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科学杂志 省级期刊

Science

杂志简介:《科学》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1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31-1385/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跟踪·扫描、前沿、科学源流、知识讲堂、论坛、科学书屋、国情研究、百草园、讣告、贮存·检索

主管单位: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0368-6396
国内刊号:31-1385/N
全年订价:¥ 240.00
创刊时间:1915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上海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8
复合影响因子:0.27
总发文量:1194
总被引量:2752
H指数:19
立即指数:0.0621
期刊他引率:0.9425
平均引文率:2.5586
  • 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

    作者:任鸿隽 刊期:2014年第02期

    1915年1月创刊的《科学》,开创了科学在中国传播的新纪元,也留下了不少超越先贤、启迪后学的文字。今天重温这些文字仍是颇受教益的。本刊特从中选择少量重新发表,作为迎接创刊百年献给读者的礼物。本期重新发表的是任鸿隽的《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原发表在《科学》创刊号上。任鸿隽是《科学》和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创始人,他这篇文章提出的...

  • 《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译注

    作者:张剑 刊期:2014年第02期

    今试与人纵论我国积弱积贫的病根.没有科学必定是重要原因之一。可我国无科学的原因何在?这个问题我思考多年而未能解答,并认为如果得到答案。就像医生治病找到病根,于是打针吃药,滋补营养。不难迅速取得药到病除、起死回生的效果。要讨论我国科学的有无,必先知道科学是什么。

  • 新型高柔韧性羟基磷灰石耐火纸

    作者:乐毅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刊讯]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朱英杰领导的科研团队研发出一种可以包住火的新型纸张——羟基磷灰石耐火纸。2014年1月27日,这一研究成果刊登在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上。

  • “李约瑟问题”发展史上的重要文献——《说中国无科学之原因》解说

    作者:张剑 刊期:2014年第02期

    1964年,李约瑟在《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中提出“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产生?”这就是所谓的“李约瑟问题”。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实现麦克斯韦妖式量子算法冷却

    作者:赵敬之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刊讯]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在量子冷却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组与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理论组合作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麦克斯韦妖式的量子算法冷却,并在光学系统中利用量子模拟技术实验演示了这种量子冷却方法的工作原理。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Photonies,2014,8:113-118。

  • 对爱迪生致赵元任函的解读

    作者:樊洪业 刊期:2014年第02期

    《科学》杂志第二卷第一期的图版插页中载有“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的来信,函文以《美国大发明家爱迭生君来书》为题,由赵元任做了翻译:以数千年沉醉之支那大国,瞿然而觉,知开明教育为国家势力与进步之基础,得非一极可惊叹之事,而方今世界实共瞻之。斯意也,吾怀之有日。昨读贵社来书,及所发行之《科学》第五、六...

  • 海洋生态系统污染物来源与成因机制研究获进展

    作者:闻正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刊讯]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表地球化学研究组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海洋生态环境污染进行综合研究。取得系列进展。该研究在综合考虑多种海洋污染源和影响因素(如废弃药品、相关新型污染物、水华及毒素、海水酸化、货船破损和旧船改造工业、过度捕捞等),系统检查这些威胁海洋生态系统污染物的来源、成因、控制机制并提出可能的解决办法...

  •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研制及应用

    作者:徐芑南; 张海燕 刊期:2014年第02期

    2012年6月,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见证了属于中国人的深蓝梦想,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成功下潜7062米。创造了世界同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之最。

  • 从显微镜到望远镜:我国大型科学设施巡礼(四)

    作者:张闯 刊期:2014年第02期

    关于“从显微镜到望远镜”的系列综述,从“格拉肖蛇”的尾部开讲,经过“基本粒子”、原子核和原子与分子层次。现在来到“蛇”的头部,就要“接”尾了。作为系列综述的结尾,本期介绍地球和天文层次的大型科学设施。

  • 世界首款信息反馈系统假肢完成临床试验

    作者:乐毅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刊讯] 2013年,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大学和意大利比萨圣安娜高等学校的研发团队共同研发的世界首款具有信息反馈感应的假肢完成了临床试验。“仿生手”让36岁的丹麦截肢者索伦森(D.Sorensen)在时隔9年后再次体会到抓取物体的感觉。在2014年2月,科研人员对这一仿生技术的原型进行了测试。这项研究成果刊登在2014年2月5日出版的Science Transl...

  • 昆虫埋藏学:探寻昆虫化石的形成机制

    作者:王博; 张海春 刊期:2014年第02期

    化石为我们保留了远古生物的定格画面。埋藏学则揭示从生物体死亡到变成化石的过程。这里尝试重建道虎沟昆虫化石形成的机制,借以推测道虎沟1.6亿年前的环境变迁。

  • 有机薄膜晶体管稳定性机理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者:乐毅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刊讯]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仇志军副教授与刘冉教授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揭示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性能稳定性机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提出了水氧电化学反应与有机薄膜载流子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模型.这一成果有望加速柔性电子领域的大规模应用。相关在2014年1月27日出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 燃煤PM2.5的形成机理及控制方法

    作者:陈浩; 骆仲泱; 江建平; 方梦祥 刊期:2014年第02期

    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燃烧为我们提供必需的热源和电力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PM2.5。如何从源头控制PM2.5的排放,加大PM2.5形成机理和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多学科交叉合作。对症下药。才是解决我国PM2.5污染最根本的途径。

  • 人类学方法:探索中医文化的三采层次结构

    作者:马伯英 刊期:2014年第02期

    本文阐释了文化人类学范畴、目的、方法及其在中医文化研究中的价值。并着重揭示了中医的全生态医学理论特质。人类学是一门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体质及语言习俗特征加以研究的学科。笔者从1980年代起即涉足中国医学文化史的研究,并首先提出中医文化人类学这一概念,将其界定为以研究中医文化为主体的一个文化人类学分支。

  • 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的获取与惠益分享

    作者:薛达元; 赵富伟; 武建勇 刊期:2014年第02期

    在生物技术时代,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是国家和民族的战略资源。发达国家凭借其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无偿采集、研究和商业化开发利用发展中国家的遗传资源及相关传统知识,并通过专利等知识产权形式排斥资源提供国的持续使用,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名古屋议定书》等国际法确立了国家有关遗传资源的主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