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城市发展方式

城市发展方式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26 14:51:27

城市发展方式

城市发展方式第1篇

关键词:城市雕塑;艺术形式;发展方向

城市雕塑不仅可以有效改善环境,还具有多样性,各地区可根据自身的发展程度、文化环境等合理选择雕塑。城市雕塑分为多种类型,如,在形状上有圆雕、浮雕等。对于城市雕塑的安置方位,可放于建筑物旁边、喷泉中央、林荫小路旁,也可在空旷的地方单独安置。如今,多数城市雕塑是由专业的设计师从该地区的各种角度进行设计的。城市雕塑具有历史性与人文性,往往在一定程度上象征着某个历史事件或某种文化底蕴。

一、中国雕塑的发展历史

在古代,中国人便开始不断研究和开发雕塑。殷商至战国时期是雕塑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两汉至晋朝;第三个阶段为南北朝至五代十国;最后一个阶段为宋朝至清朝时期,这也是雕塑繁荣的时期。在唐宋时期,雕塑的雕刻技术、雕刻工艺等都远远超过汉代。明代经济繁荣鼎盛,在手工业等方面有着明显的进步,但该时期的雕塑代表性不强,不能生动地表现出该时期的特有历史,作品的象征性也不明显。以往的小型雕塑常被用作配件、首饰等,图案纹理以动物、几何纹路为主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变迁,雕塑已经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如旅游业、服装业等。雕塑的制作分工也越来越明细,实现了自动化制作,有效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

二、城市雕塑的概念

1.城市雕塑的含义

城市雕塑是在空旷的地方对于建筑的多种设计,是能够象征地区特色的雕塑作品,可以放置于公共场所或建筑物旁,起到平衡设计的作用。

2.城市雕塑的类别

(1)主题性雕塑

主题性雕塑的代表作品为横店红军长征博览城,它是规模大、代表性强的雕塑作品,占地面积600万平方米,内容是红军长征,表现了红军长征路途的艰辛,展示了长征的各种险难路途,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教育、国防教育。由此雕塑作品可看出这一类型雕塑的显著特征,即代表一个时期的历史特点,具有一定的主题。

(2)标志性雕塑

标志性雕塑往往作为识别一个城市甚至国家的标志,如,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是为了纪念独立战争胜利而设立的,反映了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向往自由、为了独立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如今,自由女神像已经被人们熟知,甚至成为美国的一个旅游文化景观。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类型的雕塑,如具有陈设性的雕塑、实用性的雕塑、装饰性的雕塑、纪念性的雕塑与大型艺术综合体。

3.城市雕塑的特点

(1)地域性

城市雕塑的建筑形式与特征取决于当地的地域特征,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特色与建筑标志,因此,不同城市的城市雕塑也往往有所差异。在建筑城市雕塑的过程中,须结合不同方面的因素,如该地域的民俗文化。可能一座雕塑在该区域是一种和谐的象征,而在另一区域便成为一种禁忌。

(2)历史性

具有历史性的城市雕塑代表该时期发生的事件与事件对于人们观念的影响等。城市雕塑的发展犹如一本历史教科书,不同的城市雕塑代表不同的时期。如,城市雕塑作品《艰苦岁月》的文化精神流传至今,甚至出现在小学课本中,目的在于从小培养学生的艰苦意志与不畏艰险的品质。

(3)纪念性

歌颂英雄事迹的形式有许多种,如,可通过歌曲、教学、影片等进行精神传承。同样,城市雕塑也具有一定的纪念性,可以用来歌颂重大事件或重大人物,或宣传某一地域的精神文化,到外地旅游的人往往会通过城市雕塑感受当地的精神文化。这就是文化的传承,表现了一个民族的美好愿望与理想。除此之外,城市雕塑的特点还有很多,如人文性、时代性、启迪性、象征性等。

三、雕塑的艺术空间形式

1.独立

所谓的独立雕塑是指本身便具有象征性的雕塑,它不需借助其他建筑物而独立存在。雕塑的独立形式是由其地域的文化特征、民俗决定的。如,雕塑珠海渔女位于珠海的香炉湾畔,独立置于环海大道中,整个雕塑大方、美丽,举着璀璨珍珠的渔女显得更为美丽无瑕。一对对情侣路过,更衬托出它所代表的光明与美好。一些青年旅行者喜欢在此拍照留念,就算素颜与珠海渔女雕塑合照,也不失美感,甚至会增添不少朴素与淡雅之情,体现了一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贵品质。除此之外,在广东省,同样有一座著名的城市雕塑建筑深受人们喜爱。国内的城市雕塑建筑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代表性建筑被建立起来,影响最大、意义最深远的雕像之一是广州的五羊石像。该建筑位于越秀山木壳岗,近年来已经成为旅游者到广州旅行的必去景点之一。作品中大山羊俯首眺望,深沉而庄严,它的四周有四头小羊,有的觅食,有的跪乳,有的嬉戏打闹,栩栩如生,十分调皮可爱。雕塑结合当地五位仙人下凡,骑着五只羊,飞至广州,留下了谷穗的传说,表达五谷丰登、衣食无忧的美好愿望。

2.依附

依附是指雕塑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依附于外界建筑,共同表达某种意义。如,美国国家纪念碑位于美国的拉什莫尔山山峰上,有四位美国总统的头像,分别是华盛顿、杰斐逊、罗斯福、林肯。四座雕塑相互依靠,一起构成了一个雕塑群。这组雕塑灵活地结合每位总统的外貌与性格,如,对于林肯,更多的是一种庄严、肃穆的性格,相应地雕塑也比较严肃。四座雕像面部不在一个方向,但其目光有一个共同的焦点,很好地将湖水山色结合在一起。美国国家纪念碑不仅具有纪念性,还具有象征意义。纪念性在于人们对美国历史文化的纪念,从美国成立至今,各位伟人的贡献不可磨灭,而其象征意义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围合

所谓围合式雕塑,便是由一个建筑中心向四周进行扩展建筑的雕塑,它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围合式雕塑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制造归属感,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如欧式雕塑喷泉、武汉辛亥革命博物馆等都采用了围合式设计,有效增强了雕塑的可观性,整体上提高了有序性,空间布局较为简单,有明显的格局与界限。

4.覆盖

罗马式建筑与雕塑往往采用覆盖式,建筑外观宏伟,常在雕塑上方搭建一个屋顶或建筑物,以拱形为主,给人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另外,教堂雕塑也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教堂常选用各种有代表性的雕塑柱子。如,圣彼得大教堂的雕塑设在廊柱上,大殿内的圣彼得铜像头顶有金属圈,象征着圣人,右手举起表示美好的祝愿,握着两把钥匙的左手代表着神权。

四、城市雕塑的发展方向

1.加速城市化进程

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雕塑本身的地域性、纪念性、历史性等决定了城市雕塑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虽然城市雕塑刚进入中国时发展速度较慢,但由于现在我国科学技术、经济水平等显著提高,成为世界强国之一,我国的雕塑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而雕塑的发展又会反作用于社会,加速城市化进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两者的发展相辅相成。没有好的社会条件,雕塑无法正常发展,同样,雕塑水平也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底蕴。

2.为大众所接纳

随着经济发展与相关技术的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所追求的不仅是简单的温饱,更注重高质量的生活。在促进雕塑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没有人们的需求,城市雕塑便失去了观赏价值与利用价值。所以,城市雕塑的发展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纳并关注城市雕塑文化,这是城市雕塑的人文性决定的。如今,更多的城市雕塑贴近人们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

3.成为观赏景观,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由于城市雕塑很好地结合了城市中空旷的空间,许多城市雕塑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标志性建筑,成为该地区的旅游景点,对于本地旅游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城市雕塑综合刻画该地区的文化景观与民俗特征,给人们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对于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4.提高城市的美观性

城市雕塑是一种三维空间的艺术,它被安置在公共场合与人流量大的地方,强调观赏性,可以大大增强城市的美观性。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雕塑在提供观赏价值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城市的美观性。雕塑的鲜明色彩对于一成不变的城市具有一种点缀效果。

五、结语

文章从整体上理解城市雕塑,综合讨论城市雕塑的概念、特点、意义等,且探讨了城市雕塑的艺术形式与发展方向,客观讨论城市雕塑对城市及市民的重要性,认为城市雕塑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胡永超,承杰.论铜雕塑艺术的外在形式与现代城市环境发展关系——铜陵市城市雕塑调查与研究.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6).

[2]程塑.哈尔滨探讨城市雕塑和环境艺术发展方向.城市规划通讯,2000(19).

城市发展方式第2篇

关键词:地铁 新生活方式 TOD 上盖物业 开发战略 综合发展区(CDA)

    1问题的引出

    地铁是国内的新兴行业,具有高投入、低收益、慢回收的特点。国外的地铁多属福利性机构,由政府补亏。香港地铁则由于政府支持、给予足够的土地开发权,加之人口密度和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成为自负盈亏的典范。而在内地,究竟应当将它定位为公益性的福利性机构还是自负盈亏的商业性企业,尚没有适合国情的先例可循,是一直具有争论性的、也是在不断探索的问题。在国企改革的大趋势下,这一问题已被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由于仅靠地铁票务收益要想收回投资极其困难,而依靠政府补贴既不符合国企改革的大方向,且不利于公司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让补贴变成一个长期的财政包袱,终究会成为政府的一件棘手的事情。所以,从国情的角度考量,地铁企业根本的出路就是走市场化的道路。

    2问题的解决思路

    由于票价的管制和自律,在路网最终形成前,地铁企业早期的亏损不可避免。因此市场化的有效办法之一就是实施一体化经营。其核心是由政府提供一些沿线上盖土地资源,借助TOD模式,通过地铁公司的商业运作,以交通导向促进物业定向、定点开发,以物业开发创造客流发生源而增加票务收入,以物业销售利润补偿运营亏损,形成良性循环,维持可持续发展。

    对于地铁企业而言,物业开发已不再是一个传统概念中的第三产业,而是一个在国企改革大趋势下,能否根据国情特点找到一种有利于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有利于加速地铁网络建设、有利于促进城市化发展进程、有利于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隐含于为他人的创造性服务之中。不能对城市作出贡献,不能为市民创造价值,物业开发就只能是企业的一厢情愿。所以,广州地铁公司将物业开发战略定位在“为市民创造一种基于轨道交通的崭新生活方式”的基点上,将企业的发展战略纳入整个城市发展战略的轨道之中,以使一体化经营的愿望获得政府的采纳,赢得市民的支持,形成“借风使船,顺水行舟”的效果,实现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共羸。

    一体化经营的核心就是通过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发地铁上盖物业,创造地铁综合发展区(CDA),引导并强化市民生活方式对地铁交通的依赖,创造诸多以轨道交通相串联的地铁经济圈,在城市化发展进程(所谓的新造城运动)中发挥关键性的引导作用。

    3基本形式研判

    3.1  新造城运动的兴起

    3.1.1  国家“十五”计划中重点强调要加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这就意味着一场“新造城运动”的开始。加快城市化必然成为广州新的经济增长点。

    3.1.2  在国家整个发展格局中,长江三角洲区域的迅猛发展已形成超越珠江三角洲区域的势头。为形成良性友好竞争的态势,广东省试图利用毗邻香港、澳门的地域优势,采用“大珠三角”战略,加快各主要城市的组团式发展和串珠式衔接,以加速区域的发展。

    3.1.3  鉴于世界经济衰退对港澳经济的影响,促使港澳采取向内陆纵深渗透、延伸以支撑其经济发展的政策应对。粤港澳更为广泛和深层次的经济融合趋势已初露端倪。这种融合必将对珠江三角洲区域的泛城市化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城市发展方式第3篇

【关键词】中央城市工作会议 城市发展 城市治理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开始步入城市社会。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5%。城市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城市工作会议,更是凸显了城市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城市治理的新思想,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新理念。“以人为核心”,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发展依靠人民力量、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幸福”。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就是摒弃过去大搞土地扩张、土地财政和造城运动而无视城市建设主体与城市主人的错误做法,回归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次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的指导思想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无疑是高瞻远瞩、适逢其会。特别是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提出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各环节都要发挥全体人民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体现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人本理念。

其次,提出了人文、智慧、绿色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新目标。“人文”就是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要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彰显城市人文精神,留住城市发展的“魂”。“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智慧”就是依靠人的智慧来发展城镇,产业智慧化、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等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城镇发展,“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绿色”是指城镇发展要与所处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承载能力相匹配,能够实现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永续发展,留住城市的“根”,“把握好生a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建生态宜居的城镇体系。“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开始步入城市社会。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目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5%。城市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套开城市工作会议,更是凸显了城市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党的十以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城市工作,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城市治理的新思想,为提升城市治理能力、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首先,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新理念。“以人为核心”,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发展依靠人民力量、城市发展为了人民幸福”。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就是摒弃过去大搞土地扩张、土地财政和造城运动而无视城市建设主体与城市主人的错误做法,回归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正确轨道上来。这次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城市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改革创新、依法治市”的指导思想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无疑是高瞻远瞩、适逢其会。特别是明确提出“推进城镇化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要提升建设水平,加强城市地下和地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海绵城市,加快棚户区和危房改造,有序推进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提出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各环节都要发挥全体人民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鼓励企业和市民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真正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体现了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人本理念。

其次,提出了人文、智慧、绿色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新目标。“人文”就是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要传承地域特色文化,彰显城市人文精神,留住城市发展的“魂”。“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智慧”就是依靠人的智慧来发展城镇,产业智慧化、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等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依靠创新驱动城镇发展,“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释放城市发展新动能”。“要加强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和功能整合,建设综合性城市管理数据库,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绿色”是指城镇发展要与所处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承载能力相匹配,能够实现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和永续发展,留住城市的“根”,“把握好生a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建生态宜居的城镇体系。“人口和用地要匹配,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城市建设要以自然为美,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要大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再次,提出了渐进、多元、集约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新路径。“渐进”就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承认“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遵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这一客观规律,汲取一些国家城镇化超前失控的教训,逐步适时地推进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60%,户籍城镇化水平达到45%,这一目标是稳妥可行的。如果措施得力,户籍城镇化水平还会更高一些。“多元”就是要有多元化的产业和区域来支撑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实行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建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的城镇体系,在东中西与南中北均衡布局城镇群落,多类产业、多个地区、多种城镇载体共同支撑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集约”就是要划定各类主体功能区边界,在承载力较强的地区,形成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聚集效应与规模效应,在自然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发展城市群,“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不断提升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内涵与质量。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责编/杨鹏峰 美编/宋扬力开展生态修复,让城市再现绿水青山”。“城市交通、能源、供排水、供热、污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要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

再次,提出了渐进、多元、集约的新型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新路径。“渐进”就是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承认“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有其自身规律”,“城市和经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遵循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这一客观规律,汲取一些国家城镇化超前失控的教训,逐步适时地推进城镇化与城市发展。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水平达到60%,户籍城镇化水平达到45%,这一目标是稳妥可行的。如果措施得力,户籍城镇化水平还会更高一些。“多元”就是要有多元化的产业和区域来支撑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各城市要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明确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强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协作协同,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发展格局”。实行就地城镇化与异地城镇化相结合,建立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发展相结合的城镇体系,在东中西与南中北均衡布局城镇群落,多类产业、多个地区、多种城镇载体共同支撑城镇化和城市发展。“集约”就是要划定各类主体功能区边界,在承载力较强的地区,形成城镇化与城市发展聚集效应与规模效应,在自然条件较好地区集中发展城市群,“结合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战略,明确我国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功能定位。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科学规划城市空间布局”,“树立‘精明增长’、‘紧凑城市’理念”,“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实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不断提升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内涵与质量。

城市发展方式第4篇

关键词: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方向

 

一、城市休闲文化及休闲文化产业

在城市生活领域中,休闲已经成了基本和主要的组成部分,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事务之余,以文化创造、文化享受为出发点,以身心放松、消遣娱乐和个人拓展为利益目标,选择娱乐、运动、社交和学习等方式,体验和实践着个性化的生命状态和行为方式,追求快乐,完整、全面、健康地发展自己、实现自身的价值。各种休闲消费在城市产业中的市场份额最大,休闲市场已成为城市产业市场的主流,具有最大、最现实的市场价值。据美国权威人士预测,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将成为下一个经济大潮,并席卷世界各地。专门提供休闲的产业在2015年将会主导劳务市场,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有一半的份额,新技术和其它一些趋势可以让人把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1]。

“休闲文化”是指与“休闲”密切相关的一切人类活动及其表现。它包括休闲的方式与内容、休闲的民族特色、休闲的作用和功能、休闲的历史走向等等。而休闲文化产业发展方向,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文化领域,特别是以娱乐业、服务业等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一般包括国家公园、博物馆、体育、影视、交通、旅行社、餐饮业、社区服务等多方行业的综合产业群。

二、休闲文化产业的价值和产业发展模式

休闲文化产品消费掉的并非单纯的物质性产品,隐含了“消费同时产生体验”的消费过程。消费转型引起的文化需求是休闲文化产品商业价值的重要来源。在当今社会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诉求易于满足,而情感诉求则需要深入的探究和开拓。因此休闲文化产业的价值就在于极大地发掘这种内在的诉求,满足人们情感需求,从而达到引导消费的目的。

休闲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原材料的。它有自己的一套实现商业价值的产业模式。休闲文化还具有较强的产业牵动性和“波及效果”[2]论文的格式。发达国家休闲产业发展模式是在物质产业获得根本性发展后,文化产业紧随其后发展起来的。当前我国物质产业比较发达,但是文化产业没跟上。如何把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资源提升为文化产业的要素,值得深入研究。文化产业的发展,必然要依托新的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文化传承与时尚的有效组合[3]。通过组合文化资源树立国家的文化形象,进而带动一国文化与非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

三、金华市城市休闲文化产业的状况及基础

金华市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金华市着力打造文化精品,发挥产业优势,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文化产业又得到新的发展,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金华市的主要产业之一,并正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根据第一次经济普查数据测算,2004年金华市休闲文化产业增加值53.06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7%,分别比全国和浙江省平均高3.5和2.5个百分点;休闲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8.5万人,占二三产业全部从业人员的7.6%;2007年金华市休闲文化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从业人员近三十万人,休闲文化产业增加值达85.26亿元,比2004年净增32.2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8%,比2004年上升0.1个百分点发展方向,比浙江省地级城市平均值高3.3个百分点,占浙江省休闲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3%,比GDP占浙江省的比重高6.5个百分点。

 

指标

2004年

2007年

增加值(亿元)

从业人员(万人)

增加值(亿元)

占全省

比重%

金华市

浙江省

金华市

浙江省

金华市

浙江省

核心层

11.20

95.66

2.87

18.47

19.66

142.84

13.8

4.11

48.61

1.55

12.72

7.88

83.15

9.5

相关层

37.75

233.34

14.08

78.90

57.72

369.94

15.6

文化产业合计

53.06

377.61

18.51

110.09

85.26

595.93

14.3

GDP

925.58

11648.70

/

/

1465.75

18780.44

7.8

占GDP的比重%

5.7

3.2

/

/

5.8

城市发展方式第5篇

摘要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从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实际出发,应着重强调以下六个方面。1、要以人为本引领转型。2、以超常发展加快转型。3、要以协调发展推动转型。4、要以全面发展提升转型。5、要以可持续发展实现转型。6、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循环经济。7、尽早树立加快转型发展的观念。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转型科学发展观

资源型城市是作为依托自然资源的开发、经营而建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城市,曾经而且还在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大量的资源和资金支持。目前,大部分资源型城市所拥有的可供开发的后备资源已经不多,很多矿山即将关闭或面临关闭的威胁,这种状况造成了资源型城市负担过重,普遍面临两大发展难题:支柱产业单一;后备资源不足。如果不能客观认识这一状况,及早调整发展战略,资源型城市必将会陷入“矿竭城衰”的困境。因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体现。资源型城市历史上的发展方式是多样的。有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有暴力掠夺式的发展,有饮鸩止渴式的发展等等。实践已经并且继续证明这些违背了事物本质规律的发展方式给人类带来温暖和光明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致命的灾难和威胁。而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倡导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相互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通过不同产业间的组合和补充,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布局,从而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即实现环境、经济与人的全面发展的“三赢”。所以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体现。

2、现阶段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发展不但包括经济增长,而且要求经济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只有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辩证的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个方面的重大关系,才能消除当前经济运行当中的一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才能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从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情况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实际出发,应着重强调以下六个方面。

1、要以人为本引领转型。确立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指导思想,真正把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以人为本”上;在转型的实际工作中,要深入研究解决好人民群众经济权益、政治权益、文化权益等三大权益,注意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当前尤其要把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经济权益放在突出位置,但也要注意资源型城市的环境质量。

2、以超常发展加快转型。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离开了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无从谈起。发展,对于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发展来解决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丰富发展的成果。因此,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资源型城市转型,不但要讲加快发展,还必须讲超常发展。所谓超常发展,应包括以下三层含义:资源型城市转型要有超常的发展速度;还需要有超常的经济效益和超常的发展质量;要努力实现超常的发展速度与超常的经济效益和超常的发展质量的有机统一。

3、要以协调发展推动转型。结构性矛盾一直是制约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根本性的矛盾。以乌海市为例,近年来乌海市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一定突破,但非煤经济发展不快,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已成为新形势下制约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两大瓶颈。因此,要在加快发展“两非经济”上实现大的突破。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转型,要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制定优惠政策,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非公经济。鼓励私人投资大量建立中小企业,安排大量下岗劳力再就业,是国内外转型的重要措施。

4、要以全面发展提升转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转型,必须把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到经济和社会同步转型的轨道上来。以乌海市为例,目前建议抓好三件事:第一,在完善城市生产功能的基础上,侧重强化城市的社会服务功能。第二,挖掘好、发展好乌海市的蒙元文化和荒漠草原文化,通过创建、宣传草原书法城、赏石城,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第三:进一步利用好乌海独特的气候条件,光照充足,日夜温差大,农区污染少的特点,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5、要以可持续发展实现转型。可持续发展观是人类发展观念的重大革命,全方位的拓展了发展的内涵。资源型城市基本上是在传统的发展观及其发展模式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的,形成了相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首先应解决思维方式和发展观念的转变问题。要通过各种手段,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破除长期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更新发展理念,树立强烈的可持续发展观。要切实增强城市转型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快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由“开发—矿产品—尾矿”的线形经济运行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运行模式转变。

城市发展方式第6篇

【关键词】加快经济发展 发展方式转变 城市增长管理 协动

二十一世纪,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成为我国社会经济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也是我国在较长一段时期内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和和重要目标。城市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引领并示范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所以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时要协动城市的增长管理,使二者达到共赢。

一、目前我国城市增长管理过程中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是挑战。城市规模的扩大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但却在发展中盲目建设,致使大片土地流失、住房紧张等问题。

(1)城市发展观的问题。城市发展观是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目的等的根本观点,指引着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重要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影响着城市发展的全局性。俗话说: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市政府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片面追求政绩观的城市增长观,所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淡化城市管理,追求表面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我国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那么科学的城市的发展观也不例外,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虽说发展为第一要务,但是它是统筹兼顾,而不是片面追求发展。但目前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在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城市建设等方面的管理与处理方式追求的是发展,并未做到统筹兼顾。

(2)减排、节能问题。近年来城市的发展模式采用的粗放型、拉动型、外延型等方式,致使我国的能源消耗量大,能源消费水平迅速增长,追求高耗能产业快速增长,导致我国能源浪费量大。同时,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在改造中只追求城市景观的美化,根本不考虑环境的污染和能源的浪费,最终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枯竭以及廉价劳动力没有剩余等。

(3)拆迁改造问题。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城市的建筑日益增多,在更新城市面貌的同时,也造成频繁、无序拆迁现象经常发生,造成资源的极大的浪费。一般建筑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而频繁拆迁并非是因为质量问题,这种现象说明我国的城市规划还不够成熟。

(4)土地资源的浪费。随着城市化规模的扩大,城市的发展必须拓宽用地,所以致使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盲目侵占土地,一些开发商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无序开发土地等现象发生。如果毫无规划的开发利用土地,在有限的时间年限内,将会造成无地可用。

(5)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政府为了发展城市经济,在不合理规划下就对城市的基础设施拆除重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市、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却造成国家资源的过渡浪费。

(6)交通堵塞。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数量也逐渐增加。由于交通道路的有限性,而汽车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城市交通堵塞,交通堵塞将会浪费人们的时间以及对行车成本造成巨大损失,同时因交通拥挤发生汽车追尾等交通事故的数量也不断增加。

(7)内涝现象发生。由于城市的排水系统规划的不合理以及建设管理滞后致使一旦发生强降雨,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就会坍塌,从而使市内出现内涝现象,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同时内涝也会给城市经济带来损失。

二、基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城市增长管理协动

(1)积极转变城市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城市管理体制和发展方式也应该随之发生转变和改革。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政府要要转换角色,树立“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并将其理念始终贯穿于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思想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精神需求,使他们在平等、自由的大环境下健康发展。城市的发展方式要改变以往的追求经济增长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建立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社会,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

(2)建设紧凑型城市和精细型增长方式。建设紧凑型城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它强调是的在紧凑中完善城市功能。在紧凑中完善城市功能不仅要调整城市的发展模式,如在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城市住房等方面,同时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城市在发展中转变观念、建设制度与机制等。城市在发展中要坚持紧凑的用地密度,坚持低碳、节能、绿色的经济发展的原则,使资源得到最有效地利用。

(3)并举科技创新、管理、规划等措施。随着发展方式转变的城市增长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政府、企业、市民等在思想上对该发展观念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在科技、管理、规划等方面也要有创新和保障。

科技的发展可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现在新型的一些产业中,它是科技与产业的融合,是科技创新的新方向,也是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每一个城市需要根据科技制定该城市的发展规划,重点发展那些具有潜力的领域,在较短时间内使城市发展取得经济效益。利用高科技改变产同产业的发展模式,提高科技含量,使企业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

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没有合理的规划,城市建设将会陷入无序状态,如拆迁频繁、交通拥堵、内涝等现象。而合理的城市规划使城市在发展中对这些问题可以进行适时调整。在新一轮城市建设中,设计规划者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规划城市建设,以低碳城市和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制定一个科学、合理地城市规划方案。

加强城市管理。城市的发展“三分靠规划,七分靠管理”,由此可知,城市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管理的方式根据城市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管理,如交通拥堵问题上,可以采取分类管理、分时管理、分区管理等多种管理手段,同时也可借鉴其他国家的交通管理经验解决交通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方便市民的生活。

(4)多空间开发利用城市的所有资源。由于土地资源日益紧张,所以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不能仅局限于地上的发展,而要对城市的地上、地下、空中等多空间进行规划与开发,使空间一体化,真正实现城市发展中的高效化与立体化。

我国人口资源众多、土地资源短缺,所以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不断开发空中和地下空间资源,地下空间的开发,如修建地铁可以有效地缓解地上交通堵塞的现象,空中立交桥的修建,也可以缓解城市主要交通道路上的拥堵现象,这样不仅节约了人们的时间,而且降低的行车成本,空间一体化的发展是城市发展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其具有一定的可实施性。

三、结语

加快城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是实现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将城市经济的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城市管理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建设新兴产业、促进技术创新,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做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引路者,从而实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市增长管理的协动与共赢。

参考文献:

[1]刘荣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城市增长管理协动研究[J].城乡管理,2012,(02).

城市发展方式第7篇

[关键词] 城市制度;跨越式发展;制度先导

一、城市制度:城市发展的实践呼唤

我国城市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率,加快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对我国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发展层次、综合实力及国际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加快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已成为我国各地区的重要发展战略。

城市作为要素众多的复杂系统,人口、环境、资源、产业、管理等诸多方面是以什么为基础整合,形成良性的城市运行系统?推动发展城市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应该以什么为核心推动城市的发展?如何保证城市发展目的与手段的协调、合理化?对我国而言,在全球化背景下,历史文化传统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需要同步推进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而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又是城市发展的两个阶段,那么我们如何协调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如何实现城市发展的良性跨越?

这些问题不解决,城市发展目标将是盲目的,城市发展战略将是低效的,城市发展过程将是无序的。从我国城市发展实践看,也确实暴露出不少问题。比如,有的地方不注重城市工业的发展、改造、升级,忽视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间的互为基础、互相支撑,将城市发展简单等同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环境改造和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的地区用变更户口,将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的方法快速提高人口的城市化率;有的地方用变更行政区划,将城市周边乡镇划为城区的方法提高其城市化水平;有的地方不能处理好城市发展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城市发展等同于单纯的领导决策、政府行为;有的地方脱离本地实际,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缺少反思,盲目照搬较发达城市的发展模式。诸多实践问题进一步说明,科学认识是科学实践的先导,对城市本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本质的深刻认识是正确推动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笔者认为,我国城市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都与城市研究中“制度视角”的缺失有关;城市制度是整合城市诸多要素的核心,城市有序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的重要本质;能否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社会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自觉程度的重要标准,自觉推动城市制度转换是城市发展进入自觉阶段的根本标志;反思城市制度,借助系统方法和哲学思维全面、深刻地把握城市本质,是推动我国城市良性、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与重要前提。

二 交往规则:城市制度的本质

人们往往把城市化等同于城市人口的相对增加,城市建成区面积的不断扩大,或城市相对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人口、城区、经济总量无疑是城市化的重要基础和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但人口、城区与经济总量只是城市的外延与现象。城市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或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多样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的聚集地,代表着一种生活和生存方式,它的基础是一种制度和规则。城市发展史也就是城市制度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作用的辩证发展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交往方式和规则的转换史,及城市制度的转换史。城市制度是城市的深层内涵与本质。

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是近代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两个阶段。工业革命至二次大战,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阶段。二次大战后,随着国家失业救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的启动,西方发达国家在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充分城市化”以后,开始向城市现代化转换。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比重逐渐上升的过程,市场经济的成熟过程,也就是其城市现代化逐步深化与成熟的过程。人们往往用基础设施完善程度、新兴产业的比重大小、社会公共事业的发达程度等作为城市现代化的指标,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不应忽视的是,以上诸方面的进步都离不开完善、规范的城市制度的支撑。从本质上看,发达国家城市现代化成熟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较完善、合理的城市制度,即完善的市场体制、合理的民主机制与开放、平等的市民交往习俗的统一。城市制度的成熟与完善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西方发达国家并不是城市发展的终点。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一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引发了诸多社会与心理问题。而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诸多问题的重要基础是反思现有城市制度的不足,建构更加完善、合理、人性化的城市制度来引导城市发展。城市制度的进一步转换、合理化,是城市进一步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条件与保障。

所谓城市制度,是发展主体在观念特别是行为实践中,对城市本质、结构、功能、意义、价值等的规则性确认。首先,从一般规则论看,城市制度也就是城市交往规则,城市存在与发展的规则,城市成员在多层次交往中所形成与体现的规则,包括以上层建筑为基础的正式制度(如有关城市准入、发展的法规)和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非正式制度(如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相互交往,对待外来人口等的习俗、习惯)。其次,从城市存在的基础看,城市制度是城市存在的规则支撑,城市发展的深层依据,及城市的深层本质。城市代表着一种相对独特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交往方式,城市制度是新型生产、生存和交往方式的存在依据。一定意义上,城市的发展也就是多极主体多层次交往的不断扩大、深化与合理化,而规则即城市制度的不断合理化是城市有序发展的根本保障。离开了城市制度,城市就无以存在、无以发展。第三,从发展资源看,城市制度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性资源。城市资源是以制度资源为核心的自然资源、经济基础与文化传统的统一。没有城市制度的“调控”,也就没有自然环境、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城市资源的合理、有序、高效整合。第四,从城市内在结构与发展动力看,城市制度是城市内在结构的灵魂,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动力。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构成了城市的内在结构与动力系统,城市制度内存于这个系统的每一方面,是其正常运转的调控中心和神经中枢,合理的城市制度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第五,从文明构成看,城市制度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人类交往是物质交往、精神交往与规则交往的统一,规则交往的不断合理化构成人类的制度文明。城市作为人类交往的产物与场所,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的统一体。制度是城市的灵魂,城市制度是城市文明的高级形态,是城市精神、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的现实集中体现。第六,从发展评价标准看,城市制度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本质参数。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水平,不仅体现为城市的产业类型、经济总量、人口数量,还体现为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程度,城市权力的公共化程度,城市成员日常行为的合理化程度等,而这些方面的整合也就是城市制度的发展程度,因此城市制度的合理化程度是城市发展的根本尺度。第七,从发展自觉程度看,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城市发展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能否以制度创新为动力推动发展是区分“自发发展”与“自觉发展”,衡量发展自觉化程度的重要尺度。城市现代化水平最终体现为城市制度的发展水平,认识城市制度的本质,以制度创新为先导推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是城市发展的自觉化。

三 正式与非正式规则:城市制度的内容分类

城市制度是城市社会关系、公共关系的规则性确认。城市社会生活的多样性、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制度的复杂性、多样性。城市发展中的每一种社会关系都对应着一种城市制度。从宏观社会领域看,城市制度有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或生产制度、生活制度,或生产制度、分配制度、交换制度、流通制度;从城乡关系及城市发展过程看,城市制度包括城市准入制度、发展制度、保障制度等;从城市主体需要层次看,城市制度包括生存制度、安全制度、发展制度、享受制度等;从社会管理角度看,城市制度有工商制度、税收制度、交通制度、司法制度等;从社会资源构成看,城市制度有人口制度、自然资源制度、环境制度等;从社会实际交往与日常生活看,城市制度则包括工作习惯、生活习惯、社会习俗等。从其它角度还可以对城市制度进行更多样的分类。这里,我们主要借鉴诺思对正式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划分,将以上城市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大类。

所谓正式制度,也就是正式规则,诺思认为,“正式规则包括政治(及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合约”。正式制度的特征包括:第一,明确性、可查阅性,即往往以法律、规章、条例、条约等文字形式存在;第二,权威性、强制性,即以整体权力,整体对个体的强制力、约束力为实现基础,往往以国家政权为最终保障;第三,整体性,即以维护整体存在及其根本利益为目的。正式制度调节和规范的是关于某一整体能否持续存在及其存在性质的根本性、决定性社会关系,而大量的复杂日常社会关系则主要由非正式制度来调节。

所谓非正式制度,在诺思看来,也就是非正式规则,“主要由习俗、惯例、个人行为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构成。正式规则只是‘冰山的一角’,非正式规则却是大量的,并且它的作用不可忽视”。非正式制度的特点包括:第一,日常性、非明确性,即存在、体现于人们的日常现实交往活动中,大多没有明确的文字条文可供查阅;第二,自觉性、非强制约束,即非正式制度以个人素质、个人道德与行为的自律性作为实现保障;第三,个体性,以个人利益为直接目的。虽然非正式制度也倾向于保障整体的存在与利益,但从主观意向与实践结果看,非正式制度以个体利益为源发动力与目的。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将以上层建筑(主要是政权)、公共权力为基础的城市制度称之为正式制度,而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城市制度称之为非正式制度。

社会实践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互相依存。正式制度以政权、权力的法制认定为自觉产生形式,代表着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非正式制度以市民社会的生活需求、权利需要为自发产生形式,代表着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合理性。合法性与合理性辩证统一:合法性需要合理性的人文支撑,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产生与实现的基础,没有非正式制度的实践认可,正式制度形同虚设;合理性需要合法性的正式确认,正式制度是非正式制度的认证机制,非正式制度需要得到正式制度的许可以具有合法性。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式制度是社会关系、公共关系、城市制度中的原则性、自觉性,非正式制度则是社会关系、公共关系、城市制度中的灵活性、自发性。哈耶克从个体主义方法论与个体自由价值观出发,认为真正合理、自由的制度、规则是“自生自发的秩序”,认为从整体主义立场出发自觉建构的制度、秩序都是反自由的。在笔者看来,制度、规则的产生发展过程是自觉与自发的统一,哈耶克绝对对立了制度、规则建构中的自发与自觉的关系。离开了整体性、原则性,城市制度、城市发展将失去秩序与方向,离开了个体性、灵活性,城市制度将失去动力与活力。从城市发展过程看,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既不断冲突,又不断交融、互相转换。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构成城市制度的统一体,其内在、历史的冲突与统一构成制度发展的内在动力。 转贴于

四 从选择到示范:城市制度的功能

城市制度是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环境制度、生活制度的统一体。城市制度无所不在,其渗透性使城市制度具有强烈的实践效应,如伦理效应、经济效应、政治效应、文化效应、生产效应、生活效应、环境效应等。具体而言,城市制度具有以下功能。

1.选择与确认

不管是正式制度还是非正式制度,城市制度首先都是对多样城市存在(包括城市形态、功能、结构、文化、精神及城市人员的行为、意识等)的选择与确认。“没有意识到的存在是非存在”,城市制度对城市内容进行选择,并以权力文本或习惯、习俗的方式对这种选择结果给予认可、明确,使城市特点成为一种在实际交往中可以感知到的明确的现实公共存在。城市制度的选择、确认功能也使城市制度本身成为一种重要的城市存在。城市制度是城市存在的最高级形式,一个城市的根本特点,集中体现于其城市制度,城市制度的明确性、相对稳定性为人们认识城市提供了根本途径。认识一个城市的最根本方式是认识其正式与非正式的城市制度。这也使城市制度具有重要的信息功能。

2.规范与整合

城市制度的发展程度表征着一个城市的组织化、秩序化程度。城市制度将无数的独立个人,多样的生产、生活方式,多样的文化价值观念,整合为一个有序的城市。没有城市制度的规范、整合,也就没有城市的稳定、秩序、一体化,没有城市的存在与发展。“社会发展是有组织的活动”,有序的发展。完善城市制度是保障城市有序、稳定,降低城市交往、发展成本,推动城市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

3.约束与激励

规范功能使城市制度成为一种约束机制。城市制度的整体化、秩序化导向,必然对城市成员的多样行为、多样意识等具有一定的约束性。城市正式制度通过监督、处罚、惩罚,非正式制度通过注视、漠视、窥视、不搭理等形式,对城市制度的无知者、漠视者、挑战者产生有形或无形的强制约束。城市制度无疑是对城市人员的一种约束。但同时,城市制度也具有激励功能,是一种激励机制。城市制度以奖励、接纳等有形或无形方式,对符合城市制度规范要求的行为进行鼓励,对城市成员的行为具有明确的导向、拉动作用。正是通过约束与激励的统一,城市制度才能实现对城市人员行为、意识的选择与整合,使城市成为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统一体。

4.塑形与示范

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体现在其城市建筑、交通、生产生活设施等“硬环境”上,更体现于其城市管理、城市精神、市民素质等“软环境”上。也就是说城市形象是城市经济、城市文化与城市制度的统一体。没有良好的城市制度也就没有良好的城市形象,城市制度是城市形象的本质与集中体现。建构良好城市制度是塑造良好城市形象的根本途径。合理、良好的城市内容通过城市制度来确认,不合理的城市内容依靠城市制度重构,城市形象的建构过程是一个以城市制度为核心、动力、灵魂的持续过程。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建构、不断升级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适合社会发展方向、适合人的多样全面需要的较发达城市,对其它地区具有强烈的示范功能。对于较发达城市来说,作为城市的根本软环境及软件,作为城市形象的根本,城市制度是城市示范性、推广性的核心。对于较不发达城市来说,学习先进城市的根本内容是学习其城市制度。

五 公共权力与能力本位:城市制度的转换

城市的发展史,不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史,城市经济总量的增加史,城市功能的变迁史,也是城市制度的转换史。城市制度转换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一是交往。社会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进步,是城市制度转换的内在动力。城市制度,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生活关系的规则,从根本上讲,其发展原动力是一个地区自身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生产方式的转换。与其它地区交往的扩大与深化,则是城市制度转换不可缺少的比较动力。其它城市的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对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制度转换都具有重要参照意义。在注重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学习其它国家与地区城市发展经验,避免其发展失误,是加快城市发展,降低城市制度转换成本的重要途径。

权力是制度的核心,城市制度转换的根本问题是城市权力的配置。对城市正式制度而言,城市权力就是城市的管治权;对城市非正式制度而言,城市权力就是一个城市的市民对其它社会成员所具有的优势。权力的根本问题是“谁拥有权力,是怎样获得的?”反思城市权力也就是反思:第一,谁拥有对城市的管治权,获得这种权力的基础与途径是什么;第二,一个城市的市民以什么为基础拥有对其它城市或非城市人员的优势(包括心理、话语、行为等)。

关于第一个方面,我们认为,现代城市管治权力的本质是公共权力,获得城市权力的根本途径是能力。近代以前,权力主要是少数人专有的“特权”。近代以来,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世界交往的深化、市场体制的确立,推动了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权利通过权力来确认、保障,在反思、争取、确立公民权利的过程中,人们也不断对权力的本质进行重新认识与定位。现代社会,权力的本质是人民权力、公民权力、公共权力,逐步形成社会主导权力观。也就是说虽然权力的具体所有、实施部门是特定的国家政府行政机构或其授权单位,但这种机构的权力范围、实施程序、组成人员等,应该首先得到公民的认可与信任。公民利益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权力部门存在的基础,能力与素质是个人能否进入权力机构,成为公共权力执行人员(公务员)的前提。作为城市正式制度基础的城市管治权力,其本质也是一种公共权力,城市管治权力的范围、机构组成、办事程序等,必须以公民利益、城市发展需要为基础,以公民的普遍认可为前提。而具体从事城市管治的人员,必须是以公开、合法途径进入权力部门,具有较高能力、素质和道德水准的专业人员。

关于第二个方面,我们认为,城市居民所具有的排它性权力正逐渐弱化。在城乡间、不同城市间发展差异仍较大的情况下,城市无疑在相当程度上代表着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较高的文明程度,但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并不代表这个城市中所有成员的文明程度。从现实准人标准看,血缘、地缘等非能力因素是成为城市公民的主要依据。也就是说,城市居民现有的所谓排它权力,并不是以能力为本位的。随着经济文化交往的深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力已成为现代城市准入的根本条件。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及城市间发展差异的逐步缩小,将使现有城市居民以传统方式所具有的排它性权力逐渐弱化、缩小。当然,只要还存在经济与社会结构的二元化、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等,城市公民的这种排它优势、相对权力还将在一定范围内继续存在。但从社会发展趋势看,这种非能力本位的权力正在丧失其存在基础。

以上两个方面都说明,公共性是现代城市权力的本质,能力是现代城市权力的主体基础,城市权力的演变趋势是从“特权”走向“公共权力”,从血缘、地缘,即由关系本位走向“能力本位”。城市制度是城市权力确认和实现的保障。城市权力的公共化、能力化也就是城市制度的民主化、法制化、人性化。民主、法制、人性是现代城市制度的精神,自由、平等、合理是现代城市制度的原则,公共化、能力化是城市制度转换的方向。

六 跨越与制度先导:我国城市发展模式

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看,一方面,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程度较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和提升城市内涵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历程说明,城市发展是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产业基础,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新兴产业是城市现代化的产业基础,产业升级、结构调整是渐进的过程。没有充分城市化也就没有城市现代化,城市发展是一个“自然的”渐进过程,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已不可能有100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充分城市化”,再步入城市现代化。以城市现代化引领城市化,同步推进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走有自身特色的跨越式发展之路,成为推进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加速城市发展的实践选择。

同时,自觉转换发展模式,是实现我国城市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一般而言,发展模式有两种,一是“要素自发模式”,即在交往不充分状态下,通过发展要素自发实现整体结构调整,并最终产生新的制度文明;一是“制度先导模式”,即在普遍交往状态下,自觉地学习、创立先进的制度,以新的制度为先导,引导、推进结构与要素的整体跃升。现代全球化的深化,世界普遍交往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诸多经验与教训,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为我国采取制度先导模式推动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与基础。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推进我国城市发展,可以协调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的冲突与矛盾,降低城市转型成本,减少社会震荡。因此,制度先导是我国城市跨越式发展的实践路径。

制度先导模式是尊重客观规律与注重主体创造的统一。它是一种学习的模式,注重对别的发展主体经验的借鉴;它也是一种反思的模式,注重对其它发展主体教训的总结;它还是一种具有强烈主体性的模式,注重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它更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的模式,注重对实际情况的把握,注重一般性与特殊性的结合,尤其注重对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具体发展制度、策略的探索与创新。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发展经验,吸取其教训,以此为重要参照建构合理的、符合我国发展阶段与文化传统的城市制度,是减少、回避类似发达国家的城市病,加快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制度为先导推进城市发展并不意味着建立统一、没有差别的城市制度。任何制度都是历史的、具体的,国家、民族、文化历史传统不同,城市制度便有差异。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全球化的推进过程,是世界普遍进步趋势与文化多样性的统一。与全球化的进程相呼应,城市制度也是普遍进步趋势与具体民族性、地区性、多样化的统一。从纵向历史进程看,城市制度处在不断转换之中,工业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制度不同于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城市制度,计划体制下的城市制度不同于市场体制下的城市制度;从横向现实关系看,美国与日本的城市制度不同,北京与上海的具体城市制度也互有差异,不同国家与地区的城市制度具有不同特点;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城市制度是城市本质与形象的集中体现,城市制度的多样性将继续存在与发展。统一与多样并存,在普遍进步中保持自身特色是城市制度转换的重要特征。我国城市发展落后不仅表现在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水平低,也表现在各地区城市发展类同,没有形成多样的特色城市。对城市制度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科学认识则是建构多样特色城市的重要前提。在推进城市制度的转换中,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在保持全国城市制度原则上统一的基础上,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文化传统建构多样的具体城市制度,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

城市制度转换是“自然历史过程”与创造过程的统一。一方面,城市制度发展有其自身的“自然性”规律,新城市制度的建构以既有城市制度为基础,不能超越已有城市存在基础,没有城市经济基础与生产方式的转换,也就没有城市制度的转换。另一方面,城市制度的转换又是人的自觉“创造物”。城市制度作为城市存在与运转的规则,是城市成员共同意志的体现,形成、存在于城市成员行为实践中。城市成员既可以根据需要制订、形成一种城市规则,也可以用文字或实际行为的方式废除、悬置不符合需要的城市规则。

城市发展方式第8篇

关键词: 城市;交通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

0 引

城市客运交通方式可大致分为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以及公共交通(包括常规地面公共交通、大中运量轨道交通、出租车交通等).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两大类[1]:

一类是以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代表的以机动化交通为主体的交通结构.

一类是以我国绝大多数城市为代表的以非机动化交通为主体、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占较大比重、多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结构.

城市交通结构在外部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如出现新的交通方式、交通政策改变、出行者自身特征改变等)时,平衡被破坏;当外部条件相对固定后,将逐步达到一种新的动态平衡状态.稳定的交通结构并不等于合理的交通结构.

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中,交通结构有着重要的地位,城市资源消耗、环境质量、运输效率等重要规划目标均与城市交通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合理的城市交通结构发展应遵循以下原则:

·提高交通运输能力.通过提高道路交通系统的运输效率来提高运输能力,要求从政策上扶持运输效率高的公共交通系统,限制单位运输效率低的个体机动化交通方式过度发展.

·客运交通结构的发展应避免地面道路资源的枯竭,在适当的时候建立新型大运量的客运交通方式.

·客运交通结构应满足不同城市居民层次的需要,具有多样性.

·有利于城市资源优化利用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

交通结构优化,不仅指通过不同交通方式增长速度的控制来实现交通结构中比例关系的变化,更表现为交通结构中主体交通方式的更替.交通结构优化应是政府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共同作用的结果.

国内城市交通结构正处于向机动化方向的转型期.根据国内外城市机动化发展经验,我国城市机动化发展道路有两条:一是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助力车)私人小汽车;二是步行自行车公交.重视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促进合理城市交通结构的形成,对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由于各城市有着自身不同的特点,因此, 什么样的交通结构合理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确定.我国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的主要出发点是城市土地、城市环境和能源消耗的基本状况.

1 城市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协调优化

土地利用主要表现为城市形态、城市规模及人口密度等形式.

1.1 城市交通结构与城市形态

城市的形态、规模、居住分布形式等取决于人们在相对较短时间内的出行距离和活动范围,而出行距离又取决于当时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的发展是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的重要影响因素.

按照交通方式的演变过程,城市的发展大致上可以分为步行和马车时代、有轨电车时代、小汽车时代和综合交通时代,不同时期的主导交通方式不同,居民的活动方式和范围有很大差别,导致城市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的不同,见图1[2].

以步行或马车为主要交通方式时,居民的活动范围很小,城市一般以cbd为中心、形成相对密集居住的同心圆形状,其半径一般不超过从居住地到工作地的平均距离,相应的城市规模小、人口密度高.

有轨电车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出行方便性,与市中心的距离不再是制约居民选择居住地的唯一条件,而离有轨电车车站的距离成为选择居住地的重要因素.有轨电车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城市地区的开发,特别是在有轨电车沿线两侧步行范围内,土地的开发活动十分活跃.同时,由于有轨电车的建设周期较长,初期难以形成密集的线网,人们较集中地居住在线路两侧.城市的形状在原来同心圆的基础上,发展为以轨道线路为分支的星形状态.

进入小汽车时代后,美国和欧洲选择了不同的主导交通方式和城市形态.美国以小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城市多数呈现分散、蔓延的形态.欧洲十分重视公交、特别是轨道交通,大城市通过轨道交通将市中心、近郊生活就业区及远郊卫星城镇联系起来,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形态.轨道交通系统的形成,使城市的发展从向心集聚型向离心分散型转变,使城市中心出现所谓的“职住分离”现象[3].

在保存强大市中心的城市,轨道交通为离心分散型的城市形态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对比轨道交通与小汽车交通,轨道交通在节约土地、维持城市中心活力以及促进城市形成组团式发展等方面较为有利;小汽车交通灵活、方便,机动性强,容易形成较密集的交通网络,有利于城市的均衡发展和降低城市人口密度.

1.2 城市交通结构与城市规模

城市规模和用地布局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量的大小及其空间分布,影响着人们对交通方式的选择.

各种交通工具运载能力不同,对交通需求量的大小、发生强度与分布密度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客观决定了不同规模和用地布局的城市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差异;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出行时耗有一个可容忍的限度,为保证出行时耗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居民必然根据不同交通方式能提供的运送速度选择出行方式.我国大城市现状用地布局形态多为单中心连片密集布局,假设市区为同心圆形态、建成区的扩展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市区各方向的通达性相同,则可以计算出各种交通方式所决定的最大建成区面积,见表1..

城市规模扩大、居民出行空间距离增加,促使人们对城市交通网络服务水平及机动化快速交通工具需求增强,因此城市居民出行距离结构也在客观上决定了不同交通方式可能分担的出行量比例.

我国大城市多为单中心连片密集布局,用地紧凑,居民平均出行距离较短.随着城市人口规模与建成区面积的扩大,城市居民出行距离增加,对机动化快捷交通方式的需求必将随之增长.

当城市规模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建立快速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交车辆运行速度、降低公交出行时耗,才能保持城市公共交通的竞争力.必要时还需引入地铁、轻轨等大中运量快速轨道交通方式,以其迅速、准时、舒适的服务吸引中长距离的出行者,减少出行对道路空间的占用[4].

香港人口高度集中,为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需要和可能.城市中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500m以内的范围、位于非轨道交通沿线的住宅围绕公共汽车站形成高密度组团的居住模式.就业用地的布局也采用类似模式,如在新界,约78%的就业岗位集中在8个铁路车站附近的就业中心内,其用地面积之和仅占新界总面积的2.5%.商业中心更是高度集中在各类公共交通的大型枢纽附近.建筑组团以地铁车站为核心聚集,呈不均匀分布状态,建筑组团之间以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组织.这种高密度的土地开发利用和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建设模式是值得我们参考的.

1.3 城市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协调优化

城市交通结构与土地利用协调优化的基础是各种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的运输特征和城市的土地利用特征,其指导思想是交通方式不仅要适应城市的土地利用,而且应在交通政策的引导下,通过交通结构的合理转变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城市的交通结构必须在适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确立,现阶段我国经济较落后、资金短缺、人均资源少,而在所有的资源中,土地是最紧缺的资源.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集约利用土地,避免城镇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以尽可能少的土地来实现尽可能高的城市化水平.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发展占地面积巨大的、低密度的城市,而只能主要采用密集型城市的发展模式,注重城市内涵式发展.

根据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在研究交通结构与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城市形态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城市土地开发利用与交通结构发展历程的经验、教训,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提出从土地利用角度考虑的不同城市交通结构建议值,见表2. 2 城市交通结构与生态环境协调优化

城市交通对环境的影响涉及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及地面状况、噪声、震动、城市生态、城市景观以及隐性的二次污染.在城市现有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以道路交通的影响最为显著和广泛,水运、轻轨交通、航空和管道的影响相对集中和单一,地铁由于其空间上的特殊性,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道路交通系统产生的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是影响城市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

不同交通方式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有明显的差别.表3为德国调查的不同交通方式完成单位运输量(人·km)的废气排放量.在完成单位运输量的前提下,个体机动化交通方式比公共交通方式排放污染物的数量要大得多.

国际汽车排放标准分为美国、日本和欧洲三大体系,我国现行的机动车排放标准远低于美国、日本和欧洲的标准,仅相当于1975年的欧洲标准[5].因此,实际上我国城市交通中机动车单车污染物排放状况比发达国家要严重.

另据有关调查测算[6],当车速由32km/h降至16km/h(车速下降50%)时,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增加了82%.对照我国城市交通现状,机动车行驶过程中经常受到混合交通的影响而发生非正常性减速、停车和加速,因此在混合交通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更为严重.

我国人均车辆拥有量远比发达国家小,但道路交通对环境影响的相对程度已经接近(有些指标已经超过)发达国家道路交通对环境影响的相对程度[7].伴随着城市道路交通量的迅速增长,城市交通系统污染物的排放量也显著增长,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大力发展低污染排放量的交通方式,在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努力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是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的重要任务.

3 城市交通结构与能源消耗协调优化

不同交通方式完成单位运输量的能源消耗也存在显著差异.德国调查了不同交通方式完成单位运输量(人·km)的能源消耗情况,见表4[5].

尽管我国目前交通系统消耗的资源总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不算很高,但随着道路交通的逐步机动化,交通系统的资源消耗比重会逐年增加.我国人多地少、能源后备不足,资源供给的非均衡利用矛盾已日趋突出,交通系统对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依赖,会严重影响21世纪城市经济的发展.交通污染或许可以凭借未来新技术的出现得到缓解,但因城市交通发展所造成的资源消耗将是无法改变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高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效率,给后代人留下发展的空间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大力发展低能源消耗率的交通方式,在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基础上努力降低能源的消耗量是城市交通结构优化的重要任务.在满足城市交通需求的条件下,公共交通的能源消耗率无疑是最小的,公共汽车能源消耗率一般只有摩托车的50%、小汽车的25%.,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结构优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

无论从城市土地利用、环境保护还是能源消耗的角度考虑,公共交通都有着其他交通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大城市、特大城市建立起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客运交通体系,中小城市积极倡导公共交通,建立起各种层次的道路公交与各种类型的个体化交通协调发展的客运交通体系对于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集约化的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不会自发形成,发达国家城市交通的发展经验已经证明,一旦个体机动化交通方式在城市交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将难以逆转,或者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而换取低微的回报.我国目前正处于交通结构调整时期,出行方式趋向多样化,出行机动化的需求日益增长,个体机动化交通方式在对公共交通有着强烈排斥作用的同时正无时无刻地与公共交通进行激烈竞争(图2).

大城市、特大城市积极发展公共交通是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做出的合理决策,即使未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后,能源和土地相对稀缺的基本国情也不会改变,资源状况决定我国大城市、特大城市只能选择以公共交通为基础的高质量的交通可达性,而不能选择以个体机动化方式为基础的交通便利性.我们正处在城市交通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从某种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是一个危险时期.建设以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作为引导,把被动式地为机动车辆服务的模式变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城市发展的交通建设模式是当务之急.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是个决策过程,与居民出行意愿、费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交通流量、交通政策等主要因素相关,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使居民的出行方式选择产生变化[8].因此,城市总体交通结构优化是在交通政策引导下,考虑交通供求关系、交通环境分析与交通资源消耗分析的不断反馈、调整的平衡过程,其中需要的关键技术主要有交通供求分析技术、交通环境影响分析预测技术、交通资源分析预测技术等.

根据城市交通总体结构,测算相应的城市资源消耗、环境质量以及交通需求满足状况,检查测算结果是否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如果达不到可持续发展要求则需要修改城市总体交通结构,并重新检验,直至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时为止.

参考文献

[1] 陈学武.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系统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2,8.

[2] 陆化普,朱军,王建伟.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 陆化普.解析城市交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4] 王放.中国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5] 王慧炯,李泊溪,李善同.可持续发展与交通运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0.

[6] 田锋.我国大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发展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