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

建筑与文化杂志 部级期刊

Architecture & Culture

杂志简介:《建筑与文化》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4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058/Z,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化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文化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关注、评论、阅城、基金项目、重点推荐、古城、装饰与文化、艺术新视线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世纪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国际刊号:1672-4909
国内刊号:11-5058/Z
全年订价:¥ 768.00
创刊时间:2004
所属类别:文化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综合影响因子:0.37
复合影响因子:0.17
总发文量:9949
总被引量:8023
H指数:18
立即指数:0.0043
期刊他引率:1
  • 关于文化与旅游的思考

    作者:张耘 刊期:2014年第08期

    让我们先了解两组数据:2013年,据不完全统计,旅游地产项目超过3000个;2013年,中国旅游地产投资总额全年破万亿元。好一个惨烈之竞争,好一个诱人之蛋糕!于是乎,中国一夜"古城林立、文化四海",有源无源无所谓,找个典故立个碑,编个故事盖座楼。在此,历史文化成戏说,祖居故里成戏曲。如此推演下去,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以旅游为重要载体的体验传播...

  • 中国记忆 重建原乡

    刊期:2014年第08期

    一.释义INTERPRETATION"原乡"作为一个人类学概念,指一个宗系之本乡,即远离故土的移民族群的原始故乡。而在文学领域,原乡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它主要涉及"一种对原始故乡的亲情、血缘,以及习俗、文化的认同与回归,是建立在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之上的民族故土、文化故乡、精神家园。因此原乡意味着对一种习俗、精神与文化的继承,并由此成为多元文...

  • 看与视角

    作者:裴钊 刊期:2014年第08期

    裴钊,清华大学本科毕业,硕士师从东南大学王建国教授,兼有多年境外设计事务所工作经历,现任教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受本刊邀请参与“评论”栏目。本刊此举,意在为杂志注入年轻血液和新鲜力量,亦为优秀青年学者搭建展示才华与思想的平台,希望更多有为之士踊跃参与。

  • 宜居环境整体建筑学构架研究(三)--地区与城镇形态

    作者:齐康 刊期:2014年第08期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便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要求。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需要“精耕细作”,因此我们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 融合自然的城市格局营造研究--以古代闻喜县城为例

    作者:王伟; 李小龙; 王树声 刊期:2014年第08期

    中国古代传统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中,与地方自然环境相结合,在城市选址与营建、城市朝向、轴线关系及标志建筑等城市格局构成方面都有着丰厚的经验。本文通过对闻喜古代城市结合自然环境的城市格局进行深入研究,总结闻喜古代城市在建设时是如何与山水环境和谐共存的,对其营建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从而为今后闻喜城市的发展及规划提供借鉴与指导...

  • 资源匮乏格局下的干旱区乡土建筑“适用技术”更新研究

    作者:李钰; 王军 刊期:2014年第08期

    从分析干旱区建设资源的基本格局入手,总结出建设资源约束格局下的传统乡土建筑应对策略。指出地域性的“适用技术”对发展传统乡土建筑,支撑、维系农村聚落安全格局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论文结合当代适用技术的发展动态,对西北乡土建筑中大量存在的生土适用技术更新方向,结合实例进行了一定探索,对今后广大干旱、半干旱区乡土建筑建设具...

  • 解读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的五条线索

    作者:王军; 张婧 刊期:2014年第08期

    张锦秋大师的早期作品西安阿倍仲麻吕纪念碑是唐代中日往来的重要纪念物,论文从历史语境、基址环境、碑石叙事、创作经历和碑石文化五条线索对其进行解读,揭示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建筑形式与空间表象下的深层涵义和文化价值。

  • 基于整体保护的城市大遗址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以西安大明宫遗址为例

    作者:王新文; 毕景龙; 吕正平 刊期:2014年第08期

    位于城市中心的大遗址不仅面临遗产保护的重任,同时面对遗址区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发展的要求,传统“单点保护”模式在快速城市化的冲击下已不能适应遗址“真实性、完整性”保护的要求,西安市在大明宫遗址保护中探索“整体保护、积极利用”的大遗址保护模式,将大遗址保护与城市整体发展相结合,为城市中心型大遗址保护提供了新经验。

  • 建筑介入自然--LAD自然景观内勾画的五栋独立小别墅

    作者:王振军; 李晶 刊期:2014年第08期

    来自罗马的LAD建筑与设计工作室在一处自然景观内勾画了“小村”(小别墅群)。这五栋相互独立的独栋别墅已经被做成了1:200的模型用于学习和研究。这些别墅自然是临近大型房地产的附属建筑。因而,这些别墅的房间不会多于两间,而且房屋的内饰比较简约。除了房屋本身的基础功能,这些房子还具有相当的手工艺品价值,而且还有观景台的作用。 这...

  • 表皮-当代建筑的多样性呈现

    作者:晁阳 刊期:2014年第08期

    建筑自诞生之日起,就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呈现在人类面前。在构成建筑的诸多要素中,建筑表皮给人的印象最为直接和深刻。建筑表皮指的是建筑和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它不仅包括建筑的护部分,还包括从围护体中分离出来的有一定建筑功能作用的建筑构件(如遮阳百叶)或附属物(如植物)等。建筑表皮的具...

  • 黄土高原地区传统民居夯筑工艺调查研究

    作者:陆磊磊; 穆钧; 王帅 刊期:2014年第08期

    传统建造技术的改良和现代化应用,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实现绿色建筑生态性价比最高的技术路径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我国传统夯土建筑历史最为悠久,应用最为广泛的黄土高原地区,对其代表性传统夯土建筑类型、分布及各类夯筑建造工艺进行系统梳理,以期为进一步的调查分析和技术改良研究奠定基础。

  • 关于日本健康建筑的争论

    作者:何柯; 金俊; 王秋婷; 王成康 刊期:2014年第08期

    日本1980年代初“健康建筑”的争论是日本建筑师认识到后现代主义建筑弊端的萌芽并自发反叛的典型案例。其过程十分尖锐,成果亦显著,清晰地展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新兴事物在斗争中发展的一段曲折历程。此外,建筑的“健康性”对于眼下我国高速发展的新奇特建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轨道交通对城市外缘空间演变的引导作用--北京房山线探析

    作者:张立威; 严建伟 刊期:2014年第08期

    北京,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心城区的功能和人口远远超出了其承载力,以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向城乡结合地带的外缘空间拓展是解决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总结轨道交通房山线对外缘新城房山区空间发展的影响,探析轨道交通在北京外缘空间演变中的引导作用。

  • 适老性社区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完善初探--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建构的策略研究

    作者:张旭; 董雅; 王小荣; 彭飞 刊期:2014年第08期

    社区医疗是我国养老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适老性社区健康保障服务体系。本文仅从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建设方面着手,旨在通过提出建构策略对健康保障服务体系进行补充和扩展。笔者研究国外的社区药房服务现况,分析我国社区药房服务的不足,针对国内老年人对适老性社区药房服务的需求进行实地调研,并进行访谈。从老年人对社区药房相关服...

  • 适水土而生--黄土沟壑地区古城雨洪治理经验内涵解读

    作者:宋功明; 韩晓莉 刊期:2014年第08期

    黄土高原以其雨量不均、水土流失、地质灾害多发等特点,塑造了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本文以黄土沟壑区古城防洪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黄土沟壑区古城与当地水土的适应性机制,总结了黄土沟壑区古城雨洪治理系统的规律与特点,指出适水土而生深刻地反映了黄土沟壑地貌下真实的人地关系,对确保古城可持续发展以及今天的城市水系治理、防洪防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