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政治发展的内涵

政治发展的内涵赏析八篇

时间:2023-12-29 14:49:07

政治发展的内涵

政治发展的内涵第1篇

论文摘要: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体制设计和建设上不仅包括党领导和执掌国家权力机关的制度,也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丰富和发展了政党执政体制的内涵和形式。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中提出,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增强执政能力,使“执政体制更加健全”。“执政体制”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首次在党的文件中出现。一般而言,体制就是各种具体制度的总和。所谓执政体制,就是执政党实现执政和领导的制度化设计。从它表现的关系来看,执政体制又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从狭义上讲,是指执政党与国家政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职权划分的制度化规定。从广义讲,是指执政党有效运作国家权力资源和其他政治资源的制度体系。执政体制,从制度上体现出执政党与其他政治资源和国家权力机关的权限划分结构。它的实质在于对执政资源的配置方式。

世界上各国政党执政都必须在一定的制度和体制框架内进行,都有相应的执政体制。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执政党通过一定的程序进人国家权力机关,通过对国家权力机关的运作来实现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政党执政都是为了控制政治权力,利用权力来实现对本阶级利益的维护和发展。在制度设计上,执政体制集中在权力分配和运用上。也就是政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实现对国家政治权力有效运作的政治制度安排执政党有效运行国家权力机关,是实现执政的核心和实质内容。

执政体制是系统地实现执政党领导和执政正常运行的制度保障,它影响到执政党领导功能的发挥,制约着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水平。对于各国政党而言,完备而健全的执政体制能够比较好地实现执政党的阶级利益和社会管理功能,有利于执政党执政能力的充分发挥。对于中国而言,健全党的执政体制能够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实现党在各个具体阶段的执政目标,完成党的执政使命。

中国共产党执政当然离不开对政治权力的掌握。但是,掌权并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和实现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体制建设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历史使命。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这是一个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单靠中国共产党一个政党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政党,在执政体制设置上,并不是要大权独揽,而是创造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制度。通过赋予其他政党一定的政治权力来共同参与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毛泽东说“国事是国家公事,不是一党一派的私事。因此,共产党只有对党外人士实行民主合作的义务,而无排斥别人、垄断一切的权,在政党之间,逐渐形成了新型的国家权力配置格局: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合作;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全面参与国家政权的运作,参加国家政治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正是中国共产党将人民利益的实现当作党的事业,党在执政过程中就不仅仅重视对国家权力机关的掌握和运作,而且重视对非权力性政治资源的运用,并将它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纳人制度化,创造和完善了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虽然不是权力机关,但是通过政治协商能够帮助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而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因其具有的政治上的进步性和社会代表的广泛性的特点,成为实现社会利益表达、沟通和整合的重要制度安排。因此,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促进执政事业顺利进行的重要制度,是党的执政体制的构成部分。

事实上,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这一制度在执政过程中的作用。从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维护和发展了这一政治制度。建国以后,毛泽东亲自阻止了民主党派的解散风波,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八字方针。进人新时期以后,邓小平明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行多党派合作,这是我国具体历史条件下和现实条件下所决定的,也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特点和优点。1993年修改宪法,将它作为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写人宪法。中国共产党还主动推动了它的理论形态的完善,1989年通过了《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了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为“参政党”。2005年在原来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对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了明确表述,并促进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制度化、程序化和规范化运行。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上看,一直将帮助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加强与社会各界协商视为己任。一于四大将它写人党章,十五大和一一六大确定其为社会主义政治民主的重要部分。从实践上看,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执政过程中,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友党,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将政治协商纳人到决策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将加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当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这一制度发挥的作用来看,它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团结和动员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有序参与。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一直是将它当作党的执政体制的重要部分来构建和发展的。这一制度发挥的实际效果也有利于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党的执政体制中独具特色的一部分。通过它,中国共产党能实现对社会更多阶层的领导,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和力量来实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属于党的执政体制,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属于国家权力机关,是一个政治性、统战性的组织。在政党制度中,中国共产党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这种执政而不独揽权力、执政并重视对非权力政治资源充分利用的制度设计,是中国政党执政体制不同于任何其他国家政党执政体制的显著特点,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中的优点。

究其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是从执政目的和执政使命出发来构建和健全执政体制。它着眼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开展和最大多数人利益的实现,任何有利于这一执政事业的制度都应该得到健全;而不是着眼于对权力的牢牢控制。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政党执政的特点之一。

正确认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加强这个基本政治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有着指导价值。中国共产党执政掌握权力目的是为了实现执政为民。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也需要充分发挥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的功能。这就要求党不仅需要健全这一基本政治制度,而且需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实现党的执政本质的高度来改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对于各民主党派参政机制建设和参政作用发挥也至关重要。这样,各级领导干部对于民主党派的参政和政协的政治协商就不会仅当作一种照顾性、象征性的安排或是主要领导的一种姿态,而是会当作党的执政事业的构成部分而真心实意地去做有利于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

对国家权力系统的掌握和运作,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执政的主体和实质。运作现有的政治资源,促进民主参与和社会利益整合,是中国共产党实现有效执政的可靠保障,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面。因此,健全党的执政体制需要健全党领导国家权力机关的体制,还需要健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政治发展的内涵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传媒思想政治教育 内涵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10.037

Abstract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the trend of the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u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is not enough, and its conno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is to be further enhanced.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o truly understan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media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notation, first to get rid of the "Four Misunderstandings", based on to establish "three concepts oriented", to clear the “four inner dimensions ".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Media; connotation

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引发了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革命性变革,昭示了一个以信息传播为核心的传媒时代的到来。现代传媒在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同时,也在从各个层面改变和重塑社会生活。在这种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无可避免地遭遇了巨大挑战,面临着诸多新的问题和困难。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容、方法、途径,促进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使命成为亟须研究的重大课题。而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正是适应传媒时代的要求,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而来,但当前对其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对其内涵和理解更是有待增进。因此,在展开各种具体性研究前,对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进行深入解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1 解读之基: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在传媒时代背景下,着眼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关于传媒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更有待深化。基于此,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要得到广泛的了解和认同,首先要破除“四大观念误区”。

(1)狭隘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主要基于高职学生的特点,从维护秩序保持稳定的角度,认为所谓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对舆情强化监管,以期营造和谐氛围,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社会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是为了加强监测和督管的新形式;二是教育认识,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是排斥多元思潮共存,强化主流核心价值观一元控制,简单粗暴而有失灵活变通,关键是在不能充分了解洞悉高职学院心理的情况下开展教育。

(2)片面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借助传播平台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这种观念对传媒时代缺乏深刻的理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之所以被称之是革命性的,就在于它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模式。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并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彼此影响,相互融合的。片面论观念误区正是割裂了现代传媒与社会生活的统一性。

(3)机械论误区。这种观念误区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将教育内容直接从通过现代传媒进行传播。在传媒时代条件下,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当然不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复制”和“粘贴”,而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根据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基础和心理习惯进行重新“加工”和“包装”,从而既让学生喜闻乐见,又富教育实效。

(4)形式论误区。缺乏独立性是这种观念误区的核心认知,它认为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只不过是传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利用现代传媒的先进技术和传播方式而开展的教育活动,本身缺乏独立性,只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这种观念只是单纯凸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对现代传媒的充分运用,而忽视了这种运用本身是带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高职院校传媒思想政治教育从初始就具有相融相生的延续性和独立性。

2 解读之要:确立“三个理念导向”

政治发展的内涵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涵,理论

一、实践概念的多维解读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改造自己,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因而,实践一直是社会科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实践作为哲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领域,古今中外哲学家们从不同角度研究实践活动,阐释其内涵,形成了诸多的实践哲学派别。

(一)中西方传统哲学的实践内涵

早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许多哲学家从不同角度阐释了实践概念。但由于他们未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实践活动的本质,未能从直接现实性和自觉能动性的内在统一中把握实践,最终未能形成科学的实践概念和实践观。

1.中国传统哲学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

纵观中国哲学发展的历史,实践问题的探讨始终是中国哲学认识论探讨的主题。中国传统哲学侧重从知行关系角度阐发对实践内涵的理解。一般认为,中国,中国传统哲学知行观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中国最早的知行学说“知之非艰,行之维艰”,(《尚书·说命中》)经过孟子的知先行后,到荀子的行先知后。第二阶段是,是从荀子的行先知后,经过程颐朱熹的知先行后,再到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第三个阶段,是从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经过王夫之的“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并进而有功”,发展到颜元的重习行、轻知识。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非常重视对实践即行的阐释,也突出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即“知”对实践的引导作用。但是受中国传统思维的影响中国传统哲学的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局限性。直观的、笼统阐释实践概念。中国传统哲学对实践概念的解释往往从直观出发,把实践看作或者是主观精神的活动,或者是人的道德行为,缺少对概念的理论化系统化的分析,实践的内涵往往是笼统的,不可能真正揭示实践的内涵。同时,由于没有逻系统辑的分析,中国传统哲学也没有真正阐释实践的作用,特别是对“知”的决定作用,没有科学说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西方传统哲学关于实践内涵的认识

实践概念是西方传统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它最早出现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最先把实践内涵化,对实践概念做了初步的解释。德国古典哲学在继承古希腊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内涵的基础上,对实践概念做了进一步的发展,突出体现在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实践概念中。

(1)亚里士多德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把实践加以明确系统提出的思想家,他的实践哲学“把人的实践提升到一种独立的科学领域”。

他对实践概念的本质规定主要在对人的活动的划分和学科分类中体现出来。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把人的活动划分为实践的、创制的与理论的三种。理论的活动为求知而求知,以探究万事万物的第一原理为目标。创制活动以制造产品为目的,主要指生产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行为。实践活动主要是在求知的基础上伦理的行为和政治行为。就个人而言,实践的目的是使人富有德性,获取幸福;就公共领域而言,人的实践是政治的实践,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应当过集体的生活即城邦的生活。但无论在个人领域还是在公共领域,无论是伦理道德的实践还是政治生活的实践均以善为终极目的。

亚里士多德的实践观有难以掩盖其光辉的本质,尤其是其人之为自己好的行为,有了重大的哲学本体论的意义,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观乃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养料。但是他的实践观也有其局限性:

第一,实践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是理论本身的产物。

第二,实践的划分是有其缺陷的,过于注重人,注重人关于人的“善”的目的实现的过程,而轻其存在的基础———物质世界的生产。

(2)黑格尔对实践概念的理解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对德国古典哲学继续了系统的梳理,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哲学体系。实践是黑格尔哲学研究的重点领域。黑格尔对实践内涵进行了系统的阐释,批判继承前人的认识基础上,又增加了新的认识,实现了认识史上的又一次飞跃。他认为实践是对客体的改造,而且是物质性、创造性的活动,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这种认识是历史性的突破,超越了前人的认识。同时,黑格尔还注意到了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形式—劳动,并且详细论述了内涵。最重要是黑格尔把辩证法思想运用到实践领域,用辩证法分析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科学揭示了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当然,黑格尔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尤其历史的局限性,表现为:

政治发展的内涵第4篇

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高层次的人才后备军,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实践的中坚力量,其医德素质培养是医学院校教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人文内涵素质培养的一个核心就是人文内涵的培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使医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也相应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必将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情况。因此,在社会需求和理论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医学与人文内涵相融合的视角进行医学生的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这首先需要对医学生的人文内涵进行本质分析,之后在分析的基础上与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1医学生的人文内涵 谈到人文,可以说无论东西方古已有之。西方社会的人文更多指的是人文精神,英文为humanism,通常又可以译作人文主义、人本主义或人道主义。最初的人文精神即狭义上的意义是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而广义上的人文精神则是指人类精神世界的三大支柱、与科学与艺术相并列的人文。我国教育界中具有悠久的人文传统。在我国,最早出现“人文”一词的《易•贲》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外以恪守立法制度。 但是在近代以来,受西方“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人们在注重医术与器械的同时,逐渐忽略了医学的人文内涵,忽略了医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由此导致了当前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也正是这种情况导致了医学与人文相分离的状况[1]。其实今天我们倡导医学的人文精神,主张医学教育中的人文内涵的研究,从一定意义上讲不过是医学本质的回归和复兴。这种医学人文内涵的回归是医学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呼唤,因此重建医学人文精神是当代医学工作者的共同责任。由此可知,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不是体现在医学方面,而是体现在以人为本这个基本点之上的。简单叙述就是,医学人文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强调关注人的生命、倡导保护个人的权利,重视人的自身价值,强调生命价值优先的人道主义原则和人本主义原则。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则是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 医学发展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具有医学人文精神的本质内涵,医学才能成为人的医学。所以,在社会需求和理论发展的新形势下,以医学与人文相融合的视角进行医学生的培养,对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解读就显得尤其重要。人文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基因,作为一种朴素的习惯和意识[2],与医学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了这两种精神的医学生才是合格的、值得信赖的未来医生。正如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云:“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所以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但作救苦之心。” 2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文内涵的结合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医学生的公共政治理论必修课,应该是一门融科学、哲学、人文、学科史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应该具有的特点就是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具有医学方面丰富的素材。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如何在阐述知识点的同时,把人文内涵教育融会其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飞跃,实现人文内涵的升华,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教学背景而言,医学研究生大多来自单科院校,本科阶段局限于专业范围,人文社会科学的底子相对欠缺,研究生阶段专业学习任务繁重非常的繁重,过多的关注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思想人文素养的提升,忽视了人文内涵方面的教育,导致形成了重“医”轻“文”,重“技术”轻“人文内涵”的现状。然而“医者德为先”,从历代名医的相关著作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凡是卓有成就的医学家无一不是医术精湛、人文内涵高尚的人。晋代杨泉在《物理论》中道:“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3]。这就说明,我国从古代起对从医者的选拔和任用就有十分严格的标准,非人文内涵高尚者不得行医。所以转变医学生原有的专业能力本位观,树立起全方位的以人文内涵教育为根本的素质教育本位观,既是医疗事业时展的需要,更是医学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着新的人文价值而正在发生着变化,与传统人文内涵相比增加了新的内涵。特别是面对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以及面对人类对健康、尊重、和谐等等的美好期盼,使得医学教育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因为培养新时代医学生的人文内涵比掌握医疗技术本身更值得关注,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和谐医患关系添砖加瓦,才能够让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期许走向更高的境界。 作为思想政治课的任课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力求将医学与人文内涵,敬德与修业两个个方面进行结合,努力形成突出人文内涵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就是以思想政治课课程为平台,加强医学生人文内涵教育的途径研究,可将其简单归纳为围绕“一条主线,两个基本点”展开。一条主线是指以“敬畏生命”的大道德观作为中心和主线,贯穿课程的始终;两个基本点是显性人文内涵教育与隐性人文内涵教育同时推进。显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思想政治课所宣讲的科学精神中的“真”;隐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授课过程中精选有道德闪光点的教学案例,就人文内涵角度有所侧重,强调“善和美”。 “敬畏生命”必须作为思想政治课课程的一条主线和理念贯穿始终。医学生作为未来医学界的中坚力量,直接面对的就是人类生命,每个人的生命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生命的神圣性和脆弱性都需要医生具有抚慰生命的善意和拯救生命诚意的人文内涵品格。但是需要进行拓展的是,敬畏生命并不是简单是人与人之间的,更应该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它的内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反思“人类中心主义”理念的基础上,“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为我们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种新视角、新理念,使人类以另一种思维方式去逐步学会善待和敬畏包括人、动物、植物在内的一切生命,理解生命的价值,领悟生命的神圣,尊重生命的平等生存权。#p#分页标题#e# 显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思想政治课所宣讲的科学精神中的“真”。具体方式就是通过科学精神的讲授,让学生从思想上加强学习好专业技能的紧迫性,通过专业技能的精湛来加强人文内涵的修养。首都医科大学的老校长,著名医学家吴阶平先生曾经说过:“做好医生有三条要素:一、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二、精湛医术;三、服务的艺术,即床旁艺术。”这三要素中,第一个要素讲的就是人文内涵,第二、三个要素指的是专业技能。人文内涵与专业技能从来都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人文内涵是专业技能的灵魂,专业技能是实现人文内涵的手段。在现实生活中,有高尚人文内涵的人往往有精湛的医术,因为没有治病救人的思想品德就不可能执着地追求技术上的精益求精。 隐性人文内涵教育是指授课过程中精选有道德闪光点的教学案例,就人文内涵角度有所侧重,强调“善和美”。培养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把人文内涵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要选择让学生感动的案例,不仅要和课堂教学的内容相符,还要彰显高尚人物的人格魅力,这样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感动之余,心灵得到净化,人文内涵得到升华,这样才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道德性的统一。这种案例教学的最大特点是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情景,再现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体验道德情感,从而探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获得思维方式的训练和思维方法的启迪,同时领悟人生的哲理,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3医学人文内涵的价值观 自从20世纪以来,随着各种先进的诊断仪器和设备的出现,以及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也相应发生了巨大变化。最重要的一个变化就是,医生的注意力从关注病人,转移到寻找致病原因、发现细胞或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上,即对医疗器械的依赖与日俱增,这使医学价值观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医学价值观主要是指研究医学行为的价值,而这一价值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之上的,它以客观的方式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主要采用直观观察、客观检验、综合推理等认识方法,得出个人及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事实。其最终的结论就是通过得出人体“what”和“how”的科学结论,为维护人体健康提供前提条件。但是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医学价值观的发展也经历了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片面科学观的影响,使医学的发展陷入狭隘的死胡同,并且与其人文内涵相脱离,这是导致医患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重拾医学人文内涵的价值观就具有重要的意义。 医学本身具有多元化的价值观,“医学的价值是多元的,除了基本价值外,医学的价值还可以分为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功利价值与非功利价值、现实价值与理想价值、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等”[4]。但是医学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所以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只能是医学与人文内涵相融合的唯一性,即只能是对人的关爱。医学不能离开科学技术的发展,但是却不能将高医学技术作为医学自身的价值的主要取向,因为这样一门起源于为解除人类的痛苦且从头至尾充满着爱人的科学,其价值观必须是以人定向的。这种基于医学人文内涵本质的“以人为本”的医学人文价值观必将逐步取代医学技术论的价值观,这才是医学真正的进步与发展。 综上所述,现代医学因其负载着新的人文价值而正在发生着变化,与传统医学相比增加了新的内涵。特别是面对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由此引起的种种忧虑和不安,以及面对人类对健康、尊重、和谐等的美好期盼,使得医学人文方面无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这也对医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其实,医学和人文应该是互助合作、互利互补的关系,医学的发展需要从人文内涵中获得教益,而人文内涵的发展也要从医学精神中汲取营养,因此越到高的层次,它们越趋于一致。只有对医学人文内涵的本质有真正的理解,医学与人文合而为一,才能够为和谐医患关系添砖加瓦,才能够让人们对生命健康和生命质量的期许走向更高的境界。

政治发展的内涵第5篇

关键词: 法治政府;法治行政;机制建设

一、我国“法治政府”的应有内涵

2004年3月,国务院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纲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确立了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明确提出了今后十年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目标、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任务和措施。《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

温家宝总理指出: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关于“法治政府”的概念和内涵, 在学界以及实践中,往往不尽一致。随着我国“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不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已经成为我国法治建设最为突出的问题。”值得一提的是,与“法治”和“法治社会”相联系,西方法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其构成市民社会的各个人群聚合体之间的冲突、协调、妥协及其所产生的合力作用的产物,现代西方的法治理论及其实践建立在市民社会的理论及其存在的前提之下。由此,西方法治政府的构建和发展,也必然是在其法治自身的发展框架下得以孕育发展。从走向法治道路的类型来看,我国大体上属于“政府推进型”或“政党推进型”。这种政党推进型的法治道路之选择,应该也是基于国情的实事求是的选择。与“自然演进型”的法治道路相比,我国的治法建设更多的是在面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的影响和巨大压力,在借鉴西方治国经验,充分发挥本国政治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的。

由此,我国关于“法治政府”的构建,也是在我们国家的政治制度、以及带有极强“政府推动”或“政党推动”色彩情况下的“法治国家”,而非总体“法治社会”的前提下提出和进行的。也就是说,在总体“法治社会”尚未完全实现的情况下,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必然具备一定特殊性。在不否认共性的前提下,这种“特殊性”大体体现为两个方面,即一是我国特定的社会生活背景;二是我国的政治法律背景。前者是我国法治政府建设的大环境或“土壤”,后者则是直接的推动和关键因素。因此,在界定我国“法治政府”的应有内涵时,必须考虑到这两个因素。

从目前来看,对于我国“法治政府”的内涵,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法治政府”是宪法和法律至上的政府,即“政府由法律产生,政府由法律控制,政府依法管理,政府对法律负责”;其次,“法治政府”是人民民主的政府;第三,“法治政府”应是与“法治政党”建设相呼应的政府;第四,“法治政府”是强调公民权利本位、政府责任本位,提倡“公民自治”,尊重个人自由,进行“权力制约”的政府;第五,“法治政府”是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的政府;第六,“法治政府”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下,适应本土法治资源的政府。

二、我国法治政府建设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探析

近年来,我国法治政府建设区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体现为:(一)政府法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步伐加快,质量不断提高;(二)行政执法体系逐步健全,执法力度加大,基本保证了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三)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逐步转变,行政监督制度不断完善;(四)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有所提高。这些都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国构建法治政府,仍然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除了“法治社会”的同步构建因素,及大的社会背景之外,就“法治政府”建设本身而言,主要是:(一)政府法制建设还不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尤其体现在立法方面,宏观上重要立法尚有缺失,现有法律法规也有的与社会的发展、实践存在一定的差距;微观上,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二)行政执法体制不够完善、程序不够规范,执法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严重,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时有存在,监督和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不很好地实现立法目的;(三)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的倾向,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成为不能有效行政的根源之一;(四)尤其是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合法干预和协调,还是较大的薄弱环节,在某些领域的行政能力有待加强;(五)法治意识不强,法治观念淡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缺乏全面的法治理念,没有树立起宪法和法律的最高权威等。

三、我国法治政府的构建

(一) 从“依法行政”到“法治行政”——实践层面的理念升华

与温家宝总理提出的 “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相对应,我们所一直提到的“依法行政”的概念,似乎更应该以“法治行政”取代之。对此,已有部分学者予以理论上的阐述。

笔者从实践层面分析,从“依法行政”到“法治行政”,并非只是一个提法的改变,而是应该作为行政领域的理念升华。“法治行政”理念的建立,也必将对我国“法治政府”的构建,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政治发展的内涵第6篇

关键词:内涵式发展 政工工作 高职

实现高职学院内涵式发展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期望,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利益诉求。不难理解,伴随着内涵发展的推动,学院在良好社会声誉下必然将获得优质生源。从而,促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从目前各高职学院的网站信息就能看出,它们不仅从学科建设上遵循内涵式发展的理念,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也同样如此。由此可见,上述系列举动定能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然而,笔者也发现这样一个事实,即关乎学院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言,往往依赖于行政部门的强力推动,却忽略了学院政工工作在这方面的作用。实则不然,高职政工工作能较好的结合学院教职工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的增进他们对内涵发展的理解,并促进他们自觉的去践行这一理念。

鉴于以上所述,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高职政工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仍然围绕着如何促成学院内涵式发展来谈。在问题意识驱动下,高职政工工作本身可以做到落地。可在自身工作惯性以及外部环境干扰的背景下,最终所呈现出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具体而言,目前所面临的新挑战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工作惯性引致出的挑战

与其它单位的政工工作传统一样,高职学院一般以政治学习为主线来开展政工工作。而政治学习的环节包括:每周定时学习,以及党员过组织生活的时候。与此同时,在工会举办的各类仪式性活动中,也融入了政治学习的要素。不难看出,这一传统工作模式在当前以逐步失去应有的实效性。其根源归因于:(1)政治学习的着眼点较为空泛,与学院发展实际结合的并不紧密;(2)固有形式范畴,已呈现出明显的程序性特征。

(二)外部环境演绎出的挑战

“外部环境”所包含的范围便可大可小,本文主要指向网络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在互联网网络平台的支撑下,教职工能轻松获得其它兄弟院校的有关信息。包括福利待遇等敏感信息,也能通过及时沟通而获得。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深入发展,必然或多或少的影响到教职工的价值判断能力。甚至在部分人的意识中,出现了商品拜物教的影子。从而,以上两方面的环境因素,便使得学院教职工难以同现行政工模式间形成共鸣。

由上可知,惟有实现高职学院政工工作的落地效应,方能有效应对上述挑战。

二、针对当前挑战的反思

当前挑战的形成在于:(1)政工工作缺乏落地效应;(2)政工工作没能与学院发展实际相结合。从而,才会步入如此尴尬的处境。针对当前挑战的反思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政工工作绩效的反思

针对学院教职工的政工工作应追求实效性,而对实效达成与否的客观评价则须具有时代视野。当前在国家大力扶持高职学院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在市场化招生的外在压力下,推动学院的内涵式发展则成为时代视野下的客观判断。为此,政工工作应紧密围绕促进内涵发展来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实效性的获得。

(二)对政工工作方向的反思

传统政工工作注重对教职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此同时,在计划经济环境下这种工作内容确实具有可行性。然而,正如上文所分析的那样,一味进行空泛的说教与学习难以在其内心中产生共鸣。因此,当前政工工作的方面应与学院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契合。而各项事业的目标却统一于,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的要求。

由此可见,以上两方面的反思实则殊途同归。这样一来,高职学院政工工作途径的构建思路便清晰起来。

三、内涵式发展与政工工作契合下的途径构建

应以目的、手段、结果这三段式的方法论为基础,作为政工工作途径的体系构建。其中,应明确“目的”要件。从当前所反映出的问题显示,许多政工干部尽管具有较好的执行力,但缺乏对任务内涵与外延的有效把握。为此,以下将具体阐述途径的构建。

(一)确立政工工作的开展目的

根据上文的阐述可得,目前高职学院政工工作应紧密围绕着自身的发展来展开。具体包括:增强教学人员的教学、科研意识;增进行政人员的岗位服务意识。从而,在双管齐下的基础上实现学院政工工作的落地效应。

(二)设计政工工作的开展手段

在政工工作的开展手段环节,应保留传统优良的工作模式,并结合新时期的要求进行手段创新。传统优良工作模式包括:仪式性活动、树立标杆、举行团队活动等。而在手段创新上,应结合学院中青年教师的特点给予实施。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应将激励机制引入到政工工作实践中;同时,还应根据教学和行政部门的不同岗位特征,给予适应性制度建构。

(三)完善政工工作的绩效评价

针对学院政工工作的绩效评价,不仅有助于监督政工工作的有效开展,还能为优化政工工作寻找到突破口。为此,应建立院党委、政工部门、教职工代表在内的三方评价机制。在一定的标准基础上,给予政工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这里需要注意,应增大教职工代表分值的权重。这样一来,才能防止政工干部“为上不为下”的习惯意识。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了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不难发现,目前针对高职政工工作的文本资料仍不多见,更何况与内涵式发展相结合的讨论。为此,本文就作为抛砖引玉之用,期望与同行继续商榷。

四、小结

实现高职学院内涵式发展不仅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期望,也是高职院校自身的利益诉求。而关乎学院内涵式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言,往往依赖于行政部门的强力推动,却忽略了学院政工工作在这方面的作用。为此,须对政工工作绩效和工作方向展开反思。从而,建立起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政治发展的内涵第7篇

关键词 :人文精神;市场经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带来冲击,市场经济倡导的自由、平等、效率等原则促进了精神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信仰缺失、理想淡漠、人文素养滑坡等问题,尽管这些问题不是主流,但也提醒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仍然需要人文精神的培育。要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培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文精神。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体,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提高,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文精神的内涵与实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对人文精神开始了探讨和研究,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被大家普遍认可的人文精神概念,到底什么是人文精神?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无法探讨人文精神的培育。阐明人文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是探讨人文精神培育的前提和基础。

从以往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文精神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和概括。由于角度的不同,人们对人文精神的理解甚至有重大分歧。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儒家虽然有“人文”字眼,但不等同于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和西方文艺复兴相联系的,人文精神是外来语,其基本涵义是文艺复兴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的肯定,是一种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的自由平等精神。而有的学者认为人文精神存在于中国文化传统之中,中国文化的精神就是人文精神,其内涵是通过人文修养来培育的精神,以“尊天、远神、重人”为价值追求,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学者还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那么是从西方的文化语境下来揭示人文精神的内涵,还是从中国文化语境下来阐明人文精神的涵义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规定着对人文精神内涵的理解和内容。

在西方语境下,与人文精神对应的词汇是humanism,通常译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这个词,在西方文化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是指由西方哲学所培育的那种欧洲的精神文化传统。但是,我们对西方语境下的人文精神进行梳理和考察后发现,西方的学者也是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内涵概括存在分歧。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来推断,之所以同源于西方文化的学者对人文精神存在认识上的分歧,是因为不同国家和民族在发展的历程中有着自己的文化烙印,是站在自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人文精神内涵的。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会形成这个民族独特的思维习惯,影响着甚至决定着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和行为。

中华文化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文明的奇葩,因此应当在中华文明的语境下来理解人文精神的内涵,同时借鉴西方文化的精髓,才能很好的理解现代人文精神的内涵。现今中国探索人文精神培育,离不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时代背景和伟大实践,人文精神培育也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述求。

究竟什么是中国语境下的人文精神呢?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中,指人伦秩序,就是要求人们的行为合乎文明礼仪规范。进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展诞生了新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核心是重视人、尊重人。在当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我们党又提出了24 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成了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进一步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成为新时代人文精神的灵魂。

因此,新时期我们进行人文精神培养的内涵是:尊重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实现人的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点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着重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的教育。

从以上分析看,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要处理好个人、集体、民族、国家、自然的关系,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人文精神的实质在本质上与马克思主义是相通的。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育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必然要求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它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后继有人。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状况如何,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举什么旗帜,走什么路的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根本目标,以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任务,坚持学校教育和社会考察实践相结合的根本途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以德育人放在首位,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切实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难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高素质队伍的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中,党政干部、辅导员及专业课教师等,都有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而高校中,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思政课教师。因为设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的宗旨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效果还取决于课程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4 门必修课程。此外,还有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等课程。《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对课程的任务有明确的规定,就是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形势,把握国际局势变化,掌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清晰中国的国情,熟悉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引导大学生明确肩负的历史使命,使大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承担任务的复杂性,已经不是思政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所能完成的,要想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就要本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来阐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现实问题,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思政课除了要完成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外,还要承担传授知识、基础理论、人文精神等功能,因为只有思政课涵盖的学科最多,有哲学、经济、政治、历史、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只有这样多学科背景的课程,才能承担如此复杂的教学任务。而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必须突出人文精神教育,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时代提出的必然要求。因为人文精神的缺乏,已经导致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环境污染、能源紧张,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恶化本质上是人文的危机。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信仰危机,道德水平下降,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各种文化、思想在交流中碰撞,人们的思想发生变化,人文精神更是受到冲击,加上中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大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缺乏,大学生中表现出对传统文化陌生、信仰缺失、社会责任差、理想模糊、存在急功近利现象等问题。只有通过人文精神教育,才能使大学生明确积极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激励他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突出人文精神教育,是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提出的时代课题。当雾霾频发,老人摔倒无人敢扶,医患关系持续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寻求解决之道的时候,我们应当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可以肯定的说,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不能不说是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之一。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是重要举措。

课题名称:

本文是2013年度辽宁医学院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编号:YA201307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桂芳.30年来中国人文精神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沈茹.文化自觉视域中的大学人文精神之重建[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政治发展的内涵第8篇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培养当代学生良好政治思想的有力途径,也是当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深化对中央有关精神理解的重要方面,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对深化教育改革成果、努力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都是极其有益的。自2005年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后,全国各地的高效在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我国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培养工作开辟了良好的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内涵的深刻落实奠定了高校基础。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

实践教学从其行为上讲是一种实践活动,但从其本体上而言却同时又是一种理论,因此实践教学同时具有了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的意义。从二者的关系上来看,实施教学措施以及制定实践教学目的的原因在于实践教学深厚的内涵之中,并且同时实践教学的内涵也是实施实践教学的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实践教学的一种形式,它既是引导学生将外在实际转化为内在的精神动力的实践活动,同时又是引导学生将先进的思想政治理论彰显出来、在实践中得以体现的一种理论性的指导原则,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将理性与感性、理论与实践融通起来的课程。本文要探讨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也就是要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实践层面上的涵义,亦即与其理论层次相对立的一个层面。所以,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的把握不应该是单向度的,应该是包含着理论与实践、本体与现象、理性与感性的双向维度的东西。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内容出发来对其概念加以考察,我们会发现在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双向维度的学习中,高校中的学生逐渐完成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交融的过程。这种实践课程实际上是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过程,是主观世界的外在客观化与客观世界的主观内在化相统一的过程。在这种双向的过程中,当代高校学生完成了关于世界认识的正确“三观”的建构,形成了一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领导和指导下的独特的、丰富的、科学的价值认知体系。这对于当代高校的学生而言有着极为丰富的意义,同时对于高校的教师而言,实际上也是一个提升教师教育水准和促进教师教育能力提升的良好途径。所以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主体与对象而言,它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融的过程,是学生提升人生境界、教师提升教育水平的又一个双向的过程。因此,这再次说明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概念并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一个丰富而宏大的体系,它有它自身独特的价值内涵、指称对象、意义层次等内容,但在不同的立场下,它的内涵又是不同的,所以任何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概念的单向度讨论都是有失偏颇的,是不符合现实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一)适应时展的内在需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在于促成爱国、爱劳动、爱学习的长效机制,鼓励全国人民学习传统优秀中华文化精髓,同时要立德树人以增强学生的责任感。随着新时期的到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开辟了一个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践亟需得到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新的时代内涵的要求。在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关课程中,课程的枯燥乏味与缺乏活力是现存的主要问题之一,学生普遍认为类似的课程是无用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创新与变革,引导高校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树立正确的三观。只有在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后,才谈得上学生对于其他形式的科学理论的认知和把握,因此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实践改革的创新必要性之一在于适应新时展的内在需求。

(二)适应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现代化人才,因此高校当代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建立在新时代的时代思想体系之下的,是受到r代思想和精华所引导的。站在这种意义上,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创新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为新时代培育新的人才,所以同时它也作为培育正确思想价值理念的有力手段从而适应了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三)适应教学方法的必然要求

学校教学的目的在于使被教育者接受教育者的教育,同时要求被教育者将客观的知识主动转化为主观的行为,所以教育是一个集主观行为与客观知识于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以其独特的教学魅力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将知识潜移默化地传递到学生的心目中,另外在学生专心致志听讲的时候以及与教师相互互动的时候,在此过程中教师也提高了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改进了教学方法。所以,这一教育的过程无论是对于教师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具有丰富内涵的。因此,在提升教学水平的诉求中,要想催生出合理的教学方法就必然会要求高校在相关课程中进行改革,而这其中就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

三、结语

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是一种现实的实践活动,而且更是一种不断深化的理论体系,它不是单向度的而是拥有丰富内涵和意义的多维度综合系统。在新时代,开始高校政治理论实践教学课程的创新步伐不仅是时代的要求,而且更是培养新时代人才与适应教学方法的主观诉求。我们应该针对当代高校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对我国的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

参考文献:

[1]赵书策.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困境及创新路径[J].知识经济,2016(1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