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节能减排小技巧

节能减排小技巧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14 11:23:50

节能减排小技巧

节能减排小技巧第1篇

关键词:尼龙绳;涡壳;高效;低能耗;节能减排;清除小广告

作品内容简介

通过实验设计了新型节能减排小广告清除器,重在解决各种墙面清除小广告,避免垃圾二次回收,达到清理效果,节能减排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此打小广告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高速电机作为配套动力,锂电池供电,将动力传递主轴,主轴通过齿轮等连接方式与机头连接,带动尼龙绳高速旋转,贴近有小广告粘贴的墙面,以打掉小广告,并达到改善以往清除方式耗能耗材的现状。利用涡壳原理设计外壳,使打飞的广告纸吸入回收管内,进入回收袋,已达到垃圾回收作用,避免二次污染。

1研制背景及意义

目前关于小广告清除的技术一般有冷水高压、热水高压、以及电动钢刷清理,但都由于自身缺陷不能得到广泛应用,社会上的清除方式仍然是人工清除,高压水枪耗电废水,电动钢刷清除方式刷头容易被损坏耗材,并且易留下刮痕。针对以上问题,团队设计了新型节能减排小广告清除器,其中用到了在园林割草方面打草机的类似技术以及涡壳设计理论,打草尼龙绳生产广泛,涡壳设计理论成熟,为新型节能减排小广告清除器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新型节能减排小广告清除器的设计具有显而易见的积极意义:

1)小广告是影响城市环境的城市"牛皮癣",清除小广告以维护城市和谐美好的环境。

2)小广告的粘贴出现在不同墙面,所用胶质不同导致其难以清除,新型节能减排小广告清除器通过独特的设计以达到轻松除小广告的目的。

3)高压水枪清除器等成本高,操作难度大,耗电费水,新型节能减排小广告清除器用简单的方式达到同等清除目的,成本低,操作简便,节能节水并且环保。

4)一般小广告清除器清除的广告纸脱落后需要二次清理,新型节能减排小广告清除器利用涡壳不耗费任何多余能量自动回收广告清除产生的垃圾,避免二次清理,绿色环保,节约能耗。

5)新型节能减排小广告清除器使用的击打材料是打草用尼龙绳,弹性好韧性大,不易损坏,价格低廉,避免清除工具材料损坏带来的多余费用,转速可调,避免不必要的能耗。

6)整体结构简洁巧妙,成本低,便于投入大批量生产,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2设计方案

2.1电器控制

电器控制部分采用容易实现并且简洁有效的设计方案,考虑到不同墙面不同胶纸粘合小广告的程度不同,设计转速可变的功能,以32单片机为控制器,通过电子调速器进而实现对电机转速的控制,带动安装尼龙绳的机头以不同的速度旋转,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清除力度,启动安装在伸缩杆上的控制开关即可,避免大材小用带来的不必要的能耗,便于野外操作、启动与关停。

2.2机械部分

机械设计部分中运用的关键技术:

1)新型节能减排小广告清除器利用尼龙绳高速旋转击打墙面,可高效清理墙面纸质小广告,以达到清除小广告的目的。

2)选取打草机用尼龙绳弹性好韧性强,可适用于各种墙面及缝隙,并不会损坏墙面,轻松安全去除小广告,避免不必要的损坏。

3)选择简易有效的伸缩杆手柄设计,以达到扩大清除范围的清洁效果。

4)外壳形状设计利用涡壳原理,在外壳下方开出排废管,机头转动可使打落的广告纸吸入管内,进入回收袋,避免二次清理,减少工作量。

(详细设计方案见后附的专利说明书)

3创新点

1)打草尼龙绳作为清除部分,代替高压水枪或钢刷,材料廉价环保、操作方便、适用不同墙面及不同胶纸、弹性尼龙绳避免损伤墙面、节能减排。

2)利用蜗壳原理使机头的旋转带动废屑进行回收,自动回收、节约能源。

3)结构简单巧妙,但效果良好,便携易于操作,运转达到最低耗能,节能减排。

4预期应用前景

1)结构简单、适合大量生产。经过不断改进,浓缩了最简洁有效的结构设计方案,进入批量生产成本低廉。

2)效果显著、便携易于使用。利用尼龙绳作为清除部分,效果显著,总体重量便于携带使用,用户满意度高,需求量广。

3)环保耐用、替换材料价廉。广泛大量生产的尼龙绳价格低廉、耐用,及时更换也不耗费费用。

4)节能减排、迎合时代要求。蜗壳原理不耗费其他能量即可回收废屑,绿色环保,节省能耗,符合新时代能源要求。

节能减排小技巧第2篇

【关键词】:新形势,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现状,内容,技巧,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工程给排水是一门应用技术,它的发展是受基础学科的发展所制约。在科技发展和经济腾飞的今天,只有关注建筑给排水高新技术发展并加以应用,才能与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和谐。因此,着眼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探讨,对于建筑给水排水领域的技术发展的前景展望,作用巨大。

一、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现状

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是建筑工程给水设计和建筑工程排水处理的整合。在现阶段,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仍然处在传统设计向人性化过渡阶段。设计理念和实施手段介于规范和和谐的磨合。

(1)现行建筑工程给水设计还有很多缺陷,水处理技术比较局限。

首先,现行建筑工程给水设计还有很多缺陷

从供水系统的情况看,现行工程给水设计无法满足全封闭供水系统的实现。各处的给水设计以工程项目为主,形成一个个孤立的单元,造成供水厂、用水点的管理断裂。从增压设备看,不应用价高质优的超导超磁通量的材料,供水系统工作效益低,加上二次更新换资大,不利于以微型化智能化变频调速泵机组为主流的新给水设备的运用。

(2)水处理技术比较局限。现有水处理技术无法解决重金属污染病毒、重金属污染等污染问题,城市的自来水厂常规水处理技术处理的水,水中仍含有许多有毒、有害物质,特别是微量有机污染物可检出数百种,其中有许多是具有‘三致’作用的重点污染物。对于病毒,目前尚无完善的技术可供例行检测,现行水处理工艺对病毒的消除还无能为力。建筑工程给水设计的长效利益存在危机。

(3)现行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只注重项目利益,不注重消费者,施工者在管道施工中为了自己利益,给水工程偷工减料,导致建筑工程给水设计的长效利益存在危机。

二、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内容

1、建筑工程给水设计

(1)用水量和水质是建筑工程给水设计的首要考虑

从宏观来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游泳池、冲浪淋浴房、按摩浴池的普及、健身用水比例将有大幅度提高,家庭绿化、环境绿化率提高、绿化用水也有显著提高。因而在管道系统设计中建筑工程给水设计应该运用长效、宽大、健康的管材和高科技在水处理技术,防止加重给水管道系统防回流污染的措施。

(2)供水系统是建筑工程给水设计的关键

面向将来的给水趋势,建筑工程给水设计应该注重供水系统信息网络化管理和遥测遥控元件的微型化和高灵敏高可靠性,将来供水系统将由供水厂到用水点全自动管理,由分布在各网络端的测量元件将Q、H数据远传到供水厂控制监视中心,根据用户用水变化情况直接调配供给,最终实现无水池(箱)、无纯净水管道、无二次消毒的全封闭供水系统。

(3)增压设备建筑工程给水设计的保证

建筑工程给水设计一定要应用超导超磁通量的新型材料,电机的运用要符合建筑给水泵趋向小型化管道化的要求。增压设备将来以变频调速泵机组为主流,气压罐已不复存在。

(4)应该考虑建筑消防给水

当前用水扑灭火灾是主要手段,设计中必须考虑建筑消防给水的给水线路和水压设计。

2、建筑工程排水设计内容

(1)建筑工程排水设计首先考虑卫生设备卫生设备的品种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以强调卫生、舒适型便器为主流,新品种和新功能的卫生设备将推出。排污的问题、洗涤设备、健身用沐浴设备(冲浪浴盆(池)、冲浪淋浴房,厨房中粉碎机、洗碗机)都是建筑工程排水设计考虑的。

(2)排水系统是建筑工程排水设计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大量小型污水处理厂的出现,畅通的排水系统是排水设计的瓶颈。

三、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技巧:

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关键在于指导施工。只要注意给水设计和排水设计中的技巧,才能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完美。

1、建筑工程给水设计技巧

(1)加设管系自动排气阀设有延时自闭阀的蹲式大便器的楼房给水系统,如学校、旅馆、办公楼等,如果在给水管系统的最顶层设有自闭阀,最好在管系的最高点增设自动排气装置。因为给水用的延时自闭阀能很好地控制水流,但却不能很好地控制气流。当系统停水时,给水管内常积存有大量的空气。系统恢复供水后,管系内空气常会被水流压缩至管系顶部而形成一个压缩空气区。此时有人再按下延时自闭阀的按扭时,则压缩的空气会伴随着水流喷薄而出,常会将便器内的污物吹到地面以上。在管系的最高点设一个自动排气阀则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2)适当增设单体建筑户外控制阀门传统的建筑给水设计是在每一根立管的底层出地面处设切断阀门,而户外小区内则是一个建筑楼群组共用一个地下控制阀门。适当增设立管底部的给水阀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当底层住户发现下水管堵塞引起地面冒水时,可以及时关闭给水总阀,减少排污量,从而有效地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扩大”。而小区内多设阀门的目的则是为了物业管理部门在对楼上某住户的管道进行维修时,能方便地从楼下户外将水源关闭,从而减少对一楼住户的干扰。事实上,下水道堵塞和管道维修均在所地免。

(3)室外阀门的安装要有伸缩器室外安装的阀门大部分都是口径为Dg75以上的截止阀或闸板问或蝶阀,一般均是法兰安装。这些装于地下的阀门一旦损坏,地下的管道没有伸缩的余地,更换阀门时很难塞进法兰垫片,常常要挖地坑和割管子,费时费力,停水时间长。建筑给水施工图设计时,在每一个法兰连接阀处设一个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建筑工程排水设计技巧

首先,建筑工程排水设计要关注地漏与存水弯的配合规范上没有规定排水地漏一定要设存水弯,但这确实能影响用户的使用。全国通用给水排水标准图集上将带水封的圆形钟罩式地漏分为了甲、乙、丙、丁四种,虽然标准图上对存水部分的高度都作了具体规定,但都有一个存水量小,水封易因水的蒸发而被破坏的毛病。因此,凡是室内承接有粪便污水的排水系统的地漏,均应配套存。

水弯,可有效地防止串味现象。其次,建筑工程排水设计时要标住好室外排水管最小管径一般讲,污水池、小便槽等器具的排出管最小管径为DN32~50,而含有粪便污水的最小管径为DN100。应该在地面以下敷设的排水管最小管径宜为DN175,因为DN32-50的管径较小,容易堵塞,且不易疏通。在设计中要选定的"XB"系列多出口消防泵对地面以下排水管进行了流量、扬程测试,选定合适的排水管。

3、在建筑给排水中要恰当运用节水技术

针对不同功能的建筑可采用不同的节水对策和技术:

(1)减少马桶冲洗水量

目前,我国普遍采用冲水量≥11 L的坐便器,耗水量大。若根据建设部的规定,全部使用冲水量小于九升的马桶,则住宅可节水4%,宾馆、饭店可节水3%,办公楼可节水11%美国及欧洲已经普遍使用六升的马桶,假如到2002年我国实现全部马桶采用六升冲洗水,则住宅可节水14%,宾馆、饭店可节水4%,办公楼可节水27%。

(2)厨房、沐浴、盥洗的节水厨房的洗涤盆、沐浴水嘴和盥洗室的面盆龙头若采用充气水嘴,可节水且不减小水柱的直径。

(3)真空节水技术,保证卫生洁具及下水道的冲洗效果。可将真空技术运用于排水工程,用空气代替大部分水,依靠真空负压产生的高速气水混合物,快速将洁具内的污水、污物冲吸干净,达到节约用水、排走污浊空气的效果。一套的真空排水系统包括:带真空阀和特制吸水装置的洁具、密封管道、真空收集容器、真空泵、控制设备及管道等。

(4)中水处理

在建筑给排水中中,排放大量的沐浴及盥洗水,应考虑将其经适当处理后供生活杂用及补充冷却水,主要包括厕所冲洗、园林灌溉和道路保洁等。在沐浴用水占总用水量50%以上的宾馆、公寓、高级住宅等建筑中,可考虑采用中水处理系统,以满足冲洗厕所、绿化灌溉及补充部分冷却循环水的水量要求,可节约至少30%的生活用水量。推荐的中水处理工艺为:原水机械格栅毛发过滤器调节池混凝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中水池专用水管系统用水点。

总之,建筑工程给排水是一门应用技术,我们必须科学的了解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现状和趋势,掌握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实施技巧并科学运用,一定能实现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傅涛,我国城市给水近年来几个倾向性问题,给水排水,2003、5第8期

[2]聂梅生,中国2000年水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部科技司,2003、9

[3]钟淳昌、任鹤云,中国城市给水工程的发展方向,给水排水.200 4、3第2期

[4]刘灿生、费霞丽、高欣忠,我国水厂自控技术的发展趋势,给水排水,2003、4第7期

[5]张悦,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设备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与对策,给水排水,200 4、2第1期

节能减排小技巧第3篇

【中图分类号】R931.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210-01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操作,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减轻病患的疼痛感,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医患纠纷。本人在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实践中,总结了几点技巧。

1配制液体

配制液体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八对”制度,防止发生输液反应。

2排气

在静脉输液中,如何才能达到快速排气的目的呢?排气时所需方法如下:把莫菲氏滴管下段输液管在手中盘好顺提往上举,使莫菲氏滴管倒转向上打开输液管调节器,观察液体流入莫菲氏滴管至1/3处时关紧调节器,随即放下手中输液管,待莫菲氏滴管下少量空气自动逸上莫菲氏滴管里的液面后,再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而不能成线状,因成线状压力大,可将莫菲氏滴管上部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可将调节器向上推至莫菲氏滴管下关紧,达到排气目的。

3选择血管

3.1老年人――手足背静脉输液法年老体弱及患多种慢性病患者手足静脉较细小表浅、皮下脂肪少、弹性差、血管缺少组织支持活动度较大,穿刺困难。因此,穿刺前要仔细了解血管特点或生理异常,必须注意,要使其充分暴露,看清走行摸清深浅和粗细。根据手足末梢神经对疼痛刺激较敏感特点,进针应采用快、稳、准及宁浅勿深法逐渐进针,避免因疼痛引起血管收缩而降低穿刺成功率。进针前比一下针体与血管长度以决定进针长短;穿刺时患者不用握拳,采用自然放松法,自然放松法明显优于握拳法,具有进针快、回血快、一针见血率高的优点,明显减轻进针疼痛感。静脉输液中应用自己的左手握患者的手或足,以拇指绷紧皮肤固定血管下端以减少血管滑动,如部位难以穿刺成功者,可选择手足背下1/2至指处的血管进行逆行穿刺[1]。

3.2小儿头皮――静脉逆行输液法通常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多采用向心端逆行静脉穿刺,但长期输液患儿因血管破坏较多,短时间不能恢复,如再用穿刺过的血管输液,因局部血容量增加,血管内压力增大,液体可通过原针眼向组织间隙渗透造成局部肿胀,有些药物如渗到皮下可导致组织坏死,给患儿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因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流且无静脉瓣,逆行输液速度不会减慢。

4静脉穿刺进针的角度

静脉穿刺传统的进针角度为15°~30°,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增大针头与皮肤之间的进针角度更易穿刺,且由于角度大,通过真皮层的时间减少,可减轻进针引起的疼痛或达到无痛。刘素芬[2]等也通过力学分析和实践证明以45°或接近45°角进针容易且省力,不会出现皮肤随进针方向向前推移及刺破血管下壁现象。

5控制滴速

输液过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发生变化,根据临床实践发现有以下原因:(1)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患者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2)目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常出现滴速调节器失控。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即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害,使患者在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和相对舒适感受中输液。绝大多数患者输液时希望尽快滴完,特别是临近吃饭或需大小便时其心情更迫切,此时患者常自行或请求工作人员将滴速调快,为避免发生意外,工作人员需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滴速加快会使循环血容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心肺负担加重,易导致心衰和肺水肿等结果,从而达到接受滴速的目的。

6更换液体的技巧

更换液体时如液体瓶内加入其他药物,其压力与大气压接近或大于大气压,应先瓶口向上,插输液器,待片刻排出空气后再倒挂在输液加上。这样可避免液体由通气管流出减少药物治疗量而影响治疗。掌握更换液体技巧,可避免造成药物浪费和预防滴管内液面降低或流空使空气进入静脉,给患者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

7拔针的技巧

根据经验发现:最佳拔针时间是在滴壶内液体滴完,输液管中液面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或停止时。

7.1传统拔针法用棉签按压针眼处拔针,这种拔针方法的不足之处是:(1)会使针尖两侧对血管壁产生切割力,血管损伤可释放致痛因子;(2)血管内膜损伤,血小板聚集易形成血栓,出现血肿,不利于下次穿刺。

7.2无痛拔针法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由于进针角度及针梗走行方向不同,为了止血,血管针眼与皮肤针眼一样需要得到有效按压。按压针眼切忌边压边揉,反复揉按可使已凝血的血管针眼重新出血。凝血机制好者连续按压时间为2~3min,最佳按压时间为3~6min;凝血机制不好和用抗凝血药物者需按压15min以上。

8加快患者康复

输液过程中可适当的分散患者对输液部位的注意力,减少疼痛和寂寞,有利于患者康复。

9心理护理

在操作过程中,有效的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使其情绪放松愉快接受治疗,并详细讲解输液的注意事项等。

参考文献

[1]金哲芳.两种静脉输液排气法的比较[J].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9,10(8):161

节能减排小技巧第4篇

静脉用药是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建立机体与外界的液体通道,是药物进入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但在输液过程中,往往由于种种原因而使药物丢失,影响药效,现结合临床工作分析丢失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1 常见药液丢失的原因

1.1 配药操作不规范:(1)有的粉剂较难融化,在用溶酶溶解时,护士未等药物完全溶解,就急于抽取或抽吸不彻底,导致残余量较多,造成剂量偏小;(2)稀释药液时,由于瓶内压力过高,引起药液外渗;(3)选择配药用注射器不适当,使注入溶酶剂量不准确,导致抽取药液量有误差;(4)有的粉剂在加入溶酶后,溶量会增加,如果按照溶酶量来计算,出现计算错误。

1.2 输液过程中的丢失:(1)输液排气时未做到一次性排气成功;静脉穿刺困难,特别是小儿不配合,家属急躁等因素致使反复穿刺,或输液过程中出现外渗拔针更换头皮针反复排气等。据测算,排放头皮针内气体,每次会造成约0.5ml的药液流失。(2)担心瓶内剩余量少会造成空气栓塞,以至于瓶内还剩余药液时就催促护士换瓶、拔针,有的护士不做耐心解释,就拔针、换瓶。据测算每次更换输液瓶造成的药量流失一般在5~10ml左右。(3)家属疏忽、护士巡视不及时使茂菲氏滴管内液体流尽,更换液体时重新排气,致药液流失。这种情况一般会造成每次约10ml的药液流失。

2 应对措施

2.1 提高护士的责任心让每一位护士认识到,准确用药对于患者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提高药物剂量换算的准确性和速度,特别是在抢救病人时尤为重要。

2.2 掌握相关配药技巧:(1)对比较难以溶解的粉剂,要选用合适的溶酶及量,抽取溶酶后沿药瓶壁缓缓注入摇匀,等粉剂完全溶解后再抽吸相应剂量,针头插入瓶塞仅留针尖斜面,以减少瓶颈与瓶塞间的药物残留;(2)当瓶内压力过高时应先抽取空气再注入溶酶;(3)有的瓶内呈负压,抽取药液时不易吸净,应注入少量空气再抽取药液;(4)对于剂量较小的药物应选用容量小的注射器;(5)对于加溶酶后容积增加的粉剂要等溶解后根据新容积重新计算;(6)药物加入液体后,应反复回抽几次,以减少药物在注射器内的残存。

2.3 熟练掌握排气技巧排气时,右手将莫菲滴管下端反折并将其倒转,液体流入滴管1/2~2/3时顺转,让液体顺管壁缓慢流下,能有效减少输液管内有小气泡附着现象。

2.4 提高穿刺技巧,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对于穿刺困难的患者,或药价昂贵的药物,可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连接头皮针,待穿刺成功后再连接输液管。

2.5 加强穿刺后的护理工作患者自控能力差,穿刺成功后针头固定是关键,如小儿选择头皮静脉,三条胶布常规固定好后,第四条胶布固定在近侧耳翼,如选择四肢静脉,第四条胶布固定再次盘曲的塑料管,这种方法固定后稳定性好,有效地减少牵拉打折引起的输液故障,然后用小夹板固定相应关节部位。

2.6 加强输液时的巡视在输液时和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减少输液渗漏的发生,告知家属一些医学常识,如正常人的末梢静脉压为140cmH2O,而空瓶内压力只有90cmH2O,因此当瓶内液体剩余量少到一定的程度时,只会出现回血而不会输入空气。在输液过程中,如有气体进入莫菲滴管下段,应尽量采取挤压滴管下段的方法将气体赶入滴管内,减少再次排气引起的药液丢失,拔针时应等瓶内无液体,输液管内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为最佳拔针时间,用输液泵输液时当注射器内无液体时,可抽取5ml葡萄糖液输入,让延长管内残留药液安全输入再拔针。

2.7 积极应用新技术如留置针等,这样既可保护血管,减轻患者痛苦,减少药液丢失,减轻护士工作量,提高满意度。

节能减排小技巧第5篇

绿色建筑技能技术的应用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针对建筑寿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全方位的体现“节约能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以人为本”的理念。

1.1大力开发利用再生能源

1)太阳能发电技术,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白天给蓄电池充电,晚上使用蓄电池供电。LED太阳能路灯照明管线铺设简单,安全节能无污染,工作稳定可靠,省电费免维护。应普遍用于街道、小区内。在商业、办公楼等区域应采用屋面、幕墙太阳能板发电技术作为照明和储备电源,利于能源节约。

2)我国北方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可在建筑中利用风能发电与太阳能发电相结合的节能技术,采用外形新颖、别致的风车形式。这样,既节能环保又美化环境。

3)我国大部地区分布着地热资源(主要在东南沿海诸省区和内陆盆地区),这些地区1000~3000m深的地热井可获80℃~100℃的地热水。目前,陕西咸阳、河北雄县已全面开始使用地热资源进行住宅供暖、温泉洗浴等。后期可以开展温室种植、水产养殖、农业灌溉、工业利用等;也可以在建筑工程配套的室内采暖设计上采用地暖管安装方式,以利节能。

1.2加大节水技术设计开发和投入

1)我国现在很多城镇的排水系统基本是采用末端截污的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传统排水系统不但传染疾病细菌、污染河湖,而且增加污水处理成本,因此必须建立雨污分流系统。如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雨水可以直接排到河道,污水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再排到河道里。这样既可以防止河道被污染,又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费用。

2)我国北方大部地区缺雨少水,水资源利用也是绿色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内容,应考虑在水利用系统配套工程中室内供水管道采用净水、中水双管道设计。同时应进行雨水回收配套系统设计。雨水回收系统是利用设置的雨水回收集口,将场地、路面、屋面的雨水回收输送至地下设置的蓄水池中(可直接提供小区绿化用水)。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在建筑物顶部设置过滤池、沉淀池、净水池与水管相连向住户提供冲洗用水。该系统既可作为雨污分流系统的一部分,也可作为独立节水系统。

1.3建筑节地设计技巧应用

1)规划设计阶段应严格建筑节地理念,从住区角度合理确定日照标准,适当布置东西向住宅,楼座适当偏角、零星用地或日照空隙安排高层塔式住宅;在城市干道或公建南侧布置高层,以避免日照阴影对住宅的影响。在保证日照充足、通风、环境优美的前提下接近规划部门给定的容积率上限,充分利用土地。

2)建筑设计阶段应在提高建筑设计水平和技巧等方面考虑优化节地方案,如采用提高建筑层数(采用多盖小高层,少盖多层住宅),加大房屋进深;采用轻质隔墙等方式,减少用地面积增加空地绿化率。设置地下室、多层地下停车库或多高层停车楼等也是很好的节地措施。

2结束语

节能减排小技巧第6篇

【关键词】静脉输液;操作;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病人疾病治疗与抢救常用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操作虽然看起来简单,却有不少的操作技巧。如果使用得当不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1 静脉输液前的准备

配制液体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的药液,防止输液反应的发生。在输液瓶上标明患者的姓名、床号、加入的药品种类和剂量。与患者进行核对解释,取得其合作,从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

2 排 气

将输液瓶挂在输液架上,将茂菲氏滴管倒置,抬高滴管下输液管,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流入滴管内,当达到

1/2~2/3满时,迅速倒转滴管,使液体缓缓下降,当药液从针头流出1~3滴时,将调节器关闭,排气成功。

3 选血管

穿刺血管应选择粗、直、没有分支且弹性比较好的表浅静脉。显露明显、方便穿刺、疼痛轻、易于固定,既不影响患者的活动,又满足了病情的需要。

4 静脉穿刺

4.1周围静脉输液法

护士左手拇指绷紧并固定静脉下端皮肤,右手持针柄,使针尖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20°进针,见回血后再将针头沿血管方向潜行少许。

4.2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

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等渗盐水,连接头皮针头,用一手拇指、示指分别固定静脉两端,一手持头皮针沿静脉向心方向平行进针,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推入少量等渗盐水,确定针头在血管内后分离注射器,连接输液器。

5 输液管固定

输液贴固定不当会引起针头滑脱,针尖刺痛,刺破血管。第一条输液贴固定针柄,第二条带敷垫的输液贴覆盖针眼处,第三条输液贴固定头皮针管,第四条输液贴固定输液管。这样完全可以确保针不移位及针眼处的无菌。

6 调节滴速

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病人及输入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时输液速度宜慢;对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

7 更换液体

输液过程中,经常需要多瓶药液连续滴注,换瓶时可待液面下降至滴壶下段,用边旋转边轻轻挤压滴壶的方式拔出输液器,再插入另一瓶药液中,并检查输液管内有无气泡。掌握更换液体的技巧,可减少残余药液的浪费。

8 拔 针

最佳拔针时间选择在输液瓶内药液滴完,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治疗量,避免浪费。拔针时先分离胶布,只留压针眼棉签这一条胶布不分离,快速拔针后立即用大拇指顺血管方向按压两个针眼(皮肤进针点和静脉进针点),切忌按揉。

节能减排小技巧第7篇

1 常用药物丢失的原因?

1.1配药操作不规范:?

1.1.1稀释药液时,由于瓶内压力过高,引起药液外渗。?

1.1.2有的粉剂较难融化,未等药物完全溶解,就急于抽取或抽吸不彻底导致残余量较多,造成剂量偏小?

1.1.3有的粉剂在加入溶酶后,溶量会增加,如果按照溶酶量计算错误。?

1.2输液过程中的丢失:?

1.2.1输液排气时未做到一次性排气,特别是小儿静脉穿刺由于患儿静脉差,不配合造成反复穿刺反复排气,每次会造成0.5ml药液丢失。?

1.2.2由于家长疏忽,护士巡视不及时使茂非氏滴管内液体流尽,更换轮渡瓶时重新排气,这种情况一般会造成8ml药液丢失。?

1.2.3由于有的家属担心瓶内液体量少会造成空气进入或回抽以至于瓶内有剩余药液就催促护士换瓶或拔针,而有的护士不耐心解释就拔针、换瓶,这样每次会有5-10ml药液丢失。

?

2应对措施?

2.1掌握配药技巧:?

2.1.1当瓶内压力过高时应先抽取空气再注入溶液,有的瓶内呈负压,应注入少量空气再抽取药液。?

2.1.2对于难溶解的粉剂,抽取溶酶后沿药瓶壁注入摇匀,等粉剂完全溶解后再抽取相应剂量,针头插入瓶塞仅留针尖斜面,以减少瓶颈及瓶塞间的药物残留。?

2.1.3对于加溶酶后容积增加的粉剂应根据新增加量重新计算。?

2.1.4药物加入液体后应多回抽几次,以减少药物在注射器内残留。?

2.2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应该认识到药物剂量的准确应用对患者疾病治疗的重要性,特别在抢救病人时尤为重要。?

2.3熟练掌握排气技巧排气,右手将茂非氏滴管下端反拍,挤压茂非氏滴管使液体流入滴管1/2或2/3时放松茂非氏滴管下端反折处。?

2.4提高穿刺技巧,力争一次穿刺成功,对穿刺成功后针头固定是关键,加头皮静脉,三条胶布常规固定好后,第四条胶布固定在近侧耳翼,如四肢静脉,第四条胶布固定再次般曲的塑料管,这种主法固定后稳定性好,好动的患儿可用小夹板固定。?

2.5加强巡视,在巡视过程中加强与患者或患儿家长沟通,告知有关注意事项,当瓶内液体没有时不会出现空气进入或者回抽身到瓶内,告知患者,如有气体进入茂非氏管下体段,应尽量挤入滴管下段的方法将气赶入滴管内减少再次排气引起药液丢失,拔针时应等瓶内没液体,用输液泵输液时当注射器内元液体时,可抽取5ml生理盐水让延长管内药液输入再拔针。?

节能减排小技巧第8篇

【关键词】长镜头 画面景别 运动跟拍 教学设计 学校录制教学片通常采用多台摄像机拍摄,有的甚至使用便携式移动导播切换台,实现了现场编辑。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多机位拍摄教室内课堂教学还好操作,效果也不错。但体育教学却不宜采用多机位拍摄方式,采用单机长镜头的拍摄方式就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体育教学课的特点及选择单机录制的原因。

体育教学和一般的文化课有相比,有其特殊性。

1.1多在户外实施教学活动。一般来说,体育课都是在球场或者球馆进行,不存在拍摄教学课件的问题,但体育教学教学场地远远大于普通的教室,噪声、光线和风等自然条件对拍摄工作影响较大,对摄像师的专业技术要求高,而普通中小学校通常配置一名专业电教教师。所以单机方式也是自然的选择。

1.2学生人群比较分散,师生和体育器材移动快、范围大。体育既是运动,不是端坐在教室排列的整整齐齐。这就给多机位拍摄的分工协调带来很大的困难。如果是现场编辑,虽然导播可以调度指挥各个机位,但摄像机还需要多条信号线连接导播切换台,摄像机的移动和教学活动都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设备和人力资源的要求也显然高出单机方式许多。

2拍摄器材的选择。

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要求拍摄器材的轻量化。

2.1选择轻巧的摄像机。体育教学场地大,摄像机位固定是不合适的,摄像机必须跟随师生和器材的移动而移动,所以要选择重量轻、能够手持的摄像机。如果摄像机太重,抗在肩上,要不了几分钟手臂就麻痹了。

2.2选择轻巧的独角支架。为了减少画面的晃动,还是需要合适的摄像机支架。虽然三角支架稳定,但移动不够灵活。独角架重量轻,移动灵活。

3根据教学设计合理选择长镜头。

单机方式只能选择长镜头拍摄,录制人员要根据教学设计合理选择长镜头的个数和长度。

3.1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划分多个长镜头。体育教学活动一般有四个大环节:①准备活动,②讲解示范,③学生练习,④放松活动;②和③会有多次不同教学内容的循环。现场录制时各个教学环节的之间保留半分钟间隔,录制人员就可迅速移动并固定好机位,对教学影响不大。当然,这要在上课前和执教教师取得良好的沟通,这也并不困难。

3.2采用分层教学的要有多个长镜头。在体育教学复习课中常有分层教学,基础差的练习基本动作,基本动作规范的进行高级训练。基础训练和高级训练需要分别用一个长镜头来记录,这样有利于表现一堂课的完整性,教学情况也可以在录像片中得以清晰体现。如果基础训练和高级训练只用一个长镜头来记录,摄像机必然是左右摇来摇去,画面清晰度不高,教学情况和堂课的完整性都得不到很好地表现。因此,录制人员必须要和执教教师共同制定教学设计,协商安排分层教学的顺序、时间和地点。

3.3无分层教学的整堂课可用一个长镜头。这样的一个长镜头,从开机到关机通常会有40多分钟,对执教教师和拍摄人员都是一个考验。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合理科学,临场发挥还要好;拍摄人员要有扎实的拍摄技术,还要透彻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了解教学活动顺序,把握教学重点。最关键是能预判师生的运动情况,减少漏拍师生的精彩表现。这样的一个长镜头最能体现一堂课的完整性和师生的教学水平。

4确定录像片拍什么的问题。

录制教学活动片的最大困难是以谁为主要对象来进行拍摄,尤其是体育教学,学生人群比较分散,师生和体育器材移动快、范围大,录制人员易犯忽东忽西,频繁推、拉、摇、移镜头的毛病。

南京市电化教育馆凌嵘老师说,观众想看什么,就拍什么。大多数学生在体育课上表现活跃,课堂气氛自然很热闹。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教学录像片不能只见热闹的场面,却不能清晰体现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4.1镜头要紧跟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体育教师主导一堂体育课的进程,因此

以教师的活动为主线是体育教学录像片的最佳选择。录像片应充分记录教师的示范、指导纠错等技术动作,反映出教师组织学生训练的指挥能力和教学的组织能力。

4.2镜头要展示学生的训练和改进。学生分组训练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分组训练的方式方法和训练水平也能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录像片应能反映出分组训练训练时场面热闹的气氛,还要能突出个别重点学生。一方面是技术规范到位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在教师指导纠错前后的技术动作对比情况。

5需要注意的拍摄技巧细节。

体育教学场面复杂多变,对拍摄技术要求较高。

5.1拍摄时尽量避免逆光和明亮的背景;避不开时要把镜头迅速推到近景。

5.2根据教学队列情况灵活选择摄像位置。单机长镜头拍摄切忌长时间固定在一个机位,轻量化的设备能够满足适时调整摄像位置。比如学生分组训练成排站列时,摄像机位在学生队列侧前方;面对面成排站列时,摄像机位可在师生面中线一端;成圆圈站列时,摄像机位可在圆圈中央;当师生位移范围较大时,宜长时间的运动跟拍。总的原则是既要拍摄教学全貌,又要保证拍摄画面的饱和感,不要有过多的无关背景。

5.3根据运动情况灵活选择摄像画面景别。拍摄教师解说示范时,全景为主;当教师特别强调技术要领,比如脚步的移动、肘关节伸缩等细节时,摄像机位需要迅速靠近教师,或者把镜头迅速推到特写。拍摄学生分组训练时,远景为主;同时留意动作规范的学生,适当给些中近景或特写;准备、恢复放松活动期间也是如此。景别的变化考验拍摄人员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拍摄经验和现场观察能力;变化景别要有准备和目的性,切忌盲目频繁推拉镜头。合理的景别变化能够改变长镜头的单调缺点。

5.4巧妙利用独脚架来调整拍摄角度。调节独脚架的多级伸缩杆至1.3米,加上摄像机约有1.4米的高度,这个高度适合正常的平拍;但不要全部锁死伸缩杆,而是保留一级伸缩杆上下滑动的功能,这样就能既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又可以进行俯摄和仰摄;运动跟拍时要稍稍提起独脚架,以免脚踢到独脚架造成画面的严重晃动。单独师生的拍摄以正面为主,多人的拍摄以侧面为主,要通过移动或者升高摄像机来减少从背面拍摄师生。

5.5尽量靠近师生拍摄,保证声音和人物匹配。马路上行驶的汽车、邻近上课的师生,甚至本堂课训练的学生会都对拍摄拾音产生干扰。从全景变化到中近景和特写时,噪声会淹没拍摄人物的声音,出现声音和人物不相匹配的现象。因此要少用摄像机的推拉功能,而是通过移动摄像机靠近师生拍摄提高拾音质量,保证声音和画面协调一致。拍摄时,尤其是跟拍时要注意师生和教学器材的运动,以免发生碰撞。【参考文献】

[1]向卫东.电视摄像技术[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徐 明.课堂教学电视教材摄制技巧与体会[J].现代教育技术,2003(06)

[3]谢小粮.精品课程实录系统方案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10)

[4]徐秦芳.浅淡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的摄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