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现代科学起源

现代科学起源赏析八篇

时间:2024-01-06 16:56:09

现代科学起源

现代科学起源第1篇

 

本文研究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并为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出了总体思路和具体建议。

 

基于开放共享理念,建立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已经成了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对于会计学这样一个强调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学科,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在高校之间的共享对于教学水平的提升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开设会计学本科专业的高校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上都存在类型单一、缺乏合理整合、共享不足等问题。这些现象的存在会严重阻碍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步伐。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实现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成为了我国会计学本科高校在教学改革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意义

 

(一)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能够加快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步伐

 

会计学是社会学科的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的是,会计学专业在本科阶段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在本科课程设置上具有学科综合性,难度跨度也较大。这意味着会计学本科教学资源也应当具有多样性,从而满足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需要。

 

会计学本科教育对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提出的要求决定了高校应当利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会计学优质教学资源的互换交流,从而充实自身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建设不充分的高校通过借鉴其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内容可以为自身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一个快速的标准,激发创造力,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劳动。本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对原有教学资源的改进又可以反过来为其他高校所借鉴,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优质化,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

 

(二)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会计学人才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纯粹的书本教学已经逐渐被数字化教学资源所取代。数字化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能够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统一的教学资源管理、评价标准,并对其进行管理应用,从而达到促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双重目的。

 

目前各高校会计学本科教学资源处于高度分散的状态,很多学校的资源库中存在大量教学资源,但是还未形成统一的整体,也不利于使用者的搜寻运用和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在这种情况下,各高校利用自己的教学资源所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和知识掌握程度上必然也是千差万别的。建立起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高度共享,有效地整合分散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提供支持,培养充分掌握会计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技能型人才。

 

(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能够促进会计学本科教学体制改革

 

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高校提供了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和学习的机会,从而大大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提高利用率,减轻优质教学资源建设负担,同时也可以增加教学资源类型,方便高校培养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从而有效提升高校会计学本科教学质量和效率。

 

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在不同程度上建立起了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和网络信息平台,但是各高校的教育平台间缺乏统一的标准与规划,资源共享程度很低,这导致各高校在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上存在固步自封、资源浪费现象突出、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而现代本科教育理念的变化决定了将优质教学资源局限于一所高校之内的传统教学理念在强调“开放”、“共享”的现代教育体系下是行不通的,只有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在高校间的流通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和信息资源的作用,从而实现高校在建立优质教学资源上的互利共赢。

 

二、高校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思路探究

 

(一)总体思路

 

高校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总体目标是在“开放”、“共享”、“整合”的现代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会计学优质教学资源在不同高校之间的有效流通和充分共享,借助网络平台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不同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从而为会计学本科教学改革提供支撑。在此目标下,各高校应该首先改变封闭式的传统教学理念,明确自己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上还存在哪些不足;其次应利用网络技术和数字化资源搭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充分共享;最后,有效利用其它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学资源建设服务,同时向其他高校传递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内容和建设理念。

 

(二)具体建议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开放”、“共享”的现代教学理念

 

尽管开放教育理念已经成为现代教学观念的发展趋势,但目前仍然有一部分高校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认为将本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提供给其他高校借鉴会削弱本校的教学竞争力,不利于维护本校的教学形象。可见,抛弃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观念是构建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基础和思想根源。要想完成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必然要首先从源头上改变教育者的思想观念,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上达成共识。所有高校的教学工作者都应该意识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已经成为会计学本科教学的主流发展趋势,建立共享机制能够有效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应用,这有赖于全体高校的共同努力。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加快新型网络课程的建设步伐

 

精品课程建设是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建设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书本教学已经无法满足更大规模的学习群体的需要,于是以MOOC为首的新型网络课程迅速发展起来。与传统教学资源相比,新型网络课程具有受众面广、灵活性高、参与自主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意味着新型网络课程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迅速流动的同时也对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由于受众面广,各高校在新型网络课程建设中应该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对课程内容、结构进行调整和修订,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其次,新型网络课程具有情景化的教学特征,课程时间一般只有5-15分钟,这就对教学资源的选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选取的教学素材应该具有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结构紧凑等特点,利用信息技术将不同的教学资源类型融合到网络课程中,并注意课程之间的连贯性。最后,由于新型网络课程的建设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信息技术,课程的制作费用较高,周期较长。高校新型网络课程建设完成后应该进行及时推广,并考虑成本和效益的平衡。

 

3、利用网络平台,加快构建教学资源网络共享机制

 

信息化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高校现代教育技术的重大变革,网络平台已经成为了高校进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渠道。对于会计学本科高校而言,首先应该建立起专门的教学信息网站,及时课程视频、教学信息、教学素材等教学资源;其次,不同的高校间应该实现网址推广,为本校师生进入其他高校网站学习提供渠道。最后,应该拓展网站模块的多样性,建立起教师答疑、学术论坛等互动交流平台,鼓励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和提出意见建议,从而实现教学资源在不同群体之间的流通。

 

三、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建设“开放”、“共享”的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已经成了当代教育学改革的热点问题。建立起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能够带动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实现高校在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上的平衡发展,培养会计学专业复合型人才,最终促进会计学本科教学体制改革。在具体构建过程中,各高校应当首先转变传统的封闭式的教学观念,树立“开放”、“共享”的现代教育理念;其次,应加快MOOC等新型网络课程建设;最后,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建立起会计学本科专业资源共享网站,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在高校间的自由流通。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会计学本科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顺应现代教育发展理念,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推动会计学本科教育体制改革。

现代科学起源第2篇

[摘 要]近代我国编辑出版的工具书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一向受到海内外多学科学者的关注。工具书数字化平台应针对社会这一需求快速反应,收录有代表性的近代工具书,通过跨库检索等技术功能链接近代各种文献资源,形成历时性数据库,进而从“工具书集锦”走向深度整合,形成纵横交叉的知识网络。这不仅利于用现代技术更好地保护文献资料,还可以促进各学科融会贯通地研究中国近代学术史问题。

[关键词]中国近代工具书;网络再版;历时性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G237.4 [文献标志码]A

本文所说的中国近代工具书不同于中国传统的工具书,特指在晚清民国时期受到西学知识体系影响而编辑出版的新式工具书,包括专科辞书、百科全书、新式书目、年鉴等类型。这些工具书最初由传教士或海外留学生翻译引入中国,后来由中国学者及出版机构自行编辑出版,反映了当时社会西学东渐的文化思潮,也构成了中西知识交汇的桥梁。在当今媒介信息数字化、全球化的时代,这些工具书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的重要资料,再次引起了海内外多学科学者的关注,成为人们竞相搜集、整理、引用和研讨的对象。与此同时,伴随着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平台亟需囊括和开发多种多样的工具书资源。遗憾的是,技术开发公司对学术界的需求不甚了解,而学术界自行建设的专题数据库不仅规模有限且不能惠及广大受众。由于这是一个实用性的工具书数据库开发问题,出版界、学术界都没有给予特别关注。鉴于此,本文试图结合目前学术界的研究动态,论述利用工具书网络出版平台将中国近代编辑出版的工具书再版的学术价值和开发思路,为数字化出版创新提供参考。

一、中国近代工具书受到海内外多学科学者的关注

中国近代是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近代出版的各种新式工具书在当时就被看作考察 “社会学术之消长”的一种尺度。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海外汉学的迅速发展,近代出版的新式辞书(包括双语辞书、专科词典)、百科全书由于翻译引入了大量新语词(新概念、新术语、外来词),不仅成为诸多学科温故知新的重要学术资源,也成为海内外学者对话的平台和多学科关注的热点。例如,2006年武汉大学举办了历史文化语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分析了民主、文明、科学、哲学、世界观等近代概念“在中西转换、对接中产生的各种纷繁复杂的现象及其所包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1]2007年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所与日本的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了“文化的往还――东亚近代诸概念的生成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日本与会学者介绍了“日本语汇研究文献数据库”――以研究19世纪中期以后在日本形成的新式词汇、概念和语义的文献为调查对象,其中也收录了中国学者关于近代来自日本的新语词、中日语词交流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有关中国近代新语词、新概念、新观念、关键词进行追根溯源的研究已经有不少成果发表,更为凸显了学术界对近代工具书资源的检索需求。例如,已经有学者建立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专业数据库(1830―1930)”,以数据库方法研究中国近代观念的起源和演变,其中提到1918年周起予所编《新名词训纂》列举了当时流行的近800个新名词,有助于从中国接受新名词的机制上重新探讨日译西方观念对中国所起的作用。[2]

然而,中国近代出版的图书文献除少数已再版,大部分散落在全国各图书馆,其中有的由于纸张质量、印刷装订等原因不易长期保存。[3]新式辞书、百科全书等在高校图书馆竟成了稀缺资源。钟少华曾历数自己收集的清末百科辞书42部、民国百科辞书100部,年代涵盖自1855年至1949年,提出“重印有重大价值工具书,是中华现代学术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4]。他所开列的近代百科全书目录[5]近年来引起了海外汉学家的关注,德国学者瓦格纳自述“经多方努力,我们已拷贝到其中的一些复本,可供参与此项研究的学者使用”,“借由目前使用的技术手段:搜索目录卡片、在线图书馆目录以及二手书店,只能建立起一个可能非常有用、但却依然初步的数据库”;捷克学者米列娜强调黄人在1911年编辑的《普通百科新大词典》具有“中西文化之桥”的价值,并感叹“这些著作已经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近一个世纪,几乎没有留下痕迹”,而“随着现在开始的对早期工具书以及那个时期其他材料的发掘,我们了解到,20世纪初期的中国学者和他们的西方同事们,为使中国更好地理解西方科学、技术、现代医学以及药理学,一起做了大量而深入的工作”。[6]目前已经有大陆出版社开始关注有价值的近现代工具书,2008年在澳门举办的马礼逊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象出版社就了其出版的《马礼逊文集》(其中包括中外第一部英汉双语字典《华英字典》)。

面对国内外学者对中国近代工具书的实际需求,中国的工具书在线平台如能快速跟进,收录有价值的近代出版的工具书,不仅可以节省印刷出版的成本,实现数字化再版与保存的功能,还可以为学者提供更为多样的检索途径,从而充分体现工具书网络出版的理念和知识总库的学术价值。

二、中国近代工具书将成为工具书在线平台不可或缺的内容资源

中国知网以“集锦”思路建立的工具书平台,主要收录当代出版的、从出版社购买了版权的工具书,据说目前已近5 000册。这一平台近来更名为“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以下简称“工具书总库”)。这是一个宏观的有创意的理念,一方面强调了网络出版的特征(印刷版本工具书数字化应该被视为一种再出版工程),一方面突出了“总库”的规模和潜在的发展空间(应该建设由不同的数据库聚合而成的知识体系)。然而,由于工具书的版权及质量等方面的原因,“总库”收录数量的多少只能是相对而言的,其工具书在类型、知识内容、时代年限、版本等方面还不够完备。

我们不妨先将中国的工具书分为古代、近代(晚清民国)和当代三部分,考察一下目前工具书数字化的整体情况。一些具有广义工具书性质的古籍丛书、总集――全唐诗、全宋词、二十五史、十三经注疏、四库全书、“十通”、四部丛刊等,已经分别开发了电子数据库。此外,还有“中国基本古籍库”、“国学宝典”、《古今图书集成》等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都具有全文检索功能,主要为科研部门和高校的古籍研究者所使用。

在古籍数据库已经比较完备的情况下,近代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工具书化)已经提上了日程。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平台收录了《东方杂志》,并建立了一个专门主页来介绍《东方杂志》(1904―1948)的内容、栏目等,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和按需印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易文网的“工具书在线”频道上传了“《中央日报》(1928―1949)标题索引”的网络版、《点石斋画报》等资源。中国知网《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回溯了部分民国时期的年鉴。方正阿帕比公司在2008年推出了“中国工具书资源全文数据库”1.1版,据说精选收录国内各大出版社出版的精品工具书资源2 000余种;其数据库平台还单独列出了“民国期刊”专栏,收录了《精神》《新潮》等杂志。但上述工具书在线平台目前还没有收录近代的工具书。此外,有关近代期刊的数据库已经问世,《大成老旧刊全文数据库》收录了从清末到1949年近80年间中国出版的6 000余种期刊,共12余万期,130余万篇文章。

目前,汇集古代和近代文献资源综合开发的数据库系统已问世,如北京时代瀚堂科技有限公司的《瀚堂典藏数据库系统》,在先期开发的“小学数据库”、“类书集成库”等多种古籍数据库的基础上,最近推出了《近代报刊》数据库。《近代报刊》数据库汇集了近300种清末至民初的报纸和刊物,其中包括香港的《遐迩贯珍》、天津的《北洋画报》、上海的《申报》等著名报刊,不仅为研究中国近代报刊编辑出版史及近代社会发展史提供了丰富资料,也使原有的数据库系统具有了古今贯通、文献集成的特征。

中国近代工具书是西学东渐的产物,其编辑体例、类型以及知识内容都与中国古代工具书不同,却与当代出版的工具书有着衔接关系。例如,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新《辞源》和新《辞海》就是在近代出版的旧《辞源》(1915)和旧《辞海》(1936)的基础上修订的。近现代出版的专科辞书、百科辞书、年鉴、新式书目等,都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既然近代报刊、年鉴等文献可以数字化,进入在线平台,近代专科辞书、百科辞书、新式书目等类型工具书的数字化也应是水到渠成的事。例如,商务印书馆具有100多年的历史,1949年之前的出版物共1.5万余种,新式工具书是其重要的品牌资源,完全有条件通过按需印刷将有价值的近代工具书再版,或选择有代表性的近代工具书进入在线平台。中国知网作为规模较大的知识门户,致力于将各种知识依据知识体系建立连接,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也完全有能力通过图书、年鉴、报刊等数据库收录更多的近代文献资源;其“工具书总库”更具有收录和网络再版近代工具书的技术优势。可以断定,一旦认识到位,现多家在线平台必将争相整合近代文献资源(包括工具书),以拓展发展空间。

三、整合编辑:中国近代工具书网络再版的思路

工具书在线平台具有整合编辑的强大功能,不仅可以为一般读者提供大众化的检索服务,也能够整合多学科的、历时性的文献资源,形成纵横交叉的知识网络,满足学者个性化检索的需求。因而,基于在线平台来编辑和再版近代工具书,其知识价值以及传播范围都会远远超过印刷版本,还具有在海内外研究机构和图书馆在线推广的价值。近代工具书大致可以分为语文性(字典、词典)、检索性(图书、报纸、期刊目录)、参考性(百科全书、年鉴等)3类。本文仅针对目前数字化资源的情况以及学术研究的需求,提出整合开发近现代工具书、编辑专题工具书库的思路。

中国古代的字书从《说文解字》《尔雅》《类篇》到《康熙字典》等数字化版本,已经被《瀚堂典藏数据库系统》中“小学数据库”聚合在一起,这种编辑体例是值得借鉴的。目前阿帕比“中国工具书资源全文数据库”已经收录了《汉语大词典》和《辞海》(1999),如果再添加1915年中华书局版《中华大字典》(1978年有影本)等辞书,就可以形成历时性的系列了。商务印书馆“工具书在线”平台曾经上传新《辞源》(收词止于1848年),但1915年版的旧《辞源》作为第一部用现代方法编纂的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常识的综合性词典,收录了大量近代出现的新语词,这又是新《辞源》所删去的部分。这新旧两个版本如果能够链接起来,可以对同一词目进行历时性检索和比较。例如,检索“博物”一词,新《辞源》中仅列出古籍中的意思,旧《辞源》则介绍了从西方传入的“博物学(natural history)”概念。

2.整合中国近代百科辞书资源,编辑百科辞书库

中国学者在近代引入了西方百科全书的概念,翻译或编纂了多种百科辞书和专科辞书。其中近年来为学者关注较多的有《新尔雅》(1903)、《普通百科新大词典》(1911)、《日用百科全书》(1919)以及《博物大词典》(1907)、《植物学大辞典》(1918)等。

目前中国知网“工具书总库”收录了改革开放后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多种百科性、专科性辞书,如果再收录近代有代表性的百科、专科辞书,则可以为学者研究近代引进的西学分科概念和诸多新术语提供重要史料。例如,检索“博物”这一词目,现在“工具书总库”可以同时列出多种当代工具书的解释,平面展现多学科的词条;如果利用其功能独特的“概念知识元库”,添加出自近代百科辞书的条目(如1907版《博物大词典》所谓“本书举植物动物矿物生理四科之学语及事项一一加以注释”的体例,反映了来自西学的博物知识),就可以自动形成历时性的概念库了。比如《日用百科全书》(1919)兼有传统类书性质,汇集了中西文化知识和大量新学科、新事物的资料,如同万花筒一般反映了民国初期社会文化的纷繁景观以及国民日常的生活样态,即使是一般读者随意点击,也可以从中了解近代许多新知识、新语词的来龙去脉。

3.整合中国近代书目资源,开发历代书目库

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在线”平台即将上线的图书包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如果再收录《书目答问》(已收入《国学宝典》光盘)等古籍书目、杨家骆所编《图书年鉴》(1933)中的《新书总目提要》、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期总书目》,还有近现代翻译出版图书的目录(如《近代译书目》)等,就可以形成历时性的书目库,并具有目录学史的知识框架。商务印书馆正在“探索一般图书的工具书化,按照图书的类别,提取其中的知识元,作为可供检索的条目,使‘工具书在线’的内容进一步扩展,让读者能更精确、更广泛地获取知识检索服务,最终打造中国知名的图书搜索专业引擎”[7] 。如果将《商务印书馆图书目录》(其中第1册收录1897―1949年的图书)和大量工具书化的近代出版物链接起来,就可以建设一个馆藏近代图书资源全文数据库了。再以中国知网平台为例,如果增加一个历代书目资源库,可以通过跨库检索,与图书、年鉴、学术期刊、学位论文等数据库中相关引文和资料组合成一个巨大的知识网络。

4.整合中国近代文献资源,形成历时性语料库

语料库是一个更大的集成性文献资源库。林穗芳先生曾提出关于编纂历时性汉语新词典的设想。[8]黄河清回应说:编纂历时性汉语新词典很有必要,前提是要有一个包容从古到今各个时期文献的电子文献库,如果有了这样一个文献库,用电脑查询,词语始见例证的寻找就会容易得多,而且还能将词目在各文献中的所有用例全部列举出来,这对于考察词语在历史上使用的实际情况及沿用的过程都是极有帮助的。[9]

目前商务印书馆已经建立的“工具书内容系统”就包括了辞书语料库,提供辞目、原始文献、标注语料、例证语料和已有辞书等多种类语料的采集功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也建立了“百科术语数据库”。[10] 而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是一个聚合了多种中文资源数据库、可以实现跨库检索的巨大平台。如果输入一个检索词,其结果不仅可以列出多种工具书的条目,还会列出学术期刊、重要报纸、重要会议、硕博士论文、图书等数据库中的有关篇目,还能通过“中国引文数据库”来链接更多的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备了文献语料库的功能。其进一步拓展的思路应该是增加近代文献资源。例如,输入“国学”一词,应该可以检索出古代、近代和当代辞书中的词条释文,还能够链接近代出版的多种国学概论、相关刊物(《国粹学报》《国学季刊》等)、报纸文献以及引用文献等资料,展示这个语词在近代(不同于古代)的含义、用例以及形成的背景、出现的频率等信息,这种数据库资源与当今海内外学者对一个概念(观念)语词进行历时性比较研究的思路是相吻合的。

总之,中国近代编辑出版的工具书具有种类多样、体例新颖、知识丰富等特征,在当时是中西文化交汇的重要载体和桥梁,在当今对多学科的历史研究依然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探讨中国近代工具书的编辑出版史,也是研究中国近代印刷技术发展、中西文化交汇以及知识概念形成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工具书在线平台具有整合编辑的技术功能,近代工具书是其知识网络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资源。国家文献出版部门应了解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和需求,进一步掌握近代工具书的类型、内容、版本等方面的信息,并解决版权和载体转化等问题。多家在线工具书平台也可在内容资源竞争与数据集成的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实力。通过网络再版近代多种类型的工具书不仅能够保护文献资料,还可以形成强大的百科知识检索库,促进多学科融会贯通地研究中国近代学术史问题。

[参 考 文 献]

[1] 周甲禄.历史文化语义学系洞悉历史文化的新窗口[EB/OL].(2006-12-19)[2009-10-11].http://news.省略/book/2006-12/19/content_5507216.htm.

[2] 金观涛,刘青峰.中国近现代观念起源研究和数据库方法[J].史学月刊,2005(5):89.

[3] 江河.国图民国文献面临消失殆尽的危险[J].北京档案,2005(5):10.

[4] 钟少华.何乐不为[N].中华读书报,1999-08-25(家园版).

[5] 钟少华.人类知识的新工具――中日近代百科全书研究[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

[6] 陈平原,[捷克]米列娜.近代中国的百科辞书[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0,150.

[7] 刘成勇.传统出版业弄潮数字出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08-31(10).

[8] 林穗芳.关于编纂历时性汉语新词典的设想(上)――基于中外一些语文词典比较借鉴[J].出版科学,2004(1):12.

[9] 黄河清.应该建立一个近现代汉语电子文献库――兼作林穗芳《关于编纂历时性汉语新词典的设想》一文的回音[J].出版科学,2004(4):24.

[10]田丽丽.中国出版集团数字旗舰起锚:从单体数据库建设到整合集团内外数字资源[N].中国图书商报,2008-04-25(6).

[收稿日期]2011-06-08

现代科学起源第3篇

关键词: 科学 ; 道教; 求真

从我个人已接受的观念和对人们日常言谈的直观感受而言,我感到人们一向认科学为真理的代表,一句话有科学根据,一个东西是科学产品,人们一般都认为是真理,是真实的,由此便是可信任,可信用的。似乎在一般受过科学知识教育的人们心目中,求真理、求真实是科学的专业、专利,除此而外似乎没有别的求真事业。然而,从我已读的中国古书来看,我又了解到在一般历史常识所称的诸子百家中,继《老子》道家而起的《庄子》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真人”的观念,而在其后继老庄道家思想而起的道教中,则把得道成仙的修真实践作为其全部学术思想的中心,由此我知道除了科学的求真事业以外尚有道教的求真事业。为从根本上弄清科学之求真与道教之求真的异同,本文拟就自己已有的科学与道家的知识与力所能及的思考对二者的求真异同作一简略的探讨,以此抛砖引玉而求教于方家。

一、科学之求真内涵

科学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往往是指各门自然科学知识,因此在他们心目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科学概念便是:所谓科学就是对自然界的物质对象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并由此形成特定的理论知识。由此而所谓科学真理便与科学知识成为同义语,而科学求真之内涵便被习惯性地想成是对自然界物质对象的本质与规律的揭示,这样一来科学之真便与自然奥秘等同。其实仔细想来,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我个人觉的要揭示科学求真的内涵,着眼于世俗常识的反面或更切合一些。对中国人而言,科学之名与科学之实皆非中国固有的土特产,而是地地道道的欧洲进口货。并且科学在欧洲也非天外来物,而自有其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因此,要弄明科学求真内涵的真谛,最好还是回到科学的欧洲起源,从古希腊的哲学说起。

古希腊哲学作为欧洲近现代科学的起源在现代人看来似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在科学一统天下的今日哲学已失去往日的尊严而几近衰灭,但是敏锐的思想家仍能从科学的现存事实中发现科学起源于哲学的形而上学胎记。海德格尔在谈到哲学之思与科学的关系时写道:“思早已成了文献,而正是文献决定了西方科学的命运。西方科学经由中世纪的教义而成为现代科学。在这种形式下,所有的科学以一分为二的方式从哲学的怀抱中鱼贯而出。科学从哲学中产生出来,与此同时它不得不遗弃哲学。科学从哲学中鱼贯而出后,它已不再能从自身重新跳跃回自己的本源。如今,科学已把自己托付给一个本质之域,在那里,唯有思才能发现它们,前提是,思本身能自行其事。”[1]海德格尔的这段话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在习惯性的思维中,人们在思索科学的求真问题时往往从科学活动取得的现有成果出发,经过思维的分析抽象作用,以逻辑论证的方式人为构建出科学的求真内容。这种方式表面上看是实事求是,似乎很科学,其实它恰恰背离和遮蔽了科学的求真内涵问题。打个比方,这好比一个人在太阳下走动照出身影,然后有人不去直接询问这个人是谁,而是去观察、记录、分析他的活动,由此来确定这个人是谁。这样得出的结果只能是一个人为的思维建构,是一种可能是的假设真理,而不是一种必然是的现实真理。过去人们根据科学活动的知识理论成果和技术实践,自然而然的把科学的求真内涵指认为追求自然界的物质真理,即犯了同样的错误。从海德格尔的这段话考虑,我认为首先在思索科学的求真内涵时不能就事论事而局限于科学成果本身,而是要回到科学所从出的源头——希腊哲学;其次不能平面地以经验论的方式去抽象地思考科学的求真内涵,而是让“思本身能自行其事”,对科学的求真内涵作立体的、透视式的思考。

现代科学起源第4篇

    关键词 格罗塞 人种学 艺术哲学 艺术科学 艺术人类学 原始民族 原始艺术

 

    现代艺术科学(art science)的建立才一百年的时间。德国美学家和艺术学家玛克斯·德索(max dessoir,1867-1947)于1906年出版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标明了艺术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德索在《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中系统地提出他的艺术学思想。他认为应该有一门独立于美学的研究艺术的学科,即一般艺术学(艺术科学),当美学研究美的时候,艺术科学便审查艺术的规律。一般艺术学的研究应当是科学的、客观的和描述性的,而且应当作为具体的艺术理论与艺术哲学之间的坚实的桥梁。德索以清醒的学科意识力图划清美学与艺术学的界限。德索的《美学与一般艺术学》一书也成为艺术科学创立的标志。玛克斯·德索还设计了艺术科学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对艺术家创作活动的研究;对艺术起源的研究;对艺术体系及艺术分类的研究;对艺术的理性、社会、道德等功能的探讨。

关于一般艺术学对艺术起源的研究,其实早在德索之前就由学者进行研究的了,让我们把审视的眼光回到19世纪末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是文化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指在文化人类学的视野下对原始艺术进行研究。人类学家通过探索不同族群、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以进一步认识他们的交往、沟通和行为方式,发现人类审美、艺术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艺术人类学不仅要平等地看待人类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社会阶层中的各种艺术;同时,还从文化整体论的角度来看待艺术。

    1894年,著名德国艺术史家格罗塞(ernst grosse,1862-1927)的《艺术的起源》(the beginnings of art)问世,此著被公认为是格罗塞艺术史的代表作,也是艺术人类学的开山之作。《艺术的起源》集中体现了格罗塞的艺术观。他通过对世界各民族的艺术起源的考察研究,初步建立起艺术人类学的学科框架,并为现代艺术科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石。在西方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学派划分中,格罗塞无疑是属于“社会演进论派”这一阵营,代表人物有泰勒、斯宾塞、摩尔根、、威廉·冯特、弗雷泽等。社会演进论学派的主要原则是认同各民族“心理一致说”和各民族文化“逐步进步说”等。[1]p26-30格罗塞深受这各学派的观点影响。本文拟对格罗塞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的得失作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由艺术哲学(美学)到艺术科学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一书中开篇明志,探讨了艺术科学的目的、艺术科学如何建立、以及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这两种学科的内在缺陷及其对于建立术科学的弊端等问题。格罗塞认为,关于艺术研究有两条线路:一是艺术史(记述),另一是艺术哲学(解释)。艺术史是在艺术和艺术家的发展中考察历史事实。它的任务不是重在解释,而是重在事实的探求和记述。这种断定与连接事实的研究不能满足人类的求知精神。而另一种关于艺术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般研究——狭义的艺术哲学,也常常随同哲学一同没落。并且广义的艺术哲学,即包含那些通常称之为艺术评论的研究,也不是以客观的科学研究和观察做基础,只是以主观的、飘忽无定的想象为基础,因此当然不能令人信服。这种将艺术史和艺术哲学合起来的所谓“艺术科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它不具备科学所应当具备的条件。

如此看来,要想建立科学意义上的“艺术科学”,必须强调学术原则的“客观性”。从事艺术科学的研究,“不能不保    持这冷静沉着”。[2]p3艺术科学受客观的支配,而艺术评论则受主观的支配;艺术评论志在建立法则,而科学意在寻求法则。另外,格罗塞认为,无论艺术哲学或艺术评论现在都还不能充分说明艺术史里的事实。

    从艺术学科内在体系来看,所谓的“艺术科学”是以艺术史及关于艺术的性质、条件和目的的一般研究的艺术哲学为其立身支点,实现对艺术的整体性研究。而原始民族的“前艺术”与“原始艺术”活动资料进入西方学者的视野后,使得构建全景式的艺术发展史具有了某种可能性;同时,借助于大量的异域艺术的图文资料、实物以及民族志资料,学者们得以从抽象的艺术哲学中转身而改换视角,以科学“实证”的姿态开始了对原始民族的艺术进行审美的研究。处于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格罗塞的艺术研究的人种学和民族学转向,便变得不可避免。

    格罗塞指出,“在艺术科学中,我们所期望的第一件事情,或许就是那可以按照我们的愿望来发展艺术的方法——就是使那不能自然地产生艺术的时代却盛开了人工的艺术花朵的法术。”[2]p5但是艺术科学能否完成这个愿望,还是个很大的疑问。因为科学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实用,而是理论的知识;艺术科学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为了应用而是为了支配艺术生命和发展的法则的知识。即使是这个追求法则的知识之目的,通常情况下也不过是“永远也不会达到的理想。”一种艺术科学想要对一切艺术现象都有着详尽而根本的说明是不可能的。因此,格罗塞认为,只要艺术科学教给了我们一条支配着那一看似乎没有规律的任意的艺术发展过程的法则,艺术科学就算是完成了它的任务。只要艺术科学能够显示出文化的的某种形式和艺术的某种形式间所存在的规律而且固定的关系,艺术科学就算尽了它的使命。

    格罗塞也承认,艺术科学相比于旧的艺术哲学,它只作科学上的说明,不是形而上学的启示,只涉及事物的经验的表面,不能透达超越的幽玄。

    格罗塞对艺术科学与艺术哲学的区分,表明了他要摒弃旧的艺术哲学,呼唤要创建一种新的研究艺术的科学——艺术科学。艺术科学虽然不能解决艺术的所有问题,但是它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不是形而上的“玄学”,而是真正的“科学”。

    艺术科学的问题就是描述并解释被包含在艺术这个概念中的许多现象。艺术科学研究的问题有个人的和社会的两种形式。艺术科学的个人形式的课题,是研究一个艺术家和他的作品之间存在的正常关系,以及艺术创作是一个艺术个性在一定条件下下经营的正常产物。社会的形式的课题,“应该扩展到一切民族中间去,对于从前最被忽视的民族,尤其应该加以注意。”[2]p17他认为,“文明民族的艺术的科学知识”,一定是建立在对野蛮民族的艺术的性质和情况的了解的基础上。因此建立艺术科学的前提是现要进行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从人种学入手。格罗塞断言:“艺术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而人种学可能告诉我们“原始民族现在的光景”。

二、艺术科学的基础是艺术人类学

    研究艺术的科学,它的前提和基础就在民族学和艺术人类学。“艺术人类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术研究视野,一种认识人类文化和人类艺术的视角。”

    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强调了艺术科学的首要研究任务和方法是基于对原始民族、原始艺术的分类考察。他毫不避讳对进化论思想的认同,明确地指出了研究原始艺术对于艺术科学的“基础性”作用。格罗塞精辟地指出:

“如果我们有能获得民族的艺术的科学知识的一天,那一定要在我们能明了野蛮民族的艺术的性质和情况之后。这正等于在能够解决高等数学问题之前,我们必须先学会乘法表一样。所以艺术科学的首要而迫切的任务,乃是对于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的研究。为了便于达到这个目的,艺术科学的研究不应该求助于历史或史前时代的研究,而应该从人种学入手。历史是不晓得原始民族的。”[2]p17

    由此可见,格罗塞肯定了民族志资料及方法的价值,并在该著作的后半部分呈现了他对此研究理念的践行。他强调他所研究指称的“原始民族”是具有原始生活方式的部落,因为其文化比起其他已知的民族文化来是最原始型的,因而认识那样一些社会集群是为了便于认识那些可以找到的最原始的艺术形式。格罗塞是循着“原始生活方式——原始文化系统——原始艺术”这样的研究思路,进入了对以澳洲“原始民族”为主,兼及欧、亚、非和美洲的原始民族的艺术剖析。他对于各种原始艺术活动的全景描述及对其所植根的社会语境的关注和反思,使得其研究已经客观地带上了文化人类学所倚重的对文化事象予以整体观照的方法论色彩。但同时我们注意到,尽管他承认艺术的多样化存在,但倾向于以由简至繁的发展序列的整体意识来统摄各艺术样态,并穿梭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大致可归为同类的艺术现象之间,试图归纳、提炼出一般性的艺术审美法则,并最终指向艺术起源的本质追寻。

    19世纪后半叶起,进化论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界掀起的波澜迅速扩及各个学科,艺术研究领域亦然。从原始民族的鲜活资料出发为学者们从事艺术研究研究提供了可能,从而,关于艺术的起源、艺术发生学研究、民族文化心理及其发生机制等问题成为主要课题。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一批涉及艺术起源问题和艺术演进史的论著纷纷问世。

格罗塞与黑格尔、泰勒一样,他的艺术人类学研究是处于人类学发展的初期——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充满古典主义的色彩。这一时期的人类学家大多受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在他们看来,人类文化与艺术是由初级到高级,落后到先进依次发展的。因此,原始民族的艺术是艺术的初级阶段,正如黑格尔把原始艺术看成是艺术前的艺术一样。人类学家泰勒也认为原始的部落艺术“形式矫揉造作,安排布局很不自然。艺术的法则只在古希腊发展了起来。”而且他将艺术划分成原始部落艺术——古希腊艺术——拜占庭艺术——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艺术——现代艺术这样几个渐次发展的阶段,并以欧洲艺术为中心。

    关于艺术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格罗塞有着自觉的关注。他认为,艺术科学要以人种学为基础,而人种学可以借助现代科学将大批原始民族的真像告诉我们。然而人种学的方法让就是不完全的,研究原始民族的艺术,第一难关就是材料的搜集。第二难点是我们很难确定的辨别原始民族的材料是审美的还是其他的心灵生活的展示。

格罗塞认为,艺术科学的研究只有将许多不同的事实不厌其烦地作一种比较研究,才能得到相当的真理。因为我们“不容易构成原始艺术对于原始民族所发生的意义的一个正确观念”[2]p23,因此格罗塞认为,对于原始作品的研究,一是要把握“一般状态的审美特性”,二是要“理解审美的各种特殊相”。[2]p20艺术科学到如今还没有参加人种学最近从科学的立场去从事有系统的考察的工作。希望将来的艺术科学会同许多更有内容的、更进步的理论来代替我们现在的理论。

三、艺术的本质与原始艺术的考察结论

    在考察原始艺术之前,格罗塞先要弄清艺术的本质问题。他认为一种彻底的研究,是应该从艺术本质的探讨开始。科学的任务当然是要从特殊现象中去发现一般的现象。格罗塞认为,“我们所谓审美的或艺术的活动,在它的过程中或直接结果中,有着一种情感因素——艺术中所具的情感大半是愉快的。所以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目的,并非是要达到他本身以外的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2]p38格罗塞认为,艺术就是注重自身,没有外在的目的,“直接得到快乐,是艺术活动的特性。”

    关于艺术的分类,格罗塞坚持了最受欢迎的分类方法,将艺术分成静态和动态两种类型。在这样的分类下,它将原始艺术分成人体装饰、装潢、舞蹈、音乐等方面。格罗塞对原始艺术的起源作初分类考察,分别从人体装饰,器具装潢、造型艺术、舞蹈、诗歌、音乐六大方面一一探讨。在其《艺术的起源》中,格罗塞提出要从不同民族的角度来认识艺术,认为如果我们要科学地研究艺术,就必须要了解不同民族的艺术,包括原始的部落艺术。他认为艺术科学首要的迫切任务,就是对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进行研究。其提倡研究原始民族的艺术,仍是因为它是人类最初级的艺术。研究艺术也必须从其最初级的形式开始,仍然是以进化论的思想为前提的。

    格罗塞的这种演进论的艺术史观念可能也受到黑格尔的影响。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认为欧洲以外的民族的“艺术作品的缺陷并不总是可以单归咎于主体方面技巧不熟练,形式的缺陷总是起于内容的缺陷。例如中国、印度、埃及各民族的艺术形象,例如神像和偶像,都是无形式的,或是形式虽然明确而却丑陋不真实,他们都不能达到真正的美,因为他们的神话观念,他们的艺术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本身仍然是不明确的,或是虽然明确而却很低劣,不是本身就是绝对的内容。”黑格尔还认为原始艺术只是“艺术前的艺术”,还未达到起码的艺术标准。这不仅是黑格尔本人的看法,也是一个时代的观念,这种观念对19世纪下半叶兴起的古典主义的艺术人类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前所述,格罗塞属于人类学社会演进论学派的阵营,社会演进论学派以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指导思想,奉行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三个原则:一是“心理一致说”(theory of psychic unity),这就是所人类无论何种民族在心理方面都是一致的。二是所谓“一线发展说”(unilinear developmengt),各民族物质环境大同小异,心理也相同,刺激与反映相同,于是各族便会自己形成文化。三是“逐步进步说”(gradual progressivism),各民族文化都循同一路线,而其现在程度却不等,那便代表一条线路上的各阶段(stage)。[1]p26格罗塞基本认同这三个原则,他在全面考察各原始民族的原始艺术后认为,原始艺术在各民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那些狩猎部落的艺术作品都显示出极度的一致性;不论在人体装饰上、在用具装潢上、在造型艺术上、在操练上、在诗歌上,甚至在音乐里,我们都在各个民族间一再遇到跟其他一切民族相同的特性。这种宽泛 的一致性直接证明了种族的特性,在艺术的发展中并没有断然的意义。”[2]p236

    在《艺术的起源》的最后有个“结论”,在结论中,格罗塞认为,在一开始的定义中曾经说过,艺术的努力是要由它的整个过程或者它的结果来引起审美情感。但是现在必须承认这个定义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十分切合实际的。因为原始满足的大半艺术作品都不是纯粹从审美的动机出发,主要还是实际的目的在其作用,实际目的是主要的动机,审美的要求只是满足次要的欲望而已。格罗塞还发现,“最野蛮民族的艺术和最文明民族的艺术工作的一致点不但在宽度,而且在深度。”[2]p235原始艺术和高级艺术的差别是量的方面而不再质的方面。原始艺术中所表现的情绪是狭隘而粗野的,它的材料是贫乏的,形式是简陋拙劣的,然而它的主要创作动机、手法和目的,还是和其他一切时代的艺术一致。

另外,在结论中,格罗塞还指出,艺术的价值不止是审美,还由社会的价值。“艺术不是无谓的游戏,而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社会职能,也就是生存竞争中最有效的武器之一……人们致力于艺术活动最初只是自己直接的审美价值,而它们所以在历史上被保持下来并发展下去,却主要因为具有间接的社会价值。”[2]p240同时他也强调了艺术不要成为道德教化的工具,“艺术只有致力于艺术利益的时候,才是艺术最致力于社会利益的时候。”[2]p241

    格罗塞的这种“仅限于原始艺术”的研究,为建立现代艺术人类学和现代艺术科学做了重要的奠基。格罗塞对于文化人类学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现代文化人类学的发展,也大多受到格罗塞特别是《艺术的起源》一著的影响。如林惠祥先生在他所著的由商务印书馆1934年出版的《文化人类学》一书,是中国现代较早的人类学著作,在其中就大量引用了格罗塞的观点和《艺术的起源》中的文献资料。如该著第六篇《原始艺术》共八章,基本都是照搬的《艺术的起源》中的观点和论证材料。邓福星撰写的博士论文《艺术前的艺术——史前艺术研究》,也借鉴了格罗塞的主要观点和材料。另外,易中天在20世纪80年代末写就的《艺术人类学》一书,也大量引用和参照了格罗塞《艺术的起源》的观点和材料,作者在书中称赞《艺术的起源》是一部“为人类艺术的研究开拓了新视野和开辟了新途径的天才的著作”[3]p6。易中天还评价格罗塞的将人种学引入艺术学研究的变革勇气和方法论意义。很难想象,离开的《艺术的起源》,易中天的《艺术人类学》会写成什么模样。

    格罗塞的艺术人类学的目标在于为建立科学的艺术学理论体系奠基,而真正的艺术科学理论的创立和艺术学研究的开启,却是在玛克斯·德索手中完成,而艺术学繁荣的前景还有待21世纪全球的艺术学者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林惠祥著:《文化人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2版。

[2]格罗塞著、蔡慕晖译:《艺术的起源》,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2版。

[3]易中天著:《艺术人类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4]弗雷泽著、徐育新等译:《金枝》,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现代科学起源第5篇

首先,农业的弱质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工业的迅速发展,农业的地位已经相对有了较大的下降。这是由于农业的弱质性决定的,相对工业,农业应该被保护,事实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对本国农业进行保护,不过,在中国,由于政策方面的原因,对农业的重视一直轻于工业,对于我国这种农业关乎全国人民生活的国家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个大背景是研究农艺学学科时不可忽略的。其次,“三农”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三农”问题关系到我国数亿农民的生活,对于我国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来国家也在不断出台关于“三农”问题的政策,这种关注也是研究当前农艺学学科的重要背景。第三,国家对于农业科技的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始终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作为重中之重,我国对于农艺学学科的支持也越来越多,在农艺学学科的科技方面也取得乐巨大的成就。最后,相关科技的发展。最明显的是信息化和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对于农业生产的效率带来了巨大的提高,而生物技术的发展则给农艺学学科带来了无尽的潜力。

2当前农艺学学科发展的研究意义

农艺学学科的发展首先将会作用于农业,使农业的地位得以巩固。农业作为根本产业,只有农业得以良好快速的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才能够有所作为,因此,农业的地位必须要得以保障。其次,农艺学学科中的研究带来的回报是非常可观的。我国的农业科研回报率甚至最高达到108%,这对于扭转我国农业科研落后的情况比较相当有利。第三,对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经济的基础,我国更有9亿农民,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但是,“三农”依然严峻,“三农”也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大因索,农艺学学科的发展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改善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目前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越来越严重,而食品安全更是一把悬在老百姓头上的利剑,农艺学学科的发展将是解决这两大问题的根本途径。对于我国的持续发展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3当前农艺学学科发展的现状

3.1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作物栽培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四各方面:

(1)超高产技术的发展。超高产技术是以产量潜力为突破口。

(2)优质高产技术的纵向发展。优质高产技术是以品质,产量协同提高的技术。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国作物产业发展的共同方向。

(3)精准定量技术的加速发展。精准定量技术是以现代技术应用为特色,作物栽培定量化、精确化、数字化技术也是目前各国作物产业发展的一大方向。

(4)简化高效技的新发展。简化高效技术的资源节省为特点。

3.2作物遗传育种技术的发展

(1)现代育种的发展迅速。现代育种技术的一大特征是生物技术,它正成为提高作物质量和产量的主要途径。

(2)以关键性状改良为主的新品种不断涌现新品种不断涌现,优良品种的选育带来了新品种,并带来了显著的应用效果,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前行。

(3)以方法体系创建为核心的育种技术得到发展,通过生命科学和相关学科集成,在实现品种矮秆化和杂交化二次重大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现代育种技术迅速发展。

3.3作物种质资源研究

(1)初步建成作物种质的资源平台,尤其美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平台。

(2)能够安全保存作物种质资源,伴随着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检测技术的成熟,安全保存得以实现,并在时间出取得一定的成效。

(3)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初步实现了由表现型向基因型的跨越,此外,目前新基因的发掘已经初步完成规模化。

(4)种质创新更加注重引入外源基因,创新种质得到有效利用,并且创新种质已经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成果。

3.4作物生态学的发展

作物生态学主要对作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其原理进行研究。目前主要从生态的适应性,复合群体的利用,作物的信息生态,作物的生态养分,生态学中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等方面进行研究,如今已取得巨大成果。

3.5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

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体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对于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开发的研究,对于气候资源开发的研究,对于农业社会资源开发的研究等。这些农业资源研究的发展已经在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理论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在当今的农业生产中取得了生产力的提高。

4结论

现代科学起源第6篇

论文摘要:在中学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中,校长、专业教师、学科教师、学生构成其中的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决定了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系统方法,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教育效果优化的理论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是关于教育的技术,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在中学,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支持现代教育思想的实现、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丰富教材的形式与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效果的优化,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特别是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管理。

“资源”是指能促进学习的一切资源,它包括: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硬件资源、各种教育信息软件资源、参与现代教育技术实践的人力资源和支撑学校教育的课程资源。其中,人力资源由相关领导主要是校长、现代教育技术专业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学科教师和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接受教育的学生四部份组成。

在现代教育技术实践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力资源的管理决定了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一、校长的力量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行政管理体制是校长责任制,现代教育技术能否在学校教育中起作用,校长的领导力是关键。

校长的领导力体现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上,就是校长明确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目标,并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政策、制度、措施以及日常教育工作的相关行为,采取说服、指导、支持、激励等方法让全校师生员工接受并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最终共同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全面普及,要求校长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自己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结合学校实际,带领全校师生共同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校长领导力的具体表现有: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协调学校各部门统一制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发展规划,如:软硬件资源的配置规划、教师的配备管理与培训规划、理论技术学习与研究的管理规划、课程设置与课堂教学的推进规划等,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绩效评估目标。

2.校长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筹措资金,合理配置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软、硬件资源,合理配置使用与之相关的专业人员。

3.校长不仅要通过学校各部门创造条件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学提供各种支持,如:理论学习、技能培训、教育教学环境、各种软硬件资源、技术服务等,要求并激励师生员工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中,还要带头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自己的教育管理工作中。

4.将现代教育技术有机的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家长教育、教师进修、行政管理等,并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要求具体体现在学校管理的一系列制度和评估中。

校长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力的各个方面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不可替代的。有的学校花重金装备了先进的设备,但没有人会用,只能作摆设;有的学校对教师使用设备作了专业培训,但由于缺乏相应的现代教育思想理念,教师不愿意用;有的教师接受了先进的教育思想,但却苦于没有现代教育设备的支持而无法实施……因此,校长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导力应体现在校长将现代教育技术中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地管理。

总之,在中学教育中,校长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力决定了学校教育的现代化的程度。而校长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力的产生,既来自于校长的自身水平素质,更来自于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校长领导力的要求和培养,教育主管部门对校长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力的考核评价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二、专业教师的一席之地

现代教育技术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设备的支撑,而这些设备的购置、使用、管理、维护都需要懂得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专业教师,他们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专业技术教师应该是既懂得技术又懂得教育的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他们的职责是:

1.从专业的角度选择、购置、建设合适的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设备。

2.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培训,它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而不仅仅是软硬件设备使用的培训。

3.管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设备,参与学校实施现代教育技术的各项管理工作,协助学校相关部门督促师生员工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

4.通过课程或课外活动,对学生开展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的教育教学活动。

5.维护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专业教师在学校教育中集教师、管理人员和技术服务人员为一身,校长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力将依赖于他们具体实现,教学、培训、使用、管理、维护哪样都不能偏废,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离不开他们的工作。

因此,专业教师既是懂教育教学的教师,也是懂技术、懂管

理的专业人员,他们在学校应享有恰当的地位和待遇。

专业教师要管理维护校园网的硬件设备、开发管理维护校园网的软件资源;他们要维护管理学校教室、会议室等各个场所中的多媒体设备,还要维护管理使用广播、演播等设备;他们既要管理维护校园几百台办公计算机,还要开发维护各种教学多媒体课件资源和学校教育管理软件;他们要为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也要培训教师在新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使用各种新技术新软件以利于现代教育技术的顺利应用……他们必须随时准备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以提高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要求在中学教育人员中配置一定数量不同专长的专业教师,以确保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学校要为专业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的机会和时间,以确保他们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所需要的最新知识和技术,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专业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所以对专业教师的考核评价应该是多方面的,教学、技术服务和管理三方面都要有具体的要求,不能有所偏废甚至忽略不计。专业教师确保了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学、教学管理。

三、学科教师的能力

学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离不开教职员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学科教师的能力,学科教师是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的主力军。

学科教师不仅要具备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学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具体体现在:

1.具有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和专业素质;

2.掌握各种必需的信息技术;

3.具有研究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探索和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能力;

4.注重研究学习教学软件、硬件、课程和教学模式,会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软件、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并将设计和研究应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

5.会评价和管理各种教学方式所需要的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

6.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教师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获得来自于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更来源于学校发展对教师的要求。学校应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教师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科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体有:

1.开展理论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

学校应定期开展理论和技术培训,使教师建构起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观,提高教师实践应用能力;

2.采取各种措施,营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环境

通过引导鼓励、考核评比等措施,深入教师、学科、课堂,促进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3.注重学习研究,在教学研究过程中提升能力

在学校普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通过教学研究让教师及时研讨、反思、总结,丰富教学资源,从而提升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教育教学的能力。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依赖于学科教师,而教师的运用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积累、逐步提高的,学校应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措施才能推动学科教师的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水平。

四、学生的素养

学校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组织课堂教学时,学生的信息素养对教学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如:政治教师利用网络教室组织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时,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水平将有利于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数字模拟实验室中,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对学生进行学科实验也有帮助,总之,学校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教育管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

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主要靠中学开设的信息技术课程,当然,学生在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参与学习活动,也能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学校不仅要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的正常开设,还必须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注重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加强课程的评估与管理。

总之,信息时代要求学校教育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培养新人才,在学校实施现代教育技术过程中,人是决定因素。在校长、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在学校教育中有效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建新,孙祯祥.基于知识管理的区域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机制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2007,2

现代科学起源第7篇

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更加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仅是说大自然,我们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阐释了生物的进化原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一些关于物种起源读后感,请您阅读。

物种起源读后感1我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知道他是英国的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物种起源》是它的代表作,它在《物种起源》中所体现的认真精神同样值得钦佩。他的那种不敷衍,充分体现了达尔文对科学认真、严谨的态度。这本书概括地总结了他对自然界观察所得的基本事实、思想、结论和推论。达尔文进化的动力则是:自然规律、食物得失、交配繁衍的能力、新种持续产生、不适者淘汰。而最大的原因是食物来源和繁衍能力。

达尔文自己把《物种起源》称为“一部长篇争辩”,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物种是可变的,生物是进化的。当时绝大部分读了《物种起源》的生物学家都很快地接受了这个事实,因此进化论从此取代了神创论,并且成为生物学研究的基石。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的主导思想,即"自然选择"。它有一切伟大的自然科学真理所具有的特征,变模糊为清晰,化复杂为简单,并且在旧有的知识上添加了很多新的东西。

达尔文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虽然达尔文在完成《物种起源》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这并没有影响他要完成该书的决心。我想正是因为这些困难,才使得达尔文在《物种起源》该书中运用了大量资料。并最终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且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

《物种起源》是世界生物进化很有价值的作品之一,,是一部深切关注生物土地家园的,以灵魂回应灵魂之书《物种起源》具有很多的重大意义:这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标志着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影响历史进程的经典著作。对人类发展进程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巨著,影响中国近代社会的经典译作,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其中也不乏一些伟人对它的高度评价。马克思就认为《物种起源》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李卜克内西则认为它是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而英国植物学家华生则认为达尔文是本世纪的、甚至是一切世纪的博物学中最伟大的革命者。我想也许华生的评价有点极端,因为在未来的世界谁也无法预知,但这已经充分说明了达尔文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当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不仅仅是生物进化论值得我们学习,其中还有更多的观点,如自然选择学说,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总之,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对我是受益匪浅,让我学到了很多以前所不知道的东西。

物种起源读后感2我们在探讨信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些有关对进化论的争论,有些人把之当作不争的事实,而有些人则认为其一文不值,有时双方各执己见,争论得不可开交。但是,大多数参与这一争论的双方都没有读过进化论的经典著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我在尝试着读这一本书,那些有意无意的争论我能从这里明白许多!

首先: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这是这本书最为基础的一个问题。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写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在这本书里,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

基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知道,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接受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基于这一结论,我们可以知道,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接受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相信上帝是违背科学和理性吗?

达尔文得出了上帝是生命起源的结论,这是发自内心的信仰,还是一个不得已的结论,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常听说诸如"相信上帝是不科学的"或"科学已经否定了上帝"之类的话,但这些话本身不一定就是科学的,至少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商酌的。正如达尔文一样,我们会思索、探讨最初的起源的问题,但如果不承认有上帝的话,将会遇到一个很大的难题,人们往往会不得不以很不科学的方法来解决。

在解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接受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接受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该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这也许是为什么许多现代科学的奠基人,诸如牛顿、伽利略、法拉第、爱因斯坦、及达尔文等等,都相信上帝的原因。

每个人都有不相信上帝的自由,但要用科学和理性来作为这些事的依据这里有似乎有些牵强吧。

物种起源读后感3一个月来,我对《物种起源》进行了持续的阅读和研究,体验到了一种智力上的享受。达尔文理论的核心乃是“自然选择”,这是一个虽不复杂,但易被误解的概念。赖特在《道德的动物》中对这个概念的概括很是到位,这里借鉴一下,“自然选择”就是:如果在一个物种中个体之间存在遗传性状的变异,且某些性状比另一些更有利于生存和繁殖,那么,前者就会在群体中(明显地)扩散开来,结果(显然是)物种中遗传性状的总体表现发生了变化。达尔文就是利用这一模型,对生物世界的各种现象展开了解释。自然选择具有强大的解释力,这一点只有亲自看一看此书才能理解。这本书内容丰富,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这里仅谈谈我印象较深的几点吧。

一、博物学。这个学科有什么特点,看看达尔文的著述就很明白了。对海量资料地把握,是我最为惊叹的。博物学者的确很“博”,种植、养殖、观察、考察,从家鸽的毛色到白垩纪地质层的特点,无一不知。在对大量感性资料的占有基础上,博物学者们进一步整理、归纳,提出了诸多理论。许多现代科学如地质学、生物学等都产生自博物学。虽然现代学科划分越来越细,传统博物学似乎已“日薄西山”。但是,博物学或者说一种跨学科研究的思想方法,对现代科学研究的影响依然很大。

二、大自然的“想象力”。书中对某些动植物有趣习性的描述让我不禁感叹自然选择的神奇力量。大自然造就了如此“计划周密”的行为,简直超越我们的想象。如第六章关于盔兰属植物“大水桶”的作用,真令人拍案叫绝。

三、达尔文谨审慎的学风。达尔文有理由为自己建立了这一解释力强劲的理论而骄傲。但是,从书中我们看到达尔文并不自负,他对自己理论的局限性有清醒的认识并对所有质疑者者表示了可敬的尊重。如第九章“首次杂交不育性与杂种不育性的渊源与原因”这一节中,达尔文写道,“经过再三考虑,我确定这个结果大概不是经由自然选择而来的”。达尔文的谨慎还表现在他对人类认识局限性的承认。他在第七章中对为什么与长颈鹿亲缘很近的动物没有长出长脖子时,写道,“正如对为什么人类过去有的事情没有在这一国发生而在那一国发生这种问题,期望得到确切的回答一样是不合理的。”

本书的阅读使我理清了许多之前模糊的问题,如进化是否有方向,复杂性与适应性等等。但是,在我理解了很多的同时,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物种起源读后感4高中那时学生物的时候就听说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那时候一直备战高考,没有机会去了解这本书。所幸这个月去图书馆借了一本《物种起源》,看了这本书,不仅对之前生物课本的相关知识点印象有所加深,而且对物种起源过程感到神奇,更多的,是对其中的哲理的感悟!

《物种起源》自1859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以来,受到众多市民的热烈欢迎,被争相购买。这本书的第一版1250册在出版之日就全部售罄。它以全新的进化思想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提出震惊世界的论断:生命只有一个祖先,生物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而来的。它发表传播后,生物普遍进化的思想以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已为学术界、思想界公认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20世纪40年代初,英国人霍尔丹和美籍苏联生物学家杜布赞斯在达尔文思想的影响下,创立了“现代进化论”。可以说,这本书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是最伟大、最辉煌的划时代的里程碑,对人类历史有着极大的影响。

达尔文在每个人都信仰神的时代敢于挑战权威,坚持自己的看法,与权贵斗争,即使被权贵刁难,他仍相信自己的结论的正确性,并且四处宣传自己的结论,唤醒封建迷信的人,这种为学术奉献的精神,很值得现今社会的我们学习。与达尔文相反的是医学家富兰克林,本来她发现了某一项研究,但由于当时社会主流思想并不接受她的研究,所以久而久之连她自己也开始怀疑自己的研究的正确性,最终遗憾地放弃了这个结论,然而,两年后,两个年轻的医学家看到富兰克林的研究结果认为很有道理,两人开展了对这个结论的深入研究,最终发表所得结论一举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而富兰克林辛辛苦苦研究了十几年最终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最终将原本属于自己的荣誉拱手让人。所以,现今社会中的我们,现有的知识太多,这无形中给我们添加了许多条条框框,许多人有新的看法和研究但是不敢确认其正确性,使得很多研究无法更新,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应该扛起社会的责任,为科学社会的进步而努力。

这本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理论是: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生命的进化过程就是这个原理,不是环境适应生命,而是生命适应环境。能够适应环境的就能够生存下来,不能适应的就只能被淘汰,这就是一个自然选择过程,最终有能适应环境的优秀基因的物种就能够一直保留下来并遗传给下去。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也是如此,许多人在抱怨社会不公中沉沦,最终被社会淘汰出局,然而真正有毅力的人却能够适应环境大潮流,顺应时代的发展,最终在生存斗争中胜出。

所以《物种起源》这本书的许多理论是能够应用到社会中的,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指引了我们该如何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成功地生存下来,很有现实意义,我强烈推荐大家看这本书。

物种起源读后感5随著科学与哲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世界及人的主体性,提出一系列的问题题:

例如生命的起源究竟是什么?。人及世界上各物种在进化中是否具有自主性和选择性?如果有,它同客观决定的力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这样的问题谁也解释不清楚

但读了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在阅读当中,我发现这样一个结论,大概意思就是,他在经过类比以后得出结论,所有在地球上的有机生物都是起源于一个共同的原始生命,而这个原始生命则是"被吹了一口气"而来的。这与圣经里创世记里讲到人是因上帝吹了一口气而得到生命的写法有点相似。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是逻辑推理。也就是说自然的选择与进化只是通过推理的论据来表达,是一种逻辑上的顺延。事实上,生物改变并不一定是按这种推理进行的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是科学的假设。达尔文证明自己理论的证据是缺乏说服力的,只能解释一些不寻常的现象

他却由这些特例推广到普遍进化,因而只能是特殊基础上的假设。的确,达尔文的理论是不能让人信服的。如果生物真是由一个物种向另一种物种进化而来,那么必定存在物种间的过渡类型。可是为什么我们所发现的化石中却几乎找不到这样的证据?如果生物的进化真的是长时间的逐渐变化,那么从单细胞又如何产生出复杂多样的动物门类呢?从同一个祖先那里又如何进化出多种不同基因组合的物种呢?为什么大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几乎所有动物的“门”同时在地层中出现呢?

现代科学起源第8篇

现代科学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是如何形容都不过分的——就在你那个健壮的孩子出生的同时,预防与免疫医学提供的各种疫苗将终生免除若干疾病对他的戕害,而这些疾病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曾经夺去了数以亿计的人类的生命;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成就为他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最丰富和科学的食物和饮料,然而仅仅几十年前,饥馑和灾荒仍是人类经常经历的梦魇;现代化学工业、轻纺工业、建筑工业、能源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成果包裹着他的躯体和他所有存在着的生活空间;而信息技术,这一由数学、微电子学和现代语言科学开拓的崭新领域,正在把他的未来世界拓展到更加遥远的空间。

科学总是相对于神学而言的。在人类的蒙昧时期,由于对周围世界的认识手段十分有限,人们对世界的解释只有归于上帝。在诸如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起源这一类终极问题上,宗教神学和神秘主义哲学曾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是近百年来的科学发现和技术革命,加速了人类对世界认识的成熟过程,是科学使我们对自身和自己所处的世界有了越来越丰富和清醒的认识。当我们在本期把中国人破解生命之谜的最新成果告诉读者的时候,我们想到的不仅是这样一些新的发现,更想传递的是一种科学理性的思维。在我们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重倡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科学文化素质,变得十分迫切和重要。

这并非无的放矢。今天,当科学家就神秘主义和伪科学不断进行揭露的时候,仍有许多人沉浸在形形“包治百病”“重整乾元”的神话之中;当科学对生命的破解已经可以对基因链条进行重组和利用,求神问卜算命打卦在许多地方仍然生意不绝;不久前,有青年告诉我们,中原某地正在流传圣人显灵的传说;而我们不用费力就可以看到不少城市店铺中供奉的神灵牌位和人们对“幸运号码”“幸运数字”的荒唐的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