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6-17 17:29:17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第1篇

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在企业的发展中是不容小觑的,因此,我们要特别看重班组的建设过程。班组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组织建设。

虽然班组是企业中最小的组织,但是它的组织结构还是一应俱全的。第一,班组的成员设置。包括管理能力强且技术水平高的班组长,主要从事过程抽检和巡检工作的质量检验员,监管产品不良率、返工率及报废率的核算统计员,熟知设备的设备管理员,掌握收发材料的材料管理员,负责员工生活和纪律的生活卫生员。第二,生产的六大要素。包括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和信息。

2.制度建设

无论组织的大小都需要相应的制度来制约。班组需要建立的制度有:晨间会议制度、交接班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月初计划中控制末总结制度、经济责任制度等。

二、班组长的作用和使命

车间班组长处于“兵头将尾”的位置,是联系企业经营管理者与员工的桥梁和纽带。他的作用显得至关重要。

1.生产决策的执行人。企业生产决策关键的实施者是班组长,他是企业利益的最终实现者。班组长要做到毫无折扣地执行生产决策,认真落实企业决策人设定的生产目标以及采取的措施方案。

2.领导员工的联系人。班组长不只起到传达企业经营管理者决策的作用,也是员工的代表,把员工的建议、想法、需求及时反馈到企业经营管理者那里。

3.科学生产的组织人。班组长不仅是车间生产的劳动者,也是生产一线的直接组织者。他时刻加强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生产操作技能的提高,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全能的人才,凭借自己全方位的素质和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技能组织班组生产。

车间班组长在生产中的使命就是要组织和领导全班组员工充分地发挥全班组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技术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全面地了解和利用全方位信息,使班组生产安全地、有效地、均衡地进行,更好地完成上级制定的生产计划指标。详细地说,有四方面:

1.做到安全生产。“安全第一”是每个企业都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对于机械设备的安全性能班组长需要主动联系有关技术人员一起认真改进,并且监督员工按照相关操作规程工作,因为,员工的违规操作往往是造成生产事故的主要原因。

2.保证产品质量。市场的大小、企业的存亡都是取决于产品质量的好坏。车间班组长要领导员工依据标准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用高质量的产品来抢占市场。

3.提高生产效率。只有生产效率提高了,在一定的条件和时间下创造的利益才会增加。班组长要积极地挖掘员工的生产潜力,不断地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来进一步改良设备操作技术和生产管理流程,为生产质量更好地产品打下坚实的基础。

4.降低生产成本。企业产品价格的多少,能够体现其竞争力的大小。物美价廉的产品才是最受欢迎的产品。因此,我们企业想要提高竞争力和生命力,保障员工的报酬和福利等,就得在控制成本上下功夫。在这方面,班组长要首先确立节约成本的意识,领导员工在节约能源消耗、降低材料使用、节约人力成本上集思广益,争取降低生产成本,用最少的支出取得到最大的收获。

三、班组长设置的标准

班组长作为班组的“掌门人”,担任这个职位需要符合其设置的标准,这样才能帮助企业跻身于竞争激烈的市场之中。主要的设置标准有以下几点。

1、思想进步,积极向上。班组长是与员工接触最密切的领导,是对员工影响最大的管理者,他的思想道德倍受关注。因此,想要胜任班组长这个职位就需要时刻加强自己的政治修养,为班组成员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使得班组内部的政治氛围不断地积极向上。

2、勤于学习,技能精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设备的不断更新,勤于学习、技能精湛是班组长必备的条件。想要成为班组长就需要紧跟着先进技术的脚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设备操作水平和技能掌握水平。这样才能成为班组成员的主心骨。

3、坚持原则,以理服人。想要保证班组工作的正常进行,按制度办事是前提。作为班组长要公私分明、有赏有罚。这样才能对员工树立威信,以理服人。

4、善于沟通,以情感人。班组长要及时的与班组员工沟通,化解不必要的麻烦,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关心组员,与大家成为真正的一家人。

5、推崇民主,平等待人。班组作为一个集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身为班组长不可以“一手遮天”。在班组内提倡民主,倾听来自组员的不同想法,平等的看待每一个人,使班组内人员和平共处。

四、如何做好班组长

班组长作为基层管理人员,地位特殊、作用重要、责任重大。因此要无时无刻地要求自己做得更好。

1、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班组长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其必须要搞清楚自己的角色,从而更充分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在工作中兢兢业业的下达决策者的立场及策略,对员工依照制度管理,并且代表员工向上级及时的反应基层的情况。这样,通过班组长的连接,企业才会生龙活虎的发展下去。

2、明确领导对自己的要求。班组长着实作为下级员工,要能机灵的领会领导的各项指示、了解领导的做事风格与习惯。采用正确的方法与领导及时的沟通,使领导更全面的了解自己的才能。这样,对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引导班组任务的圆满完成有很大的好处。

3、明确下属对自己的期望。做为一个小领导,还是要注意自己管辖范围内员工对自己的期望,尽自己所能做一名好领导。最基本的要做到办事公道、体恤民情、思路清晰、指挥有序、严格管理、不吝赐教、赏罚分明。达到下属的期望值,得到尊重,使班组内工作越来越好进行。

五、班组长的管理、考核、培训

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在企业中是极其重要的,对班组长的管理、考核、培训便成为了企业中不可或缺的工作。

1、对班组长的管理。

班组长是企业的后备力量,需要企业规范的管理。首先要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使得管理的时候有所依据。制度要具体地说明担任班组长的设置条件、需要具备的素质、待遇的高低、奖罚的原则、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等有关方面;其次要加强各方面的监督。班组长要在上级干部和管辖员工的监督下积极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企业可以设置举报箱和表扬箱来勉励班组长。最后要增加班组长的紧迫性。有工作能力的、业绩好的班组长可以继续担任。同时,不阻止其他优秀员工公平的竞争这个岗位。

2、对班组长的考核。

针对班组长的考核,首先要建立考核档案,使考核有条理进行;其次要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使考核有明确的依据;最后要定期进行考核,并做好总结工作,这样的考核结果才能真正作为提拔、奖励的依据。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班组;相结合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完成各项生产、工作任务的基础组织。班组成员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关系着企业的兴衰成败。

“外抓市场,内抓现场”,人们这句对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常说的话,通俗、准确地表明了企业与市场、经营与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所谓“内抓现场”,就是要在企业内部加强现场管理,使现场达到人员精干、物流有序、设备良好、信息灵敏、纪律严明、环境整洁的标准,从而保证企业实现优质、低耗、高效、安全的目标,使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而企业要实现或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性,必须要使现场管理与班组管理相结合;或者说,脱离或貌合神离班组管理的现场管理,是舍本求末,徒有虚名。

现场管理应该而且可以与班组管理相结合。企业的班组绝大多数都在生产一线,是组成企业大生产的独立生产小单位。生产一线的工程、质量、工艺、设备、环保等都是由班组来具体实施完成的。所谓现场,也主要是指生产一线的现场。企业正是由一个个生产班组、生产对象和生产场所而组成的生产系统。从企业的生产角度看,现场管理和班组管理都是企业最基层、最基础、最直接的管理,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生产的最优目标。但毋庸玮言,现场管理与班组管理不会“天然”结合。现场管理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近十多年来兴起而采用的现代管理,其中定置管理还是从国外引进的,她的科学性在于以生产现场为对象,研究和规范人、物、场所等生产要素的相互关系,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而班组管理是我国企业的传统管理,早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已形成一定的管理系统,它包含着政治、生产、文化等多项内容。虽然生产管理是班组管理的主要内容,但一般使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可以认为,现场管理与班组管理是有所同而有所不同,企业不能轻易地而应化气力地使之真正结合。

从企业的实际情况看,不少企业还未使现场管理与班组管理真正结合起来。例如有的企业把现场管理只看作是行政职能科室的工作,搞了诸如“工程质量现场检查”、“现场设备大检查”、“现场安全检查”、“文明施工现场检查”等等。这些检查,虽对施工班组生产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检查过后,现场往往是又回到原来的老样子。如果这种检查频繁,班组人员甚至会因为忙于应付检查而引起反感,变得更加敷衍地应付检查,弄虚作假。又如有的企业把班组管理只作为工会部门的工作,重点在搞班组长培训、劳动致富、总结评比、文体活动等等,忽视或不介入现场管理。这样,虽然对班组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作用,但因间接参与或脱离班组现场管理,有时形式上看起来是轰轰烈烈,而实质上对促进班组生产起不到多大的作用。这些情况表明,现场管理要与班组管理相结合,不仅在认识上而且在实践上都需要认真的解决。

从现场管理与班组管理相结合的系统角度看,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一、在观念上,应把现场管理与班组管理结合视为企业现代化管理与传统管理相结合的重要内容,班组中的生产管理要应用现场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标准,使现场管理成为班组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在管理模式上,企业应建立一个统一的层次分明的现场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既有利于职能科室对现场的检查和监督,更有利于班组自觉的实行自主管理。

三、在领导体制上,企业应成立以行政领导为主、工会等部门参加的现场管理领导小组,突出班组现场管理工作,同时协调作好班组其他管理工作。

四、在经济责任制上,重点落实班组长的现场管理责任,进而落实班组各成员的责任,保证生产过程在现场管理控制下。与此同时,加大现场管理考核奖罚力度,使管理的成绩和效果与班组人员的利益紧密挂钩。

总之,只要使现场管理与班组管理相结合,企业“内抓现场”就能基本落到实处,企业的一个个班组也就能变成保证施工工程优质、快速、准期、高效地通向市场的一个个直接环节,为“外抓市场”打下坚实的基础。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第3篇

对于电力企业来讲,基层班组是其生产当中的直接主体,也是电力企业从生产到管理整个过程当中最为主要的因素,因此说,打造一支技术过硬、纪律性强且责任性墙的基层班组队伍,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也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本文就紧紧围绕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工作这一中心进行分析论述。

关键词:

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工作

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基层班组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基层班组的建设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只有更好的推进这一工作,逐步完善基层班组内部结构,才能够实现电力企业高效安全的发展。下面本文就对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管理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一、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工作中的缺陷

基层班组是电力企业内部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成员按时按质按量的完成生产经营任务,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发展。当前基层班组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力企业领导者也更加重视基层班组的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管理当中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基层班组建设的重要性缺乏明确的认识。当前,电力企业内部对于基层班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缺乏一定的认识,关注度不够,且并没有将基层班组的管理纳入到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当中,这样使得很多班组建设及管理工作和企业的整体发展不协调。尽管一些电力企业对于基层班组的管理工作有所进行,但是管理要求不高,管理力度不够,措施不当,管理工作难见成效。

2.基层班组内部矛盾频繁,影响管理工作的开展。电力企业基层班组中容易存在着班长和成员的矛盾,加之班组内部的责权不清,缺乏合作精神,跟容易激发矛盾。对基层班组进行管理,并不是简单的对班长及成员进行管理,则是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班组之间的合作力和向心力,使其真正的成为一个整体,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班组的作用。

3.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从目前来看,电力企业基层班组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且管理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基层班组日常的工作管理当中,并没有实现监督管理,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需要逐步完善。

二、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工作措施

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的有效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推动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上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下面本文就结合工作实际,对如何做好基层班组管理促进工作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措施。

1.坚持正确的管理原则。在电力企业基层班组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正确的管理原则,才能够将这一工作做好。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以基层班组成为作为中心,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开展管理,并通过各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完善对基层班组人员的有效管理。坚持高效管理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提升领导的重视程度,这是决定管理工作成败的关键。领导需要在工作中做出表率,对基层班组的管理工作真正的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管理者需要实时跟进,并开展各项辅导工作,更好的推动班组管理工作的开展。

2.提升管理者的综合水平。在基层班组管理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发挥管理者的作用,一定要提升其综合水平。在基层班组当中,班长是小领导者,其肩负着对班组进行分工的职责,也对整个班组实行管理,因此说,作为管理人员,需要和班长做好沟通交流工作,掌握每位基层班组人员的工作情况,量体裁衣,找到最佳的管理方法。管理者除了要具备专业的管理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管理经验外,还需要熟知电力企业运行发展的专业知识,这样才管理起来才能够具有专业性。这就要求对管理人员要进行定期的培训,并且要保证培训的系统性和针对性,能够针对不同的岗位特点提供专门的管理对策。

3.创新管理理念,更新管理方法。在对电力企业基层班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从传统的管理理念束缚中走出来,实现创新,要能够以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对班组进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管理效果,还能够将基层班组打造成为凝聚力和向心力强大的团队。具体来讲,管理时需要融入亲情化的管理理念。基层班组是一个大家庭,班组中的每个员工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通过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从关心家庭成员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管理时融入团队化的管理理念,即全员参与干礼,这样可以是基层班组的成员都能够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真正的理解这一工作的意义,进而在工作中自觉的遵守规章制度。精细化管理理念也是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在管理中,需要将各种细节融入其中,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具体。对于管理方法的创新化发展,则表现在以下方面。实行民主管理,也就是说在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管理中实现民主化,营造出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管理氛围,每个班组成员都能够经济的参与其中,通过民主投票等方式决定班组的事物,这样能够形成融洽的班组氛围,起到管理的作用。同时,可以采用绩效管理的方式,通过考核调动班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将工作和自身的荣辱感相结合,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班组成员的竞争意思。在基层班组管理中,还可以通过采用文化管理的创新方法。即结合班组的实际特点,总结出班组工作当中的特殊方法、班组精神以及班组成员的共同发展愿望,通过提炼班组文化的方式,引起班组成员的共鸣,并通过对文化进行创新化管理,使班组成员形成文化向心力,这样更利于管理。

三、结束语

基层班组是电力企业运行发展的中坚力量,要更好的发挥基层班组的作用,就需要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基层班组管理工作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实现进步。本文对当前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工作中的缺陷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要想促进管理工作的进行,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实现电力企业基层班组管理工作的长远发展,为企业培养一支强大的基层班组队伍。

作者:郭辰晨 李华伟 朱嘉迪 单位: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宁东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李梦江,左涛.浅析电力企业基层班组“六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3,(24).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班组建设 融合

1 企业文化与班组建设概述

在现代社会的企业组织架构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建设已成为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一环。而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企业文化已被纳入成为我们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群体意识,一种行为规范和准则。其外在表现一般是企业的独特性和整体性,而内在则无形地反映出我国民族文化和发展的现代意识在企业内部的化学反应。

班组,企业组织结构的基础,完成生产经营任务的基本单位,它既是企业进行管理实践的土壤,也是企业培养人才,职工晋升的主要场所。换句话说,班组建设的全过程,涉及企业经营目标、管理思想、战略发展等所有层面的贯彻落实。另外,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远远超过产业技术和产品工艺的竞争,以企业文化为代表的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已成为衡量和考核一个优秀企业的重要指标。

因此,作为工作在企业一线的小单位,把企业文化与自身班组建设进行有效的融合已成为促进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对价值理念进行归纳总结,形成制度化、长效化的特色班组机制,将具体理论应用于具体实践,将目标与文化内涵融于日常生活、工作,有利于维护企业稳定,统一职工的价值观。

2 班组建设的困境与挑战

2.1 激励约束机制松散

从企业的调查实践中,不少基层管理人员反映最多的就是职工做事的效率不高,其实就归咎于员工缺乏责任意识和执行力度。激励约束机制,或者说奖惩机制的不完善,让很多职工钻了空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于作业所需遵守的相关规章制度抱着轻视散漫的态度,长此以往,小到班组内部,大到企业的中层管理干部,就会形成一种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公平感,造成员工缺乏动力和方向的混乱局面。

2.2 班组长素质普遍不高

在企业内部的基层班组中,很多班组长因循守旧,思想认识还停留在老一套的工作组织中,不求优秀,及格就好的态度直接导致了班组成员的干劲低下。另外,这种老一套的思想还会影响到管理的其他方面,比如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年龄差距,拒绝改变创新的班组长常会以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训斥班组成员,不善于关心组员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这也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分配不均和激化矛盾。

2.3 轻视班组文化建设

在基层的管理实践中,一些管理人员对班组文化的建设不够重视,甚至将其看作是有付出没回报的工作负担。追根溯源,这其实是他们只把眼光聚焦现实生活水平条件上而忽略了文化生产力对于工作的推动作用。从全局来看,企业文化与班组文化的有效融合,往往会取得“1+1>2”的效果,因为这样的融合不仅对企业凝聚员工,塑造员工独立人格大有裨益,也会为他们创造一个更为舒适的工作环境,带来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从而激发组员活力,顺利完成业绩指标。

3 企业文化与班组建设的融合

3.1 提升班组长队伍整体素质

班组长在基层队伍中的角色,应该是一个称职的传播者和管理者,作为第一座企业与与员工的桥梁沟通上下,双向的信息通道既能深入传播企业文化,又能反映基层员工第一手的工作和生活资料。而从时代背景来看,在如今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管理者队伍的思想意识和素质对企业整体文化和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职位权力已不再是获得话语权的唯一途径,管理者的知识储备和素养才是真正能驾驭企业发展的力量。因此,企业文化要想真正融入班组建设,其实是让班组成员对以基层管理人员为代表的企业文化产生认同,就是让其对班组长的领导素质和人格魅力的认同。

而要开展好班组长队伍的建设工作,就要时常组织班组长进行工作中的学习探讨活动,钻研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同时也可以科学、合理地向其灌输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和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管理技巧和手段,使班组长对创新和应变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进而在精通本职岗位业务范畴基础上,向着全能多样化的“通才”发展。另外,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应对班组长多些关心,多些指导,及时对业绩突出的班组长进行奖励表彰,落实其生活条件状况及待遇,打造出一支作风优良、团结集体的高素质班组长骨干队伍。

3.2 扩大企业文化的人文渗透

一家稳定发展的优秀企业必然有着优秀的企业文化,而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则必然是以人为本,以顾客价值为导向,能回报社会、回报员工,重视团体并与时俱进、鼓励创新的文化。正如乔布斯之于苹果公司曾经说过:我们企业最核心的价值和灵魂是我们的员工。从理论到实践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都应是一种强调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社会关系,重视集体互助友爱、团结信任的价值观念。在每一位职工的灵魂深处,都应有企业文化的一点缩影,不管这缩影是有关工作的岗位的地位、尊严,还是实现自我价值追寻的需求,这种优秀企业文化的特质都离不开对个人能力的发掘,对文明和谐、自由开放的工作环境的追求。所以,扩大企业文化的人文渗透,就是要让更多的基层班组成员认同岗位、认同班组、认同部门、认同企业,找到物质生活和身体的依附,找到精神生活的归属感与成就感。

人文渗透和文化建设,将深化提高每一位职工的思想认识和觉悟,当职工愿景及个人利益统一到企业长远战略的时候,当每一个体都能在企业中找到一个归属的家园并且愿意为实现更大的价值努力奋斗的时候,就是企业文化真正与班组建设有效融合的时候,或者说,就是企业从优秀变到伟大的时候。

4 结语

总之,班组建设的好坏与否,其利害关系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班组整体素质的高低,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形象,这就使得班组建设成为企业文化培养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但是,班组建设的性质决定了它本身就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因此加强统筹规划和抓具体细节,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打造企业文化与班组建设融合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赵英.怎样当好班组长[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5.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学习型班;组知识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21 -02

班组是企业最基层的组织单元,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和目标最终要落实到班组。电力设计企业按照单一或相近专业设置班组,是班组员工高学历、高技能、高素质的特征。电力设计企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以知识资产为核心的知识管理是企业能力建设的重要管理活动。因此本文以班组为切入点,将学习型班组与知识管理理论相融合,在学习型班组建设中导入知识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可为班组注入更大活力、带来更高效率。

一、电力设计企业学习型班组与知识管理理论的融合

(一)学习型班组与知识管理

陈国权认为学习型团队的团队成员能够有意识、系统和持续不断地获取知识、改善行为、优化团队体系。学习型班组作为学习型团队的一种,具有系统而有意思学习、不断修正以及成员和谐健康发展等特点。

而知识是企业在知识社会中竞争力的源泉,但知识本身并不会产生价值,知识只有通过管理和利用才能发挥作用。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知识管理是组织采取的一种有意识战略,它保证能够在最需要的时间将最需要的知识传送给最需要的人。知识管理是对一系列活动和过程的管理,从而使知识价值最大化,提升组织竞争力。中国国家标准定义知识管理是对知识、知识创造过程和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

(二)学习型班组与知识管理融合的理论探讨

两种理论都突出了知识在组织中的核心、主导地位,但两者在视角、模型、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学习型组织重视组织内部学习氛围的创建以及人行为的改善,通过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的结合来推动组织的进步;知识管理从知识的角度分析知识在组织中的存在方式和活动过程,不仅重视知识获取,还强调知识共享和创新。学习是知识产生的过程,而现有知识又影响到未来的学习。学习和知识相互交织、促进的关系,为学习型班组与知识管理理论的融合提供了切入点。因此,两者共同之处使两者的融合成为可能,而不同之处又能形成互补,使融合成为必要。

知识与学习应始终贯穿于班组工作和建设中:一方面,可依托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重点来促进班组的建设。如营造良好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员工将学习与岗位成才相结合,实现工作和学习有机融合、互相促进。或是搭建学习平台,打通学习交流渠道,形成全员、全过程学习局面。另一方面,依托知识管理理论方法对班组实施知识管理,鉴别梳理班组知识,对知识进行科学分类,运用知识管理技术和工具,与生产管理系统相结合,在工作与学习中进行知识的获取、存储、共享、应用和创造,以提高个人和班组绩效。因此,在班组建设中,创建学习型班组与实施知识管理相辅相成。

二、电力设计企业学习型班组的知识管理应用

(一)学习型班组的知识分类

根据电力设计企业的知识特点,在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中对班组知识进行科学分类,可以有效地储存、维护管理班组层面产生的知识,帮助员工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要的知识资源,有利于共享、学习和传递知识。班组层面的知识主要分为标准规范、专业业务建设内容两大类。

1.企业标准规范体系一般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组成,班组内部的管理制度则是班组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据企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要求进一步细化而形成的,更具操作性、适用性。其分类如表1所示。

2.专业业务建设作为班组的基础建设工作,所形成的知识是开展学习型班组活动的重要资源,也是班组知识管理的核心内容,对设计人员具有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可帮助设计人员提高设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其分类如表2所示。

(二)学习型班组的知识管理应用

学习型班组的知识管理正是以班组的知识资源为核心对象开展获取、存储、共享与传递、应用和创造等系列管理活动来提高班组绩效。

知识管理的核心流程由知识获取、存储、共享与传递、应用、创造等核心活动构成,知识管理包括了能推进整体核心流程的所有方法和工具。在创建学习型班组活动中,可以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开展各项知识活动,来推进知识管理在班组层面的实施,其具体应用如下所述。

1.建设和谐的班组文化,创造有利于知识共享和传递的环境

和谐的班组文化,能够创造出共享共通、共同感知的情境和氛围,有利于在员工之间建立起相互信任与尊重、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工作感情,有利于保持员工间沟通交流的顺畅,促进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SECI模型中“隐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过程”,是一个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如共享思维模式、隐性技能等。获取隐性知识的关键是“经历”,特别是那些“共享的经历”。

2.构建专业知识门户,形成班组知识存储和共享的知识库

设计作业指导书、设计校审要点、强制性条文汇编、施工图常见多发病、设计过程文件模板等知识和经验不仅需要存储、维护和更新,而且需要共享和传递的便利手段,才能被有效地利用。班组按照前文所述的分类体系构建专业知识门户,汇集设计工具、设计参考、质量信息等专业基础知识,由班组技术负责人负责管理、建设,是员工学习专业知识的重要园地。

3.建立专业知识论坛,开辟员工自由交流、传递知识的渠道

论坛里的知识形式更为自由、活泼,讨论的范围比较广泛,既有对技术问题的认知和理解,又有个人对工程设计的心得体会,特别是员工的见解、感悟、经验等隐性知识在论坛中易于共享和交流。在专业知识论坛中,由技术负责人担任坛主并负责版面架构、成员和资料维护,由业务骨干担任分版的版主并负责版内文章内容和质量,从而保证了论坛知识的正确性、严肃性。专业知识论坛可以作为专业知识门户的有益补充,坛主可以定期将论坛中的精华知识进行归纳、整合,纳入到专业知识门户中,形成正式的组织知识。

4.组建专项技术小组,在知识共享基础上促进班组知识创造与创新

班组可以运用实体知识社群的理论,引导员工组成一些专项技术的钻研小组,规模一般在3~6人,可由具有某专项技术特长的专家和有共同兴趣的员工构成,也可以由某专项技术设计经验丰富的资深员工和一些计算机能力强的新员工组成。专项技术小组的成员由于对某项技术怀有共同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而自愿组成团队,更能激发出学习、研究的活力,而且成员间对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共享更为积极、热烈。这样既能使专项技术知识在小组内扩散、转移,降低人员流动造成知识流失的风险,又能通过成员间不断地交换思路、进行知识共享和互补,迸发出灵感,产生新知识,实现知识创造、创新。

班组的知识管理应用还有很多,如专业业务学习、“师带徒”的培训方式、电子化学习、员工的个人知识管理等,就不再一一介B。

三、结语

本文对依托学习型组织理论、以创建学习型班组为重点来促进班组建设,和通过知识管理理论指导学习型班组工作和建设两方面进行研究,认为学习型班组和知识管理两种理论相辅相成。根据电力设计企业的知识特点,提出了班组层面的知识分类,并结合知识管理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在知识活动中的应用,具体介绍了班组实施知识管理的实践活动。随着我国积极推进“互联网+”,需要传统班组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突破班组在知识、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在知识管理方面更加深入研究、创新发展,在知识获取、共享、应用和创造等方面实现拓展,逐步形成新型的工作、学习方式。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第6篇

关键词 电力企业 班组建设 管理水平

中图分类号:G312 文献标识码:A

一、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路径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从事安全生产、经营管理和优质服务活动最基层的组织单元,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根据工作需要,按照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精干高效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班组和岗位人员编制。班组由同工作或性质相近、配套协作的不同工种职工组成,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和治理组织。

班组的发展质量决定着企业发展的质量,企业要又好又快发展,班组必须首先要又好又快发展,否则,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

培训固然有效,但只靠培训可能会进展不大;制定制度也是有效果的,但也不一定就能解决具体问题。要立足目前现状逐步加大班组长的工作担子,首先从安全工作入手,按照企业制定的班组日常检查制度对班组进行检查,待形成工作习惯后,再加上对班组生产进度、安全质量标准化等的管理,最后是班组建设工作。

要加强班组长培训工作,并形成常规化,制度化。结合班组管理的现状和实践,通过培训灌输理论知识,使班组长明白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要按照什么样的路径去走,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使班组长边压工作边培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工作中不断指导和促进班组工作开展,让班组长有信心和决心搞好班组建设。利用班前会、学习日等形式开展班组建设的宣传,不仅能使员工充分的参与到班组建设的工作中,更能有利于班组建设的开展。

要把班组建设放在企业长远发展、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在机制创新上动脑筋,在制度管理上下功夫,在文化管理上花气力,在提高职工素质上做文章,使生产一线班组管理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迈进。

二、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方法

班组管理是基础,班组建设是动力;班组建设必须以班组管理为基础,班组管理必须以班组建设为动力;班组建设要以加强班组管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班组管理检验班组建设、统领班组建设、指导班组建设。

1、要处理好班组管理与班组建设的关系。班组管理是从生产经营层面讲的,它侧重于生产管理的有序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班组建设是从综合层面讲的,它侧重于人力资源的配置、职工素质的提升、职工行为的养成、心智模式的改善等,属队伍建设的范畴。处理好班组建设与班组长队伍建设的关系,班组建设的本质是班组长的德和才,班组长是德和才的载体,加强班组建设要把重点放在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上。

2、要选好用好班组长。处理好现任班组长队伍建设与后备班组长队伍建设的关系,对促进生产企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事业是永恒的,人才是暂时的。加强班组建设要立足当前突出抓好现任班组长队伍建设,同时要着眼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抓好后备班组长队伍建设,做到后继有人,防止班组长的断层和无接续。

三、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

要抓好生产一线班组现状调查摸底的落实。通过调查摸底,不但要详实掌握生产一线班组的数量,而且要掌握生产一线班组的质量,包括班组人员的年龄结构、文化结构、政治面貌结构以及优势所在、劣势所在,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提供客观依据,打好基础。

要抓好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实施办法的制定和完善,要采取反复酝酿、广泛讨论的方法,制定出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的实施办法。在制定实施办法的过程中要注重突出特色、彰显个性、力求能用管用、切实可行、防止泛泛化、一般化。

要抓好班组管理制度的完善,重点制定和完善好《班组安全管理制度》、《班组成本管理制度》、《班组质量管理制度》、《班组长岗位责任制》、《班组班前会制度》、《班组精细化管理考核实施办法》等规章制度,把制度管理真正延伸到生产一线班组,为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奠定扎实的基础,推进班组管理不断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迈进。

要抓后备班组长队伍建设的落实,可采取竞聘上岗的方法,让职工踊跃报名参加竞选,发表自己的竞职演说,阐明各自的竞选职位、竞选目的、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和工作打算。

要抓班组长培训学习的落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什么弱强什么的原则,以提高综合管理素质为目标,采取内培与外培相结合、脱产与不脱产相结合等方式,抓好班组长的培训学习,使之与创建学习型班组、推行文化管理相结合。改善职工的心智模式,增强职工对班组的认同。

要抓好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的落实。班组建设重在建设,贵在落实。要设定科学的考核内容、科学的考核方法、科学的奖惩措施,保证班组建设的有效运行和规范运行,真正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

四、加强和改进班组建设是创新工会工作的落脚点

班组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层组织,是企业生产的前沿阵地。无论企业采用何种组织结构,多少治理层次,都离不开班组。因此,为适应新形势下班组建设的需要,促进班组的精细高效管理,工会工作大有作为。

技术创新劳动竞赛离不开班组。企业要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保持良好的竞争态势,就要通过班组来想办法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

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班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不断发展,设备始终在更新,这对职工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广大职工的日常技术培训,主要靠班组结合生产任务在现场进行。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第7篇

一、情感管理的内涵

情感管理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的一种现代企业管理方式。

以情感管理为纽带来打造高效班组,就是运用对班组成员情感的管理来把对高效班组的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从而达到高效班组建设的目标。

二、以“情感管理”打造高效班组

何谓“高效班组”?我们认为高效的班组就是能对企业的目标进行迅速的反应并能够出色的完成班组所负责的任务。高效班组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清晰的共同目标、相关的技能、相互的信任、一致的承诺、良好的沟通、恰当的领导等。

可见,一个班组要想达到高效,良好的工作氛围、互助式的员工关系、畅通的沟通渠道、完善的配套机制等因素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如果把一个班组看作是一部机器,这些基础条件就是这部机器不可或缺的“软件”和“硬件”,而情感管理就是让这部机器运转的更快更稳定的“剂”。如何利用情感管理拉动班组绩效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1.尊重和信任组员,开发组员潜能。

尊重和信任组员,是情感管理的基础。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任何人到了一定的阶段都有被尊重的需要,身在底层的组员一旦得到尊重,往往会产生比金钱激励大得多的效果。而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所以必须尊重组员的人格与工作意见,相信组员有能力和责任心来完成他的工作。

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挖掘组员的优点和特长,并帮助其不断扩大自身的优点,开发自身的潜能,与之同时,他们的缺点和不足就会越来越少。这样有助于增长组员的自信心,及时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能力,班组人员能力的增强又可以进一步推动班组的发展。

2.有效互动沟通,树立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愿景。

情感管理从沟通开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班组长与组员及组员相互之间的沟通和联络,是情感管理打造高效班组的重要内容。

在组织里营造自由开放、人人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通过谈心、讨论、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都将增强组员的相互了解和感情沟通,减少组员之间、班组之间的误解和隔阂,形成情感交融、和谐奋进的局面,有效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创新能力。让组员参与组织的决策,制定共同的愿景,使其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将企业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到一起,让他们明白他们不是给企业打工,而是在经营自己的事业,追求企业和个人共同的幸福,这样无疑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企业与员工的沟通,班组成员的相互沟通,无疑促进了企业的和谐、班组的和谐,这样的和谐环境,必然是推动班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

3.针对不同员工的不同表现,运用不同的“情感激励”。

班组的管理目标要及时、高质量地完成主要靠班组成员的积极情绪。激励是保持班组成员活力的重要手段。班组激励的方法和手段要采取针对性和艺术性相结合的“情感激励”办法。对那些工作有热忱、有事业心的班组成员正向激励比较奏效。对于那些惰性较强、上进心弱的成员负向激励则更为可行。另一方面,当班组内出现不良的工作情绪或违规行为时,应及时制止和纠正,严重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避免这种“病毒”蔓延,维护团队内部公平、公正、严肃的工作环境。

4.建立一种学习、互助型团队的组织文化,提高班组成员的技能和素质。

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人们虽然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经历着不同的生活,但都不可避免情绪的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激励、惩罚和沟通多种方式来调节和引导。但若想从根本上降低情绪对班组绩效的负面影响,降低沟通的无形成本,最终依赖于形成一种互助式团队式学习型的组织文化。

而情感管理正是企业形成这种互助式团队式学习型的组织文化的必要条件。企业通过对员工情绪的识别,需求的满足,情感的反应使得互助式团队式学习型的组织文化能够得到孕育发展。

三、以“情感管理”打造高效班组的必要条件

1.完善各种配套制度,为情感管理提供制度平台。

情感管理表面上是管理者通过对员工情绪的管理来实现高绩效的过程,其实还需要各项制度的支撑。各项制度的完善是实现有效情感管理的基础和保障。比如说,一个民主管理机制给组员提供了多种沟通的渠道,班组成员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参与决策,实现信息的双向有效反馈;一个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更好的肯定和激励组员,维护一个公正、公平的工作氛围。除此之外,还有福利制度、职业规划制度、培训制度等等。总之,要把制度建设提到一个战略性的高度,用制度去引导情感管理,避免“情感”泛滥,丧失原则。

2.完善企业硬件,打造完美工作环境。

从工效学的角度分析,工作环境的照明、温度、设备摆放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到班组成员的工作效率和情绪。所以,企业应该尽量改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工作内容和强度,注重对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工作环境好了,情感管理也就容易了,绩效也就随之提高了。

3.对班组长进行关于“情感管理”的相关培训。

情感管理的有效实施,能否促进高效班组的形成,关键还取决于它的直接运用者,那就是班组长这一关键人物。我们在用“情感管理”增强班组长管理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班组长对班组建设的贡献,从而推动了高效班组的形成。

在利用“情感管理”打造高效班组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对班组长进行相关课程的培训,同时要对班组长的情感能力纳入对其的考核要素之一,如我们可以利用班组成员对班组长的“情感能力”的评价对班组长进行关于“情感能力”的考核。

4.情感管理的实施,需要企业大环境的支持。

班组内实施情感管理能促进高效班组的建设,但是我们也发现,“情感管理”的运用是一个很庞大的系统,它的可操作性很灵活,要很好的运用情感管理,单靠班组自身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企业的各个具体环节进行配合。

企业班组管理论文第8篇

关键词:班组建设 班组长 企业管理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开放,建筑企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多元化竞争,而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建筑企业中的班组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越显重要。班组作为企业的“细胞”,企业活力的源头,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立了班组在完成企业生产经营目标,搞好企业建设方面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搞好班组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也越来越被更多企业的各级领导所认识。但要搞好班组建设又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因为班组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工作千头万绪。一方面国有企业党政工团各级要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另一方面要讲究方式方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只有两方面有机结合,班组建设才会事半功倍,落到实处,抓出成效。

那么,对于企业来说,班组建设的重点是什么呢?关键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班组建设的重点是突出人的管理,即在班组建设中,始终把人的管理放在第一位;而班组建设的关键在于抓好班组长,搞好班组建设的关键人物,对于班组,乃至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班组建设突出人的管理是生产力三要素构成的必然产物。在生产力三要素构成中,劳动者是人的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和根本作用,是生产过程中的主体。因而,要提高生产力,关键在于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技术知识的不断积累和提高。同样,在班组生产力三要素的构成中,劳动者——即班组员工是搞好班组各项工作的最根本力量,是班组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因而,要搞好班组建设,就必然要抓住这个主体,就必然要突出人的管理。

第二、班组建设突出人的管理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管理已从原来的传统管理阶段,经过科学管理阶段发展到现在的现代化管理阶段。在建筑企业中,人才观念陈旧落后、人力资源组成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人才严重匮乏的局面,已逐步改善。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实质上是由过去主要注重物的管理向现在主要注重人的管理转变的过程。在著名的“霍桑实验”证明了人是“社会人”和企业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员工的积极性这一大发现之后,一门新兴的专门研究人行为的科学——行为科学诞生了。这门科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则形成了企业管理学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行为管理理论,这种非正式组织的研究对人的管理,使企业管理从过去以“事”为中心转变到现在以“人”为中心。企业管理进入现代化管理阶段,则更加强调人的因素,更加注重对人的管理。现代管理四大基本原理之一的“人本原理”,就是强调:一切管理均应以调动人的积极性,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人和人的积极性作为企业现代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已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近年来,国外出现的“最新管理”理论中的“双因素理论”、“三因素理论”等,都是强调人是企业的“主体”,提出要由过去重视物的管理转变到现在重视人的管理。这样,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就是强调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强调做好人的工作,突出人的管理,调动人的积极性。班组作为企业管理工作的落脚点,要加强班组管理,搞好班组建设,自然也应该注意和突出人的管理。因此,在班组建设中突出人的管理是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班组建设突出人的管理是企业管理活动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班组员工是企业管理人才的主要来源。因此,只有加强企业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企业才会进步和发展,才会立于不败之地。而企业的主体是人,企业的一切管理活动要靠人来完成。要抓管理必须首先抓建设,又必须首先抓班组员工。只有调动班组员工的积极性,班组建设才可能搞好,这才谓“企业的生命在于管理,而管理的灵魂则在人”。

第四、班组建设突出人的管理是企业进步的必然结果。事实证明:凡是搞得好的企业,都是重视班组建设,注重人的管理的企业。下面以深圳某家建筑企业为例来说明,该公司主要从事房屋建筑、市政、机电安装、装饰装修、钢结构工程等配套的大型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公司2006-2010年,五年中生产产值、营业额、利税平均增长速度约15%,2009-2010年间大幅增长,营业额由36.79亿增长到71.13亿,多项指标创历史最好记录。2010年公司被评为“深圳特区贡献企业”。为什么该公司能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绩,得到如此突破性的发展呢?公司在2010年末的工作会上总结到:一是靠市场政策环境的开放,二是靠加强管理,三是靠技术进步,四是靠项目团队建设。而最核心的是最后一条,抓基层,打基础,加强班组建设。一句话,重视基础工作,注重人的管理。

班组建设怎么样才能做到突出人的管理呢?笔者认为:最关键的是抓好班组长。只有牢牢抓住班组长这个关键,搞好班组建设才有希望,否则,是不可能搞好班组建设的。因为班组长是班组这个细胞的细胞核,是企业中的“兵头将尾”,在班组中起生产指挥者、管理组织者、队伍领导者和关系协调者的作用,概括地讲,是起核心作用、主心骨的作用。具体体现在抓好三个环节——班组长的选拔配备、培养提高和科学管理。

第一、班组长的选拔配备是关键环节。研究班组长的选配,实质上是研究班组长的标准和选配程序问题。根据目前班组长选配状况和企业实际,应按“作风正派、身体健康、具备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懂技术、善管理”的标准来选择。班组长选定后,一定要交代责任目标,奖惩办法、任职期限,明确班组长的责权利。

第二、班组长的培养提高是重要环节。一个领导不能因为职务的升高而水平随之升高,同样道理,一个班组成员不能因为当了班组长就具备了相应的水平。班组长的素质要靠工作实践和培养锻炼而提高。作为企业各级组织,应该通过两种方式来提高班组长的素质:一种是开展多种多样的培训,应做好“四个坚持”,坚持从企业客观要求出发,坚持从班组长的现状出发,坚持理论和实际结合,坚持培训与应用结合。另一种是开展灵活多样的各种活动,为班组长展露才干,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更多的舞台。如,在项目上开展班组竞赛,技能比拼,知识竞答、优秀班组长竞赛、班组建设成果会、现场经验交流会,等等。开展这些活动的过程,就是不断提高班组长政治思想和管理两个素质的过程,也是企业各级组织实现共同抓好班组长,抓好班组建设的过程。

第三、班组长的科学管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要做好班组长的管理工作,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方法上,应搞好“两个坚持”——坚持班组长的电子注册登记,坚持班组长的建卡建档,使班组长管理工作有据可查。原则上,应坚持“三性”:一是稳定性,做到班组长大稳定,小调整,不要变动频繁;二是严肃性,班组长一经选定明确职责后,要放手让班组长行使权力,要维护班组长的权威。方式上,各级领导应当做到“四心”:一是放心,班组长一旦选用,就要放手让班组长工作,如不放心,不信任,求全责备,必然挫伤班组长的积极性,要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二是留心,注重发现班组长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应及时总结、宣传和推广。三是关心,首先是工作上关心,在对班组长严格要求的前提下,经常了解和帮助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并为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分担责任,排忧解难,为班组长开展工作创造条件,其次在生活上的关心,帮助解决后顾之忧,营造宽松的环境,以使班组长全身心投入工作。四是热心,就是要热心为班组长服务,为班组长开展工作鸣锣开道。

只有做到以上几个方面,才会使抓班组长的工作落到实处,使班组建设抓到点子上,为搞好班组建设提供有力的保证。 转贴于

总之,不管班组建设涉及面有多广,工作量有多大,只要把握住班组建设的重点—突出人的管理,特别是抓住班组建设的关键—班组长,搞好班组建设就有了可靠的保证,也只有突出了重点,抓住了关键,才会使班组建设真正起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增加经济效益的作用,真正起到促进生产发展,增强企业活力,推动企业进步的作用。因此,在班组建设中突出人的管理十分必要,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谢培福.班组管理应从班组长培训入手[J]. 中国邮政 1995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