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世界

科学世界杂志 部级期刊

Science World

杂志简介:《科学世界》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9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2836/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专栏_科学触角、专栏_Q&A、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专栏_品果、探索、专栏_视点、访谈、专栏_院士专家谈、卷首语、探索_2020 年...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003-1162
国内刊号:11-2836/N
全年订价:¥ 480.00
创刊时间:1999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02
总发文量:2356
总被引量:230
H指数:4
立即指数:0.0067
期刊他引率:1
  • 自动驾驶:稳步落地,任重道远

    作者:王飞跃; 陈龙; 于会龙 刊期:2019年第03期

    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最前沿、最具颠覆性的力量之一。作为未来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汽车无人化和网联化可以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及通行效率,极大地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将成为未来数年最重要的先进技术之一。美国、日本、欧盟和中国分别制定了各自的自动驾驶发展战略。中国计划到2020年,初步建立能够支撑驾驶辅助及低级别自动驾...

  • 土星并非一直有环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NASA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已于2017年9月坠入土星大气层。通过卡西尼号在最后时刻传回的测量数据,科学家们推测出土星环的质量和年龄,发现土星环的形成可能比土星晚得多。该论文已于2019年1月17日发表在Science上。关于土星环的形成原因,科学界一直多有争议。一种观点认为,土星环与土星一起形成于45亿年前。另一种观点却认为,土星环其实非常年轻,...

  • 自噬:细胞的危机自救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过,为防止鞋带磨损,鞋带末端都会加上一个塑料帽。其实,我们的染色体末端也有一种名为'端粒'的分子帽,防止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和DNA复制时相互融合。如果端粒丢失有可能导致癌症。但一项于2019年1月23日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发现,我们的身体会通过细胞自噬(autophagy)的方法清除掉这些潜在的危害。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的端粒...

  • 快速绘制大脑地图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绘制大脑地图需要详尽记录大脑中各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Ed Boyden教授团队曾尝试利用扩张显微镜(expansionmicroscopy)技术绘制果蝇的全脑图像和小鼠的部分脑组织图像。研究人员要先向组织样本中注入一种凝胶,使其体积扩大后再通过传统的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但问题是,这种方法在放大细节的同时也会使成像时间大大增加,导...

  • 阿尔茨海默病可提前预测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早在阿尔茨海默病的症状显现之前,大脑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神经细胞正在慢慢退化。近日,一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血液中有一种蛋白质能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精确监测疾病的进展。该论文已于2019年1月21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方法,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开始治疗的时间太晚了。'为此,研究人员一直希望...

  • 氧化石墨烯变身橡皮泥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近日,一组来自美国西北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将氧化石墨烯(grapheneoxide,GO)变成柔软、可塑的橡皮泥。这种被称为'GO面团'的可塑性材料解决了石墨烯制造业中令人头疼的储存问题。氧化石墨烯是石墨发生氧化后的产物,常用于制造石墨烯。石墨烯是一种单原子层厚的碳薄片,强度高、重量轻,在电子和能源存储方面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目前,氧化石墨烯多以...

  • 气候变化导致咖啡告急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一项于2019年1月16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显示,在未来的几十年内,由于愈发严重的干旱、森林流失和害虫灾害问题,全球大部分的野生咖啡品种都将面临灭绝的风险,这将对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咖啡产业产生潜在威胁。商业咖啡的两位主打明星分别是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和罗布斯塔(Robusta)咖啡豆。阿拉比卡咖啡易受高温影响,罗布斯塔咖啡则...

  • 让化石动起来.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动物的行走方式能给生物学家提供不少信息,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但如果我们得到的仅仅是一块化石呢?要是能让化石动起来就好了。比如这个长得有点像鳄鱼的史前生物Orobates pabsti(上图左),是一种已灭绝的阔齿龙科动物。它的出现比恐龙还要早,被认为是羊膜动物(包括鸟类、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的早期分支。作为陆地上最早的四足...

  • 又失眠了?试试摇篮吧.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新手妈妈应该深有体会,轻轻晃动摇篮,宝宝更容易入睡。即使是成年人,也会觉得在吊床上小睡格外香甜。难道摇摆运动真的有助于睡眠吗?两篇于2019年1月24日刊登在CurrentBiology上的论文不约而同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团队对18名志愿者进行睡眠监测后发现,在摇摆模式下睡觉的志愿者入睡更快,且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更长、睡眠...

  • 宇宙最有“深度”的图像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科学家利用哈勃极深场(HubbleUltra-Deep Field,HUDF)原始图像,通过技术手段恢复了图像中大星系区域的光线,得到一张迄今为止宇宙最有'深度'的图像。该论文已于2019年1月21日发表在Astronomy&Astrophysics上。哈勃极深场是一张由哈勃太空望远镜于2003年9月至2004年1月拍摄的数百张照片合成的图像。拍摄区域为天炉座附近的一小片天区,包含约1...

  • 胳肢自己,为什么不觉得痒?

    作者:蔡璐 刊期:2019年第03期

    那么怕痒的你,为什么胳肢自己时却不觉得痒呢?一项于2019年1月21日发表在PNAS上的研究给出了更加详细的解答。来自瑞典的研究团队通过对比实验发现,自我触摸时,大脑对感官知觉的处理会明显减少。实验中,研究人员对志愿者的脑部进行磁共振成像并监测大脑皮质和脊髓的体感诱发电位(SEPs),观察脑部活动在'自我触摸'和'被动触摸'时的区别。'区别非常...

  • 寻找最早西藏人

    作者:张晓凌; 黄锵玥 刊期:2019年第03期

    高海拔地区寒冷、缺氧,对古人类的生存构成了挑战。考古学家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发现了4万~3万年前的尼阿底遗址。这是目前世界上史前人类在高海拔地区生活的最高纪录,也是最早纪录。让我们跟随考古学家的足迹,去看看西藏的古人类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

  • 追踪海洋中的微塑料

    作者:林朗; 李恒翔; 徐向荣 刊期:2019年第03期

    近年来,媒体上频频爆出'海洋被微塑料污染,海产品还能不能吃''食盐中也有微塑料'等新闻。微塑料是什么?吃海产品就等于吃塑料吗?

  • 欧几里得与《几何原本》(下篇)

    作者:卢昌海 刊期:2019年第03期

    在《几何原本》煌煌13卷中,内容的分布大体是这样的:第1~4卷主要为平面几何,但间杂了数的理论—比如第2卷给出了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等,并求解了若干代数方程;第5~6卷为比例理论及相似理论,但同样间杂了数的理论,且关于数有很深刻的洞见;第7~9卷以对数学分支的现代分类观之,是对几何与数的相对比例的逆转——转入了以数为主的数论范畴,其中包括了...

  • 从原子量的小数点说起

    作者:邹路遥 刊期:2019年第03期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在物理学界掀起轩然大波。可是要验证爱因斯坦的惊人论断,在20世纪初并不容易。不过,实验科学家在研制更精良的仪器时,却不经意间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供了最好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