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5-24 03:40:13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

手术室是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它担负对病人进行手术和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任务,因此,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病人的预后及医院的医疗效果,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为此,我院手术室在创“二甲”医院过程中,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得到了可靠的保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介绍如下。

1健全医院与科室感染管理的网络组织

我院在创“二甲”医院时已成立了医院感染办公室,有分管护理的副院长担任主任,护理部主任担任副主任,并增设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全院的医院感染任务,每周不定时下科室督促、检查、检测,加强对科室医院感染的管理力度。

手术室也成立了4人医院感染小组,由科主任、正副护士长、监测员组成,主要负责科室的微生物监测、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及平时医院感染工作督促,每周随机抽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2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知识,提高控制感染意识

@pagebreak@

定期选派医护人员外出学习与短期培训,所学知识回科传授给全科医护人员,普及医院感染知识,不断地更新医院感染意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杂志及各项规章制度(手术室一般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门卫制度、消毒制度、洗手制度),根据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要求执行,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率。在全面普及医院感染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对监控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管理者首先要得到正确、规范化的培训后才能正确指导、监督、管理他人的工作,监控工作专人负责由护理人员定期轮转(一年轮转一次)。训练与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与无菌观念,使其认识到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3手术室控制感染对策

3.1手术室空气控制感染对策:手术室须每日及术后进行清洁卫生消毒,用0.5%巴氏液拖擦地板,每日常规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60分钟,连台手术之间照射0.5~1小时;每周一次用95%酒精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每月一次星光指示卡监测其强度,每周用乳酸按每100立方米12ml加等量水熏蒸一次。手术室内物品应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血迹,避免不必要移动,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禁在手术间制作敷料或整理包布。每周清洁空调过滤板1次。各手术间的拖把、抹布应固定两套使用,以保持一套在外风吹日晒使之干燥,减少拖把、抹布的污染。有条件可采用垂直或水平层流净化手术间空气,每月做空气培养1次,使其菌落数控制在≤200cfu/立方米以内[1]。

3.2手术物品控制感染的对策:所有手术器械、医疗用品原则上能用压力蒸气灭菌,首先压力蒸气灭菌,它具有高效、快速、方便、经济、安全等诸多优点。对于不能耐温、耐湿的物品首选环氧乙烷,到目前为止环氧乙烷是最有效的低湿灭菌的物品(橡胶类、塑料类),可用每立方米40%甲醛10ml、高锰酸钾5g放入熏箱熏蒸保持手术物品灭菌。对于显微器械、腹腔镜、膀胱镜、纤维肠镜等高危险度手术用品,可用2%戊二醛浸泡20分钟以上可以达到高水平消毒,如需灭菌必须浸泡4小时以上,每次灭菌前必须用浓度指示卡检测其最低有效浓度(一般要求在1.5%以上)[2]。

@pagebreak@

3.3手术人员手的控制感染对策:洗手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措施之一,手术人员要严格执行有效的洗手制度,接触患者前后均要洗手或用消毒剂洗手,必要时戴一次性手套。

3.3.1外科洗手:我科常用的术前洗手法为高效碘伏原液刷手法,整个刷手过程不少于5分钟,保持双手高过肘部,避免污染。如有对碘过敏者,可用肥皂水刷手酒精浸泡法,刷手过程为10分钟,浸泡5分钟,待酒精自然干后穿无菌手术衣、戴灭菌手套,才能参加手术。

3.3.2普通洗手:用肥皂洗手,流动水冲洗2分钟,两手搓洗手掌手指约120次[2]。在接触严重污染源时,可先用消毒剂洗手泡3分钟以上,洗后避免擦手巾共用,最好用一次性无菌纸巾沾干,有条件的可用电动感应热风机吹干,减少开关、水龙头及毛巾对手的污染。定期监测,保证工作人员手指带菌数不超过5cfu/cm2[1]。

3.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手术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液、排泄液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染源,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是采用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用品,可有效地控制医源性感染,因此,我院手术室已大量使用一次性物品。

3.4.1加强一次性物品使用前的检查:使用前查看1次性灭菌物品;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制造厂名、产品商标、无菌有效期、生产批号等,包装密封性好才可使用,如遇有过期、不合格、不配套、被污染、潮湿、破裂、字迹模糊不清者均不可使用。

3.4.2一次性灭菌物品的贮存管理: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应专柜存放,离地面30cm,柜内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室内空气含菌量≤200cfu/立方米,温度与湿度要适中;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3.4.3一次性物品回收管理:一次性物品使用后浸泡在1∶200巴氏液30分钟后,回收后全部送供应室进行无害化处理。

@pagebreak@

3.5手术后污物处理:

3.5.1非感染手术处理:手术器械先消毒(用1∶200巴氏液浸泡30分钟后)再清洁擦干上油备用。手术后必须开窗通风,更换床单、被套、约束带,用1∶200巴氏液擦拭手术单位血迹。污物桶内及吸引瓶内的污物配制成1∶200巴氏液浸泡30分钟后倾倒,手术布类送洗衣房处理。

3.5.2HBsAg阳性手术处理:将手术器械浸泡0.5%过氧乙酸10分钟,清水冲洗煮沸30分钟擦干上油备用,布类用红色编织袋装好,注明“阳性”送洗衣房处理,手术单位用0.2%过氧乙酸擦拭,地面用0.5%过氧乙酸刷洗,污物桶和吸引瓶内吸出物及手套配制成0.5%过氧乙酸浸泡10分钟后倾倒处理,手术间按8ml/m3用0.2%过氧乙酸喷洒。

3.5.3特异性手术处理:手术用过器械及物品双重高压灭菌处理,手术用敷料、布类及手套焚烧,手术室空气消毒按每立方米40%甲醛10ml;高锰酸钾和水是甲醛的半量熏蒸,密封24小时后通风。

4小结

1996年我院手术室在创“二甲”医院以来,改善手术室布局,明确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有菌区,有专人负责把好“三关”。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并有具体的消毒隔离办法与措施,建立登记制度。院感染办公室随机抽样,科室每月定期对手术间和无菌物品贮存间空气、物体表面、手术前刷手、医护人员的手、无菌物品(高压物品、熏蒸物品、一次性物品、浸泡物品)、消毒液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结果均在合格以内。每月紫外线灯管强度监测1次,如<70uw/cm2以下,超过1000小时及时更换。几年来我科无一例感染发生,无发生一起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第2篇

1.1感染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医院的成立和发展,医院感染随之而来。因此,医院一定要对感染进行监控,认识其重要性。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医院感染时有发生,护理工作是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护理管理和感染控制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两者相互协助,感染控制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医院的感染进行控制时,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如在进行消毒、病房护理、患者日常护理等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感染。因此,这些都离不开护理管理,其对医院感染有着监控的作用。在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感染控制的效果,护理部门对感染的源头进行控制和消除。

1.2建立制度

护理部门监控医院感染时,采取三级监管护理方式,主要由护士长、组长、进行控制感染的护士组成,这样能够确保医院在实施感染控制时能够更快捷、更直接。护理部门的所有护理人员都成为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人员,其很好地落实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同时也促进了护理质量水平的提升。每个科室和病房都会安排一个专门负责控制感染的护士,其职责是:对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制度进行管理,一旦发生医院感染等问题,需要进行及时的上报和处理。

1.3培训制度

医院感染是一个专业的学科知识,护士在学校学习的护理知识只是医院感染的一部分,而且其学习的只是理论上的知识,并没有付诸实践。所以,对医院的护士进行医院感染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的培训至关重要。除此之外,还要对新上岗的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加强其对医院感染控制知识的掌握。培训可以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但在培训过后需进行相应考核。制定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知识操作手册,对流程和操作进行规范化管理,让护理人员在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时更加规范和高效。

1.4标准预防

医院感染的预防标准是由20世纪90年代美国CDC所提出,医院感染主要是由患者体内排出的血液和排泄物所导致,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传播性和感染性。对已经感染的患者要进行隔离,避免患者传染护理人员、护理人员传染患者的连锁反应。采取的隔离方法主要是根据所传播的疾病进行相应有效的隔离,隔离方式主要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隔离等。以上隔离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各种疾病的传播,也能对患者和护理人员进行相应的保护。在护理工作中实施标准预防,是控制疾病在病房和医院进行传播的有效措施,更是提早地预防未知疾病的一种有效方式。在SARS流行病初期,笔者所在医院3个病区的患者都感染了SARS。但是,在确诊患者感染SARS并对其进行治疗和转院的过程中,未造成SARS的再次扩散和传播,也未发生护理人员感染SARS的情况。在这次SARS流行病感染的控制中,笔者所在医院顺利实施了标准预防措施。除此之外,应该意识到在全院病区中实施标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2感染控制中护理的职能运用

2.1制定相关的标准制度

护理部门应与控制科共同制定感染控制的标准,预防医院感染传播、预防尿路感染,使用医学设备,制定相关预防和护理措施实施的标准,并且还要强调在进入感染隔离区时的准备工作,比如说更换医用服装、洗手等。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没有相关标准制度的工作,需要及时地向上级反映,尽快完善标准制度,这样才能让护理人员在任何工作中都做到规范、标准,这也是预防各种疾病发生的非常有效的办法。

2.2岗位制度明确

要把医用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岗位上去,明确每个岗位,每个护士的职责。笔者所在医院根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品管理办法》严格规范护理人员对医药废物的处理和操作流程。必须对医药废物进行明确的分类,每天必须由专门负责人员对医药废物进行数目清点和封存,并且进行详细的记录,签字确认,避免胡乱丢弃医药废物的现象,避免造成大规模病毒的传染。

2.3对重点环节进行加强

在对医院感染进行控制和预防时,把重心放在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科、新生儿病房、ICU病房、老年科、血透室以及患者家属区等,这些人群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也是医院感染的传播体、扩散体,所以笔者所在医院严格地按照规章制度限制探访人数和探视时间,定期进行消毒等预防措施,避免发生医院感染的传播和扩散。除此之外,把病区发生感染疾病传播和扩散等事件规范到日常的护理工作当中,护理部门与感染控制科相互配合,对医院出现的突发事件和不稳定因素进行快速、有效的消除,对医院感染的传播和扩散进行有效的预防。

2.4对医院感染进行网络监控

对医院感染进行实时的监测,是对医院感染进行预防和控制最为关键的环节。为了能得到更快、更准确的监测结果,科学的监测方式是对医院感染控制和预防最好的方法。进行定期的考察和考评,在日常的工作中严格监督护理部门,监督其在进行消毒和隔离以及其它的工作时是否按照笔者所在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操作;不定期地对医务人员的医疗用品进行检查,对需要重点预防和控制的科室进行实时监控,并且采取相关有效的措施进行感染的预防。笔者所在医院多年来一直在使用HIS的网络系统工程,在此系统上又设计了相关软件,对全院重点观察的患者进行实时电脑监控,并且用电能网络收集相关有用的资料,对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采取全程监控,以便及时发现突发的感染情况,并且对感染实施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以及其它急救措施,从而达到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减少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发病率。

2.5完善监督管理

笔者所在医院将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作为评定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关于医院感染的情况,都有相应的报告管理制度,比如,患者发热情况的报告制度、特殊细菌感染的报告制度、输液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等。笔者所在医院每个月都会对各个科室的监测报告结果与科室的护理报告进行校对,发现未及时报告或者未报告等现象,严格按照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制度进行相应的处罚。此外,实行与个人业绩量化考核挂钩,这样加强了笔者所在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素质,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得医院感染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控制。

3讨论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第3篇

1健全感染管理组织

由于医务人员在地震中伤亡较大,医院及时调整了感染管理委员会和院感科组成人员,充实感染管理力量。院长亲自担任感染管理科主任,落实了专门工作人员,多次派人参加省、市举办的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为普及感染管理技能,增强感染管理意识,院感科根据各级各类人员知识水平、职能性质差异,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全方位手段,组织学习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有关知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进而积极参与到医院感染工作中来。

2制定感染管理制度

医院感染治理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必须以科学制度作保障。根据《医院感染治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废物治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医院及时制定了《医院感染治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制度》、《环境卫生学监测制度》、《一次性医疗用品治理制度》、《法定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医疗废物治理工作制度》以及各科室和重点部门的消毒隔离制度等。使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院感科人员认真督促各科人员严格按制度办事,加强平时检查督促,每季度开展一次质量大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通报,使各科室相互借鉴和提高。

3做好空气、物表和医务人员手的监测

由于我院地处边远贫困山区,经济十分困难,没有专门的检测场地和设施。地震前,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的监测由县疾控中心每年进行两次,平时的质量检查只能以肉眼判断。地震后,县疾控中心同样遭到毁灭性破坏,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的监测主要依靠院感科人员督促各科室认真开展日常清洁、消毒工作,定期进行周围环境的消毒、杀菌,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努力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4切实加强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

重点部门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核心,在充分发挥科主任、护士长管理职能的同时,对重点部门制定具体措施。有关重点科室对落实消毒隔离措施都作了细化分工,做到日有安排、周有重点,专项专管,落实到人,安排到时。对在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整改措施,基本保证了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监控质量。

4.1门诊部的医院感染管理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直接承担着来院就诊者的诊断治疗任务,具有患者流量大、病情各异等显著特点。就诊者所患基础病、体质、年龄、就诊目的都各有不同。因此,医院设立了门诊医生工作区域,并单独设立发热门诊。鉴于板房数量有限,人员配备缺乏,急诊科没有分列单设,把门诊与急诊合建在一起,门诊医生同时负责急诊接送任务,所有的抢救、治疗工作都在住院部进行。门诊的感染问题主要有:门诊急诊分诊能力差,工作区域划分不严格,有交叉感染的潜在危险。同时,由于板房面积小,除了医生的诊断桌椅、检查床之外,所剩空间狭小,很多科室都没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公共洗手设施离诊室都有一定距离,这给各科室人员的日常手清洁增加了难度。但各科室人员仍然坚持日常清洁和消毒,坚持每日通风。

4.2手术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由于在板房搭建过程中,没有按手术室要求进行建造,手术室是在住宿用板房基础上进行改造而成,将3间活动板房分别改造成手术间、无菌物品存放间、打包间、洗手间、工作人员休息间。手术间与无菌物品存放间采取紫外线、臭氧、乳酸相结合的空气消毒方式,室内保持清洁、卫生、无尘、无污染,接送患者平车保持清洁,使用一次性大单,一人一换,手刷一人一用一灭菌,拖洗工具分室使用,标识明确,使用后洗净、消毒、洗净、晾干,所有手术人员均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尽量确保手术安全。虽然改造后的板房可以进行手术,但仍面临着不少感染问题:患者的出入通道不能严格分开,手术室区域与周围环境比较接近,板房隔音、隔热效果差,人流、物流在手术室外不断通过,环境较嘈杂,外界灰尘污染也较严重,这给手术室的日常保洁增加了难度。只有一个手术间,在连台手术与急诊手术等多台手术时可能存在共享冲突。

4.3供应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供应室是医院的解毒、供应中心,感染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中之重,供应室工作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服务质量。我院供应室共有3名工作人员,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有工作人员值班室1间,无菌物品存放室1间,高压灭菌室1间,一次性物品存放间,有下排气高压灭菌蒸锅一台,另有两台小型蒸锅,保证了全院的灭菌物品供应。严格登记制度,所有质量监测、效果监测、工作流程均登记备案,消毒员持证上岗,灭菌合格物品有明显标识和有效期,专室专柜存放,确保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用品严格购进、使用、管理制度,对捐赠的一次性用品建立专用捐赠账册,严格使用管理。存在主要感染问题:供应室处在板房区内,不能相对独立设置,布局欠合理,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生活办公区划分不严格。由于板房数量受限,没有回收、清洗、打包间,不能在供应室进行清洁、去污处理,各科室的器械、物品仍由使用科室自行处理,这样就存在分散作业、清洗不够彻底、管理难度大等感染问题。

4.4治疗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地震后,由于板房数量和条件所限,对各科治疗室进行适当整合,内科、外科、门诊各护理单元合署上班,治疗室、办公室、值班室共用。在现有的治疗室内,配备了空调、流动水洗手设施、无菌物品存放柜。每日清洁治疗室,地面湿式清扫,每日用紫外线消毒,保持空气清洁,碘洁、酒精密闭存放,容器每周灭菌2次,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确保无菌配药、注射安全。存在主要感染问题:由于全部整合,人员较复杂,管理难度大,加之各科室病员病情不一样、医生用药习惯不一样,给治疗处置增加了难度,治疗工作量大,人员流动也相对较大,潜在空气污染、使用后物品清洁消毒不够彻底等问题。

4.5医疗废物处理

医疗废弃物规范化管理是基层医院普遍面临的难题,作为地震灾区更是难上加难。医疗废弃物含有大量致病微生物,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传播疾病。医院工作人员每天接触大量的医疗废物,如各种污染的针头、纱布、管路等,是传播艾滋病、肝炎病毒的重要途径。医院板房全部按照住房标准搭建,每间20平米,废水都采取屋边沟排放。对一般的居民来说,可能不存在多少问题。因医院工作的特殊性,在这样条件下医院的消毒隔离、医疗废物处理成了难题。针对医院实际,要求各科室在出科之前必须进行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消毒、毁形,医疗废物用黄色塑料袋分袋分类包装,指定专人定时回收,每两天用车辆运送至垃圾场焚烧、深埋。虽然也尽量采取措施,但仍然存在着运送过程中密闭措施不太好、焚烧不够彻底等情况。特别是医院污水基本无法处理,科室较为分散,各科室废水直接从屋边沟排放,难以集中收集或进行消毒处理,致使医疗废物、污水处理不彻底,有各种细菌、病毒向外扩散的潜在威胁。

4.6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 护理应用;心胸外科;医院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11(b)-0156-02

随着社会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医院感染不仅影响医院的管理质量,也影响患者的治疗与康复[1]。心胸外科患者都经过心脏外科手术,可能因自身承受能力、侵入操作及心理作用等导致心胸外科病房感染较高[2-3]。本文通过对心胸外科病房细节管理研究,制定护理干预措施,大大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 2011年12月本院心胸外科病房的572例患者,按其年份分为2010年组268例,男145例,女123例,平均年龄(31.5±8.1)岁;2011年组304例,男153例,女151例,平均年龄(35.1±10.4)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2010年和2011年心胸外科病房空气、紫外线灯及医务人员手等进行检测,其中2011年较2010年加强了医务人员素质及相关技术培训、医院管理及医院病房环境控制等。计算合格率,比较两组项目差异。统计两组医院感染数,比较两组感染比例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胸外科病房各项目监测情况

检测结果显示,2011年各监测项目合格率均明显高于2010年,经统计学检验,P值均小于0.05。见表1。

2.2 心胸外科病房医院感染情况

2011年医院感染率为1.31%,明显低于2010年的4.48%(χ2=4.94,P = 0.026)。见表2。

3 讨论

本文研究表明,2011年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2010年,医院感染在心胸外科病房中的发生与心胸外科病房空气、紫外线灯及医务人员手等相关。

3.1 加强病房环境管理

对于病房环境管理,要从综合性管理理念出发。保持空气清新,通风顺畅。每天做好病房打扫消毒工作。对呼吸机彻底清理消毒,防止灰尘污染,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另外要求医务人员掌握好呼吸机导管的使用和维护、血管状况的评价及感染预防措施,避免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加强病房探病人员管理,创造安静舒适环境[4]。

3.2 加强医务人员意识

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采取宣讲、讨论及总结方式,提高无菌技术操作的依从性,加强总体预防医院感染意识。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医务人员进行考核,不定期检查病房医院感染质量,发现问题并及时反馈纠正[5]。

3.3 加强消毒工作

应用各种消毒设备和试剂进行消毒,如血压计、对床架、门把手等物品,每周大消毒1次。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后、进出监护病房,都要洗手、消毒[6-7]。

综上所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重视并加强护理管理,规范规章制度,并培训考核,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及无菌技术,相互发现、交流及解决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探索预防医院感染方法,总结并应用于实践,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感染意识,提高护理水平,使医院感染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金花,朱倩如. 心胸外科病房控制医院感染的细节管理[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8):1656-1657.

[2] 肇义娜,程云清,刘映红,等. 心胸外科病房实行医护共同查房管理的效果评价[J].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1,17(5):411-412.

[3] 潘海燕,任蔚虹.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研究进展[J]. 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0):900-902.

[4] 李冬霞,许亚茹,尚秀娟. 护理工作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11):803.

[5] 李秀英,房伍磊. 护理工作中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3):1694-1695.

[6] 彭美丹. 对医院护工的洗手教育和效果观察[J]. 护理杂志,2010, 27(1):60-61.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 预防医院感染;外科护理管理

医院防止感染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关系到医院管理的水平、医疗质量以及医院的医疗经济活动等。尤其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医疗保险市场进一步开放,随之而来的是各医院之间围绕医疗质量、收费价格、服务态度、社会声誉展开了激烈竞争,而患者的医疗费用意识及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所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减轻患者负担,保证医疗安全已迫在眉睫[1]。

1 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1.1健全感染管理的护理指挥系统,加强管理职能

医院感染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护理管理是该系统重要子系统,涵盖了整个病区、门诊,食堂配餐、卫生保洁等,护理系统的运行状况会直接影响整个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水平。为实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大目标,必须建立安全组织,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

护理部要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有关人员成立预防医院感染的“消毒隔离管理小组”,成员应包括病房护士长、内外妇儿、门诊各科护士长、监控护士等组成感染管理的护理指挥系统,负责制定防止医院感染的近期和远期计划,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从实际出发,制定出职责与任务,以利实施和执行。

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感染发挥三级组织的管理作用,做到各负其责,护理指挥系统面向全院各个环节,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研究工作,解决问题,布置任务,对每个科室存在的医院感染问题随时发现,及时处理,强化各自的管理职能,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实,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疗护理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2]。

1.2以护理质量管理为核心,采取多样的管理措施

护理及护理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而完善的护理管理是以质量管理为核心,技术管理为重点,组织管理为保证。护理质量的核心是医院感染控制的水平。在护理的全过程中,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规范,正确应用隔离技术和护理管理是预防外源性感染的前提,而科学合理运用现代护理和管理手段则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途径。

要保证高质量的医院感染管理系统,必须采取多样的管理措施。国外较多医院管理机构都认为,没有预防感染的护士,就没有推动和防止医院感染的各种措施,预防感染的措施首先涉及到护理人员。要开展任何实质性护理,都离不开消毒、灭菌和隔离技术,所以在控制医院感染过程中,护理人员的素质至关重要,要加大人员教育和培训,使大家对医院感染问题深入了解和认识,强化预防意识。

举办消毒效果临床监测技术培训班,保证各科室,各病区监控护士都能掌握正确的监测方法。在每年对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培训及新上岗人员的培训时,都要将医院感染管理作为重点内容;要利用各种形式如录像片、宣传板报、研讨会及每月下发医院感染监测简报,宣传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意义和方法。

教育广大医疗护理人员不断吸取其他医院发生的院内感染暴发流行事件的教训。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临床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制定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及严格的奖惩措施,在护理质量目标管理考核评价标准中明确规定发生感染问题应扣除的分值,并与晋升、晋职、劳务补贴相挂钩。加大医院感染管理力度。

2 加强外科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2.1建立完善外科护理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外科护理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应制定重点科室和病房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护理质量与消毒隔离经济奖罚有关规定;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同时应制定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每月定期进行考核、量化评分,对违反消毒隔离制度的个人和无菌物品过期的科室进行经济处罚,及时反馈信息,持续质量改进,使医院感染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

2.2加强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医院感染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护理行为的好坏与其职业道德、责任心有密切的联系。要重视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在独立完成各项工作和紧急抢救时,能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遵循各项规章制度。对护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护理部应与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密切配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其在医疗活动中强化法规意识及安全意识,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有责,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使人人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从而自觉遵守医院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加强全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职业素质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础;完善医院感染硬件设施,制定医院感染质控标准,规范护理活动准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环节;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实行三级监控网络是抓好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的保证,加强外科护理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的作用。

2.3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护士长的管理作用

科室的感染管理护士长是关键。护士长应把预防医院感染、监督、指导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基本工作来抓,并随时监督执行,及时将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要求、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及有关文件精神等进行传达和落实。此外,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长应以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来领导护理队伍,从日常操作入手,全面运用医疗质量管理理论来实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升技术理论平台,使所有人员自觉执行操作规范。

3 结论

总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有关医院感染的教育,增强全院参与意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预防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应尽力使患者不发生医院感染,发生医院感染后应及时控制,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体现护理管理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意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58-02

以往,由于管理、护理等方面工作的不到位,医院感染率得不到有效控制,严重影响了病人的康复和医院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而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护人员及患者越来越重视对医院感染的防治,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我院在感染管理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改进,笔者现将心得体会阐述如下。

1 过程管理的方法

1.1 目的:提升医院临床医护人员日常工作中对医院感染防控的积极性,使其主动配合感染管理人员的工作,并采取应有的感染防控措施;提升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全过程管理意识,使其转变以往事后管理、被动管理的工作习惯,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预防和干预工作,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病例的产生。

1.2 准备:结合实际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目标,召开科务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及监控小组会议,树立其过程管理意识,量化、细化管理目标,明确各部门职责与义务。

1.3 实施:首先,明确了医院各病区相关医生、护士、相关负责人的医院感染管理责任,明确了其相应的义务,分区建立了感染管理沟通与记录本,记录内容为医院各病区医护人员感染管理工作情况的自查结果;医院感染管理专职部门的指导意见、建议措施、检查结果,医院感染病历相关情况的记录,感染管理科各种监测结果的评价与反馈等等。其中监控护士的职责是,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随机检查,并如实将检查结果记录在记录本上,并于周一早交班会上进行反馈;监控医师的职责是对感染管理科各种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病区发现感染病历立即登记,次日,早会上由监控医师报告,要求大家执行相关的预防控制措施;医院管理专职人员的责任是填写记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部门的指导意见、建议措施、检查结果,普通病区每周巡查指导1次,重点部门每周巡查指导2次,跟班学习指导,主动地同科主任、护士长、监控医师和监控护士进行交流,认真了解工作中的困难,首先给予理解,其次要基于帮助和支持。如:负责消毒供应中心的专职人员,每天去跟班学习指导,1d关注一个环节,直至执行操作规范,同时把检查发现的成绩和存在问题记录在沟通指导记录本上,提出指导改进建议,病区要针对专职人员的建议,提出改进措施。专职人员观察指导改进的过程,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

1.4 评价:为了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进行回顾、评价,也为了更好地激励和指导临床医护人员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工作,应每月举行医院感染管理总结会议,并结合合理的奖惩措施,严明赏罚,进一步激励管理与医护人员的积极性。

1.5 交流和总结:为了不断总结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以及医院临床医护工作人员的感染管理经验与教训,应定期举行座谈会,我院的做法是半年举行一次监控管理座谈会,会议内容是展览优秀感染管理记录本,评选先进感染管理医生、护士、检测员以及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等等。除此之外,应结合年度、月度感染管理工作目标以及上级感染管理专项质量评价标准对医院各个病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监控成绩进行合理的考核,进而激励相关人员不断提升监控质量。

2 过程管理的效果

2.1 意识提升:自医院感染全过程管理工作开展以来,不论是临床医护人员还是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全过程管理意识、感染防控意识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被动管理和事后管理的局面得到改变。临床医护人员与感染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两部门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沟通得到强化,实现了更密切和更和谐的配合。

2.2 敏感性提高:一年中,病区及时发现了两起病区内小型疑似暴况;分别是消化科短期腹泻病例增加,五官科病区术后<24h发热患者增多,及时调查了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及时采取相关干预措施;发现两起ICU小型感染暴发事件,包括NICU口腔真菌感染的暴发,综合ICU两种多药耐药菌感染暴发,由于干预措施采取及时,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2.3 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由2008年的26%逐步提高至2011年的78%,医院感染率由3.8%降至2.9%。

3 讨论

3.1 服务于临床:以往,一些临床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对自身在医院感染防控方面的人数不足,认为医院感染管理仅仅是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的工作,使这些医护人员没有在临床工作中采取必要的感染预防控制措施,使医院感染率得不到有效控制。对于此,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主动地服务于临床部门,一方面要体谅临床医护人员,理解其工作压力认识到其工作强度,另一方面也要主动开展一些培训和宣传活动,提升医护人员感染管理意识,促使医院感染全过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2 注重协调与沟通:以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多趋于静态管理和事后管理,感染管理工作人员负责记录和搜集资料,最终总结感染管理工作实施情况,对医护人员进行批评指正。这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感染管理部门对医护人员多批评,而支持与鼓励不足,妨碍了医护人员对感染防控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二是,感染管理工作没有从源头上和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检测和管理作用。因而,应加强感染管理部门与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协调与沟通,使其相互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相互信任彼此依赖,相互促进,共同促进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开展。

3.3 提升人员素质:一方面,管理人员应提升其管理素质,要充分认识到动态管理的重要性,摒弃以往事后管理的习惯,不断充实自身管理知识,提升管理能力,经常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以便真正了解医院感染防控情况,与医生、护士、检验员等工作人员取得相互理解,进而提出有效的建议。临床医护人员要树立感染管理意识,将感染防控工作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做好监测和预防,秉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早预警、早发现、早干预”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4):426-428

[2] 胡必杰.医院感染管理执行力:案例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第7篇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医院感染;管理;监测

1.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特点

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是基于医院管理系统(HIS)的子系统软件,患者所有信息资料来源于医院信息系统(HIS),系统的操作过程简单,信息准确全面,具体功能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1 医院感染监测管理

原于医院感染的监测内容复杂,需要统计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手工处理既不全面,也不完整,而且效率低下,很难做到及时监控。尢其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分析与评价,涉及因素非常复杂,人工分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是目前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和难点[3]。许多医院感染管理者都在寻求一套科学实用的医院感染监测系统,以解决以上难题[1]。但是,医院感染管理包涵了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感染病例监测、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分析等多个方面,数据流程复杂,专业性强,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问题。感染管理系统监测模块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ICU监测病人感染监测主要对于成人及儿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病人进行目标性的监测。计算导尿管病使用率和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率、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与相关性原发性菌血症感染率、呼吸机使用率和与相关性肺部感染率。除此之外,还可根据病人的不同危险等级来调正感染率的计算。

高危新生儿感染监测主要对于高危新生儿(HRN)的病人进行目标性的监测,计算中心静脉导管使用率和与相关性原发性菌血症感染率、呼吸机使用率和相关性肺部感染率,可根据病人的平均住院人数来调正感染率的计算。

抗菌药物监测主要对于抗菌药物的使用联数、使用目的进行监测,输出相关统计分析图表。

环境卫生学监测由检验科人员或院感工作人员录入医院消毒卫生学监测的检验结果,软件可对监测结果自动评价,并打印监测报告单和各类统计图表和报表。

现患率调查供感染科做现患率调查时录入数据,基本上是仿照现患率个案调查表的形式来做的,重点用于统计各科室调查时的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细菌培养等情况。相应的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报表、按疾病系统分类汇总报表、按易感因素分类汇总报表、病原体与抗菌药物情况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使用剂统计等[1]。

针刺伤录入及处理提示是录入职工针刺伤的详细情况之后,系统可以自动根据关联病人的情况做出处理提示。相关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按关联操作汇总、接工别进行汇总,可以从多个角度分析职工针刺伤的情况。

职业暴露录入及处理提示是录入职工的血液体液暴露情况之后,可以自动为此次暴露评级,并根据关联病人的情况做出处理提示。相关报表有按科室汇总、按关联操作汇总、接工别进行汇总等。

暴发预警是此暴发预警会从当前日期开始,向前推算一定的天数内,自动计算同一科室、同一感染诊断的次数(或感染同一病原体的次数),达到用户设定的次数时,给予提示,双击记录时可以自动打开该病人的详细感染记录。监测的天数、同时发病的人数等都可以由用户自己设置。用户还可以设置时间,每天到了设定的时间,系统就会自动计算一次,有暴况就自动提示。

以上数据均来源于医生工作站中医生对患者所下的医嘱,及患者所做检验项目的结果数据。再由计算机按照相应的计算方式进行计算,进而得出感染方面相关数据。

具体流图如图1。

1.2 医院感染信息管理

医院感染信息查询是指患者在院住院期间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医疗数据,包括患者信息查询、感染病例报告、感染研究数据和字典维护。

病人信息查询是可以查询在院或出院病人的基本信息、在院时的感染情况、抗菌药物应用及侵入情操作信息及该患者在院期间的所有病历资料。

医院感染病例报告是医生实时在医生工作站完善患者的感染信息,如有发现新的医院感染病例可以随时填报,使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能够及时了解全院的医院感染情况,及时发现和近代控制医院感染的流行。

感染研究数据,是提高对医院感染资料的利用率,形成智能立体的数据分析库。

字典维护是维护数据的基本项目,用于描述数据和标准数据。

2.医院感染信息管理系统优势

2.1 管理目标明确采取并行管理

即人工与计算机并用的统计方法,在逐步探索、理清上机处理统计资料的操作程序、完善了统计汇总方法之后完全摆脱人工计算方式。由于计算机处理统计资料的系统分析功能的高科技优越性,使我们的监测项目得到不断扩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2.2 监测与控制密切结合

应用计算机技术处理医院感染监测资料,可迅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医院感染的第一手资料,获得多角度的综合监控数据。为我们及时发现潜在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提出相应预防措施提供了可靠依据。如抗生素合理使用监测,以大量实例统计分析结论,必然会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从而推动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管理[2]。

2.3 监测内容全面

对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漏报率,重危病人、手术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无菌手术切口人数及其感染率的监测,均能从中及时了解感染的发病情况、分布特点、有无感染的流行或暴发倾向。将统计分析结论及时反馈于临床科室指导工作,从而推动工作的深入进行,这些都是手工操作所不能达到的。在进行的临床标本细菌培养阳性菌株耐药率监测,可以随时掌握本院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了解各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抗生素提供客观依据。这更是人工统计汇总监测资料时所难以奏效的。计算机的应用,为医院感染监控工作进行快速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分析反馈,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2.4 设有阶段性的总结

数据自动储存、统计、分析,汇总形成图文并茂,阶段性动态监测的重要信息。如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高危人群、危险因素、抗生素使用率与耐药谱等监测信息均可以线形图、真方图、圆饼图表示。动态监测,并有同期对比,信息直观,形象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使各级领导充分把握本地区、本单位以及各科室、部门的医院感染及管理现状,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决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参考文献

[1]郑佳.医院感染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

[2]赵文敏.医院管理系统在医院信息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感染学杂志,2008(6).

医院感染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规范化培训

在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务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暴露出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分离的危机[1]。这就是,长期以来我国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各自独立发展,缺乏有效的联系与协作;既往公共卫生专业学生侧重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实习,而缺少在医院进行相关内容的实践及培训,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与临床之间的脱节[2-3]。改变这一现状还需一个较长的时期,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结合感染病学及医院感染管理的学科专业背景,就公共卫生医师在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中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教育教学等,进行了理论(培训方案)和实践探索。

1加强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培训的重要意义

现代医学的目的既包括医治患病个体,又包括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因此将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进行整合,培养具有整体医学观念、能提供防治一体化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是此次肺炎疫情的防控中更是体现了“防治结合”“医防融合”的重要性[4-6]。针对肺炎疫情,王辰院士曾指出“我们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的一个最重大的问题,就是必须把临床和预防高度结合起来,这才是人间正道。世界上的经验、社会发展的经验都证实,概莫能外。重视什么就把什么独立出来的管理体系,容易变成一种画地为牢的局面,其结果就是独木难支”。然而,长期以来临床医学与公共卫生培养体系的平行状态,导致知识结构及观念差异,公共卫生医师对医院感染管理实际情况的了解不足和对于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知识掌握的短板,使其在重大疫情出现时不能与临床医学真正交叉、融合协作。对此,一方面要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另一方面,要健全和加强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快培养一批防治复合型公共卫生人才。面对现实,在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中充实医院感染管理等相关内容,并切实强化相应的教学培训,提升公共卫生医师对医院感染管理等实际工作的了解,增强公共卫生医师对传染病/感染性疾病知识的掌握,对于促进公共卫生医师在今后工作中与临床医学的合作交流,协同制定更符合医院实际的防控方案,完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加强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培训迫在眉睫。

2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培训方案的建立

我院作为“加强疾病控制机构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的省内3个临床培训基地(试点单位)之一,是肺炎疫情期间唯一一个招生并开展相应培训的单位。我们以解决问题、服务需求为导向,围绕公共卫生医师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岗位胜任力,研究构建了公共卫生医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主要内容如下:

2.1培训内容与要求

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工作实际和公共卫生医师岗位需求,确定以下培训内容及要求。

2.1.1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范、技术及方法

培训后要求掌握的内容包括:(1)医院感染的定义;(2)医院感染病例识别诊断、上报及监测;(3)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概念及预警;(4)手卫生时机及步骤;(5)标准预防的定义和内容;(6)不同传播途径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7)感染性疾病的隔离要求;(8)各种隔离措施的技术及方法;(9)常用消毒方法及监测;(10)医院环境微生物监测方法及要求;(11)医疗废物分类及管理;(12)耐药菌监测及隔离;(13)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措施;(14)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15)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16)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7)侵入性诊疗相关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8)重点人群、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预防;(19)职业防护及处置。

2.1.2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的基本操作

包括:(1)掌握正确戴脱防护口罩的基本操作;(2)掌握正确穿脱隔离衣/防护服的基本操作;(3)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操作;(4)熟悉物表微生物监测的基本操作;(5)熟悉空气微生物检测的基本操作。

2.2培训形式

结合工作实际以及培训要求,开展多元化的培训。主要有:(1)现场查房培训。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医院的日常巡查督导工作,让公共卫生医师一起参与其中,尤其是针对重点科室包括手术室、重症监护室、消毒供应中心、内镜室等的巡查,将手卫生、医疗废物处置、耐药菌隔离措施落实、导管相关感染措施落实等内容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让学员有切实的体会和深入的了解;(2)理论培训。根据培训方案确定的培训内容,安排带教老师,进行以PPT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课后带教老师与学员互动,进行提问并答疑,确保知识的掌握;(3)技能带教。以带教老师亲自示范以及视频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某些重要或有难度的操作,采用事先录制的视频进行培训,学员可以反复观看、提出问题,带教老师进行逐一讲解,确保掌握要点。对于防护用品方面,进行一对一防护用品穿脱示教讲解;(4)感控病例讨论。选择典型与不典型的院感案例,制作PPT,针对感染病例的诊断、病原学、感染危险因素、感控措施落实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讨论。

2.3培训时长与考核

2.3.1培训时长

系统完成上述公卫医师院感规培,一般需要2周。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根据两大类24项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医院感染管理科实际工作,采取类间和项目间交叉结合,现场查房、理论教学、技能训练和感控病例讨论相穿插的形式完成整个培训。按学时计算,现场查房培训约24学时、理论教学约17学时、技能带教约8学时、感控病例讨论约6学时,共计约55学时。

2.3.2培训考核

公卫医师院感规培的结业考核,主要分为平时表现(过程性评价)和医院感染控制相关专业知识及技能考核(终结性评价)两部分。具体考核内容、方法和标准如下:(1)平时表现考核。自编平时表现评价表,评价表包括职业素养、出勤情况和院感工作量3大方面。对院感工作量的评价,通过“医院感染病例识别审核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数量是否达到要求;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隔离落实率调查数量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积极主动辅助院感科完成临床科室日常巡查;是否按要求参加院级或科级感控相关培训;是否按要求参加感控病例讨论;是否按要求辅助院感科参加消毒供应中心、内镜中心等督查;是否按要求辅助院感科参加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科室的督查”进行细化评定。考核由带教老师和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需重新参加医院感染相关培训。(2)专业知识及技能考核。内容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的识别诊断;手卫生时机及操作;医用防护用品的穿脱;锐器伤的应急处理;医疗废物分类及管理;多重耐药菌的识别判断;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隔离;感染性疾病的隔离;保护性隔离患者的识别及处理;含氯消毒剂的配置及监测;血液或体液溢出的处置;床单元的终末消毒处理;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措施;中央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导尿管相关感染的预防措施;手术部位感染的防控;环境微生物监测方法。考核采取面上专业理论知识考试和重要操作项目现场操作考核的形式。其中,专业技能操作考核结果按“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进行等级评定,不合格者需重新补考,直至合格才能参加专业理论知识考试;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满分为100分,60分以下需重新参加医院感染相关培训。(3)结业标准。平时表现考核60分及以上、专业技能操作考核等级为合格及以上、专业理论知识考试60分及以上,予以核准通过公卫医师院感规培。

3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实施效果

按照上述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2020年3月至11月,我院分13批次开展了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来自省内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工作年限不超过2年的33名公共卫生医师,参加了培训并核准通过公卫医师院感规培。

3.1考核结果

平时表现考核成绩呈负偏态,X=86.21,S=5.59,M(Q)=90(10),最高分95,最低分70;专业技能操作考核成绩以良好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合格5人(15.2%)、良好21人(63.6%)、优秀7人(21.2%),其中有3名学员在穿脱二级防护用品的操作考核中未能一次通过,经重新培训补考后通过;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P=0.200),X=94.09,S=4.20,M(Q)=95(8),最高分100,最低分85。以上结果表明,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实施,总体上达到了预期目标。

3.2各项考核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为:平时表现考核成绩与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成绩r=0.743(P<0.001),平时表现考核成绩与专业技能操作考核成绩r=0.627(P<0.001),专业理论知识考试成绩与专业技能操作考核成绩r=0.683(P<0.001)。以上结果表明,3项考核成绩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考核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3.3学员问卷调查结果

设计针对培训内容及形式方面的调查问卷,对每一位完成公卫医师院感规培的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1)学员基本信息。年龄、性别、工作单位、工作年限等;(2)有无需要增加的培训内容;(3)培训时间是否需要增加或减少;(4)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建议;(5)公共卫生医师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如何具体发挥作用等开放性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员对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培训均给予高度肯定,认为培训十分必要且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绝大多数学员认为目前的规培形式和规培内容能较好地满足规培要求;部分学员建议对培训要点做适当调整,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岗位的需求特点;有学员建议增加多重耐药菌监测及医院环境监测方面的内容。总之,学员对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及实施是满意的。

4公卫医师院感规培的完善

作为肺炎疫情期间唯一一个招生并开展公卫医师院感规培的试点单位,虽然圆满完成了试点,在实践探索中形成了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在方案实施中较好地达成了试点目标。但对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2020〕34号)的新要求,遵循问题导向和持续改进的理念,我们深感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还有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之处。主要是:(1)坚持高度的原则性与高度的灵活性相统一,调整规培时长。如,鉴于医院感染管理内容丰富且专业性强,2周的培训时间相对较短。本轮培训考核中,个别学员对部分复杂医院感染病例的识别诊断力和对手术室、内镜中心等医院重点科室感控细节的掌握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我们计划在下一轮的培训中,根据学员基础,将培训时间设置成2~3周不等;(2)坚持为掌握而培训、为提升岗位胜任力而培训的原则,探索平台+模块的培训,从深度上进一步优化培训方案。我们计划在下一轮的培训中,从参训的公共卫生医师大多数已定岗,且其岗位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实际出发,结合学员不同岗位特点,制定模块化的规培计划,使培训更具个性化;(3)从广度上进一步完善培训内容体系。如本轮培训考核中,标准预防及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成为大多数学员的主要扣分点,这就提示我们,今后应强化这方面内容的培训。我们计划在下一轮培训前,深入一线、回访学员,调查研究、健全内容,进一步提升培训方案的适用面。总之,作为疫情防控“哨点”的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其在岗公卫医师的应急处置能力,是传染源早发现和有效管控的关键,如何提升他们的医院感染管理能力是时代之问。我院的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与实践,仅是对这一时代之问的初浅答卷。虽然这一初浅答卷仍有诸多有待完善之处,但我院将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在基层公卫医师院感规培上,为重要窗口提供更优样本,交出公卫医师院感规培方案的高分答卷。

参考文献

[1]段志光.肺炎疫情后的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20,(04):37-40.

[2]张爱华,肖婷婷,洪峰.医防结合培养实用性公共卫生人才[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10):954-955.

[3]史宏灿,龚卫娟,郑英,等."5+3"医学教育与执业医师资格分阶段考试改革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5,(5):661-663.

[4]王晓阳,刘军.紧密型医共体参与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短板及对策分析[J].现代医院,2021,21(2):185-187.

[5]刘文生.医防融合的"人间正道"[J].中国医院院长,2020,(06):52-57.

[6]张馨月.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国公共卫生教育政策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20,28(2):181-184,191.

[7]邢玉斌,季之欣,陈世平,等.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体会[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