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如何写学习计划

如何写学习计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2-03-08 13:02:08

如何写学习计划

如何写学习计划第1篇

360教育集团说,韩国留学学习计划书的内容首先要写申请者对于韩国文化和教育的认识和看法,这是让对方了解申请者对于韩国有关信息的掌握情况。申请者要尽量表现出自己对韩国情况比较熟悉,如果申请成功的话可以顺利在韩国进行有序的生活和学习。

2、韩国留学学习计划书的内容之二:申请者的自身情况以及专业兴趣

韩国留学学习计划书主要在于向学校介绍自己的情况,因而申请者要写清楚自己的教育背景、专业兴趣以及特长等等。对于想去学习韩语的人来说,可以进一步说明为什么要学习韩语。

3、韩国留学学习计划书的内容之三:申请者期望的发展方向

韩国留学学习计划书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申请者期望的发展方向,在这里申请者可以写清楚自己希望入读的院系和专业,要阐明自己为什么要去韩国学习该专业而不在国内修读。另外还应写清楚此次留学的和目标和申请者现在工作或学生时代的主修科目之间的关系,如果跨专业要说明理由。

4、韩国留学学习计划书的内容之四:申请者如何安排在韩国的留学生活

如何写学习计划第2篇

【关键词】 英语;学习策略;培养

一、采取融合式和显性训练式的教学模式

所谓融合式就是策略训练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将英语写作教学和学习策略的培养融合在一起,在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活动中训练学习策略,通过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促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显性训练就是教师将自己的意图和目的明确、清楚地告诉学生。根据Cohen的经验,对于成年人,显性式训练比隐性式训练效果更明显。学习策略种类多样,不同的策略学生使用的情况也不一样,不同的策略训练方式也不可能采取一个模式。在具体教学步骤上,可以采取以下方案。该方案在Oxford的训练步骤基础上,经过了修改,这一训练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是语言学习活动;第二步是讨论学习策略;第三步是示范新策略;第四步是策略练习;第五步是自我评估;第六步是巩固迁移。为学生提供新的学习任务,让学生练习使用新的学习策略。

二、适时进行英语学习策略的训练

女性相对于男性而言更富于情感,刚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由于大学的英语学习和中学不一样,教法不同,课程设置不同,要求也不同。面对种种不同,大学新生会感到困惑、迷惘甚至手足无措,不知从何学起。实施语言学习策略培养最好在新生一入学开课之后的四周左右,经过两三周的大学学习后,已体会到大学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和中学英语学习的差异,已遇到一些英语学习的困难或问题,并且迫切需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对她们适时进行语言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和学习策略的指导,会满足她们的需要,及时解决她们的困惑,她们也将愿意积极参与到策略训练中。

三、策略培养内容

1.培养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确立学习目标是一种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学习者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立明确的合理的学习目标,制定详细的可行的计划,学习者不只是消极地等待教师提出要求,而是自己主动根据学习目标提出要求,化被动为主动,也能较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教师要详细介绍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并指出指出制定计划时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如计划制定不够具体、内容安排太多、时间安排过于紧凑、目标太高或太低等。教师还应该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差距并制定出符合个人情况的学习措施,以实现自己设定的和课程要求的目标。

2.培养学生进行自我监控。监控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元认知过程。自我监控就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检查,一方面检查学习方法是否得当,计划是否可行;另一方面就是要检查所用方法效果如何、计划是否执行等。如果发现方法、计划不当时就要进行调节,更换方法或修改计划,以达到预定的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每周都提醒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提问:“我按照学习计划安排学习进度了?我完成计划中的任务了?达到预期效果了?我在英语上有哪些进步与不足?我试着找出如何更加有效学习英语的方法了?我主动寻找机会练习写作了?”

3.培养学生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帮助学生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展状况,有的放矢,学有目标。此外,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策略训练效果进行评估,让学生反思通过策略训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以及一般语言技能是否有了提高,使用新策略的频率有否增加,将新策略用于其他相关学习任务的迁移能力有没有增强等。这样的评估有益于促进训练的效果和学生课堂内外的语言学习。

4.培养学生调控情感。情感策略是指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感、动机、态度等方面的策略。学习者的情感状态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认知能力,同时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积极的情感有利于语言学习,消极的情感则成为语言学习的障碍,如果学生有很强的学习动机,充满自信,他将有可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如果学生学习中总是感到焦虑紧张,自我怀疑,他的语言学习效果会不如人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困难,难免受挫,情感策略也是我们训练的重点之一。让学生互相交流学习的经验及感受,讲出自己如何克服学习中的焦虑以及不成功时的沮丧,鼓励学生写下对自己积极的评价。在课上,教师要保持开朗、幽默,让学生听一段音乐、集体放声大笑、深呼吸来减轻焦虑感。鼓励学生写日记,将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中的困难、取得的进步等写进去,养成习惯,在写作的过程中,自己对自己诉说、诊断,有些问题就会不解自破。

参考文献

[1]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理论研究[C].西安:陕师大出版,2004

如何写学习计划第3篇

关键词:自画像;学习目标;实践反思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意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当以建构主义、研究性单元学习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知识的自我组织与自我建构中获得发展。

对于肖像画教学,一般是一课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先讲解肖像画的有关知识,演示步骤,安排学生在25分钟时间内完成作业。也有二三课时的,这是由于有较多的讲授与欣赏,作业没法在一节课里完成,只能仅仅形成单元教学,若没有研究课题和研究过程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的情况。以往的美术教学设计大多会以“单课时”进行,尤其是公开课。王大根教授在《三维目标须以“单元化研究型教学”来落实》一文中就指出:“因为一节课能够完成、能评价的多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则需要长期培养、熏陶、体验和积累而成。但是实际上在一节课中或无暇关注、或不可能实现,导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的落空。所以要求教师树立更关注过程性和整体育人效应的‘单元意识’,这是教育的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需要。”“自画像”有关的知识,包括名画家的自画像欣赏,绘画的不同风格,不同时期的不同风格,使用的工具与材料,或是更细的笔触、色调、构图等等,由此可见,“自画像”教学应从单元化来进行设计,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知识。

一、“自画像”教学设计

单元化教学是个较长的过程,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好的教学策略、好的学习规则,才能使单元化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1.明确学习目标

在这个单元,学生将学习自画像、绘画技巧和计划美术课题。以“学习单”的形式,告知学生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关于肖像,艺术家是如何画的。

学习如何表现一个美术的细节。

学习关于面部表情和特征。

学习如何计划你的美术课题。

学习如何反思学习。

这就是教学活动的“游戏规则”,一旦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就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2.利用小问题、小提示,引发深层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

问题解决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创造性。知识学习的目的就是解决在学业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我是谁?”“我有什么特点?”“我喜欢什么风格的画?”“你有12节课时来完成这个课程,这看起来很长,但是需要注意合理安排时间。”

3.合理规划时间

需要多长时间、每一阶段完成哪些任务、有多少数量或质量的要求等。整个课程有12节课时间,根据阶段和任务,设计了几个学习环节,包括头像写生、研究整理著名画家的自画像有关的文字、速写、计划,最后作业的上交与反思。

4.建立学习单

学生将体验什么样的艺术制作形式?研究哪些艺术家?讨论什么样的艺术问题?教师设置的这些内容,将会使学生在整个课程中体验到。最后通过绘画知识、绘画工具、绘画技巧、学生计划、反思、评估等学习单贯穿这个学习中。我们把这些内容设计成不同形式的学习单,让学生可以选择媒介和技巧来进行创作。如:文本研究学习单,明确以100字左右介绍著名画家的故事。学生需确定研究的对象,查找资料,整理文字与图片,向其他同学介绍。作业要求明确了,还需提供给学生一些画家的名字,以提示学生有用的信息。

二、“自画像”教学实施过程

自画像单元由12个课时组成。

第一课时,学生在没有任何知识点讲解的情况下,使用铅笔描绘五位同学的肖像,让学生先感受如何绘制肖像。这个任务对学生来说非常艰巨,可能会出现多数学生不能完成的情况。当然如果学生都能画的话,教师就没必要教。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达到教学效果。为五个肖像设计这样的要求:肖像―轮廓线:仅仅使用轮廓线描绘你的对象;肖像―连续的线:绘画时不要看你的纸且不可在中途停笔;肖像―连续的线:不要让铅笔离开画纸,但你可以看画纸;肖像―疏密线:建议画明暗,增加细节和阴影。肖像―写生:尽量写实描绘头像,并且使用辅助线。学生觉得非常有意思,这改变了他们平时的绘画习惯,学生都跃跃欲试。课堂效果出乎意外,学生热情高涨,作品趣味横生。

第二课时,这其实是第一节课的作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选择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识。通过名画家的自画像来启发自己自画像的灵感。找一幅著名画家的自画像(可以选择下列表中的:凡・高、伦勃朗、高更、爱德华・霍普、莫奈、马奈、安迪・沃霍尔、达利、卡罗、张大千、丁聪)打印出来。把关于画家的重要的事写在本子上,贴在画下面,并且解释为什么。在下一节课与其他同学分享(5分钟)。不要忘记记录艺术家的名字和艺术作品的名称。也要尽量思考想要画的肖像画的风格,想怎么表现。让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欣赏名画,并且分享心得。分享学生的心得,比起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更受学生喜欢,无论是分享与被分享的学生。在这节课里学生了解了不同自画像的风格、不同时期的不同自画像等。

第三课时的主题为:“我是谁”。学生看着镜子,客观地说说自己的五官特征,然后写在本子上,比较几张脸部特写、不同表情和不同角度的照片。这能帮助学生绘制自画像。通过有趣的线描绘肖像、对名画家自画像的欣赏以及对自我特征的观察,学生对于自画像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学生可以自己尝试画自画像了。

第四到第五课时学生画三个速写,不一样的视点,不一样的风格,不一样的构成元素。尽量使用各种铅笔和速写方法。

第六到第十课时,学生将在这段时间内完成自画像,并且要负责地管理好时间。

如果学生需要特殊的材料,而教师又不能提供给学生,就要靠学生自己了。注意提醒学生进度以及碰到的问题和讨论,记录在本子上。

第十一课时,撰写反思。在这节课中,学生将完成自画像!要写一个简单的最后反思。

第十二课时,学生交作业。完成速写本和最后的展示作业。作业展示目录:

三、实践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他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绘画方式与技巧。拼贴、油画,线描、素描,俯视的、仰视的。学生的绘画基础不一样,从技法上来说会有差异,但是如何能够比较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作品,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设计、计划、创作各个方面来看,学生都做得很完美。哪怕有些学生会在其中某些环节遇到挫折,但学生始终是按照过程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这是个很好的尝试。整个教学过程有点长,近乎一学期。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如何写学习计划第4篇

Mastering Your PhD

Survival and Success in the Doctoral

Years and Beyond,2nd. Edition

2011

Softcover

ISBN 9783642158469

博士生和他们的导师经常倾向于只关注博士论文所涉及到的研究工作而无暇顾及其它。而在其它许多问题上,诸如怎么组织工作、怎么做报告、怎么进行团队合作、怎么和导师相处、怎么有效率地管理时间等缺乏关注度。而许多已经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在回顾往昔的时候都认为,学习如何处理复杂问题以及如何与协作者合作愉快比学位论文所涵盖的内容更有价值。

本书的目的正是帮助博士研究生掌控博士生涯里的非科研方面,本书自2006年首次出版以来大受欢迎,于4年后的现在发行第2版。本书在如何开始博士生阶段的学习,如何与导师交流,如何继续课程学习以及如何计划未来等方面给出实际的建议。本书教你如何设定目标,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控制时间,如何应对挫折,如何写论文,如何交流,如何参加国际会议,如何写学位论文,读研究生阶段的所有疑问都可以在这里得到解答!比如本书所给出的新生建议是极具现实指导意义的,作者认为博士生在入学后要做到以下五点:1.了解自己所在的研究组,并将研究组分为创业型、上升型、小而成熟型、帝国型四类,建议博士生充分结合自己的个性来利用研究组的利端;2.要熟悉环境,包括学校环境和系里环境;3.要了解毕业要求;4.为未来三年设定一些目标和计划;5.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和研究习惯,如准备实验记录本等。

本书共分24个章节:1.选择一个研究组:附加物和陷阱;2.开始博士生阶段的学习;3.设定目标和计划;4.怎么像科学家一样思考;5.设计良好的实验;6.每月回顾你的进展;7.处理挫折;8.导师、领导能力和团队;9.怎么和实验室人员相处;10.团体动态学:与难相处的同事沟通;11.良好交流的艺术;12.掌控报告和组会;13.搜索科技文献;14.你的第一次国际会议;15.从数据到草稿:如何写出众的科技文章;16.庆祝你的成功;17.怎么把年度评价做到最好;18.最后一年:临近你的论文答辩;19.撰写博士论文;20.最后的表演:精彩的论文答辩;21.把工作集合:博士文凭…接下来做什么?22.你适合去产业部门吗?寻求机会;23.探求非盈利组织;24.学过的课程。

本书写给未入学或者刚入学的博士研究生;刚开始进入研究生活的博士生;遇到挫折和障碍的博士生。

本书第一作者Patricia Goslin是荷兰奈梅亨大学的博士研究生,第二作者Bart Noordam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科研能力学院的院长,物理学教授。

孙培培,

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如何写学习计划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根据笔者在应用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来浅谈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上的一些探索与尝试,以此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应用文作为处理、存储、传播、交流信息的一种主要手段和媒介,在21世纪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人们每日所接触的书面文字中,有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应用写作能力,已经成为一个现代人人文素质构成的重要部分。对于现代中职学生来说,无论是未来工作的需要,还是个人素质的培养,学会并写好应用文则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应用文写作是一种比较重要且实用的技能,也是现代中职生适应社会需求的一种基本能力。然而现实中,应用文写作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效果却不容乐观。长期以来,应用文写作并没有大受中职学生的欢迎和重视,一直处于相对被动状态,因此,中职学校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往往走向无趣且低效。现行的中职语文教材中,不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编人了应用文写作部分内容,只不过是不同版本对应用文写作内容做了不同的安排,有的教材是将应用丈写作内容分散到各册当中,有的是集中于一册之中。尽管不同教材对应用文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不同的处理,但是对于应用文知识本身来说,不同的教材只提供了一种相同的常识,常识是具有一定的稳定性的,而从应用文写作的规范体式来说,这种稳定性体现得尤其明显。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结合不同版本教材,力争保持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常识和体式的稳定性的能力。应用文写作知识,分散教也好、集中教也罢,教师心中应要明确常识无法创新,但是作为教师对常识阐释的方式方法可以创新。尤其是当常识被阐释得过于枯燥无味时,我们应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力图能创造性地传递出一些趣味来,尽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应用文教学不仅有趣,而且有效;学生不仅喜欢学,而且还能真正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为此,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从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的角度做了一些研究与思考,得出下列浅显的观点与看法,特此提出与大家探讨。

一、故事导入法

若说到应用文写作的趣味性,以非文学性为自身特点的应用文写作,无论如何是不能与文学性写作的纯粹趣味性相提并论的,要想中职学生能够从应用文写作或者阅读中获得娱乐和趣味,这种可能性很小。所以要增加应用文写作课堂的趣味性,不妨寻找和设计一些故事,用故事导人的方式,来引发兴趣,活跃气氛,点燃激情。比如教写书信的时候,可以导人汉代卓文君写给夫君司马相如的有名的顺逆诗回信,一封精彩的书信挽救了一段婚姻的故事,让学生了解书信的作用功不可没。再比如教写职场应用文时,可以引人一些学长们成功的求职信、简历以及求职经历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写好职场应用文,在求职过程中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若能用一个个小故事来导人常识的学习,必然会使一向沉闷的应用文写作课堂增添不少生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案例教学法

教材中的案例往往比较刻板,缺乏时代气息,学生兴趣不浓。教师不妨与时俱进,从校园宣传栏等处收集学生写作的请假条、通知、启事、表扬信等常见应用文写作的问题案例,并用相机记录下来;也可以从报纸上收集案例,如教授简历写作时,笔者从当月的《厦门晚报》简历秀台栏目中收集了两份应届大专生的问题简历并附上详细的专家点评。这些第一时间收集而来的案例时代感强,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将之引人课堂,并配以多媒体课件,以这些问题案例的图片或网页为载体,让学生亲身体验,诊断病例,分析解决问题所在,学生必然兴致高涨,也可比较直观地从教师的现场演示中掌握相关应用文体的写作技巧,巩固所学的内容。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分析并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解决中能够比较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演练中学习。比如在历届学校的大型模拟招聘活动中,教师可跟各个专业部的模拟招聘意向相结合,在班级陈述相关专业部门的招聘意向,然后请一组学生代表模拟用人单位写招聘启事,另外一组学生根据招聘启事和自身情况来写简历、应聘信。并且围绕这项活动内容在班级进一步展开模拟招聘演练,这不仅锻炼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情境教学中较好地锻炼了语言、交际、沟通等综合能力。在课堂演练之后,教师也能够比较好地侦察到每个学生的长短处,这更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帮助每个学生写好简历、求职信。这样一来,学生在学校的大型模拟招聘活动中也能够有比较出色的表现,甚至在未来的求职途中也能够一举成功。情境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这种自我体验,充分发掘出自身的潜质潜能,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实现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四、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强调的是在“做中学”,倡导以教师为主导,立足于学生为主体,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中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同时也是活动的参与者、激励者、观察者和监控者。在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应用文写作活动,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开始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中发现问题、归纳知识、找出规律,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完成由知识学习到能力形成发展的迁移。以二年级时,笔者教应用文写作中“计划、总结”的例子来说明任务教学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尝试与设计。①故事导入:以一个在航空公司工作很出色的学姐面临写先进事迹总结时,不知从何下手,深夜来电紧急求援的真实故事,来说明很多职校学生工作能力强,但应用文写作能力弱的情况,引起学生对“计划、总结”应用文体的重视与关注。②学习新知:由故事成功导人阅读“计划、总结”的相关知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范文,分析讨论,明确计划、总结的行款格式及内容表达重、难点的异同。③巩固新知:二年级时,每个学生都要参加为期20天的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工作。工作前后,实训管理处室将要求学生写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教师不妨从中抽取一些既往不合要求的计划、总结,要求学生对问题案例进行诊治,通过课堂会诊,强化计划、总结的新知,锤炼运用新知写作计划、总结的能力。④参与任务:假如两周后你也要参加校园酒店式管理实训工作,并已知具体岗位分配,如礼仪岗、物业岗等,那么请你根据即将参与的具体岗位任务,仔细思考该如何写好自己的岗位工作计划,实训结束后又该如何写自己的工作总结呢?课上可以讨论归纳“我”要写的计划、总结的主要内容,讨论计划、总结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取舍,帮助学生完成一份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有岗位针对性的工作计划,在真正的实训工作启动之前促成工作计划这项任务的完成。实训结束之后,教师也可同样地让学生讨论完成工作总结这项任务。⑤实际运用:通过课堂上的任务参与和演练,学生参与实训工作时,都能够比较顺利地完成岗位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从此例可以看出,应用文写作任务教学是一种创造性任务,它提倡实践、体验、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应用中学、在学中用、最后能“活学活用”。整个过程重在引导学生结合社会、生活、就业对自己的要求,明确应用文的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写作热情,在活动中自觉运用和锻炼,提高写作知识与能力。

五、多媒体教学法

过去的应用文写作教学,老师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完成一堂课的讲授,这种课堂教学反复出现的是一种单一模式和单一色调,教学效果不佳。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设备的完善,教师应尽量制作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投影应用文范文,修改病例,指出写作情景中的得失,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也许多媒体课件的过多运用在有的学科教学中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给该课程带来很大实惠,如解决了例文的演示问题,教学内容被浓缩提纯,提高了效率;也为教师真切展现写作情景,进行现场训练创造了技术平台。条件成熟的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教师制作课件,利用多媒体设备和网络资源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并进一步构建应用文写作校园网络课程资料库。

六、学科互动教学法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学生所学专业各不相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些将要经常接触和用到的与专业相关的应用文。因此在考虑教学计划时,就要针对专业特点来划分教学内容范围,并确定教学重难点。不同的专业,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有所侧重,在讲授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和学生所学专业的紧密联系。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就应侧重于市场调查、合同、商业广告等应用文的写作教学,然后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对学生做的市场调查、合同、商业广告等应用文做出实质性的指导意见。再如导游专业的,在讲授导游词写作时,可以与导游专业教师合作,由写作教师指导导游词的写作,导游专业教师指导导游技巧与注意事项等,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模拟导游大赛。赛后还可趁热打铁,与专业老师一起点评每位参赛学生在赛场上的得与失,使学生在模拟导游大赛中,既领悟了导游的技巧,又学会了导游词的写作要领,对导游有个感性而整体的认识,这样一来导游词的写作教学就可以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七、多元评价法

如何写学习计划第6篇

关键词:高职教材;思路;特色

目前,人才市场上高职营销专业毕业生求职屡屡受挫,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在系统学习了《市场营销学》理论之后,却很难写出完整、切实可行的营销方案,学生只会纸上谈兵。这一现象反映了营销学理论知识与具体方案策划、实施操作之间的脱节。因此,为了就业的需要,近几年来,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增设了一门必修课程——《营销策划》,它是实际工作中应用《市场营销学》理论最多的一个环节,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撰写营销方案、企划书的能力。

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依据。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时间较晚,《营销策划》课程的设置更是刚刚开始,这些不利因素导致教材的编写跟不上高职教育实践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实际需要。因此,编写具有高职特色的符合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营销策划》教材就成为高职院校营销专业教师迫在眉睫的责任。我院拟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合作编写高职院校专用的《营销策划》教材,现将编写思路阐述如下:

现有高职《营销策划》教材存在的问题

市场上《营销策划》教材种类很少,适合高职教育的教材更是少之又少。虽然一些新编的高职高专学生专用教材已经脱离了大专(甚至本科)教材的蓝本,形式上大体接近高职教材的要求,增加了“实训”的内容,减少了部分理论内容,但距离真正有助于学生掌握技能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教材编写者对高职教育的研究不够深入绝大多数版本高职《营销策划》教材的主编者都是本科院校的教授,他们是否能够完全“理解”高职教育的思想、观念以及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不得而知。主编者的思想将会决定整本教材的编写基调,有什么样的“理解”就会有什么样的教材编写思路。所谓“术业有专攻”,对高职教育知之甚少的“专家”又如何能够统帅优秀高职教材的编写呢?在这些“重理论、重基础”的专家思想指导下编写出来的教材必定难以完全跳出传统本科教材的框架。这点在笔者所在高职院校所选用的某大学出版社编写的教材上就可见一斑。其主编为本科院校的营销学教授,该教材除了在第一章添加了部分有关策划理论的内容外,其余内容都是《市场营销学》的翻版,学生看到教材的第一反应就是“还要学营销学啊?”教师面对这样一本缺乏新意和参考价值的教材无从用起。

高职教育特色不明显高职教材应以市场需求、企业、行业的需求以及教学、课程动态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为本位,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培养相互协调,既要传授“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又要培养“能说、会做”的职业能力。《营销策划》教材编写的内容应考虑“营销策划人员”职业岗位的现实需要,使学生具备岗位操作能力。人才市场对营销策划人员的要求是既要会“说”——善于沟通交流,又要会“做”——善于策划营销方案,还要会“写”——撰写策划活动方案,但现行教材普遍强调基础而对技术应用知识关注不够。比如对如何运用营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将其做成有效的具体方案,以及如何清晰地传递、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就很少涉及。结果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绝大部分营销专业毕业生无法真正从事营销工作而仅仅充当推销员的角色,未能体现高职人才“技术应用型”这一人才目标。

教材内容缺乏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协调规划,一味追求教材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一是与相关课程之间内容重复过多,如与《市场营销学》之间至少有60%以上的内容雷同,没有实质性的差别,使得学生认为只要了解市场营销就等于学会了策划,以致降低对课程的重视。二是教材内容缺乏针对性,过于宽泛,对技能性内容安排太少,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局面。比如渠道策划部分内容,只简单介绍了渠道概述、渠道商设计策划、渠道管理等几个部分,缺乏创新。另外,依然没有涉及如何撰写渠道具体类型的策划方案(如制、特许经营等),而这些又恰恰是企业操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教材编写的思路框架与结构

新编教材结构(见图1),可分为三大模块:策划理论模块、营销方案策划实务模块和综合实训(仿真训练)模块。营销方案策划实务模块按照营销策划方案内容的构成可以分为环境分析模块和方案设计模块,其中方案设计模块包含了产品及价格策划模块、营销网络策划模块、促销策划模块以及整合营销策划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则根据营销策划人员实际工作流程划分为方案策划训练模块和方案演示讲解实施训练模块。营销方案策划实务模块中每一子模块对应若干拟培养的策划工作能力(见图2),将抽象的策划理论细化为具体的能力,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

图1 教材编写思路框架

图2 教材模块与培养能力对应关系

不同模块对应不同的章节:模块一对应第一、二章(策划理论概述、营销策划导论);模块二对应第三、四、五、六、七、八章(环境分析策划、产品及价格策划、营销网络策划、物流系统能力策划、公关促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促进策划、整合营销策划);模块三对应第九、十章(营销方案策划综合实训、方案演示实施模拟实训)。

教材编写特色分析

教材编写符合高职教育要求,体现“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在内容的编排上,淡化了学科性,克服理论偏多、偏深的弊端,注重理论在具体运用中的要点、方法和技术操作,通过实际范例的配合,逐层分析、总结,使学生在模仿中掌握策划要领、操作程序、技能要点,章节后的模拟训练给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借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内容的侧重点上,突出实践操作,将教材内容与工作岗位对专业人才的知识要求、技能要求结合起来,将范例教学提升到重要位置,构建“理论”——“范例(模仿)”——“实训(仿真训练)”三位一体的教材组织结构(见图1)。

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一方面反映了知识更新和营销理论、策划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将新的操作技术、策划精髓、最近发生的策划实例反映到教材中,体现了高职教育专业设置紧密联系营销策划工作的实际要求。以往的教材普遍存在案例陈旧,案例选择脱离学生所处市场环境,学生无法理解案例中体现的经验等弊端。鉴于此,《营销策划》教材中所选取的案例或策划书范例基本上取材于国内知名企业的情况和资料,有些案例甚至就发生在学生身边。地域上的无界性与情感习惯上的可接近性增加了教材的亲切感,其内容更易于被学生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教材内容尽量精简,避免冲突与重复。《营销策划》是市场营销专业11门专业必修课程中的一门,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开设,这就涉及与前面开设的课程内容衔接问题。如市场调研策划部分,不论是调查问卷的设计、调研方案的策划还是调研报告的撰写均在《市场调研》课程中作了详细的介绍,在本教材中则不再重复;策划理论依据来自之前开设的《市场营销学》原理,因此,本教材在涉及理论的部分只作了简单概述,力求尽量节省篇幅以增加实践操作内容。

教材结构合理,“模块式”编写模式思路独特“模块式”教材编写方式有助于“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在实际策划工作中,每一个策划方案都被称为一个项目,由参与策划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对照工作程序,建议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的概念。如将市场分析模块作为一个大项目,为后面的营销活动策划模块奠定基础。任何策划方案都由两部分组成:市场环境分析与具体方案策划;具体营销方案策划为另一大项目,它将项目细化为子项目,内容比较广泛,类似于“软件包”,打开一个“软件包”解决一个问题,获得一种能力。从图1和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项目”与“软件包”以及每一个“软件包”所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例如方案设计模块包含了“产品价格策划”、“营销网络策划”、“促销策划”、“整合营销策划”四个子项目,“营销网络策划”下属四个“软件包”:“网络策划”、“连锁网络策划”、“特许经营网络策划”、“物流系统策划”,这四个“软件包”分别解决“网络方案策划与撰写能力”、“物流系统策划与方案撰写能力”等四个能力的问题。

创新关于案例的概念,引入“范例”辅助教学案例与范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案例从第三者的角度运用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对发生了的营销素材进行剖析研究,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加深学生对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理论的理解,使他们寻求有效的手段、方法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范例则从当事人的角度描述整个策划过程,展示当事人策划方案的样件,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模仿的蓝本。职业教育类似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方式——手把手教会徒弟使用各种工具,掌握各种技能,范例就起到了师傅的作用。一位策划界的前辈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策划人员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即能够将国内外企业、甚至竞争对手的一些好点子加以创新,使其为我所用,并且在此基础上寻找创新的灵感、开发独特的创意。如果学生连模仿都没有学会,又何谈创新呢?

教材体系的立体化伴随着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对教材的理解方式受到了质疑。现代意义上的教材应该是多种教材的组合,除教科书外,还应包括教学指导书、学习指导书、习题集、实训指导书等。现代意义上的教材应该是多种媒体一体化的教学资源,既包括纸质教材,也包括多媒体教材、视听音像资料等。另外,还应配合教材出版相应的能够提供电子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指导、题库、策划素材库等教学资源的并且能够支持服务平台的实训指导书及习题集。因此,本教材拟编写成一套使用多种媒体的立体化教材,包括主媒体(文字教材)、强化媒体(影碟教材)、和辅助媒体(CAI课件)。其中文字教材包括纸质教材、习题集及题库、实训指导书等。影碟教材主要搜集一些好的范例组合成方案集,每个范例音像资料包括策划过程现场实景资料片、方案文字性描述材料、多媒体演示文稿、实施过程资料片等,意在强化学习效果,更好地理解策划内容,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感性认识。CAI课件是辅助媒体,其内容模拟某一企业的运营过程,根据环境的变化,结合每一章的内容,要求学生进行模拟策划、实施营销方案,并且经营该企业,期末时,每个学生都能够看到自己一个学期的策划成果,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另外,通过这种交互式学习,也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苗红卫,王传永.高职教材建设从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8).

[2]缪明聪.高职教育呼唤精品教材[J].交通职业教育,2005,(4).

如何写学习计划第7篇

一、激发作文兴趣,提高作文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想方设法采取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细致观察,追求真实。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而真实则要求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表达真实的生活及感悟,作文可以不好看,但不能去造假。其次,提倡模仿,逐步提高。模仿是借鉴的一种形式,但模仿不是简单的照搬,应当是创造性的借鉴。对于写作水平不高的学生,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逐步培养写作兴趣,使之循序渐进地沿着写作的道路走下去,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第三,勤写片段,多记日记。勤写片段,多记日记,以及写心得体会之类的小练笔,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能降低写作难度,使学生敢于作文,而且能起到积累素材培养习惯的效果,一举三得,必须践行。

二、具体作文计划,确保有序教学

作文教学要有系统性和计划性,教师不仅要为每一学段的作文教学制定好完整、有效的计划,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还要为每个学年、每个学期甚至每次作文制定好具体、可行的教学计划,尽最大可能避免作文教学的随意性,避免只追求训练数量不讲究训练质量的应付性作文教学,从而确保作文教学有序、有效进行。特别是作文教学的起始阶段,不提倡作文教学的系统性,但教师必须有明确的作文教学结构,心中有教材,心中有结构,杜绝作文教学低水平徘徊的状况。

三、注重基础积累,丰富训练形式

作文基础的积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字词句段的积累,学生只有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积累了一定量的优美词句,才能作文时准确表达自己的心中所思。其次是整体布局谋篇的积累,这要求学生多看优秀作文、范文,在开阔眼界的基础上进行比较选择,从而拟定最适宜作文内容的结构方式。再次是思维的积累,学生有了上述两方面的积累后,就要从思维的角度进行积累,培养自己如何在常见作文材料中生发出思维的智慧光芒,从而使自己的作文更有思维深度和新颖度。

教师要注意创新高中生的作文训练形式。当前的作文训练,以整篇写作为主,相对而言,这种形式的写作周期太长(一般两周一次),且一个学期七八篇的训练量远远达不到“熟能生巧”的需要,写作形式单一而又缺乏灵活性,效果自然不好。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丰富训练形式,将勤写多练落到实处,如在进行整篇写作的同时,可兼顾造句、仿写等片段训练。这种训练既可用以弥补整篇作文训练量的不足,又可利用其较少受时空限制、灵活便捷的特点,使快速交流反馈成为可能,从而便于师生、学生之间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此外,在强调课内限时作文训练的同时,可辅以随笔、日记等自由写作训练,让学生写自己喜欢写的内容,让学生写自己擅长写的文体;还可以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进行扩写、续写等训练,使学生在顾及原文本的事理逻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并形之于笔墨,达到多写的目的。

四、改变作文教学的思路,鼓励学生写作

改变作文教学的思路——先让学生放手写作,然后逐步训练学生的写作技能。初学写作时,只管放胆写来,即使粗枝大叶亦无不可,这样可以使学生从思想上觉得作文并非高不可攀,只要静下心写都能完成。对照当前的作文教学,往往反其道而行,在学生学习写作之始,就提出开头要如何,结尾要如何,立意要如何,结构要如何,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扼杀了学生写作的激情,不利于学生养成乐写、勤写的习惯。所以,作文教学要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维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写他们喜欢写的“文章”。当学生尝到了畅所欲言的快乐,养成了写作的习惯,对写作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与感性认识的时候,再以写作技法、技巧引导他们由粗入细,逐步提高写作技能,从而写出高层次的文章来。

五、改进作文批阅,及时进行反馈

如何写学习计划第8篇

备课是教师上课的前期准备的重要工作,教师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重要保障,教师备好课不仅能了解学生,掌握教材和教法,而且还能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预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备好了,才能摸清学生的水平和学习习惯,吃透教材,考虑教学目的、原则和方法,才能安排好教学环节,在有限的时间里,自始自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备好课对于教师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科学技术在迅速发展,学生情况也在不断的变化,班级特点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每教一遍都要重新考虑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备课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积累和总结经验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

二、备课的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

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相关参考书.这是备好课的基础.教师要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如何处理教材。做到粗备全书,细备单元,精备课时,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教师还要积累和掌握大量的理论和实际资料,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教材。

教师对所教的课本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在教学内容方面才能运用自如。初中教师至少要通读初中的课本,教师要了解各年级教材的内容和编排体系。对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内容要有个数,才好计划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和内容都有规定,教师应认真钻研,随时翻阅。

教师掌握教材,一般要做到懂、透、化三个环节。懂,就是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弄明白;透,就是对教材不仅要懂得,而且融会贯通,成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教起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化,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要融化在一起。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备课时,教师首先要钻研教材,作到彻底理解;分析教材,找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掌握教材,作到灵活运用。教材是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师自己必须先掌握好。凡是要学生作到的,教师自己都要在备课时先做到,而且要远远超过学生所能达到的水平。

2、全面、及时地了解学生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为了能使自己的教学切合学生的实际,备课时必须做好了解学生的工作。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接受能力、知识缺陷和班级纪律、风气等;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可能提出的问题,教师要做到胸中有数。教师还要考虑到自己的教学如何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因材施教。只有照顾全面,区别对待,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情绪。学生在课上的表现;课下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学习里的进步或停滞不前等,都和学生的思想、情绪有关。应随时注意,并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备课时考虑如何配合教学,结合讲课、提问或其他作业,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及时提出要求,予以鼓励、帮助或引导。必要时,可安排时间和学生进行个别谈话或作家庭访问。

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爱好和对教学的期望,应该注意学生在学习上的爱好、特长,收集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和反映。在备课时,应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改进教学方法,使之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第三,备课时,要考虑如何有意识地结合每次教学,解决一两个学生的问题,以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一次解决一两个问题,一个学期下来也就能解决不少问题。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密切师生关系都有很大的好处。

3、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教法

考虑教法包括组织教材,确定教学步骤和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教材就是对教材进行教法的加工,分析教材,明确基本概念和中心内容,掌握重点、难点,使它成为有益于学生接受的东西。选择教法要从教学任务、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第一,要做好划分课时工作。

备课时,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划分课时,即一课书要用几课时授完,每一课时都教什么,采用什么课型,着重解决什么问题。

第二,确定教学目的。

确定了一课书用多少课时以后,就要参照教材的编排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上的需要,考虑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安排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确定每节课的课型。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要适当地分散到各个课时,还要注意在靠后的课时里,有复习、巩固的任务,安排上要留有余地。要注意课型之间的联系和搭配,可考虑在最后一个课时里,上一次巩固课,全面地整理和复习本课的词汇每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用什么方式来促使学生熟练掌握,教师在备课时都要心中有数。教学目的应该尽可能订得明确、具体,这样才好进一步考虑教学原则,选用有效的方法和步骤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的不能太高或太低,经过努力,全班学生都能达到,并且都能有所前进,才算合适。

第三.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步骤。

教学目的确定后,要进一步分析教材,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步骤,以便更好的驾驭教材。

第四,编写课时计划或教案。

在确定了一节课的教学目的,分析了教材,考虑了教学原则、方法、步骤之后,就可以进一步编写课时计划或教案了。课时计划或教案是教师上课的方案。课时计划较简单,只写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课型、教学环节和时间分配以及每个环节的主要内容。教案要把教师在课堂上说的每句话,做的动作,以及学生的答句和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写下来。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前可以只写课时计划,经验较少的教师上课前要写教案。课时计划或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果,是帮助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的依据。它可以帮助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4、积极探索创新,汲取新的知识,加强现代科技的使用,强化教学效果。

三、备课的形式

1、 认真制定好被学期的教学进度计划表

一个学期的教学怎样安排,基本上取决于学期开始的教学计划。“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学期开始前就应该及时制定好教学计划。主要包括:上学期的情况分析,本学期教学的总要求,根据教学大纲,教科书的内容、章节安排课时,需要用到的教具等教学活动的安排,提出教学改革的设想等。

2、安排好每一单元的单元计划

一个单元教学开始前,教师必须对这个单元的教学做全面的考虑和准备,并制定出单元计划,明确本单元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和前后单元之间的联系,考虑和上课相配合的其他教学形式的运用。

3、写好每一个课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