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4-03-02 16:57:35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第1篇

关键词:互联网;科技期刊;工作方式;工作重心;数字出版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4-0127-02

一、引 言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将作者撰写的稿件进行组织、选择、整理、加工,使稿件文字流畅,内容充实,结构完整,前后呼应,以便能更好地表达出作者的意愿。编辑工作包含了大量的创造性劳动。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任何信息的传播速度都非常快,而且随时都能获取。在这种背景下,纸质期刊的电子版以及数字期刊都应运而生。编辑的工作方式、工作重心和工作效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剪刀加浆糊变为键盘加鼠标,但是我们的主要职责和工作内涵不会改变。

二、工作方式的改变

在互联网普及前,编辑部无论是约稿还是来自投稿的原始稿件都是纸质的,甚至是手写的,由作者亲自送到或邮局寄送到编辑部。速度慢,更容易丢失。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很多期刊都有基于互联网的编辑系统或是能够通过电子邮件对稿件进行处理的编辑软件,这样既快捷,又不会丢失。

在互联网和全文数据库尚未普及的时候,编辑对稿件初审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对抄袭稿件的筛查工作更加费时,而且检出率很低。万方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相继推出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编辑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就可以迅速知道作者稿件的原创性,将学术不端行为消灭在源头。传统的编辑加工过程是用笔在纸上进行修改,通过邮局寄送信函达到与作者沟通的目的。这期间需要邮递人员参与编辑与作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环节复杂,速度缓慢,而且很容易在传递信函的环节中把编辑或是作者辛苦修改的稿件丢失。

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对稿件的内容进行检索,以便发现其明显的优点和不足。并利用电脑对电子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应用word中强大的修订功能,与作者充分互动。通过电子邮件来传递编辑加工的稿件,省去了中间环节,速度快,也不会轻易地丢失稿件。

纸质版期刊传播方式单一,传播范围窄,影响力小;与纸质期刊内容完全相同的电子版可以不分地域、不分国籍,迅速的被读者看到;而电子期刊则通过网络,以声音、文字、图像等多种数字化形式呈现出科技期刊信息,让读者能够超越时间、空间限制,对各种信息共享,实现科技信息的开放式传播[1]。虽然编辑的工作方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但是工作的核心内容没有变。我们始终要把作者的劳动产品通过编辑的智慧和辛勤劳动转变为读者容易也愿意接受的丰富的精神财富。

三、工作重心的改变

传统模式下,编辑人员会去图书馆翻阅大量的书籍和已刊出的期刊以及时了解学科动态,客观评价稿件质量。但是去图书馆阅览既不方便,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对同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研究热点不能及时了解。对稿件的编辑加工也如同闭门造车,大多数的工作重心也只是围绕稿件文字展开的。

而互联网普及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新闻、各大数据库随时掌握相关知识的研究现状,初步判断原始稿件的新颖性。可以定期跟踪大型检索系统的收录动向和同类期刊的出版动态[2]。审稿过程中,编辑对稿件电子版修改后通过电子邮件、审稿系统平台或是即时通讯软件与作者联系、沟通,以使稿件质量合格,符合出版要求。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将期刊的电子版到网站,让更多的读者及时地看到我们最新的期刊,增强期刊的影响力。我们甚至可以将纸质期刊无法承载的视频资料进行编辑加工,将它与对应的稿件内容一并放到网站上,使其内容更加真实、生动,读者更容易理解稿件中作者的原意。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数字期刊。期刊社应逐步完善期刊的数字化平台建设, 实现科技期刊管理的全方位数字化[3]。数字化可使学术期刊网上发行,让更多的潜在读者可以有机会阅读本刊,增加了本刊被阅读的机会[4]。

四、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随着网络在全球的普及,各种事物的数字化都不足为奇了,当然也包括我们科技期刊的数字化。这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趋势,我们不能也无法阻拦它的脚步。任何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愚蠢的。作为新时代的编辑,一定要以互联网为依托,在保证期刊“内容为王”宗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使科技期刊真正实现数字化。增加可读性,制定个性化功能的设定。不断扩大读者群,从而增加期刊影响力。不断学习数字技术,建立期刊文献服务系统, 为更多的读者、研究者提供更丰富的专业服务。利用开放式存取平台,在方便读者阅读的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在线支付项目。在保留纸质版期刊的同时,不断增加数字期刊的发行量。既可以增加发行量,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纸质浪费,减少环境污染。

参考文献:

[1] 张宜军,杨中启.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化现状及发展[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

[2] 汪玲.网络化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市场营销;变化;营销策略

互联网的发展对市场营销产生重要影响,互联网影响市场营销的方式,营销活动依赖于互联网,两者之间紧密联系。对营销工作而言,如何在互联网经济背景下发展市场营销,如何在营销活动中推进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起源

市场经济衍生出市场营销这一营销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变革,商品经济社会的背景下,人们对商品的生产要求逐渐提高,商品消费需求有所增加,此时,如何更好地开展营销活动,实现商品在营销工作中的价值,是市场经济参与者最为关注的。而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商品消费意识的提高,是市场营销活动不断变化发展的基础。

工业革命到来之前,人们一直将生产作为重要环节,注重生产的效率。然而,随着工业革命的来临,给社会带来了巨大变化,使人们对生产销售的认识逐步深入,开始意识到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密切联系,市场营销因此开始被更多的人关注。

早在1921年就有西方的经济学家提出市场营销这一理论,但是并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尼尔・鲍顿提出了“市场营销组合”,市场营销才开始被学者、从业人员所重视,对市场营销学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市场营销中重要的“4P”理论就是根据“市场营销组合”的观点演变而来的。虽然在20世纪70年代也相继有新的营销理论问世,但是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1986年菲利普・科特勒提出“大市场营销理论”,而后依据市场营销的变化,编写出市场营销非常经典的教材《营销管理》,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

2.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的变化

2.1市场营销理论的变化

从4P理论到12P理论。4P理论指的是价格、产品、促销、渠道,而菲利普・科特勒在对市场进行分析后,在4P理论中加入公共关系、政府两个影响因素,形成了“大市场营销理论”,对4P理论进行升华后,科特勒针对市场的变化,继而将4P理论丰富到12P理论。

4E新观念产生。4E观念是互联网市场营销的主要特点,虽然传统的12P理论在市场营销的理论中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市场营销迎来了新的挑战,基于顾客的变化,4E理论应运而生。4E理论注重顾客体验,提升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从产品转变为体验。在4E理论的背景下,互联网营销打破了市场营销的空间阻碍,人们在购买时地域限制缩小,购买空间增大,互联网市场营销的消费者在这些条件下,更注重商品价值。

2.2营销环境、方式的变化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市场营销环境、市场营销方式相继发生改变,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对降低经营的成本、缩短营销的周期,都有一定促进作用。(1)打破营销限制。营销限制包括有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比如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实际上是一个网络市场,网络市场没有购物的时间限制,可以24小时营业,改变了实体商店的营业时间限制。而传统的实体营销有很明显的地域限制,实体店服务范围有局限性,距离远的顾客购物便利性差、购买成本高,而电子商务没有空间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物。(2)支付手段多样化。传统支付手段有空间上的限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付款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比如目前常用的支付宝付款、网银付款、微信支付等。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支付的可靠性、安全性也随之大幅提升。(3)加快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互联网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打破企业信息传播的时间、空间限制,许多企业在互联网投放广告宣传,树立品牌形象,利用营销网站,与客户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为顾客提供商品信息,降低企业的营销成本。互联网经济的发展、网络群体的特殊性,给精准营销提供基础,企业通过互联网对网络用户进行分析,向顾客精准宣传产品。

3.传统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的异同

传统市场营销和网络营销都是一种营销活动,同样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两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产品、价格、销售上。网络营销的产品范围广,可以做任何商品、服务项目,是传统市场营销难以实现的。网络营销的成本相对要比市场营销低,能够把价格调整到更有吸引力的位置。网络销售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进行直接营销,不同于传统市场营销的模式。

电子商务以网络营销为基础,电子商务离不开网络营销的支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电子商务是网络营销比较高级的一个阶段,因此,网络营销不等同于电子商务。

4.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使得许多的市场营销活动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支付方式快捷、灵活。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钓鱼网站、网络诈骗、支付陷阱等形式的犯罪活动开始涌现,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互联网营销的安全问题。在进行互联网营销活动时,营销者应注重保障营销活动的安全性,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以及消费行椤M络营销平台应加大安全保护力度,避免钓鱼网站篡改网站信息,防止消费者信息被盗。

5.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市场营销的创新

5.1促销策略的改进

以往的促销主导者是厂商,消费者只能被动地了解到相关的促销信息,从而做出购买决策。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消费者改变了以往的被动接收,变为信息的主动接收者。消费者可以直接与营销方进行交流,通过互联网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商品,向营销方提出问题、给予建议,营销方可以对顾客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相应的调整、改进。

5.2产品策略的改进

市场营销活动中,产品是立足点,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达到购买产品的目的,不管营销发生怎样的改变,产品都是不可缺少的因素。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选购商品,互联网具有包容性、开发性的特点,让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消费者的不同,其对商品的注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消费过程中,具有差异性。因此,生产者、营销者应针对消费者的特性,对产品进行改进、升级,以适应消费需求。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倾向都会以数据的方式反馈给市场,而市场营销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营销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在开展营销活动时,打造更加适应消费需求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更新换代,都是以互联网所提供的数据以及消费现象作为前提条件,创新互联网营销。

5.3价格策略的创新

就市场环境而言,生产方对产品的定价方式,摒弃了原有的生产成本定价方式,而是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进行产品定价,依照定价来进行生产、销售。在互联网市场营销的背景下,营销者可以利用互联网了解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接受程度,从而更好地开展产品定价工作,对生产成本的把控也有一定帮助。

5.4开拓适合发展趋势的营销路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营销人员也应紧跟时展的步伐,改变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与网络营销进行有机结合,利用网络科技的发展,推动市场营销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市场营销提供了新的营销方式,打破了传统市场营销模式下的时间限制、空间限制,提高了营销效率,有效降低营销的成本。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的市场营销理论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市场营销理论由原先的4P理论发展为12P理论,再到后来4E概念的出现,市场营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完善互联网市场营销。本文简要阐述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起源,分析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的变化,重点解析市场营销理论、环境、方式的变化,探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研究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市场营销的创新,着重介绍促销策略的改进、产品策略的改进、价格策略的创新,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活动,提高市场营销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引霞.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广东企业对高职市场营销人才需求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12)

[2]谢治春.互联网金融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金融业务营销渠道的变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6)

[3]蔡立媛,张金海.负熵:大数据时代TPWKR企业营销五阶段模型的建构[J].现代传播,2016(05)

[4]王硕,李.互联网金融客户行为研究及对商业银行转型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5(05)

[5]张长乐.试论新媒体语境下企宣内容整合策略[J].今传媒(学术版),2016(04)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数学教学模式;个性化变革

引言

“互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的科学实践结果,其利用传统的互联网技术,将各行业的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机遇.创造心理学认为,创新思维的心理学机制就是二元联想,那么“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作为二元中的一元,另一元可以是任何东西.从教育的角度思考,“互联网+”是笔、是纸、是书、是字典、是导师,将原来的一切都分解,然后再以互联网为中心重新组建成为新的体系、新的结构,它的本质就是碎片与重构。

教育行业一直是我国的支柱行业,其对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中职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利用“互联网+”的发展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有利于实现中职数学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中职数学教学的更好发展.本文就“互联网+”中职数学教学模式的个性化变革趋势进行了相关分析。

一、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共享

“互联网+”中职数学的教学需要教师和学校充分重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要学会以互联网平台和技术为基础手段,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互联网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具有丰富的资源,且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和交流性,学校应该利用互联网技术的这一特征,以网络平台为中心,建立中职数学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网络平台教学主要的教学形式为自主学习形式,流媒体形式的教学活动安排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教学内容,但是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较短,学生根据流媒体进行学习可以在短时间内更加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理论的提出与当代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学生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内容的传递以及教学知识的吸收和消化.这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网络在线辅导,适时为学生进行课堂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而在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互联网+”中职数学教学可以灵活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短视频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立体几何》教学前,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之后,教师为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只有几分钟的视频.视频中布置一个或者两个具有较强针对性的问题,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同时,视频中需要通过技术制作,设置暂停、回放等功能,时间和频率可由学生自主控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开发慕课(MOOC)教学模式

慕课(MOOC)教学模式是“互联网+”时代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新方向之一,其指的是网络平台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具有综合形式的“互联网+”新式教学方法.慕课(MOOC)教学模式将所有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更加系统的网络课程开发,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资源的传递和知识的传播,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慕课(MOOC)教学模式同样应用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在采用慕课(MOOC)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不需要对课程进行收集,而是利用某个主题或者话题将世界上所有相关的人员联系起来,这些人员中可能有教师,也可能有学生.慕课(MOOC)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接受来自世界各地的智慧和知识,帮助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慕课(MOOC)教学模式目前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虽然发展历史还较为短暂,但是对教育教学仍然有一定的影响.而我国中职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慕课(MOOC)教学模式,定期设置研讨的话题或主题进行网络学习。

四、发展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

当前所谓的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发展较为缓慢,大部分是应用在大学教学中.但是,中职数学教学同样也可以取其精华,选择适当的部分进行借鉴,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规模较小,内容更加完整、深入,能够给学生带来更加有深度和个性化的体验,这样的课程开发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量,小规模限制性的在线课程发展的优点在于:教学成本较低、对学生的评价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严厉,同时能够让教师回归校园,减轻教师的负担。

五、利用移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使得人们对智能机的依赖更强,智能机的功能也得到了逐渐的完善,移动智能手机方便学生随身携带、随时学习,因此,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该要重视移动智能机学习模式的建立,让学生随时掌握最新、最完整的知识和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实现个性化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第4篇

王吉斌:

互联网领域资深的观察家、战略家和实践者,对“互联网+”、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和创新、互联网思维、App营销和运营、O2O、电商等都有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在大型传统企业从事互联网转型实战工作,实践经验丰富。著有《App营销解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革命》、《O2O应该这样做:向成功企业学O2O战略布局、实施与运营》、《移动互联网商规28条:思维重构与生存新法则》等畅销书。

彭盾:

互联网领域的实践派,海尔创客实验室业务合伙人,对“互联网+”、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转型、App营销和品牌推广、O2O转型策略有深入的研究和认识,实践经验丰富。作为商业畅销书作家,著有《App营销解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革命》等畅销书。同时,他也是微益中国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和框架设计师。

当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网络接入速度加快,资费降低,社交平台大规模增长,支付平台全面开放,消费者、供应商、劳动者、平台、地理位置、移动支付等均已准备完毕,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全面到来。互联网对人类的影响使得人类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与技术大变革的时代,“世界近百年来发生的技术变革比人类历史上任何时期都辉煌”。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同于互联网时代,更不同于工业时代,它又一次改变了商业规则、商业模式、管理理念和思维方式。但是在“互联网+”的战略中,管理进化和互联网化转型沿用的管理根基却是上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基本假设,这难免会把我们的企业引入歧途。

技术进步带动管理进步,移动互联网属性映射到企业管理,使得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发生了重大变迁;传统企业与移动互联网产生高度融合,“互联网+”的转型成为传统企业超越新兴互联网企业的绝佳契机;新兴互联网企业不再是颠覆传统企业的重要力量,颠覆传统企业的或许是它们自己。因此,我们将迎来三个重要的变革。

变革一:工业时代的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在互联网+时代将会过时

回顾一些重要的企业管理理论和经济理论,这些理论创造了伟大的企业,这些伟大的企业也为管理创新创造了卓越的成绩――通用电气使用管理原理来解决科研混乱的问题,杜邦用投资回报技术取得领先地位,宝洁的创新管理全球领先,丰田善于利用每一个员工的智慧……但是,你在研究和实践中也会发现:这些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急剧变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足以完全支撑你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转型和发展。时过境迁,在互联网+时代,这些以工业化规模生产为基础的管理理论已经不适合。

信息更加对称与消费者赋权

德鲁克其实很早就指出:互联网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零距离。因为信息对称,使得消费者能够更加了解产品,有能力参与产品的开发、生产,于是消费者王朝和消费者赋权的时代到来。在商业宗旨变化的今天,企业不仅仅是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更多的是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当一个消费者的能力比企业还大,所能影响的朋友(关系)比企业还多的时候,我们所面对的商业逻辑、观点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个性化代替了规模化

因为有了互联网,消费者所面对的不再是稀缺经济或者超市的几个货架,而是互联网上一眼望不到头的产品列表;因为供应大大增加,消费的个性化需求迸发,大规模的制造变成了规模化的定制,甚至是私人定制。排浪式的消费已经过去,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时代已经到来。

去中心化和金字塔组织结构的倒塌

移动互联网时代去中心化、去中介化特征凸显,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节点,没有中心,领导的职能大大削弱。无为而治、倒金字塔结构、阿米巴组织、海星模式、创客组织层出不穷。

激励方式的变化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员工不再完全是胡萝卜加大棒之下的螺丝钉,他们有足够的信息掌握企业的核心,有足够的能力聚合一批消费者,有足够的速度响应市场变化,有足够的知识进行自主创新。以工资奖金为代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出现了蜕化,取而代之的是KPI取消、挑战性、专业主义、游戏化生存。

变革二:“互联网+”将成为传统企业危境逆袭的绝对优势

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创新成果引入传统工业,改造和提升着传统产业,创造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这样新的巨大市场。

传统企业家恐惧地看到,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各种匪夷所思的创新应用,正在搅局传统企业的生存法则。更有悲观论者以为传统企业会消失,以为百年企业都会像诺基亚一样―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我们输了。更有旁观者,十分热闹、开心地围观传统企业与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对赌。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每次产业变革都会催生一批新模式、新业态,它们会为传统企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相互渗透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的组织方式,改变着传统的生产方式,改变着企业经营的商业模式,改变着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加速形成新的企业与用户关系。例如,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变,使得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不再大量趋同,而是更具个性化;从以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这一切冲击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因为困局往往意味着机遇。一旦找到“互联网+”这把打破困局的钥匙,就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成长。这次冲击也是传统企业新的春天,就看转型和管理进化的速度和步伐了。如果传统产业的“互联网+”转型成功,其威力是完全能超过新兴产业的。正如《消费者王朝:与顾客共创价值》的作者所称:一些传统的企业并非会消失,而充满活力的互联网企业也未必能存活,一种全新的企业即将出现―传统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交融,即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

一批有领先意识的传统企业已经开始了转型步伐,颠覆性创新并非仅仅从新兴企业产生,传统产业一样能产生。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在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创新成果与传统产业融合,一旦和传统产业相结合,借此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将会创造出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这样新的巨大市场,而传统产业是接受改造的对象和其发挥威力的基础。如果没有传统产业,任何“互联网+”和互联网化都将是无源之水。

在工业互联网化领域,如果说互联网是人与人、人与服务的连接,那么工业互联网就是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机器与服务的连接,这将使用户呈几何级数增长。但是,基础必须是传统产业。新一轮产业互联网化将促进传统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其浪潮正在显现着互联网重塑产业链的巨大影响力。

变革三:颠覆你的并非是互联网企业,而是你自己

从某种意义上讲,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少巨头轰然倒下,与其说是技术路线选择有问题,不如说是没有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诺基亚巨人倒下,体温尤热;数码相机是柯达发明的,但是柯达并没有抢占到数码相机的“风口”……很多企业具有丰裕的资金、优秀的品牌、顶尖的技术、广阔的市场、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但是依然失败了。纵观巨人们倒下的历史,所犯的基本错误,绝对不是资金、技术、市场方面的,而是组织、文化和管理的问题;不是被别人颠覆的问题,而是被自己所颠覆―产业在推进“互联网+”的进步,而企业的组织、文化和管理依然停留在工业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第5篇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与通信研究院副院长刘多在“互联网+健康中国大会”上抛出的上述观点,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地,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行业认可,同时也为那些对于“互联网+”战略含混不清的企业指明了方向。事实上,各行各业只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互联网+”这场化学反应带来的是颠覆式变革而不是修补式升级。那么,“互联网+”究竟是靠什么来引发化学反应的呢?

互联网的自我进化:从工具转为基础设施

面对全新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首先完成了一次自我进化——从信息沟通的工具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这一进化正如刘多所说,就如同百年前的电力革命一样,具备了深刻改变技术、生产、组织、管理模式的能力,进而具备了引发化学反应的能力。

已完成自我进化的互联网,其作为通用技术的本质属性,对于引发化学反应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前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力为通用技术,借此解决了能源和动力问题;今天,“以互联网为核心的ICT技术,成为新的通用技术,解决的是信息和控制的问题”,刘多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信息在今天已成为除劳动力、资本之外的第三大生产要素,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之一;与此相应,能够解决信息和控制问题的互联网,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正是因为具备通用性,“互联网+”的跨界能力使化学反应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某一行业,引发的变革必然是无边无界的。

互联网的共享性,则使其能够在共享经济这一新经济趋势下成为基础设施的最优选择之一。互联网的共享性,带来了个人、组织和企业的信息共享,并进一步带动了整个社会资源的共享。而共享带来的是边际成本的极大降低,是社会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契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事实上,共享经济时代的媒介将主要是移动互联网。

与此同时,互联网的开放性则使其更有利于激发创新,而创新无疑是变革最重要的驱动力。刘多强调,互联网倡导网络能力、平台、信息的全面开放,更易于建立开放型的创新体系。

根据梅特卡夫定律,网络的价值和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互联网无疑有着能够撼动世界的规模优势。互联网不仅聚集了海量的开发者,更聚集了如星空般浩瀚的用户,这使其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最佳舞台,成为能够激发化学反应的最活跃阵地。

互联网+各行各业:创造新业态的化学反应

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互联网+”无疑会担当重任。而伴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落地,各行各业尤其需要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与“+互联网”的区别,因为只有“互联网+”这场化学反应,才能够创造出全新业态,才能够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只有“互联网+”才能通过变革而驱动经济的新一轮增长。“目前,很多企业把‘互联网+’当成了+互联网,这是理念的错误,‘互联网+’是化学反应,+互联网是物理反应,只有‘互联网+’才能够打破原有的格局,实现自上而下的颠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吴革强调。

“互联网+”,就是各行各业和互联网一起发生的一场化学反应。对此,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礻韦给了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氢气和氧气简单地混在一起,它们还是两种独立的气体,但是一旦它们产生了化学反应,就能变成水,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他强调,“互联网+”正是这样的化学反应,不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简单结合,而是利用互联网对所有行业进行再造,产生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互联网+银行、基金就诞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零售就带来了电子商务,互联网+制造业就推动了工业4.0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第6篇

在互联网时代,更要强调回归到“文化的使命是什么”这个基点来思考文化如何为客户、为员工创造价值。

其次,文化一定是与时俱进的。从文化的功利性来讲,企业文化有两个特性:一个是为企业创造价值,另一个是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讨论互联网时代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是因为环境变了、客户变了,一切游戏规则变了。

提出要通过创新文化来提高企业对环境的适应性,是因为一个企业在新的环境发生变化以后,最深层次的变革、最先要变化的是人的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和行为。如果观念不领先、思维方式不变革,态度不转变,行为能力滞后,企业组织的商业模式创新、流程变革都将流于形式,都将停留在玩概念层次上,骨子里面是没有变化的。

基于这两方面,华夏基石正致力于探究几个核心问题:环境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我们要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要有什么样的游戏规则?要有什么样的新价值观、新的思维导向?要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等等,以期能为中国企业提供一些思路。

那么,互联网时代如何进行文化管理的变革与创新?我有几点粗略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带来的种种变化下,恰恰更需要进行文化管理。为什么?一个是现在影响人的价值思维的因素多元化,人的思想乱了。信息极其海量,极其“便宜”,这就是造成人们思想上的一种混乱。第二个是迷茫。在海量信息面前,无从选择,无所适从,这就是迷茫。第三个是盲从。互联网时代出现了新一轮的盲从,一些所谓的“意见领袖”在利用互联网作为工具错误的引导人们,有些企业家还在错误的引导消费者、错误的引导员工。互联网时代人们的选择更多元、更自由了,很多人反而因为缺乏思考而盲从。中国可以说是一个传统上就缺少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起着牵引作用,就会出现乱、迷、盲的情况,最后使得企业的力量焕散了。甚至出现本来是要发挥员工的自主创新能力、自主经营能力,结果变成人心迷失、精神焕散的情况,难以形成企业的凝聚力。

其次,互联网时代进行文化价值观的变革创新,恰恰更需要提倡开放和包容性。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互联互通的商业民主时代,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融互动、彼此相依的有机生态圈时代。开放、包容,是互联网思维的基本特征,首先,企业内部要拆掉部门墙、流程桶,真正面向客户一体化运行,其次,企业在外部要从封闭起走向开放,要从单一竞争走向竞合,再次,在文化价值诉求多元社会和组织中,要允许不同价值诉求的表达,要能包容挑战、质疑和失败,建立跨文化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基于公司使命和愿景凝聚不同背景,不同价值诉求的人共同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做贡献。

第三,互联网时代,文化管理既要“去权威”,又要建立权威。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需要张扬个性、尊重个性的时代,但是如何使得这些发散性的“点”回归到组织,这是文化管理的新难题。即我们文化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既要去所谓的权威,又要建立权威。没有权威肯定不行,但这种权威不再是行政命令权威,可能我们有专家权威、流程权威。权威的内涵在互联网时生变化了,但不能说互联网时代组织就没有权威了。没权威大家就各干各的了,就不可能统一于组织,所以任何时候都还得统一于组织。

比如小米提出去权威、去文化,但实际小米的核心价值观还是雷军提出来的那几条,大家统一于雷军的思路,并没有哪个合伙人提出自己一套主张出来。互联网时代,企业的核心价值可能更开放、更包容,不是说是老板一个人的东西,但这个核心一定是有的。

第四,互联网时代要真正实现客户价值优先和人力资本优先。我最近总结了一下,互联网时代的两个显著变化,一是真正强调客户价值优先,一个是人力资本价值时代。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第7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政府治理能力 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7-0253-02

2015年,总理在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网络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的发展目标。至此开始,“互联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时代的带来,促使我国社会发生了全方位的变革。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的特征,顺势而为,提高自身的治理能力,也成为政府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的特征

1.高度开放和包容

互联网具有开放、包容、共享、交互等特点。互联网的开放性、共享性,为人们进行多向交流提供了平台,它打破了信息传播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使整个社会的开放度达到了前所有未的高度。这也赋予了“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连接一切”的特质,在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的互联网环境下,一个全新的可以连接一切的生态环境出现了,社会结构中的个体及其行为也都因为互联网而发生了新的变化。如青年一代对传统文化、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情感日渐淡薄,西方文化、节日也因为互联网传播而更受青年群体欢迎。又如,互联网加快了企业信息、资金的流动速度,企业与上下游供应链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企业结构和渠道也更加扁平化。

2.尊重人性,公众参与

互联网天生就带有去中心化、平等化的特质,它不仅改变了信息被少数人垄断的状况,还打破了信息制造、传播和使用界限,打通了人类交际链。借助互联网,人们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言论,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虽说我国《宪法》明确提出:“尊重公民的话语权”,但是,公民真正享受和行使自己的话语权,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后。在互联网无政府主义环境中,民众意见和社会价值观都可以通过网络表达、传递和汇聚,民众的思维空间还会随着表达空间的开放而不断开放。日益开阔的民众表达利益诉求、政治参与渠道,也必将会推动民主政治发展,增加社会管理的透明度。

3.理性与非理性并存

互联网固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便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互联网无政府主义状态下,许多网络参与者虽然具有较强的自律意识,能正确、合理使用互联网。但是,也有一些人将互联网视为“垃圾箱”和法外之地,肆意传播不良信息,大肆歪曲历史,各种负面网络现象丛生。归根结底,网络本身就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并存的空间,“互联网+”时代和环境中包含着许多理性的因素,也充斥着许多非理性因素。在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中,个人行为失去约束会促使个人心理膨胀,进而作出不良行为。这种不理,会影响其他人,也有可能会还给社会带来危害。这些,都加大了政府治理的难度和压力。

二、“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面临的问题

1.治理思想滞后

在计划经济时代,确切来说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以命令、人治、控制为主,管制思S落后、封闭,政府治理效率也较低。即便是在“互联网+”时代,受传统治理模式和思维影响,许多政府单位、行政人员都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行政思维模式,在日常工作中他们经常会出现“重管制、轻服务”、“重命令轻协商”的现象,政府治理绩效、干群关系也有可能会因此而受到影响。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的环境、问题都发生了变化,政府治理思想也要做出改变。那种因循守旧的社会管理方法,消极的人治思想和鸵鸟思维,根本无法满足社会治理需要。

2.信息孤岛现象亟待破解

信息孤岛是一个普遍性的全球问题,也是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政府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政府在全国人口、政治、经济等社会信息的能力也不断提高,但是,如今,我国政府尚未真正构建一个高效统一、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资源体系,各部门的信息系统尚未被完全打通,公共数据资源的社会开放程度仍需加大。如许多政府网站的功能都非常单调,许多网站都处于睡眠和“带病运行”状态,许多政府部门对网络舆情也不关心、不关注。在突发事件出现后,由于信息壁垒和信息堵塞,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他们常常是被动应付、引导无方、处理不力,从而影响了政府形象,加重了政府危机。

3.互联网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在互联网社会生态下,适应网络时代治理环境,回应民众诉求,是政府社会治理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了适应和应对网络舆情,各地政府纷纷建立健全了网络回应制度、网络管理制度,增设了社会治理热线平台,争取在网络舆情接纳、回应、监督、管理和引导纳入法制轨道,以缓解网络民意,提高社会治理效率。但是,在网络时代,网络环境治理、舆情引导主体多元化,政府与市场、企业的治理需求、目标和价值观不对等,必然会影响网络治理合作机制的形成,影响治理责任和义务分担,进而导致互联网在城市综合管理、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渗透率、信息化水平较低,互联网在社会治理方面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三、在“互联网+”时代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路径

1.树立互联网思维,创新管理理念

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着重指出,“要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国家和人民”,这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发展大计,思想现行。要想让互联网真正造福国家和民众,政府首先要转变以互联网为工具的传统思维,将治理观念转变到“互联网+”新思路上来。确切来说,政府首先要认识到互联网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利器,它在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及其带来的问题:互联网推动了政务公开,拓宽了民间诉求渠道,为公众宣泄情绪、公众治理提供了平台,但是,它也倒逼着政府转变治理方式,要求政府必须重视民众呼声和公众关心的问题。鉴于此,政府在社会治理方面,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积极借助互联网技术提高行政效率;树立有限政府的理念,重塑政府便捷,将单凭政府一己之力难以办好的事推向社会,交给市场和公众,携手媒体、社会组织、电子服务商和网民共同打造理性、共治的生态环境;树立民主管理、清正廉洁的管理理念,依托互联网增强政府管理的透明度,规范权力运作,打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政府要转变治理理念,关注公众诉求,做好公共服务,回归服务型政府的本质。

2.将互联网与政府治理结合起来,提高治理效率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以及政府如何树立公信力,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个话题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互联网缩短了政府与公众沟通的距离,这为政府社会治理与公众互动提供了便利,政府要因势利导,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政府治理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时代的最大特征就是移动技术广泛使用、新产业大量出现,政府可以互联网技术推广、新产业治理、新硬件工程建设为抓手,探讨互联网与政府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提高政府履职能力和治理效率。如政府可以大稻菸基础,用数据进行政治决策、管理和创新,创新政府治理机制,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格局,破除“信息孤岛”给政府治理带来的障碍,提高各部门、各级政府网络系统数据的共享度。在此基础上,促进市场经济大数据交易和互惠,提高社会数据交易质量和效率。同时利用大数据使政府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为公众熟知,以消除政府与公众、政府内部之间信息不对称、沟通不畅等现象。

3.完善法律制度,规范网络参与

提高政府治理效率的关键是,确保政府管理条例与法律与社会现实需求相适应。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政府要从制度建设入手,将社会法制完善重点转移到网络信息化管理与服务上去,扫清政府管理的障碍。那么,互联网时代,政府制度建设和完善的重点有哪些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根据社会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完善互联网管理制度,依靠法律制度对国家管理体制进行有益补充。然后,正视各级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存在的冲突,找出法律盲区,形成全国性的网络参与管理条例,以制度、政策的形式,保障公民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等,为公民参与公众诉求、政治管理提供可靠保障。再次,借鉴国外在网络管理方面的经验、教训和立法成果,加强网络监管,严格网络犯罪惩处条例,严厉打击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网络监管机制,规范民众网络参与行为,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

4.利用网络进行“精准”治理

随着社会发展,公众对政府公共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政府转变传统的治理方式,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变粗放式管理为精准化管理,便经验式管理为创新管理。确切来说,在“互联网+”时代,政府要积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社会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的信息尤其是公众诉求舆情进行高效计划和分析,了解公众利益诉求,掌握互联网社会的运行规律。然后,鼓励公众参与政府治理,倾听公众呼声,搜集公众意见,改变政府决策模式;清除多元化社会治理主体之间的责任边界,处理好管理与治理、治理与被治理之间的关系,确保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在社会管理上科学分担责任,互利共赢,在以合作公治、沟通协商为基础构建政治治理格局。最后,重视人才储备和培养,提高政府行政人员的互联网治理能力,要求行政人员转变思维模式,提高大数据技术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与公众服务水平。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政府治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政府只有遵循时展要求,构建责任与自由并重的管理机制,创新治理模式和方式创新,才能提高公共管理与服务效率,促使社政府管理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倪考梦.大数据时代的政府治理之道[J].决策咨询. 2013(06)

互联网时代的变化第8篇

关键词:“互联网+”,城市商业,空间

0 概述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技术时代,它呼唤新的秩序、观念及模式,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机遇。说:“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网络空间前途命运应由世界各国共同掌握。”“互联网+”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它使得交易场所、交易时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物品种类也更加丰富,同时减少了中间环节,加快了交易速度,因而它势必会对城市商业空间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如商业模式及空间形态。从本文来说,城市商业空间要做加法,“+”除了技术上的“+”,更重要的是,在思维理念、营销模式上的“+”;要建立起人、店、商品的数据关联,掌握目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行为,从而更好地探讨商业空间的建构与重塑。

1 “互联网+”时代实体城市传统商业的变革

“互联网+”时代不仅对传统商业的连接方式、消费方式、消费形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还对其生产方式、商品和服务等供应链的组织方式产生一次深刻的变革。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不对称、地域垄断的能够问题都不复存在,这彻底动摇了传统商业的基石;从产业战略态势上来看,供给者从强势变成了弱势,而消费者被赋予了无上的权利,从而迎来了全新的时代。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由于人的生活方式、消费意识与行为习惯的改变,商业内容、空间结构与形态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商业的主要功能就是为大众服务,如果商业不改变自己的话,就无法适应消费人群的需求。

2 “互联网+”时代城市商业空间的构建与重塑

对于现在的商业行为和商业空间来说,互联网、电子商务等要素促进了全新的商业业态,推动传统商业空间功能多元化和土地利用方式转变。因此,城市商业空间要主动迎合大环境的改变,从业态上和空间塑造等多方面来改变自己,让受众参与到这个空间里来,从而实现消费的体验过程。

2.1 多元化发展的趋势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城市商业空间也将注入新的元素、产生新的变化,并呈现出传统实体商业空间全新的发展趋势。

(1)业态多元化。未来的城市商业空间将集购物、办公、娱乐、休闲、社交、配套居住等功能一体。与传统的综合体相比,“互联网+”时代下的城市商业空间更加追求业态上的跨界重构和创新,且其业态将呈现更加娱乐化、知识性、复合化和多元化。在美国西雅图,星巴克把工厂搬进咖啡厅,人们不仅可以喝咖啡,还可以尽情体验咖啡文化。进店之后,人们还可以实景观摩一颗咖啡豆是如何变成咖啡的,其不但可以近距离地了解咖啡的烹煮和烘焙过程,同时还能伸手触摸各种材料。

(2)主题特色化。“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更加注重主题性,以文化、艺术、生态、互联网、健康、娱乐、社交等为特色的主题将常态化。此外,多主题的叠加,能够彰显产品特色、促进市场的良性竞争;还可以打造具有地域性的主题文化特色,充分挖掘和展现其文化独特性。

(3)休闲体验化。“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将以休闲体验为核心,从以物质消费为主导向转变为以精神消费为主导,未来将更多地从功能上进行改变,文化、休闲、娱乐和社交将逐步代替购物消费;产业上将打破生产、生活、生态、生意的界限,从功能分离走向“四生一体”,从而凸显娱乐、购物、体验等休闲元素,营造休闲体验的环境氛围。

2.2 复合感性的空间

传统的城市综合体商业的空间划分形式较为明确、单一,“互联网+”时代的城市商业空间重在打破当前的空间维度,在建筑内部空间上下功夫,让艺术、娱乐、办公和可体验的商业空间复合能够融为一体,并与艺术、人文、自然等元素结合,加强体验性和独特性。

首先,室内空间生态化。如K11在三楼打造了近300平米的室内体验种植区,突破了室内环境的局限,利用多种高科技种植技术让绿色植物在室内自然地生长,使得人们在购物休闲的同时,还能近距离地接近大自然和感受室外空间的乐趣。其次是室内空间室外化。在室内打造室外的景^环境,创造更加愉悦的感官体验。其次,垂直空间街区化。如重庆洪崖洞的4条街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在街区里面灵活搭配,让游客的体验更加丰富。最后,室内空间艺术化。如重庆的元色餐厅,将时尚T台艺术与传统的餐饮相结合,让空间更加立体化,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展。再比如,2016年6月在郑州万象城中进行的郑州轻工业学院易斯顿(国际)美术学院毕业展开幕活动、毕业作品展及创意市集活动等,实现了高校原创艺术与城市商业的完美结合。

2.3 人的模式

互联网让商业回归本质,商场不再是只提品信息给顾客的场所,而应该重视与顾客的情感链接。顾客需要的是和商场的情感连接与交互,商场要让顾客觉得其不再是冷冰冰的品牌,而是一个人格化的品牌。都说服务在于细节,细节关乎成败。河南省新乡市胖东来百货就把“细节”做得十分到位,比如,其除了每层楼都有公共卫生间外,还分别在一楼和二楼设置了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直饮水等公共便民设施;同时还在二楼设置了吸烟室,充分考虑了在购物之余每位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这对于位于三线城市的新乡市中的胖东来百货来说,能做到这样的人性化的服务,实属难得。

3 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下,笔者希望通过对城市商业空间的构建和重塑研究,去帮助人们来认识这样一个新的模式,使其主动迎接挑战,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健康发展。

首先,基于“互联网+”具有城市生活的建构功能,改变传统城市日常生活,构建城市生活的现代性内涵,从而探讨“互联网+”时代城市商业业态的变革。笔者在文中总结并归纳了新经济形态下,新的科学技术和新的时空观念对城市商业空间的发展趋势产生的影响。其次,基于网民对“互联网+”空间的生产及其之间的社会互动,展示了“互联网+”消解了原有城市商业空间原有的结构,并将其重塑为一个承载多元的社会文化、消费文化和融合情感氛围的空间。进而,我们可以从商业空间业态、商业空间形态与空间设计等方面研究城市商业空间的模式。最后,提出“互联网+”时代下城市商业空间的有关策略,使得这些空间具有体验性与创新性的意义。这里的体验、创新不单单考虑一个概念,而应该把体验性落实于空间,变成实体商业服务的一部分,进而达到全方位的体验。当然,实体商业不应该只关注顾客的消费,还要注重提升自己的服务品质。

参考文献:

[1] 马妍,李苗裔.“互联网+”环境下城市商业功能空间演变及规划响应[J].规划师,2016(04).

[2] 王振坡,翟婧彤,贾宾,郑志恒.“互联网+”时代下城市商业空间布局重构研究[J].建筑经济,2016(05).

[3] 陈虹,刘雨菡.“互联网+”时代的城市空间影响及规划变革[J].规划师,2016(04).

[4] 蒋宏.“互联网+创新创业+休闲”:未来城市生活方式的思考[J].中国名城,20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