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4-01-06 10:00:27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 技术教育 内涵探析

作者简介:李继坤(1963-) ,男,广东潮洲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政工师,从事高校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体系是相对于传统普通教育而言的。传统普通教育体系的本质特点是知识本位、学科导向,按照知识体系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方向来系统设计各个层次的教育内容,而忽视行业、职业等社会需求,忽视各类社会成员个性发展的不同需要。① 而职业教育则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社会上有什么样的职业,职业教育领域中就应该有什么样的教育内容;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

首先什么是“职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的总和。

再说“教育”的含义。由顾名远主编的《教育大辞曲》中对教育的解释,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权威性的解释。他首先明确了教育属于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其次,规范了这种社会活动是通过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和培养人来完成的;然后,他把教育划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教育,泛指影响人们的意识、内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等级教育。教育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连名称都有多种不同的叫法。

在我国各种叫法中,影响最大、正规化程度最高的有两种,一是“职业技术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前者是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的,后者是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定的,而后者最终成为我国关于这种教育类型的法定名称。但是前者仍然在许多领域继续发生重大影响,如:我国大陆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现在均称为“职业技术学院”;我国有两家级别很高、影响很大的职教杂志,一家叫“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一家叫“职业技术教育”。

其实,我国最后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职业教育”的名称是一个历史悠久、包容性很强、非常严谨准确的名称。它发端于“五四”运动前夕我国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黄炎培、蔡元培、陶行知等人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历经近80年的发展历程,到1996年,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被确定下来。它包括了“技术教育”的全部内涵:在传统的职业体系中,有些职业(如技术员、技术工人等)本来就有明显的技术性,其职业教育相应地也具有明显的技术内涵。不过,这些职业岗位多属于第一、第二产业领域,属于“大理科”范畴。而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职业的发展、进化和职业技术的扩展、延伸,传统的无技术或非技术职业正日益减少,具有技术性的社会职业日益增多,而其领域又大大超出了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的范围,许多是属于第三产业领域的(如管理性职业、服务性职业),属于“大文科”范畴。② 相应地,其职业教育自然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只是已经不局限在传统的狭义的“技术”概念之中而已。可以预言,随着职业和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将普遍具有一定的技术性,而简单的生产劳动教育将不再能代表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所以,这种教育的名称应当按照《职业教育法》的规定确定为“职业教育”,以维护法律的严肃性,不应该再有什么非议。“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名称虽然不同,但其内涵却是基本一致的。

那么,职业教育的完整内涵,应该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范畴。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劳工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机构越来越普遍采用这个广义的词语,共意义在于: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突出了技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强调了从抽象理论到实践过程的“教育与训练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目前,国际上对职业教育的内涵基本已经达成共识: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一是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满足社会对合格劳动力的需求,降低青年就业的门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是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二是即面向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适应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三是职教法中规定的“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因此,职业教育应当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等几方面的有机结合,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③加强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现代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创业教育专家张竹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创业所要做的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创业教育必然离不开创新,必然具有探索性与开创性,这是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的特性。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及印度尼西亚,近年来特别重视在职业教育中实施以开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建立“小企业创业机构”,开发符合职教特点的创业课程。以澳大利亚的创业教育为例,采用模块化课程,通过大量的案例启发学生,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一是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另一方面,创业教育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职业教育就是贯穿终身教育。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表明,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并正在从“终结性”转向“阶段性”和“终生性”,从单纯满足“就业需求”走向“就业和创业并举”,职业教育内涵从“职业预备教育”延伸拓展为“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或“人生预备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人生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据研究表明,就教育所传授知识的适用期来看,基础教育的知识可用15年,高等教育可用10年,而职业教育则只能用5年。所以,加强职业教育与职后教育的衔接,在职业教育基础之上构建一个职业继续教育体系,已成为新世纪教育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发展的关键。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全面的终身化职教体系的重要性。形成职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体系。以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促进劳动者知识的更新、技术的创新、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劳动部副部长林用三曾经召开的加快提高劳动者素质座谈会上也曾提到要按照终身教育的要求加强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并提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的四项保障措施,为人才的终身制培养提供了保障。

职业教育它具有双重属性,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它既相同又相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对它们的比较中,我们可以从职业教育的内涵得到更明确的认识。前者是一种“依赖性强”和“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更为密切的教育,而后者则是—种具有相对独立性、较为稳定的教育。纵观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市场“睛雨表”的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助推器功能”,在职业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④

参考文献

①张震中、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导论[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与教育.

②辜胜阻.高等教育的结构失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J]。中国高等教育,2001-7.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第2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职业竞争力;内涵;产生环境新型;学徒制

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上最具有竞争性的战略资源,其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强弱。进入新世纪,如何提升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职业竞争力,如何促进其能力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关注的重要方面。

一、职业竞争力成为当前中国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职业岗位的就业需要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的环境中,生产自动化、管理扁平化时代正在朝中国走来,职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中国高素质技术型、技能型职业岗位的就业需要。1.生产自动化时代要求员工具有职业竞争力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类劳动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进。当前,在中国先进制造业等生产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跨国企业和外资企业已经进入到生产自动化时代。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劳动者除了必须具备相关设备的操作技能、自动化系统的管控能力,而且还应具备生产中独立顶岗工作、及时做出判断和随机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合作沟通能力等。2.中国国情需要就业者具有职业竞争力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很快,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现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每年出口创汇占60%,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质量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需要员工具有很强的职业竞争力,来创造企业的发展空间。其次,由于目前中国的劳动力多,职场求职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从2011年开始,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达700多万,2016年更是达到765万人。毕业生争取就业岗位,不但需要具有技术专长,还需要有职业竞争力。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和这些群体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增强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

二、职业竞争力的内涵与产生环境

现代社会,劳动者的专业能力、关键能力和个性特征等因素组成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能力“本着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这是现代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内容。20世纪末,德国不来梅大学FelixRauner教授提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理念与方法。该方法打破学科系统化的边界,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学生能力与个性发展联系起来,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这种创造能力或设计能力即为职业竞争力。职业竞争力赋予职业能力全新内涵,转变了职业教育以培养职业适应力为主的目标,适用于创新型国家和市场经济对职业人才的要求。1.职业竞争力的内涵在德国,职业竞争力被称为设计或建构能力。职业竞争力要求每位从业人员不但能适应职业工作,而且能主动设计工作任务。职业竞争力是各种能力的复合与内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综合能力。具体来讲,职业竞争力包含四个方面:岗位操作能力、职业综合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岗位操作能力指按特定要求完成操作程序的能力。它表现为能熟练运用技术(技巧)和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职业发展能力指任务组织、优化和职业迁移能力,以及把握机遇的能力。职业创新能力指对工作的反思、问题的解决、技术的创新等方面的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是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才能获得。随着时代的发展,学者们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及根据本国的国情对职业竞争力进行的修正与完善。如我国学者杨欣斌等认为,职业竞争力分为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与创意能力六个层次。由此可见,职业竞争力不仅包括从事职业所需的专业与方法能力,还包括面向未来发展的相关能力,最重要的是职业竞争力包含人格能力,如职业道德。职业竞争力的内涵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职业教育目标是一致的。2016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TVET)的建议书》指出:职业技术教育旨在提高劳动者就业、职业、生计和终身学习的知识、技能和能力,促进个人从教育到职场的过渡,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保持其就业能力、作出决策、实现自己抱负。职业技术教育使个人有可能进入劳动力市场、获得生计和终身学习的机会,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因此,职业教育不仅面向劳动力市场,预测并推动工作和组织方面的变化,对企业的竞争力以及社区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还要面向劳动者未来发展需要,培养其决策能力,实现社会抱负的能力。2.职业竞争力的产生环境职业竞争力的产生与国家工业和经济发展程度息息相关,它是德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创新的需要是职业竞争力产生的根本动力,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扁平化为职业竞争力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在新工作环境下,工人必须具备相关设备的操作知识和技能、网络系统的使用与管理知识,还应具备预测、决策能力和较强的信息沟通能力。其次,德国许多企业进入扁平化管理时代。扁平化的管理特别强调员工的职业竞争力。而传统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模式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目的。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新的技术、工艺用于生产周期的不断缩短,知识、技术的陈旧率不断加快,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为主要目的职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对技术工人的素质的要求。基于以上两点,德国职业教育界为扭转“双元制”中职教育与企业培训相脱离,偏离职业实践和滞后科技发展困境,根据新时期行业、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新要求,提出并开始践行职业竞争力。

三、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创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对职业能力的不同认识,演绎出了不同的职教课程、教学和评价体系。教育独立性的丧失和人的主体性的疏离,必然导致职业教育理性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萎缩。因此,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职业院校不仅要突破传统上把职业能力局限于职业适应力的认识,更要着眼于职业竞争力培养,实现全新的课程理念,创新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1.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设计职业教育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方法,通过“实践专家座谈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归纳总结出职业工作的典型特征,并给予恰当的描述,进行科学的课程设计,最后形成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使学生获得了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其综合能力、发展能力得到培养。2.采用新型学徒制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学徒制是做中学密切结合的典范,是当今时代培养学生职业竞争力途径之一。学徒制是工作场所学习的一种形式,指将在职学习和校本培训相结合职业教育形式,旨在满足特定能力培养和工作流程的需要。学徒制的目标是在良好的工作条件下提供学生高质量的培训机会,并为学生、企业和职业教育体系营造多赢的局面。学徒制的质量的概念由国际劳工组织(ILO)提出,并受到UNESCO和20国集团的广泛支持。学徒制质量标准包括五方面内容:工作和培训条件质量,尊重劳工权利和培训公司的安全标准;将学徒纳入社会保障计划,并给予工资或津贴;培训标准和内容的质量,满足劳动力市场和年轻人对职业所需全部技能的需求;全国认可的证书质量;政府、学校、学生、企业利益相关者多赢局面。新型学徒制通过政府的有效参与严格的质量标准,不但可以加强学校和工作场所的联接,学生通过与教师、与企业师傅的密切接触,掌握某一或某类岗位的专业能力,培养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增强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郭锋,我国建立创业板市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EB/OL].

[2]FelixRauner,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5

[3]FelixRauner文,王岚译,现代学徒制与课程设计,2007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2007-07-20

[4]王莉方.对职业教育中设计与建构能力内涵的分析[J].职教论坛,2009,(9)11-13

[5]杨欣斌林徐润盛鸿宇,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能力模型研究,教育与职业2014,(10):42-43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第3篇

近年来,以培养全体劳动者技能、提升全体劳动力技能水平为目的的技能战略成为世界人力资本开发的重要趋势。包括欧盟、OECD、国际劳工组织等在内的重要国际组织都推出了专门的战略行动,例如,欧盟2015年启动了“泛技能”(Skills Panopama)行动,提出把技能纳入到综合性的政策领域中,以开辟解决就业和社会问题的新途径;2016年6月,OECD召开部长级技能峰会,提出技能是提高一个国家生产力、创新性和包容性的关键要素,要推动各国建立以“全政府参与”为特征的技能战略。近年来,我国在相关政策文件中也多次提出建立技能强国的目标。然而,何为技能,要提升劳动力的哪些技能?这些是必须关注的核心问题。

从国际视野来看,各国际组织纷纷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对技能的理解。国际劳工组织从促进公民获得体面工作的角度出发,特别强调培养学习者的就业技能(employability skills)或工作世界技能(Skills for the world of work),并将技能界定为为促进工人获得及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及应对变化所需要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其具体包括基础或基本技能、职业或技术技能、专业或个人技能、核心工作技能。这些技能主要通过各种正式的教育、就业前培训、继续培训以及工作实践获得。世界银行在组织劳动力技能测试时将技能分为认知技能、非认知技能和职业技能等三类。UNESCO 提出了“能力通路”的概念,确定了所有公民都要具备的三类主要技能:基本技能、可转移技能及技术和职业能力。G20国集团开展的研究提出从更广泛的角度对于技能开发进行理解,认为技能开发涵盖整个生命历程,基础教育给予每个个体技能开发的基础,初始培训提供核心工作技能、普通知识以及行业本位的专业技能,促进个体从教育到工作世界的过渡,终身学习使个体维持工作技能和能力,并适应科技和技能的变化。因此,高质量、需求驱动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在培养人们需要的技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职业教育与培训和各种技能开发模式间建立密切联系,更加有利于培养劳动者的恰当技能。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然而,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对于技能人才的理解相对局限于特定专业技能人才的角度,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并没有形成关于技能的明确分类。借鉴国际社会关于技能内涵及其培养体系的理解,我国应从更广泛的视角理解技能的内涵及其分类标准,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要明确技能培养是不同教育阶段的共同任务,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的始终,努力建构终身化的技能开发体系,在各个教育阶段重视提升学习者的技能水平,这涉及到整个教育体系教育理念的革新。另一方面,通过建构以利益相关者广泛参与为特征的体系,进一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与培训在提升公民技能水平中的作用,重视通过职业教育培养学习者全面的工作世界技能,包括核心就业技能及特定职业和专业技能,在提升学习者专业能力的同时努力增强学习者适应工作世界变化的能力,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校;人文素养教育;教育改革

未来社会的竞争核心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新时代的高等职业教育不再仅仅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培养“数以千万计高技能专门人才”,而是为社会培养拥有人文素养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高职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加强内涵式教育,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素养就是人们通过文史哲等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从而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行为和修养,以及相应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通过人文素养知识的学习,最终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然而,现今社会人文素养整体缺失,主流价值观迷失;高职院校不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大量删减文史哲方面的课程,使人文素养教育一直被边缘化;学生沉迷于网络低俗文化,对传统文化淡漠,对人文素养漠视。这些问题是社会的问题,也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问题,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专业课程上,这是市场经济的需求,也是高职高专教育的宗旨。很多高职高专在课程设置上整体向专业课倾斜,造成了很多人文学科被大幅度压缩,甚至取缔。在很多人看来,学文学不能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不能促进技术的革新,更不能直接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没有开设和文学相关的专业课程,个别文学课程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呈现的。学生为了完成学分不得不去选择这门课,至于这门课的价值及其对学生的影响往往被忽略。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养的考评没有具体的量化要求,以文学知识为例,学生是否热爱文学,是否有足够的文学名著阅读量,是否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是否达到要求,没有系统的研究,也没有人在这方面引导学生。

高职教育仅仅关注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表现,而且这种关注是狭隘的和片面的。这样的教育忽视了对人的最根本的生存意义的探究和对人自身价值的关怀,以及对人的潜能的激发,尤其是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满足。教育如果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一门技能,无异于培养“机器人”。在高职学院里,高职学生人文素养缺乏,导致他们的精神状态、个人修养、社交能力、价值信仰等方面出现问题,这需要教育者深思。例如,由于人文素养的缺乏,很多学生在毕业求职写求职信时,语言表达不清,词汇贫乏,错别字多。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是“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人文素养教育对每一个人而言,虽不能像技能教育那样立竿见影,但是它却关系着工作之外的生活的乐趣和人生的理想,关乎人们在解决了生存问题之后对人的自身的思考,关乎人们对生存价值的思考。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应用知识。具有人文素养的毕业生有较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品质、修养、心理素质。

二、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内涵式教育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局限在课程教学的建设上,还应该加强内涵式教育。在现代社会,劳动者只有劳动技能是不够的,社会对劳动者的要求是多方面的、综合性的。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不仅仅只是基础的劳动者,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健康的身心和无限的创造力。人文素养是高职教育前进的重要动力和创新的源泉。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高职教育只有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满足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完美对接,才能真正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

(二)建设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重要的条件

拥有一支富有人文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不仅要拥有熟练的专业知识,还要做学生人生的导师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者。高职院校的教师更需要有人文情怀、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教师的精神状态、看问题的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文化素养,都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甚至是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有极高的文化素养,要学会用自己博大的胸怀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走近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激发他们实现自我价值。高职院校的专业课教师应该融合人文素养的内容于教学过程中,树立“教书育人”的正确观念,在教给学生知识技能的同时,教会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真正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贡献的人,使他们在当今社会瞬息万变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社会和迎接职业的挑战。当然,在专业技术教学当中,教师也可以融入人文学科的内容,在专业技术教育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例如,给机械设计的学生可以讲一些美学的知识,使他们在专业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形式美的规律,设计出更加美观和实用的工业产品。而对计算机设计的学生,教师可以将一些古典文化的案例和计算机技术巧妙结合,实现精妙跨界,从而使传统文化与计算机设计巧妙结合。

(三)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阅读是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通过阅读,学生打开了眼界,丰富了知识。阅读能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心理,让他们学会理解和思考;阅读能促进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精神高度;阅读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再狭隘。中国的经典名著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还体现了文字的精妙,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爱国意识和完美人格的形成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并为社团活动提供便利的条件。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有利于人文素养的养成。以写作为例,学院可以在校园社团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写作,可以设立写作社团,举行征稿活动,三行诗竞赛,等等。学院应该进行有效引导,通过新颖的形式对学生的作品进行传播。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生活的过程中传播了美,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总之,高职教育的内涵式发展需要站在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从多方面进行人文素养的培育。高职教育离不开人文素养教育,因为人文素养教育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参考文献:

[1]王锡耀.高职人才培养中的人文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2).

[2]李烜.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浅析[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4).

[3]赵磊.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内涵与提升[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第5篇

【关键词】素质 体育 贯彻

提倡素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是新的历史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符合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化,符合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需要。教师除对所任学科知识的融汇贯通之外,还要对相关学科有一定的造诣。同时还要具备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课堂应变能力等。这样,教师在执行体育教学任务时就会得心应手,提高教学效果。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教会学生做人、求善、养德,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

(一)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好思想。体育课上教师要求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做好人好事,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并教育学生树立见义勇为、敢于同坏人坏事做斗争的思想,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二)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尊师敬长,爱护体弱者。教育学生做事公正,为人和善,言行一致,文明礼貌,不损人利己,不投机取巧,爱护公物。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育教学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一个团结合作温暖的集体,才有凝聚人心,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关心集体,热爱集体,为集体争荣誉,教会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尊重人,理解人,善于与同学友好相处。让学生明白,只有生活在好的合作集体中,才能创造出优异成绩。

(四)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的学习很苦很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教学中教育学生对应做的事自己要坚持不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教育学生对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

(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体育教学重要的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老师的讲解与示范,教会学生锻炼身体的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教育能力,让学生逐步达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基本技术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进行智能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创造、求真。

(一)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

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能教会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体育文化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都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而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

(三)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

体育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四)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

田径教学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学生的智能水平通过体育教学能不断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活动机能,养成卫生习惯,培养学生脑体结合、综合适用脑力和体力的能力,把学生的心理素质调控在最佳状态。

(一)培养学生的自理自护能力。通过体育动作的学习,能促进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提高各项身体素质,练就一身强壮的身体,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理自控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健身锻炼,体育教学中有很多动作能伴随人的一生进行活动:田径中的中长跑项目。球类运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气功等都可以进行健身活动。通过讲授正确的动作技术和科学健身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运动会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让学生学会劳动,在劳动中磨炼意志,得到锻炼,提高对劳动技能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培养敬业爱岗思想。

(一)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

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矗并且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第6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高职特色 技艺性 开放办学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只有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才能稳步发展,要改革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重视特色专业建设,改革高职招生和培养模式,加强内部管理,搞好校企联合。

普通高等院校难以实现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技能型人才,按照市场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应体现其职业性,按社会职业岗位需要来设置专业,专业的划分还要恰当,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将社会需求量大,能够起到支柱作用的专业设置为长线专业,而将需求量小的非支柱专业设置为短线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适应第一线工作的各种需要,包括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并具有把技术和图纸转化为产品的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要坚持开放办学,坚持与企业合作办学,注重结合社会实践,重视引进双师型教师,职业技术教育也要向高层次化方向迈进,不能仅仅满足于专科层次,也要定位于本科甚至研究生层次,以吸引优秀生源,从根本上改变高职高专比普通高校低一等的惯性思维。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模式,也就是“在学习中工作”,或“在工作中学习”,也可以说成“边学习边工作”。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内涵是质量,高职内涵由质量来体现。招生和毕业的学生的关系最好是严进严出,这样可以保证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宽进严出也可以培养出不错的人才,尽量避免严进宽出,绝对不能宽进宽出。

特色明显的高职院校,才能广受社会欢迎。高职特色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特色、地方行业特色、技术技能特色和市场导向特色等。我们强调职业教育的技术技能性特色,也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包括职业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培养,包括具体技术技能、管理技能、应急处理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等。

以特色立校,以特色强校,坚持产学结合,也就是“做中学”,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产学结合的课程内涵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

高职的特色包括职业性、地方性和时代性。

高等职业教育从其内涵已形成自己独有的完整体系,职业教育集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和终生教育于一体。职业教育的内涵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不断完善。

职业教育其本质是适应社会需求。职业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广泛性是由社会职业结构的复杂性、多样性而决定的;也就是说职业学院设置的课程应与社会接轨。

职业技术教育包括技术教育、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等。教育与训练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不能替代。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其目标是适应市场需要,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是灵魂,基本的文化教育是基础,职业技能训练是特色。

职业教育就是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就是一种“创新”,具有探索性与开创性, 要教会学生分析研究市场,设计创业方案,开展考核评估,激发学生的创业动机。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创业教育还可以帮助高校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就业。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现代职业教育正在日益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现代职业教育正在从终结教育转向阶段教育和终生教育,要同时满足就业和创业需求,包括职业预备教育和升学预备教育,形成岗前培训、再就业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体系,促进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高劳动者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职业教育依赖性强,变化周期短,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普通教育则具有相对独立性,也较为稳定。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既相同又相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没有层次的差异,有的只是类型和任务的不同。高等教育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学术研究型和科学决策型,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实践型,高等职业教育讲究职业性专业设置,注重实践性教学,追求地方性办学。

目前企业高级技工和技师严重短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执法机构中从事各种事务运作和基层管理工作的合格人才匮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缺少对软、硬件都较为精通的人员,我们迫切需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来满足当前经济社会需要的这一类型人才,尤其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不能象普通高校侧重于继承型教育,而是要强调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要求,通过不断强化的实践教学和实际锻炼,让学生获得立足社会的实际能力,也就是具备科学的思维与技术能力,具备判别捕捉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创新的意识等。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日益扩大的背景下,质量內涵发展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要注重三个方面:培养职业素质;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

进行内涵建设,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坚持产学结合,提高教师能力,加强实训条件,加强学生考核,创新教育模式。

提升教学品质,形成高职教育特色,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素养,产生有份量、有影响、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发扬学术民主,营造良好氛围,建设一种自由、宽容的学术环境,让一线教师主动参与教育科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面向教学一线,创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要求的教育科研新局面,形成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的高职教育科研风格。

加强高职院校的网络和基地建设,构造与教育科研相统一的新平台,提升高职教育科研水平,在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改革探索课程教学方式、考试评价制度等。

不断推进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改革教育体制、教学内容以及考试制度等,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教师专业教育以及科研的能力。

要使高职逐步走向名校,更要注重内涵建设。要走从应用到研发再到应用性学术的新发展道路,融合技艺性、学科性和学术性于一体。高职不能没有技艺性,但高水平的技艺离不开学术性,将学术注入技艺,才能提升技艺水平,高水平技艺正是引导高职走向名校的基础,也是适应新工艺、新技术发展的必然;高职注重技艺性,也要注入高等教育的内涵,把学术性与技艺性相融合,铺就名校之路。

参考文献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第7篇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新农村建设 农村发展

一、人力资本与新经济增长理论

知识经济条件下经济竞争的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本的竞争。1958年舒尔茨完整论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随后又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与途径、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上世纪60年代,贝克尔把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引入到教育领域,用来解释人力资本的形成过程。至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罗默把技术进步内生化,卢卡斯把人力资本内生化,解释了经济的持续增长,从而创立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在新古典生产函数中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强调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投资在内生性经济增长,以及从不发达经济向发达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作用,确立了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

这对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代经济把资本划分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种形式,随着物质资本的增加,经济产出增加;同样,随着人力资本的增加,产出也增加,但人力资本的提高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要比物质资本的增加更重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通过教育、培训、医疗保健、劳动力转移等途径来进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可以将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人力资本存量。通过人力资本投资的内部效应和外部效应,提高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技术进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外延增长向内涵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人力资本投资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它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综合、科学的范畴,不仅仅强调农村经济发展,还包括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等,具有比农村经济发展更为丰富的内容。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自身发展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增加农民人力资本积累,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的现代农民,把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第一,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将农村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促进农民素质提高,提高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生产效率,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人力资本支撑。在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又反过来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由于缺乏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又给劳动力转移带来巨大的障碍,即使转移到非农产业,也只能从事简单的基础劳动,无法获得更好的岗位。

第二,培养掌握现代科学技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技术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科技人员的素质、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速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科技含量,更多注重科学技术与物质资本投入的结合,逐步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农村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跨越。

第三,适应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提高农民在非农产业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新农村建设不能光靠农村,还必须发挥工业和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走城市化或城镇化发展道路,关键是注重就业机会和分配的公平,要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更多非农就业机会,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与配置。

第四,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全面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质,促进农村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最终促进农村全面进步。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人的生产能力、创业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而且还有助于重塑人的道德品质与精神素质,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人的自主意识、民主法制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推动农村社会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三、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途径

无论是从城乡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来比较,还是从城乡教育支出的增长速度、或者从人力资本的培育水平来衡量,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现状不容乐观。而且绝大多数农民没有受过职业技术和技能培训。由于教育、社会保障、健康和机会等缺失,农民缺乏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能力和动力。这已严重阻碍农村教育发展、阻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提升。从实践来看,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途径有:第一,加大教育投入,进行农村教育投资制度创新和教育体制改革,使农民享有基本教育的平等机会,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教育对提高劳动者劳动能力和劳动生产率起着关键作用,能提高农民对所拥有的资金、土地、时间等资源的配置使用效率,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广,是实现农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二,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创新培训机制,为农村劳动职业技能培训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服务。以市场为导向,依托产业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广泛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民转岗就业,加快进行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第三,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保健的投资,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条件,为农民的身体健康提供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这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第四,继续开放和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促进劳动力流动,优化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也是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和需要。

参考文献:

[1]姜长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J].农业经济问题,2006.6

[2]曹明贵:人力资本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5.1

劳动技术教育内涵第8篇

关键词:农业发展方式;内涵;路径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内涵

农业经济发展整体思路已由"转变发展方式"替代了"转变增长发展方式"。虽只一词变化,但内涵却发生了重大不同。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考虑农业经济增长过程中总量增长机理的研究,突出产出的效率问题。而发展方式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体,核心在于提高农业发展的质量,即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结构优化、效益提高、能耗降低和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做到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农业发展方式与农业增长方式对比不仅是农业概念上的扩展、功能的多元化和效益的均衡化[1],还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需要。

二、制约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

(一)制度因素 

1.土地制度。合理的土地制度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在改革开放初期,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极大释放了农民积极性,是符合当时整个经济环境的。但随着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该制度已经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重新的制度安排。以土地流转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制度改革必将成为我国土地制度的第四次变迁[2]。但目前我国还没建立健全有效的土地流转机制,各个地方都在探索中。

2.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相辅相成的。合理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可以使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等得到优化配置,还可以为二、三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力支持。但现阶段我国在劳动力转移上面还有很多的制度和现实制约,城乡结构的二元化,使得农民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和教育等方面和城镇居民有很大差异,而依附这些制度的利益分配也不公平。并且随着劳动力转移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等这些因素都会制约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科技因素

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归根结底取决于科技因素。2005年我国每千公顷耕地化肥施用量高达366.5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5倍,分别是日、美、法的1.6、3.6和6倍,不仅成本高,产品标准也低。目前,在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只有48%,科研成果转化率只有30%,比发达国家约低30个和40个百分点,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3]。尤其农村信息化建设更是严重滞后,信息沟通渠道简单。

(三)资本因素

1.物力资本。从世界范围来看,农业需要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根据统计资料分析在1998年对我国农业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为10.69%,而后逐年下降一直到2004年达到低点7.12%,虽然近几年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都在8%左右。另一方面,农业对资金的不断扩张的需求也没有得到金融制度上的安排。首先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无法为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其次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会更多的规避对农投资;还有现在民间融资渠道还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目前已引发局部风险,也增加了融资成本,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人力资本。根据2006年国务院研究室报告显示,20%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3.4%的接受过初级职业培训,0.13%接受过中等职业教育,76.4%的没有接受过任何技术培训;2009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计显示,1.45亿外出转移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6.5%[4]。而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60%具有中专水平,德国7%的农民具有大学学历,53%的农民接受过2~3年的职业技术培训,而日本5.9%有大学文凭,74.8%接受过高中教育,初中毕业只占19.4[5]。所以我们在人力资本上和国外差距非常明显。

三、构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

(一)加大对农业投入

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也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虽然按照《农业法》规定:国家逐步提高农业投入的总体水平。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但现实并没有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去执行。因此构建"政府财政投入启动、信贷投入助推、农户投入为主、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3]。建立健全财政支农的稳定机制,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拓宽支农投入渠道,稳定增加农业生产环节补贴幅度,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为农村经济发展变革提供资金支持。

(二)实施科教兴农

1.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首先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农村青少年的文化教育程度直接关系农村发展的未来;其次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并逐步纳入义务教育范围;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对农业发展推动作用有限,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养农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是关键。

2.提升科技对农业的作用。首先大力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农业科技进步,是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起决定性作用。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农业科技转化的力度,建立一批农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基地,解决育种、储运加工等关键技术问题;其次推动农业技术推广和普及。搭建技术供需平台,逐步形成"专家+科技人员+示范户+农户"的科技成果推广和普及机制。完善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建设,畅通渠道;最后加强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不断拓宽农业信息和技术传播途径,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技术的便利,引导农民学技术、用技术、在实践中创新技术积极性。

(三)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

首先用抓工业的思路来抓农业建设。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和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植力度,逐步推进农业"企业化"建设,强化分级管理及支持力度;其次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化建设,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各具特色、资源互补、生态发展"的要求,集中打造基础先进、配套完善、交通发达、产业集聚能力强的农业产业园区[6];最后积极引导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挥联系市场、政府和农户的纽带作用,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农业产业提升和适度规模的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信息和人力等支持。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

(四)加快制度创新

一方面要变革农村土地制度。在土地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目前需要对土《地管理法》和《土地承包法》进行 修改,需要出台《土地流转法》,来规范和引导土地的合理流转。另一方面需要改革户籍制度,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一的以身份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还要建立城乡统一的保障、教育和就业管理制度,只有这样才能为农村人口的正常流动扫清制度障碍,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合理快速的向城镇转移[5]。

【参考文献】

[1]唐思航、韩晓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J].北京社会科学,2010(2).

[2]闵墨.我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问题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3).

[3]吴向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内涵与途径[J].经济纵横,2008(2).

[4]闻学良.试论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意义与思路[J].江西农业学报,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