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9-19 22:25:02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第1篇

1.1住院医生专业理论知识欠缺,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

虽然住院医生已经完成了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习,甚至临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但多数住院医生对于专科知识仍然十分缺乏,同时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不能把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尤其在妇产科培训中表现较为突出。医学在不断发展进步,妇产科学教材的内容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住院医生缺乏主动查阅文献和其他专业书籍的能力,这也直接导致了对临床问题的认识和分析不足。

1.2缺少临床操作的机会

妇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技能培训是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的重要内容。由于目前医患矛盾突出,患者对低年资医生缺乏信任,且妇产科疾病常常涉及隐私或社会问题,直接关系着母婴健康,导致住院医生缺少临床操作机会,临床技能难以得到提高。

1.3缺乏合理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

虽然北京市为住院医生的培训制订了培养计划和要求,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不同学制和不同院校毕业的住院医生学习和工作能力不同,不同年资住院医生的临床工作能力也存在差异。因此,面对能力参差不齐的住院医生采用同一培训计划和标准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显然不能适应不同住院医生的培养需要。

1.4临床带教教师的能力有待提高

虽然我院是首都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承担了临床教学工作,但是繁重的临床工作导致部分带教教师不重视临床带教工作,带教意识淡薄,不重视对住院医生的培养。另外,个别带教教师知识陈旧,不具备培养住院医生的能力。

2妇产科住院医生培训策略

2.1建立合理的住院医生培训计划和制度

我们对住院医生实行了低年资住院医生和高年资住院医生分阶段培养制度,逐步提高其临床工作能力。对于低年资住院医生还采用了逐级培训管理,对于第一年的住院医生主要进行妇产科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学习产科、妇科、计划生育的临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安排其在相应的专科进行临床轮转,力求在一年内掌握妇产科专业的基础知识,并可以参加急诊室和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科室的轮转学习。第二年和第三年的住院医生在轮转期间多学习不同病种,增加临床技能培训内容,并赋予其监督和带教实习医生的职责。在低年资住院医生培训期间,专业学习侧重于妇产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并合理安排其到相关科室的交流学习。我科是北京市心脏病孕产妇的转诊中心,妇产科医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心脏病诊治相关知识。针对这一现状,邀请麻醉科等相关科室的专家和妇产科高年资医生为住院医生进行心脏病相关知识培训。第四年的高年资住院医生主要进行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并融入临床科研思维的培训。第五年住院医生为总住院医生。同时,鼓励住院医生参加院外继续教学项目的培训,以开阔眼界。在每个专业组轮转结束时,由教学秘书安排考核,不合格人员需要延期培训。通过对住院医生培训大纲要求的细化和实行分层管理,各级住院医生认清了自己的培训目标,增强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2.2加强带教教师的教学意识

在临床培训中,教研室要求各专业组带教教师定期为住院医生安排临床专题讲座,内容需贴合住院医生培训内容;各专业组主任定期进行教学查房,针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和讲授相应新进展。通过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各带教教师学习妇产科理论知识,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2.3强调住院医生对妇产科理论知识的学习

妇产科学近年来发展迅速,临床工作常常涉及多学科交叉内容,因此,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是从事临床工作的基础[1]。选择妇产科专业的医学生都较重视手术,而忽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一现象,带教教师在日常查房中,应对住院医生进行提问,督促其学习基本理论知识,并要求住院医生针对临床问题阅读相关参考书籍或查阅相关文献。

2.4在临床带教中引入循证医学思维

在传统的住院医生培训中,多采用言传身教的教学模式,其弊端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差,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我们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引入循证医学思维,培养住院医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考问题能力等。循证医学的思维模式有助于住院医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我们主要针对疑难病例的处理,要求住院医生遵照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即提出问题—查寻证据—评价证据—筛选证据—应用证据,来对疑难病例进行处理。首先要求住院医生提出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再利用互联网快速查询数据库,查找解决问题最新、最佳的证据,并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严格评价,结合具体病例的实际情况制订诊断及治疗方案。同时,带教教师帮助住院医生选择优质的文献作为治疗或诊断的依据。通过这种模式培养住院医生自主学习和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同时锻炼文献检索、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的能力等。

2.5培养爱伤观念,多渠道进行临床技能培训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第2篇

关键词:临床路径;计划性剖宫产;评估

临床路径是指医师、护士及其他专业人员,针对某个病种或手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以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成本控制为目的,所制定的有严格工作顺序和准确时间要求的最佳程序化、标准化医疗检查和处置流程,并把全面质量管理和持续性质量提高作为监控手段整合到其中,用以减少康复延迟及资源浪费,使患者获得最佳的医疗护理服务。临床路径强调把传统的弹性治疗变为标准化、规范化的诊疗计划[1]。近几年来我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2012年11 月1日~2014年2月28日间收治的实施并完成临床路径的120例计划性剖宫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未实施临床路径的120例计划性剖宫产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合并症;年龄为20~38岁,平均年龄为(29±1.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P>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可用于研究分析。

1.2选取标准 所选取的患者第一诊断为首选治疗方案符合:ICD-9-CM-3:74.1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编码者;患者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可以进入路径。

1.3方法

1.3.1对照组 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对患者实施诊疗和护理,即根据不同医生、护士的临床经验,自行确定诊疗方案及护理程序,诊疗、护理工作的计划、时间、内容、步骤均未做统一规范要求。

1.3.2观察组 严格按照制定的临床路径表对患者实施诊疗和护理。患者入院时主管医师对患者进行初步的检诊工作,根据临床路径进入标准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经评估符合准入标准的,主管医师与患者或患者监护人签署临床路径告知单;按临床路径确定的诊疗流程实施诊疗,根据医师版临床路径表开具每日的诊疗项目,并向患者介绍住院期间的诊疗计划及需要给予配合的内容;根据每日诊疗情况及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每日的路径评估,出现路径变异时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做好各种记录。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每日的路径医嘱,并按照临床路径表的护理工作项目进行护理。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患者满意度 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对比两组患者住院费用情况 观察组住院总费用降低,对于住院总费用的构成变化,观察组药费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为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我院将临床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中,取得了较好效果。①该模式的实施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其规定了合理的诊疗、护理程序,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按照临床路径表有序地进行临床诊疗、护理工作,保证所有的临床服务活动具有科学性及计划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通过上述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计划性剖宫产中采用临床路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有效提高医疗质量,充分发挥医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医护满意率,和谐医患关系,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第3篇

临床路径式的医护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会使患者病情发生相应的变化,进而产生一些新的资料,而对这些资料数据的收集则需要病案信息管理人员的参与。正如前文所说,病案是各种医疗信息的载体,是整个医护行为的直接佐证,因此病案信息管理人员需要详细记录医护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行为,如治疗依据、诊断方案、治疗方案等。对这些医疗行为进行准确及时详细记录,不仅会监督医护人员的行为,确保医疗行为完全按照临床路径医护计划进行,而且患者出院后,这些资料、数据又可以作为下一个医疗计划制定、实行的参考资料。另外,收集临床路径的各种数据,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比、统计等对临床路径管理模式的推广进展形成直观了解,为医院日常管理决策提供准确依据。

2临床路径对病案信息管理的影响

2.1影响医院病案质量

病案是各种医疗行为资料的载体,对医疗过程及效果具有评价作用,先进医疗管理模式下的医疗过程更加高效,医疗效果更加显著,因此其病案质量更高。在2013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对2866份同时期病案的终末质量进行了研究,发现实施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后,终末病案的甲级病案率明显高于普通病案,而乙级和丙级病案率明显低于普通病案;同时,临床路径管理模式下,出院患者病案在3d内归档的比率及病案的完整率均高于对照组。这一研究充分证明了临床路径管理模式能显著提高病案管理的质量。医院在进行病案管理时可通过临床路径工作内容、流程等制定统一临床路径管理病历书写治疗考核标准,从而加大了对护理病案质量的管理监控,进而提高了医护人员专业水平,提高了病案质量,减少了医患纠纷。

2.2影响病案标准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电子病案逐渐取代传统病案,被广泛推广应用。这是因为:临床路径模式下的病历书写有着严格的要求,需做到规范与统一,如实际出入院时间应与计划保持一致,一旦出现出入则需说明原因;同时临床路径医护计划与实际不相符时,需对其进行迅速修订更改[7]。若此时病历仍需要医生手写,那么由于医生语言表达水平、个人书写习惯等不同,导致病历书写随意性较大,很难确保其规范性与统一性。而采用电子病历可对医学术语、手术方法等信息的格式进行统一标准,提高了病历的规范性、准确性;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采用电子病案可确保病案管理人员随时对病案的准确性、易用性、可用性等效用进行测量[8]。另外,电子病案还支持多种信息检索方式,便于医护人员快速准确查找提取,从而提高了临床工作、医疗科研的效率。总之,临床路径管理工作模式下,实现统一的病案管理标准成为了可能,提高了病案的质量,并进一步改善了临床路径质量。

2.3对病案管理人员提出新要求

临床路径理念是一种新型的医护管理理念,因此该模式的推广实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医院传统病案信息管理理念与模式。新出现的病案信息管理理念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首先,要求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从以往的收集、整理病案资料扩展为收集、整体、提取、分析以及归纳病案资料;其次,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储备以及较高的个人综合素质;最后,要求管理人员必须了解相应医学知识、计算机知识、统计学知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等各方面知识。

3总结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第4篇

医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既要符合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遵循医学人才成长的特有规律。本文通过研究美国医学教育模式,剖析我国教育现状,探讨提高学生临床应用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美国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是西方国家医学教育的模板,它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在美国,医学院录取之前,学生们要去相关的研究机构或医院工作一段时间或参加志愿者活动。医学院的学制为四年,第 1、 2 年学习临床前的(preclinical)医学基础理论,第 3、 4 年的时间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生在教学医院的病房或在社区门诊。在有经验医生的指导下,观察和参与患者的治疗,在内、 外、 妇、 儿、 产科、 家庭医学、 神经科与精神病科轮回实习。可以选修临床专科或研究方面的选修课,并进行住院医师前期阶段的培训[1]。而我国的医学教育学制为5年,在入学前没有相关医学接触史,入学后直接进入基础课学习,为期两年。3、4年主修临床课,有课间见习,第五年临床实习。从学生认知的角度出发,美国的医学生早期即接触临床,培养浓厚的兴趣,同时对临床工作有一个感知的认识,但是我国的学生在入学早期对临床医疗是茫然的。

在医学教育的本文由收集整理基本特点上,美国注重医学生互动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相互渗透,标准化患者与模拟患者的应用,大课堂集中教学与小组分散教学优势互补,采用“问题导向学习法” (problembasedlearning, pbl)等。

我国传统的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基础和临床教学是相对独立的,教育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课程以专业课程设计为基础,将知识进行划分,学生通过认真学习,有能力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施治、综合处理的能力。有部分学校采用了pbl教学模式,这在小班上课的专业中效果较好,但我们目前的临床专业招生学生数目普遍偏多,又面临师资不足的社会现状,无法实现小班上课,导致pbl教学在临床医学教育的应用效果受到明显影响,实践课程的应用则主要以示范和重复为主[2],临床专业的学生会在大三接触临床课程时,到医院参加实践课程的学习,教师会有计划的给学生讲解实践学习的相关知识,让学生配以简单的临床查体、听诊操作,同学们在临床理论知识上对临床疾病有了感性的认识,但缺少让学生主动思考,独立解决临床问题的机会,导致学生参加工作以后才开始对临床思维、临床能力进行训练。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第5篇

    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单元,是医院内部能够承担医院经济目标,落实核算与成本管理责任,并能够根据绩效大小独立承担奖罚,能将责权利结合起来的科室或部门,它是成本核算的最小单位,划分核算单元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信息采集满足成本核算的需要

    划分核算单元时应首先考虑该单元的房屋、人员、资产等是否相对独立,房屋面积、设备价值等基础数据信息是否或可能方便、准确的统计和采集,成本费用是否能够合理的归集,以保证成本核算需要。

    (二)核算单元的划分尽量细化

    核算单元是成本核算的最小单位,划分时宜细不宜粗,它的细化划分是为医院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的前提,亦为医院开展项目成本核算、病种成本核算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临床服务类和医疗技术类科室在基础信息能够采集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条件尽可能细化,有下属科室的尽量以下属科室为核算单元,例如某医院心超室下设有心电图室、B超室、彩超室,核算单元应按心电室图、B超室、彩超室分别设置;又如对一些规模不大的医院因人力资源多方面的原因,在正常工作时间外的门急诊病人往往由住院科室值班医生承担应诊工作,相应的门诊收入及人员、材料等门诊成本费用若不从该住院科室分离统计核算,必将影响诊次、床日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对此类临床类科室可设为门诊和病房两个核算单元,在HIS系统中此部分收入纳入该住院科室的门诊单元统计,其门诊成本若不能单独归集,可采用门诊部同类科室诊次成本作为参数进行测算,即某住院科室的门诊成本=门诊部同类科室诊次成本×该住院科室门诊诊疗人次,从科室总成本分离后计入门诊单元,以符合收支配比的原则。

    (三)类别划分与行政隶属关系相结合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第6篇

近年来,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尤其是中医院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造成目前实习生数量出现“井喷”效应。现阶段各地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数量少、规模小,中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展力度不足,实习质量不能保障;而西医医院(特别是一些二级甲等西医院)往往只设置中医门诊,没有中医病房,或没有进行中医分科,难以达到中医专业临床实习的要求。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为了改善当前实习现状,保障实习质量,确保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近年来,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把原先的定点基地实习模式转换成同城对调实习模式,即半年在中医院实习,半年在西医院实习。该模式在有效完成培养计划的同时,融中、西两家医院优势为一体,成为另一种“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这种做法无论是对医学院校、医学生,还是医院,都属首次,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1 同城对调实习模式对临床教学的重要作用

1.1 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

临床实习是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践,实现高等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也是为社会培养高质量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在《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培养计划》中,要求通过临床实习,加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治则方药的理解,熟练掌握中医临床各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辨证论治和急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常规处理。

同城对调模式将实习分成中医和西医两个阶段、两所实习基地。一方面,在熟悉中医知识基础上,培养熟练运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中医常见病的辨证、治疗和预防的能力;另一方面,掌握西医病种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对手术技术、影像诊断、临床检验和急诊处理等有所加强。以保证培养计划的顺利完成,达到中医专业第1年住院医师的水平,满足中医临床实际工作的需要。

1.2 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

目前的临床医学教学不能适应教育和卫生改革的要求,医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与教学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针对目前大多数实习基地的实习层次(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进修生)差异大、科室实习人员多、带教医生任务重的现状,改变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实习的倾向,以县市级医院为主,着重考察有实力、有特色本文由收集整理的中医和西医医院,开辟为实习基地,并实施同城对调实习模式。这样可以从三方面促进实习质量的提高:一是对实习生进行分流,有效地避免了一名带教老师指导十余名实习生的不良带教现象,减轻了带教老师的压力;二是在达到教育部实习生与床位数比例要求的同时,增加了临床实践的机会;三是避免出现医学生实习的疲惫和厌恶感,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实习积极性。

1.3 有利于学习科室的先进技术和理念

在开展同城对调实习模式时,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点选取专科基础雄厚、科室特色明显、规模化和人员技术优异的临床实习基地,努力做好“三个保证”,即保证特色和重点科室实习、保证因材施教、保证针对医疗市场变化调整实习比重。使实习生有机会接触更多的重点专科,对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技能、科研思想都有较大的帮助,也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深造和发展的平台。

1.4 中西医结合的新举措

《广东省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指出:“要加大中医人才培养力度,力求培养出新一代中西医结合骨干,充实壮大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完善中医人才培养机制,开展多种培养形式,加强广东省中医药人才的队伍建设,搭建广东省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平台,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同城对调模式通过改进实习设置、调整实习方式,采用中医、西医实习基地联合培养方式,增强了中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促进了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1.5 拓宽就业渠道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的改变,医疗单位对中医方向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中医院校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学用矛盾突出,给中医专业学生就业带来很多困难。中医学专业实习生对调到西医院实习后,将对西医的临床思维和实践操作有更深的了解,在就业和再教育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

2 同城对调实习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2.1 制定实习管理规定

目前,医学院校与实习基地只是建立在相互共赢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属于横向协作关系,相互之间无行政隶属关系,这给实习基地的建设与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规章制度是稳定实习秩序、确保实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加强同城对调实习模式的管理,必须建立健全包括实习基地和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不断地改进、完善。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依照《高等学校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建设基本要求》、《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培养计划》要求,制定了中医学专业的《同城对调实习生管理规定》、《实践教学大纲》、《学生评教制度》、《实践教学检查制度》等方面的实习管理制度,并汇编成册发到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签订协议,建立健全规范化、科学化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明确院校、医院两级实践教学管理职责,加强实习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和实习过程的管理,在管理上保证同城对调模式的顺利实施。

2.2 制定实习方案

依照《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培养计划》,积极与实习基地进行沟通,认真听取每个单位的意见和建议,科学合理地安排实习轮转,在学生进入基地前后及时调整实习计划,尽可能做到立足于专业实习大纲,在紧密结合实习大纲的基础上,突出各实习基地的特色科室和诊疗内容,三方共同制定实习计划,并下发到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医院科教科、科室和实习生手中,确保按照实习计划实施落实,使实习生有所学、有所得。

2.3 做好实习前教育与培训

同城对调的实习生管理有其特殊性,不同实习基地对实习生的要求也存在差异,在对调单位之间规范学生实习管理是首要问题,针对学生管理规定与实习基地学生管理条例并行的情况,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不仅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召开实习前动员大会,详细介绍同城对调模式,进行实习动员、学生编组等筹备工作,组织学习和讨论实习大纲、实习手册及相关管理规定。

学院制定了《实习前技能培训课程》,由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任教,对实习生进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以及急救技能、手术要求、四大穿刺等技能的集中训练,为学生真正进入实习期并顺利完成实习任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制定保障与激励机制

同城对调实习模式是一个新事物,尚有很多不足和缺点,在具体实施保障上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从以下五方面做好实习保障工作:①定期召开实习基地联谊会,沟通交流管理经验,提出工作的具体要求,研究解决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开展同城对调的两家实习基地进行更多的了解和接触;②建立院校教务管理人员、辅导员、医院教学管理人员、学生管理干部、学生点长多层次管理梯队,运用电话沟通、网络联系途径、中期考核等多角度管理形式;③开展教学联谊会,邀请院内临床专家、教学管理人员对实习生的实习生活进行阶段性考核,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④不断增加在实践教学经费方面的投入,从而使学院对实习基地的联系和指导更为密切;⑤积极建议各实习基地的教学工作实行配套经费保障,对带教老师的教学工作应予量化并给与补贴或奖励,以促进教学管理,提高带教热情。这些工作保障了实践教学任务得以规范、高质、高效地完成。

2.5 给予教学扶持

同城对调虽然充分利用了二级甲等医院的医疗资源,但其带教水平却成为保障实习质量的硬伤,缺少带教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临床教学质量。为提高实习基地的临床师资教学水平,学院一方面举办强化临床教学培训班,对医院教学人员所欠缺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床边带教方法等进行培训,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另一方面,着重抓紧对实习基地临床带教老师的个性化培训,定期派专家教授到单位做教学辅导、专题讲座或临床查房示教,介绍教学经验并作临床观摩教学。通过“请上来”和“派下去”两种方式综合使用,对提高实习点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医药学院同时开展了实习基地评优、带教老师评先活动,充分调动了实习基地及带教老师的积极性;通过聘任教学基地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院、学校的外聘兼职教师等形式,增强带教老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进而提高带教质量。

3 小结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第7篇

1临床路径的制定原则

于2005年在心脏内科冠心病支架置入术中试行临床路径方法。由心脏病中心主任、心内、心外科主任及专家组集体讨论、共同制定出以病人为第一,达到最佳医护效果,同时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统计检验性,持续改进性的治疗方案。是具有严格的时间性,要求达到医护人员有序、有计划、有预见的工作流程。避免医护人员的个人水平、能力不够而造成的遗漏、疏忽甚至技术性差错事故。满足病人,最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最低廉的费用的要求。

2规范治疗流程

应用临床路径,医护记录简单而准确,仅在病人出现特殊变化时,才在路径相应内容标注记录;无特殊变化时,一律在路径旁相应内容旁进行标记,无需作其他记录。规范准入标准、一般目标、一般情况、诊疗计划项目(医嘱类、非医嘱类)、变异记录和其他内容等。临床路径包括医疗措施、检查与化验、治疗和护理、饮食、宣教、监测、出院计划、治疗护理结果等。临床路径是一种更有用的记录方法,既记载了病人的病情变化,又节约医护资源,是帮助工作的表格。治疗进程向患者及其家属予以说明。

通过试行临床路径方法,我院冠心病支架置入术在2005年43例患者平均医疗费用较2004年16例明显下降。见表1。

3达到的目的

充分利用心内、心外、导管室、监护室同处一个中心的优点:①通过多专业的协助,为病人提供整体性、前瞻性、可塑性和持续的医疗,减少不同医护人员之间的差异,减少医患纠纷,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可促进科间合作,提高工作效率;②减少医疗费用,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病人及国家负担;③缩短平均住院日;④用菜单式的临床记录方式,提高医护效率,促进医护质量的持续改进。

4临床路径的临床应用意义

临床路径是一种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诊疗标准化方法。它能缩短平均住院日,合理支付医疗费用,按病种设计最佳的医疗和护理方案,根据病情合理安排住院时间和费用,不仅可以规范诊疗过程所应常规进行的诊疗操作,减少一些不必要、不合理的诊疗行为,而且还可以规范诊疗行为应完成的时间等,增强了诊疗活动的计划性。在提倡高效率、高品质、低费用的医疗服务改革中,临床路径提供了多专业协作的工作模式,并保证医疗护理等措施在既定时间内实现并达到预期的效果;促使了医疗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向病人及家属介绍医护详细过程和时间安排,使患方能积极配合和监督医院的工作,促进医患交流和沟通,使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临床路径的应用有利于医院在当前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面前处于优势地位;有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和有效运用资源;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控制和持续改进。所以,研究临床路径在我国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探索临床路径实施办法,对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天数,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具有十分现实和重要的意义。临床路径不是一个行为标准,它只是一种指导或者建议,是一种医疗护理的最佳方式。

医院临床医生工作计划第8篇

Abstract: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teaching, we applied PDCA management model to clinical teaching and divided it into four phases, namely teaching plan stage, stage of clinical teaching, teaching check assessment and teaching summary stages. It standardized teaching management, mad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have rules to follow, constantly monitored quality and quantity, 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problems were discovered and the new plans were made, and the clinical teaching was advanced under the PDCA mode.

关键词: PDCA;教学质量;临床应用

Key words: PDCA;quality of education;clinical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60-01

0 引言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医学理论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同时培养实习生独立工作能力[2],是学生向医生转化的重要医学教育过程。带教老师的水平与临床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但完善、合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能进一步规范教学管理行为,提高带教老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质量。2012年,我院共接受6所医学院校70名专科、本科生为期10个月的临床实习,女32人,男38人,年龄19~22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PDCA循环管理模式,将临床教学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教学计划阶段、临床带教阶段、教学检查评估阶段及总结处理阶段,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1 教学计划阶段(Plan)

①成立医疗、护理教学管理组织机构及教学督导组,做到目标明确,人人有章可循。建立兼职教师管理制度,我院有较高素质的院内兼职教师104人,不断加强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②根据医学院教学大纲及实习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由科教科和各教研室主任实行院科两级管理共同商讨制定实习生轮转计划和教学计划,内容包括入科当日科室制度教育、每周教学查房、每两周病例讨论及教学小讲座、出科前1~2天出科考核(理论考试、操作技能)。

2 临床带教阶段(Do)

①科教科组织集中进行岗前培训,为期5天,安排职能管理人员宣讲医疗法律法规、医德医风、教学管理制度规定;院内专家讲授医院特色专业和技术。促使学生对医疗、护理常规及医院情况有大致了解,以便尽快调整学习状态,适应新环境。②专人带教,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切实有效完成教学计划,重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养成临床贯穿思维,锻炼表达能力;切实贯彻精讲多练,夯实“三基。”

3 教学检查评估阶段(Check)

①教学督导组成员包括医教部主任、科教科科长和资深教学专家,对实习检查工作形成实行院科两级管理。②医教部和科教科负责教学的组织和管理,每个月不定时下临床检查带教情况;各教研室(组)主任负责教学计划的落实,教学督导组每两周定时到科室检查教学活动开展及资料归档情况,并形成书面材料。

4 教学总结处理阶段(Action)

①是PDCA的总结阶段,同时又贯穿于前三个阶段,对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和标准化、常态化;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评价、整改,避免失败教训的重现。②各教研室(组)对于院科两级教学督导检查结果认真分析、整改,指导下一步教学工作的完成。③科教科每季度召开师生座谈会,收集督导组和师生测评意见,汇总信息,及时双向反馈[3],把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当作推动下一循环的动力和依据,并循环反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的各个环节。

5 小结

PDCA循环是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的制约环,是一个有机整体。我院根据PDCA管理模式特点, 构建自上而下循环反复、全过程、持续改进、具有敏感性的教学质量运行机制[4],对临床实习进行全过程精细化管理。切实有效地规范教学管理行为,理顺教学关系,使教与学有章可循、质与量持续监控,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取得良好效果,有利于为医院培养医德高尚,自主性强,知识面广,富有贯穿思维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唐铭燕.加强临床教学管理的内涵建设[J].西部医学,2008(2):230-231.

[2]林鸿程,梁馨云,陈敏.加强临床教学管理培养医学创新人才[J].现代医院,2008(4):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