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能训练的原则

体能训练的原则赏析八篇

时间:2024-02-08 15:00:57

体能训练的原则

体能训练的原则第1篇

摘 要 体能训练能否得以科学高效的开展是影响铁人三项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就针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系统性原则、专项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与实施策略(注意结合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身心特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注意提高教练员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的理解与把握能力、注意合理安排体能训练过程中各子项体能训练内容的比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铁人三项 青少年运动员 体能训练 训练原则 实施要点

铁人三项是由游泳、自行车以及长跑等三个项目组成的综合型体育运动,属于体能主导类耐力性体育运动项目的范畴,体能对于运动员运动成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与此相对应的,体能训练能否得以科学高效的开展也是影响铁人三项运动员竞技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就针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够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一、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

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指的就是根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所确定的,在组织开展体能训练活动时必须要遵守的基本准则,其对于体能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因此,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活动时,必须要对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具体来说,铁人三项的运动特点决定了在开展体能训练工作时,主要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首先,系统性原则。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所应遵循的系统性原则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体能水平的提高必须要通过人体系统和器官对运动负荷渐进性和长期性的生物适应才能够得以实现,因此,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必须要经过长期的系统训练才能够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教练员应确保训练安排的系统和连续;二是,体能的系统结构是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三个层面的要素共同构成的,在体能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只有确保运动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以及运动素质三者之间的系统协同发展,才能够确保其体能系统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如果有所偏颇必然会对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整体提升产生消极不利的影响。

其次,专项性原则。专项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工作时,要注意根据铁人三项这一运动项目的特点和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决定性因素,制定特定的训练内容、选择特定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以此来尽可能的促进一般素质向专项素质的良性转移,使得运动员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运动素质通过专项化发展,更好的满足铁人三项运动的专项要求,最大限度的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

最后,因材施教原则。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材施教的训练原则,指的就是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时,要重视运动员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并注意根据运动员的个体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的体能训练模式,切忌不顾运动员个体的实际情况就一刀切的开展统一内容、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的训练。

二、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实施要点

为了确保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工作的科学高效开展,在开展体能训练工作时,应注意把握如下几个实施要点:

首先,注意结合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身心特征,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正处于各方面素质快速发展的阶段,教练员应该根据不同素质的发展敏感期针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运动员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例如:一般力量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12-15岁,专项力量发展的敏感期为15-17岁,在制定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的力量素质训练计划时,就要注意根据上述的敏感期为处于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切忌为了追求专项成绩的提升就盲目开展成人化的训练,不但容易引发运动损伤,长期来看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成绩和运动寿命也会产生消极负面的影响。

其次,注意提高教练员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体能训练理念是为了实现体能训练的目的、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提高体能训练的成效所确定的训练观念或者是观点,对体能训练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练员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现代体能训练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日常的体能训练活动之中,才能够确保体能训练活动的成效。因此,在开展青少年铁人三项运动员体能训练活动的过程中,不但要重视运动员层面的因素,同时还要重视教练员层面的因素,重视教练员对现代体能训练理念理解与把握能力的提高。

最后,注意合理安排体能训练过程中各子项体能训练内容的比重。青少年体能训练过程中子项体能训练内容的比重,主要取决于项目特点、运动员的个体特点以及比赛任务和训练环境等因素。由于铁人三项是一项超长耐力性体育运动项目,而且要求运动员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通过固定的距离,所以,在开展体能训练时,一般的做法应将速度耐力素质训练放在首位,关于反应速度和动作速度的训练内容所占比重则要较低;在力量素质训练中则应以力量耐力训练为主,速度力量训练为辅,关于最大力量训练的内容所占的比重则要较低;在耐力素质训练中,则要以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相结合的训练为主。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的原则第2篇

摘 要 教学原则与运动训练原则是教学过程及运动训练过程的客观反映,是进行运动教学及训练须遵守的原则。其中训练原则与教学原则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学任务主要在于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和技能,运动训练则主要侧重于运动能力及技术水平的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游泳教学中应当遵守的运动训练原则,包括:运动负荷合理安排原则、专项训练与一般训练结合原则、训练周期性原则以及区别对待原则。

关键词 教学原则 运动训练原则 游泳教学 遵守

体育教学中,掌握教学内容主要是通过适当的训练来实现的,体育运动的技能及水平也是通过训练的强化来巩固与提高的[1]。但运动训练并不是随意的,而应遵守一定的原则,并根据训练标准与目标,促使训练水平不断提高。游泳训练中,很大程度涉及到运动负荷、训练周期等方面内容,要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训练质量,无疑对游泳教学提出了一定的运动训练原则要求。基于此,本文接下来主要分析游泳教学中应当遵守的运动训练原则。

一、运动负荷合理安排原则

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主要是指游泳训练过程中以训练对象的水平及训练任务为根据,循序渐进加大运动负荷,到学习者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学习者在游泳训练中存在一个适应的过程,而适应性产生的前提主要在于游泳训练中合理安排学习者的运动负荷,故游泳教学应遵守运动负荷合理安排原则,并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对运动负荷基本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予以把握。运功负荷构成因素主要为:负荷强度、负荷量。两种因素对机体的作用是各异的,且存在相互之间的联系,并且互促互进。在半小时蛙泳的训练初始阶段,主要训练目的在于对游泳动作技术的掌握以及持续游进能力的提升,也即通过负荷量的增大来巩固技术;而在训练中后期,主要训练目的在于提高游速以及技术改进,也即基于负荷量进行负荷强度的提高来达到一定的技术水平。

二是循序渐进增加负荷量。通过循序渐进进行负荷量的加大,才能强化对机体的刺激,促进训练水平的有效提升,但需注意的是,负荷量不得超乎学习者的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荷”,而应逐步增加,促使学习者能够渐而适应。

三是处理好负荷强度与负荷量的关系。由于两种因素存在不同的对机体的影响,故在游泳训练中二者降低或是增强都应合理配合,通常使用的配合方式为:第一,加量、维持强度/削减强度;第二,加强度、维持量/减量;第三,加量、加强度。

四是把握运动负荷跟恢复、疲劳的关系。有效恢复是新运动负荷得以产生的前提,而安排的负荷不合理、忽视恢复是导致游泳运动员疲劳、伤病的重要原因[2]。故需强化医务监督,密切关注游泳学习者负荷及恢复情况,并通过有效恢复手段帮助学习者消除疲劳,促进机体对游泳训练的适应。

二、专项训练与一般训练结合原则

专项训练指通过比赛性及专项性练习来提升专项技能水平所需的战术训练、专项运动素质等。一般训练指对身体的一般性练习,以实现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促进运动素质的训练。二者区别主要在于训练手段及目的不同。游泳教学中贯彻专项训练与一般训练结合原则需注意以下方面:

一是将一般训练置于适当位置。一般训练在基础训练及专项提升阶段中主要在于奠定运动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充分促进专项成绩提高。如蛙泳技术水平偏低或基础不坚实则会不利于武装泅渡方面的训练。

二是权衡专项训练跟一般训练的比重。应根据学员的技术水平、训练任务等合理性、有比例地进行专项训练内容及一般训练的安排,并在实践中进行比重的权衡与调整,找出最佳比例,促进学员游泳训练的科学有效进行。

三、训练周期性原则

在训练的长期过程中,训练手段、内容等均存在反复使用的情况,整体上的训练也存在周而复始的过程。在运动训练中,周期性原则即循环往复、周而复始运动过程中,后一循环基于前一循环不断进行训练要求的提高,促使学员能够创造优异成绩。但循环往复并不是指训练过程中原先水平及要求的重复,而是在于每个循环中都基于原有训练要求而提出新的要求,并同时于不同程度进行训练手段及内容的变换,运用不同的有效训练方式,增加新运动负荷,以提升训练水平。以体育专业游泳训练为例,其训练周期主要分为:大周期、内容周期、中周期、小周期、训练课[3]。五项周期环环相扣,后一周期的训练效果直接关系到前一周期训练目标的实现,而通过各个周期的训练效果积累,能蜃钪帐迪钟斡狙盗氛个过程的教学目标。

四、区别对待原则

区别对待原则主要在于进行游泳运动训练过程中,应依据学习者的个性特征及运动水平,确立好训练任务及训练方法,并进行相应的运功负荷的安排。游泳教学中要贯彻区别对待原则,则需做到以下方面:

一是教师应深入了解学员。对学员意志、训练作风、思想认同等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教师进行针对性训练计划的制定,促使每位学习者都能够在游泳训练中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是兼顾重点与全面。这主要强调与计划制定过程中,教师在制定训练计划,不仅要有对全体的要求,而且要提出对个人的要求,必要情况下对重点学员还可制定特殊、专门的计划。以此才得以切合训练实际。

三是把握好学习者不同水平的关系。区别对待强调对先进学习者的重视,但同时也不可忽略其他学习者。对成绩落后学习者,应投入更多的精力促使其不断提升水平;对成绩较好的学习者,可适当提高训练要求,以提升游泳训练实效。

五、结语

在游泳教学中,应充分结合游泳运动的特殊性,根据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及训练水平,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处理好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的关系,并做到专项训练与一般训练的相互结合,把握好训练的周期性,对不同学习者进行区别对待,充分认识教学的特殊性,以最大程度提高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 陆世斌.对若干体育教学原则与运动训练原则异同的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3):180-182.

体能训练的原则第3篇

关键词: 篮球训练 系统持续 周期安排 训练原则

引言

作为一名本科生,我学习了大量训练学知识,为了学以致用,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训练水平,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就从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这一方面展开,探讨如何安排篮球训练,并使该训练符合训练学要求,以期在科学训练原则的指导下使运动员有效提高训练水平,在比赛中取得理想的成绩,达到科学训练的目的。

1.研究对象

篮球训练的释义,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以及将此原则有效运用到篮球训练中的分析。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归纳等方法,基于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内容,对主题进行了阐述,揭示了该原则在篮球训练中的意义。

3.理论分析

3.1篮球训练的释义

篮球训练是指在教师、教练员的组织下,学生或运动员积极参与,掌握和不断完善专门技术动作,在比赛中提高运用战术的能力和有效发挥技术技能的教育过程[1]。

3.2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在篮球训练中的运用分析

在明确了篮球训练的目的的前提下,为了达到篮球训练的目的就必须采用一定的方法、途径,有效的篮球训练方法是提高篮球运动员体能、技能和运动成绩的保障[2]。从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展开,通过对这一原则的探讨,指导篮球训练的实施,减少训练的盲目性,为训练提供一个客观系统的实施方案。

3.2.1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含义。

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是指运动员应该系统持续地从事运动训练,并应分阶段做出周期性安排的训练原则[3]。运动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运动水平的提高过程是身体各项机能提高的过程,机能的提高是训练效应不断累加的结果,如果训练效应间断则会削弱训练效果。因此,无论是一个年度,还是一个阶段的训练都应该保持良好的连续性。

系统持续的运动训练过程需要多个周期组成,根据训练的长期性特点,将篮球训练的阶段划分为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最佳竞技阶段、高水平保持阶段[4]。每一阶段有各自的训练任务及负荷特点,在篮球训练中有效发挥好系统训练与周期安排训练的共同作用,对强化运动员的篮球训练的效果有重要的意义。

3.2.2在篮球训练中运用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原因。

3.2.2.1人体机能适应的长期性

篮球运动员运动技能的提高,除了学习篮球技术、战术和理论知识外,还必须经过系统持续的训练,即篮球竞技能力的提高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不仅包括生理、心理因素,还包括先天、后天因素的影响。篮球运动技能学习,应该从最基本的运球开始,逐渐熟悉球性,然后学习篮球技术、战术规则,一步一步地学习,然后让其提高。再如从篮球运动基本素质这方面来说,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等运动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必须持续训练。

3.2.2.2运动训练效果具有不稳定性

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需要承受运动负荷,而运动负荷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无论运动员的知识能力、心理能力还是运动能力的变化,都会有波动、不稳定的特点。如果训练的系统性和持续性被中断,已经取得的训练效果就会慢慢消退甚至完全消失。为了避免运动效果的不稳定性这一情况的出现,只有反复强化,不断调节训练负荷才能保持动作中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使篮球技能不断提高。

3.2.2.3训练过程人体适应的周期性

人体对训练负荷的适应具有周期性的特点。训练过程是分阶段进行的,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超量恢复阶段和复原阶段,这就是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5]。篮球训练正是遵循这一原理,分阶段进行篮球技术、战术方面的训练,使运动员的篮球技能水平得到逐步提高,在经过一段周期性的系统训练之后到达运动高峰。

不同训练阶段有着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负荷,其中,在篮球基础训练阶段负荷量大小的安排应该考虑到青少年竞技发展的长期性和运动能力发展的局限性,根据篮球训练阶段循序渐进的特点,安排恰当的训练负荷,不能盲目加大训练负荷;在专项提高阶段和最佳竞技阶段,主要发展运动员的篮球技术和战术能力,在负荷方面应该大于基础训练阶段,使运动员受到较高强度的训练刺激,从而逐渐提高篮球竞技水平;在高水平保持阶段,则对运动员的心理能力有更高的要求,把心理稳定性放在首位,使竞技能力得到更好的保持,训练负荷要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而相应减少[6]。

4.运用实施

4.1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在篮球训练中的训练实施过程

4.1.1健全篮球多级训练体制,保证多年训练顺利实施。

为了保障篮球多年系统训练的实施,每一个训练阶段担负着不同的训练任务,为了确保不同训练阶段的任务完成,使运动员在最佳年龄段表现出最佳的竞技水平,每个训练阶段都要紧密联系起来。具体策略如下:

首先,制定一个篮球运动员在不同年龄阶段系列的训练大纲。根据篮球运动员的年龄特点,运动员从刚开始参加训练的年龄、进入专项训练的年龄、保持最佳竞技水平的年龄及竞技能力开始下滑的年龄,这一过程都具有特定的篮球专项训练规律[7]。因此,只有健全篮球多级训练体制,保证多年训练顺利实施,才能使运动员在最佳年龄阶段展现出最佳竞技水平,实现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

不同年龄段对应不同的训练阶段,以我国优秀篮球运动员姚明为例,他的训练也是建立在多年训练阶段的基础上的,以下是姚明多年训练的阶段表:

姚明多年训练阶段划分表

4.1.2分段组织篮球系统训练的实施过程。

篮球训练的组织实施,要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如一个持续2-6个月的训练大周期,分为准备期、比赛期、恢复期,每一训练期都会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8]。在分段组织训练过程中要注意两个周期之间的训练内容,针对前一个训练周期的身心、技能特点和存在的问题,积极吸取经验,为制订下一个训练计划提供依据,使各周期的训练工作有机地统一起来。

4.1.3将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相结合。

固定因素是指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变异因素是指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3]。篮球训练要使这两个因素相结合,原因是重要比赛的日程是事先被安排好的,为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出最好的运动状态,就应该使运动训练的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比赛日期。在篮球比赛里提高命中率,以得分多而胜,一场比赛胜利的关键是全队勇于拼搏、积极配合,展现出高超的技术、战术等。不管经历多少场比赛,最终的胜利属于实力最强的队伍。在正式比赛中,运动员要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里表现自己最佳的竞技水平,与世界各地的优秀运动员同场竞技,很明显这一难度就大大高于平时一般的比赛。因此,教练员不仅要使运动员具有所需的竞技能力,而且要使运动员在预定的时间里最充分地发挥和表现出来,这就要求教练员具有高超的教练艺术。因此,教练员应该努力把握和调节好这两个因素的关系,使最佳竞技状态与比赛日程相吻合。

结语

在明确篮球训练意义的前提下,深入研究系统持续与周期安排训练原则的内容,以及分析这一原则在篮球训练中适用的原因,从而把此原则有效运用到篮球训练中。根据此原则的特点建立篮球训练实施过程,分别从健全篮球多级训练体制、分段组织篮球系统训练和训练中将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相结合进行。通过这些实施过程能够使篮球训练更具有科学性,从而使运动员在科学训练理论的指导下提高训练成绩,同时提高我国的篮球训练的水平,为更好地提高比赛成绩服务。

参考文献:

[1]孙民治.现代篮球高级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49-50.

[2]黄美峰.动机激励法在青少年专业篮球训练实践中的应用[N].赤峰学院学报,2012,28(1).

[3]田麦久,刘大庆.运动训练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105-109.

[4]彭杰.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概念的解析[N].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4(3).

[5]朱煜.有氧训练的营养补充[J].田径,2006.

[6]田麦久,万德光.优秀举重运动员全程性多年训练的阶段性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2004.

体能训练的原则第4篇

摘要:重点阐述了民航飞行大学生航空体育教学训练基本原则以及对五个基本原则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航空体育;教学训练;基本原则;基本要求

Basic Principles of Stamina Training for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Flight Technology

LI Jin-hua SONG Pei-shuang

(PE Department of Binzhou University, Binzhou,Shandong,256603 China)

Abstract: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tamina training for the students ma-Joring in flight technology is main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and theBasic requirements for these principles are stated sa well.

Key Words:stamina training;basic principle;basic requirements

强健的身体素质是飞行员的职业生命,是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质量、延长飞行寿命的物质基础。因此,做好飞行技术专业学生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是达到强健的身体素质的关键。本研究根据飞行技术专业的客观要求,以及体能训练的内、外部规律。结合飞行学院学生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五条基本原则。愿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一、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原则

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原则是指在教学和体能训练中,发展体能要以健康为前提,用有利于增进学生健康训练的措施,并且通过增进健康来提高学生体能和促进对飞行素质技能练习的掌握。

体能是人类赖以正常生活的物质基础和能力,健康是人们体能状况内在反映和良好活动效能的表现,二者都是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的基本物质保障[1]。因此,在体能和教学训练中,发展学生体能的同时必须牢牢把握健康,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贯彻运用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全面理解和贯彻体能训练的目的。飞行专业学生体能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体能训练的指针。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内容与要求均应体现在训练目的之中,所以,这是贯彻本原则的根本。第二,训练中加强对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和教育,要求学生在不怕苦、不怕累的基础上树立健康意识。只有自己意识到位,才会有自觉的健康行为。因此,教育和培养学生健康意识是落实健康原则的关键。第三,健康教育要贯穿于体能训练的全过程。健康意识的建立和行为的产生,不是几次训练课就能解决的,而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因此,必须把健康教育融入发展体能训练中。体能训练中要加强安全防护措施,有些项目训练如固滚、浪木、双杠等训练,要做好保护与帮助,

严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再者,训练中严禁对抗激烈的训练,如足球等。确保训练项目、环境既符合训练要求,又符合健康、卫生要求。

二、贯彻终身体育意识原则

贯彻终身体育意识原则是指在教学和体能训练中,教材的选编以健身和娱乐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为主,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之养成自觉、自愿体育锻炼的习惯,并终身受益。

终身体育教育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是终身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的运用和扩展。学校体育应以培养学生成为终身体育学习者和锻炼者为终极目标。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自己的一生都要不断从事体育学习与体育锻炼,成为终身体育的学习者和锻炼者。

贯彻终身体育意识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体能训练中,思想教育为先。生命在于运动,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延长寿命。延长飞行寿命,强健的身体素质是物质基础。而强健的身体素质则是长期体育锻炼的结果,因此,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是达到此目标的内存动力。第二,体能训练要多选些健身和娱乐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娱乐性、趣味性是学生在体能训练中的调味品、强心剂。学生产生了兴趣,会自觉自愿地去完成体能训练任务,从而达到终身体育意识的自我养成。第三,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应贯穿体育教育的全过程。要完成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目标,关键在于学校。但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单靠学校体育、课程性教学是不够的,还应校内外结合,充分发挥课外体育、社会体育的感染力帮助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

三、注重实效少而精原则

注重实效少而精原则是指教学和体能训练中,训练内容要有严格的科学性,系统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做到少而精。

训练内容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体能训练的要求任务来选定。讲究科学性、系统性、注重理论教材与实践教材相结合,培养飞行职业身体素质与全面身体素质相结合,区别主次、把握重点、循序渐进地选编教材,使之成为体能训练的指导性内容。

注重实效少而精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体能训练的内容要有科学性和系统性。针对飞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体能要求,科学、系统地选定训练内容。如飞行耐力跑可选800米、1500米、3000米、5000米等跑的项目,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第二,体能训练要突出重点,针对性强。结合飞行专业学生身体素质要求,针对性的进行体能训练,如灵敏反应练习,平衡机能稳定性素质练习等,重点突出,针对性强,这样才尽快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达到体能训练的要求,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第三,体能训练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根据大多数学生的身体状况、体能情况选定内容。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能训练,这样才能做到安全训练,尽快提高体能。

四、现代体育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原则

现代体育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原则,是指吸取现代体育的新内容,根据飞行专业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特殊要求,在教学和体能训练中要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体能训练中应充分体现出培养和提高飞行学生必备的专项素质这个基本要求。与此同时要注意体能训练内容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一致性。训练中二者必须有机的结合才能更好地完成体能训练的任务。

现代体育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吸取现代体育的新内容,要根据飞行学院对学生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特点进行。所选现代体育的新内容,要适合飞行学生体能训练的要求。第二,体能训练所选内容应充分体现出培养和提高飞行学生必备的专项素质这个基本要求,同时也要遵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二者的结合更能体现出当代飞行员所应具备的高强素质。第三,体能训练所选内容要被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经过练习,效果好,效率高。学生的体能提高快,这是吸取现代体育的新内容应达到的效果。

五、育人的原则

育人的原则是指教学和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使之成为技术、体能兼备,思想品德高尚的合格飞行员。

体能训练中要重视育人问题,结合训练内容进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和心理素质,增强组织纪律性,使学生具有责任感、心理素质强的思想素质。

育人的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训练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教育,如进行耐力训练时,要进行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教育,进行浪木训练时,要进行勇敢性、相互帮助等方面的教育等。第二,体能训练中进行教育时,要区别对待。针对有些学生来自大城市,家庭条件优越,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应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想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第三,体能训练中进行教育要有耐心、细心。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中,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思想意识的形成,是长期的认识过程。因此,施教者必须有耐心、细心,只有这样,才能育好人。

总之,飞行技术专业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是一个相对开放的、动态的系统,它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训练理论的发展,人员素质的提高,训练场地、器材的改善而得到不断完善[2]。在体能训练中,应经常总结成功的经验,及时吸取失败的教训。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训练原则,使之更加完善。以充分达到指导体能训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艾华著,当代中国军队的正规化训练[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5.8.

[2]沈志峰等,论军事体能训练基本原则[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39-41.

体能训练的原则第5篇

关键词:跆拳道运动;训练计划;训练原则;生化原则

随着跆拳道竞技运动水平不断提高,跆拳道竞技比赛竞争激烈。竞技训练手段及方法需不断地完善。为此,笔者认为应从生化入手,制定身体训练计划的生化原则认识训练。我们知道决定训练的效应大小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因素是取决于运动训练的强度、持续时间、度及总量,而其中又以强度为核心。田径运动训练,从生化学看,其主要是如何提高专项的供能能力,只是不同的专项以不同的供能系统为主而已。因此,制订身体训练计划,首先要清楚各专项竞技能力的供能系统的主、次及每个人的特点,因此,本人从供能的角度来阐明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原则练习强度依磷酸原系统的供能特点,这一训练的主要手段的强度必须尽可能高。否则不足以会动用此系统。因此要在保证动作技术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使动作快速、有力。

一、每次练习所持续的时间

原则上应超过3~4s,而小于8~l0s;若超过10s,糖酵解参与供能,如少于3~4s,对磷酸原系统刺激不足,虽然可用分组数,小间歇来弥补,但组数与间歇的大小很难控制,而且很容易导致糖酵解为主供能。而且这种少于3~4s的超短距离跑,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最高速度,无论从供能上或从实践上都不利。此能力的训练一般多用重复训练法为主。

1.训练的强度。训练的强度及依此系统供能的专项的实践决定了此能力训练的密度相对要小,即练习之间的间歇相对要长些,原则上长到保证ATP—CP的完全恢复。在此能力的训练中,要敢于间歇,以保证练习的强度与技术质量,间歇长,不要用完全休息性间歇,而应用各种技术练习等作为休息,这样既可促进恢复,又可熟练,改进技术。如果密度高,在ATP—CP不能完全恢复时就进行第二次练习,那势必动用糖酵解参与供能,运动强度必定降低。另外,高强度、高密度易使运动员过早陷于疲劳状态,技术动作质量下降,从而造成一次训练课的运动量过小。对训练密度,不仅看做是练习与练习之间时间上的间歇,而更重要的应看做是练习停止后的机能、生化的恢复阶段。因此,现代的科学训练,非常重视恢复,把恢复看做是训练的完整组成部分,不仅要注意休息的时间长短,更主要是注意休息方式,“循环训练”的提出,就是考虑到了恢复的重要性。训练强度、密度、持续时间三者的总原则应是尽力动用CP而又不要糖酵解过早、过多的参与供能。

2.练习总量。以此供能系统为主供能的运动项目,没有一个是需要在抗疲劳的条件下进行竞赛的,此练习要求高强度、高质量,故总量不宜过大,当然也不能过小,一般基本上要在保证强度及技术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在保证以磷酸原系统为主供能的基础上加大总量为宜。另外这种能力的训练,需要安排在课的前面,在课后部分,由于机能的降低,恢复总是不能完全,因而就变成速耐性训练了。于400m竞技能力要求具有保持一定时间高强度运动能力,所以此能力的提高主要仍在于神经、肌肉系统的提高。这样,运动量最终只要达到使主要参与运动的神经及骨骼肌到一定的疲劳程度就行,而要避免心、肺功能的较深的疲劳。过去存在着这个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在理论上误认为400m运动的氧量大;另一方面对大运动量的训练原则的认识有片面求大之误。800m及1 500m跑中需氧代谢参与的比例比400m较大。因此其总量相对依次要大,除造成神经、肌肉的疲劳外,还要求有一定的心肺机能的疲劳。

此供能系统的动用一是当磷酸原系统供能近枯竭时,二是需氧氧化系统不能满足运动强度对能量的需求时,三是当运动的肌肉缺氧时,在高强度激烈运动中显属第一种情况,故此能力训练应采用次极限运动强度为宜。强度过高动用磷酸原,偏低则动用需氧氧化系统供能。

3.练习的持续时间。因糖酵解反应的发动需要肌细胞液中的肌酸(C)及ADP,AMP的浓度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故糖酵解系统供能的能力达最大功率的时间均在运动开始后30~50s之间。因此,练习持续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30s,但也不宜超过1~2 min。若采用少于30s、大于lo s的高强多次数的练习,那就必须严格控制间歇时间,以此来补偿每次练习所引起糖酵解供能的不足。以保证使整个训练课中的练习基本上达到以糖酵解系统供能为主。另一个重要的是要在LA的堆积的条件下进行运动以提高机体的耐酸能力,这一系统的训练采用高强度、短距离的间歇训练法的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主项及超主项次最大强度跑,这是专项的竞赛需要。

二、训练的密度

密度的要求有二:一是不要大到使运动员很快陷于筋疲力尽的状态,造成练习强度的降低,技术动作的破坏,或完成不了预定的运动量,二是要保证肌肉中有相当浓度的LA堆积,因为400m、800m赛跑是在抗酸性的条件下跑完全程的。为提高机体的抗酸能力就需将训练的密度严格控制,弄不好就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1.练习的总量

抗酸能力决定了训练的运动量相对要大,但由3需氧氧化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原则。

2.训练的密度。密度的要求原则是:不能大到让糖酵解参与供能的比例增加过多,免使机体过早进人疲劳状态。一般心率恢复到120次/min左右,当然这也要因不同性别、年龄及训练水平等而有所差异。

3.训练总量。需氧竞技能力在代谢上说主要是抗有氧代谢疲劳能力,从生理上说是抗心、肺等内脏功能及肌肉的抗疲劳的能力。要使心肺等内脏功能及肌肉需氧代谢能力得到足够的大。近年来,不主张总是用一次训练课就使运动员练得全身筋疲力尽,而是主张用数次课的总和使运动员达到预定的相当的疲劳程度。但每次课的总量一定要达到使运动员有一定程度的疲劳。

对训练的适应能力身体条件、性别年龄、体型及体质心理条件:对训练的态度、毅力平运动性质、运动量与强度、持续时间、总量、技术难度质量、身体在空间的位置氧气及能源的供给能力。(1)摄氧量:肺通气量、换气量、每搏心输出、心率;(2)血管弹性;(3)血红蛋白;(4)缓冲能量;(5)神经体液的调节能力呼训练环境、高度、气温、气压、温度、空气成分、场地、器材、观众、对手、教练对氧及能源的利用能力,运动肌肉需氧代谢的能力。1)能源的贮存与摄取;2)需氧代谢的活动;3)肌肉的结构及化学组成;4)神经、体液的调节能力及缓冲能量;5)人体的需氧竞技能力(有氧竞技能力)。

参考文献:

[1]冯炜权.运动训练生物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过家兴.运动训练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1.

体能训练的原则第6篇

摘 要 篮球运动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关注度,是很多人都会去参加的一项运动。但是多数人在接触篮球的过程中,并不会刻意的去训练自己,更不会在参加篮球运动之前,也不会去提高自己的体能。而对于篮球运动员等相关人员,体能训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看到NBA球星的训练照片、短片,虽然这些都是在给球星做宣传,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们能够看到球员对体能训练的重视。本文通过对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基本原则与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对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与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对学习篮球运动的人员,以及相关的篮球爱好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篮球运动 体能训练 基本原则 方法研究

一、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基本原则

在进行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时,我们不应该只是在加大训练量上下功夫,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体能训练,这就要求我们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首先,在进行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时,我们需要坚持大运动量的原则。大运动量是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观看国内球员的比赛时,往往会感到比赛的观赏性要比国外的相关比赛要差,同时也会感到国内球员的身体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较之国外球员也要差一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便是来自运动员的在进行体能训练时所做的运动量不够,而一场比赛对运动员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再平时体能训练时,不能达到比赛要求,那么运动员在场上就很难适应。另外,篮球技术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体能训练,运动员需要不断地对某个动作进行重复,从而达到熟练甚至更高的要求,如果技术上并没有提高,那么就说明在进行运动的次数以及强度是不够的。

其次,遵循将体能训练与实战相结合的原则。传统的体能训练只是增加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而这些其实与篮球运动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如果只是单纯的靠这类一般的体能训练方式,是很难将篮球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完善的,这就需要我们将体能训练进行一定的改进,将实战与体能训练结合起来,可以对运动员进行技术指导为基础的相关体能训练,或者战术指导为基础的相关体能训练,这些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非常有好处的。

最后,在进行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时,应该遵循计划性与系统性的科学训练原则。我们都听过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运动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运动员长期的坚持,不过这里所说的坚持,并不是每天进行高强度的训练,这种做法对运动员的身体损害是非常大的。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应该制定符合自身身体素质的计划,以及系统的训练计划,让自身机体在不断地训练刺激下,更快的适应相应的负荷强度,从而进一步加强负荷,不断地良性循环,使运动员自身的身体素质得到不断地提高。

二、篮球运动体能训练方法

科学的体能训练方法,可以在保护运动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因此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格外重视。

在进行体能训练时,首先要做好热身运动。热身运动对于运动员而言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是在比赛之前,还是在体能训练之前,都能给运动员的身体带来极大的好处,不仅可以消除机体的惰性,还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做热身运动时,运动员可以选择球性练习或者慢跑的方式,不需要太长的时间,只要10分钟左右便可,通过这种预热的方式,运动员肌肉的惰性会相应的降低,从而使运动员变得更加活跃。在这之后,运动员还需要做好拉伸运动,对整个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拉伸,可以起到伸展肌肉群以及扩大关节的活动范围的作用,这样,运动员在训练时便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同时更好的完成训练动作。

其次,要计划的进行体能训练。对于要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的体能训练,可以采取全速冲刺跑的形式,这类体能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位移速度,而这项能力在球场上是很关键的。可以将篮球场作为训练的场地,采取全场冲刺的折返跑等一系列类似的形式来进行。对于要提高运动员的整体肌肉力量的体能训练,可以通过静力性的力量训练。静力性的力量训练对于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促进运动员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力量的发展都是有着很大的帮助的,也正因如此,受到了很多体能教练的一致认可。可以对运动员进行静力半蹲、静力屈腿俯卧撑、静力跪卧以及快速跳跃移动的结合型练习方式,每做完一项练习,可以休息30秒的时间。通过这类方法,运动员整体的肌肉力量会有一个很好的提升。另外,也要做好结合球的练习,可以通过球来提高运动员的反应能力。运动员站在中场,背对教练,教练将球向前出,运动员看到球后迅速接球,运球到前场,在三分线外听到哨声则需要投篮,为听到哨声,则上篮,反复练习,对于运动员的反应速度有着很大的帮助。

最后,做好放松运动。放松运动是保证训练能够持续进行的一个重要保证,一般情况下,在训练后的进行。进行放松运动,并不需要多长的时间,只需要对大腿肌肉、腰部肌肉以及上肢的相关肌肉进行相关的放松运动。可以通过放松跑、伸展运动等相关的放松运动进行。另外,运动员在做完体能训练后,机体仍处在一个兴奋地状态,肌肉的紧张性相关较低,通过放松运动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

三、总结

篮球运动的体能训练对于运动员的发展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运动员应该重视体能训练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让体能训练的效果最大限度的作用到自己身上。

参考文献:

体能训练的原则第7篇

一、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原则

1、科学性原则。10~14岁少年儿童的骨骼系统正处于发育成长期,此阶段骨组织中的水分和胶质较多,钙质较少,骨密质较薄,弹性和韧性较好,但坚固性差,容易弯曲变形。15~16岁时,虽然水分和胶质逐渐减少,钙质增多,但很多部位的骨组织仍未完成骨化,坚固性仍然很差。年龄小时,肌肉水分较多,蛋白质和无机物较少,横截面较小,与骨骼的增长相适应,但这时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弹性都较差。16岁以后,肌肉迅速发达,肌纤维增粗,肌肉蛋白质含量不断增加,力量和弹性随之提高,但最大紧张的能力和力量耐力仍然较差。因此,在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时应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理特点,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科学训练,防止伤害事故。应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加,逐渐增加负荷量与训练强度,切不可为了一时的成绩提高而“揠苗助长”。

2、多样性原则。12―18岁的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这时的孩子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喜欢尝试与改变,厌恶一成不变。而皮划艇这项运动是周期性项目,较长时间从事大负荷的训练,又反复进行某一练习,很容易使得训练变得单调,导致运动员觉得训练乏味、枯燥,产生逆反心理。因此,在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时,要避免手段模式化,顺序单一化,应对常规性的训练方法进行重新编排、充实和组合,也可以进行符合运动规律的创新,以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兴趣,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训练积极性。

3、针对性原则。通过对传统专项力量训练的分析,不难发现,传统的专项力量训练与皮划艇的专项技术用力特点并不完全一致。实质上所有的杠铃力量练习只能视为一种基础能力,拉、推的重量或次数多少与船划的快慢没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它在动作结构、形式和用力特点上与划船技术动作基本没有关系,同时,在供能特点上也相差甚远。

因此,在对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时,要带有“专项意识”,要考虑专项动作结构、参与肌群、用力方向等,尽可能使专项力量训练的动作所涉及的结构、肌群和原理与专项动作一致,把力量素质的发展与划船技术动作的完善和机能水平的提高等结合起来,使训练更有针对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其他。除了上述3个原则,在对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时,还应遵循周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二、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1、陆上训练。陆上力量训练是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对提高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训练时,应该在发展好大力量的基础上,再来发展专项力量。可以在传统专项力量训练的基础上有所调整,根据运动员的自身条件和具体情况,采用单臂低杠引体、负重弓步体前屈、击掌俯卧撑、斜板仰卧起坐接转体、俯卧挺身加躯干左右摆动以及杠铃片操、哑铃组合练习等方法发展整体力量。

2、水上训练。水上的阻力划,是发展专项力量最为直接有效的训练手段。可采用在船体上增加阻力的方法,比如在船身上挂阻力木块等,这种方法可有效增大水对船的阻力,使运动员在划桨时倍感吃力,从而有效地训练了运动机体克服外界阻力的能力。这种水上阻力训练的好处是可以把陆上力量训练的成果直接转换到水上,尽快达到提高专项成绩的目的。另外采用低桨频,长时间划桨也有同样的效果,一般采用4分钟为一组做重复划行。但这种训练应注意的是运动员必须全力以赴的拉桨,充分体现每一桨的滑行距离。

体能训练的原则第8篇

关键词:小学足球;训练;问题

足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具有独特魅力的体育项目,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有益于身体保持健康活力,还有益于学生观察力的培养,而且对于团队协作、积极进取的道德品质形成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长期的小学体育教学生涯,积累了一定的实战经验,现将自己一点小领悟和大家交流。

一、小学足球教学训练的基本原则

在小学足球教学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是师生开展一切训练活动的前提条件。小学足球训练原则对实际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与训练质量有直接关系。小学足球训练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在训练中,教师根据学生的体能情况,对训练负荷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使学生在适度范围内达到良好的训练目的。因此,教师在安排训练时,在对学生实际进行充分考量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安排运动量,且不可盲目训练,不顾学生安危。

2.直观性原则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待开发,对直观性的事物较容易关注和重视。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足球训练活动中,尽可能采用直观手法对学生进行指导。小学生在教师直观教学促进下,对训练活动实操要领能很快理解到位,经验积累也会顺其自然。

3.因材施教原则

在小学足球训练中,要想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迥异,教师在训练中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着手,作出相应的计划和安排。

二、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