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国

科技中国杂志 部级期刊

Scitech in China

杂志简介:《科技中国》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96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262/N,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科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观察、观点、区域、产业、视野、案例、智库、政策、人才、产品、前沿、热点、园区、专题_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与激励、人物、卷首语、人文、...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国际刊号:1673-5129
国内刊号:11-5262/N
全年订价:¥ 580.00
创刊时间:1996
所属类别:科学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53
复合影响因子:0.19
总发文量:4301
总被引量:1447
H指数:13
期刊他引率:1
  • 爱因斯坦:书信中的故事——《爱因斯坦文集》第10卷序言(节选)

    作者:方玄昌; 舒文雯 刊期:2006年第08期

    今年7月10日,一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最后一批文稿——他的部分私人书信在尘封半个多世纪之后终于被公开。

  • 国内动态

    刊期:2006年第08期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布展工程通过验收,中国标准化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国家测绘局418幅网络版地图,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与自主创新论坛在京举行,国际半导体照明展在深圳举办

  • 国际动态

    刊期:2006年第08期

    “多纳圈”形半导体激光电子束在京都大学研制成功,地震波可能有助于开采石油,英开发出二氧化硅室温制造新技术,日本科学家首次在太空制成光晶体,英国创造出英国最大人工湿地,美天文学家提出星光罩理念

  • 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和治理

    刊期:2006年第08期

    近一个阶段,上海交大陈进“汉芯”造假、清华大学刘辉因抄袭论文被撤销教授头衔、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涉嫌“学术造假”、120人公开信等一系列涉及学术不端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实际上,科技界存在的急功近利、投机取巧行为和浮躁心态早就被社会所关注。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在谈及学术不端案例近几年来一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时指出,学术...

  • 愈演愈烈的学术不端行为

    作者:陈公正 刊期:2006年第08期

    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家剽窃、捏造、篡改的丑闻屡屡见诸报端,学术不端行为潜滋暗长,乃至成为一股汹涌的暗流。 某些科学家为了保全自己的声名或避免“挑衅”而保持沉默。客观上纵容了个别学者作伪的行为。 “选择性发表”、“最小发表单元”、掏钱买版面.“垃圾化发表”的现象.已经成为全球科研界的痼疾。 署名权滥用——占有别人的成果...

  • 对学术不端行为一定要严查严办——访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邹承鲁

    作者:王冠丽 刊期:2006年第08期

    近年来,涉及学术腐败的新闻屡见不鲜,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学术腐败”现状急需整饬,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公众主体意识的强化,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参与公众事物。“科学打假人士”方舟子已经成为冲出科技界走向公众视野的明星式人物,其文章、评论常见诸于《南方周末》、《中国青年报》、《北京科技报》等主流媒体。这多少反映了公众对此类事件的关...

  • 推动高校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

    作者:张伯玲 刊期:2006年第08期

    5月25日,教育部举办新闻会透露,为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遏止学术腐败,教育部所属社会科学学风建设委员会历经4个月的筹备正式成立,31位委员走马上任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教育部的相关人士.

  • 恶劣的学术环境:学术不端行为的根源

    作者:田松 刊期:2006年第08期

    科学家的不端行为的原因不外是内外两大条。其“内”者.认为是科学家的道德水准和科学精神水平出了问题;其“外”者,则是认为制度上的不完善是不端行为得以出现、忽视、免于制裁从而愈演愈烈的重要原因。然而.在一个荣誉感与道德感集体弱化的内部,如何能够生长出健康的制度来? 我们的各级教育机构,越发成为以谋求最大投入产出比的产业机...

  • 各国针对科研不端行为的管理制度比较

    作者:桑伟斌 刊期:2006年第08期

    人们注意到.当今的科学界和政界、娱乐界一样,充满了不端、背叛和沽名钓誉等丑陋行为。2000年.日本考古学家藤村新一交代,在他的考古生涯中共伪造了42处考古遗迹,他的手法是“自己埋自己挖”。2005年初《明镜周刊》和《卫报》披露,世界考古学界的泰斗,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人类学家雷诺·普罗菠教授竟是一个捏造了多起惊人考古发现的超级骗子...

  • 治理科研不端行为:从内化模式向制度化模式转变

    作者:李真真 刊期:2006年第08期

    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科学象牙塔式社会结构的解构,科学的工具化和科学研究行为的趋利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国际科技界在科研道德领域不断遇到科研不端行为的挑战,依靠传统传承和科学家的道德自律等内化模式来约束科研不端行为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

  • 美国处理学术不端中的保密政策

    作者:水梦云; 金卫婷 刊期:2006年第08期

    最大限度地保护诚实举报人的隐私。 对于受到指控的个人.最大限度地予以保密处理,对他进行及时和彻底调查的同时.保证他有机会对有关指控及查询/调查结果提出意见。 在查询和调查阶段,调查机构发现被指控的事件有可能被公开报道时,必须及时通知科研诚信办公室。 对于受到指控的个人,如果指控未得证实,必须努力恢复其声誉;对于诚实的举...

  • 越富有,越幸福吗?

    作者:殷莹(编译) 刊期:2006年第08期

    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中.我们已越来越关注人本身、人的生命、人的生活以及人的幸福。越来越多的人在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近期《科学》也将视线聚焦于人的生命与生活.刊登了一组专题文章[1].介绍社会科学家对人生不同生命阶段的最新研究成果。

  • 控制DNA的分子开关

    作者:馨安(编译) 刊期:2006年第08期

    未来,一个只有50纳米宽如分子一般大小的开关,也许可以控制微小的纳米机器,并使得DNA的排序更为迅速、廉价和准确。

  • 由12头北极熊被淹死引发的忧虑

    作者:陈育和(编译); 陈羽豪(编译) 刊期:2006年第08期

    北极基本上是常年冰天雪地的地方,这里也是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的乐园,但是现在已今非昔比。去年夏天,在阿拉斯加北部有12头北极熊出乎人们预料地死去。它们不是因疾病,偷猎者或食物短缺,而是冰雪融化。

  • 地球生命起源的最新发现

    作者:米雪(编译) 刊期:2006年第08期

    在澳大利亚西部皮尔巴拉地区的斯特尼湖(Strelley Pool)有着绵延10公里的燧石区(Chert),这一保存完好的约343亿年前的裸露叠层石(stromatolite)的岩层为我们探索生命起源提供了独一无二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