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史学报

汉语史学报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History

杂志简介:《汉语史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0年创刊,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文学期刊。该刊是一份半年刊,致力于发表文学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生論壇、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简报、专题研究

主管单位: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978-7-5444-3146-0
创刊时间:2000
所属类别:文学类
发行周期:半年刊
发行地区:浙江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0.06
总发文量:522
总被引量:379
H指数:8
平均引文率:3.3448
  • 《老乞大》的个体量词和语言循环现象之关系

    作者:貝羅貝; 林徵玲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个体量词的历史演变和语言循环现象之间的关系。我们利用《老乞大》先后修订的两个版本,观察汉语量词的历史演变。透过这项观察,发现过去所提出有关量词的循环变化假设,在北方汉语裹可能靠不住。不过这个假设,无疑地仍然适合于南方的语言。

  • 《型世言评注》補正

    作者:王鍈 刊期:2010年第01期

    《型世言》是一部拟话本,明末陆人龙撰。全书四十回,每回之前,都有作者之兄陆云龙的评语,一部分回末又有批语。此书在国内佚失多年,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法籍华裔学者陈庆浩将他在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得到的此书影印本在台湾出版,嗣后又在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由他初步整理校点的繁体字本。在这样工作的基础上,由我和吴书荫兄加注,并进一步校正了个...

  • “常用词”理论的成功实践——纪念《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出版三十周年

    作者:張萬起 刊期:2010年第01期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自1979年出版发行,迄今已三十余年,其间经过数次修订。该书以常用字为收字对象,在释义上注意词义的历史发展和时代性,同时重视词义的概括性和各词义之间的内部联系,在编写中坚持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是中国辞书中的名牌产品。

  • 汉语趋向补语的形成过程

    作者:孫錫信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通过对行为助词与趋向动词的多种组合形式的考察,鉴别其性质、特点,关明趋向动词由独立动词虚化为趋向补语的条件和动因,从而确定趋向补语形成的时代。趋向补语的产生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单纯趋向补语从六朝时产生,至唐代最后完成;复合趋向补语唐代开始产生,至元代最后完成。

  • 古汉语句法系统简略(一)(英文)

    作者:何莫邪 刊期:2010年第01期

    古汉语的基本词类有三种。早期的偏于逻辑的欧洲语言学家和中国传统的训诂学家早已有这样的分析:1.N动(用"非"否定,参拉丁文:nomen,古汉语:死字)2.V名(用"不"否定,参拉丁文:verbum,古汉语:活字)3.P虚(不可否定,参拉丁文:particula,古汉语:虚字)名词性的作用的小类基本如下:1.c数:可数名词(例如:nc树"tree(not:timber)")2.m质:质物名词(例如:nm水...

  • 对上古至中古时期“来+VP”结构的初步考察

    作者:張聯榮 刊期:2010年第01期

    "(这个任务我)来完成"是一个"来+VP"结构,语义上表示要做某事,即"来+事件目标"。本文试图考察上古至中古时期与"来完成"用法类似的"来"的表现,从而寻求这一语义结构的来源及演变轨迹。文章从四个方面(行为目标、语义重心、时体、空间距离)考察"来+VP"结构的语义演变。考察表明,[空间][位移]项的淡化、淡出是促成"来+VP"语义结构演变的决定性因素...

  • 疑问词“多”、“多咱晚”及相关时间词的几个构词问题

    作者:馮春田 刊期:2010年第01期

    汉语指代词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发生一些超出通常所总结的构词方式范围的变化。文章对疑问词"多"、"多咱晚"以及与其相关的时间词在形成或演变过程中的减省、累增和词素替换问题作粗略的分析。

  • 中古译经、元白话语法研究与语言接触

    作者:曹廣順; 遇笑容 刊期:2010年第01期

    语言接触是语言发展的动因之一,中古译经和元白话语法在语言接触的影响下发生过许多语法改变,这些改变是通过两种不同的干扰发生的。接触的结果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类,广义的结果只是一些暂时出现的语法错误,使用的时间和范围有很大限制;狭义的结果是指接触造成的错误在使用中逐渐被汉语接受,最终融人汉语的语法体系。狭义结果的出现受到某些条件的...

  • 《六朝丽指》韻律今笺(六则)

    作者:馮勝利 刊期:2010年第01期

    了解韵律有助于明白古人文论诗话的旨趣。现通过韵律的角度对《六朝丽指》中的部分论述加以笺释,发明其意。

  • 上古汉语中作为所有格标志的“其”(英文)

    作者:吴可穎 刊期:2010年第01期

    在上古汉语中,"其"是一个使用广泛、功能复杂的虚词。学者们多把名词前面的"其"看做第三人称所有格代词,相当于"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也有人认为它相当于"名词+之"。本文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上古汉语中的"其"在名词前面的用法,提出"其"在这个语法环境中是一个所有格标志,跟我们所熟悉的所有格标志"之"以及现代汉语中的所有格标志...

  • “而”在上古汉语语法系统中的重要地位

    作者:楊榮祥 刊期:2010年第01期

    上古汉语允许一个句子有两个陈述中心,这就是"双陈述结构",这种句法规则依赖"而"的使用。"双陈述结构"是上古汉语语法系统区别于后世汉语语法系统的重要标志。"而"的来源尚不清楚,大约出现于西周时期,春秋后期突然高频使用,进入东汉开始衰落。"而"的使用规则就是将两项具有陈述功能的成分连接起来,将两事"合为一事"。"而"连接两项相对独立、互不...

  • 发展初期的汉语名量词特点——汉代量词研究

    作者:張赬 刊期:2010年第01期

    汉代量词系统显示汉语量词中表示名词所代表事物的生物属性、表示事物功用特点的量词较早形成,表示形状特点的量词形成稍晚。汉代名量搭配关系显示汉语量词对人类制造生产的产品标识较早,个别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事物如"车、书"在表达计量时基本使用量词。名词和数词结合的所有格式中量词都出现了,其中宾语和谓语位置上量词使用频率相对较...

  • 古汉语“以”字结构是否处置式的再讨论

    作者:劉子瑜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考察了殷商至六朝"以"字结构的功能及其发展演变,著重就"以"字结构与处置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处置式来源于连动式,虽然介词"以"在六朝扩展出引出受事表处置的功能,但远未形成固定专职的处置句式,"以"字结构不是处置式。

  • 明清汉语深度特指疑问句探讨

    作者:傅惠钧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从被提问语义成分句法深度的角度探讨明清汉语"深度特指问"的句法分佈及其规律,从一个侧面观察和分析汉语"句子中的哪些成分可以被提问"的问题。文章分三部分:一、特指问的句法一语义层次及其类型。指出汉语特指问有"浅度间"与"深度问"的区别。二、明清汉语深度特指问的形式与特点。分析主事问、客事问、与事问等各类深度特指间在疑问代词使...

  • 从话题看唐五代的虚词“即”——兼谈唐五代虚词“便、则、遂、乃”的用法

    作者:李明 刊期:2010年第01期

    本文讨论唐五代时期虚词"即"的一种承接对比性话题的用法。我们将借鉴一些已被证实的语义演变规律,构拟"即"这种用法的发展过程,藉此揭示"即"不同用法之间的关联。此外,本文还将连带考察唐五代"便、则、遂、乃"的用法,以与当时"即"的用法相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