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5 17:13:24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第1篇

关键词:《古代汉语》;教学;理念;转化;方法;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9-02

在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形势下,高等院校课程教学的变革越发显得异常的急迫。其中,《古代汉语》教学由于远离当代及知识点相对零散等自身固有的特点,更需要加紧改革,不仅要在内容上予以调整,而且也要在教学方法上进行多种尝试,使其更加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关于《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方法多元化的设想,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知和探索。

一、要进行教学理念的彻底更新——变单纯的知识传授为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

《古代汉语》课程的改革首先要致力于教学理念方面的更新,即必须改变以往只注重单一的知识传授为注重知识传授与素质教育的并重,也就是说要变单纯的知识传播向知识传授与人才素质培养结合方面的转化与过渡。具体说又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1.重视《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功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所涉及的方面非常宽泛,内容也异常繁多。它既注重语言知识本身的讲授,同时又注重传统文学与文化的传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定要认真协调和处理好这几方面之间的关系,既要做到几方面知识的结合与并重,同时也要做到脉络分明、重点突出。如何在《古代汉语》课程教学中更好地介绍与宣传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得到古代文化知识的滋养与熏陶,确实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2.注重《古代汉语》课程教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古代汉语》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在它的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人文素质的培育因素。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有效地接受到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宗教传统、文化教育、艺术审美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熏陶,这对于他们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无疑是有着非常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的。也就是说,本课程具有其他课程所无法比拟的特殊作用。

3.注重《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功能。《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很好地加强对学生审美情操的培养。它所涉及的领域异常深广,尤其是在文学、音韵、诗词格律、诵读以及传统文化方面,这一功效就越发显得突出了。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十分注重知识的吸收学习,同时也要在素质提升和审美情操的培养方面狠下工夫。《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在这方面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彻底改变以往教师单纯教、学生机械记的传统做法,变为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模式

在以往的高校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全程讲授、学生机械记录作为基本模式的,这在《古代汉语》课堂上尤其如此。彻底改变这种固有的模式,突出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既是教育理念上的根本革新与转变,同时也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项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在具体实践中,可以运用多种办法来进行尝试:比方说,可以预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并主动加以思考归纳,然后再由教师总结。这样做有助于彻底改变以往教师单纯教、学生被动机械记录的传统做法,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外阅读及配套练习等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分量。总之,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模式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理念方面的变革,能够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在他们迅速拓展知识的同时也大大培养了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三、教学内容侧重点必须予以彻底转变

为了配合上述以学生作为教学活动核心与主体这一理念真正得到最充分的落实,还必须在课堂教学内容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与调整。这其中主要就是把教学内容上的单纯传授知识转移到注重学生能力素质方面的培养上来。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大学生主动阅读、分析以及做练习的机会和比重,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都充分地发挥和调动起来,实现单位时间内学习效率的最大化。一般说来,在教学内容侧重点进行改革的尝试阶段,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程可以占全部课程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四、进一步注重讲、拓、练、考四者间的相互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突出讲、拓、练、考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讲”侧重突出教师在教学中的知识传授作用,它是知识传授与接收链条中最重要和关键的一个环节;“拓”是指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教师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布置和预留一些课外自主查阅的内容,以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和拓展延伸某些知识点;“练”更是侧重体现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是学生强化所学知识并使之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考”则是验证学生接收和掌握知识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是对“讲”与“练”效果的最直接检测。四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教与学整个过程各部分教学环节的系统完整链条。它们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循序渐进,各有侧重,缺一不可,使得整个《古代汉语》课程的教学过程呈显出活泼新颖和扎实有效的良性循环状态。

五、可以适当采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

关于《古代汉语》课是否应该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教学,过去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是利弊并存的,不能一概而论,也不可心存偏见从而失之偏颇。

1.其有利之处在于: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时间,减轻教师板书的负担;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课堂信息量,加强对课内知识的延伸与拓展;能够增强教学的形象化,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以往抽象教学形象性差并枯燥乏味等弊端;可以做到图文并茂,文字、图形与表格的相互结合,使得形式多样,重点突出,还可以丰富和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使学生由以往的机械被动学习向积极主动学习方面转化。

2.其不利之处在于:比较注重形式,形式大于内容,从而对于教学主体内容造成不应有的冲击与伤害;容易喧宾夺主,挤占课堂讲授时间,冲淡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不注重推导详解的过程,导致学生印象不深刻,有时只停留在看热闹的层面,往往一堂课下来记不住多少有用的东西。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古代汉语》课堂上,对那些不需要做过多过细讲授且信息量偏大的环节可以适当考虑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在讲授古代文化常识和古文字字形演示等方面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往往效果要更好一些;而在那些需要做重点、深入、细致讲解的部分如古音韵、古代词汇和训诂知识等方面则还是以传统讲法为好。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第2篇

关键词:蒙古族传统图案;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应用

在蒙语中,“图案”一词被称为“贺乌嘎拉吉”,蒙古族把类似于盘羊犄角卷曲的纹样称为“乌嘎拉吉”,而其它类型的纹样称为“贺”,合在一起成为蒙古族图案的称呼。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蒙古民族同其它民族一样,在本民族经济基础、地理环境、民族风俗、、民族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在民族生存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独特的装饰艺术文化,蒙古族传统图案是这一文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装饰图案饱含了蒙古民族丰富多彩的造物思想和艺术成就,承载着蒙古民族美好的祝愿,具有古老浓郁的蒙古族文化特色,是表现蒙古民族历史的一套完整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广泛的应用于蒙古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化着人们的生活,丰富着人们的心灵,体现着一个民族朴实的审美追求。

蒙古族传统的建筑形式是蒙古包,蒙古包体量虽然大小有别,但基本的构造形式都一样,都是通过“哈那”、“乌尼”、“陶脑”以及用于进出的门等构件组合而成,在搭建好的框架合毛毡,用绳子勒紧固定,如果用于围合的“哈那”数量超过八个,中间会顶以支柱,保证空间的安全、牢固。简洁的形式方便了拆卸组装,满足了“行民族”随水草而居、不断迁徙的生活需求,同时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圆形的围合空间,在这个空间中,蒙古族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对内部空间的装饰美化上,大量鲜艳的色彩和本民族传统图案被用于装饰各种构件以及家具,很多生产生活用品表面都附着着民族图案,与外界环境相对单一的自然色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显示了蒙古民族对生活的热爱。

进入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全球文化格局发生的巨大转变,世界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双向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的基本走向,对于地域性与民族性文化的探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探索本民族与当代设计的发展和地域文化的有机配合,以形成有时代精神和文化特色的设计已成为设计的主流。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致力于打造文化大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草原文化已成为内蒙古最闪亮的文化品牌,其中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每年的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赛马节、胡杨节,还有各地的那达慕大会等,这些活动在为当地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同时,还深深吸引着海内外的各界人士来内蒙古观光旅游,在这种大环境、大背景的影响下,内蒙古地区的机场、车站、酒店、餐馆等各种与之密切相关的公共空间场所也较以往更加强调蒙古族传统文化特色在空间中的应用,这其中蒙古族传统图案在空间中的应用不可缺少,毫不夸张地说,蒙古族传统图案已成为蒙古族特色空间首要的显性文化符号,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内容,是一种在空间设计中不可回避的装饰元素,更是一种文化主题意境的表达方式。

蒙古族传统图案是蒙古民族装饰艺术中思想、情感外化形式的一种集中体现,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记录着蒙古民族这一草原游牧民族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于审美意识的认识,从这些一直传承至今的传统民族图案,人们可以直观地看出蒙古族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体现出的民族特点,它就像是一种无声的语言,静静地表达着一种精神诉求。面对蒙古族灿烂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我们不缺乏传统图案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现代语境下解读并应用这些民族传统图案,为现代人营造一个符合当代时尚,同时兼具民族特色的内部空间。

对于蒙古族传统图案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 延续传统形式

蒙古族传统图案在长期的形成发展过程中,自身不断地进行演变,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丰富多彩的图案内容,并且在发展中建立起一套属于本民族独特的民族图案符号。在蒙古族传统图案中,可以经常看到一种完整稳定的图案构图形式,这种构图形式的组成通常以一个中心图案为对称中心,四周辅以边缘图案,四角辅以角隅图案,这种形式组合传递出的秩序感、稳定感、牢固感可以让人感觉到随着季节不停迁徙的蒙古人对持久、稳固的向往和渴望,同时宽广的草原又造就了蒙古民族崇尚自由践行的特征,一部分图案依据所附着的形态部位不同灵活的随形而变,自由、奔放、富有动感的图案线条充满了强劲的生命力,两种图案形式一静一动,在动静相宜中满足着蒙古民族不同的实际使用需求,也使得蒙古族传统图案具有强烈的识别性和主题性。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中,虽然内部空间的结构形式、使用功能、装饰界面与传统的蒙古包内部空间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蒙古族传统图案的装饰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建议仍应有意识的遵循和延续,在一些空间界面的边、角、中心及异形特殊部位的设计处理上,可以通过相关的蒙古族传统图案进行装饰造型,从而使空间表情特征得以强化明晰,营造民族地域氛围,但在使用过程中应控制图案数量,做到繁简相宜,主次分明,对传统图案采用一味的堆砌,填鸭式的滥用,会丧失传统图案自身具有的美感。

二 重视内涵寓意

蒙古族拥有非常丰富的民族传统图案资源,这些传统图案有的取材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如各种花卉、桃、瓜、蝙蝠、蝶、杏鹊等图案;有的来自对自然环境及现象的提炼,如山纹、水纹、云纹、火纹等图案;有的来自于抽象符号的编排组合,如圆胜纹、方胜纹、环纹等图案;有的则带有地区宗教色彩意味,如寿字纹、盘肠纹、万寿纹、回纹等图案,这些传统图案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蒙古民族对大自然的观察,对草原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并且通过本民族的建筑、服饰、生活生产用品等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着广泛的文化传播。蒙古族传统图案中很多图案都包涵有吉祥寓意,这些图案多数都在传递着连绵不断、平安健康、多福长寿的吉祥寓意,表达着蒙古民族对美好生活的祈福和祝愿,以在蒙古族图案中最常见到的盘肠纹为例,盘肠纹源于佛教中的“八宝”之一,其无休止、无头尾、循环往复的造型被寓意为“回环贯彻,一切通明”之意,有连绵不断、事事顺利和长寿的象征之意,这种隐藏在图案形式符号背后的吉祥寓意是这些民族传统图案得以世代流传下来的重要原因,也是它们强劲的生命力所在。现代社会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向前发展,物质的巨大丰富却造成了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精神情感交流的匮乏,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使人们更加看重吉祥寓意概念的传递和表达,所以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设计师对蒙古族传统图案的应用不应只停留在追求表面形式的选择和搭配上,同时也应该重视图案形式符号背后吉祥寓意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诉求展开,通过传统图案在现代室内空间中的应用,在现代空间中建立起一种深层次民族精神文化的延续,使人们在使用空间的同时,感受空间传递给人的精神信息。

三 适度变形重构

在现代社会,蒙古族传统图案的应用已较之传统的载体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载体的形式更多,范围更广,空间的类型也已从传统的毡房扩展到了现代的酒店、餐饮、办公等公共空间,空间形式的大幅度扩展变化,使蒙古族传统图案与空间形制的相互适合会出现一些衔接问题。如果只是一味的复制截取原有传统文化图案符号应用于不同形式的现代室内空间中,难免会出现牵强之感,对于现代室内空间的意境表达也无现实时代意义。民族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的是对其的重新认识和挖掘,这种再认识是建立在当代审美意识下的再创作,具有积极意义,但同时要注意在创新的过程中与民族传统文化的联系,对于不同功能形式的空间建议在传统图案的选择使用上应尊重适度变形、重构的原则,变形、重构的设计手法虽然在现代设计中常被采用,通过对原有元素的形态改变或是打散重组,完成原有元素向新元素的转变,这种转变有时是带有破坏性的,但对于民族传统图案来说,在室内空间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还是要强调其民族识别性,使人记忆深刻,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传统图案与现代形制的矛盾,但为屈从现代形制而过度的变形和重构往往会使原有图案特征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减弱传统图案符号的传达力度。

四 融合新技术、新材料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技术、材料的更新步伐日益加快,新技术、新材料层出不穷,并且二者始终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在对于技术和材料的掌控上,现代人较之古人有更多样更宽泛的选择性,这些新技术、新材料对于传统的工艺形式、材料无疑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意味着某种创新。以蒙古族传统建筑形式蒙古包为例,在如今的茫茫草原上,除了一直沿袭的传统工艺、材料制成的蒙古包,还出现了高档铝合金蒙古包和生态型蒙古包,这些新型蒙古包利用铝合金型材、毛竹、PVC阻燃型材以及工程塑料、保温材料等材料,加工成型组件,进行拼装,蒙古包从外到内由外装饰布、防水层、保温毡、内装饰布依次围合包裹,大大提高了密封、防水、保温的功效,同时顶部可承载200公斤重量,整体抗风性可达8级到10级,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传统民族建筑形式与现代技术、材料的融合。蒙古族传统图案在传统概念的室内空间中,其表面装饰手法主要有彩绘和雕刻,彩绘可以使图案色彩艳丽丰富,雕刻可以使图案具有起伏凹凸的体感,蒙古民族通过这些手段将本民族的传统图案大胆且富有激情的应用于本民族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在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现代审美意识的加入,技术、材料选择空间上的扩大,使得现代室内空间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空间视觉效果,如何将蒙古族传统图案与新材料、新技术衔接、结合,在保留传统文化韵味基础上,呈现新的装饰面貌,是民族地区设计师应着力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设计者在时刻关注技术、关注材料的同时,不能忽视传统文化对设计的影响,并应大胆的在设计实践中加以尝试,但同时要拿捏好新材料、新技术与蒙古族传统图案的相互配合,忽略传统文化,一味强调材料的新颖和技术的高科技,短时间可能会起到博人眼球的作用,但从长久看生命力未必持久。

伴随着飞速向前发展的人类社会,古老的传统文化内容不可能为今天的设计全盘接收,在理性的继承过程中一定存在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如何融合再生的核心问题。德国包豪斯设计大师格罗皮乌斯曾说:“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该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现代设计师应在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深入解读中发展传统,蒙古族传统图案也不例外,如何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空间设计中合理恰当的应用蒙古族传统图案,是一个值得民族地区设计师思考和探讨的长久问题。站在历史文脉的角度上看,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间的关系并不是孤立和对立,二者始终处在一个不断发展和互动的过程中。对于现代室内设计,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如何完成现代审美意识和传统文化的结合,为人们呈现出一种符合时代特征的现代民族审美趣味,这是地域民族文化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应用的突破点,同时也是蒙古族特色室内空间设计的突破点。在对待蒙古族传统图案在蒙古族特色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方面,我们无法回避蒙古族传统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更不能脱离民族传统文化因素而孤立地谈论民族地区的文化设计。作为设计者,对于当前文化趋同大背景、大环境下的民族特色室内空间设计,要本着保护、挖掘、整理、创新的原则,通过自己的实体设计作品在现代信息社会演绎时代民族风情。

参考文献

[1] 鄂・苏日台. 蒙古族美术史[M]. 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7

[2] 阿木尔巴图. 蒙古族图案[M]. 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第3篇

【关键词】古代文学, 教学, 历史真实, 心灵真实 , 审美视野

【 abstract 】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meet serious embarrassment, the ancient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teaching staff feel the serious discontent and pressure.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the classroom teaching, ancient literature of modern way is when the subject research and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began. Vielleicht ist unser weg noch weit, but as long as people are together, do your best, ancient literature will be able to replay light, shall be in when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should take on the responsibility.

【 key words 】 ancient literature, teaching, history real, true heart, aesthetic view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备受奚落的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教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人员感受到了严重的不满和压力:古代文学的教学成了“职业的批评”,教师墨守成规、老生常谈、缺乏敏锐的艺术感觉;在“这里没有趣味,没有生命,没有任何文学所应该具备的丰富的意味”; “几十年来,文学教育变成了这么一种东西,它使人的心灵变得越来越教条、刻板”; “文学教育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这些尖锐的批评,虽说是针对于整个文学教育而言的,但自觉的古代文学教学和科研人员也不应该推御责任。古代文学教学的一个显然失败在于古代文学传统备受当代文化的冷落,无法深入大众,难以参与当代文化建设,成为促进社会文化素质提高的手段;文学传统只剩下供幼儿习读的片言只语,再也无法以其光芒烛照我们的时代。剔除外部因素的影响,反观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本身,我们知道:古代文学教学的尴尬,源于学科建设的严重落后,源于教学手段的贫乏、刻板。由于缺乏人文情怀、当代意识、学术规范和宽广视野,古代文学的研究事实上已被排除在现代学科之外,局限在学科内部繁殖大量无关紧要的命题,逃脱了文学传统应负的社会历史重任。古代文学的教学则连传统的涵咏吟诵的功夫也已失落,更谈不上心灵的感悟和时代精神的灌注,古代文学教学成了技术性、操作性的训练,很少做到在我们所生存的社会以自己的方式——思想深度、感悟能力和文学才情——去阐释文学。

二、理顺各层关系,加速学科建设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自20世纪初期王国维、梁启超、胡适开始,到随之而来的闻一多、鲁迅、朱自清、俞平伯、钱基博、钱钟书、刘大杰,到此后的游国恩、王季思、林庚、李长之、萧涤非、余冠英、谭丕模诸先生,乃至当今的青年学者们,经历了十分曲折而又艰难的历程。经过近100年的努力,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学科雏形和研究队伍基本建立,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教材和基本定型的评价标准,发表、出版了大量的研究论文和学术著作,文献的整理和理论的借鉴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整体而言,真正现代意义的古代文学学科并未形成。由于缺乏现代意义的中国特色的文学理论的指导,古代文学的研究大多停留在事实陈述的层面,缺少对文学意义的阐释。也由于局限于传统和学科内部,无法向当代文化提供独特的贡献,更无法产生全球性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现代建构需要集前人(尤其20世纪)研究之大成,需要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的指导,甚至从根本上讲还有赖于整个国家现代化状况的改善(中国目前的现代化只处于起步阶段,文化的现代化还远在物质现代化和体制现代化之后),当务之急则在于理顺以往各种观念的相互关系,打破二元对立的格局,树立全新的有机统一的整体观念,为现代学科的建立夯实基础。

1、历史传统与当代意识

传统是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保存与传递文化的形式,它指谓着从过去到现在所保留的文化内容。传统不仅永恒存在,而且时时刻刻、实实在在地规约着现代的发展,任何人没有理由也不可能渺视传统的存在,文学传统更当如此。但传统并不意味着过去,遵循传统也并不意味着回归历史。从本质上讲,传统是一种进程,传统的内容、价值、意义在历史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不断开放和重建的。每一代人都是站在自己的时代境遇中解释传统的,带着现实的问题向传统讨教,从现代性出发,建构传统对现代的意义。因此“解释传统的根本要义就在于指向现在、射向当前……从而冲破旧的藩离,开拓新的世界、新的未来。”[2]也因此,解释传统并不仅仅拿传统为我所用,而是“重建”传统,以当代意识赋予传统新的时代的价值内涵、新的意义与生命,文学艺术是主观化、个人化的,文学史的建构自然更需一种现代精神或者说当代意识,“文学史研究与一般历史研究最大不同之处,是它不像一般历史事实那样具有相对的确实性。”[3]因此文学史的阐释必须注入当代意识,以当代意识反观历史,通过现在来理解过去,而不仅仅是一般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细节的单纯考证,不应只是对一位作家、一部作品的复述和描绘,单纯的去搜集史料,整理分析史料,而忽视文学史的当代关怀。

重写文学史要努力使古代文学研究获得当代人的关注,引起当代人的共鸣,把古代文学研究推向当代的社会舞台,并争取到一定的社会文化地位。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第4篇

一、训话与古代语文教育的渊源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融文、史、哲等多种学科知识为一体,以历代经典文献为主要依据,主要通过诵读、讲授等方式实现对文献文本的认知和深层含义的理解,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思想的传递与文化的传承,实现“文”与“道”的统一。古代语文教育的教材、教法与教学过程与训话有着直接的联系。

(一)训话著作与古代语文教材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是与“读经学经”融合在一起的。汉代设立五经博士,读经成为走入仕途的途径之一,读经教育与阅读教学形成合而为一的局面。作为儒家经典的“十三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主要的语文教材,影响深远。“十三经”中《易》、《书》等著作本身已包含字词的训释等训话内容,被认为孕育训话萌芽;《尔雅》对古今异言、方言殊语、各种名物进行系统整理,是重要的汉语分类词典,本身即是训话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春秋三传”则是依据《春秋》所作的注疏。由此可见,作为古代语文教材的“十三经”与古代训话联系密切。

那么,为什么这些训话著作能够担负起充任语文教材的重任呢?首先,从封建统治者的角度来看,这些著作中宣扬的思想,与其想要通过文教控制思想意识形态、巩固封建统治的初衷直接吻合。其次,与古代科举制度有关。科举是封建时代读书人进入仕途的唯一途径,科举提出的“通章句”、“文、注精熟”即是训话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顺利通过科举,学校和读书人自然就选择了将训话著作作为语文教材。统治者的宣扬与政策客观上促进了学者围绕经书进行训话,方便后代学习。无论是对于汉语汉字的训释,还是对于古典文献的追溯,都在有意无意中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二)训话方法与古代语文教学方法

“以形说义”是训话学常用的一种方法,意即通过字形的分析,来了解所记录词的本义,即体现在造字意图中的基本词义。这种方法也被直接应用于汉字识字教学,因为最早的汉字是根据字义来绘形的。以识字和写字为主要内容的启蒙阶段,是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起始阶段,直接关系到此后的读写训练和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川(P3)早在汉代,我国识字教学就总结出了“字源识字法”、“字义识字法”等教学经验。“字源识字法”是通过追溯汉字的本源、分析汉字的结构,利用汉字的构字理据识记汉字的方法。训话经典著作《说文解字》,以六书条例对汉字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说,是分析汉字结构特点的集大成之作,这也成为字源识字教学的权威依据。“其书隐括有条例,剖析穷根源。明代李登编撰《正字千文》把字形相近的词编写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区分字形来记忆字体。

训话常用的考察古代社会的方法与语文教学也是相关的。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词和词义的发展都与人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比如“玉”,本身是指一种有光泽、洁白的石头。但由于“玉”从远方传入,是罕见的东西,所以,“玉”被当做是珍宝,还被用于祭祀或者馈赠,贵族们以佩戴“玉”为一种风尚。“玉”从“美好的石头”发展为一切美好的物品的代表,有了“玉食”、“玉女”、“玉音”等说法,从本义发展出引申义。在学习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准确理解古典文献的旨意,也需要了解古代的礼仪、服装、器物、经济发展等社会状况。

(三)训话内容与古代语文教学过程

保存在注释书或训话专书中的训话内容主要是:解释词义、分析句读、阐述语法、说明修辞手段、阐明表达方法、串讲大意、分析篇章结构。汉代儒师指导生徒读经的过程主要是:断句,正音正读,解释词语,解释全句及句群或全章的意义;指出正文的语法修辞特点,介绍与正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等。通过字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上述训话内容与教学过程二者在某些说法方面存在一些不同,例如“说明修辞手法”与“指出正文的语法修辞特点”:后者谈到“与正文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前者虽没有明确指出,但我们稍具训话常识的人都知道考察古代社会本身就是训话的一种方法。因此,总体上看,训话内容与汉代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古代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和要求是“文道统一”。古人认为“道”是根本的,“道”需要通过“文”来实现,人们通过“文”理解“道”。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古人指导学生阅读,主张讲解文章的名物、训话、句读、篇章,使学生充分理解其“文”,同时领会其“道”。元代程端礼说:“每句先逐字训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结一章之意,相接续作去,明理演文,一举两得。古人关于阅读教学的论述,也都与训话直接相关。从这个层面,我们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即我国古代语文教学过程与训话内容一致性程度很高。训话是中国古代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我们无法设想在中国古代,没有深厚的训话基础,如何胜任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的!

二、训话在当代初中语文教育中的价值

作为我国古代语文教育重要学术传统的训话,对于今日初中语文教育来说还有价值吗?价值何在?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从当代初中语文教育的实践与实际出发。

(一)训话与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汉字学习

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育的基础内容,也是整个语文学习的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小学各阶段识字写字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初中阶段识字写字提出了总体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 500个左右”,“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等。一项对初中生汉字书写情况的调查表明,初中生汉字书写存在两大突出问题:一是经常写错别字,二是间架结构混乱,书写潦草,随心所欲。前者属于常识性问题,后者属于技能性问题。汉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而当前语文教育中的汉字主要是经过简化了的汉字,这些字笔画更为简单,但同时也简化掉了许多造字的理据,学生在认读和书写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

在初中汉字教学中,可以借鉴传统训话学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字形字义的训释,还原汉字的原生状态,让学生简单了解汉字变化的过程、汉字的造字理据。一是运用训话“以形求义”方法,提高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六书”中以“画成其物、随体洁屈”的象形字表示意义最为直接。训话中的形训,注重从汉字的形体探求本义。例如,“家”甲骨文作“很像房屋的样子,后来经过隶变和楷化,才有了今天“家”的写法;意义上,上半部分相当于房屋屋顶,下半部分则代表牲畜,反映了古人对“家”的理解。这样的解释,简单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加深学生的认识、提高汉字学习效果。二是运用训话“因声求义”方法,提高汉字学习效率。“因声求义”即是从汉字中析出“声符”,以同声符的字为训。例如“政,正也”,“痒者,养也”。汉字形声字占汉字的s0%以上,数量很大,学习时可以将声符或意符相同的一组字放在一起学习,批量识读,提高学习效率。例如“顶、项、颈、颅、领”这些字都与“页”有关,而“页”的本义与头面有关,所以,以上几例也都有与“头部”相关的意思。三是引用训话知识解释汉字本义,有效避免错别字。例如“即”与“既”,左旁相同,读音相近,极易混淆。两个字都是会意字,“即”本义一个人面向食器靠近即将进食之状,故有靠近、即将、立即之义;“既”本义像一个人吃完饭扭头向后准备离开食器之状,故有完成、既已、既往等义。懂得了这些,就能区分“即使”与“既然”。将对于字义的训话融入教学,避免了某些模糊的认识或者是牵强附会的解释,便于学生识记汉字,有利于学生正确进行识字写字。

(二)训话与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文言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课程与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寻根溯源、精益求精的殿堂。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初中阶段古代诗文共计74篇,占该学段全部选文总数量的37. 56%,这些选文文辞精美,格调高雅,既充分反映了古人的文辞与智慧,也彰显了古代优秀文化的魅力。《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关于阅读的总体目标中提出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这也是7-9年级阅读教学的阶段目标之一。在当代语文教育中,文言文对于学生有着特殊的意义,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成;而要知道自己还得借径于文言或古书。

训话对初中文言文学习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文言词汇的学习。古代词汇数量少,一词多义是常见的现象。传统训话学从书面语言的形义关系出发,总结出本义、引申义学说,这对于辨析多义词的意义系列、辨析同义词等都很有意义。比如,“兵”,从双手持斤,斤在古代是斧子,当武器用,其本义为武器,由武器可以引申出持武器的人(士兵)一众多士兵(军队)一动用军队(战争)一战争法则(兵法)。这样,“兵”的词际关系就清楚了,层层引申的5个义项构成了一个系列。这样的解释,前后联系,能有效改变词义分散学习的局面,方便学生学习。此外,训话学通过连文、变文、对文等推求词义的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义。二是辨别句读。古文在写作之初,大多是没有句读的。后世为了阅读方便,就标注了句读。但这些句读是否正确?运用训话知识,可以加以辨别。如《曹判论战》“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存在两种不同的句读意见。一种认为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一种认为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两种意见,孰对孰错?李运富先生从传统训话学出发,通过考察古文献相关记载、古车制等认为:正确的理解应该是第一种解释,“下视”,往下看,“下”为状语;“登轼”,登上轼板,站在轼上。登轼是古代军事上车站立的必备本领。这种解释符合客观事实和文情语境,是利用训话解决句读争议的有利例证,也为我们解决相关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三是解决课文注释中的模糊说法。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曹判论战》,文下注释有“败绩:大败”条目。但为什么“败绩”就是“大败”?课文并未说明。邯郸谆《三体石经》:凡循道而行谓之“迹”。如是,则车不能循道而行谓之“败绩”,“绩”应即“迹”字。春秋时代的战争以用兵车进行为主,因此,战争中兵车垮了是最大的败仗,是之谓“败绩”。如此,关于“败绩”的解释就通了。利用训话知识作出的解释,可以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三、训话与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传承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第5篇

摘要:由于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对物理的学习多为定性分析、相对简单等特点,将中国古代物理适当地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是可行的。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现代物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物理并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引入中国古代物理,并能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文化素养产生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古代物理;初中物理

【中图分类号】G633.7

在初中阶段。学生由于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的有限,不要求物理学习过程中过多运用数学工具和逻辑思维的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曾指出,研究自然界中的力现象、声现象、热现象、光现象、电现象和磁现象等物理现象,找出其中运动变化的规律,并阐明其原因,这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1]初中物理较高中物理简单,初中物理教学对许多物理现象注重定性分析,对定量计算要求不高,到高中物理才注重更深层次的研究。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有五千多年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先辈在进行各种生产活动中不但获得了物质财富,而且也对各种现象从熟悉到渐渐地有所认识。这种认识活动最终形成了古代的科学知识。中国古代物理学成就几乎全是中国人自己独自创造出来的,最著名"四大发明"为大家所熟知了,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古代科学知识。公元132年,东汉的张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地动仪发明用以测定地震的震源方向;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记载有"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叙述了起电现象,既看到静电闪光,又听到放电声;《宋史・僧怀丙传》记载宋僧怀丙曾于宋治平三年(1066)左右用浮船打捞沉落江中的万斤铁牛,"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这是现代起重浮艇原理的最早应用。在明代及以前中国古代物理学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由于欧洲近代物理学的兴起,它才显得落后了。

二、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物理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理科学科,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只有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会自觉地、主动性学习物理。现在有许多古装剧、穿越剧影视作品流行,在教学中不仅把日常生活、生产劳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问题与教材中的物理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还可适当地把中国古代物理引入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从方中国古代物理科学方面了解古人的生产生活,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讲滑轮知识时可以讲下我国古代使用的辘轳,古人用辘轳这种简单定滑轮打井水,即联系实例又联系了中国古代科学智慧,增加了学生的兴趣。

有些中国古代物理本身具有其神秘性和趣味性,学生在生活中自然会接触到的一些历史、人文知识,其中就有涉及到中国古代物理科学的。如:在北京天坛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虽小声说话,却显得十分洪亮。所以每当皇帝在这里祭天,其洪亮声音,就如同上天相助一般,加之祭天时庄严的气氛,更具神秘效果。其实这是明代建造天坛的工匠利用建造在周围的石栏,将声音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合使听到的音量增大。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是表现曹操儿子曹冲才智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家喻户晓,而真正理解其中物理知识的同学可能很少,曹冲曾经提出"以舟称象"法,正是浮力原理的具体运用。教师结合这个故事讲授浮力知识,在讲故事的同时用浮力知识分析曹冲称象的物理原理。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知识逻辑性严密的物理过程中有愉快的感受,又让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奥秘",怎不使学生感到物理的乐趣呢?

三、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物理知识

引入中国古代物理到物理教学中,寻找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近代的相似和不同之处,这是我国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所需要跨越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历代创造的文化的综合,它代表和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心灵和智慧。由于它具有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它对学生对待物理学的认识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又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4]而中国古代物理不乏实证、逻辑思辨,如《墨经》是科学、逻辑学和哲学著作,其中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小孔成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用现代物理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物理并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引用,更贴近我国学生学习物理的文化环境。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成功的现代民族教育不仅要善于克服传统文化中的因素对现代改革的阻力,而且要善于利用传统文化作为现代教育革新的力量。[5]

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物理学学科,古代物理知识同农、医、天、算比较要分布零散得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虽然受到封建制度带来的中国的物理学停滞性,但仍然能处在当时的世界前列。

古代中国形成了独创独特的实用物理体系,这是中国古代的古代物理学的发展的其显著的优点也是明显的不足,这也决定了它未来的发展趋势。西方物理学的发展善于吸收先进的科学文化,数学方法、观察方法、实验方法、形式逻辑等应用到物理学中,在注重实用的同时更注重理论的研究。将将中国古代物理引入初中物理教学中让学生在这个过程,明白前人研究物理的优点和不足。"古代中国物理"和"西方物理"在物理课堂上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学习物理的方法不能像只是对物理现象经验性的描述与研究,学会运用数学工具、逻辑思维等方法学习物理。

四、有利于中国文化弘扬和传承

中国古代物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民族文化烙印,古代物理科学中蕴含传统的文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文化传统的变化是微弱的、渐变式的,然而,中国物理教育的内容、方法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完全西化了,中国物理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完全运用了西方的教学模式,然而在心理上却在不自觉的运用着中国传统的物理文化观。中国物理教学,无论是大学里进行的物理教育,还是中小学进行的物理教育,都已经在百年来的进程中完全放弃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物理文化。[7]

参考文献:

[1]封小超王力邦.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科学出版社2005:11

[2]刘树勇白欣.中国古代物理学史[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

[3]朱瑞丽,刘磐修.中国古代物理学史与当代爱国主义[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121-126.

[4]张晓灵.物理文化与中国传统物理文化的边界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8.

[5]徐丽丽.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2011.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第6篇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传统核心课程,在多年教学中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形势和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及学科的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太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问卷调查分析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古代文学》教学过程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为了深入了解《古代文学》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对待《古代文学》课程的态度和要求,笔者在2012年9月针对本校文学院201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两个班的60名学生就《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开展了问卷调查。共派发问卷60份,回收60份,其中有效问卷56份。现将调查结果汇总如下。

(一)关于课程重要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和思想上的重视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本次调查首先了解了学生对《古代文学》在中文专业学习中重要性的认识情况。在这个问题上,56名学生中,有22人选择了重要,占比为39%,而32人选择了一般,占比为57%,还有2人选择了不是很重要,占比为4%。61%的同学认为《古代文学》课程对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来说一般或者不重要,这比例明显低于以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认同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当今社会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与时代的疏离使得学生课程意识边缘化,这是非常值得任课教师关注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二)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在我们有关“您认为的古代文学最根本的教学目标是什么”的问题中,有19人选择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占比34%;有19人选择了“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古代文学的优良文学传统,光扬古代文化”,占比34%;还有13人选择了“提高文学修养”,占比23%;有4人选择了“了解古代仁人志士的优秀道德品质,更好地为自己修身养性”,占比7%,还有1人选择了“增强民族自豪感”,占比2%。

从问卷结果来看,有三分之一学生(19人,占比34%)将自己的选择集中在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个选项上。事实上学生的选择是符合《古代文学》这门课“授业”基本目的的,但是对知识简单、功利地对待从另一方面反映出现在学生对古代文学和文化丧失了以往学生拥有的热情,在这门课程中多属于被动接受。这种认识和心态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古代文学》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授这门课程时,应不只囿于传授课本知识,而从弘扬古代文化、提高自身修养等方面提升学习《古代文学》课程的意义。

(三)关于教学方法

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础。对《古代文学》教学方法的调查,我们主要从授课形式、授课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在授课形式上,有22人选择了“老师出示议题,学生准备材料,课堂讨论”,占比39%,18人选择了“学生自学为主,老师点拨、答疑”,占比32%;只有12个人选择了“以教师授课为主”,占比为22%。结果表明71%的同学不喜欢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在师生互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讨论方式更受学生喜欢。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是否应该使用多媒体呢?有45人选择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其中13人选择了非常希望使用,32人选择了希望使用。这两部分占比达到了80%,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正是时代对教学提出的新需求。

在授课内容上,有28人希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教师爱好对教材重新取舍,并讲授自己研究成果,占比达到了50%;也有14个学生在教学中喜好考据、训诂,占比25%。而只有7个人希望按照教材体系完成教学,占比仅为13%。这表明,绝大多数同学不喜欢教师按照传统方法,根据教材体系按计划完成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专长,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

(四)关于考核

对于考核,主要集中在是否该有考核以及具体形式等问题。针对是否喜欢闭卷考试这个问题,36人选择了不喜欢,占比64%,而20人选择了喜欢,占比36%。这表明很多学生不喜欢闭卷考试这种形式,这种选择也许因为闭卷考试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另一角度也表明《古代文学》的考核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可以作更多形式的尝试。

对于考试内容,50人选择了基础知识和能力分析相结合,占比89%。这说明在学习古代文学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愿意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提高自身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古代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上述问卷分析,我们发现,《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意识的边缘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就业压力和功利思想影响下,许多学生都对古代文学课程持学习无用论。上述调查分析中,有61%的学生认为古代文学课程作为一门文学专业的基础课,其重要程度仅仅是一般甚至是不重要的。这说明,在文学日益边缘化的今天,古代文学已经不再是强势课程,它的重要性最多只停留在中文专业的教学大纲或教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上。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古代文学》的课程意识大大地边缘化。

(二)教学目标过于功利

在上述分析中,我们还发现,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大多数同学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仅仅是为了了解中国古代的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环境、文学特点以及发展概况。这种认识较为狭隘,或者过于功利。抱着这个目的去学习古代文学,学习积极性必然不高。另一方面这也说明了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忽略了向学生阐述教学目标,或者在阐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并没有将教学目标高度化,而仅仅停留在向学生简单传输知识的基础上。这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教学方法因循守旧

古代文学教学一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使现在引进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仍以灌输式的培养模式为主。教学过分强调单方面的传授和知识的完整性,学生一直是被动地接收呆板、固化的知识。教学也很少注重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的关联,以及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转化等问题。在对学生的调查中,71%的同学不喜欢这种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上课形式,更喜欢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授课。因循守旧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主动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不足和缺陷。而且由于教学思维模式的固定化,大多数教师未意识到这一点,教学理念趋于保守,大多不能与时俱进。

(四)考核评价机制单一

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的一门核心课,一般都在期末以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评定学生成绩,现在虽然引入了平时作业等其它式样的考核方式,但多流于形式。考核评价机制过于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或者真正起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过分单一的闭卷考核方式只会导致学生为应付考试对所学知识只是死记硬背。更麻烦的是,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在考试的内容选取上主要是以基础知识的识记为主,缺乏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核,不利于学生自主创造性的提高。

三、建议与对策

(一)更新教学理念

《古代文学》课程历史长、基础厚、学术氛围相对凝固。新时期的《古代文学》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把教学立足于当代的人才培养要求,并树立起新的师生观。除知识传授外,《古代文学》教学还应交给学生什么,这应成为教师上课前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笔者认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树立文学作品的典范意识,明白文学经典的意义,并强调博古通今、古为今用的意识,这样就破解了“古代文学无用论”的观点。其次从古代优秀作品和人物所体现出的高尚品德对学生进行德行教育,让学生明白古代文学正是中国文化血脉所在的意义。教学中教师还应建立起实践观念,让已远去的文学形式重新散发出鲜活的时代魅力,学生的模拟和创作可以去掉学生与古代文学之间的隔膜,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古代文学》博大精深,讲授时间跨度长达三至四个学期,涉及知识面广,领域宽。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向学生讲授清楚《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我们认为,之所以很多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与《古代文学》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关系。传统《古代文学》最好的教学方式是“线”“点”“面”结合的视野和思路。这种教学方式最大可能地实现了几千年庞杂知识的梳理和传授,但是却存在一个最大弊病,即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和时代的需求,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错误的想法,认为《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仅就是了解、接受几千年来的文学知识,而这种接受是非常机械、固化的。

因此,为了明确《古代文学》的教学目标,应该对《古代文学》的传统教学内容进行改革,教学过程中转变以往以史讲授为主的方式,而将教学重点放在具体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认知和把握上。因为作品才是构成文学史最真实、最本始的东西,以作品为主的教学内容也是对文学史本来面目的还原。而对作品的直接拥抱,可以增强学生对文学史的直观和感性认识,转向素质教育。即在不同朝代、不同题材选择合适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作品解析中,折射概括出朝代文学特点及文体特征,以感性的理解代替空泛的史的知识。或者以文体流变为主线,贯穿时代讲解知识,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形成文学史的认识。这些教学方式也更有利于古代文学知识的现代性转化。

(三)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在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形成古代文学新的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调查结果表明,68%的同学希望一节课应该由教师的教授与学生讨论组合而成。因此,应该改变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意识。课前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针对教学具体内容,在课前布置相关思考题目,或将教学内容解析成一个一个的问题,让学生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在观点争鸣中得出他们自己的结论和看法。或者让学生一起解析作品,自己梳理文学史知识。这种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化学习内容,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思路,增强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但这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引导和监督。

2.作品学习与人文修养相结合。作品的学习不仅是掌握古代文学的教学知识点,更应该将古代文学作品的表达经验和基本的人文精神挖掘和传达出来。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真正体味到经大浪淘沙后留存下来的古代文学精典之美。如研究诗歌的教师,在学习诗歌时,教学重点更在于与学生一起体会蕴含于诗中的情之美、文之美等。传授的教学知识是生硬的,但教师教学是灵活的。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文学与艺术的表达方式结合起来,如古诗的演唱、吟诵,作品的书法演绎,人物及作品的戏剧、小品演出,作品的改编,乐器的演奏等等。文学艺术本来相通,这些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与几千年前的作者和作品形成理解并产生共鸣,让生硬的知识变成生动的再现。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对老师提出了极大的考验,或参与表演,不能参于表演的老师也要有着艺术的感知和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3.知识传授与学术培养相结合。在对学生的调查中,笔者发现,50%的同学希望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结合教师的研究成果,将教师的研究成果与知识学习结合在一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与教师加强了解和交流,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当代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学术动向,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意识,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去学习,深化所学知识。

(四)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

考核机制单一化一直是古代文学课程的一大弊端,这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的一个原因。因此,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实现考核多元化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1.调整闭卷考试内容。传统的古代文学考试主要以死记硬背的基础知识为主,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这种考试内容比较单一。因此应该将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能力分析的考核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对理论知识进行应用的能力,如增加材料分析题、作品解析题、观点辨析题等考试内容。

2.丰富考试模式。可以将创新表演记入期末成绩的考核要点之一,完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创作动力和学习兴趣。甚至可以将学生模拟古代文学形式创作的古典诗文词曲等作品作为学生通过文学史考试的标准。建议成立一个由专业教师组成的考核小组,对学生提交的自创作品进行评估。当然考试形式的改革不是一个任课老师所能做到的,它更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院领导的肯定和支持。

《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核心课程,在当今社会,任课教师应该结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课程赋予自身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使命,怀着改革的勇气,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进行课程改革,这样这门传统课程才能不脱离于朝代而日久弥新。

(本论文是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成果。项目名称:当今时代背景下古代文学教师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2261;当代文化情境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新思路,项目编号:2011243)

参考文献:

[1]潘殊闲.西华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文学教学改革问卷调查报告[J].高等教育研究,2008,(9).

[2]陈桂成.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调查问卷汇总分析[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6,(27).

[3]詹福瑞.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河北大学学报,2000,(04).

[4]孙小力.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设想[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第7篇

刘思宇:李老师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我的访谈。我知道您在从事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古代文论、文学基本理论的学术研究30多年以来,出版了重要专著十多种、合著、合译、主编著作十多种、以及有影响的学术论文150多篇,在中国文学学术研究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您的学生,我一直感到非常自豪。这次能够有机会和您进行面对面的深度交流,我更是倍感荣幸!一直以来,我认为您的学术研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非常开阔的视野,在此基础上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与发展的核心因素――古代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深层精神结构有极为精准细致的把握。这种精准的把握和广阔的视野与您使用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一定是密不可分的。您很早就提出“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后来又进一步提出具有本土性质的“中国文化诗学”。事实也证明,如果没有这种视域开阔的研究方法――对历史材料和不同社会时期风气的整体把握、对深刻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特质的不同哲学思想资源内核的透彻理解、对历代文人士大夫文学作品的细致分析――像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深度把握与洞见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其实不仅对文学研究领域,应该对整个中国古典学领域都是极具启发意义的,您认为是吗?

李春青:我确实一直关注“主体”,即言说者。我始终认为,中国古代文化,或许是因为缺乏西方传统中那种“逻各斯中心主义”思维方式的缘故,一切言说都与言说者的个体主体性,例如情绪、情感、好恶、个人动机等密切相关。尤其是诗词歌赋之类的文学及相关的诗文评就更是如此。我认为言说个体的心理结构背后总是隐含着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或阶层的心理结构,而后者又与特定社会结构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都可以通过文本与文化语境的互动关系显现出来。所以我研究一个问题或者一个领域时,总是从言说者人格结构、文化心态或者身份入手的。二十多年前的《乌托邦与诗――中国古代士人文化与文学价值观》(1995年)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主体的人格结构、文化心态与古代文学价值观之间的关系的阐释;后来的《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2001年)也是从宋代文人主体特征入手的。再后来的《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诗学观念的生成》(2005)也同样如此。从言说者主体性与文化语境的互动关系,进而到诗学观念之表征,这是我历来遵循的思考路径。

刘思宇:为了揭示文学文本与时代精神或主导价值之间的复杂联系,您引入了“趣味”这个概念,认为趣味是一种介于个人的心理倾向和具有普遍性的政治、道德、宗教等观念之间的精神旨趣,是意识形态、文化习俗和审美意识的感性呈现。您认为这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和心理结构,主要由文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达观心态和对“雅”的追求三个基本维度构成。这一独特结构的基本功能就是消解来自相对于文人士大夫身份所造成的“有志不获聘”与“忠而被谤”的压力。为了使人的整个心理结构达到一种张力平衡状态,文人趣味结构和士大夫生存压力二者之间形成了动态的相互作用。二者之间的此消彼长可以用来解释很多问题:比如从保持个体心灵自由的角度,结合思想家所处的社会条件与个人境遇,它为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中表现出的哲学性与道德性的面向提供了新的阐释;它为“作者”“文人”“诗人”的自觉意识在汉代的出现提供了新的理解维度;也为六朝文学自觉的发生提供了新的解释。您认为这样一种贯穿始终的古代文人士大夫核心精神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释有没有什么不适用或需要特别注意的情况?

李春青:对于主体视角的把握应该是灵活的,不能胶柱鼓瑟。中国古代的知识阶层,从秦汉以后主要是文人士大夫。具体言之,则“文人”与“士大夫”也还有区别:“士大夫”是一个社会阶层,产生于春秋战国之际,此后直到清季,两千多年始终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的传承者。“文人”则是从“士大夫”阶层衍生出来的一重身份,而不是一个社会阶层。许多士大夫都具有文人身份,也有一部分士大夫不能称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一方面承担着主流文化的发展传承,为社会确立意识形态,另一方面他们也是统治阶级的后备军,其角色预期是做官。其言说属于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宣传。“文人”作为一种身份,其主要标志是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类的“艺”,是对个人情趣的展示与玩味,其所言说属于“雅”事范畴,即文人群体之间的交流,虽难免涉及意识形态问题,但其旨归不在于此。于是“文人”与“士大夫”之间就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往往表现为个人与群体、感性与理性之间的矛盾,这在古代那些一流的文学家身上均有所体现。

二、主体视角下的中国文化诗学

刘思宇:王岳川教授在1997年发表文章“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在学界引起不小的影响,引证率也很高。他在文章中详细梳理了新历史主义在美国产生的学理背景,却并未对“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这两个概念区别使用。您颇具创见地将“文化诗学”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学研究领域,并进一步提出作为独特阐释方法的“中国文化诗学”。您是否认为有必要从具体的研究方法与侧重点上对“文化诗学”、“中国文化诗学”与“新历史主义”进行区分?

李春青:我所说的“文化诗学”或者“中国文化诗学”并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更不是美国新历史主义的中国版。我是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过程中体悟到的一种研究路径,可能并不适用于其他文化传统中的文学思想。例如我始终强调对“主体”或者“言说者”的重视,这就与属于后现代主义范畴的美国新历史主义大相径庭了。中国古代文论往往不是依据某种抽象逻辑展开言说,而是依据经验,充满了体验、感觉、情绪,具有极强的随机性、灵活性,因此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就需要主体的维度,需要体验的方法。中国古代文史哲不分,“文”“文学”“文章”范围极广,故而不能用现代学科分类来束缚我们的研究,这就需要跨学科的互文性视野。古人的诗文写作无不有感而发,其针对性极强,古代诗文评也都是就事论事,不太关注普遍性的探寻,所以研究古代文论,首要任务便是重建文化语境,将研究对象视为一个具体的形成过程而不是既成之物。在对这一过程的梳理中揭示出诗文或者诗文观中蕴含的复杂的文化历史内涵。这就是我所说的“文化诗学”或者“中国文化诗学”。

刘思宇:您是否认为“文化诗学”虽然来自西方,受到不同西方思想背景和理论资源的影响,实际上相对于西方注重线性逻辑推理和学术专门化的文化传统,“文化诗学”对跨学科、整体性和流动性的重视在本质上成为了最适用于中国文化特质的研究方法?

李春青:当然也毋庸讳言,我所说的“文化诗学”尽管是基于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经验,也确实受到了来自西方的多重启示,巴赫金的社会学诗学、吕西安・戈德曼的发生学结构主义文艺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格林布拉特的文化诗学等等都对我有所启发。变动不居、构成性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形态的基本特点,因此我们所说的文化诗学也是如此。因为这样在方法与对象之间才具有某种契合,不至于出现圆凿方枘式的问题。

刘思宇:您认为文化诗学研究通过揭示真相进行意义建构。同时您提到“当我们了解了这些概念审美意义背后蕴含的复杂文化意蕴之后,方能在更加切实的层面上发现其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密切关联”。从对当代生活进行意义建构这个方面来看,您是否认为您所提倡并一直践行的文化诗学的研究方法更接近于在马克思主义批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产生于1980年代英国的文化唯物主义(Cultural Materialism)?您是否认同新历史主义过于受限于权力的永恒宰制力量、使文学沦为历史的注脚、对历史/权力与不同文本相互作用的发展进程抱有过于悲观的态度?您是否认为与这些局限相比,您的研究在内在精神上更多具有文化唯物主义的乐观,对文学、文化文本主动性的肯定,和对当代意义的直接关怀?

李春青:你说得很对,我所说的文化诗学在价值取向上是乐观的而不是悲观主义的,仍然抱有一种批判的立场,追寻意义,因此更接近于雷蒙・威廉斯而不同于海登・怀特和格林布拉特。换言之,我依然是在寻求意义而不是一味颠覆和解构。从文化思想的演变史来看,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总是徘徊于或者游走于乌托邦与意识形态之间。他们从古老的传统中寻求营养,总是试图探求一种理想社会的可能性,因此常常对现实政治保持一种审视的、批判的态度,而且对个体精神自由有一种执着的追求。这就是他们怀抱一种中国式的乌托邦精神。然而现实状况又往往是严酷的,政治的高压与功名利禄的诱惑,又使得他们很难摆脱统治者的召唤,从思想者变为政治的工具。表现在思想文化层面,则是代表乌托邦精神的言说被置换为符合统治者利益的意识形态话语。我们所说的文化诗学就价值取向而言,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摒弃僵死的意识形态教条而弘扬古人那种活泼的乌托邦精神,使之成为当下文化建设的主要资源。

三、中西思想的对话与多元共存

刘思宇:在儒学研究方面,您认为当今我们寻找儒学和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的关键点在于与西方现代哲学建立真正的对话关系。您曾经援引安乐哲、郝大为对中国哲学的研究:“英国―欧陆的思考者能够在古代中国发现弥补性资源,以发展宇宙论差异的视野以及清晰表述那种视野的语言”。那么在这样中西哲学的对话中,您认为西方哲学家对中西哲学的差异与互补性的理解是否会与中国学者不同?真正的对话能否实现?

李春青: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无比丰富的宝藏,是人类的共同文化遗产。面对这座文化宝藏中国人与西方人的态度和理解肯定是大不相同的。西方人为了解决自己思想文化传统面临的问题而把目光转向东方,转向中国,试图在与“他者”的对视中发现自己问题所在,以便找到解决的路径。中国人则基于与自己传统的血脉联系,试图依靠弘扬传统来振兴当下文化,从而摆脱跟在别人后边鹦鹉学舌的窘境。这两种态度都没有错,但是如果站在更高远的立场,例如时下许多人倡导的“全球对话主义”“文化对话主义”“世界主义”的立场来看,则上述两种态度就显得不那么够用了。无论中西,无论古今,要进行一种大视野的文化建设,就要把人类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当作共享的资源来看待。这就需要不同文化传统之间持久的对话。对话在根本上并不是要在对传统的理解上形成完全一致的意见与评价,而是要在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评价的基础上达成某种共识,从而在当下文化建设中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具有全球视野的文化建设也并不是要寻求一种整齐划一的文化思想体系,而是旨在寻求一种多元共存的文化生态,而“对话”恰好就是其共存的前提与纽带。

四、主体视角与治学体验

刘思宇:几乎在您所有的论文论著中,从较早时对宋学与宋代文学观念的研究到最新的对西周到汉魏时期古代知识阶层趣味演变历程的研究,都可以明显地感受到非常宽广深邃的历史视野。力求还原真实的历史语境是您整个研究思路的重中之重。同时我记得您在《手握青苹果――童庆炳教授七十华诞学术纪念集》中“我对老师的敬畏”一文中提到您少年时期特别爱读武侠小说,手不释卷,沉浸在那个世界中,深受书中历史人物的侠义精神的感染。您在研究中所体现出的深厚的历史素养和对历史真实的执着是不是与您以前阅读历史文化小说时获得的深切个人体验息息相关?

李春青:是的,我一直喜欢阅读从历史角度解说思想史、文学史的著述,而对于从纯粹哲学角度,或云概念演绎与逻辑推理角度谈论思想史、文论史的著述敬而远之,总觉得前者是有根的,后者是容易陷入架空立论。所以我们自己在探讨文论史或文学思想史上的某个问题时,一般也是从阅读史书开始的。先找一堆相关史籍,一部一部翻阅,不设立场,凡是遇到与论题相关的材料就勾出来,做个索引,到一定时候,觉得对这段历史有了比较真切的感觉,然后再阅读课题相关的专业文献,进而确定若干问题。因此重建历史语境一直是我所坚持的,还原历史语境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必须重建一个,否则就无法为研究对象定位,也就不会发现有学术意义的问题。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是从读小说开始的,其实也不限于武侠,除了四大名著之外,还有《今古奇观》《清平山堂话本》之类的白话小说,那时候十几岁,在脑海里构成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浸透了古人生活情趣与价值观的世界,这确实对我后来的学术研究有很大影响。

刘思宇:前面提到,您认为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趣味结构由闲情逸致、达观心态和对“雅”的追求三个基本维度构成。其实根据学生平时对您的了解,您也是非常崇尚具有闲情逸致的自由生活、具有超脱纷扰的达观心态,在生活中是兼具儒者的事功情怀与道家的高洁风范的。加上您在学术研究中体现出的对研究对象的流动构成性与历史文化整体性的“真”的追求,我是不是可以说您作为杰出的当代学者,核心的趣味结构由闲情逸致、达观心态和对“真”的追求三个维度组成,这一核心结构不仅决定了您个人由于气质和体验的相近选择了中国古代文论作为您的主要研究方向、选择了文化诗学作为核心的研究方法、选择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边诗意地栖居,同时也体现了当代中国学者在传统的浸润下应有的生活与研究态度?

古代传统文化常识第8篇

关键词:古代人格心理学;当代人格;完善;作用

一、中国古代人格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儒家的传统文化中对于物质文明具有一定的排斥,主张贵理斥欲、重义轻利的人生原则。儒家在追求塑造德性、伦理价值的人格方面,不能对经济伦理具有一定的重视,所以对人身权、财产权的认识,也一直被抛弃在伦理道义之外[1]。

(二)注重守志持节、自尊自爱

中国古代的人格思想中,对于坚守志节道德自觉非常注重。要求个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需保持自身操守,经受住勇达生死、威逼利诱、声色货利、饥寒愁苦的考验。如果召侮取辱、自暴自弃,必会收人鄙夷、排斥。

(三)注重推行仁爱精神、主张人格独立

对物、人、天三界,中国古代人格思想非常注重对人的意义,认为人作为社会、宇宙的核心。人的主体资格、主体地位,也成为人高于一切的思想基础,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支配。

(四)追求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的完美人格

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的完美人格追求作为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文化中,一个道德健全、完美的思想人格需要有永不懈怠、努力向上的精神追求。

二、当代社会中国人格概况

(一)我国当代人格的现状

1.道德精神

对个体的价值人生奄度教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培养人的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不断奋斗的道德精神。

2.意识教育

对个体进行自我完善、环境意识以及科技意识的现代意识教育,进行法规意识、安全意识等的基本公民道德教育,从而能够对社会充分了解。

3.情感认知

使个体具备对情感变化规律的认识,认识自身情感变化,并能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从而具有良好的交往关系。

(二)当代国民人格中传统与现代特质的比较

传统的人格主要包含:男性优越、宿命自保、安分守成、孝敬长辈、遵从权威。现代的人格主要包含:两性平等、尊重感情、乐观进取、独立自顺、平权开放等[2]。人格进行现代化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人格在进行塑造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稳定特性,人格进行现代化的转变必须经过量到质的转变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人格的现代化转变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互动的结果,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决定其即会受到环境影响又会受到个体的制约[3]。一方面,个体需要不是被动消极的适应社会变化,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有选择性的适应社会变化,另一方面在变化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三、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延伸

(一)中国古代人格思想与当代人格教育的承接

1.理性对待历史和现实

当代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实现既要了解历史,又需关注当下,同时还需把握未来。因此他们必须肩负一定的历史责任,具有对社会的义务感也强烈的责任心,一切向前看。

2.继承古代人格思想的优秀品质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扶困济贫、诚实守信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耐劳、吃苦、勇敢、勤劳的优秀品质,都是当代人的人格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代人只有吸收古代人所传承下的古老优秀品质并不断积淀,才能使自己丰盈而具有时代的气息。

3.必须有对整体顾全的现实意识

这需要个体将自身与国家和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哟和谐整体的现念,即具有顾全大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现代意识,能用整体的意识去分析认识问题。

(二)中国古代人格思想对当代人格教育的促进发展

现代化的理想人格需要在社会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形成,不仅需要我们放眼于世界,更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应当具备相应的纪律和法制意识。当前社会不同与以往时期,在当代,对纪律、法制的重视已经超越以往的任何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这也就需要在经济、社会管理方面依照相应的纪律、法律来进行[4]。因此,培养良好的纪律和法制意识,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应当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对儒家传统理想人格的继承主要有自尊、自强、自主、独立的人格。对民族、个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当代中国理想人格的构建,需要在不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以自尊、自强、自主、独立的优秀品格振兴中华民族。

四、建构中国化的人格理论模型

当代人格教育所能产生的良好效应,对个体甚至对集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格作为人生价值观念中的稳定心理思想基础,也是能够形成稳定人生观、世界观的内在心理基础。人格作为能够形成特定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原动力,也是作为个体真正成熟的标志。所以,进行的人格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格理论模型。

首先,个性品质的优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必定形成多种多样的个性人格,健全优良的人格个性作为时代向前发展的动力。提高个体的优秀品质,也就需要我们摒弃以往的传统塑人模式。个性作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同个体的非智力要素相关联。因此必须注重个体的非智力要素的科学培养,从而能够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5]。

其次,人格意识的优化。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人格同古代人格的必然会有一定的冲突。人格意识的优化必定会成为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理想人格的塑造,必须能够对人生意义及本质有正确的理解,理想的人格品质需要个体吸纳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取向,不断的将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价值体系[6]。

结论

中国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其中就含有对人性论的深入探讨,即对人本性的探讨。人性本善、本恶还是中性,儒家学派中经典的《大学》中就表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格的教育,将情感、意志、知识以及相关的各类学问集人格于一身的全面完善和发展,注重人与人通达的教育理念,重视成才与成人的教育结合。古代的思想人格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出现了种种的人格缺失所导致的道德滑坡现象,因此,从古代人的思想人格当中取其精华应用在当代人的思想人格教育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郭永丽.中国古代人格思想与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教育[D].青海师范大学,2013.

[2]纪德君.古代文学学习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75-81+96.

[3]刘同辉.中西人格心理思想之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4,03:632-635.

[4]李祚山.试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03-108.

[5]张海钟,蔡丹丰,刘芳.中国当代心理学者的本土理论心理学思想述评[J].心理研究,2009,0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