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一体化技术

建筑一体化技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8 17:18:33

建筑一体化技术

建筑一体化技术第1篇

关键字:CAD技术;概预算;建筑工程;探究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计算机行业的崛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它方便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健全了我们生活设备,丰富我们的生活质量。对于计算机在建筑工程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DAD系统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手工图板绘图,很大程度提高了设计绘图的效率。但由于仅凭CAD系统来运作整个建筑工程仍费造价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在建筑工程中需要对大量的数据进行预算探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大量的信息集成分析处理将是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优化建筑CAD技术与概预算系统研究应用普及是将来的趋势。

一概预算的概述

目前概预算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进行了解。第一方面是工程量的计算。根据人工计算出来的数据录入计算机中的方法是最传统也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通过输入工程图纸的数据让计算机自行计算绘出工程数据信息来完成统计工作的方法是图形输入法的方式;还有一种是运用数字变量设计一些类计算公式,将工程数据进行运算的情况是相对灵活直观的,可以避免以上的缺点误差。另一方面是对工程造价的核算。运用工程量的数据来得出相应的数值,从而计算出工程的费用等项目金额。。在利用取费标准将工程的各项流程中的费用与利润等统一核算,得出最后的造价总额。这是目前概运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二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CAD与概预算一体化软件的应用

当前为建筑工程人员所广泛应用的CAD与概预算一体化软件是凭借CAD设计平台设计从工程中提取的数据进行运用,在概预算编制系统中运行读取出建筑工程需要的文件。把CAD与概预算两种技术综合统一可以为建筑工程快速提供所需数据文件,提高造价工程。

(二)工程项目图纸的编制

每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图是由每个文件与图纸来构成的,为来方便造价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率的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图纸数据,在工程量子系统中设计图纸,将整个工程项目图纸的编制中自动生成具体详细信息供操作人员使用。

(三)对工程数据的提取手段

实体的正交投影图与具有一定语法标准和规则进行注释的两种整合是建筑工程图的重要属性。在使用图形中的图线有实体轮廓线和辅助线,对于轮廓线的用途主要是用于描述整个建筑在各种视图中的投影,辅助线来对投影出的轮廓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其次,通过CAD平台进行设计生产图纸,预算工程量信息数据,根据不同的工程量数据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提取方式。第一,采用人工选择与输入的手段在设计说明文件中注明需要进一步理解确定的的信息进行人工选择与有程序的输入。第二,在所有的工程量数据中,利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将工程数据提取,在大多数的机械土方的挖土长度、深度与广度下,由用户对图形中数据进行标注与选定,再加上计算机中的CAD平台软件自动处理与编辑。第三,注重工程量数据信息的不同自动提取适当的工程数据。就如在对土石方、楼面、门窗或者钢筋工程等的数据分析中对合理的工程量进行自动提取。

三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技术研究中的优化

(一)在多种模块下保证各个模块数据的独立运行

由于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技术中有多种数据模块,在许多模块运行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每个独立模块的正常运行是需要重视的问题。每个独立的模块都有各自特色的数据模型,因此对于整个软件中合理的管理每个独立模块是对系统的完善方面之一。

(二)共享软件中的各个模块数据

在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体系中实现各个模块数据共享。通过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相互操作性实现数据共享与自动转换,这样可以实现一量多用的效果。提高整体体系的整体效率。

四小结

对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技术的研究探讨,将通用的CAD计算机设计软件以自动与人机相互结合的发式来获取一定的工程数据是对建筑工程的一大突破。利用多种灵活的方式对工程数据进行提取,提高各类工程量的获取途径,在此基础上完善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的功能,推进建筑CAD与概预算进行更高的设计组合统一,扩大其使用范围,为未来的建筑行业的前景创造出更好的技术水平,同时为人们的更好的生活工作提供质量保证。

参考文献

[1]陆再林,张树有,谭建荣,丁秀芳;建筑CAD与概预算一体化技术研究[J];工程设计;2001年02期

[2]张发江;设计概算投资的时间价值初探[J];基建优化;1986年01期

[3]方宗翰;试论设计概算的职能作用——兼论设计概算与基建计划的关系[J];基建优化;1985年01期

[4]路通,席晓鹏,芮明,蔡士杰,窦万春;建筑工程图识别与理解——模型与算法[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年01期

建筑一体化技术第2篇

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下,太阳能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是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已经渗透到我国工业、商业、民用等各个领域,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在民用领域当中,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主要应用于中低层民用建筑、宾馆、饭店、学校以及企业和事业单位;而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以及对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高层住宅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是大中型城市的必然趋势。

我们选取山东济南市某小区的5栋小高层住宅建筑(16-20#楼)采用的太阳能热水系统作为示例进行分析。

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利用形式:

因此16#楼需要热管真空管集热器66㎡,热管真空管集热器每组面积为4㎡,所以需要配置16.5组,于是决定配置17组,实际的集热面积为68㎡。

2.2 集热器安装角度计算

太阳能集热器与建筑同方位,朝向正南;如果全年使用,则倾角设置为当地纬度时太阳能集热器的效率达到最佳,于是本设计中将集热器倾角角度设置为接近当地的纬度,即集热器安装角度设置为接近于当地纬度的35度。

2.3 辅助电加热功率

对于90升的水箱,电加热在1至2小时内可以从初始水温10度加热到使用水温50度左右,其电功率选择大约在1.5KW左右即可,因此选择额定功率为1.5KW,额定电压为220V。

四、技术介绍:

本技术利用太阳能集中集热、分户供热系统为小高层住宅供应生活热水。具有使用成本低廉、便于管理、安全性较高等特点,真正满足建筑一体化,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系统组成:由太阳能集热器、落水水箱、水泵、用户换热水箱、控制器等组成。

(二)系统原理:

每个系统的集热器集中布置在楼顶,落水水箱布置在楼顶,系统内每家每户配置一个承压使用带辅助电加热的户内换热水箱,换热水箱、集热器、落水水箱之间通过管路及泵组连接,通过强制循环将太阳能转化成的热量传递给每家每户。每户将户内自来水及户内用电接入承压换热水箱,使用经过换热而被加热的热水,阴雨天或用水量过大使可启动电加热产生热水。

五、系统优缺点分析:

优点:

1、使用经济性:用户只是在太阳辐射不足时需支出少量电费,使用成本低廉。

2、管理便捷性:集热系统设备均设置于公共空间,便于物业统一管理和维护,保证长期正常运行。

3、公摊费用低:系统运行费用低廉,用户仅需支付循环水泵的电耗。

4、建筑协调性:真正满足“建筑一体化”概念,系统集热器集中设于屋顶采光最好的位置,不易遮挡,与各户实际日照条件无直接关系,亦不需要每户集热器均设在南阳台,建筑平面布局相对灵活。

5、用水质量高:二次换热系统,水质无污染。

6、系统安全性:选用热管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安置在楼顶,产品抗冻、防漏、防冰雹,没有坠落隐患,系统整体运行平稳、寿命长。

缺点:

1、用户换热水箱容积选型较大,占用空间大。

六、推广应用前景

常规能源的紧张、环境保护的压力,迫使各国更加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尤其是在新能源的利用开发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最近几年,全国已有几十个省、市出台政策或法规要求强制安装太阳能(包括山东省),可以说太阳能利用在中国高速发展的时期已经到来。

先进的设计理念,成功的示范小区,多方参与、多方投入、多方受益的运作模式,集中采热、分户供热太阳能热水系统具有非常好的项目推广前景。可以预见,该太阳能热水系统将成为将来城市化发展的配套节能措施之一。

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以D区19#楼工程(11层,44户)为例:

建筑一体化技术第3篇

关键词:一体化;节能外墙;保温技术;探讨

1 前言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新时代的建筑风格各异,但是能源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相关研究表明。现世界的能源需求正以每年2%左右的比例增长,而在这些增长的能源当中,大约有32%的能源是用在建筑物上面。由此可以看出,搞好建筑节能工作是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持续、稳定发展的必要前提。建筑外墙节能结构的好坏不仅是衡量建筑运转耗能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是解决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为了保证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目前运用的比较多的是以空心砖或者现浇的混凝土板作为墙面的承重材料,这些承重材料与一些具有保温效果的玻璃面板或聚苯板共同构成复合墙体。我国的复合墙主要有三种保温方式,分别是内墙的内保温方式、外墙的外保温方式以及夹心保温方式。因为复合墙这些保温方式的存在,使得这些复合墙体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完全能够满足新时期建筑节能的要求。

2 外墙保温系统的构造

目前,建筑上运用的比较多的外墙保温材料一般由保温层、粘结层、饰面层和保护层组成。保温层在选材上一般比较随意,市面上比较常见的一些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塑料就可用来作为其材料。粘结层在选材上就相对要严格一点,它一般都会选用一些高分子复合材料如丙稀酸树脂,粘接层必须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例如,它必须具有防水、防裂、耐磨性的特点,当然它还必须具备高强度的粘性。饰面层在选材上通常都会选用一些水性涂料或者溶剂型涂料进行喷涂,喷涂后应该是饰面具备瓷砖甚至仿真石漆等的视觉效果。相对前面几种组成层,保护层在选材上具有更多的选择性,不锈钢薄板、薄铝板、铝箔、铝塑板等都是可供选择的对象。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3.1 设计方面

(1)在进行真正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多次的会审,要明确保温层材料的厚度及材料类型。

(2)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而需要对之前设计的图纸进行变更,那么就需要有相关的书面变更文件,如果没有相关变更手续的话,是不能随意进行图纸变更的。

3.2 进场材料的检查与验收工作

(1)建筑外墙所用的保温材料必须有相关的出厂证明。除此之外,所买材料还需要专门的材料检测机构进行复检,复检合格后的材料才能运用到施工中去。

(2)对保温板厚度进行现场的抽查:在进行厚度抽查的过程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我们可以一次性测量多块保温板的厚度,如果偏差不超过相关标准的话,就说明厚度是符合标准的。

(3)保温板重量的测定:称量保温板一定面积的重量,确保其在相关标准的范围内。

(4)外墙保温结构所用的节能材料必须有当地政府部门的节能推广证书。

3.3 墙体基层的质量检查

(1)进行墙体基层质量检查的过程中,验收内容包括对墙体基层中存在的灰尘、油污是否清理干净,没清理干净的地方要及时的清理,从而确保墙体基层的干净整洁。

(2)在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在墙体上留下一些空洞,检查的过程中要确保这些空洞修补完好。对于墙体上的一些穿墙构件,必须对其进行防水、防锈处理。

(3)墙体基层检查工作的另外一项内容就是检查基层所用砂浆是否符合相关规定。另外墙体基层的表面平整度、方正度以及垂直度都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3.4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

3.4.1 弹线的检查

该过程主要是检查弹线沿外墙铺设的时候是否处于水平状态,另外还需要在两块保温板所处的高度处弹一道水平线。同时应该观察保温板的整体布局,从而在适当位置设置一个变形缝系统,在墙体上需要弹出相应的变形缝线,并标出变形缝的宽度数据。

3.4.2 抹苯板胶的检查

抹苯板胶的检查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内容,因此对其检查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具体如下:想按一定的比例将粘苯板用的胶浆配制好,为了使涂胶工作简便,需要用专门的涂胶工具对苯板四周进行抹胶,“框点法”和“点式法”是两种比较常见的抹胶方法。抹胶的过程中,应该控制抹胶的宽度在50毫米左右,抹胶的厚度大概在10毫米,为了使粘贴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将苯板与墙体之间的气体排出,有必要在苯板中间留出一个孔径为40mm左右的排气孔。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无论采用点粘法还是其他的粘法,粘贴面积一定要保证在40%以上。

3.4.3 保温板粘贴质量的检查

①待保温板抹涂完粘胶后,应该立即将其平贴在对象墙体上,如果出现错位的情况,应该对保温板进行缓慢挤压处理,这样不仅能够使保温板进行一定位置的移动,而且还能够排除其内部的一些气体,从而还保证了粘贴的质量。

②保温板的粘贴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一旦出现保温板粘贴不好的情况,前面的所有工作都大打折扣。为了保证保温板的粘贴质量,最好是从墙体底部边角部位开始粘贴,同时应保证水平相邻的两块保温板相互对齐靠紧。但是上下两块保温板因该形成错开排列,墙角处板与板之间要互相咬合。

③对于保温板的粘贴应该采用自下而上的粘贴顺序,然后沿着墙体的水平及横向展开铺贴,最后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两块保温板之间最好留出 1/2 板的水平错开长度。

④当粘贴对象是墙角处的保温板时,应该采用墙角垂直交错的粘贴方式,两块保温板应该快速的粘贴,后块应该紧跟前块。安装就位之前,涂胶表面不能出现任何的结皮现象。

3.4.4 翻包网铺贴质量的检查

①施工前的工作之一就是对翻包网格布裁剪宽度进行检查,其宽度应该在保温板厚度的基础上,每边各加180mm 来进行裁剪。

②施工前的另外一项工作是对保温板表面的进行检查,确保其表面没有灰尘、杂质。

③进入施工过程后,应该对墙体基层上的门窗周围抹上涂胶,保温板的终端处也抹上涂胶,涂胶的宽度控制在80毫米左右。抹胶完成后,应该将多余的胶浆清除,这样是为了保持网格布的干净整洁,另外,压入胶浆内的网格布必须全部浸没在胶浆中。

④需要粘贴翻包网的部位有很多,具体有以下几处:门窗的洞口处、阳台、空调板、女儿墙的顶部以及管道穿墙洞口处。

4 结语

在倡导节能的大背景下,对房屋实施节能外墙的保温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建筑节能外墙保温技术的施工过程做了一个详细的阐述。本文的提出,希望能够为这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李春英.浅析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纵横,2011,(7):46-47.

建筑一体化技术第4篇

【关键词】一体化技术;太阳能供暖;农村建设;建筑;应用

1、市场前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日益增加,能源利用情况紧张,而常规能源的大量使用必将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太阳能作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又不会增加环境负荷,将成为未来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平均在3300~8300兆焦/(平方米?年),全国2/3以上地区年日照小时数大于2000小时,属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太阳能应用技术在住宅中的使用相当成熟,北京新农村改造项目中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成果将为我国北方地区农村的民居改造提供经验,该项目清洁、节能、安全,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全国大部分地区适合应用太阳能供暖/生活热水系统。

太阳能集热器的优越性早为人们所认同,并有多年的使用经验。但在住宅建筑中往往将其作为一种设备支架或挂附在建筑物的墙面、屋面上,其特立独行的模样影响了建筑的观瞻,以至于许多地区从整顿市容的角度出发要求拆除群众自发安装的太阳能集热装置。在现代化农村建设中,可能就不存在上述的问题。

2、案例分析

北京市平谷区将军关新村在新农村改造项目中,利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解决新民居的生活热水和冬季供暖问题。自2005年8月份入住新村以来,该太阳能系统运行可靠,使用方便,提高了住户生活品质。北京市平谷区将军关新村新农村改造项目是平谷区委、区政府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变农村现状、保护当地自然环境、改变农民居住生活条件的一项重要措施,使改造后的新农村成为体现北方山村自然特色的、农民户户增收的新型民俗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以减排温室气体和节能、经济适用为目的,尽可能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解决民居冬季供暖和全年生活热水问题,并要求能源设备与建筑结合,与环境相协调。示范建筑面积约140m2,选用面积22m2的太阳能集热板,贮热水箱500升,系统初投资21041元。

3、技术原理

太阳能供热水系统按其集热、储热和辅助加热方式分为三种:1.单机太阳热水器,即分户集热、储热、辅助加热;2.集中式中央太阳能供热水系统,即集中集热储热、集中辅助加热或分户辅助加热;3.半集中方式,即集中集热、分户储热和辅助加热。

3.1单机入户系统

家用太阳热水器的特点是用户单独安装、独立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相对简单,且互不干扰。由于不存在计费问题,物业管理方便,但用户辅助加热部分耗能大,综合造价与同档次的中央热水系统相比相对较高;因无可靠的回水系统,供水管路存水变凉造成热能浪费,热水资源无法共享使系统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系统管道较多,与建筑配合难度较大。该系统适用于统一安装的多层建筑。

单机入户的供水系统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集热器与水箱一体,白天水在集热器中加热后存储在水箱中,用水时采用落水法或顶水法取水;另一种为分体式系统,换热介质通过循环泵在集热器和水箱内换热盘管中循环,将太阳热能传递到水箱中,用水时靠自来水水压将热水顶出。该种形式水箱与集热器分离,容易与建筑配合以实现与建筑的一体化。

3.2集中集热储热系统

集中式中央太阳能供热水系统的特点是集成化程度高,集中储热方式利于降低造价并减少热损失,辅助加热系统集中利于补热;热水系统供应管路简单,合理的干管循环回水保证供水品质,实现各用水终端即开即热;对于住宅小区,集中式系统相对分户系统有初期投资少、集成化程度高的优势,模块化的集热器与建筑结合也比较美观。但该类系统集中运行一旦出现故障,用户热水将不能得到保证,且用户使用前需放出较多冷水。该系统在用水时间上可能受系统运行方式影响,当24小时供热水运行费用太高时,改用定时供热水将使用户用热水受到限制。

为解决以上问题,可在上述系统中将集中辅助加热方式改成分户加热方式。该方式运行成本低,能实现太阳能热水的免费供应,但同时也会出现个别用户大量使用热水造成其他用户的热水量减少的现象,需采用经济手段解决用水平衡。

该方式在用水时间上不受限制,能实现24小时供热水,而且集热系统出现故障也不会对用户使用造成影响。

3.3半集中式系统

该类系统类似于中央空调系统。集热器集中集热,循环泵将热水输送到每个用户的承压水箱中,通过换热盘管对水箱中的水加热。当需要用水时,若水箱中的水温没有达到设定温度时启用辅助加热;各户单独使用,热水资源分配均匀,且白天部分用户用掉箱中热水后,水箱中的冷水还可以得到一定的热能;集热部分可承压运行,系统闭式循环可避免因水质引起管路和集热器结垢,运行控制方式简单。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将热水储存于每户中,这样可以减少水箱占用屋面或地下室面积,整个系统的管路在建筑中也不影响建筑美观。此系统目前并无应用实例,属创新概念。

4、小结

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成为当下众多太阳能企业追逐的目标,并将其作为企业的重点攻关项目。然而,太阳能在以楼房为安装主体的一体化实施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房地产建筑单位、当地政府管理部门以及太阳能企业自身技术的制约,使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概念更多的停留在书面的文字上或者宣传的广告中,而事实上并没有几家企业在这个概念中获得实际的收益。

由于我国存在广大的农村市场,而且长期以来农村的冬季取暖依靠煤炭、柴草等,目前还没有一家太阳能企业在农村开展利用太阳能取暖的建筑一体化项目。当然,这种状况的形成有着现实的背景:太阳能企业的经营以营利为目的,产品的推广和销售占用了极大的成本,使得农村市场的产品价格高昂,这种现状造成太阳能推广的速度很低;开拓农村市场可能意味着利润率的降低;企业缺乏对农村市场的认知。

如上这些问题每一条都是企业所不愿看到的,所以对于农村市场常常是在城市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之后才会引起企业的关注。

尽管如此,具体到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的问题,却可以发现以农村市场为突破口的优势:煤炭这种农村取暖主要原料价格的上涨使得农村的冬季采暖的成本日益增加;农村和城镇人流的增加使得农村生活方式日益城镇化,其生活方式越来越趋向于城市生活方式――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以煤炭和煤炉这种冬季采暖方式可能被广为替代,而目前并没有比太阳能采暖更好的替代产品;农村的庭院式建筑方式对于太阳能采暖设备的安装使用极少会存在空间的问题;农村以成本和实用为其考虑问题的主要目标,较少考虑美观性等问题;农村对于住宅的建设通常主观随意性较强,其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宜居性、成本性、专业性等问题相互结合和影响,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农村建筑的舒适性、美观性等,统一、集约的建筑设计将很大程度上提高美观度、舒适性、降低成本。

假如能够将目前市场上热销的太阳能热水器应用到农村冬季采暖问题上,解决农村的冬季采暖问题。一方面,可以减少煤炭等的实用节约能源;另一方方面,可以减少农村冬季采暖的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缩小农村与城市由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差别。

【参考文献】

[1]刘双.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应用分析[J].上海建材,2011(04).

[2]庾汉成.结合青海地区特点谈规划阶段太阳能的应用[J].工业建筑,2011(07).

[3]富雪峰.太阳能供暖系统的应用[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07).

建筑一体化技术第5篇

[关键词]技术;经济;一体化;建筑工程;项目管理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4270

1技术和经济一体化在总承保单位控制系统中占据基础性地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一般情况之下是在对技术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和自然界之间展开物质和能量层面上的交换工作,技术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媒介性作用,其中也包含了劳动工具、对象以及劳动者的实际技能,是将所有的相关因素整合在一起的基础上形成的整体。在此基础之上,先进的技术措施在总承包单位经济效益水平向着最大化的方向转变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但是这样的技术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不可以无偿地使用,一定是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的,因此技术本身其实就可以说是一种经济层面上的问题。

技术和经济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是不可分割和相互促进的。人类在实际生活中想要使得生产力得到发展的话,那么一定是会促进经济效益水平提升的,那么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就需要使用到技术的支持了。既然说经济和技术之间呈现出来的是不可分割的相互关系,那么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就是一个难以分割开来的整体性内容了。在经济和技术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当中,技术是一种措施,经济才是实质性目的。在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是需要得到技术的支持的,在一项崭新的科学技术措施产生的时候也是需要使用到经济层面上的支持的,与此同时,也是会在技术措施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经济的发展是可以为技术措施的发展提供经济支持的,技术领域中的发展和进步自然也就可以在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

技术领域中呈现出来的先进性和经济性实际上方向是一致的,与此同时,这实际上也是技术和经济的统一性。从项目工程的层面上展开分析的基础上,在推广并应用任何一项技术措施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层面上的问题,其实也就是技术的经济性。一般情况下,在科学技术措施进步的基础上,项目工程领域中需要使用到的各项资源也是会呈现出来一种减少的趋势,落成的工程项目也就可以使得社会客观需求得到满足,因此先进的科学技术措施实际上可以提升经济效益水平,技术措施进步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总承包单位经济效益提升这样一个流程,这就是我们在上文中提及到的技术和经济的一致性。技术和经济之间其实也是有着相互对立的关系,即便是技术和经济相互之间是存在一定的统一性,然而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之下,它们相互之间也是有可能呈现出来对立关系的。在实践领域中,有一些技术是相对来说是比较先进的,比如太阳能发电等技术措施,因为是会受到社会层面上的条件的限制的,成本就比较高,产生的经济效益水平较为低下,那么自然也就难以得到较为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了,但是与此同时,虽然说有一些技术并不是非常先进,比如半机械化技术,但是因为它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适用性和经济性都是比较强的,从而也就可以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除此之外,另外一些的技术措施本身是较为先进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各项资源也比较少,但是和工程项目本身之间呈现出来的适应性不强的话,那么也就不可以在工程项目中应用。

2价值工程在构建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机制的过程中起到桥梁性作用在对工程质量成本形成有效的控制的基础之上,也需要保证工程项目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可以将各项性能充分地发挥出来。所以说,质量成本是在技术经济相互协调的基础上形成的目标要求。“功能”指代的是工程本身承担的职责抑或是发挥出来的作用,它实际上指代的是工程的适用性价值,和上文中提及到的“质量”这个概念是比较接近。“成本”指代的是在现工程目标的过程中产生的所有成本,却不是一般性的工程生产性成本。“价值”在这里指代的是工程功能和成本之间的比值。上文中提及到的三者之间呈现出来的相互关系是“价值=工程÷成本”,工程的价值和功能之间呈现出来的是正比例关系,和成本之间呈现出来的是反比例关系。

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在建设工程全流程造价

管控领域中占据的地位是较为重要的。首先是应当将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的相关工作做好,逐步地使得招投标机制完善起来,灵活地在各个施工队伍中展开选择工作,在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施工队伍的基础上施行工程总承包机制;针对施工单位做出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展开审核,选择技术可行性强、经济合理性强的施工方案开展施工相关工作;切实地遵守建筑市场管理条例中提出的相关要求,在流通与市场中的各种类型的材料中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建筑材料及制成品,逐步提升施工管理工作的力度;提升针对隐蔽工程开展的验收工作的力度,科学合理地组织施工相关工作,在对工程造价形成有效的控制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促使施工单位施行相关的措施对各项费用形成有效的控制,在此基础之上将工程造价降低,从而也就可以使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促使企业逐渐地向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最终也就可以使得建筑工程行业中的各个相关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3结论

总而言之,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系统涉及的范围是较为广泛的,其中不单单包含工程项目施行过程,也是会涉及一些工程项目涉及和建造层面之上的内容的,因此单单说它在一个经济层面上,是不合理的,因为它其实也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玩意儿。所以说,将技术和经济之间呈现出来的辩证性关系作为基础的情况之下,将较为先进的理念作为核心内容,将建筑资金发生的源头作为重点内容,逐步将以价值链作为基础的技术经济一体化成本控制机制构建出来,在成本控制层面之上将技术和经济有机地相互融合在一起,这在提升我国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整体水平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较为重要的,因此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最终才可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做出更为突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亚珍基于FIDIC施工合同条件的建设项目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15

[2]刘旭彤基于技术经济一体化视角下对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J].城市建筑,2013(22):142-143

[3]李F我国建筑业实施Partnering模式的合作策略选择与管理机制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4]卓洁辉区分所有建筑物专有与共有部分的区分标准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1

建筑一体化技术第6篇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发展趋势;建造师

一、智能建筑的内涵

所谓智能建筑,是指的当代高新科技和建筑技术结合的产物。其英文是Intelligent Building,又被称作智能大厦。它是现代高科技的结晶,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国际化产生的。其内涵能够很好的体现建筑艺术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近年来,随着各种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建筑物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发展为综合自动控制。而智能建筑技术的崛起是多学科,多种技术综合应用的结果,比如: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管理技术等等。

另外,对于智能建筑的内涵,国际国内针对不同的出发角度不同也各有各自的偏重点。作者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总结智能建筑的实质为:为了某一特定的需求,建立一个信息自动化平台,将所有相关的要素结合在一块,包括:数据,知识,设备,网络,模型,信息等等;同时,也包括综合和基础的媒体内容,将其无缝地统一在应用的框架平台下, 并按照应用的需求进行连接、配置和共享,达到系统智能化的总体目标。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对建筑的要求

在了解智能建筑内涵基础上,必须要明白建筑智能化设计对建筑的要求。总结起来如下:建筑智能化不同于传统建筑设计,它的出现也改变了建筑师的一些思路。具体是: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设备,比如计算机设备,楼宇自控设备,闭路电视监控设备,通讯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等等。需要的不同管线包括控制电缆,同轴电缆,通讯电缆等等。另外还需要有架空地板、网络地板、线槽等作为室内布线通道;竖井作为垂直通道;需要有吊顶作为水平通道等等。

三、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总结如下:

1、综合性权威组织缺乏

综合性权威组织的缺乏主要也是政策,管理以及能力的问题。我国智能土木建筑起步比较晚,国家也没有行程相应的政策,规定以及标准,导致无章可循。职能部门管理业不全面,出现混乱的现象,因此,很多智能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大都以来国外,这就给了外商机会。智能化建筑是多学科,多种技术综合运用的整体建筑物业产品。这就要求国内各个部门协调发展,需要统一计划,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的进行管理。

2、智能化建筑技术产品还没有实现国产化

任何一项技术的国产化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产品还没有实现国产化,严重影响了其发展。因此,我们在以后的使用中,必须大力扶持鼓励发展国产化的技术产品与系统,建筑技术发展才可能形成国产化产业。同时要把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要实现产业化。

3、政府的扶持政策力度不够

智能化建筑是一项新兴的高新技术,尚不成熟不完善,它不同于传统技术领域。因此,技术发展政策既需要有远见卓识的前瞻先进性,更需要有深思熟虑的严谨准确性。政府要对智能化建筑技术正确指导,加大扶持力度,才能保证智能化建筑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四、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对策

针对以上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以下适合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对策:

1、提高认识

为了加快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改变建筑智能化技术不正规的现状。实际上,建筑智能化还有很多的技术难题有待我们去攻克,所以必须对其进行全新的认识,无论是计划项目还是自筹项目,从国家到地方的科研机构都应该加以重视并对其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2、加快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技术

为了发展我国的智能建筑技术,必须加快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建筑技术。从智能大厦到智能土木建筑群,甚至智能城市的发展,是当代建筑设计师的艰巨的使命。智能土木建筑同时也为建筑设计师们突破传统的设计思维,开辟了新的建筑设计创作道路展示了一种广阔的前景。在以后的发展中,必须在相关城市兴建大型的公共型智能土木建筑,提高其发展。

3、加强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

4、“可持续发展技术” 才是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

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很多智能化系统将会引进生物智能技术,绿色建筑的建设也将推动更多新领域新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包括:生物技术与建材的融合,使建筑物更节能;环境检测技术。希望将来生物智能芯片的感知能力更接近于人,生物技术将对有害物的处理发挥功效。

五、智能化建筑的发展趋势

当前智能化建筑直接利用的技术是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在21 世纪的智能建筑领域里,数据卫星通讯技术、双向电视传输技术等各种技术, 都将会有更加深入广泛地具体发展应用。特别是开放性控制网络技术正在向标准化、广域化、可移植性、可扩展性和互可操作性方向发展。

智能建筑作为一个整体建筑物业产品的技术发展来说,“可持续发展技术”才是21 世纪智能建筑技术发展的长远大方向。新兴的环保生态学、生物工程学、生物电子学、仿生学、生物气候学、新材料学等等技术发展, 正在渗入渗透到建筑智能化多学科多技术领域中, 实现人类聚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在国际上也形成所谓“可持续发展技术产业”。

由于智能化建筑系统是多学科、多技术的系统集成整体,因而开放式可互操作性系统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成为实现智能化建筑及其产品设备与系统的产业化技术水平的核心关键。因此,智能化建筑必然要从各个方面加强发展,才能更好的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身煌. 浅谈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现状与对策[J]. 科技风, 2009,(06) .

[2] 吉星,赵飞. 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 .

[3] 王彤方.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的现状与问题[J]. 科技风,2010, (07) .

[4] 牛盛楠,杨现国. 浅析绿色智能化建筑的可持续性[J]. 低压电器,2009, (04) .

建筑一体化技术第7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技术;智能建筑;作用;原则

随着社会需求不断增加,智能建筑也随之发展,智能建筑成为当下中国建筑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研究主题。在当下智能化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建筑电子设备的应用充分得到提升,应大力积极引导电子建筑技术完善和革新,为电子设备的后续应用及管理提供必要的条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筑行业也提出了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标准,为了迎合社会需求,将科学技术和电气技术应用到建筑当中是极其必要的。同时为了更好地使建筑与技术之间形成一定的关联,则应进一步发展智能化建筑。因此,应加强对智能化电气技术的探索,将其合理运用到智能建筑中,不仅有利于提升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和舒适度,同时,还能为住户提供优良的生活环境,引领中国建筑行业更快更好成长。

1建筑电气技术和智能建筑的概念

1.1建筑电气技术概念

在电气工程的基础上发展出了建筑电气技术,同时与多个学科的技术相结合,并不断地进行创新。建筑电气技术主要包含了控制信息技术及电子技术,是一种对多学科综合性提优的创新性技术。因此,建筑电气技术同传统的相关技术相比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满足时代的需求。随着智能化建筑的发展,建筑电气相关技术被不断应用,这也是智能化建筑发挥其价值和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1]。

1.2智能建筑概念

智能化建筑主要是将电视光缆以及数字通信等多个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融为一体的新型建筑工程,智能化建筑同传统建筑相比有着更为优质的品质,功能更加完备,可以更好地满足当下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满足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追求。除此以外,智能化建筑不仅提升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提升了建筑的科技化自动感,进一步促进了智能化建筑的完善和革新。

2将建筑电气技术应用于智能建筑中的原则

2.1经济方面

在智能建筑物中运用建筑电气技术时,首要遵循经济实用性原则。在现实工作中,建筑电气的设计方案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合理运用新型科学技术,切实提高建筑自身的安全性能,并不断运用高质量产品,从而简化各项技术操作,减少工程造价成本。

2.2设计方面

在设计相关智能建筑电气时,应实事求是,避免盲目追求。智能化建筑的功能便捷,全面设计复杂,对相关的技术和设备有着独特的要求,且不同的设备有一定的缺陷,功能也不同,因此,应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若片面追求设备优良、技术高超,则会在设计上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还会进一步增加施工难度,增加施工成本,造成资源的浪费,难以达到应有的建筑预期目标。合理有效的建筑设计应从基础出发,选取同建筑物自身相契合的设备与系统,采用合理的技术,从而保证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和运用[2]。

2.3质量方面

应细致审阅和校对相关的设计图,确保工程的每一环节准确无误。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施工,采用合格的材料和设备以此来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性。2.3.1暖通空调系统要充分解决建筑工程整体供暖系统的耗能问题。传统建筑物中的供暖系统存在诸多弊端,首要解决的问题是降低建筑物整体能耗,实现节能目标,将电气技术充分运用到智能建筑供暖系统中,减少资源浪费。如在智能化建设中,采用电气技术实现对供暖的自动化控制,从而合理管控资源,减少资源浪费。2.3.2建筑照明系统照明系统为智能建筑和传统建筑两者间最为明显的区别之一,智能化建筑的照明系统具有便捷灵活的可操作性,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同时,能进一步减少对电力资源的浪费。电气系统充分地与智能化建筑照明系统结合,采用自动调控相关技术,使专门系统根据自身所处环境而改变照明的亮度。例如,在走廊人流量较少的区域,安装声控灯和感应灯,从而实现对照明的智能化管控。2.3.3变电配电系统将电气技术应用在智能化建筑中,能有效保障配电系统正常运行,提升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电气技术同配电技术的有机融合,能最大程度上减少配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从而提升效率,提升建筑整体安全和环保性能。由于配电系统具有极高的安全系数和可操作性,因此普通电压的配数应保持在二级以下,避免浪费资源。除此以外,电压同样也会造成电力的损耗,运用电气技术能有效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提高配电系统的整体性能。2.3.4数字监控技术数字监控系统可切实提高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通过数字监控系统和相关设备的联合配套应用,从根本上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提高了图像的整体质量。例如,智能化建筑物当中的bas功能便是充分应用数字监控技术之后的产物,可保证系统在监控下有序进行,从而提升整体质量。2.3.5保安监控技术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当中的保安监控系统中也得到充分运用,防监控相关系统包含电视监控防盗系统及出入口监控,通过电气技术的结合和运用,使保安系统的相关技术得以充分实施,尤其是降低了不安全因素的影响,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撑。例如通过运用智能化建筑电气技术,可对建筑内外部进行实时智能监控,可及时察觉异样,提高住户的安全。2.3.6建筑电气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运用变频技术可充分控制冷冻循环转速系统,例如,在提高管道中水量的过程中,可调节管道压力,在水循环中,可增加相应的设施装置,最大程度上增加建筑整体的舒适性;规范照明系统,尽可能减少照明系统所带来的损失。因此,为了有效地将电子技术效果发挥出来,智能建筑物中的各个系统需相互配合、协同合作。

3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

3.1在智能建筑通信网络中的作用

在智能化时代,系统网络建筑需求不断加大,促进了通信网络的发展,其中最主要的通信网络包含电话通信、有线电视、传输通信以及最为广泛的计算通信。当下,以太网科学技术成为当下智能化建筑的关键技术之一,通信网络的运输大多以以太网进行。智能化建筑的基础便是通信网络的充分运用,在智能化建筑中,通信网络的运用则是通过以上3种方式进行的,智能化建筑内部的信号传输以及整体信号覆盖的不断提升,得益于电气技术建筑的发展和支撑[3]。以太网的运用和网线布置的灵活度不断提高,极大增加了网线布置的灵活性、便捷性。电气技术的充分应用和以太网络的有机结合,大大提高了传输率,同时也更加稳定了建筑物中以太网络的信息技术应用。在通信技术方面,运行电气技术的目的是提升智能化建筑中人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从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捷。

3.2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中的作用

随着建筑物面积不断增加,智能化建筑中弱电系统的应用数量迅速增加,在增加弱电系统数量的同时,保障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并长久运行,完全依靠于对新型电机技术的充分运用。这种方式与强电系统有着极为不同的特点,在整个智能化建筑周期中,弱电系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性能和强度大大提高了智能化建筑的质量,但同时弱电系统的布置也会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系统总容量增加的情况下,系统冗余不断加大,对此,则需要投入与之相对应的人力资源;如果对建筑物整体的设备进行升级,这将会导致弱电系统同其他系统相排斥和干扰,如若不能及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此种系统必然会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问题。因此,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则应积极地引入相关的电气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优化配置,强化系统的设计。除此以外,智能建筑中,电气技术的弱电系统应用还包含了数字监控、电等相关技术。

3.3在智能建筑电子监控中的作用

安全性作为智能化建筑的关键,是社会最为关注的部分之一,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而监控系统能很好提升建筑整体的安全性能,一般而言,智能化建筑系统中的监控系统全天候运作,这极大地增加了安全性。而高效的监控系统离不开建筑电气技术的运用,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监控系统繁杂低下的问题[4]。当下,智能化的监控系统主要通过以太网控制,采用电子集成和总线系统等相关技术来完成对监控系统的集合。此种方式大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源成本,同时又进一步提升了智能化建筑整体的监控安全性能。建筑电气技术除了在智能化建筑中发挥作用外,对建筑物整体的作业是不可估量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切实提高了智能化建筑在实际中的应用水平。当下社会,智能化建筑已成为建筑发展的方向所在。智能建筑有着更为严格的建筑标准,因此,智能化建筑的革新与发展,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革新和完善,实现了技术的传统化革新。智能化建筑中包含了诸多的电子设备和相关技术,因此,在改造建筑过程中,同时也运用到了大量电源布置等相关技术。所以,需采用一定的电源技术进行适当的安排与布置。将电机技术有机融合到智能化建筑中,以此满足住户对智能化建筑的需求,从而实现智能化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②取得了更高的建筑经济收益。在电气化技术的引导作用下,为智能化的建筑提供了与之相对应的电子应用条件。电子技术在智能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保证电子设备更加科学、合理,同时还可降低成本。例如,利用电气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弱电系统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实现对建筑整体的监控。同时,通过运用以太网等相关技术,可降低能源损耗,提高建筑物整体的经济效益[5]。③全面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建筑的安全体系和电气技术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智能建筑的安全防范体系中包含了相关的入侵预警通道、控制边界防御等相关技术,但却无法实现技术之间的有效操作和信息共享,而通过采用建筑电气技术进行智能化操作,能有效解决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建筑物整体的安全性能。

4结束语

当下科学技术和经济飞速发展,建筑领域也随之不断被革新和完善,与建筑相关的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且逐渐趋于智能化、科技化,为了有效地顺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将电器相关技术充分地运用到智能化建筑中是极其必要的。建筑电气的相关技术在现代智能化建筑中的运用不仅仅表现在改良传统问题方面,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智能化、科学化的领域当中。智能化发展降低了成本,节约了资源,实现了各方面的优化配置。不断地推动中国智能化发展,可促进建筑行业健康可持续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0(17):206-208.

[2]王中,李晗宇.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0(19):111-112.

[3]李洋.关于建筑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2):168-169.

[4]王长胜.电气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作用与安装施工质量控制分析[J].装备维修技术,2019(1):109-110,23.

建筑一体化技术第8篇

江苏省住建厅副巡视员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

建筑业是江苏的优势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2014年,据初步统计,江苏建筑业总产值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8.5%,建筑产值规模居全国前列。但总体上看,江苏建筑工业化水平还不高,存在建设周期较长、资源能源消耗较高、生产效率、科技含量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等问题。在新一轮发展中,住建部明确江苏省为建筑工业化试点省,江苏以此为契机,以建筑工业化为引领,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推动江苏建筑业再上新台阶。

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总体设计。江苏建筑工业化起步较早。2007年制定了《江苏省建筑工业化细则》,成为全国第个在省级层面上进行工业化技术规范指导的省份。2011年《关于城乡发展体化为引领,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筑工业化和住宅工业化进程,坚持以建筑工业化为抓手促进建设生产的节约实效。建造过程中低碳环保,将推进建筑工业化作为衡量建筑企业资信的重要因素。2014年10月,江苏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对推进建筑工业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政策扶持、保障措施、实施路径作了明确规定,并由省政府成立建筑工业化推进小组对全省进行指导。

分步实施。江苏明确了以绿色建筑为方向、建筑工业化为手段、住宅工业化为重点的实现路径,并根据省情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第一步试点示范期(2015~2017年),主要是推动建筑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培养龙头企业,建立建筑工业化标准、技术和质量等体系框架。第二步推广发展期( 2018~2020年),主要形成产业集群和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产品和建造方式产业联盟,全面构成现代化生产体系,建筑工业化技术的产品和建造方式,推广至全部省辖市。第三步普及应用期( 2021~2025年),即到2025年来,也就是用10年左右时间,使建筑工业化建造方式成为主要建造方式。

有序推进。在住建部和江苏省政府指导下,各级政府推动建筑工业化的热情很高、力度很大。部分企业也积极引进国外技术和设备,投资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对全省建筑工业化基地进行了合理布局,防止像光伏企业一样一哄而上、一哄而下。一些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文件,如扬州市政府就明确规定,全市规划投资2~3个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从而确保了建筑工业化基地的健康发展。

推动建筑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建筑产业的现代化。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提升建筑产业在勘察设计、生产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鼓励企业加快推广信息领域的最新成果,加大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智能化技术、虚拟仿真技术、信息统筹技术在建筑业中的研发、应用和推广。鼓励建筑企业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平台营销自己的建筑产品,推广金螳螂利用020模式,从工装到家装跨界发展的先进经验。金螳螂在2014年5月收购了家装驿站,建立了电商平台。家庭装饰可以在互联网上订购,然后工厂化生产,现场装配,目前在50个城市展开,以后将逐步发展到200个城市。这种做法,对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平台来推动建筑工业化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充分发挥企业在建筑工业化中的主力军作用

企业是建筑工业化的主力军。目前江苏省有10多家大型建筑企业进行建筑工业化的尝试,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南集团的框架体系、大地集团的世构体系、镇江威信模块的钢混体系、苏州皇家木结构体系等。但江苏建筑企业总体上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在房建领域的企业较多,处于建筑行业的低端,轨道交通,桥梁,港口等建设能力不足。现在江苏6个城市在建地铁600公里,市场基本被大企业垄断。江苏要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像南京一样,由市政府牵头,组建大的企业集团向地铁等高端市场迈进。要组建一批工程研发中心、行业协同创新中心,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研究,重点开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结构体系的创新研发,尽快形成设计技术、部品生产建造技术、装配施工与集成技术、成品住宅技术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加强制度创新。建筑企业要改变项目部大包干的旧的管理模式,加强企业总部对项目部的指导。企业总部是决策中心、金融中心、安全生产和工程质量的控制中心,是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调度中心。一个项目用什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都由总部通过信息化系统加以指导,从而真正提高我们的科技水平。这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江苏建筑企业在2000年前后,大部分改为股份制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许多企业成为集团化的大公司,下面有分公司、子公司、项目部,现在是怎么调动各个层次积极性的问题。有些企业已进行了大胆尝试,比如南通二建进行了项目部公司化运营的探索,赋予项目部更多的权力;南通四建进行了股权流转的革新,对企业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加快人才培养。要开展多层次的建筑工业化知识培训。使行业领导干部、企业负责人、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通过培训,更快掌握相关的前沿知识,提高科学管理和技术水平。特别是要加强工人队伍的培训和教育。当前建筑工人主体仍然是农民工,要以住建部实施新资质标准为契机,努力把建筑工人培育成职业化的产业工人。整合力量、加大扶持建筑工业化发展力度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2014年10月份,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建筑工业化、促进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加大财政对建筑工业化、工业化基地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在税收、土地、科技和人才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各市县政府也纷纷出台文件,加大对建筑工业化的支持。

加大对建筑工业化基地扶持。动员建筑企业、房地产企业、建材企业、设计企业以及大投资集团,投资建设建筑工业化生产基地、积极参加建筑工业化联盟。

加大建筑工业化产品的宣传、提高群众的认知度。积极宣传建筑工业化、建筑产品的优势和特点,提高美誉度和知名度。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建筑工业化的引导

加强技术指导。省住建厅成立由主管部门、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专家组成的建筑工业化专家专业委员会,进行标准编制、项目评审、技术理论、性能论定等方面的技术把关和服务指导。当前主要建立三个体系,即建筑工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市场应用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并定期建筑工业化技术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