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12-14 21:18:03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第1篇

摘 要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监督机制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工作的制度创新。回顾财政监督工作的实践历程,本文就如何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财政监督机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公共财政 监督机制 创新

一、现行财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内容和方式主要是靠直接的检查监督后,对检查结果采用相应的财务会计处理,而没有相应的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环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了很多单位在利益上的短视,比如盲目投资,乱搞项目,

仍以直接检查为主,针对事后的财务会计结果进行处理,缺乏事前事中监督。由于缺乏事前监督,单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争投资、上项目为目的,只注重争取建设资金,对于项目立项可行性、投资收益、偿债能力等问题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因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预算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监督滞后于财政管理,不能对整个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因此使财政管理中许多不应发生的问题发生了,而且有些违纪问题触目惊心:截留、挪用、支出效益不高、损失浪费等问题诸多,有的甚者连人民的“保命钱”社会保障资金也敢挪用。

(二)财政监督偏重微观监督,忽视宏观监督,已与现行的财政职能转变不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主要通过税收来调整,财政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对企业财务收支管得过死的状况应该改变,对企业财务决算的审核要逐步交给中介机构来完成,今后财政监督工作应主要强化对预算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宏观监督。这就要求财政监督的思路、方式、手段也要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以行政事业单位违纪类型为例,真正属于财务会计处理上的问题属于少数,而违纪的实质在于部门、单位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违纪,如:擅自立项收取基金,挪用专项资金等,而对这种行政违纪,再采用经济处罚手段,就难以发挥监督制约作用。

(三)财政监督绩效的考核指标弊端严重。长期以来,对财政监督机构的考核指标是以组织收入为主,也就是以入库额多少为评价指标,这样造成了现行财政监督存在着重检查,轻整改,重罚缴,轻堵漏,监督检查与规范管理相脱离。

一方面监督机构认为处罚数额越大,监督成效就越突出,从而把查处违纪行为作为财政监督唯一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被查单位感到监督检查只是罚款了事,这就促使被查单位在违纪风险与成本和违纪“收益”之间权衡得失,认为查着了是你的,查不着是我的,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这也是出现边查边犯,屡查屡犯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监督与管理相脱节。目前,财政职能部门尚未与监督机构建立规范、畅通的沟通方式和制度,致使监督机构不能准确掌握各项财政资金的拨付情况及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使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检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权威性。

二、建立新型的财政监督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监督机制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工作的制度创新。回顾财政监督工作的实践历程,我们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新型财政监督机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抓起:

(一)加快财政监督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研究制订《财政监督法》以及完善各项财政、预算、税收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财税法律框架和财政监督法律体系,把财政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财政监督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二)监督方式要有所创新。改变单一的事后检查型的监督方式,采取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评价、跟踪反馈等多种监督方法,形成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并存的新格局。一是事前预警。对项目立项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在财政资金使用中,项目前期准备不足的现象大量存在:有的项目工程概预算与实际资金需要差别很大,资金缺口无从解决;有些地方反映拿到资金感到措手不及,来了钱不知道是干什么的,来了钱不知道是给谁的。因此,财政监督机构要参与项目立项工作,对项目论证过程的可行性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对项目借款的偿还能力进行论证。财政监督部门要落实还贷资金是否有可靠来源,督促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对还贷资金作出具体规划,测算各方面的财力和资金来源,制定出具体的还贷计划。

二是事中监管。财政工作要一手抓好分钱,一手抓好管钱,两手都不能软。财政部门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督职责,必须睁大监督的眼睛,监督跟着资金走,财政资金分配到什么地方,财政就必须监督到什么地方,建立跟踪监督机制,随时掌握预算单位资金增减变动情况,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财政监督要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范违规违纪与损失浪费的屏障,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与高效使用。

三是事后评价。建立资金使用效果或效益评价制度,以利于调整政策,改进工作。

(三)建立灵敏的财政监督信息反馈系统。财政监督机构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通过软件开发,计算机联网手段,收集并储存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情况,实行财务数据信息共享,便于财政监督部门运用预测和分析的方法,排列监督重点,查找存在问题,对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意见或建议,有针对性地完善有关法律政策,保证国民经济在法制的规范下健康运行。

(四)监督的内容也要有所改变。财政监督要从偏重微观监督向强化宏观监督转变,应从过去对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检查转向对预算执行情况、财政收入的征管情况、政府采购、转移支付以及财税政策的执行情况和财政运行状态进行反映和监控。

只有充分运用财政监督的各种手段和优势,发挥财政监督的职能和作用,才能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财政工作及其管理水平,财政监督要结合当前财政体制改革,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条件下的财政监督模式入手,使财政监督工作真正成为维持经济发展秩序,整顿经济发展环境的锐利武器。

参考文献: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第2篇

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公共财政体制除了肩负着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配置社会资源、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职能外,还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财政监督管理。特别是随着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民众要求对财政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以及财政决算的科学性、透明性、公开性、公正性进行监督管理的呼声日益提高。因此在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财政资金的绩效评价、跟踪问效等一系列监督管理工作,不仅是财政职能的内在要求,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

一、地方财政支出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财政监督管理的认识比较滞后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包括财政部门的同志在思想认识上,财政监督往往只是对违反财政规章制度的人和行为进行的处罚,对财政资金使用方向、使用效果的监督管理,一直处于“缺位”状态。对财政监督管理的范围界定,还片面地锁定在违反财经纪律等传统层面上,致使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在政府投资决策、政府项目后评价等方面仍处于“真空”状态,从而造成了经济分配秩序混乱、浪费大量存在、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总体不高等问题。那么,政府投资效益应该由谁负责监督或评价呢?根据公共财政理论,应该由财政来监督管理。在市场经济中,财政职能已经由单纯的“收收支支”的出纳角色转变为宏观调控、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公平、监督管理等角色。

(二)财政监督管理的方式方法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近年来,针对经济领域的某些突出问题,财政监督主要是采取专项治理的方式来进行监督的。这些监督行为在具体操作中,主要还是采取了事后监督的形式,而事前审核、事中监控环节相对弱化;财政监督的手段也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查账等检查方法,缺乏科学规范的量化依据和信息化、专业化的手段。

(三)监督主体众多,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我国的经济监督部门众多,由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税务监督等一起构成一个经济监督体系;几大监督主体本应在职责上分工明确、在监督内容上各有侧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各监督主体之间以及财政内容监督机构之间的配合不是十分得力或默契。而且,监督检查结论未能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财力、时间的浪费,没有形成监督合力,使监督管理成本高、总体效果不佳。

(四)财政监督管理多为“对事不对人”

总结回顾近年来财政监督管理工作的实践,除了重大违法违纪行为的当事人受到应有的党纪国法的惩处之外,平常工作中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和制度环境边缘上的“模糊”性,财政的监督管理多少带有点“对事不对人”的“尴尬思维”特征。

二、强化财政支出监督管理的思考

(一)加快财政监督立法进程

目前,我国各级政府的财政职能已向“公共性”转变,但其监督管理环节仍停留在行政监督阶段。由于其监督管理的条条框框属于部门规章,所以很多单位对财政监督不够重视,导致财政监督管理明显地缺乏权威性、法制性和规范性。现阶段,应当以提高财政监督的地位和法规层次来强化财政监督的作用。太原市财政局应争取主动,积极构建“立法监督+行政监督”的复合型财政监督制度。

(二)创新财政监督管理方式

1.引入事前的专业审核机制。目前,财政部门的预决算编制工作也有事先审核这一关,只是这项工作仍然沿用传统做法,主要由其内部各业务处室承担,而且这项工作专业性太强,会导致财政内部管理监督的弱化,因此这一环节应该独立出来,由专业评审机构介入,逐步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

2.介入事中监控环节。财政部门对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益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督职责。监督一定要跟着资金走,政府资金分配到什么地方,财政就必须监督到什么地方,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情况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财政防范违纪违规与损失浪费的监督屏障,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与高效使用。

3.搞好事后绩效评价。今后财政监督管理环节的事后检查层面,应由查处问题向目标追踪、绩效评价转变,由单一监督检查向复合监督管理转型,确保财政资金公正、合理地进行分配和使用,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努力提高财政监督的经济效益和规范财政秩序的社会效益,实现对财经违法行为的标本兼治,从而实现监管目的和工作方式的根本转变。

(三)要适时拓展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范围

按照公共财政理论,政府公共支出的核心就是公共支出的效益问题。由于一定时期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政府在配置资源时就应考虑将有限的资源交给政府支配还是交给企业或个人支配,何者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财政局应当依托所属投资评审机构的力量参与财政投资项目的立项工作,对项目立项的可行性、投资效益、偿债能力进行科学的量化论证,克服政府其它职能部门和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争投资、上项目,造成项目建成后收益不高或没有效益、从而没有充足的资金来源偿还贷款,最终形成财政投资损失浪费或者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现象。

(四)财政监督管理一定要上升到提高执政能力的政治高度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第3篇

一、现行财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监督内容和方式仍以直接检查为主,针对事后的财务会计结果进行处理,缺乏事前事中监督。由于缺乏事前监督,单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以争投资、上项目为目的,只注重争取建设资金,对于项目立项可行性、投资收益、偿债能力等问题缺乏足够的科学论证,因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预算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监督滞后于财政管理,不能对整个资金使用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因此使财政管理中许多不应发生的问题发生了,而且有些违纪问题触目惊心:截留、挪用、支出效益不高、损失浪费等问题诸多,有的甚者连人民的“保命钱”社会保障资金也敢挪用。

(二)财政监督偏重微观监督,忽视宏观监督,已与现行的财政职能转变不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主要通过税收来调整,财政将由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变,对企业财务收支管得过死的状况应该改变,对企业财务决算的审核要逐步交给中介机构来完成,今后财政监督工作应主要强化对预算执行、国民收入分配等方面的宏观监督。这就要求我们的财政监督的思路、方式、手段也要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以行政事业单位违纪类型为例,真正属于财务会计处理上的问题属于少数,而违纪的实质在于部门、单位领导行政决策、行政行为的违纪,如:擅自立项收取基金,挪用专项资金等,而对这种行政违纪,再采用经济处罚手段,就难以发挥监督制约作用。

(三)财政监督绩效的考核指标弊端严重。长期以来,对财政监督机构的考核指标是以组织收入为主,也就是以入库额多少为评价指标,这样造成了现行财政监督存在着重检查,轻整改,重罚缴,轻堵漏,监督检查与规范管理相脱离。一方面监督机构认为处罚数额越大,监督成效就越突出,从而把查处违纪行为作为财政监督唯一的工作内容;另一方面被查单位感到监督检查只是罚款了事,这就促使被查单位在违纪风险与成本和违纪“收益”之间权衡得失,认为查着了是你的,查不着是我的,抱着一种侥幸心理,这也是出现边查边犯,屡查屡犯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监督与管理相脱节。目前,财政职能部门尚未与监督机构建立规范、畅通的沟通方式和制度,致使监督机构不能准确掌握各项财政资金的拨付情况及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使监督检查工作经常处于被动地位,降低了检查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权威性。

(五)财政监督立法严重滞后。建国以未,财政立法取得了显著成绩,相继颁布了《预算法》、《会计法》、《税收征管法》等财政法律、法规,使财政运行中一些重大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整体上看,财政立法严重滞后,迄今尚无一部完整的、具有权威性的对财政监督职能、内容和手段等方面作出专门规定的法律。我国各级财政部门开展财政监督工作时,至今还是依照国务院1987年颁布的《关于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和财政部于1998年制发的《财政检查工作规则》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进行。由于没有将财政监督提到足够的立法高度,因而财政监督地位得不到法律保障,在执法上存在着尺度偏松、手段偏软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成效。

二、建立新型的财政监督机制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财政监督机制是一项涉及多方面工作的制度创新。回顾财政监督工作的实践历程,我们认为,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建立新型财政监督机制,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

(一)加快财政监督立法进程,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研究制订《财政监督法》以及完善各项财政、预算、税收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财税法律框架和财政监督法律体系,把财政监督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使财政监督工作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

(二)监督方式要有所创新。改变单一的事后检查型的监督方式,采取事前预警、事中监管、事后评价、跟踪反馈等多种监督方法,形成日常监督与专项监督并存的新格局。

一是事前预警。对项目立项的合理性进行论征。在财政资金使用中,项目前期准备不足的现象大量存在:有的项目工程概预算与实际资金需要差别很大,资金缺口无从解决;有些地方反映拿到资金感到措手不及,来了钱不知道是干什么,来了钱不知道是给谁的。因此,财政监督机构要参与项目立项工作,对项目的论证过程的可行性提出合理化建议。二是对项目借款的偿还能力进行论证。财政监督部门要落实还贷资金是否有可靠来源,督促使用财政资金的单位对还贷资金作出具体规划,测算各方面的财力和资金来源,制订出具体的还贷计划。

二是事中监管。财政工作要一手抓好分钱,一手抓好管钱,两手都不能软。财政部门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有着不可推卸的监督职责,必须睁大监督的眼睛,监督跟着资金走,财政资金分配到什么地方,财政就必须监督到什么地方,建立跟踪监督机制,随时掌握预算单位资金增减变动情况,对资金的去向和使用实行有效的监督检查。财政监督要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防范违规违纪与损失浪费的屏障,以确保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与高效使用。

三是事后评价。建立资金使用效果或效益评价制度,以利于调整政策,改进工作。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第4篇

社会保障制度在西方出现后,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它为缓和西方国家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结构的变化,原有的以现收现付制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70年代以来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原有体系难以为继,也不适应经济发展状况,越来越高的社会福利开支成为各国政府财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上海社保基金腐败大案到浙江金华用社保基金炒股案,从河南淮阳用社保基金换轿车和修建办公楼案到黑龙江阿城市把社保基金借给企业作流动资金案,从地方社保机构工作人员用社保基金炒股案到广州市十点一八亿元基金流失案,近几年社保基金领域涌现的一个又一个大案,充分说明我国目前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不完善,基金运作不透明,法律约束力差,难以保障基金安全无恙。截至“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高达%件。此类腐败案件频频发生,除了腐败分子无视国家法律,以身试法以外,社保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本身存在的缺陷也是值的思考的。因此探索完善现有社保基金的管理模式,杜绝此类社保基金案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是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和百姓养老保障的要求。

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是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转变,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有了一定的结余,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截止2006年底,全国企业累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36亿元,全国千万元以上的欠费企业177户,累计欠费45亿元。如何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是从根本上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深化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关键之一。因此,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与增值是确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标。但我国目前“政事合一”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与这一目标相距甚远。这种“政事合一”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模式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筹集标准不统一且筹集方式缺乏法律保障;支付办法不统一且支付标准过高;投资主体及投资渠道单一且基金保值增值性差;基金管理效率低下且挤占挪用现象十分严重;法制建设滞后且缺乏有效的制衡监督体系。由于社会保障基金是对民生直接相关的问题,所以研究社会保障基金财务管理非常重要。

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监管问题在我国社会保障研究中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社会保险基金只是在社会保障制度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对社会保障基金运行的研究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而对于基金监管的研究则更是刚刚起步。因此,社会保险基金形成后,一直处于分散、无序的管理状态,导致其经常被挤占、挪用、浪费,专款难专用,降低了社会保障的效率。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现状已经表明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日常监管不力,存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制建设滞后,过分依靠行政监管系统,社会监督缺位,中、长期预警监督缺损比较严重,基金投资监管机制很不健全等问题。目前除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以外,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专业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实施具体有效的管理和检查。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西方发达国家有一百多年的社会保险发展历史,对于社会保险制度、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很多。在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和监督方面,主要是运用“三权分立”理论,强调分权和制衡思想,把管理政策制定、执行和监督职能分开,强调监督的独立性,同时有比较健全和完善的社会保险法律,如《社会保险法》、《社会保险基金法》和《基金监管法》等,为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和监督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目前国内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还没有全面论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文献专著。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研究散见于论述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方面的书籍中,如郑功成编写的《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2000年)、齐海鹏等编写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研究》(2002年)、刘钧编写的《运行与监管—中国社会保障资金问题分析》(2003年)、苏涛编写的《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研究—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探索》(2004年)等,都是在研究社会保障运行和管理的同时,涉及到了社会保障资金的监控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编委会编写的《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2005年),该书分析了现行社会保障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国际比较,对如何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机制进行了专门探讨,对当前的社会保障监督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该书只是论述了财政部门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缺乏对广义的监督体系的整体把握。其他的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研究散见于有关报纸杂志,这些论文大都从行政监督和审计监督的角度出发来阐述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做法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作用等。

吴春明(2006)提出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筹集上主要由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自行制定具体筹资办法和比例。这种筹资方式在实际执行中,不仅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规定不一致,即使同一地区不同类型企业的缴费标准往往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负担水平悬殊,不仅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客观上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筹资方式在实践中的另一弊端是筹资的方法、制度多数是以部门、行业规章的形式出现,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在筹资过程中,往往刚性不足,再加上征收力量不足,手段软化,拖欠、不缴或少缴统筹金的现象比较普遍

社保基金是我国的第一大专项资金,与国家财政的联系极为密切,因为社会保障事业是政府的基本职能,财政承担着社会保障事业的最终责任。如果发生支付危机,最终兜底的必然是国家财政。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的发展也正处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政治上和经济上都需要社会的稳定作为发展的后盾。而社会保障基金,顾名思义,其担任的职责是保障社会的稳定与安全,它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物质基础。我国社保基金设立时间短,体制不够成熟,在现收现付制和部分基金制之间孰优孰劣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刚刚建立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严重。

三、主要研究内容

1.研究内容

一绪论。首先提出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界定有关概念,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论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并分析了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二中国现行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分析。首先描述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指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如法制不健全,执法不力、监督系统难以形成合力、预算监督乏力、效益监督不足以及监督的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对现行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和客观的介绍和评价。作为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物质基础和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基金在实践中是先收后支的,客观上表现为消费性的社会后备基金,但绝不能因此简单地把社会保障基金归为消费基金。与现收现付制社会保障基金不同,完全积累制或部分积累制社会保障基金因货币的时间效应所产生的资金流,在实现参保人收入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纵向转移、直接提高参保人福利的同时,也成为社会再生产中的积累基金。由此出发,只有具有积累性质的社会保障资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基金。

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从存在问题与成因两个角度切入分析。

四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建议。按照公共财政对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要求,借鉴国外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有益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和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提出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建议。包括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的法律法规建设、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系统、建立和完善对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监督制度、开展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效益监督、加强社会保险信息网络建设,提高监督效率以及完善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体系的配套改革。

2.文章基本框架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2.研究现状

3.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4.研究方法

二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的现状分析

1.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的现状分析

2.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的评价

三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1.存在问题

2.原因分析

四对我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监管进一步思考

1.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

2.根据我国的国情具体实施

五结语

四、主要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了对比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际社会较为成熟的社保基金运作和监管方法进行分析,在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得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保基金的监管和运作模式。

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财务会计核算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制度提出构想。采用理论研究和社会保障基金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实际的案例阐明了社会保障基金在筹集、运用、营运以使资金能在安全的情况下增值保值的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环节;社会保障基金拨付环节;社会保障基金管理营运环节。

五、创新点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

一是运用委托理论分析了对社会保险基金进行监督的必要性:

二是根据社会保险基金的预算监督现状,提出应当建立社会保障预算,并加强国家权力机关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督;

三是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提出应对社会保险基金开展效益性监督。

四是参考国外的优秀经验,以供我国之参考。

六、参考文献

1.中文

[1].《中国社会保障基金营运管理》宋晓梧孔泾源当前第:255页

[2].郑功成.社会保障概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马杰,郑秉文.计划经济条件下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评价[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l)

[4].卢纯估.对社保基金管理的实践思考[J].中国劳动,2005(3)

[5].姜小丽.社保基金管理环节监督之我见[J].山东劳动保障,2005(4)

[6].史柏年:《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7].李连友:《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8].金丽馥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9].李耀:《养老保险基金—形成机制、管理模式、投资运用》,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10].李珍.社会保障理论[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245-271

[11].周莹俊.社保基金投资管理模式:国外经验与启示[J].上海金融,2003,(5).

[12].郑秉文.社保基金投资证券市场小心走弯路困.中国证券报,2005(7).

[13].洛仑兹.格利茨(唐旭译).金融工程学阿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4].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5].刘晓梅.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保障.日本:汐文社出版社,2002,94

[16].胡云超.英国社会养老制度改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2

[17].李江.中资保险公司在企业年金市场中发展的对策.保险研究,2003,(10)

[18].赵锡军.论证券监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0

[19].邓大松,刘昌平.论政府的养老基金监管职责.中国行政管理,2003,(10)

[20].郑红霞,苏莹荣.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监管浅议.中国社会保障,2005,(4)

[21].李绍光.养老金制度与资本市场.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58

[22].聂晶:聚焦国外社保基金监管,中国财经报,2007-1-17

[23].刘蜜.国外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比较分析及经验借鉴.珠江经济,2006,(8)

[24].刘畅辉.国外社保基金如何监管.党员文摘,2007,(2)

[25].刘诚.社会保障法比较研究.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191

[26].贾俊玲.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初探,经济法研究(第一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1-372

[27].余卫明.社会保障法学.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2,55

[28].彭高建.中国养老保险责任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07

[29].樊启荣.社会保障法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512-513

[30].刘学民.社会保险与社会保障[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31].俞传尧.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0.

[32].董克用,王燕.养老保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3].窦玉沛.重构中国社会保险体系的探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4].侯文若.社会保险[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5].王德文.完善社会保障基金运行机制的思路和对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6].周晓丹.人大应加强对社保基金管理工作的监督[J].人大研究,2004(7)

[37].陈东升:《中国寿险业与资本市场的协同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8].《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编委会.社会保障资金财政监督[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

2.英文

[1].JohnsonSA,TianYS.Thevalueandincentiveeffectsofnon-traditionalexecutivestockoptionplans.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0,57:3-34.

[2].MeirKohn.FinancialInstitutionandMarkets.McGraw-Hill,Inc,1994.

[3].TirezDirk.NasdaqBenefitsfromEuropeanFramework.InternationalFinancial.1997.

[4].VolkerTreichel.FinancialSustainabilityandReformoptionsfortheAlbanianPensionFund.IMF/WP/01/47.

[5].Davis,E.Philip.PensionFunds,RetirementIncomeSecurityandCapitalMarkets:AninternationalPerspective.OxfordUniversityPress,1995.

[6].OECDFinanceeassetofInstitutionalinvestors,InstitutionalInvestorsDatabase’,2004

[7].Sowell,Thomas.whattrustfund?.Forbes,Vo163,Apr19,1999.142-145.

[8].Koretz,Gene.SocialSecurityIsMoreSecure.BusinessWeek,Jun26,2000.32-34.

[9].Aaron,HenryJ,Reischauer,RobertD.ShouldweretireSocialSecurityGradingthereform

[10].plans.BrookingsReview,Vo17,Winter1999.6-11.

[11].Krebsbach,Karen.LatinAmerica’spensionbandwagon.GlobalFinance,Bo13,Jan1999.31-33.

[12].Feldstein,Martin5.privatizingSoeialSeeurity[M.ChieagoUniversityPress,1998.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第5篇

一、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情况及成效

1.监管范围及内容

监管范围。乡镇财政资金分两个渠道拨付,一是通过县财政直接拨付的资金主要包括:乡镇政府机关的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危房改造资金、计划生育专项资金、民政资金、退耕还林补贴、村级管理费及县财政下达的部分项目资金;二是县级财政部门直接拨付到农户“一折通”账户的粮食直补、退耕还林补贴、农资综合直补、民政农低保、城低保资金。

账户设置。各乡镇政府设有四个账户:总预算账户、专用账户、工资账户、一般结算账户,乡镇财政分局设有国库集中支付零余额账户、单位会计基本结算户。总预算账户主要核算从县财政局拨付给乡镇的各项资金,这些资金年终决算时统一在决算报表中体现。县财政局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大平台拨付给乡镇财政分局零余额账户各项资金。对一事一议奖补资金、扶贫资金专项资金实行县级报账制。

2.监管方式

健全制度。为确保乡镇财政资金安全有效,镇远县财政局按照财政部有关文件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保证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建立了政务和财务公开公示制度。通过会议宣讲、发放宣传单及乡镇政务公开栏、村务公开栏、“农补网”等方式,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公开公示时间不少于一周,并将公开公示后留存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备案存档。

完善机制。建立了乡镇资金监管信息畅通机制。为保证信息上下通达,镇远县财政局以政府无纸化办公网、农补网、财政大平台为主渠道,传递各级财政部门的文件、信息,交流经验等情况,保证了乡镇财政能及时收到上级财政部门的预算指标文件、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的分配方案和电子数据,同时也能及时反馈乡镇在开展资金监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困难和建议:部分乡镇成立资金监管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由财政分局牵头,民政、计生等部门配合,对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办整改,保证了乡镇财政资金安全合理有效使用。

信息管理。建立了财政涉农补贴农户基础信息库。为确保各项涉农补助资金及时、准确、安全发放到农户手中,各乡镇建立和完善了财政涉农补贴农户基础信息数据库,将农户的编码、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种植面积、种植种类、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录入《农民补贴网络系统》。同时,每年在进行种粮补贴面积登记前,先将所有涉农信息全部核对一遍,对死亡户、新迁户、变更户及土地信息,及时掌握并变更,以保证涉农信息完整、真实、有效。

实行重点监管。一是强化惠农补贴资金抽查巡查。主要查实际种植面积是否准确,看有无流转田集中挂在村干部及亲属名下,虚报面积骗取“三补”资金;查“一折通”是否发放到种田农户,看有无截留和抵扣补贴资金的情况;查“三重”现象――同村重姓名、重身份证号码、重补贴账号,看有无一人多折,虚报冒领等,确保了惠农政策的落实和财政资金的安全运行。二是强化村级公益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监管。

强化内部联动和协作。县财政局明确各业务股室监管职责,细化资金拨付流程。由县财政局、主管部门、乡镇财政分局共同负责项目资金的监管、使用。

通过建立制度、完善机制、改进手段、强化监督,有效提升了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水平,增强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几点思考

镇远县财政局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上级财政部门相关文件要求,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深化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调研工作,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对策与思考。

1.健全乡镇财政职能。按照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明确各自职责,所在乡镇负责编制财政预决算和预算执行、预算调整的具体工作;负责乡镇预算内外资金的收支管理:负责乡镇政府预算单位财务核算和监督;负责各项农民补贴的核定兑付;负责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负责村级资金的专户存储、核拨和监督管理。加强乡镇各项财政专项资金的管理:指导监督管理村级财务;负责乡镇财政管理的规章制度的建设。

2.加强基层财政监督工作。财政部在2010年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财政监督基础工作和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县乡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为推动基层财政监督建设提供了有效指导。这是做好基层财政监督工作的新契机。

3.增加基层行政编制。基层财政监督机构应协调有关编制审批机关,增加基层财政部门行政编制,规范基层财政机构体制,明确基层财政监督机构和专职人员,履行财政监督职能。

4.扩大资金监管范围。将涉及乡镇的所有资金纳入资金监管范围。继续做好信息通达工作。特别是项目实施地点在乡镇的,要由县财政与主管部门共同管理或主管部门直接管理财政资金。乡镇财政要全面收集下发的项目资金文件,及时掌握上级主管部门项目资金信息,严格监管。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的主管部门要严格兑现工作目标的责任考核,实现现有的奖惩制度,强化现有制度、纪律的约束力。县审计、财政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职能部门和有关人员在履职中存在的问题,严格执纪执法,敢于碰硬,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开展对乡镇涉农财政资金分配的延伸监管工作,对于涉及国家农业资金的,只要存在乡镇涉农财政资金分配制约关系和涉农项目审批监督制约关系,必须开展延伸监管。县审计、财政部门要从乡镇涉农财政资金分配拨付的源头核查,逐级核查资金使用的相关单位和个人,同时还可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按照政府的要求进行监管,填补乡镇涉农财政资金监管的“空白”。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第6篇

二年来,我所在市文明办、义和镇党委政府及市财政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精神为指导,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以“创建为民、为民创建”为目标,充分调动我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仔细对照《应城市文明单位测评体系》立足本所实际,突出新亮点,倡导了行业新风尚,打造了财政新形象。

 (一)强化领导责任,提供组织保障。

在市财政局和镇委镇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所的文明创建工作进展顺利。我们认真领会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一方面结合实际制定了创建计划和目标,建立了以所长为组长,副所长为副组长,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创建队伍;另一方面将创建工作列为全年工作目标的重中之重,严格实行考核评价机制,并将绩效考核结果列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通过强化工作责任抓落实,为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

(二)强化学习培训,提高干部素质。

按照文明创建要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建设学习型财政干部队伍,深入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加强财政业务知识学习,通过以会代训、集中学习等方式来抓好学习。为进一步提高财会业务人员业务水平,近年来,所里每年凡局里组织的会计业务知识培训和镇组织的廉政教育活动都积极参加,通过系统地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财政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促使平时将廉政教育贯穿于整个学习工作的始终,强化干部职工的廉洁从政意识、为民服务意识。提高干部素质!

(三)建立健全制度,规范工作流程。

根据财政各项业务工作要求,按照“规范、有序、高效”原则,从完善制度入手,详细制订各项工作业务流程图,并上墙公示,形成一套完整的业务操作体系。今年我所落实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将所有财政业务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真正做到按章办事、有章可循。

(四)强化监管职能,提升监督效果。

为充分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和监管优势,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积极从财政收入、支出、工程项目、村级资金及强农惠农资金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安全性。一是强化财政收入资金监管。二是强化财政支出资金监管。注重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审批。三是强化惠农资金监管。首先是严把基础数据调查核实关。其次是严把强农惠农资金核查发放关。四是强化项目建设资金监管。针对我镇精准扶贫专项资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等各项专资金,围绕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严把项目资金审核关,在立项审批、建设施工、竣工验收、资金拨付及跟踪监督检查等环节都由驻村专管员全程参与,做到项目资金监管程序化、规范化。

(五)创新服务方式,加强舆论宣传。

为充分发挥基层财政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推行服务承诺制、公开公示制、首问负责制及限时办结制等,把资金监管重点落脚在公开公示上,采取多元化的形式对财政性资金实行全覆盖监管。一是网络式监管。二是查询式监管。三是固定式监管。全镇21个村、各建永久性“农村财政政策宣传栏”,重点宣传当前强农惠农政策、惠农补贴资金公示、农村低保、五保等政策、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工程建设、土地流转及“三资”管理等内容。提醒广大农户及时监督村级财政资金运行情况,提高群众对强农惠农政策知晓率,进一步增强财政资金运行透明度。

(六)完善硬件建设,优化服务环境。

为提升软硬环境,我们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着重在完善功能,配齐设备上下功夫。一是办公环境条件进一步改善。所设立了便民服务大厅(窗口),办公室、会议室、接待室、档案室、多功能活动室、图书室等,配备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档案柜、及空调等办公设备,基本满足了各项业务工作的需要。二是搭建便民服务平台。依托便民服务大厅,添置了触摸查询屏、电子显示屏、监控设备等,办公条件大为改善;大厅内设有惠农补贴政策咨询、会计建账监管、资金结算等服务窗口;设置了便民公示栏、办事流程图及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座椅、饮水机、茶杯等,真正实现了集中办公“一站式”、贴心服务“一条龙”、各项补贴发放“一折通”,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七)强化队伍建设,打造廉洁财政。

加强队伍建设是创建文明单位强有力保证。我们以加强作风建设为根本,采取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一是抓班子队伍建设。只有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才能真正发挥排头兵的示范带头作用,才能更好地领导和开展工作。二是抓规章制度建设。我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各项机关管理制度,我所全体干部职工已逐渐形成遵守工作纪律的良好习惯,并能自觉地按制度办事,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三是抓思想作风建设。为努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业务精、作风硬的财政队伍,我们狠抓干部职工思想作风建设,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全所已基本形成了积极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良好学习氛围,使全体干部职工都能出色地完成各自工作任务,努力成为一支勤俭理财、廉洁高效地优秀财政团队。

开展文明创建工作以来,使我所财政干部职工,不论是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生态文明还是政治文明上都有了进一步提升,表现在工作上深入推进科学化精细化财政财务管理、强化乡镇财政自身建设。为把此次创建工作抓出成效,我们将进一步加强财政“两基”建设,在财政各项工作中始终贯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努力实现财政机构和队伍建设规范化、办公现代化、管理制度化、工作精细化,不断提升乡镇财政效能,在现有基础上再接再厉,乘势而上,脚踏实地把创建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第7篇

根据《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关于村级招商引资接待费管理情况的通报》、《关于规范村级招商引资接待费管理意见》、《中共武夷山市委、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制度的意见》《中共武夷山市纪委、武夷山市监察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和工程建设项目监管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进农村党建工作机制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要求。兴田镇实行资金、帐务双代管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库存现金超额,非生产性开支较大、村干部报酬超标,尤其是伙食费严重超标,为遏制利用村集体资金大吃大喝不良现象,严肃财经纪律,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结合兴田镇各行政村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财务管理制度:

会议制度

(一)村两委会议制度:凡村级组织安排、部署、研究村级工作及较重要事情时,必须召开村两委会集体讨论议定,在召开两委会之前,两位主干必须先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

(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涉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面广、影响大的重要事情,必须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表决、议定,村民代表大会之前,村里要先召开村两委班子会议,对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表决的事情,进行讨论、研究,形成初步统一意见。

票据管理制度

村级集体组织一律使用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印制的村集体专用收款收据,统一在镇会计服务中心票据管理员处领用和核销,实行“领用一本,核销一本”的原则,严禁“坐支现金、私设小金库、公款私存和挪用公款”等违反财务制度的违法行为。

村委会印章管理制度

村级集体组织要建立村民委员会印章使用的审批、登记、备案和移交制度。村民委员会换届工作结束后,原村民委员会应将印章及时移交给新一届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印章的保管人,由村党组织和村民委员会提名,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后决定。印章使用的审批人和保管人不得为同一人,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一般不直接保管印章。凡涉及征地、承包、贷款、对外签订合同等重大事项需使用印章的,村民委员会应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经会议讨论同意后并经村民委员会主任签字后方可使用。印章管理人员要做好印章使用的记录备查。对违反印章使用管理规定的,要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村集体财务一月一公开制度。

(一)规范、配备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成员。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结束后,村党组织、村委会要及时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在村民代表中推选产生3至5名,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负责监督本村村务公开制度的落实,村干部及其配偶、直系亲属不得担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成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与村务公开监督委员会可合二为一)。

(二)严格审批手续,规范村级财务审批制度。村财务事项发生时,经手人必须取得有效的原始凭证,原始凭证须注明用途、经办人签名,交由村支部书记审核签字,再由村主任审批签字,交村务监督委员会集体审核同意,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签字,并加盖理财小组专用公章,由村报账员与兴田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结算入账。即,结账的原始凭证须具备:村支部书记审阅、村主任审批、注明用途、经办人、加盖理财小组印章,金额达1万元以上的原始发票,须经镇挂村领导审核,并签署意见。

(三)各行政村要严格按照市村务公开办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开内容、公开时间和公开地点,保证“村级货币资金收支明细公开表”和“村集体财务收支流水帐公开表”,于每月10日前在村财务公开栏及各户代表议事点(或自然村)公开,当月无经济往来业务的行政村,也必须按有经济往来业务的公开形式公开,注明本月无经济往来业务。对未按月公开的行政村报帐员进行口头警告,对一个季度未公开的行政村报帐员进行通报批评,对半年未公开的行政村报帐员要求行政村给予更换。

(四)记录好两簿。1、原始凭证审核记录簿。村报员每月理财时,应做好原始凭证审核记录簿,记录好本期财务收支原始凭证的审核情况,违反规定不符合要求的原始凭证张数、金额,村民对公布的财务提出异议的内容;2、村集体经济事项记录簿。村集体发生重大经济事项时,金额达1万元以上的由村两委会议记录人员,记录好经济事项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研究事项及结果,并将村集体经济事项记录入帐附件,按月交由报帐员随附原始凭证。

资产监管制度。

(一)委托招投标:凡涉及大宗物品采购、集体资产拍卖、山林权属转让、工程、项目发包建设等事项,标的金额达3000至10000元的工程和经济项目建设、发包,必须经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并经镇挂点、分管领导同意,由村集体自行组织处理;标的金额达1.10至50万元的工程和经济项目建设、发包,必须经挂点、分管领导、村两委共同参与研究决策后,报镇招投标中心组织公开招投标;标的金额达50万元以上的工程和经济项目,必须由挂点、分管领导、村两委研究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并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由镇招投标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再委托有资质的中介公司进行招投标。

(二)资产处置:价值200元以下的资产,由村主任审批处置,处置结果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调帐或销帐,并报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备案;价值201—1000元的资产,由村党支部书记审核签字后,村主任审批处置,处置结果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调帐或销帐,并报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备案;价值1001—5000元的资产,要召开村两委会讨论通过,并由村党支部书记审核签字后,由村主任审批处置,处置结果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调帐或销帐,并报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备案;价值在5000元以上金额特大的资产,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由村委会提交公有资产处置申报表,经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审批后,由村委会组织处置,处置结果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调帐或销帐,并报镇公有资产监管中心备案。

集体备用金制度

各行政村在会计服务中心分户帐上有余额的前提下,领用备用金最高限额为1万元,经济业务量大、且较偏远的行政村,根据实际情况最高领取备用金3万元,对于当月因征地工作、公益事业、项目工程建设等所需临时支付大笔资金时,应由报帐员填制“临时用款计划审批表”。由支部书记、村主任签署意见,并征求村务监督委员会意见后,报村挂点领导签署意见,会计服务中心包片会计、主任审核、分管领导审批后,再由村报帐员和会计服务中心出纳办理财务拨款手续。

财务预(决)算制度

各村根据收入情况、开支计划应编制村级财务预算,编制收支预算时村两委、报帐员必须参加,在每年3月20日前做好收支预算编制工作,并提交村民代表会议审议,每年3月31日前将经村民代表会议审议通过后的村级收支预算报镇会计服务中心备案,作为其当年资金的开支依据,年终镇会计服务中心根据各村资金实际使用情况编制决算报告,送村民会议审议,接受群众监督,超预算的行政村必须做出说明,并提交村民代表大会再次审议决定是否准予追加。收入预算编制,主要有经营收入、租赁收入、服务收入、农业收入、林业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补助收入、其它收入;支出预算编制,主要有经营支出、农业服务支出、林业支出、管理人员经费支出、日常办公管理经费、福利支出、公益项目建设支出等。

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制度

村书记、主任报酬按文件,实行职业化管理工资后,在职村主干每人每月领取村级津贴不得超过500元,各村具体标准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的规定执行(因征地工作误工按征地奖励文件标准计算或上级专项工作奖励的除外)。另从工作实际出发村书记、主任电话费补助核定每月120元,村书记、主任车(差)旅费实行上限管理年不得突破6000元(含包车费用、汽油费及住宿费),定额内的差旅费,按实际金额报销。村两委干部基本工资核定为每月180元,各村可以根据村两委实际工作量适当计算误工补贴和年终奖金,但不得巧立名目乱发补贴奖金,年终村干部工资、奖金、补贴发放表需经镇挂村领导签署意见。村干部就读中专、大专文凭学历所发生的学杂费用村财务不得报销入账(上级文件有规定报销比例的除外);村干部参加保险个人应负担的部份,村财务不得报销入账;禁止报支各类休闲娱乐费、洗浴费、公款旅游类等票据报销入账。

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

目前国家惠农政策主要有:粮食农资综合直补、粮食种子补贴、退耕还林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农业救灾资金、土地征地青苗、安置补偿款、农村五保户供养、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等。专项资金应严格按照批准的用途专款专用,补贴资金实行实名制管理,张榜公布。管理专项资金设置“专项资金会计科目”进行日常管理,并定期对专项工作实施进度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发现违纪违规行为的,除追回补贴资金外,将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责任人进行严肃查处,并予以通报。严禁任何地方、单位和个人套取、挤占、挪用、截留专项资金和代扣代缴其他收费。

征地补偿费集体提留资金管理使用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取得的属于集体经济组织留成的土地补偿费要设立专户,实行专款专用,用于发展第二、三产业,农村安全饮水、水利、道路、绿化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用于发放干部报酬、支付招待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使用征地补偿费集体提留资金,须经村两委讨论提议,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表决通过,拟定计划投资建设的公益事业项目名称、金额,从征地补偿费管理专户中安排使用,经村民代表签名,镇挂村领导和经济分管领导审核、签署意见后,以报告单的方式报兴田镇会计服务中心拨付资金。

合同档案管理制度

对村集体的各项承包合同、茶果山、林木山场转让、工程建设施工、征地协议书等集体经济往来相关的合同、协议,除各行政村报帐员存档壹份外,均需上报壹份至兴田镇会计服务中心各包片会计处作入帐附件,便于资金往来款项核对。

完善监督责任机制

(一)完善村务监督机构,发挥其监督作用,即要事前、事中、事后监督村干部理财、用财、管财行为;

财政资金监管论文第8篇

中国期刊投稿热线,欢迎投稿,投稿信箱1630158@163.com 所有投稿论文我们会在2个工作日之内给予办理审稿,并通过电子信箱通知您具体的论文审稿及发表情况,来信咨询者当天回信,敬请查收。本站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论文写作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快速发表。

【摘要】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财政按实际支付数反映支出, 人头经费和专项经费均采取直接支付, 高校不能随便改变项目和用途, 这就促使预算单位必须如实申报用款计划, 提高编制预算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关键词】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财政按实际支付数反映支出 人头经费和专项经费均采取直接支付

【本页关键词】职称论文 职称期刊 MBA论文写作 硕士毕业论文写作

【正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实行的国库管理制度, 是被西方发达国家长期公共财政管理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在我国, 它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 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 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将所有财政资金存入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单位在支付款项时提出申请, 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 将资金直接从集中支付专户支付给收款人的国库资金管理制度。实行这种制度, 能从根本上避免我国现行财政资金缴拨制度的种种弊端, 对加强财政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意义

1. 能从根本上解决过去财政资金支付层层拨付, 财政收入层层汇缴, 流经环节过多, 资金沉淀在预算单位的问题, 也能从制度上解决以往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截留、挤占和挪用等问题, 从而起到预防和遏制腐败的作用。

2. 能降低财政资金运行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效率。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预算支出所需资金由财政账户直接拨付, 减少了中间环节, 使预算资金到位及时, 从而有效地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 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改变了资金由预算单位层层转拨, 工作效率低下的局面。既有利于财政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 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 又能有效降低资金划拨支付成本, 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

3. 有利于提高预算执行的透明度, 加大财政监管的力度。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预算单位支付每一笔资金的付款金额、用途、交易时间、账户余额等信息, 都可以在财政国库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中进行全过程实时监控。由此, 对财政资金运转的透明度大大提高, 监管的力度也明显加强。

4. 有利于促进预算单位提高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水平。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财政按实际支付数反映支出, 人头经费和专项经费均采取直接支付, 高校不能随便改变项目和用途, 这就促使预算单位必须如实申报用款计划, 提高编制预算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同时,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专项经费必须事先提出详尽的论证报告和预期效益, 预算的执行与财政资金的实际支出在时间上一致, 这样就促使单位加强财务管理水平, 合理安排资金的使用。

【文章来源】/article/87/5845.Html

【本站说明】中国期刊投稿热线:专业致力于期刊论文写作和发表服务。提供毕业论文、学术论文的写作发表服务;省级、部级、核心期刊以及写作辅导。 “以信誉求生存 以效率求发展”。愿本站真诚、快捷、优质的服务,为您的学习、工作提供便利条件!自05年建立以来已经为上千客户提供了、论文写作方面的服务,同时建立了自己的网络信誉体系,我们将会继续把信誉、效率、发展放在首位,为您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联系电话: 13081601539

客服编辑QQ:860280178

论文投稿电子邮件: 1630158@163.com

投稿邮件标题格式:投稿刊物名 论文题目

如:《现代商业》 论我国金融改革及其未来发展

声明:

本站期刊绝对正规合法

并带双刊号(CN,ISSN),保证让您轻松晋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