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自然的经济体系

自然的经济体系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11 11:54:08

自然的经济体系

自然的经济体系第1篇

【关键词】劳动价值 生态价值 生态经济价值

一、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

将经济与价值联系起来进行哲学思考,马克思做出了杰出贡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经济与价值的关系真理。从历史的角度来说,马克思的价值论贡献是伟大的,主要在于劳动价值论。当考察当下人类遇到的环境与经济关系问题时,我们发现仅仅以劳动价值论来说明现时代的自然资源、劳动、经济、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远远不够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当时的研究条件和应用条件,重点揭示了微观领域的劳动价值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作出了近似于忽略不计的处理。随着经济学的深人发展和人类经济生活的拓展,经济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劳动范畴。

马克思在其《资本论》(第一卷)中引用威廉·配弟的话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马克思在这里承认了经济财富的全面价值来源在于人类劳动和土地等自然资源。遗憾的是马克思赋予了劳动以价值,却没有赋予土地等自然资源以价值,而仅仅是承认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一个物可以是使用价值而不是价值。在这个物并不是由于劳动而对人有用的情况下就是这样。例如,空气、处女地、天然草地、野生林等等”。使用价值与价值是不相容的关系。

由于自然物的使用价值是无法计量和难以比较的,而经济学基本上沿着数学化的方向发展。长期以来经济学的发展没有重视自然资源,不仅仅是因为其与人类劳动的区别,还因为其不容易量化和比较的特征。自然资源作为一个既没有价值当然也不能以数量进行比较的财富来源,在经济学发展的第一阶段被忽略了。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前人的理论创造,也不能无视现实的要求。立足于现实,从逻辑上说,生态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的补充,二者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我们仅仅从劳动创造价值的角度来谈自然资源的价值是不合适的,因为劳动价值论的学术前提与生态价值论是不同的。比如说,以前人们说自然资源是没有价值的,该结论显然是从劳动价值论出发的。自然资源没有价值,是违背常识的。中国的《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都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现在看来,这些解释都将价值的含义作了狭隘的理解。相反《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把价值的常识理解当作价值的第一含义。"value :quality of bing useful。:desir- able:有用性,重要性,价值”。从常识的角度来说,价值既包括可以数学计量的劳动价值,也应该包括不能数学计量的,如使用价值。在使用价值概念中,汉语构词是偏正结构,暗示了“使用价值也是价值”的理解。由于马克思明确划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所以就造成了学术界对自然物价值的误解。实际上马克思谈到的价值不是“价值”,而是劳动价值,用劳动价值代替价值,有以偏概全之嫌,并且很多事情就说不通了。因为就概念来说,价值的宽泛含义显然不是劳动价值所能涵盖的。但是把马克思理解的价值表述为“劳动价值”,那么自然物的价值就容易理解了:自然物不是人类的劳动创造,没有劳动价值,但是能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所以显然是具有价值的。既然自然物有价值,那么保护环境和节省利用自然资源就合情合理了。要不,说自然资源没有价值,那么就可以浪费自然资源了,这根本说不通。

由于概念使用和理解上的问题,我们误解了马克思,马克思的价值是指劳动价值,不是一般所指的“价值”。从逻辑上说,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应该包括所有的价值形态,如使用价值、交换价值、经济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伦理价值、宗教价值,等等。这样的话,我们在劳动价值之外,就能够承认生态价值的存在了。生态价值的存在证明自然资源和环境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从哲学角度来说,自然资源作为客体满足人类作为主体的各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就是自然资源的价值。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具有价值是我们保护环境的价值前提。没有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的肯定,循环经济的保护环境初衷是不可思议的。

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价值,而且具有人类所不能创造的价值。人类凭借自己的脑力和体力,长期致力于经济财富的创造,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人类创造巨额财富使得人类对自己的创富能力的认识急剧膨胀,人类获得了有史以来最积极的自信心。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能创造一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的创作力不能代替自然界的创造作用。美国科技界启动“生物圈2号”工程,目的是再造一个人类的生态系统,可是最终失败了。“生物圈2号”工程的失败让我们懂得,目前自然界是人类不可替代的生态系统。实事求是地说,迄今为止人类所有的创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人类自己的欲望和要求,在很多的方面并没有考虑到自然界生态循环的规律要求,比如工业流程的孤立设计就与物质、能量的自然生态循环相违背。人类与自然不协调的经济行为破坏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及其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告诉人们,人类应该在自然界面前谦 虚一点,人类经济行为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自然界的规律要求,人类的创造不能取代自然界的创造。人类社会不过是整个自然界系统的一个部分,这个系统的命运不是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要取决于自然界的选择,这就是“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真、善、美多个方面。“真”的价值体现在人类科学研究、模仿自然界智慧等方面。“美”的价值就是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审美对象、影响人类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宗教等方面,其中自然界的经济价值是本文的主题之一。自然界的经济价值绝不仅限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的自然资源价值,比如森林作为木材的价值。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自然界经济价值的发挥取决于生态条件的状况。直接来自于自然界的经济资源同时也是生态资源,同一资源综合地发挥着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生态价值的作用,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不仅体现为自然界对当代人类的价值作用,也包括自然界对人类后代的价值作用。人类后代的命运寄托于现有的自然资源能否有效的保护,也就是说自然资源的生态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保证人类后代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其他价值。生态价值是自然资源的基础价值,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是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生态价值的缺失将大大降低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耕地的沙化就大大降低了粮食的产量和质量。人类的发展不仅是自身种的延续,还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上,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存在有利于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的发挥。

广义而言,生态价值不仅包括自然界对人类的生态价值,还包括人类对自然界的生态价值。自然界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对人类正面的价值作用。人类的思想和行为直接或间接地对自然界—人类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人类对自然界具有价值关系,人类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都体现了对自然界的良好价值。

二、循环经济:创造价值

既然生态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共同构成经济价值理论体系,那么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以及人类创造的劳动价值就是经济价值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也就是说经济系统所涉及的价值类型至少包括生态价值和劳动价值。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主要是三类: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当然与此相应地就产生了三大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价值、资本价值以及劳动力价值。从终极源头来说,资本价值来源于劳动创造价值。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中主要包括两类价值即劳动价值和生态价值。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运作模式,相对于传统经济模式在价值创造方面,必然具有更大的优势。那么循环经济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呢?循环经济作为人类的行为选择,它创造的价值必然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价值,而不是自然界创造的价值。自然界创造的价值集中于人类经济活动开始之前。经济活动开始之后,主要是人类劳动创造价值,无论这种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相比较而言,循环经济要比传统经济更能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循环经济创造价值的主要手段是科技进步和策略智慧。由于科技含量的提高,’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是由人类的复杂劳动带来的。

循环经济中的人类复杂劳动是立足于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目的的劳动。具体来说,包括各经济环节的技术改造、工业流程重组、产业衔接整合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经济环节的微观部分,而是经济运行的宏观系统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和协调。为了发展循环经济,我们要改造工业流程,对工业环节进行技术改造,最终要实现经济系统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的良性对接。

循环经济创造价值,“创造”一词在这里的意思决不仅仅是源头性的产生,还包括价值的储存和转移。在循环经济中,人们的劳动创造经济价值。人类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排放的行为也是劳动,创造的是生态价值。人类的循环经济行为阻 碍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对自然环境是有益的,这反过来又有利于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具有生态价值。当然循环经济创造的价值主要还是经济价值。自然界创造的生态价值在循环经济中被节省、储存和循环,体现在不同层次的生产成品上。人类减少污染排放而产生环境价值,降低了经济发展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相对于传统经济粗放利用自然资源价值的方式,循环经济变相地创造了生态价值。在经济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了 自然资源利用率,就会延长自然资源的存续和保护环境,所以说发展循环经济具有显着的生态价值。

转贴于

具体来说,循环经济创造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原材料、能源开发环节。在该环节,循环经济由于置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提高了自然资源的回采率,避免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开发可再生能源,而避免了由于大规模开发不可再生资源而威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区别和采取不同策略,就是基于循环观念的引人和理解。实际上不可再生资源就是资源循环生成极其缓慢的资源;可再生资源就是循环生成比较快的资源,如风、太阳能等。循环生成缓慢的资源作为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具有维持环境稳定和完整的生态作用,其开采和使用应该降低,否则生态环境将面临较大威胁,人类将难以适应环境的巨大变化。相反,循环生成快的资源具有无限的可利用量,并且大规模利用不影响环境的美丽、完整和稳定,没有明显的生态负面作用,并且充分利用了不断循环产生的大量资源和能源,为大规模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2)工业“三废”的回收利用环节。适度延长工业流程,整合工业布局,对工业“三废”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既提高了单位资源的产品产出率,又减少了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具有增益作用。比如糖厂的甘蔗渣和甜菜渣可以用来造纸,造纸排放的废水可以用作水泥制造。(3)消费品报废后回收再利用环节。随着经济发展,报废的消费品数量日益增大,其占有的可利用资源相当可观,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加强对报废消费品中可利用资源的回收利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比如报废的家用电器,其中有很多零部件具有回收利用的价值,另外像汞等有毒的物质会因为不回收而污染环境。

总之,循环经济是将经济过程的循环与生态系统的循环融合起来,协调经济循环与生态循环,减少两个循环之间的冲突,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三、生态经济价值:循环经济的价值选择

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诞生的背景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传统工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到循环经济经历了一个辩证的发展过程。传统工业经济以“大规模消耗自然资源、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为主要特征,该经济模式具有显着的生态和社会负面效应,从而引发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担心。为了确保人类的经济前景,循环经济模式应运而生。循环经济从微观上说,起步于工业流程的生态设计.如清洁生产,还有垃圾等工业排放物的再利用,但是由于经济属于宏观范畴,其涉及范围远远超过工业工程,在单一的工业工程之外,循环经济发展了不同的工业工程之间的复合设计、不同企业之间的工业工程循环设计,以及不同产业之间的循环设计,最后是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复合设计和循环运作。这个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反映了循环经济由循环工艺到循环经济的发展历史。

循环经济模式与传统经济模式区别的关键在于不同的经济价值观,即在经济活动的价值追求中体现了不同的经济目的。传统经济模式的目的是在不断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生产和销售更多的商品,获取利润,积累财富。由于人们对成本的理解是狭隘的,没有考虑环境成本,所以这样建立起来的经济模式利用了甚至是浪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破坏和污染了自然环境,总之是牺牲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循环经济在传统工业经济的基础上兼顾了生态环境的规律要求,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节约利用,同时减少了排放物,有利于环境净化和可持续发展。

在经济价值观上,循环经济与传统工业经济的差别是明显的。传统工业经济只追求经济价值,没有考虑生态价值等其他价值的意义。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体现了生态价值,这种对多种价值的兼顾使得我们发掘出这样一种价值,即生态经济价值。所谓生态经济价值就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融合的价值形式,是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共生、兼顾的产物。循环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原有经济模式的调整,意味着过高的经济增长会出现减缓甚至是负增长,所以发展循环经济就是暂时牺牲部分经济价值,保护和发挥更大的生态环境价值。这是对过去片面强调经济价值的一种纠偏,纠偏的目的在于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在经济活动中的相对平衡。我们知道健康的必然是相对平衡的,相对平衡的经济活动、价值结构有利于经济长期健康地发展即可持续发展。

传统工业经济单一地体现了经济价值,循环经济不仅体现了经济价值,而且补充体现了生态价值,这是对传统经济的价值结构的有效调整。由此可提出如下问题:有没有一种经济模式单一地体现生态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在比较传统经济与循环经济的背景下提出这个问题是合乎逻辑的,但是从事实的角度来说没有意义。因为经济价值是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价值,取消了经济价值,也就无所谓经济活动、经济发展和经济模式了。

人类现在的经济活动之所以要兼顾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因为经济活动是一个系统,相比较生态系统来说,它只是一个微观的系统,该系统的健康运行要受到其环境的严重制约。经济活动的环境就是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在内的宏观系统。有人说,经济学家把生态环境当作经济活动的一个微观系统来研究,而生态学家则把经济活动当作生态系统的一个微观部分来研究。这话说的是对的,学科研究的视角差异必然造成世界理解的差异。简单比较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谁比谁更宏观,没有太大的意义。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关系本来就不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不是一个谁包含谁的关系。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是一个交叉关系结构,两个系统有一个巨大的重合部分。如果说这两个系统没有重合的部分分别体现了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那么这个重合的部分就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只有这一部分才最有价值,真正体现了这两个系统关系发展的前景,体现了人类对经济发展的期望。

自然的经济体系第2篇

关键词 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生态危机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09)01-0094―05

生态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友好和亲和使之理所当然的成为21世纪最为时髦和备受推崇的绿色经济,也不可避免地成为资本追逐的新的目标和热点。与传统旅游经济一样,生态旅游经济在我国发展十分快速,原先将旅游经济作为发展重点战略的地方政府纷纷改弦易辙,成为生态旅游经济的追捧者,“生态旅游”的标签和幌子随处可见,与传统大众旅游之间的界线日趋模糊,导致生态旅游经济的实践发展逐渐背离了其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要求,偏离了其应有的发展轨道。

1 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具体表现:生态危机

1.1自然生态破坏严重

生态旅游活动的主体生态旅游景区屡遭破坏,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生态旅游资源不断退化。在保护生态与发展旅游的冲突中,如果经济的考虑而非生态的考虑被置于首位,生态遭破坏就是一种必然。有报道尖锐的批评:在一切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框架下,只要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稀有的自然资源保护就成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的旗幡,经济数字的饥渴者和环保意识淡漠的外来者一拍即合。可是,接下来,就是一场生态灾难的从天而降。

需求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程度得到提升,许多正在成为生态旅游开发热点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景区,其相对原始独特的物种和景观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类在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与生态环境产生矛盾,不适当的开发将会导致濒危物种生存环境破坏,对生态旅游环境的干扰也日益严重,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近3年间,被调查的85个保护区内发生违法利用资源的事件2 117起,最多的保护区发生500起,其次分别为226、200、158、156起。

1.2社会文化生态饱受冲击

生态旅游既要保护自然生态的完整,维护旅游地的生物多样性,也要保护文化生态的原貌,保持本土的文化多样性,这也是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和多民族融合的中国来说,“天人合一”的文化生态更是具有弥足珍贵的意义。

遗憾的是,在日渐繁荣的生态旅游经济的强大攻势下,在虚假生态旅游产品鱼目混珠的市场上,文化生态也逐渐沦为牺牲品,许多传统风格正在变异,历史文化遗产面临毁损,人居环境遭到破坏,导致人类文明的永久损失和历史的永远遗憾,虚假的繁荣背后是文化生态的沙化。不可再生性是文化生态的特点之一,如果文化生态遭到破坏,其后果可能不像破坏自然生态那样直接,但却会割断生活的历史文化传统,深远地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1.3经济生态脆弱不堪

生态旅游供给者的鼠目寸光,使得生态旅游更多的是被当成一种标签和市场上招徕客源的幌子,以迎合旅游者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有些企业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利用生态旅游概念上存在争议的机会,在主观上有意识地曲解生态旅游含义,造成虚假和泛化生态旅游产品泛滥,损害企业形象和声誉,诚信缺乏,增加企业社会成本。虽然,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这种做法一时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但是这不仅对旅游者产生了误导,还严重损害了当地的声誉,造成环境的永久性破坏,不利于当地旅游经济的长远发展,更有悖于生态旅游发展的初衷。正如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所说,“不能把生态旅游看作是一时流行的时尚或者是骗人的把戏,而应当把它看作是发展未来旅游业的有生力量”。

一旦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市场失去信心,那些坚持生态旅游原则的真正的生态旅游提供者,也会受到牵连,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于是,这部分生态旅游提供者要么退出市场,要么随波逐流,不再经营严格的生态旅游产品,生态旅游者也无需用生态旅游的标准来要求和约束自己,生态旅游经济的市场基础从根本上产生动摇,导致整个市场萎缩和崩溃。

1.4精神生态贫乏苍白

生态旅游提供者和生态旅游者普遍缺乏生态伦理,生态旅游提供者失却了发展的核心理念,在自然生态利益和社会经济利益的权衡中舍本逐末;生态旅游者迷失了精神归宿和家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成为空谈。

在传统的经济中心发展模式指导下,生态旅游提供者普遍的做法是把经济利益作为追求的唯一目标,置生态和环境成本于不顾,经济利益总是凌驾于生态利益和社会利益之上,在生态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缺乏先进模式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没有体现生态旅游应有的内涵和精神。

在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一部分所谓的生态旅游者没有达到严格的生态旅游者的高度,他们的行为与一般的大众旅游者并没有根本的区别,习惯于在旅游活动中维护自身的利益,追求最大化的满足,把自己作为自然的主宰来看待,在旅游过程中割裂自身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和生态环境进行随意的践踏和破坏,将旅游需求的满足建立在损害自然生态的基础上,在旅游者身上体现为渴望环境美、生态美的心态与随意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2 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原因探寻:生态反思

2.1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理论反思

生态旅游经济的社会经济功能,体现了生态旅游经济的社会属性和经济本质;生态旅游经济的自然生态功能,体现了生态旅游经济的自然属性和生态本质,正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生态本质与经济本质的有机统一,才构成对生态旅游经济性质的全面认识,也即生态旅游经济是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三位一体的经济,是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三位一体的经济。

2.1.1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本质思考

生态危机的出现,说明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中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出现了割裂与背离,人类将生态旅游经济系统视为一个孤立的经济循环,切断了其与自然生态系统的联系,在封闭的经济系统内寻求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其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在生态旅游经济复合系统中,既存在自然生态关系,又存在社会经济关系。两者之间如果能够结合与统一,生态旅游经济就得以健康持续的发展。如果将两者割裂,使其背离,就会陷入严重的生态危机。当前出现的生态危机表面上看是由于虚假和伪劣生态旅游产品过多过滥所造成的,而实质上,虚假和伪劣生态旅游产品的出现正是生态经济关系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是由于传统经济学所曲解的生态经济关系,即自然生态与社会经济割裂背离的关系所致。可以说,上述系列的自然生态危机、社会生态危机、经济生态危机以及精神生态危机,归根到底就是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危机。

2.1.2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思想根源

工业革命以来,经济人假定一直被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经营管理实践视为不可动摇的“金科玉律”,追求最小的预付资本获得最大的利润,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最大化,是社会经济运行的唯一目的、内在动力和最高原则,因此,局部的发展损害整体的发展,眼前的发展剥夺长远的发展,自身的发展危害他人的发展,牺牲生态环境谋求经济发展,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人类经济社会存在与发展的生态代价和社会成本远远超过收获的正效益,人性、社会和企业都呈现出某种扭曲和病态。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保护生态的初衷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自然生态关系和社会经济关系的协调发展是保证生态旅游经济健康运行并行不悖的两条主线,当自然生态关系的地位不断弱化,必然难以与不断强化的社会经济关系保持平衡,使生态旅游经济关系濒临断裂的危险。

2.2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现实反思

2.2.1经济关系超越生态关系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不协调

(1)生态旅游经济定位的错位。生态旅游不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发展不能“唯利是图”,这都是由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所决定的。然而,在许多生态旅游规划中,生态旅游经济都被不当定位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片面夸大生态旅游的经济作用和强调经济功能。

生态旅游经济定位的不当使得借生态旅游开发吸引外来投资成为政府部门的一项主要任务或政绩工程,而“生态”的含金量也使外来资本对此具有强烈的兴趣。于是,以货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资本具有超越一切意志的力量,成为测度地方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规模的手段,产值、利润、税收成为政府、企业和个人追求的主要目标,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关系在资本的作用下被掩盖,代之以单纯的经济关系。人们关心的只是在社会经济过程中,如何实现人的劳动价值及交换过程的公平性,对于在生态旅游产品中凝聚的“自然”劳动或生态价值及其开发利用的公平性却很少问津,这正是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关系失调的主要原因。

(2)对生态旅游经济的索取无度。城市环境的污染,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生态”成为风行的字眼,对生态产品的需求空前高涨,能够实现人的身心解放的生态旅游产品更是成为市场新宠,膨胀的生态旅游需求刺激了生态旅游供给的不断增加。尽管在理论上,生态旅游只是一个规模有限的细分市场,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并非所有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都是严格按照生态旅游的标准进行的:生态旅游的需求者以“非生态”的消费方式影响着生态系统,生态旅游的供给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以“反生态”的生产方式破坏着自然生态。生产和消费的叠加对自然生态系统施加了巨大的压力,于是生态旅游景区不堪负荷、人满为患的现象屡屡发生,造成资源退化甚至是景观的消失,对生态旅游产品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生态经济系统的承载力。可见,在生态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较量的过程中,生态利益被忽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经济利益被无限的放大,直接导致了生态旅游经济关系的不协调。

2.2.2利益主体矛盾冲突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不和谐

在生态旅游经济所涉及的各利益主体之间,各自追求的目标存在一定的冲突,其中最明显的表现为生态目标与经济目标的冲突。

(1)生态旅游提供者。生态旅游产品虽然被生态旅游提供者时常挂在嘴上,但是真正遵循生态旅游原则提供生态旅游产品的企业却不多,在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发生冲突时,很少有企业能够放弃眼前利益去维护生态。所以现实中生态旅游只是被演化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手段,很多旅游企业通过“刷一层绿漆”来迎合市场的需求,获得竞争优势。开发商狡猾地利用“生态旅游”这个时髦词,其目的是为了中饱私囊,他们以利润最大化和自利为主导思想,投其所好地讨得客户的欢心,吸引旅游者,并没有将环境保护和当地收益放在首位。

(2)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者的“经济”目标不在于物资财富的增加,而是生态旅游活动为其提供的“消费者剩余”,在许多游客心中,消费者剩余主要是由消费者所获得的生态体验以及经济成本所决定的,至于旅游活动可能会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考虑甚少,所以,他们往往忽视生态保护的基本前提,却希望获得更完美的生态体验。

(3)生态旅游社区。受历史条件影响,我国很多生态旅游社区都是较为贫困落后的地区,对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十分迫切,当他们觉得外来资本和开发行为能够给他们带来物质条件改善时,对于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保护就自觉或不自觉的让位于经济开发。

2.2.3生态旅游经济发展的外在压力导致生态旅游经济关系不可持续

生态旅游经济的失调和生态危机的威胁并非全部来自生态旅游系统内部,也有来自生态旅游经济系统以外的破坏。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运行不是孤立的,它也会受到其他形态的经济系统的影响,也受到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比如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就有可能受到工业化增长的污染,而这种污染与生态旅游活动并没有直接联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是生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但是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对发展经济的要求十分迫切,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既可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来实现,又可以其他方式如水电开发来获得,由于后者的经济效益见效更快,那么对后者的倾向性将会使得生态旅游经济的自然基础面临毁灭性的破坏。

在四川,一场争夺西部地区各流域水电开发权的“跑马圈水”运动,在各大电力、投资等利益集团之间愈演愈烈,在强势的利益驱动下,一个个水电项目的上马迫使部级自然保护区、部级风景名胜区、原始森林和濒危生物保存栖息地等作出让步,此时,一切关于中国西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话题和国家法律法规都显得那样软弱和苍白无力。

3 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解决思路:生态和谐

3.1构建和谐的生态旅游经济关系

生态旅游经济发展中逐渐显现的生态危机已经暴露出这样的问题:在生态旅游经济复合系统中,不仅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人与人的关系失衡,而且自然生态关系与社会经济关系也发生割裂和背离,因此,当人类迈入以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为特征的新经济时代,人类必须对以往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关系的发展观念、经济理

论和管理实践都开始进行反思,使扭曲的生态经济关系回归理想状态。

生态旅游提供者、社区、政府和旅游者等利益主体既存在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又生活于社会经济系统中;他们既与自然生态发生着开发、利用、保护、投入、储存等关系,又在社会经济系统中彼此之间发生着合作、竞争、参与、分享、互补等关系;他们既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主体,也是自然生态关系的主体;交错的社会经济关系和自然生态关系形成了生态旅游经济关系,割裂其中任何一种关系,生态旅游经济关系链条都有可能断裂失衡,甚至威胁到生态旅游经济系统的正常运行。

3.2构建内生化的生态旅游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内生化,就是将传统增长理论中作为外生变量处理的一些因素放到增长模型里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自然生态要素对于生态旅游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共识的时代背景下,将自然生态要素纳入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分析框架更是必然。

生态要素既是生态旅游生态经济价值的承担者,也是生态旅游消费的自然基础,既是生态旅游生产发生的物质基础与先决条件,也是全人类生活的共同的前提条件,没有自然生态,就没有生态旅游经济整体发展的生态环境。

因此,具有可持续意义的生态旅游经济的增长,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建立在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对生态旅游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变革在大众旅游经济中“高污染、高消耗、高投入、低质量、低效益、低产出”的旅游生产和消费模式,减少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生态压力。

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基础之上的,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稳定持久的供给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构成生态旅游经济增长的物质条件,而且成为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约束条件。因此,生态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以生态旅游资源为基础,与生态旅游环境相协调,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在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时,要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补偿和投资,对自然生态系统进行保护、恢复和更新,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保持完整的持续的秩序和良性循环,使自然生态过程和社会经济过程内在统一。

3.3构建协调的生态旅游经济管理体系

3.3.1 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管理

生态旅游经济的宏观管理应该在社会、经济、文化、自然与人类自身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兼顾公共服务、综合福利和生态保护的价值取向,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角度来处理、协调和解决在生态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政府的主要任务在于:第一,通过制定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划、加强生态伦理道德教育、完善生态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保障来统筹生态旅游经济的宏观发展;第二,在扶持生态旅游经济的发展、保障生态旅游者的权益、严格生态旅游的准入制度、推行生态旅游认证的基础上,努力遏制生态旅游的泛化现象;第三,政府还要制定促进生态旅游经济和谐发展的配套政策,包括经济政策、生态环境政策和社会文化政策,实现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文化生态的协调发展。

3.3.2以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管理

(1)生态旅游景区的绿色管理。生态旅游景区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森林公园以及生态实验站,属于自然和人文生态环境敏感区,旅游经济的发展极易对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在生态旅游景区建立一种合理有效的旅游发展和管理模式,最低限度地减少生态旅游经济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是生态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实现生态旅游景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三位一体相互协调的一条重要途径。

(2)生态旅行社的绿色管理。杨桂华等(2000)提出了生态旅行社的提法,并将其作用概括为以下三点:旅行社是生态旅游经济各项产品的组织销售者;旅行社是生态旅游者和生态旅游企业之间的媒介和协调者;旅行社是生态旅游者顺利完成生态旅游计划的执行者。生态旅游旅行社在组合生态旅游产品时,为保证产品的绿色质量,要按照循环经济和绿色标准要求,择优选择各类旅游要素供应商,建立全面覆盖的对生态负责的绿色旅游供给网络。目前,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产品并未完全为人们所认识和了解,尤其是生态旅游产品的教育功能,很多旅游者还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因此旅行社有责任在推介其生态旅游产品的过程中,使旅游者从中受到生态教育和启迪,让旅游者了解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旅游活动的重要原则,也是游客在旅游中应该遵循的规范。

自然的经济体系第3篇

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法律只不过是经济关系的记载和表述,是直接将经济关系翻译为法律原则。这是一种经济法律观。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更要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才是更好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其实,并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是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为相对于经济来说,自然资源环境更为基础,它是经济基础的基础,对经济基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自然资源环境是体,经济是用,经济只不过是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占有、开发、转化和利用。一般说来,有什么样的自然资源环境就有什么样的经济,没有自然资源环境作基础,经济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经济就犹如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人们应深刻地认识到自然资源环境这一终极基础对于上层建筑包括法律等的决定作用,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观念变革为自然资源环境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经济法律观,片面地强调经济对法律的决定作用。它把自然资源环境简化为经济,把经济视为唯一尺度,目中无它。只有具有经济价值的自然资源环境才值得考虑,舍此,都是毫无经济价值的东西而不屑一顾。如此势利地看待自然资源环境,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短视性,因为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无价值的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并非人们认为其没有经济价值就真的没有经济价值,也并非它们在当下没有经济价值就永远没有经济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歧视破坏了自然资源环境的整体性和和谐性,破坏了生态系统,使其不能内在平衡、生生不息。这种经济观貌似经济其实很不经济,是竭泽而渔、釜底抽薪,严重地损毁了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源。

由于现代经济主要是市场经济,所以现代经济法律观主要是市场经济法律观。市场经济是一种逐利经济,它追逐利润的极大化,极大化的普遍方式常常是对自然资源环境只索取不保护,或者采取排污等方式把成本转嫁给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经济使人更加见钱眼开、利令智昏,更加无视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在优胜劣汰的铁律下,不进则退,它迫使人们永不知足、永不停歇地去开辟市场、创造市场,商品不断地更新换代,有的是“换汤不换药”,导致物事频仍,快速折旧,未尽其用,如电子产品等就是如此。这不仅很不经济,而且严重地危害自然资源环境,既浪费自然资源环境,又污染自然资源环境。市场经济是一种效率经济,它使人大干快上、急功近利、甚至揠苗助长。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超越了自然资源环境的自然进程,超过了自然资源环境的承载程度和修复能力,直接导致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对立和矛盾。这种经济效率导致自然资源环境的衰退、枯竭,看似效率实乃速朽。市场经济是一种科技经济,与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等相比,它最具科技含量,也最有威力征服和改造自然资源环境,它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前所未有,自然力量已不敌科技力量。严格说来,自然资源环境的破坏就是从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开始的。

这种无视、破坏自然资源环境的经济观,与生态观是严重对立的,不但很不经济,而且从根本上侵蚀了经济的基础,使经济发展不但不可持续,而且前功尽弃。必须实现从经济观向生态观的变革。生态观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提供了持续的源泉。目前,人们不仅认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而且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人们的世界观从经济观向生态观的变革,相应地也要从经济法律观向生态法律观变革,对法律制度不仅甚至主要不是经济分析和效率追求,而是生态评价和生态预防,为此需要对法律制度进行全面和重大的变革,让法律制度生态化,用清新空气驱逐法律身上的铜臭气味。不是经济观而是生态观才是科学的法律世界观。

二、从见人不见物到见人亦见物

马克思主义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在分析经济关系时见物不见人。①但庸俗的马克思主义者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在分析经济关系时,甚至在分析一切问题时都见人不见物,以为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人的根本,才是深刻入理。但任何极端都是片面的,真理往往在两极中间,分析问题的真确方法是见人亦见物。因为人是一种物质性存在,根本就没有无物之人和无物之人与人的关系,人的独立平等、权利自由等都建立在物的基础之上。物之如何直接决定着人之如何,物之不存,人将焉附?物之不见,焉能见人?不见物,就不能见人。由于见人不见物,目中无物,人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无物的世界,只剩孤零零、光秃秃的人,不依于物的人;人是万物之主宰,自然资源环境只是人所主宰的对象;一切为了人,为了人,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人定胜天。但“物极必反”,人怎样对待物,反过来物就怎样对待人。人们没有把自然资源环境放在眼里,自然资源环境又怎么可能把人融入其中?人不尊重和保护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又怎么可能尊重和保护人?可以说,目前自然资源环境的破坏以及它对人类的报复,正是源于长期以来的见人不见物、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极端漠视。

要尊重和保护自然资源环境,就必须实现从见人不见物到见人亦见物的重大变革。物是人之所依,物是人与人之间的牵线人和黏合剂,人与人的关系,几乎都是以物为媒介的社会关系,在商品交换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几乎没有无物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随着物的丰富发展而丰富发展的,由于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物不同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物,这直接导致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同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后者之物远比前者之物丰富复杂,从而决定了后者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远比前者之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丰富复杂。要认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不能就人论人,而应透过物去看人,以物度人。物是人类认识自己的一个基本视角,一面镜子,见物以见人,这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里的物不是一般的物,而是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的栖身家园、衣食父母、生存基础和发展前提。自然资源环境的上述性质决定了,一切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都是在自然资源环境中得丧变更的,立足其中才有客观真实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人类根本不可能无视自然资源环境,充其量只是对它熟视无睹。无视、破坏自然资源环境,人类就会迷失家园而无家可归,就会无处安身立命,就不能生存发展。自然资源环境不是一般的物,它不仅是先决性、客观性的存在,而且是拟人化、意志化的存在,因此人们不能像对待一般的物那样对待自然资源环境。人怎样对待自然资源环境,反过来自然资源环境就怎样对待人,这种反作用力使得理性的人不敢慢待自然资源环境。自然资源环境是人类认识自己和检讨自己的一面镜子,人怎样对待自然资源环境是人性、人的德性的试金石,自然资源环境演化史构成了人类的道德谱系。自然资源环境教育了人,教育人类必须善待自然资源环境,善待自然资源环境正是善待人类自己。人们正是在不断改善对自然资源环境的态度和关系上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的,如从“天人相参”到“天人相斥”,再到“天人相睦”,最后实现“天人合一”。①在这些演进过程中,人才真正成之为人。见人亦见物,才能实现自然资源环境法的最终目标———天人合一。

三、从部门法到基础法

自然资源环境法作为一个部门法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事情。在我国直到不久前才刚刚将其忝列为十六门核心课中的最后一门,这还得益于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我国的“五大建设”之一的基本国策。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自然资源环境法仅仅是一个法律部门,并且是一个新兴的、一直处于边缘状态、只是随着自然资源环境问题严重起来才日益受到重视的一个法律部门。这是对自然资源环境法的极大误解。其实,自然资源环境法不仅仅是一个法律部门,它还孕育着、体现为一套与传统法律部门及其所构成的法律体系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调整原则,集中地说就是生态观。哲学的意义在于其普遍性,法哲学的意义在于其普适性,自然资源环境法哲学的意义在于它为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提供了值得广泛借鉴和普遍遵循的生态观。生态观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所面临的自然资源环境困境的理性反思、时代精神和必由之路。生态观已成为当代人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也应是当代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最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正因为自然资源环境法为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提供了生态观,为其他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成为许多法律部门及其法律体系的共同基础,所以自然资源环境法已由部门法升华为基础法。

自然的经济体系第4篇

关键词 国民经济核算 资源环境 绿色GDP 可持续发展

一、传统GDP核算实证及其弊端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关键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主要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是否良好。GDP的衡量方法主要包括收入法和支出法,前者指的是利息、工资、利润等要素所有者收入的汇总数,而后者指的是投资品、消费品、净出口等要素所有者支出的汇总数。这些对于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在新时期受到了一些经济学者的质疑,因为这一核算体系并没有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纳入考虑范围内,所以存在一些弊端。

(1)传统GDP核算实证无法体现出自然资源所做贡献。其主要根据市场交易的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程度和经济增长速度,却忽略了自然资源,如土壤、水、大气等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因为自然资源也参与了市场交易。所以传统GDP核算无法衡量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造成的损失和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即这一体系不能很好地反映经济发展、资源削减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

(2)传统GDP核算实证没有反映社会福利状况。传统GDP指标只是表现经济发展的总量,但没有考虑到经济总量的提升过程也伴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和自然资源消耗。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高级经济学者罗伯特・雷佩斯研究发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能会随着水体恶化、野生动物灭绝、森林滥砍滥伐、土地侵蚀、矿产资源耗竭等资源环境问题的产生而稳步上升。所以传统GDP不能较好地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真实社会福利状况。

(3)传统GDP核算实证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情况。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并没有被纳入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的影响因素中,而资源削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也能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所以经这一体系核算出来的事实和数据有时会很荒唐。下面以洪涝灾害为例,洪涝灾害肯定会给人们带来生命财产损失,但是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并没有将这些生命财产损失统计在内,而且由于其将灾后重建的各种投入统计在内,反而导致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估,使得人们忽略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只看到了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

二、绿色GDP的产生及其发展现状

(1)绿色GDP核算实证的产生。随着20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兴起,各国对环境资源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弊端的不断暴露,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于20世纪中叶开始将环境因素和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考虑范围内,同时将生态破坏、资源削减以及经济发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用以全面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环境经济的发展变化。考虑到传统GDP核算的弊端,他们对传统GDP核算指标进行了修正,并且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恢复费用,自然资源的损耗价值以及生态环境的降级成本从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扣除了。1993年,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出版的《综合环境和经济核算手册》(SEEA)中正式提出了绿色GDP这一概念,并且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理论,初步提出了绿色GDP的核算实证办法,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统计标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在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中的衡量方法。

(2)绿色GDP核算实证的发展现状。随着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的建立,各国政府、经济学者以及国际组织对其核算指标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以政府的名义的绿色GDP核算结果和各国公认的绿色GDP核算实证模式。目前,对于绿色GDP的核算实证办法,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1)修正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这种观点认为传统GDP核算实证体系无法反映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因素对经济总量的影响,需要通过修正的手段来使其反映出环境、资源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基于看待问题角度的不同,对传统GDP的修正手段有计算福利GDP和计算绿色GDP两种。这两种修正手段很容易得到人们的理解和接受,但是福利GDP或者绿色GDP都只是单一的绿色经济总量指标,并且只考虑到了社会福利、环境资源对可持续发展的测度,而忽视了不同环境资源要素与不同社会经济活动的对应关系。所以这两者都有局限性,受到了经济学界专家和学者的一些批判。2)建立卫星账户。现阶段,经济学界专家提出了“国民大核算体系”(SNALS),即“一种心、三纽带、四卫星”。具体来讲,就是基于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框架,通过卫星账户(即从属体系)形式将价值化和实物化的环境因素、资源因素、人口因素和科教因素纳入到SNA体系中,从而提出了修正的宏观经济指标。其中,“四卫星”指的是环境资源核算实证、社会人口核算实证、国民经济核算实证以及科技教育核算实证这四个相互独立、平行和互补的核算实证体系。而“三纽带”指的是“社会人口―经济一体化核算实证体系”(SSEA)、“生态环境―经济一体化核算实证体系”(SEEA)和“科学教育―经济一体化核算实证体系”(STEA)。国民经济大核算体系(SNALS)的建立不仅有效拓展了GDP核算的范围与规模,而且较好地将社会经济活动与资源环境、科学教育、社会人口等因素联系起来,从而体现了资源环境、社会人口和科学教育等因素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现阶段,SSEA和STEA两种体系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而且SEEA体系也只是初步建立,但是“国民大核算体系”(SNALS)至少表明了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绿色GDP核算体系发展建议

(1)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概念。要想在全社会范围内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从根本上改变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评价方式,走循环经济之路。另外,重视对生态损失、环境污染以及环境保护价值化计量方式的研究,并且将其纳入干部考核标准和国家统计标准中。

(2)加大政策、法规、法律的支持。为了进一步推行绿色GDP核算体系,应建立、实施和完善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例如,制定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的推行办法,并将绿色GDP指标纳入到环境会计和审计制度,以便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顺利推行。

(3)完善相关评价标准。作为一项崭新的核算体系,我国绿色GDP核算实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基础性研究,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相关评价标准和评审标准;另一方面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核算实证经验,结合国内具体实际出发,在反复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实证体系。

四、结语

绿色GDP是用来评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综合指标,其追求的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但现阶段“国民大核算体系”(SNALS)还处于探索和研究阶段。所以,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绿色GDP的核算范围、分类标准和指标设计等问题。

(作者单位为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艳春.绿色GDP核算方法初探[J].北京统计,2003(4):31-33.

自然的经济体系第5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系统;生态哲学;技术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吸收人类在发展问题上的思想精华、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分析我国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形势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并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哲学各个领域,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重大的实践问题。本文从科技哲学视角解读科学发展观,以便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一、科学发展观中的系统哲学思想

(一)科学发展观的系统性思维

在2004 年7 月两院院士大会期间指出:“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这向系统科学家们提出了新的课题。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是由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组成的一个相互依赖、互动发展的大系统。系统中各元素都应遵循“游戏规则”,“依法行事”,任何“叛逆”行为都可能造成系统局部失衡或整体灾难。科学发展观以系统观念为基础,将系统的观点引入社会发展理论中,摒弃了把经济增长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甚至是唯一内容的思想,把经济的增长、环境和社会都纳入“发展”的内容中,体现的是大系统观,蕴涵深刻的系统哲学思想。

科学发展观作为成熟的、系统化的思想理论,表现为其内在思想观点方面的多方面展开。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 先后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建起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思想是贯穿其中的主线, 处于统领地位。其他方面的战略思想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子系统,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思想,正确揭示了社会及其发展的整体性特征。它将全面的观点引入到发展观中,摒弃了以往发展的狭隘性、单一性和片面性,不仅把社会看做是有机整体,是物质世界中的一个高度复杂与特殊系统,而且把社会系统与其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联系起来,当做更大的“社会―自然”系统。科学发展观强调,既要经济,也要政治、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既要有经济的增长和财富的结果,又要在民主、法治、人权保障、生活质量、财富分配、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向前推进。

(二) 科学发展观的协调性思维

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之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基础上的协调性,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全局的、整体的和根本的发展。作为其特点之一的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在开发利用自然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协调”从发展的结构上要求实现社会系统和自然系统之间, 即人口、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系统之间的协调;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子系统内部的协调,从而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科学发展观。传统发展观的特点之一是非协调性,科学发展观看到了社会发展作为系统其内在要素的关联性,强调了发展的协调性,要求“社会―自然”统一以及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巨大系统,包括资源、环境、经济、人、社会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相互协调、统筹兼顾,才能实现整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自然观思想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在生态哲学基础之上,体现了生态哲学的精神实质,蕴涵着深刻的生态哲学思想。传统的发展观把发展生产、发展经济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把追求经济发展和生产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这种开发式生产,只求索取,而不考虑反哺和再生,这种缺乏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无形中造成了代代之间的不公平,也造成了同代人之间的不平衡,引起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深刻体现了生态哲学思想。生态哲学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该同自然共生同长,共生同荣。人类应该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合理规划自然资源的保护,约束自然资源的使用,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不能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在经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维护发生矛盾时,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子孙后代,不做那些得益于现在而不利于长远的急功近利的事情,更多地考虑一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科学发展观充分表达了的生态哲学思想。

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经济发展的长期和短期利益结合起来,认为发展既不能简单地与增长画等号,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向自然索取。若我们不顾生态规律,一味掠取自然资源以获取眼前经济效益,这个经济效益将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而递减,直至不再有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这种发展经济的做法不能保证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不能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提出“五个统筹”,其核心理念就是追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人类自身的进步,也使自己能够更加认识自然存在的价值,从而对自然产生敬畏,更好地保护和建设自然。经济发展要走低消耗、高效益的路子,同时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不仅要从自然中获取经济发展的各种资源,而且要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治理和建设,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就融入了建设自然的自觉,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态度保护、建设和利用自然。同时,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科学发展观确立“以人为本”的观点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然观思想。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盟,把自然当成我们亲密的朋友善待和敬畏,停止对大自然的掠夺式开发,终止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共同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以人为本”的观点,提倡关心人类的整体利益和终极价值,但也同时承认自然的利益及其内在价值,这就把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1 人民日报,2004-06-03

自然的经济体系第6篇

 

1循环经济学的内涵

 

目前普遍认为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生态经济,因此,并没有把循环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宄。例如,诸大建认为,在传统经济模式下,人们忽略了生态环境系统中能量和物质的平衡,过分强调扩大生产来创造更多的福利;而循环经济则强调经济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和谐,着眼点在于如何通过对有限资源和能量的高效利用,如何通过减少废弃物来获得更多的人类福利,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奈民夫。那顺、梁继业和邢恩德认为“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排泄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这门学科称为“循环经济学。徐大伟和王子彦通过梳理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和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对循环经济的理论贡献,指出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基础应该是兼具微观、宏观和宇观思想的、以‘生态一经济一社会’三维复合系统的矛盾及其运动和发展规律为研宄对象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其文章认为“循环经济学”这一名词是由吴季松提出的。而吴季松认为“系统论与生态学是循环经济学的两大支撑”,“循环经济的核心在于要像生态系统中一样,建立起经济系统中的循环组分;与生态经济学同一理念,但研宄及措施更为具体”。

 

从已有的有关循环经济的文献可以看出,循环经济学的研宄对象就是循环经济。而对于循环经济的定义也存在不同的见解,目前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的探讨可以归纳为三类观点:第一类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定义循环经济,主张人类的经济活动要遵从自然生态规律,维持生态平衡;第二类是从生产的技术范式角度定义循环经济,主张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使生产过程的技术范式从“资源消费—产品—废物排放”开放(或称为单程)型物质流动模式转向“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第三类观点认为“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但是,不管从何种角度来定义循环经济,都承认“3R”原则是循环经济的三项基本原则,也是循环经济论点的最为显著的内容。循环经济区别于传统经济的根本在于“循环”: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转的线性经济系统,而循环经济则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一个闭路循环系统。因此,不妨将循环经济学定义为以“自然—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系统为支撑,研宄在既定资源存量、环境容量、生态阈值综合约束下,以缓解资源、环境、生态问题为目标,运用经济学方法研宄物质流、能源流的运行机理、方式、技术、效率、机制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1循环经济学是以“自然一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视角为研宄的切入点

 

当前的经济学研宄对象业已从经济系统本身的一元思维拓展到“自然一人类社会”二元思维,但是,“21世纪的主要矛盾由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单位劳动力带来的经济增长)变为需要大幅提高自然资源生产率(单位自然资本带来的经济发展)”。而这一过程的实现,更需要通过在区域系统运行的不同产业之间、同一行业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与能源交换。因此,循环经济学中的空间概念,将跨越生态系统、资源系统、环境系统以及各个产业内部系统和产业系统之间,以及社会一经济系统,而在更为广泛的空间内寻求物质流、能源流配置效用的最大化。

 

1.2循环经济学是深层生态学的应用与发展

 

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认为两者是性质截然不同的生态思想,这种本质上有别的观念反映在当代生态运动的具体行动中便有了完全不同的现实主张。例如,在解决污染问题上,浅层生态学通常的做法是,用技术净化空气和水,缓和污染程度;或用法律把污染限制在许可范围内;或干脆把污染工业完全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与此截然相反,深层生态学从生物圈的角度来评价污染,关注的是每个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生存条件,而不是把注意力完全集中于它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方面R。由此可见,循环经济学不是一个解决局部或部分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经济科学,而且从更深层次的问题揭示、更大范围的系统设计、更为有效和长久的解决措施方面,来提升“自然一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系统的运行效率。

 

1.3循环经济学的研宄目标是着重借鉴经济机制与杠杆,合理组织资源利用、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与保护

 

其中也要考虑这一过程中的经济成本。例如,仅仅从资源循环利用来看,循环利用的次数越多越好。但是,如果考虑到每一次循环,都需要添加额外的能源与物质,比如附加的机器、运输的基础设施等,则就需要合理确定不同生产流程、工艺或资源、环境、生态条件下这一循环利用的程度。

 

1.4循环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应用经济学

 

从技术经济学角度看,循环经济实际上是一种技术范式的革命。目前一些分析十分注重将技术经济的分析应用到循环经济研宄的具体领域。当然,循环经济学的研宄并不限于技术层面、自然系统层面,而要寻求有利于形成循环型经济模式的社会经济制度。

 

2循环经济学与生态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的异同

 

循环经济学的研宄是以“自然一人类社会一空间”三维系统为支撑的,而自然系统又是由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及自然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这四者之间不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还是同一自然界的不同表象,从而又是相互区别的。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性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可再生性和资源禀赋,由于资源贸易的发展,使得自然资源的区域约束性相对减弱;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主要在于环境容量;自然灾害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灾害发生的风险程度;自然生态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主要表现在生态阈值。由此可见,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自然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约束性和影响途径是不一样的。

 

依据自然界及其组成系统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自影响,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学科体系。自然资源经济学是以资源持续利用为基础,研宄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资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经济学则是以环境容量为基础,研宄人类社会系统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生态经济学则是以生态阈值为基础,研宄人类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相互关系的学科。

 

当然,如果从大资源、大环境、大生态的概念出发,则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又是重叠和交叉的。例如从大资源的角度出发,则不仅研宄自然资源,还研宄社会资源,当前一些资源经济学的研宄内容就是这样的。除此以外,还可以将自然环境理解为环境资源,将自然生态理解为生态资源,从而扩大了资源经济学研宄的范畴。还有即是从大环境的角度,将资源、生态纳入环境系统,并将其作为环境经济学的研宄内容;也有的将资源、环境纳入生态系统范畴,并从大生态的角度来研宄生态经济学。这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之间所存在的本质区别。

 

对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研究对象的划分可以看出,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可以涉及到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的相互内容,因此,需要综合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三门学科的内容来加以分析与研究,这就需要产生一门新的学科。这门新的学科就是循环经济学,其从资源集约利用、环境污染最小化以及生态循环利用三个角度来实现经济运行过程中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生态效率的统一。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学是一门有别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新兴的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相互关系及其所引起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它是从经济学角度来全面、系统地描述人与自然关系及其演变过程与规律的,一旦形成为成熟的学科体系,其将高于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反过来还可以引导这三门学科的发展。

 

3循环经济学研宄视角的比较与发展趋向从当前我国对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来看,其研究视角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3.1技术流程分析

 

这主要是从事技术科学的学者,将循环经济的理念与思路引入到生产流程,并通过对生产流程过程中资源投入、循环利用及污染排放的分析,提出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工程流程或技术建议。例如,有学者以产品生命周期为依据,按照物质守恒定律,针对产品中所含的某一元素或某一稳定混合物,研究其基本规律。图2表示产品产量变化情况下,资源效率与循环率之间的关系,该图表明,提高循环率是提高资源效率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产品产量保持基本稳定或产量下降的情况下,资源效率有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但是在产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循环率对于资源效率的增长要小得多[10。从这一研究可以看出,资源效率与循环率之间的关系Fig.2Therelationbetweenresourceefficiencyandrecyclingrate资源利用效率与循环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完整的或真正经济学上的效率;对于产量持续增长情况下循环利用效率对于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要小,这也是一个假设,有可能在资源环境价格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即便扩大产量,其生产者也是注重资源集约利用,从而改进生产流程,促进循环利用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高。而且,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里还需要考虑不断增长方式的成本与效益,如引入新的生产流程与工艺以提高循环利用效率所需要的投入及预期产出。对于企业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来看,要对比分析采取循环技术和新能源的长期成本和短期成本,从而确定循环技术的可行性。

 

3.2深层生态分析

 

这主要表现在区域循环系统(如循环农业、循环工业等)的构建方面。例如,在生态工业园中有些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可以进人大循环的,因此还应建立把使用后的产品进行回收、加工和处理的企业。这样,在生态工业园中,既有中、小循环,又有大循环,如图3所示,在a、b、c、d、e、f阶段,企业A',B',C'分别承担企业A,BC的产品使用报废后的回收、加工和处理。然而,按照深生态学建立生态工业体系实现收益分享、共同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存在资源链断裂而带来的市场风险问题,因此,还有必要从经济学角度建立收益分享机制的同时,构筑风险分担机制,从而建立更为可靠、稳固的循环经济共同体。

 

3.3模式分析

 

目前,很多研究都是在从企业、区域、社会层面分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并且结合各地实践提出具有更为具体的模式内容。例如,有研究结合江苏省发展实践提出了七种模式:工业生态整合模式、清洁生产模式、产业间多级生态链联结模式、生态农业园模式、家庭型循环经济模式、可再生资源利用为核心的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商业化回收模式[11。同时,各地还在积极探索模式推广,以不断推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当时,总体看来,对于模式的分析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从经济学角度的分析还有待増强,尤其是实行循环经济的时期相对较短,还难以分析模式推行与发展的不同阶段,循环经济实施效果。

 

此外,还有研究从战略、立法、规划、政策建议等方面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践分析与总结。就总体而言,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对循环经济运行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尚不多见,由此可见,循环经济还处于定性探讨与实践探索阶段,可以说,循环经济发展的实践业己走在了循环经济学理论探索的前面。

自然的经济体系第7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人与自然关系;失衡;根源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指出人与自然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与自然界是内在统一的,自然、人、社会是有机整体发展的,并认为违背自然规律是人与自然对抗的认识论根源,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异化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工业发展模式上,一些地区以环境为代价实现经济增长,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人与自然关系逐渐异化。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来看我国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种种现象,可以总结以下几种根源:

一、认识论根源

人和自然的关系,从认识论方面理解,就表现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古代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观念,可见古代人没有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思想,当然也就不会把自然当作异己的客体去加以征服。马克思自然观也主张,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自然、社会是共同发展的。当代社会,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主导和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人类对自然资源需求的过度膨胀,导致了一系列的自然生态问题,这就反映了主体和客体的严重分离。

一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主导。有的学者认为,“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本在于其主体主义预设,即认为可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划分为主体和客体,而人是宇宙间仅有的主体,其它一切存在物都是毫无灵性、毫无神秘性可言的客体。”从这一点出发,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居于核心地位,自然则被看作是可以恣意利用的人类附属物。远古时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的认识能力受到很大限制,对于很多自然现象人们都不能解释,所以在价值观念上就表现为自然崇拜。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支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越来越强,人类支配自然界的规模越来越大,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个时代,人对自然的关系也由对自然的崇拜转变成对自然的占有。

二是人文精神的缺失。随着科学技术迅速进入生产领域,大工业第一次大规模地、富有创造性地实现了人与机器作用的结合,使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不断推进。科学技术使人类感受到了物质财富的巨大实惠,从而使人们对科学技术推崇备至。于是科学文化占据了人类文化的中心,而人文文化的阵地逐步陷落,“唯科学主义”思想逐渐突起。其实,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物质生活,但也正因为科学文化的支配与人文文化的缺失,使人类丧失了自己的人文精神,变得心灵空虚、陷入了机械、世俗、实用、唯利可图的思维。这种唯科学主义的思想加剧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

改革开放后,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我国对经济政策做了极端化、片面化的理解,“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思想肆虐,基于这种“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和人文精神的缺失,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问题的不断加深,阻碍了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二、经济根源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在私有制社会中,由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基础——劳动异化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成为同自己相对的异己世界的关系。进入工业社会,人类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用一切手段掠夺自然,使有限的自然资源更加紧张,进一步加剧人与人的对立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

一是经济效益的推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都在尽可能地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处在优先地位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30年来我们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首先,经济总量发展迅速。改革开放30年来,GDP年均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多。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其次,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1950年只有62亿元,同时,以2008年为例,该年突破了6万亿元大关,2008年底达到1946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由此可见,在巨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尽可能地对自然开发和消费,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我们生态环境的恶化。

自然的经济体系第8篇

一、绿色GDP的内涵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逐步由资源环境实物量核算―――资源环境价值量核算―――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来实现的,核算内容包括土地、矿产、森林、水、海洋五大资源核算及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两大环境核算。确定优先领域,逐步开展资源环境的全要素核算是绿色GDP核算的基本实现途径。

资源指在我国领土和大陆架范围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的实物资源的总称。我国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主要是森林)、水资源(仅指淡水)和海洋资源,资源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期初期末的资源存量、流量两个方面。其中资源存量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流量构成绿色GDP核算的重点,具体表现为资源耗减成本,包括存货型资源耗减成本和资本型资源耗减成本;资源耗减成本在结构上可分为中间消耗性资源耗减成本(如矿产资源)和折旧性资源耗减成本(如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每种成本又可分为实际耗减成本和虚拟耗减成本。

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天然的和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关系。环境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按环境要素划分,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环境保护成本是指由经济活动残余物影响的自然环境“功能性”服务质量下降的价值,包括环境保护实际支出成本和虚拟支出成本。环境损耗是指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之间有着明显的交叉,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侧重于资源的数量,而环境资源资产核算则侧重于资源的质量或破坏方面。

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处于核心地位,代表系统的生产能力、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以及外貌景观等。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上的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系统。生态环境的核算包括生态环境效益与损耗两方面,例如森林生态环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建设成本指由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生态效能性”服务质量下降的价值,包括生态环境实际支出成本和虚拟支出成本。

二、实行绿色GDP核算需面对的问题

实行绿色GDP核算,需面对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绿色核算技术。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由于许多自然资源同时具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产的属性,因此,其产权界定非常困难。此外,某些自然资源的价格会被严重扭曲和低估,如矿产资源价格和水价。环境成本计量是绿色GDP核算的基础,但由于环境污染损失的多因性,对环境降级成本以及为此支出的防治成本的量化很难考虑全面。二是绿色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缺。主要包括有关绿色GDP核算的统计法规、政策和评价标准等。目前,与绿色GDP核算有关的资源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出台。三是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绿色GDP核算方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完成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计算出绿色GDP指标,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公布绿色GDP统计数据。因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绿色GDP核算从理论走向实践,需要我们找到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的方法与体系。

三、绿色GDP核算体系理论框架

1、我国绿色经济核算基础

建立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要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给出其基本模式、基本核算内容、基本核算方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金流量核算、投入产出核算、国际收支核算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核算方法,具备了相对比较坚实的核算基础。其次,不仅在国家层次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且在各地方也形成了相应的核算制度,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在区域实施提供了基础。第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已经包括了自然资源核算表,覆盖了森林、水、土地、矿产四类资源,已经考虑到了资源环境核算的某些问题,可以作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础。

绿色GDP核算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一方面涉及经济系统,另一方面涉及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从国际研究看,绿色GDP核算是从局部核算开始的,着眼于特定资源类型或特定环境问题。提高核算体系的科学性,保持与国际核算的一致性,是我国设计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础。

2、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

将环境和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是从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考虑;二是从资源、环境容量、生态服务不同功能上对环境进行分解,考虑环境的资源功能、环境的受纳功能和生态功能;三是区分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在实物核算基础上通过估价进行价值量核算;四是考虑现实发生的环境保护活动。环境经济核算主要是显示经济过程对环境所具有的负面影响,因此就必须在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包含对环境保护活动的核算。

资产与资源存量及环境状况核算框架主要展示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非资产性自然资源的存量规模、结构与数量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等基本核算内容。框架中的各类核算对象,除了反映其核算期初期末存量外,主要用于资源、环保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折旧、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等资产与资源环境的数量(包括质量)变化。

3、资源―环境―经济流量混合核算表

经济活动一方面消耗了资源,一方面排放了废弃物,完成了物质资料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生产和再生产领域、又从人类生产和再生产领域回归自然的流量循环。资源―环境―经济混合核算的目的,就是要以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将经济活动与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联系在一起,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核算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按照经济活动类别分别编制资源消耗实物核算表和废弃物排放实物核算表。纵列表示各类经济活动,主要是不同经济产业和消费活动,相关分类要与经济核算分类保持一致;横行区分不同的资源类别和废弃物类别,分别体现资源的经济使用去向和废弃物的排放来源。第二步是将资源消耗表和废弃物排放表置于经济投入产出表之上,形成资源―环境―经济混合核算表,如表1所示。

经济投入产出部分是价值表,按货币单位编制,而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部分则是实物数据,按各种实物单位列示。显然,这样的混合表不能做列向合计,由于不涉及价值估算问题,从而也更加具有可行性。

4、自然资源和环境存量变动核算表

自然资源存量核算是期初和期末时点拥有量的核算,同时,该核算期间内引起资源存量变化的原因进行分类核算,构成一个从期初到期末的动态平衡关系:期初存量+当期变化=期末存量。

资源存量的变化表现为增加和减少,包括生物资源的自然增长,矿物资源的发现,经济使用导致的资源减少,其他因素如灾害等。而资本形成、固定资本消耗等经济交易是影响变化的原因。对环境存量来说,直接的数量核算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价值估算也是很难实现的。期初和期末存量实际上是该时点环境的数量和质量状态,在核算期间内,主要是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变化的原因既和经济利用、排放引起的污染有关,同时也存在经济之外的原因。

以上是对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总体框架的初步设想。要具体将绿色GDP核算付诸实施,还有许多具体方法需要研究。

四、绿色GDP核算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绿色GDP泛指在现有GDP的基础上,扣除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降级成本之后的余额,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以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根据资源耗减成本中的不同资源构成要素和环境降级成本中的不同环境构成要素,在实际核算时,就形成了不同内容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由此也就形成了反映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绿色GDP结构。以资源耗减成本进行扣减得到“经资源耗减调整的绿色GDP”;以环境防护成本进行扣减得到“经环境防护调整的绿色GDP”;以环境退化成本进行扣减得到“经环境退化调整的绿色GDP”。环境成本是环境防护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和,环境防护成本代表为维护环境而实际发生的成本,环境退化成本体现在环境保护之外应该发生的虚拟成本。在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得到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eGDP)=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折旧-自然资源损耗-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

(1)不同内容的绿色GDP结构:

绿色GDP=绿色GDP资源+绿色GDP环境

绿色GDP资源=绿色GDP土地+绿色GDP森林

+绿色GDP矿产+绿色GDP水

+绿色GDP海洋

绿色GDP环境=绿色GDP环境保护+绿色GDP生态建设

(2)不同层次的绿色GDP结构,分为绿色GDP总值与净值。

绿色GDP总值=GDP-中间消耗性资源实际耗

减成本-中间消耗性资源虚拟

耗减成本

绿色GDP净值(EDP1)=GDP-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实际耗减成本

-环境实际降级成本

EDP2=EDP1-折旧性资源耗减虚拟成本

-环境降级虚拟成本

=国内净产值(NDP)-资源环境实际成本

-资源环境虚拟成本

由此可见,计算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关键是估算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一般地,可以用本期环境保护费用代替特定时期的环境污染损失的下限值。

1、GDP与绿色GDP的不同点

首先,GDP只从市场经济角度计量了经济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论从生产、分配角度,还是从支出角度,GDP未考虑与经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绿色GDP则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生存与发展的更完整、更科学的角度,从经济与自然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角度,考虑了经济要素和自然要素,考虑了经济成本投入与资源环境成本投入,考虑了经济生产要素的分配与自然要素的分配。其次,绿色GDP的计量单位在具体操作上更具有灵活性,在计量单位上可使用混合单位,即经济计量采用货币单位,资源环境成本的计量使用实物量单位。在估价方法上,不仅有市场估价法,还有非市场估价法。资源环境的虚拟成本是指资源环境的净损失,是现行条件下保持资源环境期初状况应该支出的成本。

2、国民财富核算与自然资源环境核算、人力资本核算的关系

国民财富核算是反映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点所拥有的人造资产、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人力资本的存量状况及结构特征数量关系的宏观描述,经济资产核算内容包括资产总值、负债总值和资产净值,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是针对自然要素的流量与存量核算,人力资本核算主要是对经济活动人口所具有的素质,包括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与能力等进行核算,国民财富核算是对经济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进行的净值核算。

国民财富核算为存量核算,有经济价值核算及混合价值核算;而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核算则既有存量核算又有流量核算,并且人力资本核算则只有经济价值核算。自然资源核算、人力资本核算均为总值核算,而国民财富核算则是净值核算。国民财富与人造资产、自然资源和环境、人力资本的关系为:

国民财富(经济价值)=人造资产±自然资源与

环境+人力资本

3、国民财富的真实储蓄率

真实储蓄(Genuine Saving,简称GS)是考虑一国在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真实储蓄率,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潜力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

无论是绿色GDP还是真实储蓄,它们都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损耗或折旧。很显然,要计算绿色GDP和真实储蓄,关键问题是要核算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损耗。而且,估算环境污染损失要比自然资源的核算困难得多。

真实储蓄(GS)=净储蓄-自然资源损耗

-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

真实储蓄(GS)=储蓄+教育投资

五、推行绿色GDP核算的建议

1、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和目标模式

由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处于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范围内,因此绿色GDP核算也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并且核算技术十分复杂,所以,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及各部门之间、国际国内之间协调配合。因此,首先应组织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水利部、海洋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统一工作平台,在统一协调部署下,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及目标,并负责组织试点及实施工作。

建议绿色GDP核算采用联合国推荐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将环境资源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卫星账户,在完善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价值量核算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资源消耗两部分。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和自然资源耗减损失调查,这是环境和资源价值量核算的基础,最终建立实物量和价值量两套核算体系。

2、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与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第一,反映自然资源的统计指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地下资源,森林、海洋、野生动物等生物资源,地上及地下的水资源等,就其资源存量、资源耗损量两部分价值分别核算。第二,反映生态环境的统计指标。生态环境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应的,分为土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及水生态环境等。第三,反映环境污染的统计指标。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实物量核算方案的核算范围为二氧化硫、烟尘、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