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22 16:38:05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第1篇

所谓金融危险是指金融作为生物体有患病(一般指重病,感冒之类不算)的可能,作为运动体有不稳定的可能,作为体有负增长甚至大量破产的可能,是危机的萌芽、导火线,是危机的前期、潜伏期。从上讲,任何人、任何机构、任何行业都有危险,都有"发生大问题"的可能,危险不可能消失。关键的问题是控制危险、降低危险程度及化解危险(保险就是手段之一)。所谓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作为生物体已经患重病,作为运动体已经呈现不稳定态,作为企业体已经有严重负增长及大量破产,是严重危险的发生。作为经济子系统的金融,其危机必然对宏观经济运行产生严重。这种影响一般表现为GDP 的零增长、负增长或低于1%的增长。与危险不同,危机不具有普遍性,这正像在高速公路上行车,危险(可能的车祸)是始终存在的,但危机(车祸)并不是经常的。又比如,有的人终生没有生过大病,最后是"老死";有的企业历经百年没有出现过严重的负增长,有的地区几十年数百年都是"世外桃源".当然,市场经济的使得危机的可能性或危险加大了,人们的危机意识加强了,以至于市民、企业、国家都在追求危机管理以避免危机发生,使危险不再转化为危机。当然,危机从哲学角度看也不是绝对的坏事,因为危机往往又是生机、转机的开始,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就是此理。不过,此处的金融危机不考虑这一含义。

不管人们对金融危机(金融危险)的概念如何理解,至今笔者还没有看到有哪一个学者(国内或国外)公开撰文提出,中国已经发生了金融危机,这是不同学者之间的一个共同点。学者之间的不同点则是:金融危机或金融危险如何具体测定,中国目前金融危险的程度如何,中国今后几年爆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如何。考虑到本文的实证性质,笔者将舍弃一些细节,在存异求同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作一些分析,以使决策者能获取更多的信息。

关于金融危机的测定

金融危机或金融危险的具体测定不同学者看法各异。但从基本方面来看,在很大程度上又是比较相近的。结合东南亚1997年金融危机表现,国内外学者比较公认的测定指标有:

1.币值稳定程度。通常用消费价格环比指数代表。通常是指通货膨胀程度,个别时候也指通货紧缩程度。一般当年度价格指数上涨超过4%时就认为有了金融危险,当年度价格指数上涨超过20%时就认为发生了局部金融危机。

2.汇率稳定程度。这是币值的对外稳定程度,一般指人民币对外币的比值下降程度,即人民币贬值程度。当人民币的日贬值程度大于5%时,就可以认为有了金融危险;当日贬值程度大于10%且具有持久性时就可以认为有严重的金融危险;当日贬值程度大于20%且具有持久性时就可以认为发生了局部金融危机。

3.股指稳定程度。一般而言,当股价指数(包括债券、基金等指数)日波动在正负10%以内时不属于金融危险区间,当股指日变动连续每日变动10%,或者每日变动5%、累计周波动达到20%以上时则进入金融危险阶段,而超过30%且具有持久性时,可以认为发生了局部金融危机。

4.外债严重程度。这一指标取决于:偿债率(偿还外债本息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负债率(外债余额与当年GDP 比值),债务率(外债余额与当年外汇收入之比),短债率(短期外债占全部债务的比重),债储率(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的比值)。国际公认的危机警戒线是:偿债率为20%,负债率为25%,债务率为100%,短债率为20%,债储率为100%.5.资产不良程度。金融不良资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坏帐、呆帐,是不能偿还的贷款。不少不良资产与金融系统的腐败程度有直接关系。结合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备付金率、资本金率,银行的不良资产一般应不超过其总资产的20%.超过8%(资本金率)即是进入危险区间,超过20%即是进入危机区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戴相龙主编的《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所提出的金融危险或风险指标有9个:①借款人不履行约定的还款承诺;②金融机构支付能力的不足;③市场利率的变动;④汇率的变化;⑤国家宏观经济金融决策的不适时宜或失误;⑥金融机构重要人员的违规经营;⑦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形势变化;⑧金融衍生产品的过度使用;⑨金融机构的过快发展。笔者以为,其中的许多方面最终表现是不良资产,或者说9个方面实质上也可归入为5个方面。

以上5个指标,如果任何一个指标的数值达到了极为异常的情况,即可以认定发生了金融危机;如果没有一个指标达到公认的危机程度,则需要加权或不加权综合处理,判定金融危险的程度。这正如测定一个人健康,只要其主要器官或系统有一个有严重问题,如肝癌、爱滋病等,即可判定其有危机(大病),而如果每一个器官皆没有大病,都或多或少有小毛病,则需要综合考虑其健康程度或危险程度。

中国目前的金融危险程度

现在大家一致的看法是:目前的中国金融没有危机但有危险。然而危险程度究竟几何则看法各异。笔者利用前述指标,结合实际数据力图做一点实证分析。

1.币值稳定程度。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除了1988-1989年、1993-1995年,我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均在两位数以下。而近5年更是相当平稳。1996-2000年分别为8.3%、2.8%、-0.8%、-1.4%、0.4%,2001年为0.7个百分点。因此,目前币值稳定程度处于最稳定区间,甚至有点过于稳定了,以至于近几年政府要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试图使物价能稍升一些。就币值稳定程度这一点而言,我国目前的金融危险为0.

2.汇率稳定程度。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稳定,并略有升值。每100美元可兑换人民币1994-2000年依次为861.87,835.10,831.42,828.98,827.91,827.83,827.84,2001年也基本不变。近3年及2001年人民币汇率可以说超级稳定,以至于可以说是"不动".依照朱总理的承诺,这种稳定至少可以持续到其任期届满的2003年年初。因此,从汇率稳定程度看,我国目前的金融危险是0.

3.股指稳定程度。据统计,1996年上市公司为530家,2000年为1088家,2001年为1160家。上证综合指数(收盘)1996-2001年为:917.0,1194.1,1146.7,1366.6,2073.5,1646.0;深证综合指数1996-2001年依次为327.5,381.3,343.9,402.2,635.7,475.9.目前波动不大,近6年股指大体增加了0.7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大致在12%左右。同期我国现价GDP 增长了0.5倍,年平均增长速度在7%-8%,考虑到股市的盘子、及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特点,考虑到国外股市的变动情况(日本股市在80年代后期,不足5年日经指数上涨了2.87倍。),我国股指的不稳定程度至多算中度,即我国股指进入中度危险区间,不过并不存在危机或崩盘问题。

4.外债严重程度。据统计,近5年我国外债增长缓慢。1996年外债余额为1163亿美元,2001年为1701亿美元,增长46%,平均年增长不到8%.其中短期债务1996年为141亿美元,2001年为505.8亿美元。2001年偿债率为7.5%,负债率为14.7%,债务率为56.8%,短债率低于30%,债储率小于90%.因此,我国外债可以说基本上没有危险,至多有轻度危险,不存在外债危机问题。

5.资产不良程度。最近的资料表明,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在25%左右(《经济日报》2002.1.28)。不良资产不等于零值资产,一般通过处理至少可收回20%-50%,目前贷款中真正成为烂帐的零值资产应不高于10%.另一方面中国金融机构的资本金率远低于巴塞尔委员会规定的8%(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家银行自有资金仅2272亿,占总资产的4.2%,占贷款的5.8%.后来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取消了这一统计,故无法。),若考虑到巴塞尔规则的8%中的分母部分为风险加权资产,即商业贷款是100%,对政府贷款是0%,银行间贷款是20%,则我国的资本金率大致可以再提高一些,有人估计是6.32%.综合起来考虑,从上讲,中国的国有金融机构已经资不抵债,应该进入破产程序,应该说是进入危机阶段。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根本原因是中国的金融机构均是以国家信用作基础,80%的资金份额由国有银行运作,中国不存在银行破产问题,仅有个别非银行金融机构破产(如广东国投)或撤销(如光大国投)。考虑到非国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率较低,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比例今后每年下降3个百分点,我国每年财政预算内收入增长1-2千亿元,不含土地的国有资产近10万亿元,国有土地资产总量25万亿元。因此,中国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比率并不是很高的,但仍属于重度或重度偏轻危险,处于危险与危机之间的临界值。现在看,由于政府的干预及银行的努力,危险正在化解,危险程度正处于下降趋势之中。

综合以上五个方面,第一,我国目前不存在金融危机。第二,我国目前乃至今后始终存在金融危险,但金融危险的严重程度在降低。第三,如果将五个方面的金融危险分别独立处理,依照环境污染定级中以首要污染物确定环境质量,则中国目前存在严重但已减弱的金融危险。第四,如果将五个方面的金融危险作简单合成,币值稳定程度危险值为0,汇率危险值为0,股指危险值为2,外债危险值为1,不良资产危险值为3,则中国目前的金融危险为轻度偏重危险或中度偏轻危险。

未来3-5年的:依然没有危机

依据,中国金融没有危机,那么今后是否会有呢?为了不作太远期的可能没有太大意义的预测,我们只对今后3-5年的中国金融有没有危机,若无危机,其危险程度几何作预测分析。

现状判定与未来中期预测需要采取不同的。笔者以为,在金融与的关系上,从中长期看,是经济决定金融,因此今后3-5年金融有没有危机、危险程度如何,本质上决定于宏观经济有没有危机、危险程度如何。因此,我们需要从今后3-5年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特征出发分析中国的金融危机(危险)。那么未来3-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基本运行特征是什么呢?笔者认为,那就是依然较强的可维持性,这种可维持性也可以称之为惯性、相对稳定性此处对这种可维持性不作价值规范判断,只作实证分析。作出这样判断的根本依据如下:

61、中国经济成分已经并继续呈现出多样化特点,这种多样性分散化(不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更加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可有效避免计划经济与过度自由经济条件下的大起大落。因缺少GDP 的不同经济成分数据,我们以就业结构为例说明经济的多样性。1992年之前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占城镇就业人数的的比重1978年为78%,1991年下降到63%,2001年下降到32%,目前还在下降之中。与这种经济成分多样化相对应的GDP 增长率的稳定性提高。在1992年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前,我国GDP 年度增长率高者达到15.2%(1984年),低者为3.8%(1990年),高低相差3倍;次高者为13.5%(1985年),次低者为5.2%(1991年,剔除1989年特别年份),高低相差1.6倍。而在1992年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之后,我国GDP 年度增长率高者13.5%(1993年),低者为7.1%(1999年),高低相差0.9倍;次高者为12.6%(1994年),次低者为7.8%(1998年),高低相差0.6倍。从近些年数据外推,今后5年国有单位职工再下降10个百分点问题不大,由此也可以认为今后5年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程度将再一步提高。

2、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已经并进一步突出,这也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稳定。比如我国的灾害,由于地域辽阔(960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往往此地旱而彼地不旱,此地涝而彼地不涝,因而常常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据统计,分地区居民人均消费水平1984年为,高者北京(698元)、天津(622元)、上海(729元)、江苏(397元),低者河南(244元)、甘肃(249元),广西(265元),高低相差1-2倍;1994年为,高者上海(5343元)、北京(2505元)、广东(2699元),低者贵州(942元)、甘肃(1007元)、河南(1034元),高低相差达1-4倍;2000年为,高者上海(11546元)、北京(7326元)、广东(5007元),低者贵州(1608元)、甘肃(1734元)、河南(2208元),高低相差仍为1-4倍。这种区域上的巨大反差一方面不符合协调的要求,另一方面客观上使各地区经济发展分散化非同步进而有助于总量的稳定。比如当外需减弱的时候,由于地区差异,其冲击只能是局部的。这一点可以利用共振原理佐证。今后3-5年我国区域经济的这种明显差异性不仅不会减弱,可能还会有所加强,至少可以保持不变。如此,有助于我国宏观经济的继续稳定。

3.我国经济总量的盘子不断增大,减弱了大幅波动的程度与可能性。所谓船大抗风浪就是此理。据统计,自1978年以来,我国GDP 增长了7倍多,2000年GDP 已达到8.9万多亿元,2001年为9.59万亿元,按市场汇率折算超过1.1万亿美元,若按购买力平价折算则至少在4万亿美元,可以说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前6名之列。自1978以来,我国GDP 增长率只有三年低于6%,即1989年4.2%、1990年4.2%、1981年5.2%,其余所有年份均高于7%(这里假定统计是真实的,即使有问题,其纵向仍是可比的)。从今后3-5年看,没有什么特别因素会使增长率大幅下降。因为我们的改革始终是渐进式改革,也没有强大的反改革力量,发展仍旧是硬道理;考虑到我国人口增长需要(1个百分点)、追赶发达国家需要(至少要达到3-4个百分点)、环境生态保护需要(至少1个百分点),今后我国每年GDP 增长率至少应不低于5-6个百分点,十五计划规定在7个百分点。因此,今后3-5年我国经济总量仍将增大,中国经济的可维持性也将进一步增强。

4.世界经济增长率的提高与稳定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也有重要作用。据统计,90年代前半期世界GDP 增长率大体上在2个百分点,高低落差超过1倍;90年代后半期世界GDP 增长率在3-3.5个百分点左右,高低落差低于50%.由于我国经济外向化程度的提高,2001年进出口总额5098亿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达468亿美元,增长14.9%.因此世界经济的这种变化特点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是有利的。今后3-5年这一特征仍将会持续下去(9.11事件有但不足以改变这一基本特征)。

5.中央政府仍然掌握比较丰富的与经济资源,这是应付经济动荡的基础。这一点明显地区别于俄国与东欧。目前乃至十五期间,依然是从上到下的党的领导体系及官员垂直领导体系,依托6千多万党员这支巨大的力量,中央的统一性团结性不会减弱,相对于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国的政治改革要更加渐进,很难再会发生89那样的政治风波。因此,中国的政治是稳定的。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可以支配的国有经济资源庞大。首先是国有土地资产总量有25万亿元,相当于2000年GDP 的近3倍,其次是国有资产总量近10万亿元,再次是关键的行业部门依旧由中央政府直接掌管,如500多家大型国有(占企业资产50%以上),金融业80%以上为中央金融控制(中央一级法人制度),保险业、证券业、通讯业、石油业、石化业、铁路业、民航业、港口业、公路业、城市基础设施产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业、医药卫生业、业等也基本由中央或省级政府垄断。不言而喻,这种格局十五时期即使有所弱化也极为有限。因此,今后3-5年难有大的经济波动,更无动荡之可能。

6.中国的数千年传统文化体现了一个求稳、不偏不倚、能忍受、能适应的特点,这也是中国经济在市场化改革没有到位但经济仍能稳定发展的一个原因。从铁齿铜牙纪晓岚、包青天到康熙微服私访记的火爆可以多少看得出中国民众的某种期盼贤明的心态,中国的直接民主化进程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广大老百姓怕乱、可能宁愿慢些也不愿欲速不达。中国虽说已向市场经济转轨,但其高稳定性仍是本质。比如民意调查表明:老百姓现在最为关注的不是反腐败,而是社会保障。这不是说反腐败不重要了,也不是说腐败已经减轻或加强,而是说反腐败是一个艰巨的工程,非一日之功,因此,尽快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对务实的国民来说更为迫切。

由以上6个方面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可维持性。这样的特征是东南亚的韩国、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日本等所不具有的,它是抵制金融危机的坚盾。因此,至少十五时期或者加入世贸后的5年过渡期内是不可能发生类似于1994年墨西哥、1997年东南亚那样的金融危机的。当然,轻度乃至中度的金融危险(风险)是存在的,但这种金融危险不可能转化为金融危机。

需要补充的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金融危机、金融危险没有涉及金融安全,这是因为一方面金融安全中的部分如外债已包括在金融危机(危险)中,且金融安全最终要通过金融危险(危机)表现,另一方面与小国经济不同,我国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因此把主要由国内因素引发的金融危机、金融危险与主要由国外因素引发的金融安全分开是必要的。如果把金融安全简单地归入到金融危机(危险)之中,则不利于金融安全研究的深入,而把金融危机(危险)转化为金融安全,搞泛安全研究,则既不利于金融安全研究的深入,也不利于金融危机(危险)研究的深入。金融安全研究需要以金融危机(危险)研究作为基础,需要为后者服务,更需要超越经济的国际政治关系、国际文化关系的研究。

刘洪,国际统计年鉴1999,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6、1996、2000,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摘要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年版。

周正庆,证券市场导论,中国出版社1998年9月版。

杨帆,狙击风暴,中国出版社,1999年1月版。

雷家骕,国家经济安全导论,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戴相龙,领导干部金融知识读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年11月版。

项怀诚,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经济出版社,1999年9月第一版。

张耀,中央银行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二版。

李文川,金融开放:开弓没有回头箭,《经济参考报》1999年5月19日。

张瑾、师海波,金融风险预警系统亟待建立,《经济参考报》1999年2月9日6版。

严恒元,坏帐:各国金融业的顽敌,《经济日报》1999年8月25日2版。

马欣,构建金融风险保障体系的设想,《中国信息报》1999年5月26日。

李文川,中国金融直面不良资产,《经济参考报》1999年4月20日。

台通过"金融安全基金设置管理条例",《参考消息》2000年1月18日。

陈淮,风险防范是长期性战略任务,《经济参考报》1999年3月3日。

陈炳才,从科索沃战争看西方的霸权思维,《中国经济信息》1999年8期。

中国(海南)改革院,中国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中国经济时报》1999年7月23日。

刘速,外商投资会冲击民族吗,《经济参考报》1997年11月1日。

小峦,"一国两网"是国家安全利益的保障,《光明日报》1999年6月9日。

刘志强,金融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世界经济》1999年第4期。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第2篇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危机影响对策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银行业带来了深重的影响,也影响着中国的金融银行秩序。此前,中国经济已备受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动、全球经济放缓、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国际因素和自身经济发展过热、自然灾害和通货膨胀等国内因素的双重压力。金融旋风突袭,无疑更使中国经济处境雪上加霜。

次贷危机导致国际金融业重新整合,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金融业在开放条件下的生存和发展。从中国来看,必须及时追踪次贷危机的发展趋势,掌握国际金融业整个脉络,实现在动荡环境中的自我保护和自我发展。应依照审慎原则稳步发展本国衍生品市场,适当调整国内金融经营和监管模式,加快混业经营步伐,并适时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同时,利用有利时机参与国际证券期货业并购管理重组,获取先进金融机构的核心技术资源。经济危机对于经济的影响,会反过来越来越多地影响银行。上半年一大批好的企业,好多都在下半年急转直下,有些甚至是全行业的亏损。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很好的警示。反观这一次美国次贷危机,根源就在于部分银行的经营管理背离了审慎原则。在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过程中,从事房地产抵押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放弃了银行业一贯坚持的审慎信贷标准,不关心客户的信用记录,不注重贷款的还款来源,过度看重抵押品市场价格,甚至出现住房贷款的"零首付"。同时,投资银行的高杠杆融资,以及证券化资产的过度衍生,又助长了银行次级贷款发起和分销的授信经营模式,放大了房地产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泡沫风险。对于我国银行业,由于我国银行在西方金融机构发行的不良债券上风险敞口有限,监管层对金融机构的监管相对审慎,次贷危机虽然会使中资银行损失掉今年的一部分利润,但不会伤及资本金,因而,对于银行后续经营不会产生过大影响。

二、我国银行业应该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

首先,应对危机,要提高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应对危机时,应该认识到在流动性管理方面要有灵活性。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要意识到事态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处理方式要有灵活性。其实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前几天的判断是根据前几天的条件,现在的判断是根据现在条件作出的,在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中,都是很正常的。从应对危机的调整能力的角度看,关键是要提高经济金融的微观上的灵活性,对价格、市场供需变化的适应性,而不能在价格、供需、制度设计上注入过多的刚性。

其次,对于中国来说,防范和应对危机要求提高对本国货币、市场和对中央银行的信心。保持币值稳定,实行灵活的汇率,保持本国货币兑换上的信心,提高经济应对各种冲击的适应性。定期对本国经济进行评估,对经济中的风险因素提早警觉,加以研究,准备预案。虽然国际社会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很多批评,但其每年对成员国定期进行的包括“第四条款磋商”在内的监测机制,是一个对经济进行“全面、定期体检”的有效方式。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第3篇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我们还难以对这场金融危机的未来走向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出准确的判断,但从金融危机的成因、过程和目前呈现出的特征看,从各国政府救市的政策看,以下10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金融危机不能归罪于虚拟经济

问题一 全球金融危机:必然还是偶然?

学者们目前正在深入研究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比较多见的解释有“制度说”、“政策说”和“市场说”:

“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市场说”则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的相对滞后,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但我更倾向于“周期说”,即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反映,是上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必然反映,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在不同经济体之间严重结构性失衡的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相匹配。

可以认为,这场发端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七分天灾,三分人祸。

实际上,“周期说”、“制度说”、“政策说”和“市场说”都在不同层次上解释了金融危机的成因,它们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

问题二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谁主沉浮?

有人认为,上世纪90年代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主导下的低利率和放松管制带来的金融市场的大规模扩张,导致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的迅速膨胀。虚拟经济游离实体经济,使金融危机的出现成为某种必然。

金融资产规模的快速扩张是不是背离了实体经济的要求?这需要深入分析。实体经济与现代金融的关系:一方面是指金融、资本市场的发展从最终意义上说必须受制于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以资本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并不完全依附于实体经济,它们实际上是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我们不能因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出现就否认现代金融对实体经济的积极推动作用,否认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和发动机。

由于金融对实体经济作用的主导性不断增强,如果此时出现金融危机,一般不会从实体经济开始,而可能是先从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开始。危机的逻辑过程将不同于80年前的那场危机。

我想说明的道理是:在金融结构和金融功能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我们既不能陷入实体经济决定一切的境地,也不能得出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天马行空、无所约束,从而忽视实体经济的最终制约作用。真可谓“道在中庸两字间”。

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势在必然

问题三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恪守单一还是走向多元?

改革现有的单极(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现在最关注的话题之一,也可能是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最重要的金融制度变革。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重要变化。从美元金本位的确立、形成到崩溃的过程,是各国政府和投资者市场选择的结果。随着格局调整,这种货币体系的效率不断减弱。建立多元国际货币体系势在必然。在此过程中,作为全球重要经济体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应发挥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作用。

未来多元国际货币体系会是什么样的结构呢?我的理解可能是三元结构:美元、人民币、欧元三足鼎立的体系,也可能是四边结构:美元、人民币、欧元、日元所形成的四边货币体系。

人民币成为多元国际货币体系中重要的一元,势必对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竞争态势、贸易规模和结构、国际收支状况、金融市场规模和结构等产生全面影响。从不完全兑换到完全可兑换,是一国汇率机制改革所能实现的,而从可兑换货币到国际储备性货币,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一国货币的国际化,对货币发行国宏观经济结构和金融体系会带来全面深刻的影响,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货币发行国的资本流动和贸易结构会有明显变化,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要有足够大的规模且结构必须均衡。

问题四 国际金融新秩序:如何重建?

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是各国政府在应对这次金融危机时所考虑的核心内容。重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应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1.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改革和完善国际监管体系,建立评级机构的行为准则,形成覆盖全球市场统一的财务监管标准,加大全球资本流动的监测力度,特别关注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的风险揭示,增强金融市场和金融产品的透明度。

2.启动对现行国际金融组织改革,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改善国际金融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国际金融危机救助体系,提高国际金融组织履行职责的能力。

3.促进国际金融市场体系的变革与格局调整。全球金融中心的格局在这次危机之后将会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纽约)、中国(上海)、欧洲(伦敦)将成为新世纪三大国际金融中心,各司其责,各尽其能。新的金融中心的出现,是全球金融新秩序重建的核心内容之一。

中国要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转变,金融崛起必不可少,而中国金融崛起最关键的步骤就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从可交易的货币到国际储备性货币)和全球性金融中心的建设。这就是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机遇大于风险的道理所在。

三、风险监管应与金融创新同步

问题五 政府干预和市场原则:度在哪里?

现在不少人在理论上认为各国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包括收购部分金融企业股权的形式干预市场是国有化的过程,以此过分夸大政府的作用,这就如同在危机出现之前很长时期里,有人过分夸大市场的作用一样。实际上,在现代经济活动中,政府和市场都不是万能的。

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上世纪30年代的金融危机相比,无论从背景成因、规模复杂性和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上看,都呈现出巨大差异。与此相对应,今天政府的作用也是非常强大的,是80年前所不能比拟的。深入研究和剖析这次危机的成因和演变过程,对于政府为什么必须救市,如何救市,以及在什么环节上救市,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面对这次金融危机,各国政府的救市政策,在于纠正预期、恢复信心,创造市场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外部条件,并不是经济的国有化过程,这个度是要把握住的。

问题六 金融创新与市场监管:如何匹配?

有人把这次金融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归结于金融创新或者说金融创新过度。这种认识过于肤浅和武断。金融的发展过程本质上也就是金融创新的过程。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来自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加速度的动力源则来自不断创新、具有杠杆功能的现代金融。就趋势而言,金融创新给经济活动带来的效率,要大大超过其给经济体系带来的风险。

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并实时改进风险管理是永恒的话题。脱离监管的金融创新就如同没有法治的社会一样,恶性横流,是非颠倒。所以,金融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进步的前提是,风险监管与创新同步。

四、强国金融战略有待资本市场发展

问题七 投资银行:拿什么拯救你?

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的破产,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美林、高盛、摩根斯坦利、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都是现代版金融学教科书经典故事的创造者,他们创造了辉煌,推动着金融结构的变革和金融功能的无限延伸。由于没有进行内部结构改革,他们在创造金融巅峰的同时也在挖掘掩埋自己的坟墓。他们在外部功能不断延伸、叠加的同时,却没有适时调整内部结构,以至于内部结构与外部功能渐行渐远,直至完全脱节,最终全面崩塌。

在投资银行100多年的演变进程中,其外在功能在不断延伸、不断叠加。资本市场上传统的投资银行业务,是依靠专业性金融服务来获取利润的,这种利润的风险权重很小;基于收益与风险对冲交易的各种形式的资产管理服务,是金融服务的升级,在收益大幅增加的同时,风险明显上升,特别是在杠杆率不断趋高时,风险也以同样速度在增加。以一个较小的资本杠杆来获取尽可能大的风险利润,曾经成为投资银行业的时尚。

对风险利润的疯狂追逐源自不断失衡以至于严重失衡的外部激励与内部风险约束的制度设计。

投资银行在其发展历史中,大部分时间是合伙制。合伙制释放出的强大激励功能与无限风险责任是相匹配的。强大的激励功能激发出人们的创造精神,而无限的风险约束则使这种创造精神受到了内在约束。在这种制度框架下,激情得到了释放,欲望受到了约束,因而,理性繁荣是那个时资银行的基本特征。

20世纪90年代后,投资银行纷纷走上了上市之路,一方面通过上市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公众资本来壮大资本实力,另一方面也试图分散潜在的不确定性。这时,无限的风险责任被有限的风险约束取代,与此同时,功能强大的激励机制丝毫没有改变,对利润的追求甚至变得更加贪婪无度,利润的风险权重越来越大。从这个角度去审视,投资银行的CEO们、董事总经理们的高收入是多么不合情理,他们少则千万、多则上亿美元的收入,既是对公众资本风险的叠加,更是对社会财富的潜在侵蚀。所以,美国五大投资银行的集体迷失,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的迷失。

问题八 金融高杠杆:何去何从?

杠杆化是金融与生俱来的特质。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金融的高杠杆率的确是一把双刃剑。它创造了金融的活力和流动性,也加大了金融体系的波动和不稳定性。金融市场繁荣时它是天使,金融危机爆发时它就是魔鬼。

在全球特别是美国,金融的去杠杆化成为危机时期重要的防御性措施。去杠杆化的实质是降低杠杆率,其特点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要么减持风险资产的规模,要么增加资本金,要么双管齐下。金融的去杠杆化,一方面可以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对冲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对市场流动性带来深刻影响。由于金融结构愈来愈市场化,愈来愈证券化,对信用货币的创造并不局限于商业银行体系,资本市场甚至衍生品市场也开始具备某种准信用货币的创造功能,不同的是,它们是通过证券化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来实现的。资本市场以及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客观上会增大流动性金融资产规模,进而有可能拉长信用货币结构的链条。如果这种分析的逻辑成立,那么在美国,金融的去杠杆化可能影响美元在全球的供求关系,在金融危机爆发的今天,即使美国政府存在大规模注资行为,美元也会因为金融的去杠杆化而存在升值的潜在性。

问题九 资产证券化:制造危机还是分散风险?

资产证券化与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究竟是何关系,人们还可深入研究,有两点似乎已经清楚:一是资产证券化并不是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二是资产证券化改变了风险的生存状态,使风险存量化变成了流量化。从次贷危机到次债危机,风险的源头没有变,改变的只是风险的载体和形式。

我一直以来都坚持认为,风险从存量化到流量化的转变是金融创新的巨大成就,是金融体系由传统迈向现代的重要标志,金融开始具有分散风险的功能,完成了从资源配置到风险配置的转型。所以,资产证券化不是制造风险,而是在分散风险。

证券化是金融创新的基石。没有证券化,就没有金融体系的市场化改革。问题的关键不在证券化,而在证券化背后的资产是什么,以及如何评估这种资产的价值,如何揭示证券化资产的风险。

问题十 货币政策目标:单一目标还是均衡目标?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是现代货币政策的倡导者和最重要的实践者。他率先将货币政策关注的目标从CPI的变化转向资产价格的变化,并以此来调节经济增长。这种转向符合美国经济金融结构的变化,反映了金融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这种转向意味着现代货币政策时代的到来。这是格林斯潘对这个时代所作出的贡献。

在分析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时,有人认为,格林斯潘式的货币政策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出现的重要原因,因为从实际结果看,它导致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资产特别是证券化金融资产的快速扩张,金融体系泡沫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殊不知,这样的货币政策大大提高了美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极大增强了金融特别是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影响力,强化了美国金融尤其是资本市场在全球的支配力。这就是美国式的金融战略。

格林斯潘也承认自己的失误。他天真地认为,贪婪无度的华尔街在法律的威慑和道德的感召下,会变成遵纪守法、内心自律的模范,因而放松了外部的严格监管。看来,内心自律的防线在巨大的利益冲突下终究都会崩溃。这也许是格林斯潘带给我们的教训。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第4篇

关键词:危机;金融救助;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F8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428(2009)12-0069-04

当经济主要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调剂资金供需时,系统性的金融危机意味着金融中介机构与资本市场的大面积失灵。目前全世界正在经历这种危机。对这次危机的救助,既应有“救火”的临时性措施,更应包括建立在正确分析危机发生原因基础上的金融体系重构。

一、危机的特征与原因

(一)危机特征

如同曾经发生的1857年,1907年乃至1929年的大危机一样,今天的危机降临后整个市场处于一种恐慌状态之中,正常的市场秩序被打破。金融机构缩减信贷、提高贷款标准,债券市场紧缩;风险厌恶提高消减投资意愿,实体经济面对外部融资困难。危机状态下,缺乏流动性的金融产品难以估价、信息不对称问题与缺乏令人信服的市场监管,让交易双方无法评估投资风险。当投资者不知道谁持有有毒资产时,则意味着高昂的风险规避成本。金融机构互不信任,保留大量流动性作为缓冲器,实体经济的借贷也因此遇到问题。总而言之,不确定性再次成为金融市场的特征。

另一方面此次金融危机也体现了新的特征,传统的金融危机主要是当存款者试图将其存款转变为现金时引致的银行恐慌。存款保险制度出现后,危机的压力源已不是传统的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亏空,而是根源于杠杆化的金融创新,并在非银行部门爆发后溢出到银行。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和其他贷款的金融衍生品已把风险从银行转到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支持证券。持有更低的资产比率并缺乏必要监管的非银行部门在危机面前,由于过高的杠杆率不得不在价格下降的市场中进行救火性销售,这反过来进一步降低了资产价格。恶性循环因此形成。把风险从有意愿监督借款者信用状况的银行转移到没有动力的对冲基金和其他机构,并不能因为扩大了风险崩溃基础而减轻系统风险(Ralan,2005)。

(二)危机产生原因

对危机的产生根源存在两种主流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长期的非理性利率。过低的市场风险和低溢价,让人们误认为资产未来的短期波动可以保持在目前的低水平状态。偏离资本市场理性的资金价格导致了低信贷息差和风险资产的膨胀价格。造成利率过低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全球性的经济失衡:失衡的一方是美国、西欧等消费者导向国家,另一方是快速发展的,投资和储蓄导向的国家。后者将大量廉价资金倾人前者,造成前者流动性过剩,低波动性和低利差。二是美联储长期过低的联邦基金利率。过低的基金利率让美联储与其他监管者失去了信用控制能力。

另一观点认为是信贷质量日益低劣,银行信贷导致的投资繁荣是一种错位繁荣。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过度的资产证券化。证券化的批发零售的销售模式降低了设计者审查贷款者信誉的动机,也就是说最初的产品设计者缺乏共担风险的动机。以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生物链为例,每个中介都从中分得一杯羹,却因此造成了即使最精明的投资者也无法了解他所持有的资产价值,在繁荣状态中被忽略的信息不对称在萧条中开始报复忽略其作用的任何市场参与者。二是不合理的政府担保定价。为实现“居者有其屋”并促进经济发展,美国政府为各种金融机构(尤其是政府授权企业)提供了各种价格偏低的显性和隐性担保。

二、救火阶段的金融救助

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政府救助应当根据金融危机的不同阶段和特征采用不同的救助方案。一般情况下,金融危机的救助分为流动性危机阶段、信贷危机解困和长期解决方案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互相重叠)。前两个阶段为救火阶段,第三个阶段为体系重构阶段。

(一)政府救助的经济背景

金融危机难免造成经济下行,只是不同背景下的危机对经济影响不同,既有全面萧条,也存在有限萧条。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已造成了经济下行,但程度如何则尚未明确。在1929至1933年间的大萧条期间,美国银行信贷缩减了三分之一,证券市场市值缩水75%,失业率高达25%,并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萧条。但此次危机影响目前还是有限。原因可能在于由于历史上的危机教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具备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发达国家的企业在2001年后的高科技泡沫后,一直十分关注公司负债表的健康状态,降低了财务杠杆化率,盈利能力大幅提高,为今天的信贷紧缩提供了缓冲。而新兴经济体从1998年经济危机后。积累了大量的国际储备并降低了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同样成为信贷紧缩的缓冲器。但无论如何此次金融危机是二战以后最危险的危机。它不仅仅是单个国家的经济下行,而是深入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并对持续70年的全球经济繁荣产生了现实和未来的威胁。为避免1929年大萧条的重演。美国政府迅速出手,通过降低基准利率营造宽松货币环境,创造金融创新工具激活市场流动性,抛出巨额资金解救金融机构,避免危机进一步加深。

(二)具体的救助措施

在流动性危机阶段,金融机构和借款人为确保自己具有足够的流动性,借款意愿大幅减小,尤其是减少或拒绝证券作为抵押品,同时缩小可接受的交易机构范围。因此救助方案的重点是最后贷款人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实现短期市场解冻。美联储的具体工具是主要体现在不断降低利率并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创新性金融融资工具,具体措施如表1。

当危机发展到系统偿付能力阶段,金融机构面临大范围破产边缘,此时需要自愿或强制性的贷款担保和再资本化,防止整个金融体系的瘫痪。为此美国财政部出台了7000亿美元的救助法案,通过购买金融机构股份和托管等方式帮助这些机构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避免金融机构的大范围倒闭。同时使得工薪家庭、小企业和其他公司在获取贷款方面不再遇到困难,增强市场信心。7000亿美元将在国会监督下分阶段拨款。首批2500亿美元,总统可授权动用1000亿美元,其余的3500亿美元需经国会评估援助效果后批准,截至到目前,救助资金已经消耗3544亿元,剩余3456亿元,情况如表2。

初期推出的一系列“救火”政策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在7000亿救助法案获得通过和美联储联合几大央行同步降息后,股指不涨反跌,信贷紧缩更趋严重、市场信心更为恐慌。后经过完善救助体系、改变救助目标和解决资金约束三个方面的政策修正,增强了政策救助的有效性,黑天鹅现象(指不可预测的重大稀有事件,它在意料之外却又改变一切)逐渐消失,部分金融领域开始企稳(邹新、程实,2009)。

(三)“救火”政策分析

为避免政府救助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利益输送

工具,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必须坚持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市场失灵必须得到确认;二是纳税人的成本最小化:三是政府干预不能产生道德风险问题。分析美国政府的救助既有符合原则之处,也有不足的地方。成功之处在于反应迅速。美国学者曾经指出1929年金融危机规模扩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当时的政府尤其是美联储反应迟缓,导致金融危机演变成灾难性的经济萧条。今天的政策制定者已经清醒认识到前人所犯下的错误,因此在危机来临后迅速反应,积极应对,制订了一系列货币、财政救助工具,甚至包括一些非常手段应对金融危机,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危机的加深。

当然救助方案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由于危机的规模和紧迫度,美国政府的金融救助带有某些缺乏原则基础的自由裁量权力。并且在具体的救助过程采用了一种模式适应所有金融机构的方式,造成政府救助价格过低,纳税人为此付出了更多的代价,这两点让历经周折的救助方案看起来是将财富从纳税人向金融部门转移的过程。这种财富的转移并没有解决信贷紧缩问题,否则就不会出现政府救助从金融领域扩展到非金融领域的现象,对通用汽车的救助意味着救助方案并不完善(Bordo,2009)。更为重要的是金融救助带来了新的道德风险问题。金融救助的基础在于尊重市场本身的代谢规律,保留好的金融机构,淘汰已破产的银行。而贷款担保和资本注入计划的强制性让市场失去了区别好坏机构的功能。救助计划让金融机构更加依赖政府担保,新的一轮道德风险开始形成。

三、长期解决方案――系统重构

在实现了金融市场的短期稳定后,长期的解决方案,即系统重构提上日程。长期解决方案的关注点在于弥补体系缺陷,解决经济隐忧,为经济复苏建立基础。

(一)金融系统的缺陷

第一,错位的风险激励。一个健康的金融市场机制能够提供合理的风险定价并以此保证经济风险保持在有效率的水平上。随着金融机构日益庞大,其行为日益复杂和缺乏透明度,这削弱了通过资本市场、公司收购和董事会的风险管理能力。在追求收益率至上的借口下,没有一个金融机构有意愿承担将自己最好的交易对象拱手让给竞争对手的风险,因此重构一个更为恰当的激励和风险管理机制需要整个金融系统的配合。

第二,不透明的交易对象风险。当金融机构不能预测一个大规模金融机构的失败会如何沿着复杂的链条给自己带来多少损失。结果就是被这些机构所持有的证券的完全流动性和银行同业市场所瘫痪。金融机构除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外,不愿也不可能将交易对手风险内部化。在交易对象风险的外部性没有得到有效监管下,任何一种金融机构或产品的不透明都会带来整个金融系统的风险,一是金融机构通过影子银行系统。将金融风险暂时放在资产负债表之外以便规避管制:二是缺乏基础信息分享机制的金融创新成为金融稳定的短板;三是未受到管制的影子银行持有长期的或者低流动性的资产,但负债却是短期的。

第三,廉价的政府担保。金融机构的内部风险管理问题无法引起今天的系统性危机。太大不能破产,存款保险制度等传统的不恰当的政府担保加大了危机的可能性。政府担保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限制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扩散到整个金融系统,同时也模糊了市场约束,成为市场机制的替代,这种担保在合理定价困难且缺乏恰当的强制性监管的情况下,反而会成为系统性危机的助燃剂。

第四。缺失的系统风险监管。立足于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而非系统风险的监管设计存在严重漏洞。金融机构降低自身风险就会得到降低资产收益要求的奖励在客观上创造了更多的金融风险许可。这样的设计鼓励了金融机构以不受约束的方式将自己的风险传递给整个系统。系统风险的胚芽可能埋藏在系统的任何一个部门,最终虽然单个金融机构风险很小,但致命的混合物却隐藏在未被监管的部门中逐渐累积成系统风险。不是处罚行为导致系统风险,而是管制奖励累积了风险。

(二)金融系统的重构原则

基于以上的系统缺陷分析。重构金融结构的原则如下:

一是改善管理和补偿机制。抑制过度财务杠杆和风险激励。为提高大型复杂金融机构(LCFI)的内部管理水平,监管机构需要提供长期绩效评估和补偿机制激励。为此市场监管者一要实现补偿方案和评估标准的透明化;二要延长股票持有期,避免管理者炒高股价后离职获利;三要建立经理人员奖金支付的长期交错机制。延长经理人的奖金支付时限,确保其奖金无法在奖金池扩张时期套现,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交错进行。

二是合理定价政府担保,避免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供免费的或者错误定价的担保降低了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意愿,导致市场风险外部性特征明显,任何金融部门都可引致系统危机。为避免这种情况,监管者要严格限制担保机构范围,并确保担保定价建立在机构水平风险和健康度上,消除显性、隐性政府担保机构的监管套利漏洞。

三是增加透明度,减少交易对象风险外部性。确保银行等金融机构以更加透明的方式报告其表外业务,尤其要关注于突发事件和追索功能的细节披露:将金融衍生品从其交易内部机构中剥离:建立各种交易的集中清算制度增强市场透明度。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第5篇

在全球化时代,高度发展的金融业既是机遇,但同时也暗藏了巨大风险。如何趋利避害,是所有国家都必须考虑的问题。

美国次贷危机自去年发生以来已成为全球投资者的噩梦。今年9月,随着华尔街几大投资银行或倒闭、或贱卖,美国金融市场已风声鹤泪,次贷危机已经进入高潮。华尔街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恐慌已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10月3日,美国道指连破10000点和9000点心理关口,跌幅之深前所未有,全球被金融风暴席卷,日本、中国香港、伦敦、德国、法国股市也连续大幅下挫。俄罗斯、比利时、冰岛、巴西、巴基斯坦、印尼、泰国等国股市也因跌幅巨大被迫休市。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各种救市举措,以应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作为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中国,尽管到目前为止,中国金融业并未受到来自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冲击,但实体经济已感受到风暴带来的阵阵寒意。显然我们既不可能独善其身、隔岸观火,也不能沾沾自喜,高枕无忧。中国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更应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引以为戒。

虽然中国金融业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并未受到很大的冲击,更像是独立于金融风暴的安全高地,但是中国银行业自身的隐患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们应居安思危,努力规避在经济繁荣时期银行产生的风险隐患,尽量减少不良贷款造成的损失,保持中国银行业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我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演变成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的过程,给予中国银行业的启示有如下几点:

1、继续坚持实行证券业与银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有学者指出:如果1999年美国国会没有通过允许以证券业和银业混业经营为特征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代已实施60多年的以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为特征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也许,此次金融危机就可能不会发生。

2、应鼓励金融创新,特别是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但同时也要建立起一套为之相匹配的监管手段和体系。据悉美国金融衍生产品交易总量超过1000万亿美元,比全球各个国家GDP的总和(60万亿美元)大得多,如此庞大的金融衍生品却不被政府监管,难怪世界最著名的投资人之一巴菲特把类似CDS衍生品看成是大规模金融杀伤性武器。

3、商业银行不应承担本应由财政承担的职能。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大力推行住房商品化,致使全体人民普遍意识到要实现居者有其屋,只有通过购屋买房一途,很多不具备条件用借款方式购房的人通过银行按揭购买了住房。在这十几年的住房商品化过程中,商业银行不知产生了多少的次级类贷款,直到去年国家才开始由财政出资修建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因此,财政做的事不能让银行去做。

4、银行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绝不能把市场繁荣作为放松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条件,试图以市场的上涨来抵消内部监管的缺失。2002年至2006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空前繁荣,但房地产的泡沫也实在过于严重,迄今为止,美国房地产价格下跌幅度超过16%,这意味着借款人手中的房产价值相对于银行贷款一直在不断下跌。一旦房产价值跌破尚未清偿的银行贷款价值,那么借款人肯定选择违约,即拒绝偿还本金和利息,这也就是当下中国在部分城市出现的“断供潮”。在房地产市场低迷的时期,借款人一旦“断供”,银行将为市场繁荣时放松内部风险控制而付出沉痛的代价。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第6篇

一、全球视角

外宣媒体在对金融危机进行报道时以全球视角,面向世界传递信息。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对金融危机进行报道,不仅传播金融危机如何发生,还剖析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阐释其对世界发展带来的影响,分析其利弊,并预测未来的经济走势。报道不是局限于传递信息,还体现出一种倾向,引导国际舆论,呼吁全世界联合起来,以饱满的信心克服危机。

二、全面细致,形成体系

金融危机是一个复杂的议题,外宣媒体围绕金融危机展开多角度诠释,使世界全面了解金融危机。

1 关于金融危机本身的报道

传播信息是媒体最基本的社会功能,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最初阶段,各大外宣媒体主要报道都交代了金融危机在世界范围的表现、各国的应对政策等基本情况。

2 对金融危机的深入解读  在对金融危机的报道中,外宣媒体更加注意宣传专家的观点。2009年2月1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全球金融危机何时现曙光》一文,主要内容是专家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解读,解答它正处在一个怎样的阶段、何时结束、今年全球经济形势如何、怎样评价当前各国的经济救助措施等问题。还发表了《我们如何吸取金融危机教训?》、《金融危机两面看》等一系列解读性质的报道。总结金融危机带来的教训,客观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因素。

3 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和成效

我国积极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在实施的举措和取得成效方面,外宣媒体的报道主要涉及国家、地方、企业、个人四个层面。一是国家层面实行的政策调控、大规模的财政投资激励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优越性、国有骨干企业的社会责任机制等;二是地方开展的好的活动,出台的政策等,比如人民日报海外版在2008年12月10日发表的《金融危机给广东上了生动一课》,通过报道广东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指明科技创新、结构调整是回避金融危机的一项有力措施;三是展现我国企业在国际性金融危机中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树立我国负责任大国的国家形象。大型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在资源能源、新技术、金融等行业发挥了主导作用,率先垂范承担社会责任;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成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于2008年11月28日发表《全球金融危机至中企伸手援助时》,报道了中国外资最密集的江苏昆山市,每一个党组织保一家企业,结果没有一家外资企业关停;四是从民生角度,通过普通公民的生活变迁反应金融危机的影响,引导我们对克服金融危机充满信心。2008年12月10日,新华社对外部播发英文特稿《金融危机下中国拾荒者面临破产危机》,以两个小人物的生活变故为切入点,通过金融危机对他们生活的冲击,来展现金融危机在全国的影响,可谓“以小见大”。

4 文化报道和政治报道  以上侧重谈的是外宣媒体围绕金融危机开展的经济报道,与之相呼应的是,外宣媒介离不开以维护稳定、塑造国家形象为重点的政治报道和以提高“软实力”为重点的文化报道。

三、形式多样,跨媒体互动

不同的媒体在对金融危机进行密集报道时,因各自不同的媒介形态、内容定位等所限,所提供的报道带有各自的特点。但是这次是中国媒体第一次面对―个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各种媒介联动现象明显。  首先,在金融危机报道中,外宣媒体呈现出网络化报道态势。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优势,而且纸媒、广电媒体都有自己的网络版,报网融合、台网融合,立体式报道体系对海内外提供海量信息,满足了国外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在危机报道中,网媒作用突出,纸媒、广播电视的信息,在网络上也能及时看到,读者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见解。给了网民立体化的信息和解读,使网络媒体的权威性逐渐得到认可。  其次,针对金融危机这一重大新闻事件,专题报道、特别报道成为报道的常用手段,短时间内利用大规模的版面和持续很长的时间进行连续报道。在此,网络媒体的深度报道功能日益强大。由于网络几乎没有版面限制,深度报道、专题报道操作容易实现,而且网络能汇集各种信息,其深度报道称得上是立体全景式报道,更具有规模性和可读性,其无限复制性使得传播更广泛。  再次,深度访谈成为媒体对金融危机进行解读最常用的报道方式。这是由于金融危机专业性极强,而媒体报道不仅要传递信息,还要进行舆论引导,尤其是外宣媒体,对外传播代表着国家形象,这样只有权威人士、专家对其进行解读才有更高的可信性。  对外报道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对外传播首先应该力图融入读者群体所在的区域,做到“入乡随俗”。外宣媒体的传播理应做到,与当地受众的文化背景、信息需求、生活规律、收视习惯相接轨,增强节目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有些电视、广播节目忽视了海外受众的阅读习惯和文化差异,语速过决,结果“传而不通”,达不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少数几家纸媒的报道为追求工整往往显得因形害意,牺牲了标题有效提示新闻内容的重要作用。对于电台媒体来说,故事性和趣味性是吸引海外读者的重要途径,广播节目除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外,还应积极搜索“借船出海”,借助网络等方式扩大节目收听范围,提高节目在海外的影响。  总之,媒体报道是展示国家形象的窗口,我国外宣媒体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为展现国家成就、提升国家形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对外传播正在积极探索新的路子,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逐步实现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

(作者严冰系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记者、记者部副主任;孔俊彬系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

【短讯】

上海世博会多文种多媒体官方电子杂志推出

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文种多媒体官方电子杂志――《城市之光》(eharm of a City)近日正式与全球网友见面。

多语种的《城市之光》紧扣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汇集海量高清图片、权威视频和精美文字,从城市故事、数字声音、新闻动态、场馆介绍、嘉宾访谈、海内外评论、史料博览等角度,将上海世博会的全景呈献给全球受众,努力打造一系列“城市建设提升人类幸福”的经典范例。在上海世博会筹备和举办期间,杂志将分别以月刊和双周刊的形式陆续推出。目前,网民可以阅读中文、英文和法文三个文种的杂志。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第7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财务管理;启示

引言

如果从2007年底美国发生“次级贷款”危机算起,被称为世界性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至今已近两年了,现在还再探讨这个题目,似乎有炒冷饭之嫌,但在笔者看来,理由有:

理由之一:有人说,金融危机使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不应失去思考;它摧毁了我们许多,但不应摧毁价值。还有人说金融危机百年一遇,但要充分认识到它给我们上了生动而又深刻的一课,是年轻人锻炼成长的好机会。它给我们多了一种经历、一种见识、一种历练、一种本事。不论从哪个角度,都必须通过思考,认真总结经验,不能轻易地放弃金融危机给人类思考的价值。

理由之二:人们经常说形势决定任务。当前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对世界经济寒潮何时消退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以便确定当前任务。

就我国而言,在经济寒潮何时消退中存在多种意见,其中有两种代表性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经济2008年底就触底,2009年第三季度就能走出低谷看到曙光;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经济寒潮2009年才能见底,2010年才能有起色。应当说,这两种意见都有各自的道理。

主张2009年下半年就能见到曙光的理由,媒体已有许多的披露,这里从略。下面主要讲主张201 0年才能有起色的理由。

信息时代,世界虽大也只不过是个地球村,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这里先关注世界多数经济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这场经济危机目前仍见不到底,也很难预测什么时候能见底。因为政府救市方案只能缓解,而不能根治;实体经济深层次矛盾依然在激化,经济调整还将进一步展开。有的专家还预言会出现第二波金融危机。拿超级大国——美国的经济来说,经济危机还在继续,其经济仍然在恶化,失业在增加,消费率(占GDP的比重)从70%降到60%等。这是因为,美国生产要素已缺乏增长动力,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能够填平金融海啸造成的巨大窟窿,更不知如何维持美元稳固的世界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因预测到这次金融危机而得奖)日前表示:到2011年世界经济将真正进入萧条期,人们将看到零利息、通货膨胀和无复苏景象,这种情况还将延续很长时间。前不久,新加坡宣布一年期存款利率是百万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万存款的利息是1元。这不是零利息又是什么?

我国的状况又是如何呢?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通过美元和五花八门衍生金融工具向世界各国扩散,并渗透到世界各国经济中。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基本面及发展优势和潜力,也要看到我国所面对的外部严峻环境和自身的困难。而对于后者。主要有四点判断:

第一。经济增速继续下滑。2009年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61%;全国财政收入1.46万亿元,同比下降8.3%。用电量和运输量一般是研究宏观经济走势的风向标,而一季度用电量还在下降,说明经济产出仍是下降趋势。有人具体指出,2009年我国经济可能出现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同时减速的险情。先说投资。投资增长的原因,是经济增速的拉动。现在经济下滑,投资自然就没有积极性。再说消费,这几年主要是靠汽车、房地产拉动,而这两个产业又是靠消费信贷刺激起来的,然而百姓的消费力已经被透支了。

第二,以城市化提高消费率并不理想。三十年城市化人口要有9亿,而现在只有4亿多。而今又有1000多万的农民工返乡,农村的消费很难拉动,目前又很难找出新的经济增长点。类似于家电下乡这样的策略并不理想。东部不想买,西部又买不起。有的还说,家电是因为不能出口,才转销到农村的,而价格优惠13%,只等于出口的退税而已。

第三,央行认为,房地产目前仍有回调的危险。商品房开工面积还在下降。其调整时间约需要3年,仍要引起——系列行业的调整。

第四,伴随着改革开放以及全球化产业的分工,中国经济的增长对对外贸易的高依存度,短期内难以逆转。如我国与美国的年贸易额高达3000多亿美元。而我国出口却在下降,2009年一季度进出口总额同比降24.9%。我国经济面临美欧经济衰退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巨大考验。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到尽头的说法并不可靠,现在仅是进入止稳状态。因此,如何从认识危机产生原因和怎样科学认识危机的问题出发,进而总结经验、丰富知识、提振信心、沉着应对、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共克时艰这些问题,今天仍然严肃地摆在面前,需要我们做出响亮的回答。

因此,今天来探讨这个题目并没有过时,更不是炒冷饭,仍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针对性。

基于此,根据有关文献及笔者学习的体会,这里先讲金融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即根源;再讲当前人们对金融危机的几种认识;接着讨论一下怎样科学与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最后,根据上述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形势,谈一谈金融危机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带来的思考和启示。

一、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至今,有些人仍然感到这场危机来得莫名其妙。在谈原因之前,先通俗地说一下什么是经济危机。

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过热到停滞,再走向衰退,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发生经济危机。从其表面现象来说,就是你所生产的东西,有钱的人不需要,而需要的人又买不起;或者说,大家需要的东西无人生产,不需要的东西却还在大量制造。严重而又全面的经济危机,是以下述7种现象为其主要特征的:一是经济严重泡沫化(商品价格严重脱离价值);二是经济结构失衡,生产相对过剩;三是银行严重亏损,有的倒闭;四是很多企业破产,大量员工失业;五是发生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六是经济下滑;七是经济秩序混乱。当人类被动地接受惩罚后,又会回到价值规律上来,使经济得以恢复。但以后又会再出现经济危机,使经济呈现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因此,经济危机既有始,也会有终,所以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

那么,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应当说,各个时期产生经济危机的具体原因不尽相同。更为重要的是,金融危机至今还在继续。此时,要对这场金融危机做出全面的寻根究源还不是时候。下面根据有关资料,讲五个主要原因。

(一)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

美国人有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的习惯,今天敢花明天或是后天的钱。然而。天上掉不下馅饼。这就要碰到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有钱保证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常规的做法是借债和捞钱。

先说借债。美国人在世纪之交,储蓄率已是0,且敢于借钱花,负债的水平相当高,据说已达10多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拿我们的人民币来说,10多万亿美元,相当于70万亿人民币。而我国2008年的财政收入约6万多亿人民币。即使什么钱都不花,12年左右才能还清债务。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也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有人说过。美国是太多的人花了还不起的钱,世界太多的人又把钱借给了不该借的人。如很多国家都买美国的国债,我国到2008年底总共持有美国的国债7274亿美元,占美国国债的23.6%,已经超过日本,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现在,我们还在买美国的国债。

再说捞钱。多年来,他们挥舞着美元的大棒,认为经济的增长已不是依靠主要的生产要素,而是热心地去制造科技网络泡沫、房地产泡沫和衍生产品泡沫等等,以便捞钱。有这样的社会存在,就很容易养成投机的心理。投机虽是市场的润滑剂,但漠视风险的过度投机所制造的泡沫总是要破的,也就是必然要受到价值规律的惩罚,使市场失去稳定的基础,引发金融危机。例如,近年来,在高利润的诱惑和激烈竞争的压力下,投资银行逐步地放弃需要资本金很少、以赚取佣金的主业务,而是不务正业和本末倒置地大量介入“次级贷款”市场和复杂衍生金融产品投资。而衍生金融产品又具有众所周知的杠杆效应,可以放大收益和风险,交易主体只要交少量的保证金就可以完成高回报的交易。高杠杆率使得投资银行对融资依赖增强,一旦投资银行不能通过融资维持流动性时,就容易引起投资银行的破产。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就是教训。

(二)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

虽然金融创新对金融的发展具有推进器的作用,但又有放大风险的一面,是把双刃剑。因此,必须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的范围内。美国是推崇金融创新的国度,现在究竟有多少衍生金融工具,谁也无法搞清楚。它们又是如何创新和使用金融创新工具的呢?如美国的房贷机构——房利美和房地美购买商业银行和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通过资产证券化,将其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投资银行又利用其金融工程技术,通过创新再将“次债”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在市场上分别出售。由此衍生层次变迭加,信用链条拉长。其结果是没有人去关心这些衍生金融产品的真正基础价值。从而助长和推动了极度的短期投机趋利化,最终酿成了严重的金融市场危机。可以说,美国本轮金融危机就是“次贷”危机所蔓延的结果,“次贷”危机是美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过度和不恰当使用金融衍生品的产物。

总之,好大喜功和寅吃卯粮,终究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同时,也使我们想到,我们党所提出的可持续的发展战略是何等的正确和有眼光。

(三)对经济疏于监管

正反的经验均证明,市场经济是法制的经济,必须依法进行监管。建立在法制和监管基础上的一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则和制度,是一个健康和有序的金融体系赖以运行的基石。市场主体如果脱离监管和法制的约束,过度追求盈利,盲目竞争,市场就可能滑向无序,金融危机就极易发生。而美国自由金融主义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顶峰,必然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崩溃。温家宝总理2009年初在剑桥演讲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场金融危机使我们看到,市场也不是万能的,一味放任自由,势必引起经济秩序的混乱和社会分配不公,最终受到惩罚。总理还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一些经济实体疏于监管,一些金融机构受利益驱动,利用数十倍金融杠杆进行超额融资,在获取高额利润同时,把巨大的风险留给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不受管理的市场经济是行不通的。

(四)不合理的高薪激励

有关机构的研究资料表明,2007年美国大企业高管薪水水平是普通员工的275倍,而大约30年前,则是35比1。在中国,据媒体的披露,中国银行董事长是150万,相当于美国30年前的水平。金融机构对高管激励措施,往往与短期证券交易收益挂钩。在诱人的高薪躯动下,华尔街的精英们为了追求巨额短期回报,纷纷试水“有毒证券”,借助于金融创新从事金融冒险。如前所说,美国的房贷机构、经纪公司将贷款发放给没有还贷能力的借款人,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则将房贷资产打包卖给投资者,重奖之下放弃授信标准。离开合理边界的高薪激励,是这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之一。

(五)数学模型的滥用

数学模型本身是科学与严密的,但却是静止的,而资本市场则是生动活泼和瞬息万变的。数学模型依赖一些脱离现实市场条件的抽象假设和历史数据,因而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投资决策参考,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过分依赖模型进行投资决策是不科学的,必须对模型计算结果给予科学判断。恰恰是不准确的投资模型,使得华尔街分析师、精算师忽略系统性错误,并在证券化分析、系统风险估算,甚至违约率计算上出现预测失误,最终成为这次美国系统性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

存在决定意识。金融危机,既然发生了,人们会有怎样的认识呢?

二、对这场金融危机现有的几种认识

下面列举现有的三种认识。

(一)巴不得一夜之间就能告别经济危机

据有的媒体披露,1998年东南亚发生了金融危机,泰国人一夜醒来,每个家庭的财富缩水了20%。本次金融危机已造成世界4万亿美元损失,大体上每人平均约3万元人民币。这对非洲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我国有些地区来说,都是天文数字。对我国来说,尚未见到这样的指针和数字。尽管我国经济基本面还是好的,但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蒙受了损失,其程度估计不会亚于泰国人。根据媒体的披露,给我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有:

第一,经济下滑。如2008年国家的GDP和财政收入增幅都比上一年下降。

第二,股市沪A从六千一百多点跌到一千六百多点,降了72%左右。2008年A股的市值减少了20多万亿元,创证券市场开张侣年以来的记录。因市值减少,中国经济证券化比率也从2007年157.5%回归到2008年的53.87%。

第三,就业面缩小,失业增加。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有一千多万农民工返乡,使许多家庭的收入缩水,生活陷入了困境。

第四,企业的业绩下滑,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减少。

不难想象,上述的这些情况给生活带来了压力,又给精神上带来烦恼。甚至使人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对经济和生活失去应有信心。例如,由于金融危机的发生,美国人比7年前还穷,历史倒退了7年。世界上已有4位亿万富翁自杀。4月22日,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主要来源之一——房利美的CFO也在家中自杀。邻居都讲他是好人,同事讲他的能力出众,去年还获85万美元奖金。自杀原因可能是压力太大。俄罗斯的亿万富翁因金融危机也少了一半。香港的百万富豪在2008年减少了6.6万人,平均流动资产(基金、股票、外汇、债券及其它流动资产)减少120万港元。因此,许多人巴不得在一夜之间就能挥手告别经济危机。

(二)盼望房价能越低越好

我国房地产的价格时有上涨过快的情况,很多低收入家庭买不起房子。政府根据这一现象,采取了如运用税收和利率杠杆等调控的措施,鼓励买房。有的人希望政府能进一步运用行政手段,打压房价,价格越低越好,使大家都能买得起房子。

(三)希望天天有便宜货

为了促进消费,刺激经济,政府采取了包括发放消费券在内的许多措施,帮助困难群众。许多企业也为了使自己手头有真金白银,以便在危机中取得主动,采取了包括降价在内的许多促销策略,有许多商品的价格低于成本。这种策略使得部分人认为,经济危机没有什么不好,工资一分也没少,而衣食住行乐都在降价,天天有便宜货可买。有的人一买东西,就可以用好几年。

上述这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想法,是否全面与科学?

三、必须以科学、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场金融危机

针对上述三种想法,相应地讲三点:

(一)应充分认识到金融危机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放弃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价值规律必然要起作用。所谓的价值规律,讲的是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平均必要劳动时间。目前还无法加以直接计算,只能借助于价格(货币)加以表现。由于供求关系,价格会随价值上下波动,但最终决定价格的是价值。市场经济正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价格机制进行调节。即通过价格信号知道要生产什么,不生产什么。所以,价值规律是一所伟大的学校。

市场经济同样存在着许多问题。最重要的问题是在追逐利润的竞争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生产的无政府主义,会使生产具有很大盲目性,进而引发经济结构失衡,从而出现开头所讲的那些经济危机现象。这些现象,不是买卖双方或是某个人特意安排的,而是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受到惩罚后才能知道的,属于事后的惩罚,当发现并要纠正时已经来不及了。因此,经济危机是无法阻挡也逃脱不了的。换言之,经济危机不是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东西,而是具有客观性质和不可抗拒性,并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另一条经济规律,叫做经济周期规律。这也是实行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形式,在创造高速生产力同时,必须付出的代价,或是不可克服的弊端。正因为如此,认识并深入理解金融危机应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二)商品房价格并非越低越好

商品房价格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思维上往往会出现“剪不断,理还乱”的状况。

首先,从理论上看,商品房价格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它最终是被商品房的价值所决定的。也就是价格太高了,背离其价值,很多人买不起,这当然不行,也不可能长久下去;反之,如果太低了,亏本生意没有人会做。其价格问题,只能由市场决定,由价值规律进行调节。决不能倒退到商品价格均由政府规定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况且,据统计,房地产行业牵涉到五十几个行业,如钢铁和水泥等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占到GDP的比重10%,与相关的56个行业加起来占到GDP的40%。这里有个如何照顾到更多人利益的问题。

其次,商品房价格问题,同很多经济问题一样,是一个两难选择的问题。温总理2009年2月28日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说,住房人均不足10平方米的要超过千万户以上。但是。笔者认为实际比这要多。因为每年的大学生有600万人,不久就要结婚,这需要多少房子?总理这里想说的是,商品房目前还存在着很大的需求。可总理没有讲另一方面,也就是现在居民手中有钱,光储蓄就有25万亿多元,这还没有包括基金、股票、债券、外汇等。可为什么老百姓手中有钱。又有需求,而商房却大量积压?其症结是开发商与消费方想法不一致,没有找到合理的价格。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处于究竟是倾向老百姓还是倾向开发商这种两难选择的境地。十个行业的振兴计划只有房地产行业可能与此有关。如何解决需要与价格的均冲性问题,这正是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的任务。最近中央发表了房地产白皮书,称由于需求的刚性,再降房价的可能性很少。

最后,关于是不是必须让每个人都能买得起房子的问题,号称世界上收入最高的美国,也只有30%左右的人有房子,其它的人都是租房子住,很多人租住政府的廉租房。其实,经济高度商品化后,人力资源也高度地在流动,买个房子会感到很拖累。

总之,商品房价格要降到合理的价位,并非越低越好,也不是越高越好。商品房价格不能严重背离价值。

(三)商品低价促销问题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经济学中有个基本常识,只有投入小于产出时,社会不仅能生存,而且能发展。因此,任何社会都要节约,力争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来取得尽可能大的产出。这里讲的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节约,时间节约规律被称为是最高级的经济规律。社会对节约要求的强制性,也适用于企业。现在用时间节约规律来看促销的现象,企业能长期用低于成本的价格出售商品吗?如果是这样,企业一定不能生存。现在的促销只是一种战略,而且他们失去的也希望能在今后得到补偿。促销对于经济危机来说,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更不是长远之计。

由此可见,上述的三种想法均不大科学,且存在片面性,也不符合辩证法。对于金融危机,科学的态度应是:一方面是要承认和尊重规律,人类在它的面前是渺小的;另一方面,要提振信心,积极地去面对。也就是说,30年前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享受了市场经济带来的快速发展;今天我们也要勇敢地面对市场周期性波动。

四、金融危机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启示

对财会工作者而言,这次经济危机,可以暴露和反思以往在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上的不足,把它看成是彰显和提升财务理念的好机会,把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当今,每个企业都必须有针对性地加强以下的建设和管理。

(一)必须加强财务管理的战略研究和建设

财务管理应采取什么战略?这是财务管理的首要问题。过去,有相当多的企业随波逐流,人家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什么赚钱就做什么。而不去研究、咨询、分析和制订战略,确定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今后应看重考虑的问题主要有:

1 企业的生产经营要着重于实业

当前的危机是危中有机,关键看能否抓住机遇。现在政府为应对金融危机所投入的每一分钱,在战略上都要立足于科学发展,再不能回到传统发展的老路上去。也就是在保速度、保增长的同时,要做到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因为只有培育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增长点,才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可持续性,才是应对危机的长久及治本之策。在制订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的战略时,我国的实体经济应名副其实,生产经营应重在实业。 虽然融资等问题离不开资本市场,但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资本市场上,特别是股票投资。

2 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

本来,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并非危机的根源,但如果滥用或将其视为投资工具,就会成为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2007年全球外汇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全年交易量达3259万亿美元,相当于当年全球GDP总和的67倍,已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特别是要慎用各种理财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创新,要注意掌握使用中的“度”。那么,其度如何把握呢?据数据介绍,一般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

第一,总量适度的原则。要以规避风险和套期保值的需要为标准,而不是要通过投资获利。否则又将演变成不可抗拒的风险。

第二,程控的原则。对金融衍生产品投资要有内控机制,如果是无法控制,则不能投资。

第三,稳步推行原则。先推行简单、风险低的产品,等待水平提高以后,再向复杂、风险高的产品过渡。

说到财务战略,热门的话题是楼市和股市,却很少有人去关心居民储蓄以及货币量扩大的问题。可把它比喻为定时炸弹、笼中虎、或是堰塞湖,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爆炸和溃堤?估计在未来GDP温和增长下还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对此,在理财战略上怎么应对?

(二)加强风险导向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内部控制随环境变化,处于不断的演进之中。针对现代企业风险无时不有、无处不存的这一环境,COSO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ERM),认为以前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包含在企业风险管理框架之中,足以说明对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从中明白,风险发现就是收益发现的过程。这次金融危机不知有多少企业倒下(20世纪30年代有15 000多家银行倒闭)?2009年的头两个月,美国又有14家银行倒闭。尽管各个企业倒闭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的原因是对风险的管理不到位,资金的风险管理做得不好。根据这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育与启示。当前资金的风险管理应针对性地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现在相当多的企业,仍然存在着不是内部人控制就是外部人控制的局面,这是造成资金风险管理有名无实的重要原因。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要建立科学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和有效的授权与监控机制。因为在风险投机收益的诱惑面前,监督往往无效。制衡才是最有效手段。

第二,要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特别是要加强责任感的建设。这是因为:一方面风险管理绝不是管理阶层几个人的事,而是要贯穿企业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和每一个人;另一方面,制度不是万能的,新的情况与问题会不断发生,这就要求做到在授权之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第三,大国之间的摩擦或由于某个国家的金融危机,都会对收汇造成致命的打击。还有不断创新金融的工具,它们都充满风险,需要对此高度警惕。

(三)树立“现金为王”的观念

资金是企业“血液”。对此,人们在平日里也许不能充分领悟,但在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就不再难以理解了。这次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之一是现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事实表明。由于现金流动性不足,不能偿还到期债务而破产的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企业还是盈利性破产。因此,在预期融资困难时,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企业就必须储备尽可能多的现金,以保全企业的生存。尽管金融危机不是经常爆发,但又很难预期。从这个角度看,如果希望企业的基业常青,控制负债水平,保持科学流动性,持有必要的现金储备,就显得十分必要。这就是所说的“现金为王”的观念。同时,在方法上,要重视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分析和应用,把现金流量表放在首位。

这并不是说持有现金多多益善,而是要注意收益与风险的匹配。从理论上说,资产的盈利性与流动性具有替代关系。企业现金保持量越多,流动性就越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盈利性;企业现金保持量少,盈利性就强,但极端了会严重影响其流动性,这就是利益与风险的匹配。如何做好匹配,宏观经济行业环境、国家货币政策、公司财务状况等都是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有很深学问。现有人对1998年世界主要国家或地区现金持有比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进行了比较,发现美国企业的现金持有比率为6.4%、英国为6.1%、日本为15.5%、我国台湾为11.6%。相比而言,国内大陆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比较高:中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比率约为16.8%。1998~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现金持有比率约为24%。各国比率相差的原因是什么?没有答案。

(四)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再认识和提出新的认识

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实施了与世界趋同的新会计准则。其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引进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经本次金融危机实践的检验,其科学性及效果如何呢?

先做简单的回顾。1990年9月10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时任主席理查德·c·布雷登,在参议院银行、住宅及都市事务委员会作证时指出,历史成本财务报告对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于事无补。他首次提出应当以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但是近20年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一直存在争论并不断进行调整、修订与完善,经历了风风雨雨。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公允价值计量与金融危机的关系问题再次成为金融界与会计界的焦点。对其看法有不同声音:

据资料证明,欧美政治家曾经把矛头指向了按市价计算的所谓公允价值的会计准则。他们认为,在金融危机时,公允价值计量会令很多金融机构的资产价值被严重低估。为了让资产负债表好看,又会被迫抛售损失比较大的资产,进一步压低了这些资产价格,造成恶性循环。因此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因素之一。

现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刘玉廷在参加一次座谈会时指出,金融危机与公允价值并没有直接的、必然的联系,金融危机产生的根源是美国超前消费及衍生金融产品泛滥。它原则上是经济问题而非会计问题,公允价值仅是一种计量工具,是一种事后反映,并不是促成危机发生的原因。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计量方法上还需要研究。

对这些意见怎么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从表面上看来,只是一种计量的方法问题,这没有错。但它客观上会导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项目发生波动,从而会影响着经营者与投资者行为,是有经济后果的。问题还在于,所谓的公允价值取得,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同时,公允价值既有如实反映的一面,又会有各人理解不同的一面,很容易被操纵并运用于盈余管理等。具体到本次金融危机,其主要的表现是:公允价值在反映企业金融资产的价格上过于敏感,很多时候会成为资本市场助涨与助跌的工具。也就是在市场狂热时,它可以加剧市场狂热;而当市场陷入恐慌时,则可以加剧市场陷入恐慌,这就是人们所讲的推波助澜。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这次金融危机的实践进行分析,并得到相应启示。现总结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流动性管理。流动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现金支付能力,它是企业资产配置和资本结构管理的结果。因此用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要以流动性为目标,要能保证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有足够现金头寸。

第二,提倡交易对象的管理。交易对象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在管理上,应运用该法获得交易对象的情况概要,对各项财务的指标影响进行判断,包括收益、资本、财务比率是否达到企业内部控制标准。

第三,重视处理好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的,尤其是不可观测数据的采用、管理层的判断等,更是企业需要详细披露的内容。同时管理层需要重视与投资者沟通,并解释财务指标的变动,使投资者了解企业的价值等。

总之,公允价值计量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它是现今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必然结果,全面否定它并不可行。在思想方法论上,不能简单化,而要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也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要注意硬约束。今后,公允价值这种计量方法还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不断地进行再认识并提出新认识。

如何度过金融危机第8篇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受邀参加本次金融研讨会!我觉得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开展以“金融危机:贸易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论坛很有意义。这种意义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研讨的主题具有全球性。据美国商务部30日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由于受华尔街金融危机的影响,消费支出创下28年以来最大降幅,美国经济出现萎缩,第三季度GDP比去年同期下降0.3%。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趋势也十分明显。今年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0.6%,二季度增长10.1%,而三季度仅增长9.0%,这是近十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如何保经济增长应该成为我国宏观政策的主要着眼点。二是研讨的形式具有开放性。由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发起,包括金融学院、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院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等单位共同参与,共有15位专家教授将登台发表学术观点。三是研讨的角度具有多样性。各位演讲者将分别从金融、贸易、流通、投资、房地产、国际化经营等角度发表真知灼见,这将会是对金融危机的一种全方位、多角度的透视和剖析。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本次论坛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能够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演讲嘉宾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光临本次论坛的各位老师、同学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的海浪集聚成巨大的量能,在美国华尔街密集爆发,且呈现出不断地蔓延扩散到世界各地的态势。对此学术界的用语并不完全统一,称“金融风暴”、“金融动荡”、“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都有,我本人更倾向于用“金融海啸”,原因有三点:一是表达出了引发本次经济危机的源头,二是表达出这种危机的巨大影响力,三是期待引起思想上和行动上的高度重视。虽然中国不在海啸中心,但在经济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不但听到涛声,更能感受着这种涛声的巨大冲击力。

面对本次金融危机,中国政府向世界发出铿锵之声:中国政府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中国经济基本面没有改变。我本人的研究领域是创业与中小企业,对金融学是外行,对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层次影响恐怕理解不透,所以,我不敢承担在如此高水平的论坛上发表专家演讲的任务。只是想借此机会,谈谈我本人近期对此领域的关注焦点和不太成熟的看法,求教于各位专家。

一、金融危机的形成

美国次贷危机第五波风暴席卷而来的时候,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LehmanBrothersHoldingsInc.)再也挣扎不下去了,虽然经过48小时紧急抢救,但最终还是失败了,雷曼于20*年9月14日还是领到死亡证明。

一石激起千层浪。15日凌晨,雷曼兄弟(中国)公司宣布将申请破产保护;同一天,雷曼兄弟欧洲子公司进入破产管理状态。全球股市更是以“黑色星期一”报以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15日,当天最先开盘的亚太股市一片跌声:澳大利亚跌2.7%,中国台湾股市下挫3.5%,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1.5%,马来西亚股市跌1.2%,新西兰股市跌1.1%,菲律宾股市跌2.5%。

9月18日凌晨,美联储宣布,将联合加拿大央行,英格兰银行、欧洲央行、瑞士国家银行,以及日本央行,联手为全球市场注入18

00亿美元的流动性。以解决全球市场上短期美元流动性紧缺问题。这是全世界主要央行第一次联合起来的“大救市”行为,其背后的真正目的在于稳定全球资本市场信心。

美国政府9月20日抛出了7000亿美元的巨额救市方案。虽然美国财政部与国会间对此存在一周时间的争议,救援计划被延迟出台,但最终还是就救市方案达成临时性协议。

全球各大经济体的央行罕见地采取了整齐划一的行动:降息。10月8日,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等降息50个基点;中国降息27个基点,并宣布暂停征收利息税。我国政府还决定自20*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10月30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再次下调存贷款利率0.27个百分点。1月内2次降息在我国历史上也十分罕见。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许多是原理性和基础性的课题,比如:美国次货危机风暴与金融危机的关系是什么?金融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是如何形成的?华尔街金融危机是以何种方式影响全球的?以银行降息来达到遏制经济危机的最佳时机选择和作用机理是什么?政府应当如何多管齐下以处置“百年都难得一遇”的金融危机呢?但是,我认为,深入组织开展研讨活动很有价值。这是每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学者都应当密切加以关注的课题,也是财经类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我们大家都知道,从雷曼兄弟破产开始,我们都面临着一场深刻的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已经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众多的企业已经面临他们紧张的财务危机,并开始纷纷裁员。如今,除金融界外,这股裁员风已经刮到互联网、汽车制造及饮食服务等行业。

由于目前华尔街金融格局重新组合的进程尚未完成,随着购买、合并等环节进行到一个阶段,估计年底前后,裁员高峰将随之到来。受金融危机的冲击,汇丰银行9月26日宣布,将在全球裁员1100人,约占其银行和市场部门员工总数的4%。被裁人员中近一半将来自伦敦总部,300多人来自欧美其他地区,还有一部分将来自中国香港。另外,英国莱斯银行收购苏格兰哈利法克斯银行后,也将有约4万名员工失去工作。

10月6日,eBay正式宣布裁员10%,即1500名员工,其中既包括1100名来自eBay拍卖部门的员工,也包括400名来自eBay支付子公司的员工。由于经济不景,雅虎10月21日也宣布,第三季度净利润骤降64%,将在全球范围内至少裁员10%,人数大约为1500人,预计每年可节省开支5亿美元。雅虎今年1月份就已经宣布裁员千人,这已是9个月以来的第二次裁员行动。

欧美日汽车业均在劫难逃,他们也纷纷采取裁员方案。近日,尼桑汽车公司表示,由于需求疲软,尼桑西班牙的一家工厂将裁员1680人。此前,为应对高油价和销量下滑,尼桑已在北美地区裁员1200人。从年初到现在,丰田汽车为了应对危机,在日本的工厂已经裁员两成以上。美国三大汽车巨头的处境也不容乐观。9月份,美国汽车销量仅有96.5万辆,同比下滑27%,创下1993年2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其中,福特汽车9月份的销量下滑了35%,福特汽车北美公司未来很可能裁员4200人。通用汽车9月份的销量下滑了16%。通用法国变速器工厂也计划裁员约1300人。克莱斯勒9月份的销量降幅达33%。自去年2月以来,克莱斯勒已裁员2.2万人,计划在明年进一步裁员4000人。另外,欧洲汽车品牌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沃尔沃汽车、雷诺汽车等品牌的销量均有下滑。作为对策,沃尔沃汽车公司

将在全球裁员3300人,而雷诺汽车也明确表示,将在欧洲裁员6000人。

饮食业的裁员行动同样流行了起来。百事可乐10月14日表示,由于美国饮料市场销售不佳,加上美元走强侵蚀百事可乐在国际市场的获利,决定裁员3300人,相当于百事可乐在全球员工人数的1.8%。此外,百事可乐表示还要关闭6个工厂,希望在3年时间内节省12亿美元的成本。最可能丢饭碗的主要是百事可乐在美国国内与国外的管理阶层与工厂员工。星巴克7月份进一步裁减了将近1000名员工,并宣布将关闭61家澳大利亚分店。

由此看来,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影响的研究是全方位的,也是伤筋动骨的。值得关注的课题也很多。如:金融危机对全球产业结构、产业布局的影响是什么?金融危机对特定产业发展的影响有什么不同?金融危机与企业间并购和重组的关系是什么?裁员是微观层次企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最佳方式吗?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就此问题进行观点碰撞、思想交锋。

三、金融危机对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不过才刚刚开始,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对中国企业的影响也十分严重。20*年10月15日,全球最大玩具代加工企业之一——合俊集团在东莞的两家工厂宣布倒闭,6000多名工人失业,当地政府紧急垫付2400多万元工资。有煤体称其是美国金融危机波及中国实体经济企业的第一案。

作为最大玩具代工企业,为什么率先倒在金融风暴之下?原因主要是单一的委托加工,使得代工企业没有品牌及技术优势可以依靠,从而存在着诸多风险:第一,其生存取决于其大客户——品牌商的经营决策,如果品牌商出问题,代为加工的企业必然受牵连;第二,就算品牌商不出问题,代工商也面临着被替换的风险,其寿命取决于其加工成本。

在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的来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猛。20*年是中小企业的灾难年。且不说上半年有6.7万家中小企业没能挺过去,据了解,广东民营加外资中小企业有上百万家,潜在资金需求达2万多亿元。为解决资金问题,众多中小企业只得寻求高风险的民间融资解燃眉之急,但由此导致的民间高利贷吞噬中小企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如今,在世界金融危机蔓延到全世界的危险时刻,更要防止中小企业为了过冬而借高利贷饮鸩止渴。我本人认为,贷款利息已经成为非主要的因素,主要是中小企业能否贷到款。我们知道,民营企业的成长历史也不过区区20余年,他们是在各种夹缝里最终长成一棵棵小树,确实不容易。国内的中小企业、民营经营究竟如何度过这一个寒冬呢?同样很值得我们探讨。

对于高校来说,我们还必需关注的是金融危机给我们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灾难性影响。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人数激增至近600万,人数增加职位减少,毕业生找工作难上加难。日前,在西南地区某财经大学有就业指导中心网站上就明确了“重要通知”:接到家乐福(中国)的公告,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全国范围内的招聘活动取消。广州立白也有取消通告。此举引起毕业生的广泛关注,大型企业一向是就业市场的招人大户,他们的动向很大程度决定就业形势的走向。另外,除金融经济类受影响较大,象证券公司、银行机构对人才的需求量明显会减少外,今年就业压力增大还表现在来校招聘的中小企业数量也将会大大减少。

在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的中国必须认识

到这场金融海啸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可能带来的复杂影响。值得我们关注的课题是:从宏观层面看,截至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总额为1.9056万亿美元。如何使这近2万亿美元并且还将继续增加的外汇储备减少损失和降低风险呢?目前中国持有5187亿美元美国国债,是美国第二大债权国,有关要求中国出手支援美国救市的声音不断,近20年来,中美两国之间既有伙伴关系,也有以邻为壑的情形,一场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救美国?该不该救?有没有能力救?怎么救?另外,中国将为俄罗斯企业提供200亿-250亿美元出口支持贷款,换取未来20年内获得3亿吨的俄罗斯石油供应协议,这将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家间首次具有实质意义的互利合作在中俄之间展开。

从微观层面看,直面金融危机的思考有双重任务:一是近期的任务。如何防止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众多中小企业企业效益下滑乃至倒闭企业现象接二连三地发生呢?如何有针对性地提供给广大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生存机会和度过20*年的这场寒冬呢?如何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来化解企业裁员的社会压力?如何在就业压力日趋扩大化的趋势下,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大学生就业和创业呢?二是远期的任务。中国制造业如何走出一条从“制造中心”转向“创新中心”的发展道路?中国企业如何从“成本控制中心”策略转向“价值创造中心”策略,进而构建起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体系呢?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再次感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的盛情邀请,做为学术交流活动,感谢大家能给予我抛砖引玉的发言机会,前面所提到的一些观点、一些困惑仅供大会批判。我衷心地希望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的这种学术论坛能够经常性地组织下去,也希望校内其他的学院、研究机构能够以此为榜样,大胆创新学术交流形式,精心选择相关专业研究领域的焦点、难点、热点和问题深入开展讨论,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活跃我校学术氛围,扎实推进我校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有力地促进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