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文学语言的特点

文学语言的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4-09 14:40:31

文学语言的特点

文学语言的特点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语言 教学 语言特点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05-01

我国开办语文教学的真实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语言的能力,着重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提高。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小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所使用的教学语言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指导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无意识的影响着学生以及他们今后语言的形成。把握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小学语文教学与其自身的实质更接近。以下是关于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几个显著性特点:

1 把握教学语言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教育学科,其本质就是应该具有科学性和规范性,将最准确合理的思想传达给学生。

首先要把握语言中的规范性。语文教学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其学习的好坏对学生今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小学生在接受教学时最直接的效仿对象就是老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普遍都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而且在这一年龄阶段的小学生正是其语言能力成熟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日常的教课过程中的语言规范性对小学生自身的语言系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对语文中的一些语法、发音、词汇等方面的的影响尤为重要,例如在教学中将“师范”读成“思范”或者将“你先走”说成“你走先”这些不规范的用语及其容易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时要注重自身的普通话用语遵守规范性原则注意语调适度自然、语音清晰洪亮、语句顺畅。

其次要把握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科学性要求教师在上课时正确准确的掌握语文中一些句子、词汇等的真实含义,在向学生传达知识时确保将最为正确的意思传授给学生,在对学生的一些观点进行评述时一定要注意语意的明确,如“该学生的阐述,有些人认为不正确,但是我认可”这样的语句有不同的理解角

度,对学生也产生了一些歧义,应该说成“该学生的阐述我认为是正确的”要向学生非常明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不要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混淆。在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十分明确的指出相关观点,让学生尽可能的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到最多的知识。

2 重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和情感性

情感一直都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所在。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情感几乎占据着整个学科,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一层的在诸多语文教材中的各类文章都饱含着作者的情感,需要学生在字词之中感受到作者的感情进而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理解能力。在教学中《长江之歌》一文中教师为了唤起学生们热爱长江和祖国的感情,不仅要在教学言语中饱含深情打动学生还可以采取其他途径如给学生播放《话说长江》中的精彩片段并要求学生谈谈观后感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情感。

在语言教学中其艺术性也是不容小觑的。口语的艺术性体现在教师的表达技巧上面,教师要能够充分运用各种表达技巧让学生在教师的表达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所在。语言能够生动活泼也能幽默诙谐,正确运用好语言个各种技巧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将学生不自觉的带入到课文中去。

3 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语言的生动性要求教师在教课过程中的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这一特点正好与小学语文教学要求相符合,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名人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生动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要光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能够完全把握住文章中的深意,这还需要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教学语言具有生动性也能更好展现文章感情,带动文章内容的推进。让学生在教师具有生动化语言的引导下更加深层次的感受到文章中蕴含的深意,在不断的理解中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

对于小学生学习语文而言不仅仅是其思维认知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整个课堂都充满趣味性,轻松活跃的课堂环境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在愉快中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活跃身心更加的为孩子们的童年增添乐趣。

3 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生的语言形成还有其今后的学习态度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那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特点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便利和轻松的吸引学生的注意,正确掌握语言特点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提升整个教学质量。让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更加积极的进行学习,为今后的学习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文学语言的特点第2篇

关键词:语言;工具;特点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学科的教学语言都有自身的语言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那么,教师如何正确地引导和有效地组织呢?除了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养还要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和方法。

我想,教师的语言特点在这里有一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尤其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具备如下特点。

一、语言必须标准化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是基础的教育,是从最基本的发音开始的。语文教师就要抓好这一关键时期,给学生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让学生能发出标准的声调。教师要时刻以标准化的语言组织和引导学生学好语文,并且在生活实践中随时指正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如平翘舌不清,声母n、l的混淆……还要经常训练学生用标准化的语言与别人交流。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养成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习惯,做到说话字正腔圆。

二、语言必须精确

在语文教学中,语言的精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高低。仅40分钟的课堂,如何用较少的语言表达更丰富的内容,就要靠语言的精确,不说废话。一些教师都会有嗦的毛病,总是担心学生接受不好,三番五次地强调。这样是不利于学生掌握本节的知识重点,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极其不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要单纯地控制语言少,而提倡无止地少讲。我强调的是要提高教师语言的质量、精确度。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内容的重点,留给学生大胆想象和讨论的空间。最后,教师的语言要形成画龙点睛的功效。

三、语言必须具有评价的真实性

文学语言的特点第3篇

关键词:教学语言;科学性;规范性;趣味性

语文教学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其教学目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汉语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陶冶情操。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特别是针对这样一群天真的孩子,教师要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启蒙学生文学修养意识,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教师语言的规范性

我国地域广大、民族众多,语言种类也很多,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语言习惯受父母及生活环境影响重大,所以在他们内心深处,已经在上学之前有一种语言的定式和习惯,这种定式和习惯也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规范学生说普通话、语言规范化的需要。同时教师的教学语言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文学修养、个人魅力的集中体现,是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和敬佩之情的重要影响因素。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要规范化,直接影响和感染学生说普通话,用

自己规范化的语言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影响。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语言表现更要规范化。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正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刻,是学生语言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教师教学规范化的语言至关重要。

二、教师语言要具备科学性的特点

教师的教学活动首先是一门科学,其次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的目标是要增加学生语文知识的储备、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传情达意的能力,所以教学语言要具有科学性。科学性的突出标志就是语言的准确、情感色彩体现强烈。语言的科学性是建立在教师高度的文学修养基础上的,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用语言去阐述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所以教师的语言表述要科学而准确,易于被学生理解。科学的教学语言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而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也能传递出教师要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性还要求教师不能说废话、病句,提出问题要准确,具有启发性和引导性。教师的每一句话都要对学生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而且要简约精练,不能冗长,更不能让人感到费解和模糊,这样的语言对教学是无益的。如果一名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说出的语言很难让学生理解,那么他说得越多可能对教学影响越坏。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在多,而在精,简洁明了的语言也是教师智慧的象征。

三、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感染性

语文学习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作者为我们描述和叙述的故事场景、人物命运都是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可以借助教材内容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心境、要表达的情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用教材内容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进行一次有目的的情感旅行。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助力,提高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评价一个人的表达能力常用绘声绘色来形容,这是对一个人语言运用能力的褒奖。而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更要具有这样的功力,让学生喜欢听老师的讲解,喜欢教师的语言。学生在老师富有情感色彩的讲述中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品的内涵,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工具之一,富有感染性的教学语言是有力的教学武器,可以吸引学生不断地思考,跟进教师的讲解进度,和老师的思维同步进行。

四、教师教学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学生天性喜欢有趣的事物,他们的兴奋点和笑点都非常低,

一句有趣的语言,就可以逗得他们大笑,而在笑声中,学生得到了快乐,身心得到了放松。趣味性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点,没有趣味的教学活动便无法保证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保证教学效率就要让自己的语言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用有声的语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所以教师要具有幽默感,善于将乏味的事物用有趣的语言表述出来。因此,教师要具有一颗童心,用儿童的思维和视角去看待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这样的心态下,老师的教学语言才会富有童趣。趣味性是小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因素,因为趣味可以延长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克服他们这个年龄段有意注意时间短的心理特点,保持一个比较长久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以便提高教学

效率。

教学语言的重要性毋庸赘言,老师都非常清楚教育语言对教学的重要性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去体现,却是需要很多因素在内的。比如,教师的理论修养、教师的人文素养、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等,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用规范性、科学性、趣味性的语言进行教学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文学语言的特点第4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特点 改进策略

语言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语言不仅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工具,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联系的桥梁[1]。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是“教”与“学”最主要的交流工具,是知识最重要的载体,因此语言在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2]。”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工具性和知识性兼备的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正是语文这种特殊的特点和地位,需要讲究教学语言特点的运用,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年龄小,接受能力有限,情绪化变动相对较大,更需要采用贴近他们心理的语言。确切地说,小学语文的教学需要从艺术的角度去分析,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语言。

一、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

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是母语教育,是最基础的教育,因此教师需要明确把握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这样才能使教学效果最大化。第一是语言必须标准化。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小打下坚实的发音基础,这不仅是语文学科的目的,也是其他所有学科学习以及未来个人发展的基础。第二是语言必须精确化。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对所用的语言高度的凝练,言简意赅,切忌废话连篇,让学生找不到重点[3]。第三是语言必须要艺术化。这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慢慢的提炼。总之,让学生听完教师的讲课后要能够回味,愿意听。

二、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改进策略

1.语言表达要以人为本。新课改的理念提出教学改革要以人为本。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改进策略首要的也要以人为本,包括教学进程中各个环节的安排,尤其是提问和课下交流的时候,更是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注意语言运用的艺术。比如提问的时候,对于胆子很小的学生,教师适宜采用启发式、渐入式的语言方式;对于比较开朗,善于表达的学生,教师适宜采用开门见山、单刀直入式的语言方式;对于性格刚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采取“迂回”的方式,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刻把握问题的本质。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要更多采用关爱的语言,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到教师每一句话都是在关心着自己。

2.语言表达要区分对象。以往很多语文教师都是跟班走的,结果是各个年级所采用的语言都是一样的,不区分低年级和高年级,也不区分学生的特点,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中年级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初步向抽象过渡,但在很大程度上仍要以形象思维主导,尤其是一部分发育稍晚的学生更是如此。因此对于小学中低年级的教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直观形象,这样才更具感染力[4]。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抽象思维能力,现在的社会信息发达,学生们智力发育相对要快,教师需要转变语言方式,促使学生理解力增强。

3.语言要富有情感色彩。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伟大的,但之所以有些学生不愿和教师交流,主要原因就是感觉和教师有距离,而这种距离的来源又和教师平时教学时的语言表达方式有关。不少教师感觉自己是在为学生好,学生做得好的地方就不说了,却把小错误夸大,批评多于表扬,目的在于让学生不犯第二次错误。想法是好的,但小学生毕竟年龄还小,需要更多的赞扬和带有浓郁感情的话语,这样学生就会感觉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有话也愿意和教师说了。而当教育的交流一旦达成,课堂有效性也就容易形成了。

教学语言是教师教授知识、启迪智慧、塑造心灵的最基本工具,也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的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而且可以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科本身的特点加上学生年龄的特点,共同使教学语言的重要地位更加凸显。目前小学生的思想状态、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除了在传统教学语言基础上加以改进外,还需要注意新时期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性格差异,有针对性的采取合理的教学语言。

参考文献:

[1]张敏.中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征浅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6,(7).

[2]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 淄博师专学报,2011,(2).

文学语言的特点第5篇

语文课堂教学幽默语言 ,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搞活课堂气氛;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的自尊自强意识,有利于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能更好的化解课堂中的尴尬,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师的幽默智慧是一种宽容豁达人生态度的展现,这对正处于性格形成时期的青少年是一个榜样。

它具有幽默的一般特点:引人发笑,让人轻松,而又意味深长。同时它还具有教育的特点:

一、教育与关爱的和谐统一

教学幽默它高于一般的幽默,它是对学生爱心的一种显现,同时又是教师“寓教于乐”教育艺术的闪现。师生关系是否和谐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的因素,也是构成教学情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堂教学幽默语言 ,可以营造这种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只有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才会对学生进行善意的幽默委婉的提醒和教育,保护少年特有的自尊和自爱,引导他们在和谐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在轻松微笑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意识到教师的良苦用心,在善意是笑声里认真的完成教学任务。如在交给学生“愤懑”这个词语时,我就强调如果大家下次再偶遇它喊它“愤满”时,我可要“愤懑”了 ,就好比别人把你名字喊错你会高兴吗?大家在这幽默轻松一笑中强化了对这个词语的记忆。幽默是暖阳,爱心是春风,暖阳加春风让课堂教学这片沃土春意盎然,生机勃勃,让学生这些数码茁壮成长。

二、引导与启发的有机结合

幽默是教学的第一辅助手段,是教师智慧和自信心的体现。教师对课堂教学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幽默就会充满课堂,教师就会运用娴熟的的教学技能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解课文相关的知识。如对说明文知识的讲解,我就采用了户口本上的重用名,也就是我们农村常说的大名与小名,让学生在愉快中队本来陌生的看似深奥的知识有了深刻的印象,还收受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幽默让教师轻松的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又让学生学习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三、示范与培养的有序传导

文学语言的特点第6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 《尤利西斯》 陌生化语言 特点 赏析

文学是以各种方式运用语言,是对语言的特殊处置,这种特殊处置集中表现在语言的陌生化上。同时从文学理论层面来讲,文学语言的陌生化是在当下后现代主义语境下呈现出新的维度,即文学审美化、突出和整体化、虚构化、互文化。所以探讨语言的陌生化对文学的发展和趋势意义重大,可能对于文学的研究与出路都是一种新的路径选择。

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概念,其出发点认为只有通过艺术程序(陌生化)的分析才能找到文学的内在规律,才能发现文艺作品成为艺术创作和审美对象的特殊性。英国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描写了三位主人公的每个细微的语言、行动和思想的细微变化,充分展示了他对人生和生活的认识及细腻的洞察力。

一 陌生化语言的发展与特点分析

什克洛夫斯基等人的“陌生化”研究等都是以黑格尔的理论为基础的。自从陌生化理论被广泛传播以后,这种带有诗性语言特征的小说一直被作家尝试,如托马斯·曼的《魔山》、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帕维奇的《哈扎尔辞典》等都是带有非常明显陌生化语言特征的作品。

在小说中,极其普通的日常语言被以美学的方式加以使用,它们完全背离了常规用法,通过一些手段使非指称行为突现出来,形成一种与指定现实总体疏离的力量,使此在不断地向他在转化,现实主体不断地与虚构主体相遇而重新确定主体的现实地位。这种语言的陌生化并不只是为了新奇,而是通过新奇使人从生活的漠然或麻木状态中惊醒起来,“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所以,语言的“陌生化”是为使读者产生新鲜的体验。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有这样的描述,“陌生化”是一个人在感受童年与茶品的时候形成的通感,类似于“那被子上有太阳的味道”。通过这个感觉,童年的记忆变得深刻而亲近,这就给了读者一种新奇感,增加了陌生化效果,使得小说具有了虚构性。而读者在反复咀嚼这句话、这个段落时,产生了与作者一样的感觉。

二 英美文学中的陌生化

文学语言陌生化虽然发源于俄罗斯的文学理论,但是运用的相对比较明显得是在意识流小说中,通过对意识流小说中陌生化语言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随着英美文学的发展,语言陌生化也发展起来。

“意识流”一词是心理学词汇,是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为“意识流”作家洞察描写人的心理起了规范作用。他们的理论相互依赖、相为支持,构成一整套完整的“意识流小说”理论。意识流小说尽管风格不同、表现不同,但他们都特别注意语言的表现形式,让文中人物自己直接展现了心理活动过程,而这种展现大多是看似杂乱的、反复的,而且是一种狂欢似的跳跃。所以这种看似杂乱和反复的表现实际上孕育着语言陌生化的特点。再加上意识流小说家认为,只有把内心世界混乱无序、朦胧的潜意识活动直接展示出来,才能真正揭示其内在的真实。而这种创作观点“不可避免地破坏叙述的逻辑性,使叙述语言支离破碎,甚至破坏了语言规则, 导致语言的扭曲,变形和陌生化,即语言的变异。”

英美意识流的小说很多,比较典型的有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维吉尼亚·伍尔夫的《达洛维夫人》、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作品,他们都是运用了陌生化语言使得作品别具一格。他们认为,人的深层思想内模模糊糊、缺乏逻辑性、没有严密组织和思考的潜意识。因而作家常用一些不常规的不合乎语法规范的语句来表示,使人物的心路历程的构建潜意识活动原原本本、生动逼真地反映出来,以引起人们思想的共鸣。如《尤利西斯》的第十八章中不分段落、没有标点,描写穆利根在朦胧欲睡状态下,思绪飞扬。正如本书译者文洁若说:“作者犹如天马行空,浮云流水,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还信手引入他过去作品中的一些人物。”所以意识流的创作可以看成是对思想的还原,而意识流小说的阅读则是从还原的思想中生发出读者自己的思想。

三 典型作品中的典型陌生化语言分析

本文将更加清晰地概括《尤利西斯》中的陌生化语言特征,即:语言意象的可感性、语言组合的超常性和语言表现的体验性。

1 语言意象的可感性

众所周知,《尤利西斯》是用大量的爱尔兰英语夹杂着标准英语写成的。而对于爱尔兰英语比较了解的读者是可以了解到为什么在小说的中文译本里那么多的倒装句型是

[1] [2] [3] 

与阅读习惯截然不同的,而且很多句式中也没有关系代词,甚至没有连接词,这都跟乔伊斯的爱尔兰英语的特定语法结构有关。《尤利西斯》中大量独白的运用让读者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意识流露,充分体现了口语化特征。这些也使得语言虽然陌生化,但是语言的意象是可感的。比如小说中有一段描写了布鲁姆的妻子在回忆起他们年轻时的恋爱时所表现出来的混乱思绪:从鲜花到眼睛,从芬芳到心灵,几乎都是带给了读者一定的空间去思考的,并不是说语言的陌生化就是不着边际,而是还是带有一定的联想成分的,虽然在这个段落中没有标点、没有连接词,但是其中对于思维的一定排列顺序使得读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思维和意识去判断文中人物的情绪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眼睛是不能问话的,但是眼睛在这里变成了交流的工具,热恋中的人能够体会到那种眼神交流的令人陶醉的场景。因此尽管令语言学家费解,但是普通人能够通过阅读感知当时热恋中的两个人是多么的难解难分。

布鲁姆在为妻子准备早餐归来时,看到妻子还躺在那张床上时,想起那是从直布罗陀运来的老古董。然后他出门到德鲁加茨肉铺买了一个猪腰子,并对街上看到的女人们展开联想。回到家时他发现有两封新信和一张明信片,其中写给莫莉的一封来自莫莉的经纪人(兼情人)“一把火”鲍伊兰,他正筹划着一场邀请莫莉参加的巡回演出,另一封是布鲁姆在照相馆工作的十五岁的女儿米莉写给他的感谢信。然后他给莫莉送上早餐,盯起挂在墙上的宁芙沐浴图看。这些联想还是有着关联的,比如从妻子联想到老古董,又从妻子联想到了街上的女人,又从信封和明信片联想到了妻子的情人等。小说以莫莉长达页的内心独白结束。莫莉躺在床上,在半睡半醒状态中意识流不断进行。一句话多达多个词,完全无标点,无大写字母,以此来表明她的意识流动的连续性和杂乱无章的流动的状况,反映了她内心活动的复杂和思绪的纷繁。

在第八章的结尾,布鲁姆跟在盲人的脚后走路,这一段是描写盲人如何运用五官通感感知外部世界的内心独白:“可怜的小伙子,他是怎么知道那辆载货马车就在那儿呢?准是感觉到了。”“也许用额头来看东西,有一种体积感。”凭借通感,可用手指读书,为钢琴调音。凭借嗅觉感知春天和夏日的来临,感知每条街、每个人的不同气味。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彼此相通,相互感应的“自由联想”来介绍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交代文章的情节。所以语言虽然高度陌生化了,但眼前任何一种能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一连串的印象和感触,使读者能够感觉到其中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语言组合的超常性

小说《尤利西斯》的语言是从自由联想与内心独白、内心分析的角度来进行写作,最大程度地挖掘了人物心灵深处的情感潜流,以一种彻底革新的艺术方式表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精神失落和价值危机。但是这种语言的排列是令人费解的、超常的。

在第七章中,布鲁姆在报社印刷所观看排字工排字,这时他的思绪又无端地飘向死去的父亲和犹太人的历史、宗教和东方故园,随后又跳跃到教堂和丧礼上的歌曲。该段中引述了希伯莱经书,有意识地不用标点,是为了传达歌曲快速的节奏,使语言具有与音节旋律相类的节奏感。接下来的几句是布鲁姆本人对这部歌曲的理解,并引发了他自己的一番议论。最后布鲁姆的思想又回到现实当中,“他排字排得真快”,经过一大段的内心独白,小说语言上缺乏逻辑,但作者巧妙地表现了布鲁姆内心微妙的变化,加深了读者对主人公的理解。这种以眼前事物为依托,逐步阐述主人公的内心独白,正是乔伊斯意识流中最常用的手法,更充分体现了语言陌生化的效果。

在第七章还有一段描述布鲁姆在大街上看见正准备去和他妻子幽会的波依伦的心理活动,乔伊斯成功地运用了语言技巧表现了他的心绪,这一段并未点出波依伦的名字,但是乔伊斯巧妙地利用了“阳光下的草帽、棕黄色的皮鞋”的意象作了暗示。布鲁姆一眼瞥见波依伦的身影,但他拿不准又不敢细看,因此感到心烦意乱、内心纷扰。此时布鲁姆的心境被乔伊斯用了一连串的短句和一些不完整的句子、急促的节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最后几句模仿了布鲁姆气喘吁吁、心神不定、不知所措的心境。文中完全不合乎句法规则的语言把布鲁姆极力想摆脱困境的心情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语言表现的体验性

在文章中,语言表现的体验性有很多,其中有几个段落尤其著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专家学者难以分辨语体色彩中的含义。

文学语言的特点第7篇

一、谣谚

提起民间文学中的数字语言,人们立即会想到中国历代各地相传的《九九歌》,因为它当属民间文学与数字语言联系最直接、最密切也是最典型的一例。而它又有夏至《九九歌》③和冬至《九九歌》之分。④

1.夏至《九九歌》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四九三十六,乘凉进庙祠;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儿;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湖北·禹王庙

一九至二九,树头清风舞;六九五十四,乘凉勿太迟;七九六十三,夜眠莫盖单;八九七十二,当心受风寒;九九八十一,家家找棉衣。——北方大部分地区

2.冬至《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缘凌走;五九半,凌喳散;春打六九头,脱袄换个牛;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宽;八九不犁地,只待三五日:九九杨花开,以后九不来。

——河北

冬至是头九,两手藏袖口;二九一十八,口中似吃辣椒;三九二十七,见火亲如蜜;四九三十六,关住房门把炉守;五九四十五,开门寻暖处;六九五十四,杨柳树上发青绦;七九六十三,行人脱衣衫;八九七十二,柳絮满地飞:九九八十一,穿起蓑衣戴斗笠。

——湖南从以上的例子来看其语言形式可知,它首先是一种民间歌诀,是有关基本数字乘积运算规律的歌诀。这种算数歌诀同民间画诀、艺诀之类歌诀一样,都具有谣谚性质。汉字一字一音,易于编成口诀,数字也是这样。

而《九九歌》俗称“小九九”,从“一一如一”起直至“九九八十一”止,这是现在的说法。在此之前的《九九歌》是起于“九九八十一”止于“二二如四”的。《九九歌》的得名即出自古代以“九九八十一”开头的“九九”。据汉韩婴《朝诗外传》可知公元前7世纪已有《九九歌》,而且在当时已是极为普及。此外,在《苟子》《管子》《淮南子》《战国策》等诸子百家文献中也有关于“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九九歌》断句的记载。

据陈直《六十年来我国发现竹木简概述》可知,1908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简(公元二、三世纪,东汉或晋)和1930年在甘肃北部额济纳旗居延烽火台遗址发掘出的木简(公元前101年至公元40年)上即载有《九九歌》。这些实物证明,远在公元前已有了《九九歌》,流传至今已近2000年的历史了。《九九歌》从“九九”起改为“一一”起,是民间口头文学的变异特征。这个歌诀简练易诵,朗朗上口,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传统算盘才得以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之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来自《九九歌》等数算口诀。

二、特殊的民俗语义

数字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往往具有修辞的特点,因此这些数字在具体语境中常常不表示数字本身固有的意义,而是泛指的、模糊的语义,甚至导出特殊的民俗语义。例如,形成于明清间的通州山歌《魏二郎》⑤的几个片段:

叫你郎哥哥不得进房的个门哎,我家养了一八、二八、三八二十四只嚎汪的个狗呀,叫你不得进园的个门啊,踏板上头摆青灰,帐子窝里挂了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四十九个响铜铃哎。郎叫一声我的情姐姐啊,我有法子活他身哎,你家养的三八二十四只嚎汪狗,我买二十四个肉馒头喂狗群啊,调的个狗走啊你来接我,手拉手儿进园门哎,我再抓住你手儿穿桥过哇,不碰踏板上头的青灰印呀啊,我再带七七四十九张丝绵纸来,塞住你帐子里头啊七七四十九个响铜铃哎,郎说我家情姐姐啊,九九八十一难你难不住个我哎,不要用个推辞话儿哄小生啊。……

从东庄庙里请九个和尚,从西庄庙里请九个师丈,从南庄庙里请九个道士,从北庄庙里请九个尼姑,一九、二九、三九、四九三十六个僧和道,一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四十九天,大鼓大钹,大钹大鼓,丁零当啷敲起声。

……

类似的句子还有“十万八千里根汗毛儿啊吓得根根的翘啊”“限你三天三夜一要开条六六三丈六尺宽、六七四丈二尺深的大圆沟”等,其中的数字除少量的是实指外,其余的都是虚指。至于请和尚、道士作斋事要请“四九三十六个”的“九”,则是出自迷信习俗认为人亡魂归九泉之下,因而须合“九”。这个“九”已是民俗意义的了。再如纳西族民间史诗《创世纪》⑥中的片段:

三生九,九生万物,万物有“真”有“假”,万物有“实”有“虚”,真和实相配合,产生了光亮亮的太阳;假与虚相配合,出现了冷清清的月亮,……

恩余恩曼心不甘,扯来了三片叶子铺地上,采来了三丛青草做垫窝,摘下三朵白云做蛋篮。恩余恩曼生了九对白蛋,一对白蛋变天神,一对白蛋变地神,一对白蛋变成开天的九兄弟,一对白蛋变成辟地的七姊妹。……

依古丁那作法又变化,变出一个黑蛋,黑蛋孵出一只黑鸡,黑鸡没人取名字,自己取名为“负金安南”负金安南生下九对黑蛋,九对黑蛋又孵化,孵化出九种妖魔,孵化出九种鬼怪。

显然,《创世纪》中的“九”同上面山歌中的“九”的民俗意义是有区别的。在民歌中以数序作为连续陈述或篇章结构的手段和形式是常见的现象。但在这些“数序”中亦可反映出一定的民俗心理。陈驹的《壮汉民歌中的数序漫议》一文发现:“壮族民歌在使用数序时的另一特异处,是它表现出来的广大壮族群众对数字‘十’的酷爱,有时往往达到即使违背客观生活规律也在所不计的地步。”实际上汉民族数序中也存在这种情形。以什么“数字”作为数序,往往是同各自的岁时、信仰等风俗习惯相联系的。

三、随机性、任意性和抽象性

在各种民俗和民间文学中,数字语言的运用也有其另一个方面,即随机性和任意性,这同约定俗成性是相辅相成的。

数字游戏是传统的文字游戏习俗中的一种。汉语数字游戏是以奇巧着称的。南阳武侯祠有这样一幅楹联:“收两川,摆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设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思三顾;取西蜀,征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按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全联54字,上联巧用了“一、两、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下联妙对以“东西南北中、金木水火土”十字,简练、精辟地概括了诸葛亮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着名军事家、政治家的业绩和主要经历。有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千叟宴巧对》:乾隆五十年,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岁宴,赴宴的有3900人,其中一老人年龄最大,有141岁。乾隆皇帝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乾隆出的上联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古时候60岁为花甲,两个花甲就是120岁,再加上三七二十一岁,正好是141岁。纪晓岚稍加思索,便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70岁为古稀,两个古稀是141岁,再加上一度春秋,也恰好是141岁。“花甲”“古稀”都是中国习俗中用以代称岁数的称谓法,数字与称谓习俗在数字游戏中融为一体,可谓巧妙。也有以数字直接的。如辛亥革命后,有人针对袁世凯窃国复辟行径作了一副对联:“一二三四五六七;孝悌忠信礼仪廉”,暗喻“忘八”和“”作为讥骂,一时流传颇广。至于以数字作谜,也很有情趣。例如“一貌堂堂,二目无光,三餐不吃,四肢无力,五脏不全,六亲断绝,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九九归原,实(十)在无用。”其谜底是“菩萨”。此谜巧妙运用数序,以数序为题加以描述性发挥,套用成语,句句紧扣谜底,可谓巧妙有趣。在这些数字游戏中,数字语言除具有在一般民间文学中所表现的随机性、任意性之外,更加强了其抽象性。

总之,民间文学中的数字语言以其谣谚性、特殊的民俗语义以及随机性、任意性和抽象性为民间文学增添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注释:

①高尔基:《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闭幕词》,《论文学续集》。

②高尔基给玛·格·亚尔采娃的信,《高尔基文学书简》。

③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⑤汤文英唱、吴周翔记录:《魏二郎》,刊《民间文艺集刊》第六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⑥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学丽江调查队搜集翻译整理:《创世纪:纳西族民间史诗》,云南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参考文献]

[1]黄涛.中国民间文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陈驹.中华民间文学通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3]于秀芳,试论民间文学语言特点[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1).

文学语言的特点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分析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语言的灵活对于学生语言课的学习有着深厚的影响。进一步改善小学语文的教学形式,优化教师课堂语言,必将会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情感性

具有丰富情感色彩的文章使教师在授课时激情饱满,带着情感去教学。教师应该深刻地了解文字中蕴涵的情感和意义,了解到有效实施语言教学的重要性,用独特的语言语句去感染学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和这些文学作品要表达的情感本就是一致的。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这不仅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帮助,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文学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与真谛。

二、科学性

语言语句教育其实就是科学的一种,语言语句的教学在增加学生词汇量的同时更让他们学到了我国流传下来的人文知识,其流露出的情感不仅是细腻的,更是准确的、科学的。教师在授课前要充分掌握其中的准确含义,包括其中的情绪的体现及文字色彩。

三、可接受性

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教学方法应该注意贴近学生的思维及想法。运用简单易懂的授课方法使学生能够完全理解并接受,教师要根据学生平时理解事物的思维方式,采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学。比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感性思维较强,所以教师在授课中要注意讲话的方式,内容一定要深入浅出,词汇通俗易懂,表达生动有趣,语法简单等。目前,很多高中生的思维和想法都比较抽象,严格来说,这和教师的授课有一定的关系。

一直以来,江西省都注重于情境教育方式的探究,并由一名特级小学语文教师进行实践,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那缓缓流淌的水,正是我们家乡的河流。长江水波涛汹涌,浩浩荡荡地向前流淌,奔腾。无论是河流的水,还是长江水,或者是四处流淌的海水都像时间一样向前发展。然而,有的水流并非前进,而是从高山上飞流直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吗?”此时,学生眼前划过瀑布倾泻而下的情景,对瀑布产生了好奇和兴奋的情绪。“同学们对瀑布的理解各有不同,有人认为同样都是水,为什么要被称为瀑布呢?也有的同学会认为,从两山之间以非常快的速度垂直而下,是一幅非常美丽的图画。而这一课,我们将要学习一首赞美瀑布的诗。”由于生活和学习条件受限,学生可能还没有见过瀑布,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经了解到的自然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四、生动性

在语言教学中,使用生动的词汇进行语句授课,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创新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方式,语句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潜质,而且与图像特征的描述和中心思想达成共鸣。在汉语言文学中,有趣的文学作品车载斗量,语文教师应该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根据学生的情绪、经验以及理解能力采取相应的授课方式,使学生最大化地去获得语言知识,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五、规范性

教师传授的知识是智慧的化身,教师的行动就是无声的语言和有形的范例。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是一种教育,对学生有着深厚的影响。因此,教师的语言语句必须具有规范性,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面对的学生年级越低,教师越要规范语言表达。小学时期是学习语言语句的关键阶段,小学生有超强的模仿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表达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提高其授课方式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所以,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在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必须要规范准确,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教师必须通过国家普通话测试并严格遵守教育活动的规定,避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地方口音等现象。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语言教学的质量,有效的语句授课方式是关键环节。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学习、进修,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水平,改进语句教学方法,以综合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