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体能训练的要求

体能训练的要求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25 14:43:56

体能训练的要求

体能训练的要求第1篇

近几年兴起了一项以改善人的形体为指向的健身运动――芭蕾形体训练,受到人们,特别是女性的追求和喜爱。以往人们提到芭蕾,都认为“有条件的”人才能练芭蕾,因为芭蕾对人的身体条件有着极高的要求,不是一般人都能练的。也确实如此,完美的体态是成为芭蕾舞者的首要条件,芭蕾舞者要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技术技巧能力,以及较强的表现力。但是为什么芭蕾形体训练会受到人们的热情追捧呢?芭蕾基础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有哪些不同之处呢?本文通过围绕芭蕾两种不同训练方式展开论述,阐述了芭蕾基础训练与芭蕾形体训练的区别与目的。

一、芭蕾基础训练的意义

它主要以培养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较强的技术技巧能力、较好的表现力的芭蕾舞演员为目的。专业芭蕾的训练方法也是非常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进行的,目标是把专业的学生打造成拥有完美体态的芭蕾舞者。

芭蕾训练一般在专业的院校和团体被称之为基训课,是芭蕾专业的学习者和演员每天都要进行的一门课程。芭蕾训练课是芭蕾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主课,它决定着学生和演员的技术素养。一堂完整的芭蕾训练课是由把杆、中间、跳,女生还包括足尖,这几个训练部分组成的。首先从把杆开始,逐渐移到中间,这些动作都是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来完成的。主要是训练腿、膝盖、脚的力度、幅度、柔韧性、灵活性和稳定性,使肌肉、关节、韧带得到全面锻炼。

中间训练跟把杆的顺序基本一致,只是在组合的编排上难度要加大,加上头、手、身体和脚的配合,还有训练一些高难的技术技巧,这就更要求身体的高度协调性和稳定性。

跳的训练一般分为三类:小跳、中跳、大跳。跳跃主要依靠并运用腿部的肌肉力量,完成空中完美的舞姿形态。跳跃是难度最大的部分,从把杆训练到中间训练,都是为了跳做准备。跳跃完成的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腿部肌肉能力的强弱。这需要在前面的把杆和中间的训练中来解决。

女生在完成了跳的练习后,还有足尖的练习。足尖动作使得表演更加丰富、更具有表现力,是女子在芭蕾训练中必须掌握的技巧形式。足尖的训练主要是把半脚尖的动作放到脚尖上做,把一些小的跳跃动作变成富有脚尖特点的跳,把各种转的动作放到脚尖上完成。这些动作对重心平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前面的训练中一定要为脚尖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芭蕾形体训练的意义

芭蕾形体训练与芭蕾基础训练有所不同,它是由芭蕾基础训练延伸而来的,而不是真正的芭蕾训练。芭蕾形体训练是以健身为目的的,着重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并调整人的形体姿态。芭蕾形体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对健美体形的指向,其训练的内容和方式直指形体的健美,所以其动作设计主要是为健美体形服务的。因此,芭蕾形体训练对人的形体修塑有很大的帮助。

芭蕾形体训练的课堂组成和专业的芭蕾基础训练基本一样,也是从把杆训练开始,然后是中间练习,最后是跳的练习。但是芭蕾形体训练课的组合动作都比较容易,运动量不会很大,一般的人都能够接受。课堂中不要求动作做得多么规范,只是通过在自己身体条件能达到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完成好动作,从而达到锻炼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强调的不是大的体力消耗,而是通过训练加强肌肉的能力、身体的柔韧性,塑造肌肉的线条等,来达到完美的塑形效果。

芭蕾形体训练也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的,是通过从简单到难的动作学习训练来达到塑形的目的。芭蕾形体训练也是一个长期的锻炼过程,它不会马上就有很明显的效果,但是坚持训练的话,不论是在体态还是气质上都会有很大的改变。芭蕾形体训练不是以培养专业的演员为目的的,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通过芭蕾的训练对人的形体和气质进行修塑,使身体均匀和谐,身体轮廓线条清晰,从而塑造出美的体形。

三、两者训练的区别

芭蕾形体训练是以帮助人们拥有一个完美的体形为目的,从目的上看两者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正因为它们要达到的目的不一样,所以从一开始的选材,到训练方法、训练时间、训练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1.从选材看两者的区别

芭蕾对演员的身体要求很高,所以选材非常严格。一般的专业芭蕾学校招收9至11岁的孩子入学,要求他们身体均匀、细长、头小、颈长,软开度好,外开性好,四肢长,脚形漂亮,臀部小,外貌漂亮等。不论是从年龄还是身体的条件上专业的芭蕾学校选材的要求都是近乎苛刻的。

芭蕾形体训练在选材中对年龄和身体条件就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了,只要学习者自己对芭蕾形体训练感兴趣,能够承受芭蕾形体训练的运动量,而且想通过芭蕾形体训练来改变自己的身体形态,使自己的体形更加完美,就可以学习芭蕾形体。

2.从训练方法看两者的区别

一般的专业芭蕾学校都有一套完备的教学体系,通过6至7年的时间来完成芭蕾所要学习的动作。每个年级的教学都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来进行。每个动作都要反复地练习,以达到最完美的效果。

芭蕾形体训练则是在学习者自身条件可以达到的基础上,学习简单的芭蕾动作。教师会根据学习者的自身情况和学习的目的变换教材。训练的内容会把单一的形体训练和带有表演性的舞蹈训练结合起来,使训练不枯燥乏味。

3.从训练时间看两者的区别

专业的芭蕾训练一堂训练课的时间一般在90分钟,90分钟的训练课是每天都要完成的课程。随着年级的增高,有时训练课的时间会增加到每天120分钟。

芭蕾形体训练一堂课的时间大约在60分钟左右,而且不是每天都要练习,一个星期大约1到3次,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需要来制定学习的时间。

4.从训练要求看两者的区别

专业的芭蕾训练对学习者的每个动作完成的好坏要求非常严格。腿、脚、手、身体的角度都必须严格按照动作的要求完成。不论学习者的自身条件如何,都要严格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完成。

芭蕾形体训练则不同,在训练时学习者动作不一定做到完全规范,只要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达到动作的要求,就能达到锻炼形体的目的就可以。

从以上这几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专业的芭蕾基础训练和芭蕾形体训练的区别。形体芭蕾是从芭蕾基础训练延伸而来的。专业的芭蕾基础训练是难度较高并且很艰难的,而芭蕾形体训练则以健身为目的,难度较低,不要求动作做得多么规范,只是通过掌握芭蕾的简单基本的动作使身体各部位发展均衡,达到塑造完美形体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肖苏华.芭蕾舞艺术欣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5,(第一版).

[2]肖苏华.芭蕾舞艺术欣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5.

[3]李春华.古典芭蕾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体能训练的要求第2篇

摘要:军事体育训练是海军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本研究在对海军院校学员军事训练存在问题深度剖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战牵引、遵循规律、准确定位及分类指导的海军院校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建议,以期为海军院校提高军事体育训练整体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为海军院校学员军事体育训练实战化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海军院校;军事体育;训练改革

为打牢海军院校学员军事体能技能和海军职业素质基础,培养军人血性和战斗精神,2015年7月海军下发了《关于深化海军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军事基础训练改革的实施意见》(后统称《意见》)。较往年相比,《意见》充分体现实战化改革精神,不仅延长了学员军事体育训练总时间,并且对部分课目的训练时间、训练标准进行了调整。然而,由于今年是《意见》制定和实施的初始之年,所以训练安排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训练效果如何都有待实践检验,各院校在落实《意见》施训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开展海军院校生长干部学员军事体育基础训练改革问题研究,广泛收集今年海军院校军事体育训练实际情况,统计训练考核数据,对训练理念、训练时间、课目安排、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论证,将有助于各院校组训过程中更好的理解贯彻《意见》的精神实质。

1.海军院校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基本要求

1.1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需要

用“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概括新一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样子。这就要求全军院校及训练机构在制定各类训练法规、组织军事训练时充分体现“四有”新要求。对海军院校生长干部学员来讲,军事体育训练是成为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第一关”。因此,系统研究该阶段训练的特点、要求与组训模式,将“四有”新要求融军事体育训练的各个方面,对培养新一代革命军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命题。

1.2推进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改革的需要

“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是中央军委对当前院校教育存在问题开出的一剂“良药”,落实到军事体育训练中,就是要在训练内容上与部队实现无缝对接,在训练环境上紧贴实战。随着军事训练改革的逐步深入,在实践中破解军事体育训练内容、方法、形式、要求与实战化存在的差距,有利于理清组训思路、把握训练重点,促进军事体育训练按照体系作战能力生成要求稳步推进。

2.海军院校军事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2.1.1部分官兵对体能在信息化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缺乏深刻认识,一些人认为海军属于高技术兵种,战斗力的表现主要是技术的先进与否,体能影响不大。

2.1.2实际组训中,部分领导和组训者消极保安全的思想严重,原因并不是对训练安全和训练质量标准辩证关系的认识不清,根本原因是军人使命意识、担当意识、责任意识不强,说到底就是怕安全问题影响了自己的乌纱帽和饭碗。

2.2军事体育训练系统性不强

现有研究资料大多从军事体育训练某一具体环节(如考核),或某一特定角度(心理素质),亦或某一特定领域开展研究,缺乏针对海军院校军事体育训练改革的顶层设计、宏观把握和系统研究。

2.3缺乏海军特色

海军有其特定作战职能和作战领域,现有文献资料基本都是以海军院校学员陆上训练课目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海军特色、拓展海上训练的研究不多。

2.4法规制度不够健全

2.4.1军事体育考核标准制定不够科学合理,部分专家机构对受训学员基础、课目特点规律不加调查,制定出的考核标准不切实际,例如60米跑8秒合格经过实践检验,90%的学员训练后根本无法达标。

2.4.2考核评价缺乏刚性约束,计划管理、组织实施、训练考评、训练激励和人才建设等配套法规制度缺失。

2.5训练条件建设滞后

在训练条件保障方面,军事体育训练缺乏统一标准,投入力度不足,基本训练器材、训练场地和配套设施还不完善。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军事体育训练整体水平偏低、体能素质失衡、运动技能和特殊环境适应能力较弱、训练伤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军事体育训练的质量效果。

3.海军院校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建议

3.1实战牵引

树立以实战为导向、以任务为牵引的军事体育训练新理念,深入研究分析不同专业学员未来岗位对身心素质的需求,以任职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设计训练的内容、条件、标准和方法手段,坚持从难从严训练,促进人与武器装备、作战环境的有机结合,促进学员基础体能训练与军事技能训练的高度融合。

3.2遵循规律

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必须紧跟世界主要国家军队军事体育训练最新发展,加强运动人体、运动训练等科学研究,运用现代体育教育和军事训练理论指导训练实践,准确把握海军院校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发展的目标方向,切实解决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军事体育训练的科学性,降低训练伤病发生率,提高训练质量效率。

3.3准确定位

准确定位就是要在深入调查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现状基础上,结合军事体育训练实际效果,遵循体、技能生成规律,实事求是的制定军事体育训练的目标、内容、标准。首先明确定位军事体育训练的性质为军政基础训练,其次清醒认识受训对象的身心基础与过去相比的优劣,最后实事求是的制定考核标准。

3.4分类指导

军事体育训练改革应当充分考虑信息化战争对各类人员身心素质需求,依据战斗力生成规律,在坚持通用基础统一的前提下,区分不同不同军兵种(专业)、不同人员类别、不同地域环境等,紧密结合学员未来任职岗位特点,提出训练目标要求,提高军事体育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

4.结语

总之,为深入贯彻关于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军委《关于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的意见》,着眼推进院校教育向实战聚焦、向部队靠拢,培养能打仗打胜仗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应该紧盯当今世界军事强国和潜在均是对手的发展变化,不断加强军事体育训练改革研究,通过优化训练模式,丰富训练内容,加大训练难度,提升训练强度,营造实战氛围,严格考核淘汰,培塑学员使命意识、战备观念、战斗作风、打仗本事和团队协作精神,使学员真正实现由地方高中毕业生到军校大学生的转变,切实做走好军队人才建设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侠文强军校合训学员军政基础强化训练阶段体能训练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D]2008.08.

[2]李丹松在《军校学员新训期间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的研究》D],2008.05.

体能训练的要求第3篇

[关键词] 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心理素质;负性心理

【中图分类号】 B8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192-1

心理因素对军队团体及个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调动、控制、决定作用历来受到各国军队的广泛重视。20世纪末以来的多场高技术局部战争,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在战争中军人不仅要承受强大的军事打击,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军人的心理素质对战争胜负有直接影响。在和平时期,部队面临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的非战争军事行动时,也常常会使军人面临很多的应激事件,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忧郁、沮丧、愤怒、孤独等负性心理。如果不能很好地消除负性心理及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会直接影响战斗力的生成。可是说心理因素在战斗力生成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在军人的各种训练中,不仅要锤炼身体,还需要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行为训练,把心理行为训练融入军事体育训练、军事科目演练当中,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组织和实施。

军校作为部队未来骨干军官成长的摇篮,更需要对心理行为训练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专门体现这方面的训练内容,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心理行为训练,把学员心理素质的基础打牢。这既是各类学员成长成才需要的有益训练,是学员综合能力素质培养、提升的重要内容,更是部队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要素,是保障打赢的要求所系。因此有必要对军校学员开展心理行为训练进行专门的探讨、深入的研究。

一、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的定义

军人心理行为训练是一门新的交叉性、融合性培训科目。它将军事体能、技能训练与心理训练、行为训练相融合,在训练中把军人置于特定的项目情境中,通过开展不同的活动,让受训者亲身体验典型化、游戏化、场景化的活动,有意识地锻炼军人的心理品质、意志和体能、技能,最终使军人面对现实困难时能控制情绪、战胜恐惧、不逃避、不放弃,纠正个体的紧张、恐惧、焦虑、对团队缺乏信任、凝聚力不强等各种负性心理。

参照以往对心理、行为、训练概念的分析,可以把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定义为:以军校学员为训练对象,针对年轻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针对军人职业特点和军事任务要求,充分灵活运用理论讲解、示范指导、模拟训练、表象训练、专项训练、融合训练等方式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员进行认知、情感、意志力、控制力、体能、耐力等心理与身体两方面的训练,对学员产生多种正性心理影响,纠正学员紧张、恐惧、焦虑、烦躁等各种负性心理,从而促进学员良好行为应对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训练过程。

二、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与意义

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减少、消除负性心理影响,纠正、改变不良行为,促进良好军人心理素质和军人行为的建立。通过文献查阅,对一些已经系统实施了心理行为训练的单位进行效果追踪,发现效果较好,基本达到了上述目的。研究表明心理行为训练对军校学员的凝聚力、团结意识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员的军人集体意识;有利于锻炼和培养学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可以培养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对军队集体的归属感;可以培养学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同时通过心理行为训练,受训学员的意志力、自信心、抗挫折能力和自控能力明显增强,服从意识和协作意识明显提高。大量的实证研究均表明,对军校学员进行系统的心理行为训练,能够有效纠正负性心理,在提高学员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增强团队精神与凝聚力,强化军人集体意识与奉献精神上有明显效果。

三、军校学员心理行为训练的环节与内容

训练环节的顺利进行,是心理行为训练成功的关键。参照心理行为训练实施的基本步骤,学员的心理行为训练一般也包括以下四个环节:1.体验:学员成功“破冰”后,充分体验训练项目。这一环节要求训练组织者积极引导,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参与性。2.分享:认真体验之后让学员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求组训者鼓励每名参与学员都发言,说出自己的感受。3.交流:综合所有学员的感受,共同探讨。要求组训者细心聆听,仔细观察,总结学员的观点。4.提炼:共同讨论之后,从实践中升华出成熟的理论,帮助学员认清实质,方便以后应对类似情境。军校的心理行为训练除了要求组训者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知识外,还需要懂得体育训练、军事训练的特点与规律,把握军事任务的实践要求和年轻学员的心理行为习惯,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训练效果。

在实施训练前,要设想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准备,检查器械,准备培训。训练结束后的总结要有针对性和前瞻性,针对出问题的环节要认真反思,总结经验,预测后期效果,如学员这次的收获对他以后的影响有多深,这次心理行为训练对他们的干预是否有效果,是否需要追加训练,是否对一些人进行效果追踪等一些问题。

在具体的训练内容上,军校学员的心理行为训练要依据中国人民军事心理训练中心设定的内容,依据不同培养层次学员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需求,进行有针对性、有区分性的心理行为训练。如本科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内容主要有:适应军营训练、团队精神训练、建立自信训练、增强意志训练、抗挫能力训练和人际沟通能力训练等;研究生学员和任职培训学员心理行为训练内容可包括:团队协作训练、提升自信训练、强化意志训练、拓展思维训练、判断能力训练、和潜能开发训练等。

四、军校开展心理行为训练时可能存在的问题

1.容易出现认识偏差。如只把心理训练按照设置课目的要求体验一下,或把心理训练等同于一般的政治教育和体育训练,使得训练内容异化,导致训练不落实,效果不理想。

2.训练专业化不够。由于我军的心理行为训练起步较晚,当前从事心理行为训练的专业人员数量明显不足,容易导致心理行为训练不够专业,徒具其形而无其实。

3.评价标准不统一,训练效果无法准确评估。通过对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国内尚没有统一的心理学量表作为训练评估手段,更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训练考核与评估机制,因此心理行为训练的效果不容易评估。

4.训练向实战化靠拢不够。由于军校学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军校的各项军事训练距离部队实际和实战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导致心理行为训练的实战化程度不高,向实战化靠拢还不够。

参考文献:

[1]杨杰,黄文砚,杨飞.军人心理行为训练融入军事体育课程的必要性探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2,27(6).

[2]陈增辉,孟涛,杨杰.军人心理行为训练分析[J].政工学刊,2008,(10).

体能训练的要求第4篇

    关键词:舞蹈演员;体能特征;体能训练

    Abstraat:Along with our country cultur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dancer's own development,requests to the dancer的cart~]on the physicalability training,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dancer physical ability trainingsignificance and the characteristic,has discussed dancer's physical abilitytraining content and the method,

    Key word:Dancer;Physical ability characteristic Physical abilitytraining

    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舞蹈演员频繁演出,加之舞蹈动作及其编排的创新,对舞蹈演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针对目前我国舞蹈演员在训练中重动作而轻体能的现象,为了保证演出质量,吸引观众,充分认识舞蹈演员体能训练的重要性,掌握体能训练的规律和科学的训练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一、舞蹈演员体能训练的意义及其特征

    1.舞蹈演员体能训练的意义

    系统而科学的体能训练不但有助于保持舞蹈演员的身体健康,防止受伤,延长从事舞蹈职业的寿命,而且能够确保演员承受频繁的演出,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保证演出质量。

    2.舞蹈演员的体能特征

    舞蹈的体能特征有着自身独特的个性。其中身体形态是舞蹈演员发展的身体基础,要求身体匀称、五官端正、面容姣好、颈部略长、锁骨与肩胛骨较平、四肢稍长、四肢较直,小腿长于大腿,膝关节平直,踝关节略细,跟腱稍长清晰,骨盆适中,肌肉呈条形,身体线条流畅优美。在身体机能上,由于舞种很多,需要演员在较长时间里承受较大的运动负荷,没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就很难高质量的完成表演任务的,同时由于舞蹈技术规格较高,动作复杂多变,绝大部分动作都是在全身各环节协同参与下完成,因此要求演员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较高,视、听、触觉和本体感觉准确、灵敏,动作节奏、平衡、协调和空间感知能力较强。在身体素质方面,舞蹈演员表演时有的动作难度很高,负荷强度大,要求具有良好的速度力量和力量耐力。同时舞蹈对演员的灵敏素质、柔韧素质要求很高,特别是对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脊柱和肩关节要求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舞蹈的波浪起伏,舞步的摆荡飘逸、圆润流畅,轻巧弹跳,明快的节奏,都离不开身体素质的支撑。

    二、舞蹈演员的体能训练

    1.舞蹈演员的形体训练

    舞蹈是人体的造型艺术,通常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舞者思想感情,传递舞蹈中蕴涵的文化信息。肢体语言是以身体的律动为基础,因此通过形体训练,将身体上一些多余的东西剔除掉,把人体上各部位关节从不自然和僵化中解脱出来,让人们懂得怎样去支配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才可以演绎出优美的舞蹈。形体训练可以培养高雅的气质和风度。形体训练本身包括人的精神、气质、风度的培养,人们在训练中把住精、气、神,

    就会逐渐形成一种高雅的气质和风度。形体训练的主要练习有:

    (1)头颈部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前后抬头、低头、头绕环等练习,注意练习时按照不同的音乐,要求配以不同的面部表情。

    (2)腰、腹部练习。通常采用拧腰、扛腰、下腰、弹腰、刷腰、吊腰等练习。

    (3)肩、胸练习。一般采用扶把压肩、俯地拉肩和弹腰、下腰、甩肩等练习。

    (4)手臂练习,即芭蕾的七个手位,

    以及手型、手臂应控制的弧度等。通过手臂的摆动练习和波浪练习来领会上臂带动前臂的发力方法,

    体会手臂发力的最终结束点,即指端。要求手臂的动作刚柔适度、自然、文雅有活力。

    (5)挺拔直立练习。

    一是静立式练习,二是靠墙站立、立踵练习。均要求双肩平正、下沉,提颈、顶头,双目平视,下巴内收,收腹、挺胸、立腰,臀部夹紧,两腿伸直并拢,练习时就像有一直线从头顶沿着脊柱向上拉,头上可顶一本书行进间移动或转头练习。

    (6)脚位的立、蹲练习。练习芭蕾的五个脚位,要求两胯外开收紧,两腿内侧肌收紧,臀部肌肉上提并收紧,两脚外开。

    (7)开胯练习。一般采用“蛙式爬地”和两腿打开,躺地压胯练习。还可以采用“背臂”和“面壁挤压胯”等练习。

    (8)胯、膝、踝三关节练习。主要采用腿功练习,如压、扳、踢、控腿等。以及带有强制性的扳腿练习,时间控制在30秒左右,通常是练习者感到肌肉酸、胀、痛为止,这样才能有效地拉长腿部韧带。

    2.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训练

    (1)柔韧素质训练

    柔韧素质是指人的各个关节活动的幅度以及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能力,也就是指身体各关节的整体灵活性。

    柔韧素质训练的方法主要有动力拉伸和静力拉伸两种方法。动力拉伸法是通过有节奏地重复同一动作的练习使软组织逐渐被拉长的方法;静力拉伸法是先通过缓慢的拉伸动作将肌肉软组织拉长,当拉伸到一定的程度时要暂时静止不动,使这些软组织处于一个持续被拉长的状态。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往往采用负重和不负重的拉伸练习。其主要方法有:

    ①发展肩部、腿部、髋部和脚踝部的柔韧性的主要手段:压、搬、劈、摆、踢、绷和绕环等练习。

    ②发展躯干柔韧性的主要手段:站立体前屈、体后屈、俯卧背伸、转体、甩腰、吊腰和腰绕环等。

    ③发展手臂柔韧性的主要手段:手臂波浪、臂绕环等。

    (2)力量素质训练

    根据舞蹈演员完成舞蹈动作所需要的力量素质的不同,主要有动力性快速力量训练和力量耐力训练两种。其一,速度力量训练主要采用超等长收缩训练,超等长收缩是先使肌肉离心收缩,然后接着做向心收缩。这种练习可通过牵张反射加大肌肉收缩力量,与其它力量练习相比,神经、肌肉系统受到的刺激更强,肌肉发力速度更快,动作结构更接近人体的运动形式。发展舞蹈演员的快速力量通常采用中小负荷或克服舞者自身体重负荷进行练习。其二,力量耐力训练常常采用25%-40%的负荷强度,但是要求重复次数较多,甚至达到极限,至少要达到疲劳的积累。其主要有以下几种练习:

    ①基本功中的力量训练。这种练习时要有针对性和注意舞姿。如舞蹈中的前进后退步、左右横移步、左右并换步、行进间跳跃步、双脚并立重心升降练习等。

    ②髓部力量训练。主要有:深弓箭步跳跃、两腿开立脚内或外扒屈蹲、举腿剪绞和左右交叉摆腿等练习。

    ⑧腹、腰部力量训练。腹部练习主要有:正面或侧面的仰卧起坐、悬垂举腿、元宝收腹坐、负重转体、立卧撑、直(屈)腿收腹跳。腰部练习主要有:负重桥形挺腹、俯卧两头起、负重弓身、负重体侧屈、扛腰、下腰、弹腰、刷腰、吊腰等。

    ④膝、踝、踝关节力量训练。主要有:跳绳、台阶换脚跳、直体提踵、立踝、深蹲或半蹲、弹簧步、跑跳步、原地双跳双落、单跳双落、单跳单落、各种行进间跳跃。训练时要求上体正直、收腹、紧腰,落地时脚要柔和,膝要稍屈。

    ⑤肩、背部力量训练。主要有:俯卧撑和背起。

    ⑥力量耐力的训练。主要有:持续跳绳、跑步练习等。

体能训练的要求第5篇

关键词:中美;大学;篮球训练;内容安排;操作;比较;启示

篮球训练是一项国际性的体育活动,也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世界各国的具体情况不同,大学篮球训练内容安排和操作等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美国作为体育大国和教育大国,在大学篮球训练内容安排和操作方面有着自身的特色。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崛起,大学也非常重视体育教育,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篮球训练也引起了广大教育者的关注。中国大学在长期的篮球训练过程中,在训练内容安排和操作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自身优点。在此意义上,对比中美两国大学篮球训练内容安排和操作现状,有利于通过学习借鉴美国大学篮球训练的有益之处,对于进一步搞好我国大学篮球训练事业,培育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带来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中美大学篮球训练相关内容的比较

纵观中美大学在篮球训练方面的特色,在内容安排、实际操作、周期计划和对运动员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具体来说如下。

(一)中美大学篮球训练的内容安排比较分析

在训练内容安排上,中美大学之间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在训练内容安排的主导思想上,中国大学以战术训练为主导思想,重视战术的培养,以主动进攻为主进行训练,较为轻视体能的训练,训练内容的安排也较为随意,没有明确的内容安排。美国大学生以比赛为主导思想,强调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进行训练,以达到锻炼身体,强化技能的目的。

(二)中美大学生篮球训练的操作比较分析

在大学蓝旗训练的实际操作中,中美大学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同。在具体操作层面,中国大学重视团体战术的训练,对此要求也十分严格,同时还强调通过个人战术的提升来强化团队战术运用能力。美国大学较为重视个人战术的训练,特别重视对篮球防守的训练,强调通过配合的方式达到提升个人战术的进步。

(三)中美大学篮球训练的周期计划比较分析

在篮球训练的周期计划方面,中美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中国大学篮球训练的周期计划比较周翔,要求篮球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按照遵循既定的计划进行,而且还要按照基本的篮球训练理论进行,这也就是说,在训练过程中,中国大学篮球运动员是按照固定计划稳定的进行的。而美国大学篮球相对较为自由,他们讲究实际需要,即根据训练内容的实际需求进行专门的训练,相对于中国大学篮球训练的周期计划而言较为灵活型。

(四)中美大学篮球训练中对运动员要求的比较分析

在篮球训练中,中美大学的要求不一样。从中国大学对篮球运动员的要求来看,在训练过程中,中国大学重视对运动员进行技巧性的培训,轻视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训练和个人体能能力的提升。而对于美国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来说,美国大学在与通过比赛等各种运动方式达到运动员锻炼身体和提升个人体能的目的,因此非常注重个人身体素质的锻炼。

二、美国大学篮球训练内容安排和操作对中大学训练的启示

从上一部分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美大学篮球训练内容安排和操作有着很大的不同。在此意义上,从美国大学篮球训练的内容安排和操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带给我国大学篮球训练事业一定的启示意义,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在篮球训练的内容安排上,要尽量做到以解决现实问题为主。从美国篮球训练的内容安排上可以看出,他们讲解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倡导实用性。

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有一定的优点的,主要在于可以使得美国大学篮球训练更加有利于提升训练效果,增强运动员的质。对于我国大学篮球训练内容的安排来说,在保持自身优点的同时,积极学习美国大学篮球训练的内容安排机制,比如多关注一下比赛结果,关注一下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等问题。

第二,在篮球训练的实践操作上,要强化对抗性运动。由于在篮球训练的实践操作上我国存在着以防守为主,进攻为辅的方式,所以使得我国大学篮球运动员对抗性的技能较差,要弥补这一点,可以充分的从美国大学训练的实践操作中获取经验,一方面在时间操作上强化大学篮球训练的对抗力度,另一方面强化个人战术的训练,通过提升个人战术的方式达到巩固整体队伍战术的目的,而不在于仅仅强调团体战术而忽略了个人战术。

第三,在篮球训练周期计划的制定上,要强调灵活变通。相对于美国大学篮球训练的周期计划,中国还存在着缺乏灵活性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会严重影响着个人训练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团体训练成效。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大学篮球训练的周期计划给我国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优异元素,那就是在周期制定上,尽量做到灵活变通,不要用固定的制度约束队员,尽量让队员在训练过程中根据大体的周期计划进行灵活变通。

第四,在对篮球运动员的素质要求上,要重视锻炼体能。由于美国历来重视个人的体能问题,所以美国篮球队员在体能上相对于优越于中国队员的,这一点也得益于美国在篮球训练中对运动员的要求上,他们要求在篮球训练中强化个人体能。对于中国篮球训练来说,完全可以借鉴美国的有益经验,即在训练过程中不仅注重战术的提升,而且还需要注意通过相应的训练安排和实践安排提升运动员的体能素质。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之间在大学篮球训练内容安排和操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同之处。虽然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是美国大学在篮球训练内容安排和操作方面的先进经验也是我国不得不学习的。因此,从美国大学篮球训练中充分吸取先进经验,不仅对于进一步充实和丰富大学篮球训练内容和操作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而且对于为我国培养更加优秀的篮球运动员带来一定的有益指导。

参考文献

[1]李笋南、杨国庆、郎健.中美大学高水平篮球队教练员管理因素比较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2期

体能训练的要求第6篇

关键词:形体训练 旅游专业学生 职业素质 影响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55-02

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高职教育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技能素质的培养,礼仪素质作为各项技能素质中的一项,对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拿破仑曾说过:“世界上最廉价的、而且能够得到最大收益的一项品质就是礼节。”因此,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要求是多元化的,也是多方面的,这不仅要具备必需的文化理论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同时,还应该提高美学,规范仪表风范等个人修养和自身,来更好地适应职业要求的发展。本文就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开设情况,结合自身在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从各方面总结了形体训练课程对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

1形体训练的意义和目的

形体训练课程作为旅游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它通过各种身体训练来达到增进健康、美化形体、端正姿态目的的一项较理想的训练活动。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优美的姿态能力和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等,使学生从职业形体语言中得到熏陶,进而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

形体训练并非单一的以形体为主的训练,它是以增强形体表现力为主的形体技巧训练和以提高身体灵活性、协调性为主的形体素质训练为基础,来改变学生对形体的认知。具体内容有把杆训练、舞蹈基本步伐与动作练习和认知训练等。

2形体训练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

2.1形体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美的姿态

调查显示,91%的学生认为形体训练能提升身体姿态的美感,而培养优美的姿态是形体训练的主要目的之一,良好的身体姿态是每个人心中追求的梦想,而优美的姿态并非一日养成的,而是在长期形体练习中慢慢养成的。有学者指出,一个美的形体能使人感到赏心悦目,能拉近人与人的心理距离,在社会交往中能获得一个好的印象。通过形体训练课中的姿态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身体的平衡能力、控制能力、基本姿态的掌握能力,以便建立准确的肌肉感觉,形体训练中的把杆练习还可培养规范、优美的身体姿态,而且能合理地发展身体各部位的柔韧性,协调性,力量和平衡能力,从而提高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和表现力,并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优美的姿态的形成,达到外在形体美与内在气质美的完美统一。

2.2形体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水平

高职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有好奇心,有探求欲望、有较强的审美能力的年龄,普遍存在不满足的心理状况,他们总是希望自己不仅有一个匀称、线条优美、协调的身体,同时也希望自己具有心灵、气质、博学的内在美,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他们对自身的认识不够全面,而通过形体训练就能知道该怎样来培养自己,完善自己和深化自己。经调查,95%的学生对自己的形体不是很满意,90%以上的学生对形体训练持积极肯定的态度,通过形体训练中轻松、缓慢、柔和的姿态练习,让学生提高自身的认识,然后用形体训练来引导培养增强自信能力,充分提高形体的训练效果,达到纠正学生体态方面不良习惯的效果,增强美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信、端庄、高雅的气质,增强艺术修养。

2.3形体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

高职学生虽然身体形态发育基本定型,但身体机能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进行形体训练仍然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年龄,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而旅游行业的工作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因此,作为旅游专业的学生,今后的职业要求有长时间站立和运动的能力。调查显示,经过一学期的形体训练中不间断的站、坐、走、蹲等姿势的练习,让学生持续地站立、行走和运动能力,对学生个体的身高、柔韧、体重、体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积极效果,在形体训练中加入一定的体能训练,采用持续和间断性的练习,有效地增强了抗疲劳能力和有氧耐力,这样,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符合服务专业的标准。

2.4形体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形象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形象越来越关注,社会需求旅游从业人员是礼貌与礼仪的文化代表,因此,对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其干净的仪容仪表、合适的语言谈吐、优雅的行为举止、贴心的服务态度是必然的趋势。

经过形体训练,学生对自己的基本姿态和正确要求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有显著改善站、坐、行等体态的自我控制意识,通过形体训练对学生内在和外在美产生一定的影响,如体态、举止言行等,这提高了学生对酒店职业形象的认知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学生将来从事酒店行业的形象和素质,提高服务水平,通过形体训练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我形象的修炼和自身的美学修养,增强改变不良的行为意识。

通过形体舞蹈组合来训练学生的表情,微笑,职业形象是良好的个人形象折射企业的旅游专业学生开展形体训练课应更贴近专业,为专业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酒店专业的特点,增加服务礼仪的教学,使其更符合当代社会企业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要求。形体训练是一种美的教育过程,是一种动态美的行为艺术。旅游专业形体训练教学中,注重情景模拟教学,模拟真实现场进行时间操作,如何进行前台服务,宴会服务等毅力不但能体现酒店专业的基本素质、道德修养,也是高校教育的成果。对旅游专业学生开展礼仪形体训练十分必要,这有利于塑造练好的职业形象,培养高素质的旅游从业人员。

形体教学中合理教学安排与设计,就能更好的塑造旅游专业职业形象美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职业的任职感培养和塑造旅游行业的品质形象,而职业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培养过程,在进行形体训练的同时,加强礼仪规范等职业素质教育,最终才能成为具有较高素养的合格的旅游人才。

体能训练的要求第7篇

一个专业是否受学生和家长青睐关键在于其就业的好与坏。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招聘我们高职学生不但具有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达到这一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技能训练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与理论教学关系密切,又相对独立。如何正确看待技能训练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是职业院校发展的方向。

我们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校内技能训练主要和装配钳工职业资格能力相结合。是让学生通过钳工实践活动,掌握钳工操作技能,解决一定实践问题的动手能力,并达到装配钳工技术等级所要求的操作水平。通过西安市人事劳动部门考取装配钳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毕业时获得“双证书”。专业技能训练主要包括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熟练程度训练、强度训练、心理训练、综合训练等。

一、专业基本技能训练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主要在校内进行,是指学生掌握基本技能的训练,它应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课题紧扣装配钳工国家职业标准。我们有专门的实训教室为专业基本技能训练服务,配备2名教师进行指导。钳工基本技能训练可分为单项基本训练、复合基本训练。单项基本训练主要有钳工操作技术基本功、基本技术及分解后的单项操作为主。这些内容,一般来说与专业知识联系并不十分密切,操作较为简单。学生入学即开始训练,一般不会产生单调、求多、求全心理,学习兴趣较大,经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学生能够掌握。在训练方法上,可以组织老生带新生,也可以先培训骨干,再由骨干带学生,以分散、分组、分时的方式进行。教师督促指导,检查完成情况。在单项基本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复合基本训练。复合基本训练在内容与进度上应与专业理论教学相结合,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理论教学对技术原理的要求。在操作技术水准与工艺要求上应逐步提高。

复合基本训练一般需要较多的工具、材料和时间,随着训练内容的增加和深入,课时量应逐渐加大。复合基本训练主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采取全面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以三、四人为宜,优劣搭配,以起到学生间相互交流,促进的目的。训练完成后,教师要进行总结,成绩评定。相关工种(例如电工技能)基本技能训练在“一体化”课程中进行。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能力。

二、熟练程度训练

在进行钳工基本技能训练之后,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钳工操作技术。接着就要进行熟练程度训练。熟练程度训练是对已掌握的钳工技能反复地进行操作训练,是对操作内容进一步认识,理解、提高的过程。熟练程度训练时间较长。在训练中,教师要注意解决和纠正学生在操作中不符合技术要求和工艺要求等问题,以操作速度作为衡量熟练程度指标的重要内容。熟练程度训练不是简单的再重复,而是在提高基础上的重复,教师要因人而宜,指导学生解决熟练程度训练中的多种障碍。教师对学生的反复训练,要及时进行成绩统计,不断总结分析,找出带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以指导训练和掌握训练进度。通过训练,学生应当熟练掌握所学的钳工操作技能。

三、强度训练

强度训练以贴近实际生产的操作方式,我们有自己的校办工厂,强度训练主要在校办工厂进行。内容上以量的增加及各项指标的提高为主,以综合指标考查学生的训练,综合指标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例如,技术指标、工艺指标、速度指标、安全指标、工作量指标、精神指标、心理指标、文明指标、体能指标等。通过强度训练,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顽强的工作作风,以及相互协作精神,在训练中教师指导学生克服精神上,心理上的各种困难,鼓励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同时要指导学生克服在强度训练中出现的各种失误现象。通过加强训练,使学生具备初步上岗的能力。

四、心理训练

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影响钳工技能训练的重要因素。心理训练始终伴随着技能训练的全过程。首先,消除学生对技能训练的误区,多数学生认为,技能训练就是当工人、干活、没前途等误解。通过就业率的比较,现在高职生的就业率远高于本科生,企业看中的就是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在日本、欧美等发达国家高级“蓝领”的收入远高于白领。让学生意识到不但有高知识,而且有高技能才能立于经济大潮中。在技能训练中,掌握学生心理状态,调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心理。在各个训练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心理自我控制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一般情况下,不同的训练阶段,学生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不同。如在高强度训练中,多表现为心理持久能力、心理平衡能力不足,担心出现不合格产品而影响训练成绩。这时教师要指出心理因素对训练的影响,指导学生在训练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平衡训练。可以定期举行校内技能大赛,鼓励学生参加社会上举行的技能大赛。

五、综合训练(顶岗实习)

综合训练主要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定岗实习。采用校企合作,例如我们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中联班”。是企业和学校联合办学,培养的学生一毕业直接进入工作。锻炼学生运用所学技能知识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内容上以企业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售后为主。在训练方法上,以学生独立完成训练内容为主,车间师傅为辅。在符合技术要求、工艺要求、安全要求的条件下,允许学生发挥其创造性的训练。在训练中,可以提出增效、降耗、技术革新等指标,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完成综合训练,在具体训练中,根据训练内容不同,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或几个人共同完成训练科目。在综合训练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认识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方式、分析方法和所采取的手段中发现问题进行指导。在科目内容完成之后,学生应当写出“训练实施及分析”报告,作为评定成绩的一个依据,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更好的服务于企业。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熟练程度训练,强度训练,心理训练和综合训练相互之间是一个有机完整的统一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有时彼此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一个由表及里、由低级到高级、反复训练的循环过程。在训练过程中,教师把握住训练要求和内涵,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实施指导。在训练中,教师要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使专业技能训练更具规范化,以适应现代企业生产的需求。

我们西职院为了让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获得装配钳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采取以下措施:校内技能训练安排24周,每个班级配备2名专职实训教师进行指导。这也是我院实训教学的一个亮点。我们培养出来的高职生和技校生的本质区别是:我们的学生是高知识给高技能插上了翅膀,更具有创造性。

体能训练的要求第8篇

关键词:拓展训练;高校体育;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9-0211-02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仅具有健康的体魄已经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强的毅力、直面挑战的信念及社会适应能力在信息化时代十分重要,因此,高校教育必须与时俱进,采用多视角、全方面的教育方法,以便能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体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直面挑战的信念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和内容还存在诸多弊端,难以实现该教学目标。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直面挑战的信念具有重要作用,若能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校体育教学中,既能充实教学内容又能实现教育目标。基于此,笔者对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进行研究。

一、拓展训练的特点

拓展教育与传统体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其将训练目标定义在心理因素和社会适应方面,不是简单的游戏而是一种体验式学习,是在挑战下体验,通过针对性的课程训练,磨练坚强的毅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所以,拓展训练对人的心理、创新、社交能力等方面具有传统体育难以比拟的优势,具有下述几个特点:第一,在体验中教育。拓展训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能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增强自信心;第二,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拓展训练的场地不受空间和具体环境的影响,组织方式灵活多样,强调团队协作,通过从团队中吸取力量,充分体现个人的个性魅力;第三,集组织性、趋味性和挑战性于一体。拓展训练具有严格的教学程序,所设计的每个项目都具有很强的计划性,同时能够通过利用项目游戏的娱乐性、体验性,让学生积极投入到训练中。

二、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一)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具有更高的要求,如完善的人格、健康的身心、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团队意识、创造与创新能力等[1]。然而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运动技能,以教师示范、学生训练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遏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略学生的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仅将知识传授作为最终目的,虽然体育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然而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基于此,开发实践性的体育教学课程势在必行。而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学生自主的训练,能显著提高学生坚强的毅力、抗挫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组织协调及环境适应能力等,因此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二)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

1.高校生追求全面发展是开展拓展训练的前提。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因此现代高校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对新鲜事物十分好奇,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充满幻想,对具有娱乐性和挑战性的体育运动十分喜欢,然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单一、内容枯燥,只注重体育运动技能的训练,不重视学生个人的自我需求,因此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现代高校生的世界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与以往相比具有很大的变化,通过挑战性的体育活动培养团队协作、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是他们的最重要的需求,而拓展训练恰能满足此要求。拓展训练是一项具有娱乐性、挑战性、趋味性的运动训练,组织方式多元化,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单一性、枯燥性,能使高校体育教学过程更有趣、更活泼。改变了传统教师为主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挑战中来,通过体验式学习,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促进高校生全面发展。

2.拓展训练的特点是以高校体育教学为基础。拓展训练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针对性设计的训练活动,内容丰富充实,形式灵活多样,训练活动对于场地、器材的要求相对较低,项目可根据学校体育设施条件灵活设计,很多项目可不用器材[2]。拓展训练部分项目虽然看起来具有危险性,但由于每个项目都是精心设计的,安全系数很高,同时学生训练过程都有严密合理的保护,因此学生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拓展训练的特点和优势十分适合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

3.拓展训练迎合了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达到下述三个教育目标:第一,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面向全体学生;第三,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素质教育强调因势诱导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拓展训练以人为中心,以科学育人为理念,与学校的素质教育目标相符合,而且拓展训练的每个项目都是经过周密论证和实践检验的,遵循当代高校生的发展规律。拓展训练的项目面向高校生,以体育实践为手段,促进高校生的全面发展。而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由于存在种种弊端,难以培养创新型、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拓展训练这种先行后知的教育方式正好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十分必要。

④高校体育资源能满足拓展训练的需求。要有效开展拓展训练,师资和场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高校都有专业的体育教师队伍,这些教师都毕业于专业的体育院校,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高校的体育设施比较健全,场地比较广阔,拓展项目通常场地简单、方式灵活多变,在校园开展十分方便。拓展训练项目所需要的各种设备都简单且便宜,很容易买到,部分教材还可以自己制作,甚至部分项目都不要器材。与传统体育教学器材相比,拓展训练器材简单、功能强大、场地适应性强,极大的节省开支。

三、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一)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高校教育要与时俱进,及时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学校体育更快、更好的发展。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最终教育目标;其次要树立素质教育价值观,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的教育基地,要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发扬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最后要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高校的教育目标要及时根据社会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要体现时代性和创新性。拓展训练对学生人数、项目和时间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实行小班教学,而目前大多数高校难以实现小班教学,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如下尝试:可采用选修课形式;正确认识拓展训练;探索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校内为主,校外为辅[3]。

(二)拓展师资,实现优势互补

师资是拓展训练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然而目前高校能胜任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师还不多,但是由于高校教师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都很高,学校只需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培训,教师就完全能胜任拓展训练的教学工作。近些年来,拓展训练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教师人数急剧增加,高校可聘请专业拓展训练教师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高校也要创造条件为有能力、有热情的教师提供进修机会,加强对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满足高校在拓展训练开展的需求。由于拓展训练不仅仅涉及到体育学科,还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方面的知识体系,高校可邀请相关专业的教师协作担任拓展教师,整合学校资源,便于拓展训练在高校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明确目标,统筹规划

高校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指导开展体育教学,要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要坚持变革和更新。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顺应时代潮流,及时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做出符合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教育理念设计和规划,以便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基本政策支持,给体育教学提供改革、创新的空间。高校要充分重视体育教学对人才的培养作用,大力支持体育教学改革,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构建满足素质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

(四)循序渐进、确保安全

为了确保体育教学改革质量,高校引入拓展训练要循序渐进,分批次稳定进行,不能一蹴而就。高校在引进拓展训练项目时,可以先引进成本低、操作性强、对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项目,可以首先在高校举办体育社团活动、运动会、趣味活动等,如团队战鼓、协同争先等[4],随着拓展训练的持续开展,待到高校各项条件成熟后,再适时引入其他挑战性强、难度高的拓展训练项目,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建立拓展训练专用场地,确保学生在拓展训练时的安全。

(五)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

拓展训练在国内高校开展较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可以参考的实例也比较少,因此高校在开展拓展训练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师资、项目内容、场地等,以确保拓展训练的顺利进行。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开展拓展项目,如公园、游泳池等,这样既能有效开展拓展训练项目,也能节约投入成本,还能让学生更投入到生活中去。除此之外,高校要充分考虑拓展项目的特点,对组织方式、模式、课时数等进行科学规划。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作为新兴起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通过训练能磨练坚强的意志、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以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中去,成为体育教学的有益补充。

参考文献:

[1]邹翔.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趋势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6,(02):34-36.

[2]高明阳.拓展训练在院校体育选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5,(1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