列比对和系...

  • 水稻单端体的获得及其分子细胞学鉴定

    作者:于恒秀; 龚志云; 苏艳; 顾铭洪 刊期:2005年第17期

    从籼稻品种中籼3037第1染色体短臂、第4染色体长臂及第11染色体长臂端三体的自交后代中, 选择形态性状出现明显变异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仍为2n = 24的个体. 用水稻着丝粒特异的BAC克隆17p22为探针对有丝分裂早中期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 各筛选到了一单端体植株, 其体细胞中各含有一条端着丝粒染色体. 进一步分别以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

  • 一种检测鸡基因组甲基化的新方法:F-MSAP

    作者:徐青; 孙东晓; 张沅 刊期:2005年第17期

    以2个品种鸡亲本及其F1代基因组为实验材料, 使用荧光标记替代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MSAP)方法中的同位素标记, 优化了实验条件, 建立了荧光标记的甲基敏感扩增片段多态性方法(fluorescent labeled 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ed polymorphism, F-MSAP). 结果显示, 鸡个体基因组的甲基化模...

  • 广西布兵盆地么会洞新发现的早更新世人类化石

    作者:王頠; Richard; Potts; 侯亚梅; 陈运发; 吴华英; 袁宝印; 黄慰文 刊期:2005年第17期

    么会洞出土的人类牙齿化石, 形态上与非洲南方古猿牙齿存在差别而与中国境内的直立人牙齿比较接近, 可暂定为直立人(Homo erectus). 共生的哺乳动物群中存在巨猿、爪兽、小猪、裴氏猪和小种大熊猫等华南早更新世巨猿动物群的代表性成员, 明确显示么会洞人类化石的时代为早更新世. 同时, 么会洞动物群的总体面貌与2 Ma的巫山龙骨坡动物群相似, 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