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世界

科学世界杂志 部级期刊

Science World

杂志简介:《科学世界》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36/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栏_科学触角、专栏_Q&A、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专栏_品果、探索、专栏_视点、访谈、专栏_院士专家谈、卷首语、探索_2020 年...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3-1162
国内刊号:11-2836/N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2356
总被引量:230
H指数:4
立即指数:0.0067
期刊他引率:1
  • 看见化学

    作者:姚建年; 郑素萍 刊期:2019年第11期

    读了本期的特辑文章“化学:无处不在”,我们对文中提到的荧光棒、厨房和家电中的化学等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离我们如此之近,近到我们觉得它们的存在理所当然。可是再想想,不过一百多年前,我们祖父的父亲以及他们的前辈,就对这些一无所知。

  • 科学触角

    刊期:2019年第11期

    最古老的婴儿奶瓶欧洲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些小陶壶,其中有些还是可爱的动物造型。有观点认为,这是专为病人和老人设计的进食餐壶。不过,一项于2019年9月25日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认为,这些形状呆萌的小壶应该是用来给婴儿喂奶的奶壶。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了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的儿童墓地中发现的3件陶壶。

  • 2019年度诺奖解读生理学或医学奖:细胞感知氧气的奥秘

    作者:蔡璐(编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地球的大气中有1/5是氧气,它对生物体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动物,都需要在细胞内利用氧气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所需的能量。也就是说,机体维持生命的基础之一就是不断向细胞供氧,停止摄入氧气标志着生命走向尽头。现在,我们都知道,氧气通过肺吸入后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

  • 物理学奖:刷新对宇宙的认知

    作者:杜辛楠; 麦楚红 刊期:2019年第11期

    201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由美国的詹姆斯·皮布尔斯(James Peebles)、瑞士的米歇尔·马约尔(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兹(Didier Queloz)共享,获奖理由是"为我们理解宇宙演化和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做出了贡献"。坚守"冷门问题"颁奖委员会对皮布尔斯的评价是:"在过去二十多年中提出的宇宙学理论框架,为我们今天对宇宙的认识和理解奠定了坚实基础。

  • 化学奖:神奇的能量,不老的传奇

    作者:黄云辉 刊期:2019年第11期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约翰·古迪纳夫(John Goodenough)、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斯坦利·惠廷厄姆(Stanley Whittingham)和日本旭化成公司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为发展锂离子电池"做出的突出贡献。锂离子电池的产生要追溯到20世纪70年生的石油危机,当时人们被迫开始寻找新的替代能源。

  • 世界绝景

    刊期:2019年第11期

  • 化学:无处不在

    刊期:2019年第11期

    如果你把目光转向厨房、家电、街头的话,就会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化学的“身影”。毫不夸张地说,在所有学问中,化学离我们的生活最近、最不可缺少。我们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各种味道、气味、光线及色彩也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学时代学到的化学精髓,就像空气一样,时刻陪伴在我们身边。

  • 飞虫百态

    作者:计云(撰文/摄影) 刊期:2019年第11期

    从小我就喜欢观察昆虫,蚂蚱、螳螂、天牛、知了……而且会想尽办法捉来看。但相比平时容易捉得到的昆虫,那些总在天上一闪而过的飞行昆虫更令我痴迷。多年之后,我成为了一位昆虫学者,终于实现了观察昆虫的所有儿时梦想。那一个个千奇百怪的飞行姿态,被相机定格成一幕幕精彩的瞬间。反复品味,令人不断感叹自然的神奇。

  • 可以测量时空弯曲的光晶格钟

    作者:山田久美; 陈迅(翻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在引力很强的地方,时空(时间和空间)会发生弯曲,时间流逝的速度也会变慢。只不过这个效果非常微小,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不到。但是,日本东京大学香取秀俊团队开发出一种能把我们日常生活中时间流逝速度变慢可视化的时钟——“光晶格钟”。香取秀俊博士的这个发明,也让他有希望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候选人。

  • 太赫兹技术将改变未来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11期

    常超研究员因在高功率微波方面的研究获得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他目前主要从事太赫兹技术的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太赫兹技术是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为什么有这种观点,太赫兹有什么特别之处吗?本刊对常超进行了专访,请他为我们介绍一下太赫兹以及太赫兹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 列车调度

    刊期:2019年第11期

    在调车场,有一种用于移动车辆位置的“调度火车头”(调车机车)。利用调度火车头对两列列车位置进行调换的游戏叫做“Shunting Puzzle”,其中,“shunting”的意思就是转换轨道。在轨道上进行列车调换在左侧以玩具展示的场景中,两列列车与调度火车头位置分散。与调度火车头连接可使列车移动,断开连接则停止移动,重复这两种动作就可以达到调换列车...

  • 风水冰塑造的火星地形

    刊期:2019年第11期

    美国航天局(NASA)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MRO)自2006年11月开始执行科学考察任务以来,持续观测火星已超12年。随机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High Resolution Imaging Science Experiment,HiRISE)的图像分辨率非常高,相当于1个像素表示30厘米,能达到侦察卫星般的超高分辨率。让我们来看一下它最新拍摄的火星地表。

  • 尺规作图三大问题的早期历史

    作者:卢昌海 刊期:2019年第11期

    一直追随我们这个科学史随笔系列的读者也许会注意到一个特点,那就是在迄今为止的古希腊部分里,数学占了很大比例。这不是偶然的,因为古希腊科学中最具持久性的成果大都是数学成果—而这本身也不是偶然的。在现代科学哲学中,数学跟自然科学是有分别的,我们虽无意细谈这种分别,却不妨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概述。

  • 鲸鱼座M77

    作者:渡部润一; 徐煜华(翻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在星系研究领域里极具人气的M77到了秋季,鲸鱼座出现在南方的夜空中,在它的“脖颈”附近有一个很大的旋涡星系M77。M77与我们的距离约4000万~5000万光年,相当遥远。然而视直径却有约7角分(1度等于60角分),实际的直径达17万光年(银河系的直径为10万光年),非常巨大。

  • 不吃早餐为什么容易变胖?

    作者:尾崎太一; 陈敏(翻译) 刊期:2019年第11期

    A:很多人在减肥时有过不吃早餐的经历。不过,此前不少统计调查却表明不吃早餐的人反而更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2018年2月发表于PLOSONE的一项研究给出一个答案,认为推迟早餐的进餐时间会扰乱体内生物钟,变成容易堆积脂肪的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