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移动支付优缺点

移动支付优缺点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24 15:10:10

移动支付优缺点

移动支付优缺点第1篇

第一,1992年为促进改革开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国际资本,我国按照《中外合作企业法》与国际四大设立了“四大”合作所。“四大”合作所的执业证书2012年到期,合作期限结束之后,已经完成历史使命的合作所未来在中国以什么形式存在,如何发展,目前皆不可预测。换句话说,它们的可持续经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第二,“四大”合作所的实际控制权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这些事务所二级(含二级)以上合伙人全是外国人,中国合伙人最高只能升至三级。让外国人掌控的事务所来从事H股审计业务,我国的“金融、能源、电信”等关乎国家经济信息安全的大型骨干企业的经济信息、企业商业机密将会暴露无遗,保障国家信息安全无疑只能成为空谈。

第三,目前内地在香港主板和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153家,绝大部分由国际“四大”进行审计,只有13家企业是由香港其他事务所审计的。在这样的市场前提下,再引入“四大”合作所,将加剧“四大”对H股审计的市场垄断,使本土所的业务开拓更为艰难。

第四,“四大”合作所本土化进程缓慢。据中注协的调查数据显示,近十几年来,合作所中做业务、担责任的绝大部分是中国人,但做决策、不签报告、不担责任的基本上是外国人,双方权利义务不对等、不均衡,审计质量同样难以保证。合作所成立以来,主要以“四大”突出的品牌优势对外执业,中方名称几乎被忽略,很难重树中国本土化的品牌形象。全国具有证券资格的内地会计师事务所50余家,目前经审核公示人围的会计所16家。包括国际“四大”的合作所在内,暂且不论“四大”因历史原因而具有的客观优势,单从数量上讲,“四大”合作所就挤占了本土所应享有的国家优惠政策和扶持,首批H股试点所数量有限,竞争激烈,“四大”占据四个席位,延缓了本土所走出去的步伐,影响中国注会行业发展政策的实施效果,更不利于中国本土品牌事务所的发展和壮大。

鉴于“四大”合作所入围H股审计试点存在的以上弊端,建议相关主管部门切实贯彻国办56号文件精神,将本土所和“四大”合作所区别对待,在大型本土所内“优中选优”开展试点工作,集中精力培育中国的本土事务所品牌,把H股审计试点工作这件好事办好,为中国本土事务所走出去创造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浅析

胡本光 安玉虎

财政转移支付指一个国家的财政资金在各级政府之间的无偿转移。目前,我国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三大块:税收返还、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本文主要分析中央对地方的财力性转移支付和专项转移支付。现行转移支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明显,但结合近年来对转移支付资金的实践,笔者认为现行制度仍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

移动支付优缺点第2篇

【关键字】第三方移动支付,移动支付产业链,第三方移动支付存在问题

一、第三方移动支付研究

(一)第三方移动支付定义

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具有一般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功能, 而且重点强调用户的移动支付能力,即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的使用者直接利用手机随时随地来完成支付业务. 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将第三方支付的思想运用到移动支付中,优化了原有的支付流程, 平台在整个支付过程中扮演了信用中介的角色,能起到监管的作用,提高用户的体验.

(二)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现状

1、发展历程

虽然我国早在1998年就成立了首家第三方移动支付企业,单国内移动第三方支付最成功的企业支付宝,是于2009年才开启移动支付业务,2013年第二季度,支付宝的单季移动支付规模已突破千亿,发展十分迅速,在支付宝第三方支付的全部交易规模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

2011年5月18日,央行颁发首批业务许可证,支付宝、拉卡拉、快钱、汇付天下等27家企业顺利获得支付牌照。2011年8月31日,央行颁发了第二批13张第三方移动支付牌照;2011年12月31日,央行再次颁发了61张第三方移动支付牌照。而在第三批获牌的61家企业中,业务类型覆盖了移动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银行卡支付、预付卡发行受理、互联网支付等5项业务。

2、行业分类

支付企业的发展路径日渐分化,目前支付企业正逐步分化为4类:一是以B2C业务为主,覆盖全行业;二是以C端为主的预付费企业;三是面向远程、移动支付的企业;四是面向行业和传统行业转型而提供资金流解决方案的企业。

3、用户规模

2012年12月26日消息,易观今日未来三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市场趋势预测报告指出,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139200亿,互联网支付注册账户规模达到13.78亿,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将达到7123亿。

二、竞争与合作

(一)第三方移动支付与银行的合作: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业务覆盖面来看,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提供的业务支付和银行存在很大层面上的重叠和相似,但比银行更加贴近客户需求,并且还提供银行缺乏的担保和交易等待等服务。在银行和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之间,即存在竞争,也存在合作。在当下的移动商务年代,银行迫切的需要打开移动市场,第三方移动支付便成了银行拓展自身业务覆盖,提高业务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平台。两者取长补短,共同盈利,促进着整个移动支付产业的发展腾飞。

(二)第三方移动支付与银行的竞争:

第一,第三方移动支付所提供的主要支付服务就是对银行的业务竞争。用户对水电费缴纳,网络购物的需求可以不通过网银而直接通过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资金的流转路线发生改变,影响着银行的流动资金控制能力。

第二,第三方移动支付与银行中间业务的竞争。目前,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不仅仅只是一个支付平台,近几年的发展中更衍生出相仿与银行的账户结算系统。而该系统的出现即意味着凭借其线下的收单和医保支付等业务对银行的传统中间业务产生威胁。

第三,第三方移动支付与银行信贷业务的竞争。第三方移动支付相对于银行最大的优势既是能掌握用户发生交易时的上下游的交易记录。而根据此记录便能更根据各类用户的需求为其提供信贷业务。特别对于中小型企业,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信贷更符合它们所需求的“小额”,“短期”,“迅捷”的特性。由此第三方移动支付与银行间的竞争问题不容小觑。

三、第三方移动支付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构建。移动支付产业链可以定义为:为了满足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的需求,由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移动支付应用服务商,移动支付平台运营商,收单机构等多个产业环节共同组成,实现相关资源从上游到下游的不断转移并达到消费者的链条.

(二)产业链分析。移动支付产业链成员之间的竞争关系决定了移动支付产业链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但由于第三方移动支付企业的独立性,且各个部门提供支持服务内容不尽相同, 使得改产业链业务覆盖范围广、牵涉行业多,行业间的利益关系以及行业壁垒都会影响自身部门发展. 移动运营商、银行、第三方服务提供商和商家各自拥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只有彼此合理分工、密切合作,才能推动移动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从而实现各个环节的共赢.

(三)产业链部门分析

1、移动运营商

移动运营商在产业链中主要任务即使为移动支付搭建基础通信平台,是移动支付最为基础的硬件系统提供者。移动运营商是用户手机号的唯一管理者,在开展移动支付上具有先入为主的优势.而在基于目前的通信技术来看,移动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方式包括语音,短信,WAP等.在移动支付领域中,移动运营商主要为所有移动支付业务提供基础的通信支持以及对不同级别的支付业务提供安全服务. 由于一切的移动支付服务都建立在移动运营商的通信技术上,且通信技术是直接面对消费者,因此移动运营商能通过加固自身技术提高支付效率,减少用户缓冲等待时间,提升用户体验,且利用自身庞大的客户群体加大移动支付业务覆盖度,增加用户数量,从而促进行业发展.

2、商业银行

银行是用户账户的管理者,在产业链中任务主要是为用户和其账户提供完整的支付结算通道且对该用户的信用信息记录。

商业银行作为用户账户的直接管理者,同时也是移动支付产业中用户资金的最终清算机构.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盈利并非其提供移动支付服务的主要原因,由于传统支付业务的便携性不强,商业银行开展移动支付业务主要是对传统支付业务的完善和补充,使其固有的支付不被便携性较强的移动支付取代.且多样化的支付手段也为用户提供了差异化的服务,从而影响着用户体验和用户需求.商业银行拥有以现金,信用卡及支票为基础的支付系统等传统支付系统作为其移动支付基础和支撑.其全面的用户信用管理系统更是减少了移动支付安全风险性问题,可以有效避免其他部门面临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问题。

3、第三方移动支付企业

第三方移动支付企业是作为银行和运营商之间的枢纽环节,多是为用户提供一个信誉担保,减少支付安全风险.而独立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服务提供商具有整合移动运营商和银行等各方面资源并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 使用户可以在不同银行卡之间实现转换.能为需求用户提供丰富的移动支付业务服务,吸引用户为应用支付各种费用.而第三方支付企业的优势相较于其他部门的优势主要在于其拥有庞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对互联网用户的购买心理和用户需求加了解,拥有更全面的互联网市场分析.

四、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环境分析

(一)越来越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截止到2013年,国内目前达61601.7万户的移动手机用户和达到7934.8万户的宽带接入用户,巨大的用户基础市场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移动支付市场。

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传统电子商务的转型,行业细分度也越来越高,市场规模增速也将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而越来越多的用户节点代表着越来越多用户群体和市场覆盖率.由于传统移动支付的信誉缺乏性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第三方移动支付也将逐渐在巨大的移动支付市场中迅猛发展。

(二)第三方移动支付硬件体系构建逐渐完善

3G移动网络的普及伴随着个人手机为应用平台的新型移动应用业务将逐步形成.移动电子商务也将在此平台上得到快速发展。

由此可见,通信技术的加强对移动支付行业来说,不仅从基础上提高了交易效率和安全级别,同时也能打消消费者的消费顾虑使其进入市场,从而扩大移动支付市场占有率.而随着移动营运商对通信业务领域的加强加固,通信服务对移动支付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基于SOA,RFID等技术的第三方移动支付体系结构被提了出来.越来越完善的第三方移动支付结构一方面增加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一方面扩宽了业务市场,且基于完善支付结构的支付流程,其越来越精简的步骤和越来越高的效率也标志着第三方移动支付的进步与潜力.

五、第三方移动支付存在问题

(一)第三方移动支付统一技术标准体系仍未构建完成。从近几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情势来看,第三方移动移动支付作为3G时代的热点应用,发展迅速,市场宽广,但标准问题尚未确立和统一.标准上的不统一,产生很多难以解决的麻烦。

例如,移动运营商采用的2.4G标准支付手段,这是建立在通信技术完善,通信设备齐全的基础上,并且它还拥有最多的移动端口用户.而如果商业银行和第三方移动支付企业也想通过2.4G标准支付手段,都会导致建设成本过高而利润降低.目前,两种标准都在被采用,这样无形中形成了支付设备兼容的壁垒,因为平台的转换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低的效率.这些不便的积淀对今后第三方移动支付的推广及盈利,用户使用过程中便捷性和效率都带来较大阻碍.

(二)第三方移动支付信用缺乏。信用缺乏问题不止存在于第三方移动支付领域,从拥有当前最完善的信用管理系统的商业银行来看, 每年我国有大量的信用卡导致的信用问题。使用第三方移动支付的用户都是把手机号同银行账号以及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三重绑定在一起,实现一种快捷支付.平日生活中,由于使用环境的变化及使用频率的增多,消费者的移动终端面对丢失,不需知道账户信息就能对账户资金进行窃取。因此,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风险也高于普通信用卡.而商业银行把所有风险都转嫁给第三方移动支付消费者的做法,使得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目前依旧以小额支付为主,严重制约了移动支付的发展.而且,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自身信誉度没有评级标准,消费者同样也不能辨识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的信誉等级,这样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一些拥有大量资金的图谋不轨的人甚至可以通过开办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进行洗钱或者是非法集资.恶劣的信用环境,加上移动终端并没有实现完全实名制系统,都是阻挡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的绊脚石.

六、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建议

(一)开发新兴商业模式。第三方移动支付产业链内包含部门众多,如果各个部门呈离散状态,彼此互不关联,那么这种无合作的商业模式从外国经验来看显然是失败的。但是如果想建立统一的合作的商业模式,就必须建议以某一部门为主导,其他部门为协助的商业模式。从第三方移动支付角度看,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都因为有各自用户基础及其独占优势,因此想平等的达成合作肯定会比较困难而且协同成本高昂。第三方移动支付处于这两部门的中间,作为没有庞大用户基础的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想要从其他两边抢夺用户,占领市场无疑困难重重。这也是机遇。因为只有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作为主导者和协同者时,才能更有效配置各方资源,使产业链的获利能力达到最大。因此,以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为主导,其余两部门为协助的商业模式对整个市场和产业链来说最为合理。原因有三点,第一:第三方移动支付是相对于其他两部门独立的机构,不像其他两部门有用户基础。第二: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由于没有用户基础,协同各部门协作的成本自然较低。不会像已经建立庞大用户基础的商业银行和移动运营商一样利用用户打压对方利益。因此,建立如此的新型商业模式一方面是最大化提升了该行业的运行效率,一方面是协同的跨部门交易对消费者来说也提升了便捷性和可接受性。

(二)确定金融边际,明确监管部门。第三方移动支付发展相当迅速,业务交易量与日俱增,但第三方移动支付的金融边际和业务性质依旧没有得到充分界定。从第三方移动机构的办理业务种类和市场认可度来看,第三方移动支付更像是一种虚拟银行,承担着目前商业银行的部分业务功能。因此,有很大必要首先先确定第三方移动支付业务的金融边际和性质。一方面模糊的金融边际容易引起市场对该行业的业务功能的误解,导致消费者对其定位不准确,不敢贸然相信不确定性质机构,最终使得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业务的市场认可度减少,不利于该行业的未来发展。而另一方面,模糊的金融边际使得第三方移动支付机构无限制的增大业务覆盖率,容易引起同商业银行以及移动运营商的利益纠纷,导致产业链内合作主导的商业模式破裂,使得该行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

参考文献:

[1]崔媛媛.移动支付业务现状与发展分析[J].移动通信.2007

[2]张萌.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预测[J].2011

[3]郑旋.移动第三方支付需要金融监管创新支持[N].2011

[4]王纯.基于SOA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设计[R].自然科学.2009

[5]任倩.移动支付现状及发展研究[D].2009

移动支付优缺点第3篇

【关键词】 移动电子商务 电子商 无线互联网

移动电子商务(M-Commerce),是指通过手机、PDA(个人数字助理)、笔记本电脑等移动通信设备与无线网络技术有机结合所构成的一个电子商务体系。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方式,充分利用了移动无线网络的优点,是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益补充,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移动电子商务的内容及特点

移动电子商务可以进行PIM个人信息服务、移动定位服务、商务交易服务(包括购物、支付等)、娱乐消费服务(包括铃声、图片下载、电影票订购等)、移动营销服务(包括手机炒股、手机等)、移动广告服务(包括图片广告、文字播报等)、移动商情服务(包括信息定制、手机调查等)、移动办公服务(包括OA、移动供销存管理等)、移动浏览服务(包括手机报、移动文学等)、移动游戏服务、紧急避险服务、移动公益服务等。

通过移动电子商务,消费者可真正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和传统基于因特网的电子商务相比,移动电子商务具有以下几个显着的特点:第一,交易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第二,移动终端拥有者的身份相对固定,可方便地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移动交易服务;第三,通过移动定位技术,可以提供与位置相关的交易服务。

二、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0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检测报告》显示,截止到2010年12月,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实物交易规模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370%,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移动电子商务目前正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企业应用成为发展热点,呈现出广泛渗透、规模扩张的特点。当前跻身移动电子商务的企业类型较广,包括大型企业管理软件厂商、移动服务提供商、新兴IT公司以及网络公司等。国内各移动电子商务运营商的市场份额被几家大的运营商所占据,排名前三的分别为亿美软通、新网互联、用友移动商街,这三家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整体市场的40%,剩下的大部分市场空间则基本被汇海科技、中科聚盟、天下互联和其他小型厂商所瓜分。

艾瑞咨询预计到2012年,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用户规模将达到24957.2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欢上网购物,增值的SMS(System Management Server)也广受欢迎,而且越来越多的预付充值购买通过移动手机就可以完成。

在金融服务、资讯信息、网络游戏等领域,特别是在酒店、旅游、交通、餐饮等客户流动性大、随机性高的行业,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2010年上半年,国内旅行预订网站开始纷纷入驻手机终端,推出了手机预订功能,开通手机网站实现了酒店和机票预订服务的功能。中国银联开通的移动POS业务,使移动电子商务业务突破信息商品的范畴,除了用于旅游订票,还应用于上门售票、物流配送、客户服务等领域,实现了不受时间、场地和线路限制的商务交易活动。我国已构建了以央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为经济金融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快速高效、安全可靠的支付清算渠道。

三、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

1、安全缺乏保障。移动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障碍便是保护用户的合法信息(账户、密码等)不受侵犯。解决安全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通过研发新技术为移动电子商务提供基本安全保障,如密码、密钥、SIM智能卡、防火墙等;其次是信用体系和相应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网络的虚拟性使得信用制度更显重要,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建立得不够完善,严重威胁交易的安全性。法律对于任何一种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需要在移动商务的实际运用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完善信用体系和相应的法律法规。

2、存在带宽问题。与有线相比,对无线频谱和功率的限制使其带宽较小、带宽成本较高,同时分组交换的发展使得信道变为共享,时延较大,连接可靠性较低,超出覆盖区域时,服务拒绝接入。因此,服务提供商应优化网络带宽的使用,同时增加网络容量,以提供更加可靠的服务。

3、缺乏良好的商业模式。传统电子商务的商务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逐渐成熟,移动电子商务想要发展就必须寻求良好的商业模式,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我国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创造好的商业模式需要整合价值链,做好价值链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其中移动运营商处于整个产业链的中心地位,提供基础设施的维护和运营,在应用服务和终端用户之间提供基本的信息和数据沟通。

4、业务范围不大。到目前为止,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更多地集中于获取信息、订票、炒股等个人应用,缺乏具吸引力的应用,这无疑将制约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计世资讯曾对150家独立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进行调查,其中只有40.7%的被调查者已经为用户部署了移动商务,另有59.3%的被调查者还没有为用户部署移动商务,而部署了移动商务的被调查者中60.7%只是采用了短信技术。数据表明,我国移动商务业务范围不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5、移动支付缺陷。国内移动电子商务的支付手段主要有两种:物流公司代收货款和充值点卡代收。前者基本为货到付款,物流企业代收。这种模式的风险在于,目前中国物流行业鱼龙混杂,物流企业与商家的结算风险较大,而且结算周期相对较长。而充值点卡代收方式相对比较 保险,但也仅限于小额支付,一般在30元内,消费产品以虚拟产品为主,如、道具等。因此二者都不尽如人意。就移动支付产业链而言,其核心成员包括金融机构、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三种角色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移动支付市场中存在众多细分市场,包括帮助商家处理移动支付业务、提供安全性解决方案、提供针对不同行业的手机支付解决方案等。如果建立了共赢的商业模式,对于商户、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四、结束语

我国有着庞大的移动用户基础,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移动电子商务市场还处于培育阶段,在用户消费习惯、3G上网资费、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商家诚信等多方面还存在着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正如传统电子商务的发展一样,移动电子商务也将以其对传统电子商务的有效补充开拓一片广阔的新蓝海。

【参考文献】

[1] 秦成德、王汝林:移动电子商务[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2] 康科:移动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发展问题刍议[J].现代商业,2006(10).

移动支付优缺点第4篇

论文关键词:转移支付制度,地方财政,蛙鸣博弈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的背景下,需要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以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保证社会的公平正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作为调节各地区财政能力差异、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必然选择。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应“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但是,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在科学、合理、规范、公正、透明等多方面存在尚不尽如人意,在某些地区,“跑项目、跑专项”的“跑步前进”成了地方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1]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地方财政视角研究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能够为我国正在深入推进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一、理论研究综述

以往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财政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及其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对财政转移支付对地方财政行为影响的考察上比较缺乏。西方研究转移支付,主要是围绕“粘蝇纸效应”展开。该理论认为蛙鸣博弈,中央政府拨付的钱会粘在它到达的地方部门,从而增加这个地方政府的支出,而增加的支出水平大于本地政府税收增加带来的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水平。Gramlich(1977)[2]就是说,地方公共部门获得的中央补助趋于留在公共部门,地方政府获得的财力增加被以不恰当的比例运用于公共开支,而不是通过合理削减地方税收等形式让利于地方居民。美国学者Mun Tsang和Henry Levin(1983)在对转移支付对教育支出行为影响的研究中,借用了经济学分析中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发现:转移支付会对地方政府的偏好、公共物品提供的价格和收入制约产生影响。众多的文献研究都表明,转移支付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行为产生替代还是刺激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国内“转移支付与县乡财政研究”课题组在研究转移支付对县乡财政支出的影响研究中也发现,县乡政府在转移支付的使用上,获得最大优先待遇的是“保工资、保运转”的首要之地行政管理部门,“促发展”的基本建设成为第二优先,然后才是“保民生”的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郭庆旺和贾俊雪则指出,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总体上没有很好地顾及各地区的公共服务需求和财力状况,考虑最多的是地方政府的政治影响力。[3]Martinez-Vazquez等通过对中国省级政府在财政均等化中所扮演角色的研究,指出中央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经常会受到与地方政府的谈判及寻租活动的影响免费论文下载。[4]而很多学者们主要从博弈的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如:陈欣(2007)通过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KMRW模型,分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动态博弈过程。中央的激励机制设为模型的假设条件,这为改善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供了另一视角的思路。薛黎明、王宁(2002)对两类地方政府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博弈状况进行了经济分析,说明中央应该把地方政府的收入努力程度作为衡量转移支付量的重要依据,这样才能使地方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使中央有限的转移支付量在地方政府之间分配得更加有效率、公平。陈志楣,龙花兰(2007)运用博弈论思想,分析了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下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关系,解释了由于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的缺陷,地方政府在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中过分追求地区利益最大化,影响了财政均等化目标和中央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关文献为进一步研究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影响因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针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对地方财政影响的现况,运用蛙鸣博弈模型,系统分析地方政府不合理的财政“钓鱼”、“藏富不露”、争取外税源和“挪作他用”等行为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1、转移支付依据不清

政府间转移支付的依据是合理划分后的各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目前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对财权的划分比较明确,但对事权并没有清晰的界定。在具体事务上,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还存在着事权不清,交叉重叠的现象,经常会因财权与事权不统一,造成部分财政支出的责任不清和上下级政府之间的矛盾。这一方面加大了上级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下级财政支出却超出了公共服务的范围蛙鸣博弈,难以保证转移资金的合理使用。由于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直接导致了各级政府之间对事权和财权支出范围的随意和盲目划分,拨付出去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运用随意性很大,产生上下级政府对同一项公共服务重复提供或对某些地区急需的公共服务因上下级政府推诿责任而无人提供的现象,而且事权划分的模糊和财政支出范围划分的混乱导致许多政府机关人浮于事,也很难对其进行绩效审计和考核,很难快速和明确地界定当事人之间的责任分配,由此导致财政支出整体效益的低下。同时,也由于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不清,使得转移支付在测算时无从着手,造成测算不准,使得转移支付额无法将财权与事权有机的融合。这种状况对地方政府编制预算和执行预算都带来较多的不利影响,加速了地方财政风险的形成。

2、转移支付方式不规范

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保留了原有体制资金双向转移模式,即仍然存在资金由下级财政向上级流动现象,不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也不利于中央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税收返还是以保证地方既得利益为依据的,它将原有的财力不均问题带入分税制财政体制中,使得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地区间财力分配不均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问题未能解决,不能充分体现财政均衡的原则。中央对地方的专项拨款补助还缺乏比较规范的法律依据和合理的分配标准,与中央和地方事权划分的原则不相适应。总之,政府转移支付的不规范不仅影响到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和实施,而且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借机产生了许多不利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财政行为,这些行为也正在不断加剧政府间财政的不平衡性。

3、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不规范

在政府间财政关系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尽管政府转移支付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在资金分配过程中仍然产生出了许多问题。一方面,目前现行的转移支付,在测算级次上,只是以省为单位进行测算,而没有考虑不同级次政府支出标准的差异,这样对测算的准确度难免有一些影响,容易产生不合理的分配结果。此外,在因素的选择上,对一些地区的特殊因素考虑较少蛙鸣博弈,有些因素的选择和确定还需要进一步的数据支持。税收返还是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为保护各地区的既得利益,分税制改革方案中对地方的税收返还额按基数法确定,原体制的补助和上缴办法仍然保留,形成了一省(地)一率、一省(地)一额的非常不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按“基数法确定税收返还既不考虑各地区的收入能力和支出需要的客观差异,也缺乏比较合理的客观标准。这导致了不规范的分配模式。不能解决长期以来形成的各地区间财力的不均问题。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转移支付6891.5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49.2%;财力性转移支付7125.37亿元,但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仅2503.82亿元,占转移支付总额的17.9%,少于按因素法测算的25个省(区、市)标准收支缺口。[5] 另一方面,转移支付资金在上解与拨付间层层受控,历时较长。这种资金运转方式,使得转移支付资金在各级政府间被无意义停留、占用,直接影响资金的及时使用。而且,在层层上解与下拨过程中,所用到的人力、物力等各方面费用直接构成了转移性支出的成本。更甚者,在规范程度较低的背景下,争取上级资金拨付而投入的其他交易成本也因层层控制的体制而增多。

4、转移支付管理不规范

转移支付管理不规范,转移支付资金未能全部纳入地方预算管理。就目前情况看,转移支付各形式中,只有一般性转移支付作为地方财力补助进入地方预算,纳入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监督的范围,地方预算编报的中央转移支付的项目和数额很不完整免费论文下载。这是由于中央对地方财政转移支付指标下达时间晚,使得地方预算的编制、审批和执行无法按时进行,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实际上是很不完整的预算方案,等到上级转移支付指标下来后,又无法再召开人代会审议,只好由行政首长和财政部门自由裁量。中央会转移支付多少,什么时候拨下来,地方在编制预算时并不清楚,只有凭经验留缺口蛙鸣博弈,而且这个缺口并不小,在一些省份占年度总额的40%~50%。也就是说,有的省(区、市)每年有40%~50%的财政收入不能纳人人代会的年度预算审议,这在客观上大大削弱了人大的监督作用,扩大了政府对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自由裁量权。这与《宪法》、依法治国方略和《预算法》都是不相容的。[6] 中央专项补助由财政部下达指标到省级财政部门后,各级政府地方财政部门对无法将中央专款的分配置于同级财政部门的监督管理之下,个别职能部门、业务主管单位在专款再分配的过程中厚此薄彼、为维护自身利益将下级单位的专款用于自身经费支出等现象时有发生。

5、转移支付监督机制缺乏

一是缺乏规范中央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在我国,每年几千亿元的转移支付资金只有财政部门制定的规章《过渡期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来规范,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乏力。相当数量的转移支付资金游离于人大监督之外。例如:2006年,国家审计署对20个省(区、市)的审计,2005年,这些省(区、市)共编报中央转移支付收入3444.27亿元,仅为实际数7733.65亿元的44.5%,有占总数的55.5%的资金未编入预算,脱离了人大的审查监督。[7] 正是由于缺乏中央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导致具有中国特色的“跑步钱进”愈演愈烈。二是缺乏问责机制,中央发现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违规后,缺少相应的处罚措施。这不但助长了不正之风,还很容易产生违法腐败行为。结果,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当成“唐僧肉”,使这个领域变成腐败的高发地带。三是缺乏必设的监督机构和工作职责。我国在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方面还没有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审计系统,对资金是否做到专款专用,还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信息。

6、转移支付激励机制不完善

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使地方政府之间产生不合理手段以争取财政转移支付的行为。由于我国转移支付总量占GDP的比重还很小,各地区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具体国情致使我国中央政府不可能弥补所有地方政府的财政缺口,长期以来保持着“僧多粥少”的局面。同时,由于政府转移支付制度设计缺乏激励机制,尽管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已经对各地收入努力程度实施考核测量,对努力不足的地区中央会相应扣减对其的转移支付,但是由于技术方法尚不完善,对各地方政府收入努力程度的考核不够准确客观,一些地方政府在分取中央有限的转移支付资金的时候常常不努力增加收入,有意扩大收支缺口。

三、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缺陷对地方财政行为的影响

由于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内在的缺陷,对地方财政产生了许多消极的影响蛙鸣博弈,阻碍了均等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方财政风险和腐败现象出现

1、地方财政风险

所谓地方财政风险,是省级以下各级地方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应当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可能性。[34]通俗的讲,地方财政风险即指由于地方财政运行过程中各种因素引发的财政收支矛盾激化,进而使地方财政平衡运行遭到破坏的可能性。[8] 在我国,由于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失范,促成了地方财政风险的出现。具体表现在:

(1)各地方财政苦乐不均。一方面,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基本上是以“基数法”来计算的,使地区之间处于不同的起跑线上,地区间财力极不平衡,导致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地方财力十分吃紧,并且转移支付的政策导向不明确,调节功能较弱。[9] 另一方面,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中“税收返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使得有的地方财政部门“赤字于预算内,结余于预算外”,甚至想方设法扩大赤字,以便向上级财政寻求财政援助、与其讨价还价,结果是穷也赤字,富也赤字,转移支付资金难以到位,真正困难的地方财政得不到应有的财政支持。

(2)“富省市,穷县”问题突出。从2005年我国新增财力分配格局看(马国贤,2007)[10] :中央得54%,省本级得15%、市本级得24%,而占人口60%的县财政只得7%。据统计,全国有60%~70%的县级财政处于贫困状态。一般而言,产生“富省市、穷县”的问题不是我国转移支付规模所致,而是转移支付在原则、政策、结构等重大问题没有解决,因而在政府间财政关系上存在着自利主义、道德风险等问题,也就是说,在各级政府“财政自利”的影响下,也会造成更多的收入“渗漏”,中央和省市财政总是在优先考虑当年自己的各种开支后,才决定给地方多少,实际转移支付大大小于现实标准,资金往往在下拨过程中受到肢解。一笔专项资金拨下来之后,省、市、县各级政府都要成立专门的机构来主持资金的运作,还要配备专门人员、办公地点、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结果最终到达乡镇政府的资金所剩无几的地步免费论文下载。例如,1998年按公式计算应转移支付630亿元,而实际转移支付22亿元,致使一些县级财政超负荷运转处于贫困状态。[11]

2、地方财政的腐败现象

从严格意义上讲,学界并没有对财政腐败做过准确的定义。通常,我们把“财政腐败”界定为财政领域中的官员为了个人私利蛙鸣博弈,利用某种垄断权(包括行政权和资源配置权)所进行的滥用公共权力,包括贪污、受贿、挪用、偷税漏税以及在为民办事中的拖拉、推诿、扯皮等渎职行为。在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下,地方财政腐败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地方政府“跑部钱进”。“跑部钱进”中主要“跑”的是有资金、项目等审批分配权的中央部委,“钱”主要是指中央专项转移支付资金以及由有关项目所带来的资金。由于各地得到多少应该得到多少中央缺乏明确的核算办法,各地政府对自己能够得到多少转移支付是高度不确定的,又加上政府要来的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措施。因此,地方政府竞相“积极争取”转移支付资金。于是乎,部分掌握中央转移支付审批权的部委官员禁不住“糖衣炮弹”的袭击,不该批的批了,该批少的批多了。如国家审计署2002年审计报告披露,当年财政部在分配社会保障、中小学建设等10项补助资金时,将国家明确规定不应给予补助的地区和单位纳入补助范围,共超出范围安排5亿元。[12] 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变相的“行贿受贿”行为。“跑部钱进”的结果往往是有“办法”、有“门路”的得“好处”;财政资金严重分散,使得财政资金统筹安排成为空话。这不但财政困难状况不可能从支出管理方面得到改善,而且财政资金使用的规模效益被降低。

(2)挤占、截留等现象屡禁不止。在目前地方财力紧张的情况下,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变成了地方政府的“吃饭”钱,以致挤占、截留资金以及贪污、受贿等腐败现象难以防范和避免。全国人大代表李焕然发现,一所学校1404名学生,按当时的拨付标准有10万元经费,实际到位的却只有6万元。不只是教育,中央对公路建设、社会保障、医疗和农业的财政补助也经常遭到“截流”的厄运。

(3)政府官员的寻租行为。经济增长缓慢的市、县财政支出上升速度并不慢,尤其是行政管理费和各项事业费的上涨速度接近经济增长较快的市、县,这是因为政府官员的收入并不与经济发展状况挂钩,虽然经济越发达,官员的收入会高些,但对贫困地区来说,官员的收入会向发达地区看齐,其途径往往是变相寻租,因为在预算内收入无法满足收入增长需求时,地方政府会通过其他收入(包括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来弥补,也就相当于政府运用权利进行有利于自己的收入再分配。不可否认,地方的相当一部分收入用在了租金分配上。

(二)地方政府不合理财政行为产生

1、财政“钓鱼”行为

财政“钓鱼”顾名思义:就是地方政府钓“中央财政”的鱼,即中央政府给钱地方政府配套。2008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了4万亿投资计划,这4万亿投资计划中蛙鸣博弈,中央政府只承担其中的1.18万亿元,其他将近3万亿元要靠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来承担。这项计划出台后,地方政府争先恐后的向上申请项目,公布的配套投资计划总额已高达18万亿元,几乎三倍于2008年中国全年的财政收入。这是一种典型的“财政钓鱼”行为。全国政协委员张正明曾说,配套资金大大超过了地方财政的承受能力,初步测算,一些专项拨款至少需要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比例为30%-40%。[13] 一些贫困地区的市、县级政府自有财力本来不足,往往超出自身的财力向上级政府争取项目,而当争取到项目以后,相应配套资金不足,于是出现了不少半拉子工程、胡子工程,影响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加大了财政负担,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2、“藏富不露”行为“藏富不露”行为是指地方政府为了获得更多转移支付资金,而把自身真实的财政情况隐藏起来。一方面,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存在依赖现象,为获得较多的转移支付量,经常不努力征税,造成更大的财政缺口,藏富于民,藏富于企业。真正需要转移支付资金的地区却得不到,而有的地区却藏富不露。这样对于某一地方来说可能是利益更大,但负作用于全局财政策略,会混淆真正贫困地区和不努力增加收入的地区,浪费了中央财政有限的拨款,同时也损害了努力增加收入地区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哭的孩子多吃奶”,已成为了一条铁律免费论文下载。有的地方隐瞒实际财力,藏富不露,争做财政贫困县,为的也是多向上面争取资金。据有关媒体报道,神木县是陕西经济第一大县蛙鸣博弈,却赫然出现在省级重点扶贫县的名单之列。并且,为获得扶贫贷款,陕西经济“五强”县中有四个跻身国家和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

3、争取外源税行为

地方税理应在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之后,我国地方税收收入规模一直偏小。地方政府为了完成国税任务,获得税收返还补贴,在内部税源无法满足税收要求的情况下,便采取引税、挖税等获取外源税的手段。同时,各地方政府提倡和鼓励各单位创收,互相压低税款征收比率,提高好处费支付比例,以增强自身竞争力。这种做法形成了虚假收入,并导致政府虚假政绩,弱化了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原动力;同时,税源缺乏坚实税基,将危及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

为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并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往往会产生保护本地市场的冲动,并通过税收竞争等手段吸引投资。对发达地区而言,其原始的经济基础较为雄厚,对企业和投资的税收优惠较大,有利于本地企业的竞争及投资的引入,进一步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其财力本来就相对匮乏,为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以完成正常的财政职能,无法给予企业较多的税收优惠,面临比发达地区更加严重的财政压力。

4、“挪作他用”行为

地方政府在安排地方支出项目时,通常按如下的顺序排列:行政管理费、楼堂馆所建设、直接生产投资等,而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则位于稍后的次序上(朱玲,1997)。因此一个地方财政收入极度匮乏,行政管理费也能得到优先满足。这也就是说,本应“渗漏”到私人部门的转移支付,却被地方公共部门挪作他用。这种行为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财政部门将中央专项补助资金挪用于本部门支出,改变了上级财政部门下达专项补助资金的指定用途。如一些地方用无规定支付内容的转移支付资金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地方财政部门将收到的中央专项补助资金进行重新分配时,将指定用于某地或某项目的中央专项补助资金调给异地或其他项目蛙鸣博弈,改变了资金原有用途。三是中央专项补助资金拨付用款单位后,使用单位未严格按指定用途使用,将资金或用于弥补本部门经费不足,或改变用途用于其他支出。如一些地方财政处境困窘,往往在上级财政下达转移支付资金后,有的平衡了财政预算,有的视为利益,分配给了部门使用,还有一些只靠财政转移支付和税收返还过日子的乡镇财政,由于负债累累,不得不用转移支付资金偿还债务。

三、地方政府间蛙鸣博弈模型分析

地方政府作为理性主体往往会利用政府间转移制度的不完善性,从局部利益出发,采取某些不合理的财政行为,使中央对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制度设计的初衷,均等化效果不佳。在此,本文引用了蛙鸣博弈模型,[14] 从地方财政的角度来探讨地方政府之所以产生一系列不合理的财政行为的原因。

1、蛙鸣博弈模型

蛙鸣博弈研究的是环境条件因素对生物进化过程影响的问题。在蛙鸣博弈模型中,是将青蛙特定器官、行为的进化作为一般的2x2对称博弈进化的例子进行分析讨论:长期进化过程使雄蛙鸣叫响亮,雌蛙听力超群。而青蛙进化发展出这些雌雄不同能力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繁衍机会,把自身基因最大限度遗传下去。这与地方政府为了各自的利益不断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行为是极其相似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没有理由认为在经济活动中会理性地考虑个人利益的“经济人”到了公共产品选择时就会变成没有个人利益,只考虑公众或组织利益的无私的人。而且在官僚个人利益之外,政府作为一个官僚机构,也存在着政府的机构利益。“没有集团的利益就没有集团”。政府组织作为一个集团,主要追求的是预算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会努力争取上级政府的财政拨款或补助。所有政府官员都有争取本地方和部门预算最大化的冲动,并且部门和领导也会预期,即使他们不从财政资金中攫取更多的、甚至多余的资金,其他领导和部门也会选择这样的预算策略免费论文下载。因此,地方政府不合理的财政行为是可以用蛙鸣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的。

首先,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假设:

(1)博弈方:两个都是有限理性的地方政府:地方政府1和地方政府2。分析的框架是反复在我国各级地方政府随机抽取一个成员配对进行博弈,即可以是富裕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也可以是落后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

(2)行为策略:博弈方都有两种行为方式:争取;不争取。如果他们都不争取,则不会获得额外的转移支付资金,使他们获得的利益不多,假设为0收益;如果有一地方政府积极争取,那么他获得转移支付资金的机会为m,0.5

(3)行为策略的采取比例:博弈方中可能采取“争取”与“不争取”的比例为x、1-x。

(4)得益矩阵。随机博弈中两个地方政府之间的得益矩阵如下图1-1。

地方政府2

争取不争取

P-z,P-z

m-z蛙鸣博弈,1-m

1-m,m-z

0,0

争取

地方政府1

不争取

图1-1蛙鸣博弈模型

2、蛙鸣博弈模型分析

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取决于其中P,m,z的具体(或相对)水平。根据上述假设,P-z>m-z是成立的。

如果m-z

如果m-z>0,当P-z

如果m-z>0,当P-z>1-m时,即如果争取到的转移支付资金大于争取到的成本,且当积极争取转移支付资金的地方政府的收益大于没有积极争取的地方政府的收益时,那么两地方政府都争取是惟一的纯策略纳什均衡,因为此时争取对两地方政府来说都是上策。

上述分析说明,在这个蛙鸣博弈中,除了争取与不争取在获得转移支付资金方面有差异以外,争取成本代价大小也是决定地方政府是否争取的关键因素。这也就是说地方政府是否争取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取决于制度环境的好坏,即在有效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安排下,地方政府获得“争取”获得转移支付资金的机会会减少,成本会增加,此时地方政府是不会积极争取的,反之亦然。上述结果如图1-2所示:

上述建立在完全理性条件下的策略博弈描述了地方政府从自利的角度对是否争取转移支付资金的选择,不仅脱离实际,而且也不能说明地方政府从不争取到争取的转变过程。

积极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地方政府比例为x,随着时间和制度(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环境的变化,该比例的变化率取决于争取转移支付资金的地方政府的原有比例以及鸣叫获得转移支付资金的收益。由于上述博弈关系是2X2对称博弈,其复制动态方程为:

=

根据该复制动态方程,可求出其三个不动点,也就是可能的稳定状态点分别为:

x*=0蛙鸣博弈,x*=1,x*=(m-z)/(1-P)

当0

当(m-z)/(1-P)

这时候复制动态的惟一的稳定均衡点,是x*=0,也就是所地方政府是不鸣叫的。换句话说,如果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设计是规范有效的,从所有地方政府都是从不争取开始,那么即使出现少量的地方政府去积极争取,它们也会很快不争取。即使是所有地方政府都争取的极端情况,在中央财政严格的监督和很好的激励措施下,最终还是会趋向于所有地方政府都不争取的均衡免费论文下载。

最后,当(m-z)/(1-P)>1时,也就是m-z>1-P(P-z>1-m)情况。即两地方政府都争取的收益大于某一地方政府争取获得的收益的情况。此时,复制动态的三个不动点中也只有x*=0和x*=1两点符合要求(如图1-5所示)。此时,进化稳定策略是x*=1,也就是所有地方政府都会争取。这种情况只有在转移支付制度分配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监督乏力,又没有很好的激励措施情况下产生,这时争取的收益大大超过成本代价。

简言之,地方政府是否采取积极的态度争取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资金蛙鸣博弈,与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安排有密切的联系。如转移支付规模、结构的确定,监督机制和激励措施都将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行为。

四、结论

我国现行财政转移制度尚不完善,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较大缺陷,存在很大的政策博弈空间,地方政府为了局部利益而采取不合理的财政行为,使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由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一是明确划分各级政府的事权和收支责任,这不仅仅是分税制的一个基本要求,也是进行政府间财政间转移支付的一个基本前提。二是明确转移支付的目标,这是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的根本依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应该是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而政府拥有的基本服务能力均等化及财力均等化都作为次级层次目标。三是科学构建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制度结构,逐步缩小税收返还规模,在条件成熟时最终取消税收返还,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逐步扩大均等化转移支付的作用。规范与清理专项转移支付,提高专项转移支付的管理透明度。四是合理确定政府间转移支付规模,既能够恰当体现中央的权威,而非过度集权;既能够使中央拥有较充足的财力来缩小地区间公共提供能力的差距,又能够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税收筹资的积极性,避免对上级政府的过度依赖。五是健全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转移支付的审批监督程序,编制转移支付的专项预算,并按预算审批监督程序报同级人大审批。并以法律形式明确转移支付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辅之以必要的司法和审计手段,对违法、违章者加以相应的制裁。六是建立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激励机制,减少下级政府的不作为心理并对其“花别人的钱不心疼”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

参考文献

[1]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00-115、205页

[2]Gramlich E.M.Intergoverentalgrants: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In Oates federalism[M].Lexington:D.C.Heath and Company,1977:227-230

[3]郭庆旺、贾俊雪:《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服务提供》,《世界经济》2008年第9期

[4]J.Martinez-Vazquez, B.Y.Qiao& L.Zhang,“The Role ofProvincial Policies in Fiscal Equalization Outcome in China”, 2007-03-10,aysps.gsu.edu/isp/files/ispwp0705.pdf,2010-02-10

[5]审计署.中央部门存在问题资金293亿[EB/OL].新华网,2008-08-27

[6]李一帆.现行财政体制的腐败隐患[J].瞭望新闻周刊,2005(7):33-35.

[7]安体富.“跑步前进”考问转移支付制度改革[J].人民论坛,2007(12):18-19

[8]曾维涛.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金融与经济,2004(12):15-16.

[9]刘尚希.财政风险及其防范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10]马国贤.构建和谐社会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几个问题[A].见:河北大学预算管理研究所编,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研究.[C].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9:96

[11]李一帆.现行财政体制的腐败隐患[J].瞭望新闻周刊,2005(8):33-35.

[12]国革.“跑步钱进”的是与非[J].中国社会导刊,2005(4):20-22.

移动支付优缺点第5篇

近两年,移动支付可谓备受热捧,正成为各智能手机巨头的必争之地。据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计,到2016年,全球移动支付交易额将突破6000亿美元,远远高于今年1720亿美元的交易额。

早已嗅到市场先机的谷歌,已于去年11月推出了基于近场通信技术(NFC)的“碰触式”支付服务——谷歌钱包,消费者可以将手机本身当作信用卡,在卖场付款台“碰一下”支付设备,无需密码,即可完成支付。相较于其他支付方式,更简单方便的NFC技术正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有引爆智能手机下一个卖点的趋势。

目前,不仅谷歌在NFC上率先发力,微软在6月也展示了带有NFC功能的Windows Phone 8系统。而黑莓、索尼移动、诺基亚、华为、中兴等传统手机厂商,均计划在手机上应用NFC技术,未来所有Android手机也将内置NFC芯片。

相比谷歌、微软的先发制人,苹果在移动支付市场难免有怯场之嫌,但根据以往苹果在MP3播放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市场上的策略来看,此举在情理之中。在技术开发领域,苹果一直习惯后发制人,很少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小心谨慎的苹果会让竞争对手为其进行基础性研究工作,等市场成熟后再伺机推出完美的产品,进而后发制人。

其实,苹果内部也曾为布局移动支付市场是否该一步到位纠结过。在2012年初,苹果高管们在对公司的移动支付计划进行行政审核时,内部工程师曾极力主张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更加直接地对支付服务进行整合,但一些资深高管担心NFC技术不成熟,会遭到消费者的批评。最后苹果做了折中选择,在今年6月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支持会员卡、入场券和优惠券移动支付的功能。

移动支付优缺点第6篇

最大输家:央视春晚

也许不要30年,现在的中年人就会抱着他们的孙子,很艰难地解释,上海明珠塔和广州小蛮腰原来的古老用途。电视作为不可或缺平台的意义,已摇摇欲坠。尤其是春晚摇一摇红包本身就已宣布春晚之命休矣。

这既是电视的没落,也是被广告、宣传和做作充斥的春晚的失败。人们确实是在等待红包为主,看春晚为辅,但移动互联还没有能填充春晚的巨大缺位。

移动互联未来除了春节红包之外,还需要更大努力来填补春晚衰亡之后的内容流量的缺失。这让人们对移动娱乐更加期待。

最大妒家:马云

请注意是马云,而不是阿里系。比较上市前后,马云除了增强资本实力和阿里系的全球知名度之外,对阿里生态和业务创新投入的精力明显不足。

就电商而言,淘宝的生态链一直没有显著提升,并且在走向移动端上,看起来已败给腾讯。

就支付宝而言,其原来具有明显的几乎可以和银联抗衡的物理直连优势,这是其他第三方支付远远不能比拟的。但到如今,支付宝的优势已动摇,至少在小额支付领域,微信支付、支付宝和银联支付三足鼎立的局面已形成。

最大赢家:腾讯微信

姑且不论春节之后,会有多少银行卡会解绑(估计解绑率不会比2014年低多少,有流量没服务是腾讯一向的软肋),微信仍是大赢家。

最关键的一点在于,腾讯向公众表明了,微信支付能够承受饱和冲击并保证系统的大致顺畅和安全。微信春节红包的派发次数在百亿笔,从交易笔数和单位时间交易笔数的强度看,这种饱和峰值下运行的能力,都已和银联、支付宝处于同样的量级。

移动支付的成功,还在于年轻人在安定富足的环境下成长,更容易轻易信任。而在1970年代之前的中国人不会具有1985之后那样对信息技术的信任感。或者说,银行在90年代初推动互联网金融之所以迟钝,和现在互联网金融迅猛扩张,部分原因在于中年以上的客户更狐疑,哪怕是面对实实在在银行;而年轻人更轻信,哪怕是对信息技术的风险并不了解。

最大受益者:年轻草根

据说这次春节红包,主发红包者发送的红包,是其收到红包的大约4-5倍,这意味着富裕者和年长者对年轻人超过百亿元的转移支付。这种转移支付并非恩赐而是顾及了年轻人的趣味和尊严。

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的微信春节红包,使人们有理由对中国移动互联网的未来寄托更高期望,尤其是在全球国家的精英也罢普通民众也罢,都甚至无法理解微信红包时更是如此。微信支付似乎证明了,为移动商业模式的扩张,移动支付已经准备好了。这种土壤的重要性,和支付宝对淘宝的意义是可类比的,但人们期待微支付上生长的,不是假冒伪劣。基于移动互联的商业模式将是中国新生代的成功沃土。

最大困惑者:央行

支付宝的购卡充值方式已经终结,并且支付宝是依托银行卡系统而存在的。但微信不同,微信还包含着从QQ平移过来的客户,以及大量非实名手机,甚至海外手机的客户。Q币仍可为零钱充值,因此微信支付包含零钱账户体系和银行卡体系两大账户体系,前者包含广泛的匿名账户,Q币充值还意味着零钱账户对腾讯而言是余额开放账户,而不是转接支付账户。不仅如此,零钱账户体系和银行卡账户体系是打通的。

支付宝也罢,微信支付也罢,都无法避免虚假交易和资金匿名转移。

我们必须看到,微信支付借助春节红包在全球的巨大成功,不是互联网金融能跨国落地,而在于微信是作为社交APP而落地的,微信支付则镶嵌其中。国外金融监管当局还在稀里糊涂,没有要求海外微信支付落地需要金融监管许可。

移动支付优缺点第7篇

[关键词] 移动支付 模式 电子商务

一、引言

移动支付是指利用客户的手机,通过短信、语音、射频识别等方式进行的银行转账、缴费和购物等商业交易活动。与传统的现金支付相比,移动支付具有方便、快捷、安全的优点,在开展该业务较早的日本、韩国及一些欧洲国家,移动支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在我国,移动支付还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有调查显示,国内手机用户每月增长数量超过500万户,2007年用户总数将突破5亿。这显然是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对移动支付业务的开发,将为产业链上的各方,包括设备制造商、银行、信用卡组织、商业机构、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带来的将会是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从客户应用的角度,将移动支付归纳为两种模式,介绍了各自的适用场合、技术特点及发展现状,并对移动支付的发展前景做了分析。

二、移动支付的两种模式

客户若要使用移动支付业务,前提是须将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进行捆绑,此后在交易过程中所支付的金额会直接从银行卡上扣减。

在此前提下,移动支付可以分为两种模式。第一种是非面对面的支付模式,主要迎合了客户不希望亲临现场就可进行交易的需求。客户可使用短信、语音、wap、k-java、ussd等操作方式,完成日常生活中的水电煤气、物业管理、交通罚款等公共事业缴费,或者用于购买、手机订票、手机投保等交易。这种支付模式不受时间、地点约束,无需排队,为客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国外如爱立信公司的mobile e-pay解决方案,在国内如北京联动优势科技有限公司的“手机钱包”业务,都支持这种支付模式。

在当前2g/2.5g的通信环境下,手机还只能浏览一些简单的网页,要进行网上购物还不太现实。因此,可以考虑将非面对面的移动支付与基于pc的网上支付结合起来,构建成统一的电子支付系统。例如与支付宝结合,现在支付宝是用客户的e-mail登录,如果服务提供商之间加强协作,使客户用手机号码也能登录,这样就可以将移动支付与网上支付合并为一个id,既方便于管理银行账户,又扩展了非面对面移动支付的应用范围。与支付宝一样,手机号码已采用实名登记,因此较好得保证了客户的信用度。

移动支付的另一种模式是面对面的支付模式。如今,人们虽然能够足不出户地在网上购物,但网上购物永远也满足不了人们在商场里亲身购物时所体验到的人文享受。亲身购物的过程就是一种休闲方式,那么在此过程中如何使交易最为简便呢?面对面的移动支付可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这有点类似于人们在商场内的刷卡消费。

曾经出现过用发送短信的方式来完成这种支付,但是短信在发送、回复的过程中信道易受干扰,期间的延时难以预计,而且零售交易金额少但次数多,频繁地发送短信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今后的趋势是在客户的手机与商家的终端之间采用近距离无线通信方式,客户只需将手机靠近终端,再输入密码就可以完成支付。

较早的移动设备普遍采用红外线技术进行近距离通信。其缺点有二,首先是发射端和接收端必须处在笔直的视线内且要精确对准,另外,红外通信缺乏有效的安全协议。作为建立个人局域网(pan)的一种技术,蓝牙目前广泛应用于手持设备的无线连接,然而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它的连接速度存在问题。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自动识别。rfid被业界公认为是一项极具发展前途的应用技术,今后,面对面的移动支付将主要基于该技术。客户只需将内置rfid芯片的手机或pda靠近商家的阅读器,阅读器识别用户id和存储在芯片内的金额,并传送交易信息及电子签名至支付平台实现扣款,系统内部接口遵循移动运营商专门制定的标准协议《小额支付交易协议mptp1.1》和《小额支付通信协议mpcp1.0》。

当前,在亚洲有日本、韩国、新加坡,在欧洲有英国、法国、德国,已经应用rfid技术开展移动支付业务。日本第一大通信运营商ntt docomo的felica手机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从2005年推出至今已经吸引了4000万用户,可见其发展潜力之大。随着rfid技术的成熟,基于该技术的面对面的移动支付系统在中国的实施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移动支付系统框架图

移动支付系统框架如图所示,虚线框(a)为非面对面的支付模式,虚线框(b)为面对面的支付模式,两种模式有各自的适用场合,今后的手机将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的功能。

三、有待加强的方面

无论哪种模式的移动支付,由于手机号码与银行卡账号捆绑在一起,因此账号内存款的安全就与手机直接相关。如此情形下,除了银行必须对用户的身份和密码进行加密以外,运营商需要对手机信号进行加密,手机制造商需要提高手机操作系统的保密性能。在过去的两年内许多厂商已经花费了大量精力来开发移动支付的安全框架,包括开发出多种无线pki方案。

对于习惯了只把手机作为通话工具的人们来说,移动支付的概念还比较陌生。因此,提高市场认知度也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要向消费者宣传移动支付的可用性和易用性,而且要让商家、运营商及银行都充分认识到移动支付可能带给他们的好处和商机。

移动支付优缺点第8篇

【关键词】 手机支付 SIM卡 通信

移动支付也称为手机支付,是指利用手机完成商品交易支付的行为,比如坐公交可以刷手机,去超市买东西也可以刷手机。作为新兴的电子支付方式,手机支付拥有随时随地和方便、快捷、安全等优点。由于这种支付方式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已成为现金支付、银行卡支付和网上支付等方式之外的一种强有力的支付手段,同时逐渐发展成为现有金融服务系统中一种更具竞争力的新型服务模式。本文对SIM卡在移动支付中的各种技术实现方案进行剖析,分析系统的安全控制要求,然后对SIM卡做支付相比普通卡的优势进行说明,最后对最近出现的一些无SIM卡参与的移动支付方案进行简介,并与SIM卡移动支付的特点做简要对比。

一、SIM卡在移动支付中的各种技术实现方案

卡片可分为磁条卡和智能卡。磁条卡典型的应用是银行卡,银行卡是利用磁信息记录客户的卡号,只能作为简单信息记录的一个载体,容易被复制,国家现在已经强制银行卡全部转用智能卡以增强安全性。智能卡集成了CPU、存储器的集成电路芯片,能对数据进行灵活的运算和存储,不易被复制,安全性很高。智能卡从通信模式上又可以分为接触卡和非接卡,利用电磁波和读卡器进行数据交互的就是非接卡,比如公交卡;而将卡电路引出来和读卡器进行连接后通信的就是接触卡,这种卡的表面上能看到铜片。传统的SIM卡就是接触卡,但是要想利用SIM卡做移动支付,就需要其同时支持非接通信功能,这是SIM卡做移动支付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各种不同的SIM卡移动支付方案也是围绕解决这个问题展开的。

传统的非接卡是大卡,卡片上有足够的空间用来放置天线,其使用13.56MHz通信频率,遵循的是ISO 14443规范。SIM卡的尺寸比传统非接卡要小得多,如何放置天线是一个重要问题,并且SIM卡放在手机里面,可能被手机的金属后盖或者电池压住,这会对非接通信产生明显的影响。

最开始的SIM卡支付方案由中国移动主导,国民技术主和国内几家主要的卡商进行开发,使用的是2.45GHz的非接通信频率,通常称为2.45G方案。国民技术负责开发非接通信芯片,卡商负责开发SIM卡上的电子钱包、一卡通等应用。2.45G方案因为其非接通信频率高,使用很小的天线即可完成稳定的非接通信,并且通过调整射频芯片的发射功率,可以灵活地调整刷卡距离,从非接通信效果来说优于13.56MHz方案。但是目前使用的POS机都是按照13.56MHz的标准来做的,如果换用2.45G方案,POS机的硬件需要进行改造,这将会耗费大量的资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2.45G方案在与13.56MHz方案的竞争中落败,2013年13.56MHz方案成为移动支付的国标。但是2.45G方案也没有放弃,最近有消息称工信部可能把2.45G也作为移动支付的标准,主要因为其通信效果好,并且2.45GHz方案是中国企业的方案,其专利权全部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为了使手机支付SIM卡尽快推广适用,要求其适用于现有的POS机,使用13.56MHz通信频率。最开始商用的13.56Hz SIM卡外接了一个面积较大的软体线圈作为天线,业内通常称为SIMPASS方案,因为外接的天线跟大卡的天线面积可以做的差不多大,其非接通信效果跟一般的非接大卡类似。但是该方案也存在明显的缺陷,首先,因为天线跟卡体使用软线连接,容易折断,一旦天线折断,非接功能就无法使用,就需要换卡;其次,不同的手机SIM卡插槽的方向不一样,天线和卡连接的位置如果不合适,可能导致卡插入卡槽时被连接线阻碍而插不进去,若强行插入,就可能导致天线很快被损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需要制作天线连接位置不同的各种卡片,然后用户根据手机SIM卡插槽选择合适的卡片;最后,因为加了一个软体天线,塞在手机里面可能导致有些手机的后盖合不严密,影响美观。

为了解决外接天线方案的缺陷,出现了另一种全卡方案:将天线集成到卡内部,卡的外形跟一般的SIM卡一样。因为SIM卡面积有限,集成在内部的天线面积也就很小,小天线感应到的电压也就很小,通常需要借助专门的射频芯片辅助完成非接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并且卡片一般需要手机供电才能非接刷卡。将天线和射频芯片以及一些其他电路元件封装在一张小小的SIM卡上,增加了SIM卡的电路复杂度,并且对制造工艺要求较高,这就导致了此种手机支付卡的成本较高。

以上几种方案,都是由卡片自身完成了全部非接通信和支付功能,由于卡片的天线在手机内部,如果手机是金属外壳或者卡片被手机电池压住,非接通信效果往往不好。为了解决非接通信的问题,又出现了SWP-SIM方案。该方案中,和POS机的非接通信由手机完成,手机负责将POS机发来的数据发给卡,并且将卡返回的数据回送给POS机。也就是说手机成为了SIM卡和POS机数据交互的桥梁。手机和POS机的通信使用ISO14443协议,手机和卡的通信使用SWP协议,SWP协议是一个全双工的单线协议,利用原来SIM卡没有使用的C6引脚作为通信线路。SWP-SIM方案的非接通信效果是上述方案中最好的,但是其推广进度并不快,主要是前期手机支付使用范围不广,手机厂商没有动力投入成本在手机上增加NFC功能以支持和POS机的非接通信,而随着手机支付的逐渐兴起,支持NFC功能的手机正在逐渐变多,SWP-SIM方案应该会逐渐成为SIM卡在手机支付中的主流方案。

二、系统的安全控制要求

在移动支付过程中,安全性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安全控制要求。当内部网与外部网互联时,网络通信安全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不同的网络结构和不同的应用需求,应采用不同的安全对策,而一个常用和有效的方法是采用防火墙(Firewall)技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手机钱包规范PBOC3.0的要求,在支付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交易类型,实现联机或脱机的交易认证。一般来说,对于联机或脱机交易认证,客户终端只是在用户卡与后台或终端安全访问模块PSAM(终端安全访问模块)卡之间传递认证数据,不需要获得用户卡的密钥。密钥存储在后台或PSAM卡中,在交易过程中通过分散算法计算出用户卡的密钥,并进一步计算出相关的交易认证数据输出或对输入进行验证。系统的安全体系与终端是没有任何关联的。在目前的非接触逻辑加密卡的应用中,由于卡片没有运算能力,终端必须通过对读写模块加载密钥才能实现对卡片的最终读写。因此如何保证密钥在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是保证卡片安全交易的关键。本模块支持两种密钥安全体系:第一种方案是读写模块本身不需具备PSAM卡功能。工作时对需要加载的密钥进行密文传输,每次交易终端向后台或另一个独立的PSAM卡申请分散后的卡片密钥密文,传送给读写模块,由模块解密后使用。第二种方案是读写模块本身具备PSAM卡功能。交易过程中密钥由模块内部直接产生,不需要进行外部传送。

本系统同移动商务SP的服务系统的连接采用增加实时接口的方法,并且做到两者处于同一局域网中,局域网之间均采用最新的防火墙隔离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且能在物理上同外界网络上实现数据传输上的物理隔离。同时,通过防火墙的审计日志和报警功能,能够及时预防和发现防火墙所受到的攻击。交易数据在SP、金融机构和手机钱包业务平台之间的传输建议使用DDN专线连接,如果使用不安全的因特网公网连接,则应采用SSL协议加密传输交易数据。系统同移动短信网关系统的连接采用标准的SMPP/CMPP短信协议为连接标准,短信数据的传输采用协议所规定的安全机制,以确保数据包的保密安全传输。

三、SIM卡做支付相比普通卡的优势

普通商户和消费者之间通过手机进行交易的前提是需要商户和用户都和指定的银行签约,然后用户就可以到签约商户的店铺实时实地通过手机购买商品,当时可返回消费信息到用户和商户的手机上。用户通过登录WAP网站输入特定的商户号码和消费金额就可以进行自由消费,消费金额从手机钱包账户上扣除。实现这一功能要求用户和商户都拥有移动SIM卡,并且需要手机支持WAP上网功能和短信息收发功能,同时还要拥有指定银行的银行卡。系统的实现结构图如图1所示。

利用SIM卡做支付,相比普通的公交卡、银行卡等普通卡做支付有明显的好处。SIM卡上的内容可以借助手机进行展示,比如可以通过手机查询SIM卡上电子钱包的余额和刷卡记录。借助手机网络的功能,SIM卡可以和远程的服务器进行交互,可以随时随地用手机完成SIM卡钱包开卡、充值等功能。早期的SIM卡人机交互主要依靠STK,和远程服务器的通信则依靠短信通道,人机交互界面单一,远程通信较慢。随着手机的发展,现在几乎所有的手机都是智能机,并且拥有网络功能,也有越来越多的手机支持simalliance组织制定的openMobile API,利用该API,手机上的应用可以方便地访问SIM卡,这样就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手机APP,使SIM卡的人机交互界面更丰富。快速的网络速度可以使SIM卡方便地和远程服务器交互,利用手机就可以完成以前一定要到营业网点才能进行的操作,大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移动支付系统中,到底选择哪一种非接方案SIM卡,并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而是要根据市场环境和使用环境合理选择。比如使用地区NFC手机普及率较高,就应该选择SWP SIM卡方案;如果2.45G的POS机部署较多,就可以选择2.45G SIM卡方案。非接方案的选择跟支付功能本身没有关系,在移动支付系统中,同样功能的SIM卡可以有各种不同的非接方案共存,以便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地区灵活推广。

四、结语

随着移动支付越来越火热,参与其中的公司也越来越多,提出了几种没有智能卡参与的手机支付方案,比如最近炒的比较火的HCE、支付宝付款码、Appe pay。HCE的支付过程跟有卡支付最为类似,就是利用手机APP来替代智能卡完成支付功能,该方案相比有卡支付最大的缺陷就是安全性不高,手机上的APP容易被恶意程序攻击,一旦支付应用程序崩溃,其信息又没有备份到服务器,将会导致用户的资金消失。剩余两种手机支付方案无法做到离线近场支付。支付宝的付款码实际上是利用条形码或二维码表达支付宝账号,由联网的扫码机把账号信息传到支付宝后台进行扣款。苹果的Apple pay是把信用卡账号信息存储到手机上,支付的时候通过NFC手机将加密的信用卡账号信息传给联网的POS机进行扣款。智能卡在离线近场支付中有天生的优势,在手机支付中,智能卡可能不是以SIM卡形式出现的,而是以SD卡形式出现,或是作为手机的一个元件嵌入手机中,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智能卡在手机支付中都将占有一席之地。

4G时代的高速网络将为用户提供快捷流畅的移动化应用平台。移动运营商要积极抓住机遇,制定、完善二维码和RFID技术应用到手机支付领域的具体标准和政策,并积极引领手机自动识别技术的应用潮流,提供快捷便利的通信渠道,从而将移动支付业务拓展开来,做好做大做强。

【参考文献】

[1] 中国联通电信智能卡SWP卡技术规范v2.0[Z].2013.

[2] 袁琦:移动支付技术方案与标准进展[J].信息通信技术,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