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学报

环境科学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杂志简介:《环境科学学报》杂志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自1981年创刊,国内刊号为11-1843/X,是一本综合性较强的环境期刊。该刊是一份月刊,致力于发表环境领域的高质量原创研究成果、综述及快报。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国际刊号:0253-2468
国内刊号:11-1843/X
全年订价:¥ 2040.00
创刊时间:1981
所属类别:环境类
发行周期:月刊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预计审稿时间:1-3个月
综合影响因子:2.11
复合影响因子:1.65
总发文量:5680
总被引量:89885
H指数:96
立即指数:0.0813
期刊他引率:0.9987
平均引文率:17.5181
  • 流域水质管理优化决策模型研究

    作者:盛虎; 向男; 郭怀成; 刘永 刊期:2013年第01期

    针对目前流域水污染难以有效控制的局面,依据已有的流域水文、水动力、水质、水生态相关机理模拟模型的研究,在考虑了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流域水质管理优化决策模型框架体系.基于该框架体系,本文从简单流域系统优化模型、模拟与优化联合模型和时空尺度复杂优化模型3个方面对流域优化决策模型的研究发展历程进行综述,并指...

  • 水稻秸秆生物碳的结构特征及其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性能

    作者:陈再明; 陈宝梁; 周丹丹 刊期:2013年第01期

    以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制备了不同温度(100—700℃)的秸秆生物碳,用TG-DTG热重分析、CHNO元素分析、FTIR、BET.N,比表面及孔径分布等手段表征生物碳的组成与结构,研究生物碳吸附水中硝基苯、对硝基甲苯、萘、菲等有机污染物的性能及影响因素,探讨其作用机制及构一效关系,试图为高效利用废弃农业秸秆资源、制备廉价的有机物吸...

  • HDTMA改性沸石对三氯生的吸附特性研究

    作者:何敏祯; 胡勇有; 雷超; 任源 刊期:2013年第01期

    采用固-液吸附法,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HDTMA)为改性剂,制备了HDTMA质量与沸石表面阳离子交换容量(ECEC)百分比分别为50%、100%、150%和200%的HDTMA改性沸石(分别标记为$50、S100、S150和S200),并用元素分析、FTIR、XRD、BET和Zeta电位测试对HDTMA改性沸石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单因素吸附实验系统考察了HDTMA...

  •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用于苯酚废水处理的性能研究

    作者:师永健; 张耀斌; 全燮; 秦四飞 刊期:2013年第01期

    实验应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人工配制的苯酚废水,研究了在不同的苯酚进水浓度和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时苯酚的去除效率,以及反应器对冲击负荷的承受能力.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h、苯酚进水浓度从200mg·L-1逐渐上升至1400mg·L-1以及苯酚进水浓度1000mg·L-1、水力停留时间从32h逐渐降至16h的条件下,苯酚均能够被完全去除.对冲击负荷...

  • 间歇性饥饿对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保藏特性的影响

    作者:汪彩华; 郑平; 唐崇俭; 陈婷婷 刊期:2013年第01期

    厌氧条件下,采用4℃、4℃并每隔10d换1次NO2-—N/NH4+N浓度比为1.32的基质、4℃并每隔10d换1次NO2--N/NH4-N浓度比为1.63的基质3种方法保藏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研究间歇性饥饿对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保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歇性饥饿对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的危害大于长期性饥饿,且亚硝态氮浓度越高危害越大;另厌氧氨氧化菌混培物活性...

  • 溶藻细菌BS03分离、鉴定及其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作者:李东; 安新丽; 傅丽君; 林毅; 郑天凌 刊期:2013年第01期

    从福建漳江口红树林区筛选出一株对产贝毒赤潮原因藻——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tamatense)具有强溶藻能力的细菌,命名为BS03,通过生理生化及16Sr1)NA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鉴定,并探讨了菌株BS03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溶藻特性和溶藻代谢产物的初步性质.结果发现,菌株BS03属于微泡菌属(Microbulbirersp.)相似性达99%;对塔玛亚历山...

  • 无机废水硝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作者:齐嵘; 刘娟; 杨敏; 许木启 刊期:2013年第01期

    研究了处理人工氨氮配水的反应器硝化过程中原生动物种群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来自城市污水厂的接种污泥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原生动物的种群多样性不断降低.在亚硝酸盐积累阶段,表壳虫(Arcella)成为优势种;在硝酸盐成为主要硝化产物时,原生动物的优势种主要为累枝虫(Epistyli)和匣壳虫(Centropyxis);污泥粒径大小是决定...

  • 两相一体式污泥浓缩消化(TISTD)反应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作者:孙兴福; 艾海男; 李茂林; 何强 刊期:2013年第01期

    针对课题组开发的两相一体式污泥浓缩消化反应器(TISTD),采用16SrDNA、PCR—TGGE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反应器在不同阶段稳态下的内、外反应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和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STD反应器内外反应室中微生物群落均呈现高度的多样性分布,优势菌群明显,群落结构差异性很大,且外反应室较内反应室具有更多的微生物种群数量,...

  • 粉末活性炭粒径对水中菲吸附动力学的影响效应研究

    作者:李政剑; 石宝友; 苏宇; 王东升 刊期:2013年第01期

    以菲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粉末活性炭(PAC)在微尺度(1—100μm)下的粒径效应对多环芳烃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中按照中值粒径将研磨后得到的粉末活性炭划分为:PAC-1(19μm)、PAC-2(46μm)、PAC-3(76μm).通过比表面积及孔隙度自动分析仪、原位拉曼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对PAC物化性质进行表征,发现粒径减小使PAC的BET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增...

  • 高锰酸钾预氧化强化混凝去除绿藻的研究

    作者:张龙; 乔俊莲; 雷青 刊期:2013年第01期

    以小球藻为对象,研究不同高锰酸钾投加量下小球藻胞外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Zeta电位和胞外有机物浓度变化,并观察细胞结构,探讨预氧化强化混凝的机理.研究发现,当高锰酸钾浓度≤2mg·L-1时,氧化前后藻液中的有机物组成基本不变,胞外分泌物(EOM)部分被氧化;在预氧化初期,EOM在高锰酸钾诱导下释放,胞外有机物浓度升高;藻的表面电位先...

  • 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与Cu(Ⅱ)、Pb(Ⅱ)、Cd(Ⅱ)、Ni(Ⅱ)的螯合稳定性

    作者:刘立华; 周智华; 吴俊; 唐安平; 令玉林 刊期:2013年第01期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两性高分子螯合絮凝剂(ACPF)与Cu2+、Cd22+、Ph2+、Ni2+形成螯合物的吸收光谱,考察了螫合沉淀物的稳定性,探讨了螯合物的组成,并计算其稳定常数.结果表明,ACPF分别在204、251和285BITI处出现最大吸收峰;ACPF中-CSS-基团与Cu2+、Ph2+、Cd2+和Ni2+等离子均按物质的量比2:1形成稳定螯合物,分别在319、31...

  • 重金属螯合捕集剂NBMIPA的合成及其捕集Cu2+、Zn2+性能

    作者:王风贺; 王君杰; 雷武; 夏明珠; 王风云 刊期:2013年第01期

    以间苯二甲酰氯(IPC)和巯基乙胺盐酸盐(CHC)为原料,采用一步法合成重金属螯合捕集剂N,N’-双(2-巯基乙基)-1,3-苯二甲酰胺(NBMIPA),重点研究了物质的量比(n(CHC):n(IPC))和反应温度对NBMIPA产率的影响,并研究了NBMIPA投加量和pH对Cu2+、Zn2+捕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螯合捕集剂NBMIPA的最佳合成工艺为n(CHC):n...

  • 鸟粪石法回收养猪废水中氮磷时产物的组分与性质研究

    作者:沈颖; 叶志隆; 叶欣; 陈少华 刊期:2013年第01期

    为了探究鸟粪石法回收养猪废水中氮磷时产物的组分与性质,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物料衡算,分析r不同工艺条件下回收产物的化学组分,利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S)和激光粒度仪表征了不同条件下回收产物的形貌、粒度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各条件下废水中PO4 3-P去除率均超过93%,而NI-14+-N去除率在28%左右;回...

  • 热激活过硫酸盐降解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复合污染的研究

    作者:杨照荣; 崔长征; 李炳智; 邱兆富; 冯耀宇; 林匡飞 刊期:2013年第01期

    研究了利用热激活过硫酸钠降解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复合污染的规律.通过HPLC分析发现,在30~50℃时,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的降解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50℃时,反应90min后卡马西平降解率为65.5%,30min内几乎能完全降解奥卡西平;提高过硫酸钠浓度有利于卡马西平和奥卡西平的降解,当过硫酸钠浓度为12.0mmol·L。时,可分别在90rain和20mi...

  • 锯末+乙醇作为混合碳源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沈志红; 张增强; 沈峰; 陈园; 王豫琪 刊期:2013年第01期

    本试验采用室内试验装置,研究了pH、温度、硝酸盐浓度对锯末+乙醇作为混合碳源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5-10内变化时对锯末+乙醇混合碳源体系的硝酸盐去除率影响较大,pH〉7时的硝酸盐去除率明显高于pH〈7时的去除率;并且随着pH值的增加,亚硝酸盐的积累量越多,锯末+乙醇混合碳源体系最佳的pH值范围是7—8.锯末+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