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节能低碳技术

节能低碳技术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30 17:42:32

节能低碳技术

节能低碳技术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LED节能灯;技术与应用

如今,各行各业面临着能源匮乏和环保的压力,纷纷在寻找发展的新方向,电力行业亦不例外,在新技术的支持下,LED节能灯走入了人们的视线,不仅满足了人们照明的需求,还满足了低碳经济发展的需求,受到人们的青睐,逐渐占据了照明市场,LED节能灯在照明和节能方面显示出的效果,既促进了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整个社会的节能与环保具有实际意义,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1LED节能灯和传统灯具的不同分析

LightingEmittingDiode就是发光二级管,LED是其缩写形式。它被称为21世纪的绿色光源,这是由于其体积小、生命周期长、节能、环保等特点突出,是传统照明灯具所无法比拟的。传统灯具大多是荧光灯和白炽灯,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过多的耗费光源,单一的控制形式,应用场所有所限制等等,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LED节能光源在节能的同时,环保效果更甚,尤其是在功能照明时,比如路灯,它稳固的结构、强大的抗冲击力、迅速的响应时间、无闪频的效果、丰富的色彩最令人满意。据理论研究对比发现,LED节能灯比白炽灯节约能耗达到了78%之多,比荧光灯节约了一半以上,因此,如此大的节能优势使灯具的成本大大降低,所以,LED节能灯的未来前景更加广阔。

2低碳经济视域下LED节能灯技术的探讨

2.1LED节能灯技术的不足

在目前常用的LED节能灯有大小功率之分,小功率发光管的成本较低,曾经发展迅猛,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光衰状况很严重,使用时间太短,这些问题导致小功率的节能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逐步在灯具领域销声匿迹。现在大功率LED节能灯在市场独领,它采用的是集成芯片,但是极易出现积聚的热量不能及时得到散发或散热不均匀,大大降低了节能效果,这是一方面,其次,LED节能灯的整体结构中的很多部件在连接时,采用的是螺丝连接,为了使其更加稳固,在散热基板和光源位置用胶体封死,使得灯具出现问题以后,没有办法及时更换,造成浪费。

2.2LED节能灯技术的发展方向

LED节能灯技术的发展方向应该侧重于材质的改良,使之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因为温度过高,达到一个极值后光衰现象就会出现,影响其使用寿命和节能效果。因此,不断对LED节能灯本身的材料进行优化,使问题得到改善。其次,调整节能灯散热片外表的热交换方式也应该成为研究的方向。在灯体周围设置较多的散热翘片,可以选择薄的铝制翘片,增强散热效果,也可以在壳外表面设置散热孔直接与内部光源腔体联通,架起散热通道,从这两方面入手,能够有效解决散热问题,延长其使用寿命。

3LED节能灯应用探讨

在低碳经济环境下,现阶段大多数从事LED节能灯生产的企业以小功率的LED节能灯为主打产品,如LED球泡灯、LED吸顶灯LED支架灯等,因为这些节能灯的成本较低,基本上运用于办公、家庭照明、商业橱窗等方面,逐步打开了市场。也有些企业看到了大功率LED节能灯更有发展前途,因此致力于大功率LED节能灯的生产,这些产品非常适用于城市道路以及隧道照明中。随着LE节能灯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光效率得以提升,性能持续提高,使其在照明行业中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从景观、简单的建筑物轮廓照明,到现在的室内照明,工矿灯方向成为前进的发展方向。为了提高LED节能灯的竞争力,在荧光粉专利、光效指标、SIC外延片、蓝宝石晶片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进步。更为可喜的事,政府加大了对LED节能灯发展的支持,在相关政策方面予以倾斜,比如路灯工程,首选LED节能灯,刺激LED节能灯在通用照明行业中迅猛发展。随着白炽灯逐渐退出照明行业,使LED节能灯拥有了庞大的市场,这也使不少企业纷纷转型,转向LED节能灯的生产研发,打破了被国际大公司垄的价格,成本逐渐降低,也让LED节能灯企业对LED节能灯市场的发展前景更有信心。

4LED节能灯应用中存在问题探讨

4.1市场规模小、缺乏竞争力

近年来,LED节能灯在我国的应用和普及速度极快,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种种原因,与人们的预期相差较远。首先投资者参与的热情还没有调动起来,因此还没有真正形成一定的市场,投资者为了降低风险,大部分还处于观望状态。这一情况的改善,还需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期,其次,由于对LED节能灯的推广工作不到位,主要通过展销会形式销售产品,营销模式单一,在人们心中留不下深刻的印象,使大众对其了解较少,再加上人们普遍存在不高的低碳照明经济的意识,而且LED节能灯价格比普通灯具贵不少,让大众难以接受,目前我国国内的LED节能灯具厂商主要有两种销售方式:①公模的LED大小功率节能灯泡;②开模或是仿制大公司的LED技能灯泡,这两种销售方式都存在问题,制约了产品的发展。第一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满足低档次灯具产品的竞争,价格成为竞争重点;而第二种模式很容易涉及到侵权行为,造成LED节能灯厂商技术水平低,LED节能灯的主要制造技术一直由国外企业控制,国内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生产设施、工艺落后于国外,导致企业的制造生产能力良莠不齐,具备生产规模的企业不多,质量上难以保障,因此缺乏市场竞争力,也延缓了LED节能灯势头。另外,一些小企业以低价位立足于市场,通过外购形式进行组装以获利,但是技术标准不严格,如配光曲线、散热等方面难以得到保障。使其在应用中出现副作用频出,故障率高、光衰快,让人们对其应用产生疑虑。

4.2配套电源稳定性不够

现阶段我国的市电是220V的交流电,而LED光源是半导体光源,供电形式是直流低电压,在供电的过程中,要在灯具的内部或者外部设置AC-DC转化电路,并且和LED的电流和电源相适应,以适应LED的电流驱动。在现代的灯具市场中,厂家一般都会把LED灯壳和电源连接在一起,虽然增加产品的整体性和美观性,但LED和电源的热量叠加,就会当周围的环境比较恶劣时,在工作环境内的温度超过了一定的温度时,LED节能灯具和电源的寿命就会大大的缩短。所以LED节能灯具达不到应有的使用寿命,这是由于电源的接受设计不符合相关规范造成的。严重影响了LED节能灯具的质量。在LED节能灯具中,散热问题已经成为了LED灯具照明技术的瓶颈。

5结束语

高效环保的LED照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LED节能灯具以节能、环保、寿命长特点被应用到室内照明,市场潜力非常大的,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虽然被市场所接受还需要一段时期,我们有信心相信在不远的将来,LED节能灯具一定会克服散热等问题,将会逐渐代替传统灯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照明的首选,带领我们走进低碳照明时代。

作者:彭依彧 单位:广州代诺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杰.LED筒灯散热仿真及光源布局优化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3(03).

[2]张玲,郝翠霞.LED隧道照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照明工程学报,2011(04).

[3]宋冬灵.LED灯应用及展望[J].中外企业家,2011(18).

节能低碳技术第2篇

[关键词] 中央空调;低碳节能;改造措施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01(c)-0173-04

Remodeling steps of low carbon energy technology saving fo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in hospital

LI Jing WANG Jinrong FENG Kailin GUO Shanshui DENG Zejiang

Eye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40, China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at home and broad, we conduct research to explore effective ways of managing, running and energy saving for hospital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has proportionally increased compared to the overall energy consumption cost; the share of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velopment in China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to compensate for the increased energy consumption cost.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energy saving for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will directly influence the realization of building energy-saving goals. After upgrading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with low carbon energy and constructing automation systems in hospital, we can save significant amount of money each year and reduce operating costs for the hospital, providing support for a virtuous growth cycle i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hospital.

[Key words] Central air conditioning; Low carb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Remodel measure

能源消耗量的大小决定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快慢。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患者对医院的环境要求有所提高,中央空调在大型医院已普遍使用,耗能最多,约占医院建筑能耗的50%,其中空调设备运行节能又在医院建筑节能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可以说,中央空调设备运行效率的高低,运行策略的好坏都直接影响着能否实现医院建筑节能的目标。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重点用能单位,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不仅体现了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而且对于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要努力成为一所中国第一,以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为主体,眼科相关学科同步发展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中央空调低碳节能与楼宇自控系统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后,可满足医院夏季正常送冷风,冬季送热风,同时要为医院节约能耗。为患者就医、住院提供健康、舒适、方便、安全的后勤保障资源。

1 国内外空调技术与节能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空调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大城市的高级旅馆、影剧院、购物中心等先后都设置了中央空调系统,各式空调机组已进入学校、机关、医院以及百姓家。目前全国现有大、中、小型设计单位近万个,1/4以上能做空调设计。已掌握了高精度恒温恒湿可连续保持静态偏差在±0.01℃和±2%RH的水平,洁净度达到国标1级标准,已经掌握各种等级的生物洁净整套技术,从而为高新技术发展提供了环境技术保障[1]。

在中央空调设备方面,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日本两国,位居世界第三的制冷空调生产国[2]。根据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统计,1995年我国风机盘管产量已超过45万台,大大超过了空调大国美国、日本的年销量30万台左右的水平。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水机组市场,其中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产量居世界第二位,352 kW以上的机组产量,中国居第一位。在户式集中空调方面,我国推出水系统-热泵冷热水系统,与日本的制冷系统――VRV及美国的空气系统――风管机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空气调节技术将会提出更高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业内人士必须把握机遇,不断开拓进取,创造健康、舒适、安全、方便的人居环境。展望21世纪空调技术的发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必将是空气调节工程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现代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不仅应在能源利用、能量的节约与回收、空调设备性能的改进、系统的运行管理、优化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以及自动控制精度等方面继续研究和深化,而且在由舒适空调迈向健康空调,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改善医院空气环境等方面展开进一步研究[3]。

①提高室内空气品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系统已不再是什么奢侈品,很多家庭都装有2台或更多的空调,有的家庭还装有户式中央空调,人们长期待在空调房间里,房间的空气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4]。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危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微粒与气体也在不断增长,人类健康所需的空气净化技术已迫在眉睫。因此已不能只关注医院、实验室、博物馆等场所的空气品质,而应全面提高所有场所的室内空气品质,应大力研究开发效率高、价廉,而且便于洁净的中央空调技术与节能设备,促使舒适空调迈向健康节能空调。②能源的合理利用:近年来,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问题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紧缺问题日益严重,其中建筑能耗是能源消耗的大户之一。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国民经济总能耗的27%左右,且呈递增趋势,而中央空调能耗又是建筑的主要能耗,占总能耗的30%~50%,因此中央空调节能是建筑节能中的关键环节[5]。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中央空调设备的性能,降低能源消耗,同时可采用除湿、蒸发冷却等方式,促进利用余热、自然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中央空调系统用能结构,针对建筑用能负荷的不均衡性,大力提倡相变蓄能型中央空调系统。③先进控制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全面促进了中央空调低碳节能技术的发展,而中央空调低碳节能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或控制技术的支撑[6]。现代化的中央空调系统一方面可实现全自动的季节转换,另一方面更可精确地实现室内热湿负荷和室外气象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利用现代先进的控制技术,使中央空调系统在每个季节能都处于最佳工况下运行。同时,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与变频技术相结合,在空调领A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变风量、变水量和变制冷剂流量系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取得了飞速发展。

随着互联网普及、物联网技术的推广及自适用技术的应用,自感知中央空调将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中央空调可以自动感应人体活动区域及人体的温度,从而通过物联网技术自动调节房间温度,做到需要多少用多少,并对各用能产品的用能情况进行分析计量,以便对整个建筑的用能情况进行分析,并对中央空调系统实施有效的节能改造。

当今世界,设计低碳节能建筑和研发低碳节能技术是最受瞩目的课题之一。据统计,人类每年所消耗的能量中,建筑能耗最大。医院建筑是高能源消耗场所,医院能耗用量是一般公共建筑的两倍,对医院能耗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低碳节能是节能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医院的初始成本、成本效益比、能源节约效益等经济效益密切相关,是建设医院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北京市率先提出的75%节能目标引起业内广泛关注,针对节能目标的争论再次展开。上海世博会上备受瞩目的“零碳馆”,就是参照英国贝丁顿社区建造,并保留下来成为世博会的永久建筑之一。

在欧洲、北美和日本等众多发达国家和城市,低碳节能技术在较早时期就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掀起一股低碳节能旋风,绿色科技低碳节能经济也被国际广泛认定为未来各行业的发展所趋。发达国家纷纷制订零能耗或零碳建筑发展规划,提出发展路线图。“净零能耗”建筑和“净零碳排放”建筑成为大势所趋,列入发达国家建筑节能长期发展目标[7]。表1是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制订的净零能耗和净零碳排放建筑计划,欧盟于2010年立法规定新建公共建筑和住宅分别于2018、2020年实现近零能耗或超低能耗[8]。

表1 国外近零能耗建筑实现计划

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大型综合性医院作为重点用能单位,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不仅体现了公立医院的社会责任,而且对于降低医疗成本、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9]。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空调市场,推动行业技术发展与设计理念不断提升,运用设计创新以实现更高能效目标和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很多科研机构及企业都把关注重点放在了中央空调低碳节能的课题上,形成了市场上各种各样的中央空调节能方案。

如何评定一个医院的能耗水平,目前国内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认定医院的能耗。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医院的能耗水平。有了医院统一的标准,无论这个医院在什么地方,都能评定这个医院的能耗水平。

测量中央空调设备电耗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测量空调机房PUE的输出电量(向配电柜输送的总电量)。由于医院能耗指标的数值受很多因素影响,会随地理位置、季节等的改变发生变化,因此为全面准确了解医院的能效,应采用测量仪表,对医院的能耗进行持续、长期的测量和记录,且测量时间越长,得到的PUE指标更能反映医院真实能耗情况。在实际应用中,PUE值可以通过自动化仪表或软件直接读出,可以查询或同时显示瞬时、日、月及年的PUE值[10]。

测量的周期和频率分季测试,如下:每年测量4次,分别在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2月)。每个季节选取1个月作为一个时段进行测量。

空调供冷系统能效与结构、配置和系统运行状态有关。PUE是目前可量化医院用能效率评估指标。由于医院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耗电情况不同,冬季的空调耗电较少,夏季的空调耗电较多。由于医院业务发展的不同有所变化,因此PUE值的评价基数必须为1年365天总耗电。

2 医院现有中央空调系统与节能改造设想

2.1 我院中央空调系统的现状

我院中央空调系统2001年建成,2002年投入运行。现有中央空调系统主要设备有:制冷机、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各2台(一用一备)。自动化程度不高,电机控制装置是固定频率,不能随温度变化逐渐变化,而是一步到位,能耗大。随着科技发展,自控装置已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中运用。变频器的质量已很可靠,且成本低。采用变频水泵、变频风机对流量进行调节已很普及[11]。而我院空调的输配系统结构还是沿用传统的阀门调节,未能发挥变频调速作用。水泵的能耗一半消耗在各种阀门上,风机的能耗25%~40%消耗在阀门上;空调系统自控设备不完备,温度控制由人工完成,经常导致房间夏季室温过冷或冬季室温过热,不仅耗费能量,而且对人体舒适和健康也是不适宜的[12]。医院设计与施工改造中已经将低碳节能的理念加入,结合医院暖通空调、给排水、锅炉、电梯、机电一体化、墙体保温、太阳能、空调水蓄冷系统等,研究制订符合国家政策标准的改扩建方案,为医院在今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节能控制目标是:在满足建筑室内人体热舒适要求前提下,寻找系统优化运行工况,使整个系统运行能耗达到最小。由于中央空调系统通常由众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部件组成,因此,其属于大系统优化控制。目前,已有部分文献给出了中央空调系统优化节能控制方面的研究成果[13]。

2.2 中央空调系统主要设备

制冷机:螺杆式冷水机组在日常维护保养的情况下,常规使用寿命在12~15年,通常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使用超过10年的机组制冷效率(COP值)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减。经技术人员的实地调研,医院空调制冷系统的两台螺杆机已出现明显功率不足现象(即COP值有较大幅度衰减),同时还存在无法根据实际负荷正常卸载的问题,始终处于满载运行状态(即螺杆机在正常情况下可根据空调系统实际负荷在额定功率的15%~100%无级变速加载、卸载,实现节能运行)。

冷却塔:经技术人员现场检查,冷却塔的填料已经呈现严重的软化变形,并形成多处的堵塞现象,填料中结垢现象严重,对冷却塔的交换能力产生较大影响,造成冷却水换热不充分、主机侧进水温度升高,也成为主机制冷效率降低、功率不足的一条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冷却塔风扇的扇叶和皮带均因老化产生变形,使风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旋转不均匀,导致冷却塔塔体出现共振晃动现象,影响设备正常使用,使系统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水泵:经现场检测,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电机均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效率衰减,且存在同一种运行工况下,每台水泵的通过电流各不相同,但都略高于额定电流,造成电机因过载发热现象,对设备本身造成伤害且使系统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系统管道:受条件所限,现场无法全面对制冷系统管道及附件进行全面排查,根据技术人员多年的类似项目经验积累和现场对局部管道的检查,中央空调系统管道及附件同样存在因运行年限、水质等因素造成的锈蚀、滴漏现象,特别是阀门、接口等处尤为严重,使系统正常运行存在安全隐患。

电气与自控系统设备:随着科技进步和行业发展,电气元器件、自控系统设备近几年更新换代、产品升级的速度很快。医院空调系统已投入使用较长时间,技术人员发现目前使用的控制柜中很多元器件与自控模块厂家早已停产,在市场中也已经很难买到,一旦损坏将无法替换,此外还存在一部分过时或频临淘汰产品。同时,有些电气元器件与自控模块时常也出现故障,例如接触器辅助触点粘连,需要人工去复位等,为系统正常运行带来不安全因素。

2.3 制冷系统改造方案

根据技术人员对系统运行状况和主要设备现状的实地调研和分析结果,提出的高效、节能、安全、稳定原则,对医院空调系统改造提出方案如下:

①冷水机组:根据设计计算冷负荷,结合运行维护记录,重新进行冷水机组选型计算,确定类型不变,但主要参数需要根据重新计算确定[14]。冷水机组型式:双工况螺杆式冷水机组。冷水机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性能参数:制冷量(kW):Q=1055;冷冻水,进出水温度:制冷工况为12/7℃,蓄冷工况为12/4℃;冷却水进,出水温度:32/37℃;耗电量:N=186 kW,380 V-3-50 Hz;数量:2台;备注:安装尺寸为4200 mm×1930 mm×2200 mm,运行重量为7899 kg。

②冷却塔:配合主机的参数要求,重新进行冷却塔的选型计算。冷却塔型式:开放式(横流)。特点:低噪声节能型。

③水泵:根据设计施工图,结合新选主机、冷却塔参数,更新冷冻水泵与冷却水泵,各3台,均为2用1备,与主机一对一配置。水泵型式:立(卧)式离心泵[15]。

④电气设备:配套更新各主要设备电气控制柜,主要元器件选择品牌。优化、增加自控系统功能,民用建筑集中空调系统能耗在建筑物整体能耗中占据较大比例,其中制冷系统主要设备能耗占整个集中空调系统能耗的60%以上,因此制冷系统采用合理节能措施,将是建筑整体节能中重要的环境[16]。设计合理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制冷系统实现节能的必要因素[17]。获得节能效果的同时,自控系统中的集中监视和报警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的问题,可以进行预防性维修,以减少停机时间和设备的损耗,降低维修开支,节约成本。此外,为制冷系统配置能源管理系统,不仅可以使制冷机房的能源消耗可视化,同时利用能效分析功能实时诊断系统的能效比,及时地干预系统的运行策略,调节降低系统的能耗,使得系统的能效比最大化。中央空调项目需优化、改造制冷机房自控系统,并增加能效管理系统。

⑤系统管道更新:更换水路系统的管道、水路系统的阀门、过滤器以及管道保温,在保证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新的管道保温可以有效地减少管路冷损失,为系统的节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对中央空调系统实施节能改造,在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医院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技改工作是一件亟待解决的大事,技改成功后,可以为医院每年节约资金,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为医院的良性循环与长远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57-58.

[2] 鲁俊岭,徐阿元,吴建宏,等.空调与热泵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3-6.

[3] 刘伊生.建筑节能技术与政策[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3-17.

[4] 王瑞俊.物业设施管理与暧通空调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136.

[5] 梁俊强,梁传志.中国建筑节能发展报告(2014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3-4.

[6] 方培元,祝振宇.基于大数据的卫生经济管理数据挖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2):129-131.

[7] 朱玲玲,张梦蝶,张绮英资,等.发达国家零能耗建筑对我国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2013,(34):196-197.

[8] 张琦.国外建筑节能政策比较分析及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12,(5):48-53.

[9] 瞿晓琦,陈尉华.中央空调自控系统在新建三级医院节能降耗中的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5,(11):118-120.

[10] 彭殿贞.绿色数据中心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158-166.

[11] 蔡立佳.供热空调系统变频节能技术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7.

[12] 李联友.暖通空调节能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86-88.

[13] 李娜.基于变频和温控技术的医院空调系统节能改造[J].能源与环境,2014,(6):26-28.

[14] 姚晔.集中空调系统状态空间建模及优化控制[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28-233.

[15] 王日英,罗文广,吴小娜,等.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节能优化控制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4,22(11):3568-3571.

[16] 刘艳化.暧通空调节能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134-135.

节能低碳技术第3篇

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投身到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中来,推动经开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根据《关于开展2018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的通知》(x公共节能办〔2018〕x号)要求,结合经开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和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广泛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努力建设美丽广西,深入进行全民节能低碳宣传教育,大方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二、组织领导

经开区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在经开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党政办公窒牵头组织实施,镇政府(街道办)、各办局窒,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各派驻机构按部门职能分工具体组织实施,党政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辖区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

三、活动主题和宣传重点

2018年节能宣传周活动的主题为“节能降耗 保卫蓝天”。低碳日活动主题为“

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各级公共机构要发挥表率作用,深入贯彻《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带头普及节能常识,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促进资源循环利用,践行垃圾分类,倡导低碳出行,共享绿色环境,推进节约型机关、节约型医院、节约型校园创建活动,培育崇尚节俭的社会风尚,厚植绿色生态文化,充分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社会深入、持久、自觉行动 ,以高效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活动时间

2018年6月11日-6月17日为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活动时间,其中2018年6月11日—6月17日为全国低碳日。

五、参加活动人员

吴圩镇人民政府、那洪及金凯街道办事处,各办局室、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各派驻机构全体干部职工,辖区各学校全体师生、各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其他公共机构全体工作人员。

六、宣传形式

各单位(部门)要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节能降耗 保卫蓝天”主题以及全国低碳碳日“提升气候变化意识,强化低碳行动力度”主题,全面组织开展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动员仝社会参与节能降碳,充分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优势,积极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并根据情况悬挂节能宣传条幅或标语,张贴公共机构节能宣传画报,制作宣传展板,充分利用宣传栏、LED显示屏等载体进行宣传。

七、宣传活动内容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2018年6月11日-6月17日为经开区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主题活动开展时间,镇政府(街道办)、各办局室,各直属企事业单位,各派驻机构要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制定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和部门职能,抓住《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颁布实施10周年、节约型示范单位创建与能效领跑者评选、生活垃圾分类等宣传重点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综合运用多种媒体手段,丰富拓展宣传载体,积极营造崇尚节俭、厉行节约的良好氛围。要带头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深入贯彻实施《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十三五”规划》,推动绿色行动,实施节能工程,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学校、绿色出行等活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公共机构在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绿色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开展全国低碳日活动。在全国低碳日(2018年6月13日)当天,各级公共机构要同步开展能源紧缺体验和绿色低碳出行活动,倡导办公人员减少一次性用品消耗,减少待机能耗;开展停开空调、控制电梯开启次数和关闭公共区域照明等体验活动;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带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以低碳的办公模式和出行方式体验能源紧缺。

(三)制作宣传展板、宣传海报和宣传横幅。镇政府(街道办)要在本单位办公区域或重点区域内悬挂1条以上宣传横幅,张贴4-6幅宣传画报;文体教育局、卫生计生局要组织辖区学校、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开展好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在学校、卫生院(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办公区域或重点区域内悬挂1条以上宣传横幅,张贴4-6幅宣传画报,并积极开展节能知识竞赛、科普展、主题讲座、节能主题班会、节能环手工作品展览会、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等主题宣传活动,开展能源资源形势和基本国情教育,普及节能低碳、节水和资源循环利用知识,切实提高辖区教育机构和卫生机构节能管理水平。

(四)开展“节能公益短信”宣传活动。节能宣传周期间,利用短信、微信、QQ群

等形式发送“节能公益短信。

(五)开展环保妈妈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妇联系统联系妇女群体的优势,引导妇女开展节能低碳零碳、绿色生活、节俭养德等方面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妇女和家庭保护生态、节俭节能、低碳零碳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实现大手牵小手,妇女带动家庭,践行环保节能降碳实践活动。

八、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颔导。各单位(部门)要认真组织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充分认识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的重要意义,配合党政办公室,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发动广大干部职工身体力行、踊跃参与公共机构节能宣传活动。

(二)高度重视。在宣传活动期间,各单位(部门)要把开展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好,带头践行和督促本单位(部门)干部职工参与全国低碳日活动,在2018年6月13日当天一律将空调温度调至26°以上,停开所有公共区域照明设施,停开所有景观性照明设备,全体干部职工一律拼车集中出行,以倡导节能低碳的工作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为宣传重点,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各单位(部门)要指派专人负责此项活动,制定活动方案,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全国低碳日能源紧缺体验活动期间,经开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组织人员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检查结果列入年度节能工作绩效考评。

节能低碳技术第4篇

关键词:低碳建筑技术;推广政策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低碳建筑是一个新概念,它与与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低碳建筑是并不是某一阶段的低碳,而是贯穿在建筑活动的全寿命周期内;低碳建筑对于能源、土地、材料、水等资源的利用是节约高效的,并远远优于其他方法;低碳建筑还以产生最少废弃物、循环使用资源为目标。可见,推广低碳建筑技术十分必要。

一,明确各推广主体的责任

各级政府在推广低碳建筑技术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低碳建筑节能减排的法律制度和技术规范,并且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加大执法监察力度,全面推进住宅与公共建筑的节能减碳工作,积极改造和提升建筑业、房地产业、建材业、市政公共设施服务业。对建筑碳排放量进行监控统计,对新建建筑进行全过程的碳排放量监督管理,对达不到标准的建筑,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严肃查处违法行为。全面落实建筑节能减碳工作责任制,建立对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服务绩效考核体系,实施专项考察。

对企业而言,首先要学习和掌握低碳建筑理论知识,弄清其本质和内涵,树立低碳观念,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其次要加大低碳技术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企业不仅要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低碳建筑技术,而且还要加强与研发机构或者高校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加快低碳建筑技术的发展进程,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发达国家的低碳技术垄断地位,减少专利技术引进、材料设备进口,降低低碳建筑的建设成本。最后,要加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使建筑物有效地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国家标准,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也是我国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任何一种社会理念的付诸实践,都需要作为社会细胞的社会公众的参与。公众是决定社会走向的根本主体,低碳时代亦不例外。公众履行社会责任,则是发挥公民作用、参与社会运行的基本方式。社会公众的日常生活是最普遍、最广泛、最直接的碳排放来源,因此公众应该树立低碳环保的价值观,生活中自觉履行环保公民责任,树立低碳意识,为低碳经济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社会公众的责任主要有:树立低碳理念的责任、践行低碳理念的责任、宣扬低碳理念的责任。

二,推广低碳建筑技术的保障性措施

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对于低碳建筑的推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低碳建筑管理的法律建设尚属起步阶段,至今没有一部国家的关于低碳建筑管理的法律文件。虽然《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为建筑节能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但完全贯彻实施仍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现有的法规中有关低碳建筑管理的定量指标无从查询,缺乏低碳建筑节能减排的专项检查、监督管理和考核评价制度体系。所以在低碳建筑推广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制订完善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和颁布实施低碳建筑相关法律,并对《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能源法》等法律法规进行相应的修订,将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写入法规,进一步鼓励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对于《煤炭法》、《电力法》等辅助行政法规规定碳的标准。充分重视碳税立法问题。我国关于碳税的法律尚属空白,碳税手段还未成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选择。尽管理论界对碳税立法的研究不断增加,但总体仍然薄弱。因此应尽快对碳税法律制度进行完善。

我国为了推广绿色建筑制定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了规范绿色建筑的评价与标识管理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低碳建筑相关评价标准和标识办法,建立一个完善的低碳建筑评价标准能够更加有效的实现低碳建筑技术在我国的推广发展。建立低碳建筑评价标准应该坚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的原则,重点突出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环保要求、体现过程控制的原则、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系统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该标准包括低碳建筑节能设计规范、低碳建筑标准,建筑物采暖和制冷温度控制标准等;修订风机、水泵、变压器、电动机等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办公设备以及机动车等的能效标准。

推广低碳建筑技术的核心是降低建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构建低碳建筑认证体系就是用法律的手段对建筑碳排放量标准进行明确的界定,对于符合要求的建筑授予低碳建筑标志或者称号,以此大力推动低碳建筑的发展,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从而向社会推广以达到建筑减碳效果。低碳建筑认证是政府用法律手段半强制化的方式推动低碳建筑发展的创新手段,努力开发低碳建筑新技术,引导全社会消费者向低碳的生活模式转变。

三,重视技术研发,培养专业人才

积极开展同国外发达国家的战略合作,借鉴其低碳建筑技术和推广经验,实现我国低碳建筑推广发展的目标。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向低碳产业倾斜,加大投入进行新型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着重发展以节约能源为重要目标的低碳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开辟新的洁净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对燃煤高效发电技术、捕获与封存、高性能电力存储、超高效热力泵、氢的生成、运输和存储等技术研发。政府在经济上为个人、机构以及企业开发低碳建筑新材料、新技术提供支持,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扶持和推广力度。同时低碳建筑技术的推广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高校建筑人才的培养力度,积极开展低碳建筑设计比赛,并在职业资格等考试中加入对低碳建筑方面的考试内容,从建筑源头上对低碳建筑从业人员进行低碳意识的培养。在鼓励开发新材料、新技术的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产品、技术淘汰制度,对落后的产品和技术进行淘汰,禁止其使用。

此外,加大宣传教育,培养低碳意识。要加大对社会公众的低碳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公众的低碳意识,加深他们对低碳理念的了解,消除他们对低碳建筑存在的误解。在具体操作上,比如定期进行宣传教育活动,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宣传低碳支持和低碳活动,设立低碳教育基地、低碳咨询机构和公众参与社团等。在社会公众被动的接受低碳建筑产品的基础上,还应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以此来形成整个社会层面上低碳建筑顺利推广的动因。

参考文献

节能低碳技术第5篇

【关键词】低碳施工;节能减排;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自工业革命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大气中许多温室气体的浓度都明显增加,其中以CO2浓度增加最为显著,由于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了明显温室效应。全球建筑行业及相关领域造成了70%的温室效应,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的减少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数量、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变动和生产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并通过负担温室气体削减成本而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竞争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削减CO2的排放意味着工厂的关闭、经济增长速度减慢、失业率增加[4],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为了实现2020年的自主减排行动目标和准备下一阶段(2050年)的碳减排工作部署,对现有的建筑施工管理和技术进行提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

1.低碳施工的概念

目前,国内外有关学者对于绿色施工已有众多研究,但对于低碳施工却鲜有研究,低碳施工作为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实现建筑领域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环节。我们认为低碳施工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实现更少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施工活动,即实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减排和环境保护("四节一减一环保")。低碳施工是低碳经济理念在工程施工中全面应用的体现,是绿色施工的进一步发展。低碳施工在绿色施工侧重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并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基础上,强调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我国发展低碳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低碳施工对于降低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影响巨大,其发展符合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但低碳施工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效的具有完整体系的鼓励政策和监督机制,致使参与低碳施工的各方参与性不是很高,严重制约了低碳施工的发展,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障碍因素。我国在发展低碳施工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如下。

2.1社会公众对低碳施工的认识不足,参与程度低

由于低碳经济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对于低碳施工的概念也还没有形成广泛、一致的认同,更不必说对于低碳施工全面、系统、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多公众还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低碳施工,所以更加谈不上有公众参与了。其实,虽然低碳施工的前期投资成本要高于一般施工,但拥有成熟管理和技术的低碳施工的运营成本会要低于一般施工,并且低碳施工更加环保、节能,有利于改善环境气候,因此,从长远来看,低碳施工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多的益处,更符合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人们对低碳施工认识上的不足导致我国推行低碳施工受到极大的阻碍。

2.2低碳施工前期成本高,各参与方积极性不高

低碳施工需要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和更高要求的技术方法,这会大大增加其前期施工成本会,对于开发商和承建商而言,低碳施工的经济利润空间十分有限,为了追求眼前的短期利益,不得不提高房价。而低碳施工产生的环保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而非购房者独享,购房者不愿意为此买单。对于低碳施工而言,当按国家相关政策税收抵免或者补贴不足以抵消购房成本的增加额时,用户的承受能力就会受到限制,积极性相对较低,这使低碳施工的市场认知度较低,从而也很少愿意进行低碳施工。而在GDP主导一切的形势下,地方政府也不愿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进低碳施工的进行。这些都使得推行低碳施工的动力不足,严重影响低碳施工的推广与发展。

2.3低碳施工科学技术落后、研发能力不足

低碳施工的关键是技术的创新化,发达国家节能建筑都较重视对低碳施工减排技术的研发。在我国,虽然低碳施工技术研发方面有些的成效[5],但由于受到资金、政策等各种条件的限制,我国低碳施工节能减排技术研究队伍较为分散,缺少专业性研究机构,专业人才更缺乏,科技水平和研发能力难免力不从心,导致低碳施工的成本一般较高,而且政府等相关部门对于低碳施工的重视程度不够,使科研人员的热情不高,低碳施工推广受到限制。目前,我国低碳施工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够成熟,缺乏低碳施工方面的有效鼓励政策和监督机制,也没有针对碳排放量较大的建筑能耗大户进行惩罚的措施,致使市场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低碳施工在我国的发展。

2.4节能减排标准和配套政策出台滞后

目前我国还缺少针对低碳施工节能减排措施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建设,很难与国际上通行的节能减排模式接轨。在我国建筑领域现有的法律法规中,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两部高层级的法律,但这两部法律均仅从宏观方面对建筑建造及能耗进行了规范,由于缺乏下位法的支撑,致相关具体细节无法得以框定与约束,遂造成执行真空。而其他部门制定的规章,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对低碳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际协调过程中由于不存在强制性的法律效力,遂使在实际实施与协调的过程中困难重重,甚至无法执行。

3.我国发展低碳施工的主要对策建议

节能低碳技术第6篇

0引言

讨论全球气候变化问题[1]的京都议定书缔约方会议和哥本哈根世界峰会召开以来[2],世界实体经济的低碳化正在压过全球金融危机,成为人们寻求危中之机的最重要方向[3],科技教育界也迅速将热点转向低碳技术经济。河海大学已将低碳技术经济管理作为重点学科培育,建立了低碳技术经济研究所,正在申报低碳技术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实验室。本文对建设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的必要性、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的认识,加以叙述。

1建设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的必要性

1.1低碳经济時代正在到来(1)全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人类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资源、向自然排放CO2等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碳排放和吸收的循环是平衡的,但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世界工业经济发展、人口剧增、消费欲望无限上升和无节制追求生活方式升级,人类大量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破坏森林、湿地和水体等碳吸收转化载体,打破了生物圈碳循环平衡,导致温室效应,威胁人类生存[4]。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发表的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毫无争议的事实,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可能性是90%[5]。日益清晰的全球气候变化威胁使人类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形成广泛共识。1997年12月,149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目前已有190多个国家加入,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形式协调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抑制全球变暖,并首先限制发达国家CO2排放量的国际法案。2007年12月,IPCC大会产生了“巴厘岛路线图”,确认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核心就是进一步加强《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全面、有效和持续实施,重点解决减缓、适应、技术、资金问题[6]。(2)发达国家抢抓低碳经济机遇。历史经验表明,当前金融危机像以往一样,都孕育催生结构升级和产业变革的新机遇[7]。奥巴马在2009年世界地球日上的讲话称:我们已不再是在保护环境和刺激经济中做出抉择,而是在繁荣与衰退中进行取舍。哪个国家在清洁新能源技术上领先,哪个国家就将引领2l世纪的全球经济[8]。随着坎昆会议标志的后《京都议定书》阶段到来,发达国家正凭借其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的领先优势,推动“碳关税”等世界经济新门槛和秩序的形成,将通过影响国际贸易与投资引发新技术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引起以低碳产业兴起为重点的世界经济增长格局的新变化,导致一场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工艺、国际标准、消费文化、居民意识的全面社会变革[9]。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这种变革必然导致世界各国经济角色的重新洗牌。那些低碳理念先进、低碳技术领先、低碳产业体系健全的国家,将在新国际经济秩序中获得制定标准、抢占市场等发展先机[10]。2009年全球低碳市场价值为3万亿英镑,到2015年可能增加50%[11]。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构建下一轮国际竞争的长期战略优势,还有效刺激本国经济,增加国内就业,应对目前经济危机可一举多得。从近期看,也有相当的战略价值。(3)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重承诺。我国GDP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但我国人口是日本10倍,人均GDP仅为其1/10,而单位GDP的能耗和排污更是其十几倍、几十倍。这不仅使我国承受着巨大的国际压力,而且自身可持续发展也面临着艰巨挑战[12]。我国政府庄重承诺,以2005年为基数,到2020年碳减排40%~45%,意味着今后相当长時期,我国将贯彻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根本上改造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传统产业,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1.2低碳技术经济正在成为当代人才的通识由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如果每年在低碳经济上投入GDP的1%,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相反,如果继续以高碳方式增加GDP,那么现在每年获得1%GDP,将来每年得付出GDP5%~20%,仍无法逆转的地球生态灾难[13]。在这种“锁定效应”的警示下,教育界有识之士认识到,当代教育培养的任何学科的科技人才,必须以具备主动减少碳源、增加碳汇、降低生态系统碳循环中的人为碳通量、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维持生物圈碳平衡,促进世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意识和技能。在世界各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科学通识教育中,低碳技术经济地位凸显。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开设了新专业,河海大学也设置了面向本科各专业的低碳技术经济讲座和研究生培养方向,低碳技术经济教育将是大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内容。1.3建设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是创新人文社科实践教育可行路径自然科学技术素质不高导致人才综合素质偏低,历来是我国人文社科人才培养的瓶颈,这与其基本沿袭“一本教材、一块黑(彩)板、一支粉笔、一张考卷”的传统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14]。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验相结合,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文社科人才的重要途径,但对如何建设较偏重于工业工程技术的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目前仍在摸索中。作为新兴学科,低碳技术经济学理论的成熟性需要经历实践的推动及检验;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分支,低碳技术经济学在高校实验手段却又几乎为零。低碳(LowCarbon,LC)意即较低或更低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低碳技术(LowCarbonTechnology,LCT)相对那些产生较高碳排放的传统技术而言,是指能源供给侧的光伏、风能、水电、核电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以及能源需求侧的替代传统能源或节能减排的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等能源使用方式。同样,狭义的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LCE)相对低碳社会(LowCarbonSociety,LCS)而言,特指能源供给侧的低碳化,即通过利用新能源和提高能效等方式,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温室气体减排;LCS强调能源需求侧的低碳化,指人们通过转变理念和行为方式,杜绝浪费,减少能源需求,实现生活消费的低碳化。而广义低碳经济则既强调低碳生产、又强调低碳消费,是狭义“LCE”和“LCS”的融合,要求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和管理标本,企业以LCS为发展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消费理念和行为特征,因而是针对碳基城市化的不可持续性提出的城市化发展的新载体和新途径[15]。我们认为,LCT经济学研究对象既不是纯低碳技术,也不是纯低碳经济,而是一门把低碳技术与低碳经济结合起来,应用自然科学和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低碳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低碳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低碳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低碳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方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其中,LCT是能源供给侧的光伏、风能、水电、核电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以及能源需求侧的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等节能减排技术的交叉与集成;而LCE则研究微观和宏观层面低碳领域技术与经济资源最佳配置问题。因此,建设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开展低碳技术经济科学实验,为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文社科人才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重要载体。

2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教学的基本内容及方法

2.1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教学的基本内容低碳技术经济实验教学体系由以下5模块构成。(1)低碳技术。能源供给侧的光伏、风能、水电、核电和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技术,能源需求侧的生产、流通、服务、消费和废弃物处理等节能减排技术,以及两者的交叉与集成。(2)低碳经济理论。含科学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理论、生态环境科学、低碳技术经济学、城市化与现代化、不同发展阶段的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及低碳城市化、低碳能源技术经济、低碳产业技术经济、低碳流通技术经济、低碳消费技术经济、低碳经济技术发展路径选择、低碳区域和社区、低碳宣传教育与科普、低碳经济国际比较研究和学术信息交流、国内外低碳城市化理论与实践借鉴等。(3)低碳经济政策。含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低碳经济发展产业政策、低碳经济发展区域政策、低碳科技创新政策、流通和消费及财税金融低碳政策等,以及低碳技术经济衡量和考核指标体系研究。(4)低碳产业发展。含低碳能源(水、核、风、光和生物质能发电及智能电网)、低碳光源(LED、无极灯等)、低碳制造业、低碳农业、低碳服务业、低碳公共事业、节能减排装备及工程、低碳交易(CDM和EMC等)的产业布局及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5)低碳计量方法学。基于IPCC框架温室气体排放和存储测量的T1、T2和T3方法学模式研究开发等。2.2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教学的主要方法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教学的主要方法[16],是基于上述5大模块的看、听、写、说、做和走等6环节。(1)看。将每个模块制成40幅平面模板及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共200幅,方便学生观摩,对低碳技术经济产生感性认识。(2)听。将“低碳技术经济实验”课划分为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理论、低碳经济政策、低碳产业发展和碳计量方法学等5个单元,每单元平均讲授4课时,着重结合实体教具和多媒体仿真课件讲解5大模块基本原理及科普常识,使学生基本掌握低碳技术经济理论知识。(3)写。“低碳技术经济实验”课每单元均布置单元设计或小论文写作。这其实是一个教学互动过程,在反馈前一环节教学效果,巩固看、听所得学识的同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观察、分析和解决1、2个实际问题,引发下一阶段创造和创新的兴趣。(4)做。这一环节强调培养学生创造和创新兴趣以及实际动手能力。在专家和实验师指导下,可以让学生设计制作低碳能源(水、核、风、光和生物质能发电及智能电网)、低碳光源(LED、无极灯)等模型或小型实用产品,也可运用系统仿真软件设计供应侧、需求侧或两者综合的低碳技术经济项目实施方案,还可直接为低碳生产企业加工或组装低碳产品。这一创造和创新过程应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动手能力,有意识地孵化实用新型专利,甚至申报发明专利,激励学生与教师联合申报低碳技术经济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将这一阶段的收获与毕业论文或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取得更大成就。(5)走。在初步掌握低碳技术经济理论,并有一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进入低碳生产企业或低碳工程项目等现场实习,实现从理论学习和科学实验向实际工作的飞跃,有针对性地为低经济发展培养、输送复合型高素质低碳技术经济人才。这个环节同时又为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在校生的看、听、写、说、做提供了良性循环、不断提升的坚实基础。

3建设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的主要措施

建设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除硬件设施投入外,软件环境建设主要措施可概括为“一个目标,两个平台,三支队伍”。3.1始终把握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建设的科学和教育目标本实验室建设科学目的或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在于: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高等学校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为指导,紧密围绕国际科技发展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突出本校学科特色建设并强化新兴和交叉学科领域布局,填补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空白,加强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文社科专业学生低碳技术经济素质,加快低碳技术经济管理高层次人才培养,满足调整经济结构、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新兴产业战略对该领域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研究、应用和推广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经济技术范式,尤其是低碳城市化路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2构建低碳技术经济实验教学和科研公共平台实验教学平台以本科生实验教学为主,覆盖面广,涉及专业多,通用性强,主要为本科生服务,面向全校开放;科研公共平台主要针对低碳技术经济研究方向而建立的专业性较强的实验室,以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为主,主要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17]。2个平台将采用适合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两系列三层次实验课程体系。两系列是指技术类和专业基础类两个实验课程体系。实验技术类实验课程体系包括基本实验技术层、仪器设备使用和操作技术层、专业能力培养实验技术层3个层次,主要对学生进行诸如实验室使用规则、仪器设备使用方法,实验基本技术以及专业技术等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标准的基本实验技能,为将来进入专业基础实验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体系包括验证基础层、探究综合层和设计研究层3个层次,主要对学生进行理解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思维及能力以的培养。2个系列根据“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的指导思想,遵循认知规律,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遵照由提高动手能力到培养创新思维的宗旨,起到相辅相成作用:技术实验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仅为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的实施奠定基础,而且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掌握一技之长的有效途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体系不仅可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理论,而且还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2个平台建设贯彻资源共享原则。教学实验室应以功能为主建设,按功能相似原则使用,不仅避免类似功能实验室重复建设,而且使实验中心涵盖的实验功能多样化。在此基础上搭建科研公用平台,形成完整的实验室共享平台,充分地利用资源。3.3抓好实验管理、实验教师和实验技师三支队伍实验管理队伍主要由教学实验中心领导班子、实验室主任构成,基本职责是实验教学管理和设备管理,如实验教学目标计划制定、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实验教学实施过程管理以及实验室设备等硬环境建设和技术服务等。实验教师队伍由理论课教师和实验室教师组成。理论课教师主要完成验证性实验的教学任务;实验室教师主要完成实验技术培训。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由理论教师和实验室教师共同完成。实验技师队伍主要由实验技术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实验教学服务和保障以及技术支持等工作。实验教学水平的高低,关键取决于“三支队伍”建设的成效,抓好高水平的三支队伍是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建设的核心工作。应确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以学术团队为骨干、以实验技术人员为支撑,结构合理、骨干稳定、素质较高、专兼职结合、适应学科发展的创新型实验队伍建设目标。当前迫切需要加强低碳技术经济实验室实验技师队伍建设,他们既要熟悉基本实验技术,又要掌握现代低碳技术科学前沿的实验技术;既要了解不同专业的基本实验技术,又要掌握某专业某领域先进的实验技术。应制定一系列方针政策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如聘用高水平教授为学术带头人,设置实验教师岗位,吸引博士、硕士充实实验教师队伍,现有人员赴国内外大学进修学习等,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娴熟掌握实验技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实验师资队伍。

节能低碳技术第7篇

关键词:低碳建筑,节能减排,能耗,研究进展

1概述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呼声高涨,全世界各国政府、相关机构和组织正积极开展低碳研究[1-4]。在这种大环境下,低碳建筑是近10年来提出的一种新概念,通常认为低碳建筑是在满足人类居住要求的同时,通过减少传统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CO2排放量的建筑。低碳建筑在设计阶段以及全寿命期内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有着明确要求,其目标是在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减排,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本文拟通过回顾总结低碳建筑的设计原理、研究进展及在国内外的工程应用,探讨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2技术背景

2.1低碳建筑的内涵

其目标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尽量节能减排,减少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低碳建筑的内涵要求建筑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即在实现建筑节能的同时,尽可能降低碳排放,以减少建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此外,低碳建筑还要求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实现人类、自然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综上,低碳建筑会在设计阶段制定详细的减排方案,而在建筑的各使用期内会通过采用节能技术、回收再利用等手段减少碳排放,其能耗与排放均小于常规建筑。

2.2低碳建筑的特点

总体来说,低碳建筑主要有4个特点:节能、环保、绿色、低排放。与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不同,低碳建筑的概念更广,它考虑了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也将低碳技术作为考量标准之一,尽可能使两者在一定条件下达到最优。由于低碳建筑不仅包括建筑自身,还与交通和市政配套等相关,因此,可认为其包含了节能建筑与绿色建筑,相当于它们的进一步延伸。从设计理念上看,除了达到节能的目的,低碳建筑还将提高空气质量、增加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作为设计目标,最终使建筑与自然和谐共处,尽可能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随着低碳建筑研究的深入,其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的最终目标反而更接近。由此可见,低碳建筑相当于建筑领域的一次新革命,其意义已经远超节能、绿色等目的,最终形成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设计理念。

3低碳建筑在国外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

近几十年来,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在节能减排相关方面的工作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从政策和法规上看,英国在2007年公布了《气候变化法案》草案,承诺了2020年以及205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2年后,英国又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该计划涵盖全国土木、工业等多个领域,表明该国开始向低碳经济转型;在美国,政府在2003年的政府文件《能源部能源战略计划》中提出未来要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率,此外,美国还在各个州采用减税的形式支持低碳建筑的发展;德国在2002年制定了建筑能耗标准《能源节约法》,对国内所有节能材料和设施均作出统一规定和节能要求,新法规可使能耗较之前的规定进一步降低约30%;在日本,节能减排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体系,降低能耗甚至覆盖到节能管理工作中,且政府会对节能减排效果进行跟踪。除上述国家外,其他欧美国家也有使用一些节能减排手段来建造低碳建筑并与节能减排经验丰富的国家合作。从节能技术上看,英国主要运用常规节能技术和创新节能技术,前者从护结构和新能源利用出发,主要利用节能材料、设施、清洁能源等实现节能减排,后者从智能角度对传统电器进行改造,制造出智能空调、绿色洗衣机、节能灯等;美国、德国等国家则将节能技术划分为建筑本体的节能、建筑设备的节能和建筑热环境的节能,其实质和英国的节能技术划分基本相同。

4低碳建筑在中国的研究进展与工程应用

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上,中国向世界承诺2020年的能耗减排量将比2005年的进一步减少约40%。在政策上,我国当前有两部关于节能减排的法律:《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此外,国家和地方均颁布了许多法规和鼓励性政策,对部分建筑进行了强制规定和采取了相应的惩处措施。随着科技发展与深化合作,我国在建筑节能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科技含量高的技术主要有以下方面:1)计算机仿真技术与智能控制技术相结合。这项技术从控制角度出发,能极大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从而减少能源的消耗;2)热泵应用技术。这项技术的实质在于采用少量电能来完成热量的转移,其利用对象为水热源和空气源。如能量桩技术,通过在桩身布置一定数量和长度的地埋管,利用电能循环液从地表流向深层并返回地面,由于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土层温度较稳定,基于换热条件,夏天可降低循环液的温度,冬天可提高循环液的温度,再辅以空气压缩技术,则可完全实现建筑的制冷和供热,同时保证环境的清洁;3)变频空调技术。这项技术实质在于根据电量负荷变化智能调节送风量,该技术可大幅降低风机动力以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此外,空调余热回收技术、热电联产技术、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等也已经在建筑中使用[5-8]。

5结语

本文介绍了低碳建筑的研究背景、设计原理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工程应用。低碳建筑是一种新兴产业,尽管相关法规和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但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国家、政府的推动,低碳建筑未来必定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ChenGQ,ChenH,ChenZM,etal.Low-carbonbuildingas-sessmentandmulti-scaleinput-outputanalysis[J].Communi-cationsinNonlinearScienceandNumericalSimulation,2011,16(1):583-595.

[2]TuohyP,RoafS,NicolF,etal.Twentyfirstcenturystandardsforthermalcomfort:fosteringlowcarbonbuildingdesignandoperation[J].ArchitecturalScienceReview,2010,53(1):78-86.

[3]OmerAM.Focusonlowcarbontechnologies:Thepositivesolu-tion[J].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2008,12(9):2331-2357.

[4]DaGracaCarvalhoM,BonifacioM,DechampsP.Buildingalowcarbonsociety[J].Energy,2011,36(4):1842-1847.

[5]陈力莅,丁太威,耿化民.低碳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J].四川建筑,2012,32(5):79-80.

[6]王崇杰,薛一冰.节能减排与低碳建筑[J].工程力学,2010,27(S2):42-47.

[7]王俊,王有为,林海燕,等.我国绿色低碳建筑技术应用研究进展[J].建筑科学,2013,29(10):89-92.

节能低碳技术第8篇

作者:姚晏 蔡绍洪 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保障

加强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和引导,并建立恰当的运行机制以保证产业结构调整的顺利进行。此外,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人才以及强化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宣传也是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得以实现的保障。1.市场是产业结构要素优化配置的主要力量,要加强市场化建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规范调控企业的低碳生产方式以及个人的低碳消费行为,并通过建立和完善行业间和区域间的“碳补偿”机制实现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协调发展。培育碳资源交易市场,促进生态资源化和生态资源的证券化。推进生态资源产权界定工作,建立使用生态资源付费制度,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促进生态资源的证券化,把社会的盈余资金引导到投资于生态资源开发的方向上来,克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瓶颈”制约。通过制度创新发展“碳交易”。碳交易机制是规范碳交易市场的一种制度,是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的一种市场手段和途径,需要探索不同的碳交易机制,使得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选择购买或卖出碳排放的交易来达成减排或低排放的目标。2.发挥政府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中的引导性作用,通过财政、税收手段和金融手段促进低能耗、低碳排放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实现结合“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和完善低碳产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化的产业发展规划,造就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按照低碳经济要求来增强自身竞争优势的低碳企业。同时,在制定和完善低碳产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化的产业发展规划基础上,通过建立行业准入许可证制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财政上要建立稳定的财政资金投入机制,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对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采取引导、激励、奖励或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支持。建立以政策性贷款为导向的低碳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发展碳金融,积极开发服务于节约能源和减少碳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创新开发各类金融产品,包括以碳排放权的期货、期权为代表的金融衍生产品的交易和投资,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以及其他相关的金融中介活动。将碳税作为一种独立税种存在,引入碳税来鼓励更多的绿色能源技术创新,对积极采用技术减排和回收二氧化碳并达到一定标准的企业,给予减免税优惠。3.建立恰当的运行机制以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的乃至社会和文化的手段进行调整健全管理体系和监督实施机制,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低碳排放的标准制定,对企业的碳排放进行实时的监测;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强对节能、提高能效、洁净煤、可再生能源、先进核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和零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加强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加强法律法规对促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约束作用。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是关键,法制保障是根本,应当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助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只有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将有关低碳经济的相关制度予以原则性、权威性规范,才能为各种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法律依据,并不断完善配套措施,也才能真正实现低能源消耗、低排放的产业结构优化,实现低碳经济的有序发展。4.积极开展低碳生态伦理教育、构建低碳生态文化,宣传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低碳的生态伦理教育提倡全新的低碳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培育人们尊重自然的内在规律,以“天地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性思维来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目前,我国对能源节约和低碳排放的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的范围和深度上都明显不够,大部分企业对实施低碳生产的价值、实施的途径及实施低碳生产所带来的效益缺乏足够的认识,应加强低碳生产的宣传和培训,结合企业类型和产业特点,普及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方面知识,引导企业采用节能和低碳的生产方式,鼓励企业投资低碳产品和服务;同时,应通过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和低碳生活方式意识,引导公众养成节约、简朴以及注重内涵的生活方式,摒弃奢华、浪费的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

三次产业中,工业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产业,传统农业和传统服务业领域的碳排放也不容忽视。根据我国学者刘再起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对低碳经济的影响很大,德国的第一产业单位产值每增加1%,其单位产出的碳排放量会增加15%[5]。因此,调整产业结构比例,通过产业间以及产业内部合理的比例关系可有效促进经济低碳发展。根据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增加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应大力发展服务业,提升服务业尤其现代服务业的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和提升第一、二产业发展;调整产业内部结构和产品结构比例关系,加大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比重,大力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构建低碳经济体系;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提升产业高度,把单一、低级、粗放的产业结构转变为多样的、兼顾了区域专业化分工与综合性发展,并且主导产业突出、辅助产业配套、多项支柱产业并存互补的,同时满足了能源节约和低碳排放的产业结构系统;改变能源结构,开发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低碳产业,如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大力推进这些新型低碳产业的发展,并培育专业化大型环保企业。2.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应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技术进步是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保障。经济社会的进步过程是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也是产业技术体系进步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反映,是在各产业、各行业内不断淘汰旧技术、采用新技术的过程,这个过程使产业结构逐步向更高阶段发展,最终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和生态化的关键手段,应以自主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强调以高技术和低碳的适用先进技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6]。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注重提高高技术制造业在工业中的比重,优先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能耗低的信息产业;积极研发新技术,包括低排放甚至零排放的能源利用技术,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技术、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对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技术改造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应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依靠节能技术,改造重点用能产业,降低现有重点用能产业的消耗水平。低碳产业的本质特征就是利用低碳技术体系,低碳技术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的捕获与埋存以及清洁生产等各种节能减排的技术。循环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要路径,其技术特征表现为资源(能源)消耗的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再生化,通过“资源利用—绿色生产—再生资源”的循环流程,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实现能源节约和降低碳排放。3.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低碳优化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发展方式是低碳的生态化生产方式,而产业生态化的实现路径是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发展环保产业。循环经济是对产业传统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是产业生态化的主要路径,也是实现能源节约和减少碳排放的产业体系形成的关键和突破口,要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通过物质和能量的多层次分级利用或循环利用,在资源(能源)向社会财富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实现节约。转变发展方式首先应在产业层面坚持用循环经济理念整合产业集群内部企业,使产业之间形成物质、能量的梯级循环利用,合理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构建生态工业园区,在园区内通过企业和企业之间、产业和产业之间的密切合作,形成产业价值链和生态链,上下游产业间相互依托,形成区域整体性集群优势达到经济获利、环境改善和产业发展的多重目标[7]。循环经济清洁生产方式是在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削减废物的产生,以达到少排放或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应在企业中推行清洁生产,实现企业在生产制造的工艺各环节之间的物料循环;要开发和生产低能耗、低污染、可循环利用和安全处置的产品,从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消费到产品使用后的处理与循环利用整个产品生命链条中都以生态化方式进行。低碳环保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所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业流通、信息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形成的产业,包括如垃圾处理、大气污染防治、污水处理等行业及与之相关的环保设备加工制造和服务业、技术信息服务等行业。低碳环保产业具有正外部性的特征,应大力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