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员

航天员杂志 部级期刊

Astronaut

杂志简介:《航天员》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2005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5393/V,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航空期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致力于发表航空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卷首语、天宇来风、专题、特别关注、航天员俱乐部、航天装备、空间站、航天史话、航天课堂、外刊拾萃、航天艺苑

主管单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
主办单位: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国际刊号:1673-3797
国内刊号:11-5393/V
全年订价:¥ 206.40
创刊时间:2005
所属类别:航空类
发行周期:双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个月内
总发文量:1541
总被引量:26
H指数:2
  • 主编寄语

    作者:陈善广 刊期:2006年第01期

    这是北京雪后晴朗的一天,案旁的我思绪流转。2005年,中国有太多的故事,我们在这些故事中感动着别人,也被别人感动。中国航天也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故事,或辛酸,或喜悦。我和成千上万的航天人一样,在故事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用自己平凡的365天,助力于中国载人航天不平凡的跨越。整装迈入新的一年,中国探月工程

  • 天宇来风

    刊期:2006年第01期

    中国首批航天员开始工程硕士学习2006年2月下旬,中国首批航天员(包括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开始了清华大学航天工程专业硕士学习。在完成日常航天训练任务的同时,航天员将重新回到课堂“充电”。航天员计划用两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学业,课堂设在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按计划,航天员将要学习12门

  • 挺进第四疆域

    作者:白延强; 肖志军; 徐军; 周亚丽; 陈钦丽; 肖强富; 邹昕弼; 杨迅; 张玉涵 刊期:2006年第01期

    人类进步的每一次大飞跃,都以对疆域的开拓和利用为标志。最初的人类只适应陆地,然后开始向海洋进军;19世纪人类飞上蓝天;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太空。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把外层空间称为人类生存的第四疆域。——顾逸东

  • 谁执彩练当空舞——访应用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顾逸东

    作者:肖志军; 李建辉; 周亚丽 刊期:2006年第01期

    顾逸东小传: 1946年出生于上海,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200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后,长期从事宇宙射线和高能天体物理实验研究。曾组织领导了我国高空科学气球系统的建立,组织指挥了180多次高空气球科学探测和试验。1992年开始载人航...

  •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简介

    刊期:2006年第01期

    曹健林院长致辞——我们有信心和勇气克服改革过程中的困难。我们竭诚欢迎国内外业界同仁来与我们合作,共享发展机遇。我们更希望得到各级领导、各界用户和全社会对我们的支持与帮助。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以下简称光电院)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国立研究机构,由总部、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把智慧的触角伸向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应用系统发展的人和事

    刊期:2006年第01期

    太空的高真空、强辐射、高洁净、高热、深冷和微重力环境以及航天器独有的轨道高度,都是地面上难以获得的宝贵资源。20世纪是人类最辉煌的世纪。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了第一颗卫星,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成为遨游太空第一人,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迎来了人类太空探索的新纪元。空间应用跟随着开拓者的足迹从幻想走向现实。

  • “神舟”一号至六号飞船使命解密

    刊期:2006年第01期

    迄今为止,中国已发射了6艘“神舟”号飞船。就空间应用来说,每艘飞船都肩负着怎样的使命呢?“神舟”一号总体目标是进行运载和飞船的技术考核。在最初的工程总体方案中,为了节省经费,不打算让应用系统参加试验,但是考虑到自身缺乏航天经验,应用系统十分珍惜这个积累工程经验、考核产品性能的机

  • 刚刚开启的“世外桃源”——载人航天应用简述

    刊期:2006年第01期

    发展载人航天,重在载人航天应用。何谓载人航天应用?载人航天应用有何等妙用?或许你正感叹某种新型药物的神奇功效,却不知道它来源于空间生命科学技术;或许你在抱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却对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及地球环境科学给人类带来的福音一无所知……那么,请你走近载人航天,跟我们一同去“点击”载人航天应用。

  • 第四疆域的风情,悄然来袭

    刊期:2006年第01期

    人类进步的每一次大飞跃,都以对疆域的开拓和利用为标志。最初的人类只适应陆地,然后开始向海洋进军;19世纪人类飞上蓝天;20世纪50年代,人类进入太空。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把外层空间称为人类生存的第四疆域。——顾逸东

  • 万里长空忆忠魂

    刊期:2006年第01期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永远的丰碑”,将一个个史诗般的英烈铭刻在亿万人民心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短短十三年的历程,在应用系统工程中积劳成疾而倒下的科学家就有8人之多,他们同样是亿万人民心中的英雄。谨以此篇告慰英雄们的在天之灵。

  • 航天医学成果首次投入民用“东方红1号”走进百姓家庭

    刊期:2006年第01期

    在太空特殊的环境条件下,即使是身体最棒的航天员也会受到一系列航天病症的困扰,如胃肠功能紊乱、睡眠障碍、骨钙流失及机体免疫力下降等。我国成功利用航天生物技术研发出针对航天员空间生存状况的太空健康保障产品——“东方红1号”宇航口服液。2005年8月,“东方红1号”宇航口服液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开始面向大众消费。

  • 打造中国航天生物的“健康旗舰”——发展中的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作者:苑宇 刊期:2006年第01期

    从空间走向地面,载人航天应用开始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太空“传奇”,独具慧眼的商家、企业纷纷走入航天科技应用的行列,架起前沿科技与百姓生活的桥梁。“天曲”牌益脂康片、“东方红1号”宇航口服液,它们悄悄地崛起,以出人意料的速度占领市场,让人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航天科技民用究竟魅力何在。

  • 东方红之光

    作者:邱斌 刊期:2006年第01期

    声音“航天生物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我们希望通过各种形式的航天科普教育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航天,了解航天,尽早受益于航天生物技术给百姓健康带来的好处。”——东方红公司总经理邱斌

  • 航天科技 品质保证——航天生物技术成果

    作者:谢申猛 刊期:2006年第01期

    声音“空间生物实验室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发起成立的第一个尝试航天生物产业化的研究机构,以采用航天生物技术生产名贵、紧缺药用原料及太空保健食品为研究方向,承担着国家‘863计划’及国家军转民的多项研究课题,如辅酶Q搭载研究、紫杉醇植物内生真

  • 英雄航天员费俊龙的太空誓言:我下次还要来!

    作者:徐军; 朱九通 刊期:2006年第01期

    这是一次准备已久的访问。这是一次走进英雄内心的对话。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神舟”六号飞船的预定轨道250千米的高度,飞船飞了10分钟;从北京航天城大门入口到航天员公寓,700米三道警卫,我们走了10分钟;同样的时间,惊人的距离反差,这个英雄人物所亲历的历史显得愈发严肃而伟大。费俊龙回忆他在太空的日子,沉静、从容,自豪而又欣喜那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