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与环境论文

建筑与环境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16 15:53:50

建筑与环境论文

建筑与环境论文第1篇

关键词:智能建筑建筑环境

一、建筑智能化的子系统配置

建筑智能化一般是指该建筑物内具有楼宇设备自控系统(B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通信网络系统(CAS)。这三大系统是大项,每个系统中标还有许多不同的子系统。如楼宇设备自控系统中包含有: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公共安全管理系统等。按细分,楼宇设备自控系统有冷冻室调的监控、热源设备的监控、供配电设备监测、给排水设备的监控、电梯设备的监测、照明设备监控等。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又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出人口控制系统、巡更系统、访客和报警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

办公自动化从广义上讲即计算机取代人进行办公业务处理,办公自动化的具体工作性质的不同而不同。这里仅指办公自动化系统,即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承担一般常规的办公业务活动,如一般文字处理、文档资料管理、电子邮件、统计数据处理等。至于部分经营管理系统等则由建设单位根据自身需要而自主开发软件。

通信网络系统内容繁多,实际上包含各种语音、文字。图象、信息的通信网络系统,与语音与传真服务系统、数据消息处理系统、可视图文定位、可视电话定位、会议电视系统、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楼宇电视系统、数字无绳电话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卫星电视接收系统、扩声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音响系统、同声传译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可以说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涵盖了弱电系统的所有范围,涉及专业面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具有智能化系统的建筑物对建筑师的建筑设计要求也高了。智能建筑的设计需要智能化设计人员与建筑、暖通、电气(强电)、给排水、结构等各工种设计人员的密切配合。

二、建筑智能化设计针对建筑的要求

智能化建筑物是建筑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向人们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一系列高新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模式,先进设备和系统的进人生活正在迫使建筑环境与这种变化相匹配。

建筑智能化设计与建筑师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智能化系统进入建筑物,改变了传统建筑设计的一些做法。具体有:

l、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设备,如楼宇自控设备、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设备、闭路电视监控设备、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等。需要各种设备机房设置。

2、各个智能化子系统有各种不同的管线,如光纤、同轴电缆、通信电缆、控制电缆等,需要有竖井作为垂直通道;需要有吊顶作为水平通道;需要有架空地板、网络地板、线槽等作为室内布线通道。

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在方案阶段就要考虑到这些机房的布局,面积大小;弱电竖井的配置;吊顶、架空地板等则需考虑层高。如果建筑未提供智能化系统足够的空间,则智能化设计要满足功能的要求也是困难的。

三、智能化建筑的设备机房设置

设备机房设置的数量、面积大小因各建筑物规模功能不同而不同。现以一幢2万平方米左右的高层办公建筑为例来说明。

1、消防控制室

一般需要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建筑物均有消防控制室。采用较多的是集中报警系统,在消防控制室内设置一台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联动控制装置、消防广播装置、消防电话装置、手动直接控制装置等,还有直流24V电源。消防控制室面积15-20平方米左右,3×5或4×5(宽×长)即可。这既考虑到消防设备的安放,保证消防值班人员有一个应有的工作场所,还要根据实际需要考虑到值班人员休息和设备维修的面积。

消防控制室是火灾扑救时的信息、指挥中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般消防控制室设置于建筑物底层,门向外开启,最好直通室外,门应为防火门,建议为外开双扇门,门宽1200mm-1500mm.

消防控制室周围不应布置电磁干扰较强及其它消防控制设备工作的设备用房。

建议消防控制室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架空200mm.最好设吊顶。对于一个建筑群,则设置消防控制中心,其面积适当扩大。

2、BAS中央控制室

设置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的建筑物要设置BAS中央控制室。BAS中央控制室的位置应尽至靠近控制负荷中心,主要指冷冻机房。注意远离变电所等电磁干扰源,并注意防潮、防震。BAS中央控制室面积一般为15平方米左右,并应适当考虑工作人员值班、维修及休息所需的面积。

BAS中央控制室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架空200mm.当BAS中央控制室长度大于7m时,要设两个外开门的出口,门宽小于1m.建议采用防火门。

如果建筑物中所有智能子系统设备均集中设于一处,形成控制信息中心,则该中心面积为40-120平方米不等。

3、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

在具有计算机网络的建筑物内设置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内置网络交换机、网络互联设备、主配线架。机房一般设置于地上一、二、三层,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人区和网络接口。机房内应有足够保证设备运输方便,门应向外开启,建议采用防火门,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架空200mm.其楼板荷载可按5.10~7.5KN/m2设计。

由于各建筑物计算机网络要与因特网相联,所以机防要靠近外墙面,及靠近接入网引人方向。

4、通信机房

一般建筑物均有电话系统。对于电话用户较多的建筑物要设置虚拟交换机,其机房20平方米左右。对于宾馆则设置程控交换机,其机房面积20平方米左右。当电话用户不多的建筑物单体可在底层设置电话交接间,其面积一般不小于10平方米。

通信机房、包括电话交接间一般设于具有外墙的房间,以利于进出线。通信机房门应向外开启,建议采用防火门。机房可与计算机网络中心机房设置在一起,其共同面积约40平方米。

5、闭路电视监控室

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防盗报警系统的建筑物要设置监控室。监控室当设置在环境噪声较小的场所,其使用面积根据设备容量确定,一般为12-50平方米。根据目前举例的建筑物,监控室面积小于20平方米即可。

监控室门宽不小于0.9米,高度不小于2.l米。门向外开启,建议采用防火门。监控室采用房架空200mm.

对于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的建筑物具有消防控制室,其监控室一般与消防控制室合用一室,面积则为40平方米左右。

6、电视机房和卫星电视机房

电视机房的设置较为复杂,现分几种情况说明

*具有自办节目的前端,应设置单独的前端机房,其使用面积宜为20平方米;具有自制节目功能的有线电视台,可设置演播室和相应的技术用房。演播室面积大小根据实际需要,其天幕高度为3.0-4.5米。演播室噪声应小于NR25.技术用房面积及间数要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一般有播出机房(总控室)、备播室、化妆室、剪辑室、配音室、维修室等,还有一些办公用房。

*对于一般用户的建筑物则仅需在市有线电视进线处(靠外墙面)设置一间面积为10平方米的电视机房即可。住宅建筑则不必设电视机房。

*对于设置地面卫星电视接收站的建筑物,则要在电梯机房层或屋面设置卫星电视机房,其面积约为15-20平方米。在屋面还要设置卫星电视接收天线。接收天线安装位置应避开接收电波传输方向上的阻挡和周围的金属构件,并应远离公路、电气化铁路、高压电力线以及干扰等干扰源。

电视机房和卫星机房采用外开双扇门,门宽1200-1500mm,建议采用防火门。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架空200mm.

7.广播室

设置有线广播系统的建筑物要设置广播室。当有消防控制室的建筑物,广播室可与其合用。当有电视播放的建筑物,广播室可与电视机房合并设置。

广播控制室的技术用房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确定:

*一般广播系统只设置控制室,当录、播音质量要求高或者有噪声干扰时,应增设录、播室。

*大型广播系统室设置机房,录播室、办公室和仓库等附属用房。

广播控制室面积约为15m2,录播室面积约为40m2.门向外开启,建议采用防火门,门宽不小于1米。采用木地板或塑料地板,当配线较多或要求标准较高时,可采用活动地板,架空200mm.楼板、地面等效均匀静荷载3KN/m2.

8.声控室

对于设置扩声系统的会议室、多功能厅、多媒体报告厅等要设置声控室,设置扩声、控制设备。声控室一般设置于主席台、讲台一侧,面积根据功能、规模、档次,一般为10-20m2.场馆扩声机房设备较多,分为主机室,播音室、控制室,其面积稍大,约40m2左右。

9.控制室各种各样的智能化系统具有各种不同的控制室,如LED显示系统控制室。大屏幕公共显示系统在一些会展中心、车站、港口、交易场所,体育场馆等广泛。在设置大屏幕公共显示装置的附近要建控制室,面积10-20m2左右,建筑要求应按机房的基本要求,采用防静电活动地板,架空200mm,计算负荷4.5KN/m2.设置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主教室建议设置控制室,其面积约为6-10m2左右。

10.风除上述机房外,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还会有其它各种各样的设备机房。如对于档次较高的国际会议厅,要设置同声传译系统,则建筑物内配置同声传译机房及译员室。同声传译机房面积一般20m2左右,译员室5m2左右,译员室数量根据语种多少而定。部分计算机中心、信息中心比较重要,则要设置UPS室,计算荷载6KN/m2.有的工程需要设置酸性蓄电池室,则要采用耐酸地面。如在停车场管理系统,则要在车辆进出口出设置管理室,面积约为10m2左右。总之,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各种各样的智能子系统设置相应的设备机房。

四、智能化建筑弱电竖井设置

1、传统建筑中,弱电管线一般只有电话、电视管线,大部分建筑物中垂直干线一般沿墙体暗敷(或明敷),使管线到达各楼层。这种传统做法已不适应建筑物智能化系统垂直管线的敷设要求。垂直管线沿邀陪敷主要存在以下:

*墙体结构,物别是大量管线的集中穿越

*给安装施工带来困难

*不利于管线检修

*不利于系统扩容及改造

在近几年设计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内,基本上都设置竖井以用于垂直干线的敷设。由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广泛应用,弱电工竖井与强电竖井一样普通采用。竖井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建筑物的沉降缝设置和防火分区等因素确定。

选择竖井位置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直靠近各种设备机房

﹡不得和电梯井、管道井共用同一竖井。弱电和强电线路,一般应分别设置在弱电竖井和强电竖井内。如受条件限制必须合用时,弱电与强电线路应分别布置在坚井两侧或采取隔离措施以防止强电对弱电的干扰。

﹡避免邻近烟道、热力管道及其他散热量大或潮湿的设施。

﹡在条件允许时宜避免与电梯井及楼梯间相邻。

3.竖井的井壁应是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非燃烧体。竖井在每层楼应设维护检修门并应开向公共走廊,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丙级。

竖井面积大小除满足布线间隔及弱电设备、端子箱布置的必须尺寸外,并要留有不小于0.8m的操作、维护距离。

各楼层的竖井需上下层相应对齐,便于垂直干线线缆敷设。

4.弱电竖井内布置有所有智能化子系统的设备和管线、桥架。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就有各楼层设置的各种控制模块、端子箱、火灾报警总线、联动总线、手动启停重要消防设备的控制线、消防电话线、消防广播线对于计算机系统的建筑物,各楼层弱电竖井兼作楼层设备问,内设置楼层网络网络交换机、配线架等,竖井并不单单是走线的井道。有时竖立井内还要设置电话分线箱,电视分配器箱等。所以说对于建筑来说竖井关非可有可无,不但要有,而且要一定的面积。

5.计算机网络系统,楼层设备的数量应从楼层配线架至信息插座水平布线的长度距离来考虑,当水平布线的长度在范围内,可设置一个楼层设备间。当超出这一范围,则要考虑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楼层设备间。当楼层设备间仅当计算机网络系统单独使用时,其面积为l.8m2时(1.2深×1.5宽),可安装个单孔信息插座的工作区所需的连接硬件和相关设备。一旦单孔信息插座超过200个时,可在该楼层增设设备间。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与面积对照加表一所示:

如果弱电竖井为所有智能化子系统共用,则弱电竖井面积大于上表所列面积,一般要达到4m2.当然,对于住宅建筑来说,房屋开发商为了提高住宅用户的使用面积,而限制公共面积。则竖井也可以小一些,但那只能在竖井内走线,有关部门设备只能放置于公共部位的墙壁上,实际上这是不可取的。

各楼层弱电竖井内要在楼板开出宽300mm的洞,以使布置桥架和管线。当设备、桥架、管线安装完毕后,该洞以防火材料封堵。

五、智能化建筑水平布线对建筑的要求

解决智能化建筑垂直干线的敷设问题,则还存在水平布线如何走,而且水平布线量更大,面更广。传统布线一般沿顶板,地板暗敷,这对少量管线是可以的,但对具有众沿多子系统的智能化建筑来说显然是不现实的。

智能化建筑水平布线方式的确定,是一项很重要的事情,它不仅对该建筑的指标或效益有直接影响,而且对该建筑的环境有很大影响。我们很难设想在一幢智能建筑中由于水平布线方式不合理,而造成空间压抑或使用功能单一的后果。

下面就主要几种水平布线方式加以说明。

1.桥架、线槽布线方式

这种布线方式即采用金属的桥架或金属的、塑料的线格布线,在通道吊顶内敷设。这种市线方式目前是常用的。它有安装简单、配线容量大等优点。但缺点是该建筑物一定要有吊顶。且桥架、线格安装在吊顶内,容易造成与通风管、给排水管道等抢占空间,引起净高降低。采用这种方式布线时,一定要与通风管,给排水管配合好。有的工程中采用塑料线槽沿墙明敷布线也是有的,但也需要建筑处理好墙面装修,否则要影响美观。

2.金属管布线方式

采用金属管在吊顶内敷设。这种方式施工简单且投资小,但对于众多智能化子系统来说,很多管子排列也是麻烦的。

3.网络地板布线方式

网络地板是近几年来的新产品,比较适用于智能化子系统的布线。它的主要缺点是投资大,普遍采用尚有困难。其优点是布线方便,容量大,而且强弱电线路可通过隔板分开;当工程完成后,如要变更线路,增减线路,出线口引出均很方便。特别适用于一些设备机房、计算机中心、、微机教室等场所。这种布线方式也影响层高。

4.架空地板布线方式

这种布线方式是利用架空地板与原楼板间的空间布线的方式。在夹层空间中一般采用线槽布线。其优点是布线简单,维护方便,适用干线路变更频繁,自动化办公设备较多的场所,主要缺点也是以牺牲建筑物层高为前提。一般架空200-300mm.

5.扁平电缆布线方式

这种布线方式是在楼板上辐射扁平电缆,并用胶带固定,盖上方块地毯的布线方式。其优点是敷设线路方便,维护简单,但缺点很多,贬平电缆不能辐射在通道上,重物下;投资大。主要问题安全性差,会由于摩擦平凡损坏贬平电缆保护层,产生不安全性。这种方式对建筑物的层高基本无影响、但应用不多。

其它布还有几种布线方式不大有实用意义就不介绍。一般水平布线采用上述几种方式来解决。如在通道中采用桥架、线槽或金属管线布线,当然较大量的信息点用户的场所则采用网络地板或即空地板布线。我认为不管采用吊顶还是地板,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层高。在保证房间净高的情况下就必须增加层高。

建筑与环境论文第2篇

关键词:自然地理环境;建筑思想;设计概念

Abstract: although people have never stopped the building and climate, architecture, and the research field, but in different period of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degree and is not consistent, this and peop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to natural attitude. Treat human geographic environment of attitude experienced "decided to- -nothing-a contingent-inevitable" of the process.

Keywords: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Building thought; Design concept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1 古代建筑中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古代中国人崇拜自然,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中国的传统建筑比较注重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中国传统建筑设计理念来源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风水术”。“风水术”的实质不外是对地质、地貌、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做出或优或劣的评价和选择,以此为依据采取相应的规划设计的措施,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创造适于长期居住的良好环境,因此说地理环境因素在我国古代建筑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早期文明,特别是定居文明受其所在地理环境、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非常大,从而产生了以自然过程的作用来解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进程的社会理论,这就是西方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希腊时代,盛行于18 世纪、19 世纪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曾广泛流行于社会学、哲学、地理学、历史学的研究中。古代西方虽然不象古代中国一样拥有一套完整的风水学说体系,对地理环境中各因素对建筑设计都有明确而具体的指导,但不同的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对西方古代建筑影响仍然是很明显的。例如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的石头建筑及其建筑群体的形式,均与古希腊的地质景观条件有关,古希腊内地多山,土地贫瘠,但盛产大理石,为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开阔地和平原,其建筑群体布局以自由的、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原则为主流。

1. 2 工业时代现代建筑的地理环境“虚无”论

对建筑学来说,地理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不像“决定论”本身在社会理论中的地位那么长久而稳固,长久以来,大多类型的建筑的设计仅从形式美学、空间、结构技术等等方面考虑,而看不到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自从工业革命以后,现代建筑的出现,全球建筑形式国际化、大同化,就是普通的居住建筑也再难找到基于地理环境因素的设计,这一时期从总体上可以说是建筑的地理环境“虚无”时期,无视地理环境因素的存在,必然导致建筑与环境的对立。因此,建筑成为破坏环境的主导因素,不考虑环境因素影响的建筑也为人类的生活前景埋下了无数的隐患,诸如地震、洪灾给城市及村庄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

1. 3 后工业时代建筑创作中的地理环境的“或然”论

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从建筑的发展过程来看,是一个模仿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最终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现代建筑时期走到了极端,其结果是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恶化。20 世纪50 年代以后,欧美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但城市整体视觉环境的恶化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使人们注意并重视到现代建筑最大的问题―――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使建筑思潮的总趋势朝向多元论方向发展,这种趋向的目的是要求获得建筑与环境的个性及明显的地区性特征,地区性的特征的表现即为建筑应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并反映民族、生活和文化的背景。比如“新乡土派”的创作观念,注重建筑自由构思结合地方特色与适应各地区人民生活习惯。使得建筑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被紧密地结合起来,而生态学与建筑学的结合,更是将地理环境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关系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1. 4 新时代的绿色建筑创作中的地理环境“必然”论

进入21 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业社会时代所遗留下来的严重问题: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1992 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里约热内卢宣言”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绿色建筑观。解析绿色建筑的概念,主要表现为对环境问题的回应,地理环境因素是绿色建筑生态体系构成部分,至此,地理环境因素在建筑创作中确立了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考虑地理环境因素在绿色建筑的创作中成为必然。

2 建筑设计中地理环境因素的表达

2. 1 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建筑思想

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学专著《建筑十书》里有不少章节涉及到建筑与气候,如对建筑的方位、房间的自然采光及建筑材料产地等问题的论述,说明了古代西方人的适应自然的思想。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自然环境的研究不断地产生一些思想影响并指引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由此产生了各种与环境相关的建筑理论,对建筑的理论及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赖特与“有机建筑”理论、文脉主义建筑理论、建筑与环境共生的理论、适应气候的建筑理论及绿色建筑理论等等。

2. 2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与建筑设计概念

任何设计都始于对设计概念的追求,建筑师以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作为构思的依据,通过环境受到启示或引发灵感―――设计概念。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由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产生的设计概念有以下几类。

1) 建筑形式模仿地理景观

由模仿地理景观结构而产生的建筑设计理念,可分为地理景观形态的构造模仿、地理景观形态的意境模仿两类。地理景观形态的构造模仿着重于建筑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持一种谦恭的态度,让建筑顺应地形,从而使建筑与所处自然环境产生某种脉络关系;地理景观形态的意境模仿首先要对地理景观环境进行解读,从地理景观形态中攫取其某些显著的有代表性的因素,提炼出概括性的能表达景观意境的元素来表现建筑。

比如现代建筑大师贝聿铭的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的设计,该建筑坐落于克罗拉多州的落基山脉山谷中,那里的弗德台地国家公园是北美印第安人史前居住地遗迹保留地,他说:“当地印地安人的建筑就与那种自然的环境十分的相称,十分的协调.他们使用同样的石头,使用同样简单的造型,……巨型的石块,巨大的石窟,简单的几何形体,自然的造型,都是值得我借鉴的东西。”大气研究中心外形简朴浑厚,塔楼式的屋顶使建筑物本身像巍峨的山峰,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调和。

2)建筑形式融合地理景观

建筑形式融合地理景观的主要表现是尊重自然,尽可能地减少对地球表面的区域景观的破坏,追求建筑与自然的有机结合。掩土建筑将建筑主体植入地下,以保证地表景观的完整性或者使建筑犹如从地下生长出来一样与地理景观形成有机的整体,前者如贝聿铭的“美秀美术馆”,后者如现代建筑大师赖特的流水别墅及安腾忠雄的水御堂。

3)自然要素在建筑形式中的抽象化运用

将自然地理景观中的各要素抽象化引入建筑形式的做法,是很多优秀的建筑大师常用的手法。比如路易•康,他认为“于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的光,因为它有情调,―――它提供了我们共识的基础,它使我们能接触到永恒。自然光是唯一能形成建筑艺术的光。”他在肯贝尔艺术博物馆成功的运用了光线的变化。再如安腾忠雄的关于光、风、水的系列宗教建筑,他着意把“绿化、水、光和风根据人的意念从原生的自然中抽象出来”,引入建筑物之中以产生“神性”的空间境界。

4)气候建筑

建筑与气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但却不断有建筑师从中感知到新的理念,使气候建筑的形式不断地获得新的生命。如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的以“开放向天”的空间为中心的适应气候的设计策略;杨经文提出的“生物气候摩天大楼”的理论和实践。

建筑与环境论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 外部空间; 环境

Abstract:The exterior space of architecture is an important ingredient of our environment,this paper analyses on the theory about the relation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exterior space, this will Help us thinking the problem of architectural design,so the proces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will be more clearness and systematicness.

Key words:architectural design;exterior space;environment

建筑与其所形成的外部空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个人类特有的生物圈,在联系人类生产生活与原生自然环境的纽带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建筑设计与其外部空间关系的分析就是创造这种特有生物圈意义的空间技术,本文着重分析建筑设计及其外部空间关系的几种典型的理论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建筑设计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建筑设计过程更具条理性和系统性。

1建筑现象学

每座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城市居民的种种意志和行为要求,如社会礼仪、生活习俗、自然条件、材料资源、文化背景、历史传统、技术特长乃至地方和民族的思想、情感、意识等,从而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精神内涵,因此建筑外部空间的形成要体现这种内在的文化涵义,建筑师应当把握隐藏于建筑形象背后的文化涵义,只有如此才能在建筑环境构成上确切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意志和情感。在研究外部空间的意义方面,建筑现象学(Architecture Phenomenology )不仅重视建筑的物质属性,而且重视建筑的文化与精神作用,重视生活环境的场所精神。广义的建筑现象学是指运用现象学方法,对人与环境关系所进行的研究,也被称为场所现象学或人居环境现象学。狭义的建筑现象学是指由挪威建筑理论家舒尔茨(Christian Norberg-Schulz)所创立的一种建筑理论。[1]舒尔茨认为建筑现象是环境现象的反映,而环境现象应该包括自然环境、人造环境、场所三个方面。“场所精神”(Spirit of place)是舒尔茨建筑现象学的核心。场所这个环境术语意味着由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场所不仅具有物质形体,而且还蕴含着精神上的意义,场所的精神比空间和特征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意义,建筑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形式是否能获得有意义的场所精神,是建筑作品成败的关键之一。场所精神是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尊重和保持场所精神并不意味着固守和重复原有的具体结构和特征,而是一种对历史的积极参与,这是场所精神的根本意义。

2行为建筑学

在体现人们活动行为规律方面,行为建筑学(Behavioral Architecture)是研究人类行为与建筑环境关系的学科,目的在于建立一套符合行为规律的科学设计程序及理性的建筑设计方法。注重空间行为及建筑设计的关系,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考虑空间行为的规律,才能符合人们生活和社会文化习惯的需要。为了在设计中达到这一目的,通常应注意认知地图的功能和私密性、领域感和个人空间的处理等两方面因素。认知地图是指人们在城市空间环境中的认知能力,建筑与城市布局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程度,运用认知地图的分析方法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理论,通过对城市居民的调查而建立起建筑与城市设计的参考框架。凯文·林奇也系统地提出了认知地图的内容与功能,人们对环境的意向由三部分组成:识别性、结构和意义,识别性是指环境中的实体在背景中的关系中具有图的性质,结构指物体在空间上的相互联系,意义指实体或空间的本质,林奇的主要研究集中在前两部分。D·阿波利亚斯(1969年)也曾提出关于建筑与城市识别性强弱的三个因素:即形式、显著性、意义。私密性、个人空间、领域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要求,行为科学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使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关心上述行为特征,并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3建筑类型学

任何建筑形式的法则都不能脱离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而存在,它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城市形态之中。建筑类型学(Typology of Architecture)认为,任何建筑形式的法则都不能脱离历史上产生的建筑形式而存在,它只能存在于原先的建筑、城市形态之中,建筑类型学从根本上解释建筑的统一性与变化性相结合的规律,类型学研究的重点主要有三方面:即类型选择(创造的过程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类型处理(对已选取的类型进行几何简化)、类型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看,罗西把城市当作建筑集合的场所和新形式产生的根本,建筑则构成城市的片断,成为城市的有机部分。他认为城市本身就是一个类型,一个建筑类型层次的终端形式。他曾说:“应建立起建筑的类型,以确定城市形态结构”、“城市中存在的现实形态凝聚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性,城市是他的聚合体、融合着意义和实体。城市是在时间、场所中与人类特定生活紧密相关的形态。其中包含着历史,它是人类文化观念在形式上的表现。”[2]类型的选择和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延续,城市的最终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组群,而建筑和建筑组群之间的关系则要由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联系,所以类型学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要手段,它能通过研究建筑类型与城市环境的关系,探索城市形态学的科学方法论。

4新陈代谢与共生论

在建筑与环境和谐相处方面,黑川纪章的新陈代谢论将生物学的进化论和再生过程引入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使技术、自然、人三者和谐地发展。新陈代谢论共同特征是发展的观点,反对把城市和建筑看成固定的、自然进化的观点,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的动态过程,认为建筑如同科技发展循环不止,主张在城市和建筑中引进时间因素,明确各个要素的周期,在周期长的因素上装置可动的、周期短的因素,她们以生物学说作为其技术观念的基础,把建筑和城市看作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开放的系统。就像有生命组织一样。并强调重视关系胜过重视实体本身,不仅强调整体性,而且部分、子系统、亚文化的存在与自主,还强调历时性(过去、现在、将来的共生)和共时性(不同文化的共生)。黑川纪章还在其基础上发展了过渡空间、模糊性、矛盾心理和多价性理论,并逐渐将其思想发展为更成熟的“共生城市”理论,“共生城市”理论,是基于“生命原理”的一种城市观和建筑观,涉及的重要概念有新陈代谢、循环、信息、生态学、可持续发展、共生(Symbiosis)和遗传基因(Gene)。[3]他认为21世纪是生命原理时代,在生命时代担当主角的是信息传递、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和其他隐形技术。“共生理论”包含许多不同的范畴:历史与现在的共生、传统与最新技术的共生、部分与整体的共生、自然与人的共生、不同文化的共生、地域性与普遍性的共生、建筑与环境的共生等。

5生态建筑学

建筑外部空间设计中生态观念的引入不仅使建筑设计综合考虑环境和气候因素,也使建筑转化为高品质空间成为可能。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提高和技术手段的进步,人类已能主动地创造高层次的人类生活环境生态系统,尊重环境的自然属性,并整体地考虑生态、社会、文化等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强调设计每一局部、每一层次同各级环境整体的不少分割性,生态建筑学(Arcology)就是在这一形式下产生的,探讨立足于生态学原理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为的是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其任务是改善人类聚居环境,目标是创造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其有关于建筑与环境主要内容为确立生态平衡观点及两个原则:整体有序和循环再生原则。麦克哈格(Ian L.MCHarg)所著《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表明生态学和建筑学经各自的发展走向结合,在更高层次上给建筑及规划设计带来了新的思想、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上世纪90年代,美国建筑界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烈,产生了强调建筑应该具有包含自然环境生态功能的所谓“环境派”,比较典型和突出的环境派建筑设计集团是美国的“赛特(Site)设计事务所”,还有一些西方建筑家在设计上提倡使用资源最丰富的木材,以保护资源平衡,主张使用再生材料、循环使用的材料,特别是金属材料和玻璃材料,拒绝使用很难自然分解的塑料建筑材料,以保证生态环境的净化。美国建筑家彼得·福布斯(Peter Fordes)等人就是这个流派的代表,这批人也是环境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越来越大的影响。

6新城市主义

自从50年代以来,随着高速公路、卫星城市、高速公共运输系统的发展而产生的“非城市化主义”浪潮,导致城市越来越庞大,原来的旧市中心逐步荒废,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恢复旧市中心的功能,恢复旧城市的面貌、重新给予人们以真正的城市生活品质和内容,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的主要内容就是恢复旧的城市面貌和功能,以现代需求改造旧城市市中心的精华部分,使之具有符合当代人需求的新功能,但是要保持旧的面貌、旧城市的尺度、城市和建筑之间的关系。使城市重新成为人们集中居住、工作和生活的中心,建筑设计的方式是基本不进行新建,而采用在旧建筑基础上的重建、改建、修饰的方法、保留旧建筑、旧城市的完整面貌,并赋予它新的功能内容。新城市主义对于未来的城市发展模式及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成功的模式。[4]

参考文献:

[1] 刘先觉主编. 现代建筑理论[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09-111.

[2] 郑景文. 罗西的建筑类型学及其批判[J]. 四川建筑,2005,( 10):37-40.

建筑与环境论文第4篇

随着社会的工业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开设建筑专业的学校逐渐增多,许多高校也开设景观建筑设计这门课程。同时,为了创造景观建筑与自然环境能够和谐相处的环境,人们拥有良好的居住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理论被建筑教育者融入到高校的建筑设计课程里面,深入了解绿色建筑理论与景观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

关键词:

绿色建筑理论;景观建筑设计;高校教学;影响

近些年,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资源一天天变少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关注,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现状,绿色建筑理论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迅速在高校的建筑设计专业中蔓延开来,被融入到现代景观建筑设计教学里面,一些高校还专门针对绿色建筑理论对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进行了全新改革,大力推广绿色建筑理念,并开设相关的课程。

1绿色建筑理论

1.1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绿化,而是代表了一种概念,从设计到建造的过程中消耗最少的资源。绿色建筑理论指的是将生态学理论和自然环境应用在建筑设计和建设的过程当中,使建筑物和自然环境能够相互协调,绿色建筑理论能够充分利用资源且在减少破坏环境的情况下构建出适合人们生活需求的生态环境,既节省资源消耗,又能保证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家有关部门、建筑专家以及生态环境专家的研究和认可下,绿色建筑理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要想建筑和自然能够和谐共处,就必须坚持绿色建筑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待建筑物。

1.2绿色建筑的特点

第一,绿色建筑和自然的相互融合。绿色建筑的理念就是创建建筑与自然能够和谐发展、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态环境。绿色建筑在理念中展现了当地的人文环境,通过建筑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展现出来。第二,合理的利用能源。绿色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但要重视环保节能,建筑布局合理,还要充分合理的采用各种生态技术手段将能源利用起来。太阳能和风能是绿色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两种能源,设计人员可以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在建筑顶部增加利用太阳和风能所用的电池板和风车,将太阳能、风能转换成电能,不但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消耗,还增加了能源的使用率。第三,建筑室内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充足的阳光,防噪音等。室内空气的流通能达到节能省排的效果,充足的阳光可以减少室内灯具的时间,从而延长各种灯具的寿命,节省了电能的消耗。总之而言,运用绿色建筑理论建造的建筑物不但能够给人们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条件,还实现了人类、建筑以及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2景观建筑设计的全面认识

2.1景观建筑设计的概念

景观建筑设计是一门在建筑专业课程里新兴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综合学科,景观建筑学是以建筑、园林、规划为研究理论支撑骨架,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字艺术的发展与综合运用,设计领域的学科交叉共荣已成为其必然趋势。从建筑学的发展角度来说,景观建筑和一般建筑不同,景观建筑和当地的环境、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造型优美,具有景观和观景的双重身份,比一般建筑在设计上敏感、复杂、广泛。景观建筑设计需要丰富的建筑知识,并且还涉及到了风景园林学、生态环境、规划学等多科学的知识,景观建筑不单是指设计一个好看的房子,它还代表着当地的文化的社会形态,承载着当地的文化习俗。此外,景观建筑的设计还涉及到科学、美术、社会等诸方面因素,它们密不可分,相辅而成。景观建筑设计对全球的城市和环境建设起到而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建设做出了贡献。

2.2景观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区别

LandscapeArchitecture在国内学科的意思就是景观建筑设计,但是,在与中国传统的园林学科等融合的过程中,将LandscapeArchitec-ture翻译为“风景园林设计”。从翻译的角度讲,景观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设计,只是设计的内容、对象、表象不同而已。景观建筑设计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以景观建筑为主,对特殊园林建筑、景观建筑的只是用于实践。而风景园林设计的研究范围相对来说比较广,不仅涉及到设计层面的内容,还涉及到规划层次的内容,比如风景区旅游规划、森林公园规划等。在设计要素方面,风景园林设计包括了景观建筑设计,但是景观建筑设计也有一部分内容不属于风景园林设计,比如城市的博物馆、城市中的特色景观建筑。所以,对于设计对象,景观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层次范围不一样,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的交集。

3绿色建筑理论和景观建筑设计的关系

3.1绿色建筑理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的价值

如今,无论是绿色建筑还是景观建筑设计,这两者的共同主体就是可持续发展。城市里的的标志性建筑由传统高消耗发展模式转化成可持续发展模式,而绿色建筑正是转变的唯一道路。景观建筑设计关系到土地、城市、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景观建筑设计里包含了绿色建筑的理念,建造和技术的推广,社会的多个层面,多种学科的参与。由于建筑周围的景观不仅要具有美学的价值,还要突显出绿色生态的意义和环境保护作用。一个好的景观建筑设计作品至少包括两方面,第一要关注自然,不破坏生态平衡,具有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第二是要展现出当地的人文情怀。所以,景观建筑周边的环境景观的设计和应用都离不开绿色建筑的理念。

3.2景观建筑设计有助于绿色建筑的发展

根据我国目前能源耗量来讲,建筑设计的能源消耗占我国能源消耗总量的30%,我国的建筑达400亿平方米,但其中节能建筑只占了的1%,剩下的全部都是高能消耗建筑。有专家提出,运用景观建筑设计手段可以实现低性能的绿色建筑。景观建筑设计将被作为发展、推广绿色建筑理念的一种策略,利用绿色建筑理念和景观建筑的优势就可以将高能消耗建筑转化为低能消耗的建筑,这也是我国未来在建筑设计发方面发展的一个趋势。

4绿色建筑对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的影响

4.1景观建筑设计概念的形成

将景观建筑的周边环境从一个场所模型想象成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在景观中带有目的的寻找能激发能生成建筑形态的要素,这个要素可以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也可以是抽象的有特色的景观特性。将要素结合到一起,将这个集合作为建筑形态的出发点,同时思考人类在景观中的方式与建筑的关系,从而确定景观建筑的设计概念。

4.2建筑设计课程的调整

随着可持续发展、绿色生态问题研究的不断突出,意识到绿色建筑理念对社会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内各所高校也纷纷将绿色建筑的理念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教学当中,在各高校对建筑设计专业进行了绿色建筑理念的设计课程改革后,建筑设计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全面了。针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改革的方式主要有建筑设计课更加重视绿色生态,增加绿色生态实例并对其分析;在建筑设计课程中增加了绿色建筑、生态环境等专题,甚至针对建筑设计教学的改革,形成了绿色建筑设计教学的体系等。

4.3景观建筑设计

增加新课程景观建筑设计在理论课程方面,国内的一些高校在充分研究认识绿色建筑理论后,在景观建筑原有的理论内容中增加了绿色建筑理念,为了让课程更好的与教学目标相结合,开设了相关理论课程让学生选修,当学生选修的相关课程结课后,所学到的与绿色建筑相关的内容会一直渗透到每年的建筑设计课程中,并且要求学生对景观建筑设计方案说出合理有效的绿色建筑的分析。

4.4绿色建筑理念加入景观建筑设计教学后的现状

建筑设计专业的景观建筑设计课程的文献资料并不多,建筑设计的研究多见于建筑学课历史、建筑学科实践方式以及学校的建筑专业的教学体系,或者是风景园林设计的研究。有建筑设计专家针对中国传统的建筑设计和建筑景观设计做出了研究。在建筑设计原有的优势上加入绿色建筑的理念,运用实地感知、测绘和分析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景观设计意识。

4.5当今高校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的局限性

自从绿色建筑的理念和技术逐渐被融入到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的体系中后,很少有学生对景观建筑设计背后的绿色生态区深入探索,大多数学生都是直接照着某些知名景观建筑设计师的绿色景观建筑设计作品进行模仿,这种现象表现出来的不是结合本土的生态和思想,更像是对流行的跟风。景观建筑设计不仅要求学生学习相关的应用实践,还要求学生要牢固树立建筑的生态环保意识,奠定基本的职业素养。在目前景观建筑设计的教学体系中,建筑设计的专业理论知识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生态环境、当地的文化习俗、当地的历史等多方面的内容,景观建筑设计的理论课与设计课的联系不紧密,这样和很容易形成景观建筑的设计与理论、技术慢慢分离。建筑的造型和图纸成为景观建筑设计课程的重点,从而忽略了建筑的技术特征和设计意义。而学生对绿色建筑理论的知识和技术一知半解,在实践中也没用办法在生态技术层面进行合理的运用以及创新。由此可见,绿色建筑理论并没有正在融入到景观建筑设计的教学体系中,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局限于景观建筑设计的表层,并没有深入到景观建筑设计的生态思想,甚至养成了学生在画景观建筑图纸的时候的模仿习惯。

5总结

如今,绿色生态和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建筑专业和景观建筑设计课程的共同话题。绿色建筑理论在景观建筑设计中受到应用,成为节省能源、促进建筑、城市、人类以及自然的和谐发展,而绿色建筑理论仍然是建筑教育者和专家去深入研究和探索的话题。绿色建筑理论在景观建筑设计课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让学生详细了解了一个绿色景观建筑的知识链。

参考文献:

[1]郭苏明,夏兵.绿色建筑理论对景观建筑设计教学的启示[A].高等建筑教育.2014(05):5-9.

[2]林飞.浅谈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论的应用[A].江西建材.2014(10):7.

[3]周墙.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4.

建筑与环境论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应用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得到应用,是在近几年才兴起的。但是,在这段时间内,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并且在建筑行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建筑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因为研究建筑设计以及环境设计时,都需要通过建筑环境心理学为基础对其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由此可见,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只有通过对相应的规律以及知识进行更加灵活的应用,才能设计出一个符合人们需要的建筑环境,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希望对今后的建筑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依。

1、在建筑空间设计方面的应用

通过对空间环境心理进行充分的研究以及认识,有助于帮助人们对生活空间进行进一步的分析。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情况,从而找到心理距离以及实际距离之间的差异,将个人空间以及他人空间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于空间的开敞感以及封闭感进行有效地控制。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或者是对环境进行设计时,就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对空间进行组织,对建筑物以及建筑群落加以科学的布置,将人与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并且在必要时,可以对建筑的面积以及高度的问题加以调整,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建立在环境心理的基础之上,只有设计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了,才能够满足人们在心理方面的最本质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空间环境。

2、在建筑形式设计方面

环境心理学在建筑形式的设计过程中也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因为在对环境心理学进行研究的环节中,其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占据着很大一部分。人们更加容易对一些形状新奇或者是特殊的建筑物产生极大的好奇心,进而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反映。由此就形成了视觉心理这一概念。在建筑形式中,包含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图形、背景或者是建筑物的线条以及工艺质量等,这些因素都会让人们的视觉产生不一样的感受,同时还具有不一样的作用,这些都可以成为主要的客观环境影响因素,进而对视觉环境带来不同的效果。对视觉环境心理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后,就可以对建筑物形式进行更加完善的设计,使之建立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将建筑形式变得更加美观。同时,建筑物的功能性要求也能得到满足,与周围的环境保持协调一致的效果,进而人们对于环境的心理要求也就得到了满足。

3、在建筑色彩设计方面

建筑色彩也会对视觉环境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一点与建筑形式是十分相似的。建筑色彩与建筑形式相比,更可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能够对人们的视觉带来一定的刺激,从而将潜在的心理需求展现出来,从而得到良好的设计效果。由此可知,应用建筑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对建筑外观的整体效果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按照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建筑色彩能激发感情效果,如舒适与不舒适、紧张与松驰、兴奋与沉静;温度效果,如温暖与寒冷;轻重效果,如轻浮与沉重;明亮与暗淡,大小效果,如大与小,膨胀与收缩;距离效果,如前进与后退。此外,建筑色彩还具有联想性、象征性和记忆性。这些都属于心理效果的范礴,同样包含着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对于建筑设计和环境设计起着指导作用。

4、在室内设计方面

室内设计,说到底,就是室内环境设计,同样要遵守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例如对于室内空间的区划、尺度和比例的确定。某些空间的扩充和变化,如何取得空间各部分的平衡,如何在室内突出视觉焦点,如何取得人和物的立体感等,都可按照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进行设计。

室内饰面材料是室内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对于这些材料的质感和色彩,如何取得它们的表面效果、色彩效果和装饰效果,都可按照视觉环境心理的规律进行设计。此外,对于陈设、家具、生活用品、灯具和盆栽植物等的布置及其相互关系,如何取得光影效果和环境气氛,同样可按照视觉环境心理规律进行设计。

5、在城市环境设计方面

建筑环境心理学是城市环境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可以进一步扩充为城市环境心理学。城市环境心理学是研究城市居民心理和城市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城市环境与居民心理的关系,城市环境的保护、改善或创造对居民产生的心理效果。前者涉及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认知,在城市环境中的行为及对城市环境的评价等。后者涉及居民心理障碍的祛除,心理满意度的获得,城市经济发展的保证以及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弘扬等。

在建筑环境心理学中处理的一些问题,例如高密度居住区里出现日照、通风不足,噪声增多,生活互相干扰,室外活动用地过少等现象,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又如工厂地区附近的建筑物由于空气、水、土壤会受到污染,轻者影响居民健康,重者导致居住疾病流行,同样造成了不良的居住环境。类似这样的间题已不局限于建筑环境心理学的范畴,而是进而衍成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内涵,但是进行城市环境设计时,建筑环境心理学的一些理论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适用,因此可以说建筑环境心理学大大促进了城市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城市环境设计。

6、结语

建筑环境心理学,简单的说,它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或者说是“研究人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这是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形成一门跨两个领域的边缘性学科。至今对它的理解还不尽一致。心理学界认为,环境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领域,它分析研究人的经验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建筑学界认为,环境心理学与心理学其他领域有明显的差别,环境心理学着重研究人与周围社会的、物理的环境关系。重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探讨解决存在于人与环境之间未被认识的问题的途径。总之,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多门学科关系密切。所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于今后的建筑的设计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晨.试论建筑设计中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J].福建建材.2016(12)

[2]陈嘉轩.低碳概念下的建筑设计应对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3]胡敬国.论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创新思维[J].住宅与房地产.2017(03)

建筑与环境论文第6篇

一、立足现状,阐述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原则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不是随心而来的,也不是毫无章法的,其需遵循一定原则,如此才能更好地创造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场所空间。对此,该书结合当前环境艺术领域、建筑领域较热的话题,以及环境艺术设计与建筑设计的重要追求,即如何满足现代人对建筑环境的多样需求,着重阐述了建筑环境艺术设计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其一,需要遵循时代性原则,即学会在时尚中寻求设计灵感,在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设计的碰撞中获取灵感,为创造既具有文化根源又具有时代特性的建筑奠定基础;其二,需要遵循地域性原则,即学会在尊重地方人文资源、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以在情感强化建筑环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避免建筑环境的过分“标新立异”;其三,需要遵循大众性原则,即需明白建筑环境的创建、建筑空间的构建等是以满足大众需求为要求与目标,在设计过重理应以得到广大群众理解和认同为重要指引。

二、结合案例,阐释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美学表达

建筑环境艺术设计遵循一定原则是必要的,但固守一些原则,不适时变通,不注重大众审美取向与趣味需求的转变,也容易被时代、被社会所淘汰。在这一认知的启发下,该书特意结合现实案例,阐释了当前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表达,以为读者提供更具实用性的内容。一方面,作者结合园林建筑案例,阐释了生态美学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表达,例如不管是建筑外部空间中植物的栽培、水体的设置,还是建筑内部环境中绿植的培育,都是建筑环境追求生态美、自然美的表现,再如不管是建筑构件中节能材料的使用,还是建筑环境中对自然光的引用,都是建筑追求可持续发展的表现。另一方面,作者结合公共建筑设计案例与公共空间设计案例,阐释了整体美与协调美在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表达,例如不管是体育建筑还是医院建筑,都比较注重其与外部交通环境、活动场所的联通,注重建筑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衔接,究其原因,建筑处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不是单独的个体,其功能的发挥,须得有机融入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之中才有效。

三、立足问题,阐明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关注点

建筑与环境论文第7篇

历来评论是创作发展的必要因素,没有建筑评论就没有建筑创作的发展。

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建筑界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思想、意识、观念和标准的纷繁。曾经有人呼吁重新研究诸如"建筑美学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当今建筑评优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建筑学还是不是具有客观规律与法则的科学?",如此等等,真的使我们建筑师坐不住了。笔者几年来与国内外一些同仁多有切磋,也作了一些设计和研究,偶尔在建筑杂志上也有几篇拙著发表,自以为感悟颇深,今有机会写出也希望能与同行交流。

一、关于21世纪"可持续发展"口号下的建筑创作与评论的标准问题

1.当今世界建筑界的脉搏

本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环境革命,第一次发生在6O年代末7O年代初,人们开始辩论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转向对环境的关注。8O年代末和9O年代初是第二次环境革命,这一次重新界定和扩大了许多原有的慨念,并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

1987年以布伦特兰(Bruntland)为主席的联合国与世界环境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下的定义可概括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国际建协2O次大会的议题来看,建筑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与自然进行全面的对话。今天"人类环境科学"基础上的建筑学使众多建筑师真切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也因此感到了新趋势下当代建筑师的责任和创作的冲动。"可持续发展"作为时代的主旋律促使建筑学有了重大的发展。人居环境的研究成为一门科学,而建筑、城市和园林则成为其主导学科。研究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创造无废、无污、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建筑文化已成为当代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2.美学标准的发展

世纪更替,建筑学领域的拓展,不仅使建筑学的体系框架发生了变化,也使建筑师对建筑学中所包含的一些分支理论提出了再认识。

建筑美学可算是建筑学体系中老资格的一个分支。从《建筑十书》、《模式语言》、《形式美的原则》到我们今天建筑学的教科书,古典的比例、尺度、色彩等美学原则一直左右着我们老一辈和新一代建筑师对建筑的评判标准,至今它也仍是我们许多专家在对国优、省优和部优建筑进行评判时不可不提的关键点。以往如若某位专家或口头或撰文,以连篇累续的美学原则来评价一幢建筑是如何如何美或如何如何丑时,只要他的美学原则引用得无误,众同僚大约都会颔首称是一致曰正确。可是就在传统建筑学被拓展、建筑师被更广博的知识和技术所武装、人类要求在改造生存环境中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今天,一定会有不止一位建筑师站出来大声提出异议:我们以前一直公认为美的建筑,放在人居环境这样一个大范围中,从资源评价、景观评价、生态环境分析、无废无污绿色建筑等方面来评判,它还能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吗?传统建筑美学的原则是否应当更新?或许现在或将来某一天我们回过头来用发展了的美学原则再来检验我们当初的结论会得到一个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不是耸人听闻,更不是哗众取宠,因为就在我们建筑师们仍不舍得抛弃旧的观念、不情愿接收新的观念的同时,我们的近邻经济地理学家们、人口学家们和生态学家们已经开始做着本应属于我们建筑师的研究工作。他们运用GIS系统、资源评价系统、生态分析等对我们一些建筑师来讲还很陌生的理论和方法,切切实实地对人居环境进行了全新的研究和评价,使建筑学内含得以扩大,使建筑学的研究方法得以更新。他们的成果是显然的,是有说服力的,是科学而进步的,我们没有理由不赞成他们。当然最关键的是我们没有理由不修正我们的思想,不去跟上时代的步伐。

二、从传统建筑美学走向生态美学

1.传统建筑设计及美学标准的局限性

随着自然环境危机对人类的警示,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在面临人类越来越高的生活质量要求和复杂的生态问题时其局限性就显现出来。面对当今建筑这样一个超越形式与功能的复杂系统,传统建筑设计及评判标准由于缺乏对环境、生态和与建筑相关的自然的深刻认识,使得我们对建成的建筑及城市环境对外部系统大自然未能有良好的作用,因而其生态效益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微乎其微。

从生态出发的建筑设计不同于传统的建筑设计,是将建筑视为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开放系统,是一个有人参与、受人控制的主动系统。其侧重研究的并不是单纯的形式问题,而是建筑系统的能量传递和运动机理,其目标是多元的。

2.自然美学和生态美学

建筑,凝结了建筑师的情感。在传统(自然)美学中,它强调形式与功能的结合,注重体量、色彩、比例、尺度、材料和质感等视觉审美要素及空间给人的心理感受。具有代表性且为世人所传诵的作品皆出自大师之手,因为他们独具各自的风格,美妙的构图、精致的比例、完美的空间组合无不给人美的感官享受。显而易见,这种偏重审美的评判取向均是以人为衡量的标尺的,它为了人类而美。然而,实际上建筑并非只为人而美,它包含着自身的价值。汉斯·萨克塞指出:"物体的美是其自身价值的一个标志,当然这是我们判断给予它的。但是,美不仅仅是主观的事物,它比人的存在更早。"

在自然中,众多生命与其生存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美。"空气、水、植物在生命维持的循环中相互协调,这本身就是美,并创造着美。"建筑师的创作是一种人工环境的创造,如果我们不否认当代建筑设计的最高目标应该是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话,那么在建筑这一人类基本生存的环境中,我们也完全能够在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创造法则的前提下,借助于建筑师的生态观念、高超的科学技术和结构手段,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具有生态美学标准的人居环境。

3.建筑审美的生态美原则

如若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去研究建筑审美的标准,那么生态美学的三个特征(或称原则)应是建筑评判的尺度。

生态美学的第一特征,生命力。生态美是以生命过程的持续流动来维持的,良好的生态系统遵循物质循环和能量守恒定律,具有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如果这一生命持续存在的条件不具备或是被破坏,诸如因建筑的营造造成了景观的破坏、环境的污染、能源的巨额耗费等等,那么这一建筑显然是没有生命力甚至是具有破坏力的,也就根本谈不上美了。

生态美学的第二特征,和谐。人工与自然的互惠共生,使人工系统的功能需要与生态系统特性各有所得,相得益彰,浑然一体,这就造就了人工和生态景观的和谐美。对建筑而言,和谐不仅指的是视觉上的融洽,而更应包括物尽其用、地尽其力、持续发展。

生态美学的第三特征,健康。建筑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争取到自然与和谐的前提下,创造出使人生理、心理、现实、未来的需求能得以满足且具有健康特质的建筑应是当代建筑师设计的一个原则。"一个能使人类天性得到充分表现的环境,是进化的环境。"

三、建筑策划是建筑创作与评论的重要依据

1.建筑策划的意义

"建筑策划"是什么?建筑策划就是在建筑学领域中,建筑师根据总体规划目标设定,运用建筑学及相关学科的原理,通过对目标环境及条件的实态调查,对目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既满足业主要求又具有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科学而全面的建筑设计的依据。

由于建筑活动的特殊性使得建筑创作和评论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得不到新的发展,从思维方式、调查手段、数据分析方法等方面一直沿用传统的建筑创作模式,建筑评论与评价也多是停留在意识形态和感性描述上。2O世纪6O年代以后,建筑学理论流派竞相出台,建筑理论新概念不断涌现,然而方法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却相对滞后,于是出现了所谓的"纯粹建筑理论家"和"建筑设计匠人"。这种现象到6O年代末7O年代初随电子技术为中心的现代工业变革,出现了一些转机。系统论、信息论、计算机等现论和技术的应用为现代建筑设计方法论提供了科学的准备,建筑策划的萌芽在此出现了。它一方面强调建筑师创作思想的体现,强调建筑的社会性、文化性、地域性和精神性等主观感性的因素;另一方面又运用计算机、统计学、科学调查法等近代科技手段对感性的、经验的建筑创作思想进行整理、归纳和反馈修正,使建筑创作在理论与方法、经验和逻辑推理中进行。它是建筑创作和建筑评论在理论和技术方面的必然要求。

2.建筑策划是创造"精品"和建筑评论客观标准的保证和先决条件

建筑学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不同于西方的过程。中国建筑从殷商时代开始至今三千多年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建筑体系。中国古代建筑理论从老子对建筑的释义到先秦古籍的《考工记》、汉代的《九章算术》、唐代王孝通的《缉古算经》、宋代秦九韶的《数学九章》及李诫的《营造法式》、明代的《园冶》、清代的《工段营造录》直到近世的《营造法原》等专著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理论特别是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是我国建筑界的重要宝藏。但中国的建筑知识的教习一直是师徒相授、父子相传,往往人亡艺绝,阻碍了建筑学的发展。直到20世纪初,现代建筑师的称号及其知识传授方式才由西方传入中国,上述情况才得以改变。

由于我国建筑教育模式的特征和自身的局限,加上建筑创作中的社会经济因素等的影响,使建筑创作理论、方法和建筑评论的研究和发展较西方国家滞后了很长一段时间。建筑创作环境的窘迫、建筑论坛的封闭、建设部门结构体制的几十年一贯制,加上建筑商品化进程的缓慢,使得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创作和评论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偏差。主要表现为只片面强调经验传统,忽略方法论的研究;只注重经验资料的借鉴,忽略建筑创作思想和方法的创新;只强调建筑的空间组合、比例、尺度等感性的因素而忽略建筑与社会、环境、文化、使用以及技术中的科学性,使建筑完全变成了刻意追求风格和标新立异的个人情感的载体。建筑评论也雷同于欣赏一个雕塑或一幅画,浮于表面的感官评价被炒来炒去,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的态度,此时的建筑师无疑已经沦为一个匠人。这种情景在我国目前"大建设"时期同时又是外来各种流派蜂拥而至,而我们建筑师又极想一下子成名的特殊时期尤为显得突出。难怪有些我们认为相当不错的作品在外国人眼里是那么不可理解。

建筑策划的理论和方法正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这样一个环节,在这里建筑师可以对项目的各种内部和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对项目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研究,对建筑设计的条件进行定量的分析和逻辑的推理,使得建筑师在此基础上完成的设计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关于建筑策划的"全民意识"

建筑创作无论有多少理论内涵和技术含量,其成果总是以一种具象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这种类同于艺术品且明明白白立于世间的展示,其招至而来的评论必将是全社会的。显而易见,全社会人群组成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价值观念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和方式的不同,使得评判的结论干差万别。但无论如何,一幢建筑的客观条件是一定的,其使用及内在运作机理是一定的,因而它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评价结论应是唯一的。可实际上,当众人评价一幢建筑时往往由于不懂得运用相关的原理和科学的方法而只是停留在对外观和体形的评判上。公众都来有意识地提高评论的水平和评价的科学意识,普及建筑策划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全民的建筑审美素质是我们建筑创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随着建筑策划理论和方法的普及,它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将日益被人们所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已经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何种等级以上的建筑一定要进行建筑策划之后才能开始建筑设计。当建筑策划成为建筑创作中一项不可缺的环节时(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就会有许多专职建筑策划师及建筑策划事务所出现。随着建筑策划研究的社会化、商品化,其研究机构的组织形式、收费标准、管理体制直至法律程序也都将完善起来。那时,我国基本建设及建筑创作的发展就会呈现出一个全新的格局。讲求科学的、逻辑的以及社会和经济实效的建筑创作之风将盛行。

四、关于中国当代建筑评优标准刍议

1.优秀建筑的困惑

首规委一年一度在北京举办首都建筑设计成果汇报展,展出期间评选出当年度"十佳建筑"。建设部及其他部委和地方系统也每年举行国家、部委和地方的建筑评优活动。评优活动的成效是显著的,从中许多优秀建筑和设计脱颖而出,也缔造了一批基本功扎实、有社会责任心、不断追求完美的新一代建筑师。转贴于

但评优过后,再坐下来细细品味和研究那些获奖作品时,会发现其中有些建筑和设计尽管造型、比例、尺度和色彩雕琢得尽善尽美,但把它们放到环境中去,其与环境的结合是那么令人失望,不是标新立异与环境格格不入就是摆出自我为中心的架势。如若再深入研究更会发现在平面布局上大有将锅炉房面向周围居民区、大片的镜面玻璃幕墙明晃晃地反射向一侧小学校、为追求立面效果东西向大开玻璃幕墙使能源消耗大大超出规范要求、一味追求造型破坏自然的采光和通风的例子,如此等等实在令人不敢苟同。

如果有心翻看一下近来国外获奖作品,会发现其评选的标准似乎与我们大相径庭。获奖作品有些外观、造型极其普通甚至算不上美,但其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以及利用环境、改善环境、融入到环境中去、与自然合而为一却研究得那么透彻。其中利用自然的光、自然的通风、自然的景观、节能、储能的设计构想以及因此而衍生出来的全新的建筑形制其巧妙令人赞叹。特别是国外建筑师对待环境、自然、能源及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积极投入其中的热情着实令人钦佩。

显然,在当今潮流中优秀建筑的标准已绝不是单纯的造型上的好看与难看的问题了、没有对环境的分析与理解,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如此创造出来的建筑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仅代表建筑师个人情感和意愿的作品。不可否认,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对建筑评论提出适应时展的全新的标准。

2.现代建筑评论对传统美学标准的拓展

现代建筑评论尽管加入了浓重的时代色彩,但也并非是对传统美学标准的全面扬弃。建筑创作的最原始的机理仍旧使我们不能放弃传统的美学原则。准确地讲,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是对传统美学原则的拓展。

首先是建筑的评论要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宏观指导。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早在198O年就已被国际自然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Nature)所接受,但大体而论,它只限于保护主义者的论坛,此概念引入建筑界只是近十年的事。它描述了一个不允许使自然资源基础恶化的过程。在建筑中"可持续性"特别强调地球与人类共生环境不被破坏,能够持续向未来发展,它超越了"节能"这一单一的概念,考虑寻求共生未来。既然当代建筑创作已不得不遵循这一原则,那么显然,衡量与评价它的标准也必然应遵循这一原则。

其二,现代建筑评论的标准应把自然和建筑对环境的影响放在第一位。建筑不是孤立的艺术品,它是人类活动的载体,更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如果一幢建筑破坏了景观,污染了环境,妨害了社会秩序,即便它再美也不能算是一个优秀的建筑。所以,现代建筑评论应首先考察建筑对其环境的作用,看其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景观、能源、小气候、排污及自净等方面是否达到相应的标准,是否能是一幢无废无污的绿色建筑。只有当环境这第一位的问题考察充分了才能进行下一步对功能、空间、比例、尺度、美观等的评价。

第三,现代建筑评论标准应建立在客观的、科学的、定量的统计与分析的基础上。这一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完全可以解决。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动态模拟系统、实态调查快速跟踪系统等近代科技手段已逐渐为建筑师所熟悉,并愈来愈被广泛地运用到建筑设计与建筑评论中。

3、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建筑师追求的最高境界

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是时代赋予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克服个人主义,拓展知识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是当代建筑师的首要任务。

建筑师要以平常而客观的心态来研究环境,研究社会,研究建筑和人的活动,以达到创作中的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完美境界。

结语

建筑与环境论文第8篇

关键词:专业特色;建筑;课程改革;创新意识

环境设计研究自然、人工、社会三类关系发展应有的方向,以优化人类生活和居住环境为主要宗旨。环境艺术设计尊重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景观的完整性,既重视历史文化关系,也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创造、环境体验与审美引导相结合的特征。建筑是人类生活的舞台,人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也塑造了人类。建筑凝聚着人的智慧,城市生活中蕴含着感情、审美和追求,环境设计理念把建筑思想一代代传承下去,渗透到设计师的性格和想象中。建筑也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文化的标志、心灵的寄托。学习中外建筑史课程能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艺术意识,加强学生对建筑的热爱和对保护环境的认识。各国的物产、气候、地理、交通等各种因素不同,所产生的建筑也有自身的特色。在学习了解由于各国宗教、政治、社会经济发展、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形成的各自的建筑体系、风格等方面,这门课程也是明显优于传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在创新性改革实践中,其自身的难点与改革创新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课时问题,二是授课方式问题。

一、课程内容创新思路与教学思路

教师要分析、研究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应当如何上,如何把建筑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内容通过创新的授课方式传达给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如何在现有的课时中教好这门课程。实践城乡景观、风景园林、建筑室内等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其研究要以环境中的建筑为主要对象,环境设计专业开设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该课程也是围绕培养优秀设计师的目标开展建筑史论的学习与研究,是专业课程设置最具亮点的课程之一。教学改革以挖掘专业特色文化资源为指导思想,在一定的学时内讲授一门建筑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一定难度,要上好这门课,编好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讲稿与PPT,是课程教学的核心。环境设计按教学计划用怎样的方式授课以达到教学目的,在现有的课时内授课,如何更好、更全面地让学生领略中外建筑史课程的精髓,如何精细、全面、系统地让学生认识建筑并感受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特色,是相当难解决的问题。要上好这门课程,教师就要用艺术专业的视觉特点,收集、编辑大量建筑图和文字解释,重点说明建筑历史理论、建筑师设计思想,从而以更生动、创新的教学参与方式,拓展学生的兴趣、文化想象与思维能力,从而更有效地完成这门课程的授课。同时,教师要以抓重点、抓历史节点、抓建筑风格的方式解读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突出重点,分析、讲解重点的方式解读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建筑思维与空间理念,丰富其设计文化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展开课程的内涵与计划

课程重点介绍每个时期和每种建筑类别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并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大师及其设计理论和设计观点。对中国与外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背景、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建筑风格、建筑实例、建筑师与建筑理论等进一步展开介绍,主要分两大部分,即中国建筑史部分与国外建筑史部分。如,第一部分分五个章节,按历史时期对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近现代的中国建筑进行分析与阐述;第二部分分四个章节讲述外国建筑史,介绍古代到中世纪及近现代的欧美建筑。建筑史教学应内容丰富、全面,跳出理论课程的教授方式,着重分析设计专业学生的特色。艺术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史论的学习有其自身的思考方向,教学中教师怎样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与处理,结合艺术生的特点和学习重点、大框架讲述建筑史,这也是教改项目的难点。在课程设置上,教师要突出讲述地域文化的建筑体验,使学生在接触建筑史理论的最初阶段,就通过身边一系列的视觉图片对建筑及其所在城市的文化传统、艺术成就、风俗习惯等,建立起直观的感受,引导学生树立继承传统、发展创新的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结合古西安的文化特色,通过图文资料,如半坡人类遗址、秦兵马俑、明代城墙等,让学生了解该区域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空间布局、景观特色等,初步学习、感受并建立起对历史文化积淀及其所创造的优美建筑形式的印象,培养其文化审美和创新能力。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