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02 08:56:40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第1篇

关键词 宋代 婚礼 亲迎礼

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礼仪之邦,在百姓生活中的诸多礼仪之中,婚礼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关于婚礼的记载,最早见于《仪礼·士昏礼》和《礼记·昏义》。它们规定了婚礼的主要程序“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成为后世婚礼的基本依据。

然而,礼仪随时而异,历代的婚礼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宋代的婚礼也是如此,在沿用古时“六礼”的基础上略有变动。关于宋代婚礼的主要程序、礼制特点,目前学界多有论述如:吕友仁的《宋代婚礼概述》;①方建新的《宋代婚姻礼俗考述》;②刘春迎的《试论北宋东京婚俗的几个特点》③等。但是细化到婚礼当天“亲迎礼”究竟应该如何操作却都是寥寥几笔。笔者以《司马氏书仪》、《朱子家礼》中的记载为蓝本,结合《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书中关于宋代婚礼的相关文字,对“亲迎礼”的具体程序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

亲迎,即男子亲自至女家迎娶新娘,男子亲迎于女家体现着婚娶的郑重。亲迎礼是“六礼”的最后一项程序,也是最隆重的一项。宋代亲迎礼的程序主要包括:告于祖宗、醮子、醮女、奠雁、沃盥、交拜、同牢、合卺、结发八项。根据举行婚礼的阶层不同,当时的人们在实际的婚礼中会对这八项程序略有增减。下面按其先后顺序分别加以叙述。

1 告于祖宗

对于婚姻,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理解。西方人认为结婚是两个人自己的事。而我们的先祖说:“夫婚姻者,所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也。”④所以在我们的传统中,婚姻不仅仅是男女两个人的结合,他还意味着两个家族的结合,是一件神圣而严肃的事情。《朱子家礼》曰:“厥明,壻家设位於室中,女家设位於外。初昏,壻盛服主人告於祠堂。”⑤讲的就是亲迎当日的第一项程序,告于祖宗:清晨,男女双方家中会分别设香案、牌位等物,进行简单的祭祀程序,将子女成婚这件事上告于祖宗。

2 醮子

古人认为结婚代表着一个男子真正的成年。意味着他将从此肩负起对父母,对家族,对社会的责任。因此在举行完祭祀,上告于祖宗之后,新郎的父亲会在宗祠前嘱托新郎,并要求他许下承诺,称之为醮子。通常新郎的父亲盛装坐在堂上东侧,面向西。新郎自西阶上,立于席西,面向南。赞者斟酒至席前,新郎拜谢赞者,受盏跪,第一杯祭酒,第二杯饮,将酒杯还给赞者,拜谢。新郎行至父亲席前,东向跪。父亲说:“往迎尔相,承我宗事,勉率以敬,若则有常。”⑥新郎答:“诺。惟恐不堪,不敢忘命。”⑦之后新郎执雁前往迎娶新娘,两对宫灯开道。

3 醮女

新郎行至女家门口,女家父母在女儿离家之前也会对女儿进行叮嘱,即醮女。新娘父亲盛装坐在堂上东侧,母亲西侧。新娘由侍女陪同出。赞者斟酒至席前,新娘拜谢赞者,受盏跪,第一杯祭酒,第二杯饮,将酒杯还给赞者,拜谢。新娘父亲起立,命之曰:“敬之,戒之,夙夜无违尔舅姑之命。”⑧新娘母亲起立,为之整冠敛帔命之曰:“勉之,敬之,夙夜无违尔闺门之礼。”

新娘答曰:“诺。惟恐不堪,不敢忘命。”⑨言毕,立于父母之侧。

4 奠雁

醮女之后,新娘的姑嫂女眷为新娘整理裙衫,送新娘至中门。新娘父亲迎新郎于门外,揖让以入。新娘父母坐于堂上,新郎向前,面向新娘父母跪,置雁于地。侍者受之。新郎再拜,兴,揖之,自西阶出,行至车前或轿前,举帘以待新娘。姆辞曰:“未教,不足与为礼也。”⑩之后新娘登车,新郎骑马在前,新娘车在后。这一程序称之为奠雁。“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脍炙人口的词,说的就是雁,雁是候鸟,随气候变化南北迁徙并有定时,且配偶固定,一只亡,另一只不再择偶。《仪礼·士昏礼》:“下达,纳采,用雁”豘郑玄 注:“用雁为贽者,取其顺阴阳往来。”豙古人认为,雁南往北来顺乎阴阳,配偶固定合乎义礼,因此婚姻以雁为礼,既象征一对男女的阴阳和顺,也象征婚姻的忠贞专一。

5 沃盥,交拜

《朱子家礼》中:“壻至家,立於厅事,俟妇下车,揖之,导以入。壻妇交拜。妇从者布壻席於东方,须从者布妇席於西方。壻盥於南,妇从者沃之,进帨。妇盥於北,壻从者沃之,进帨。壻揖妇,就席,妇拜,壻答拜。”豛说的就是新娘来到婆家最先进行的两项程序,沃盥与交拜。沃盥指的是浇水洗手,华夏民族自古注重清洁,行礼之前要先沃盥,净手洁面,以示庄严,也是使整个礼仪纯净的必要步骤。宋代新人交拜的仪式称为“坐虚帐”或“坐富贵”,豜司马光在《司马氏书仪》中记载:“古无婿妇交拜之仪,今世俗始相见交拜”。豝可见,新人在婚礼中相互交拜的风俗是由宋代开始的。宋代的参拜礼仪式主要有三项,第一是拜家庙祖先,第二是拜舅姑及在堂内外诸亲尊长,第三是夫妻对拜。北宋时新人交拜的仪式,据《东京梦华录》载:

男挂于笏,女搭于手,男倒行出,面皆相向,至家庙前参拜毕,女复倒行扶入房讲拜。男女各争先后,对拜毕就休。豞

南宋时,新人的交拜礼较北宋更为复杂,增加了用秤或机忬挑开新娘的盖头这一项,《梦梁录》载:

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用秤或用机忬挑盖头,方露花容,参拜堂次诸家神及家庙,参行诸亲之礼毕,女复倒行,执同心结,牵新郎回房,讲交拜礼,再坐床。豟

6 同牢

洗完手后,新人对席而坐,称为 “同牢之席”。豠其位置是男东女西,意指阴阳交会有渐,夫妇和谐有序。古人早就有云“男女7岁坐不同席,食不共器”。而今天就要开始人生第一次的同席而坐,同餐而食,取名“同牢礼”。同牢即为夫妇共食祭祀过的牲畜身上的一块肉,有夫妇相亲相爱,互为一体的意思。

7 合卺

“合卺”是指夫妇交杯而饮,据《礼记.昏义》载:“合卺而酳”郑玄注:“卺,徐音谨,破瓢为卮也。”豣合卺所用酒器是原为一分为二的葫芦制成。破之为二,合之成一,象征夫妇二人由婚礼结合为一体,至宋代逐渐为对杯取代。卺杯用红丝线牵连,象征夫妻永结同好。匏酒是苦的,所以,夫妻共饮合卺酒,不但象征夫妻合二为一,永结同好,也有着夫妇二人从今往后,要同甘共苦,患难与共的意义。

8 结发

《东京梦华录》卷五记载:“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男左女右,留少头发,两家出匹段、钗子、木梳、头须之类,谓之合髻。”豤《梦粱录》卷二十记载:“行合卺礼毕,以盏一仰一覆,安于床下,取大吉利义。次男左女右结发,名曰合髻。”豥合髻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结发,对于这一礼仪《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皆有记载。但《朱子家礼》云:“司马公曰:古诗云,结发为夫妇,言自少年束发即为夫妇。犹李广言结发与匈奴战也。今世俗昏姻乃有结发之礼,谬误可笑,勿用可也。”豦《司马氏书仪》中也确有相关记载。按照司马光和朱熹的说法,结发这一项礼仪是不应当存在的。笔者认为,既然《东京梦华录》和《梦粱录》有所记载,《家礼》与《书仪》又都对此进行了批评,那么这一风俗在当时的民间婚礼中应该是确有存在的。

宋代的亲迎礼除了上述的基本程序之外民间礼俗还有撒帐、高坐、利市缴红门等。撒帐是指新婚夫妇拜堂后坐床时,撒金钱花果于帐内的一种祈求吉利的仪式,其目的是祝福新人多子多福之意。据今人考证,此俗始于汉武帝时期:“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帐中共坐,欢饮之后,预戒,宫人遥撒五色同心花果,帝与夫人以衣据盛之,云得果多,得子多也”。豧宋代“男女各争先后,对拜毕就床,女向左,男向右坐,妇女以金钱彩果散掷,谓之‘撒帐’”。豨撒帐物品多用果物、糖、花瓣或夹杂铜钱。高坐据《东京梦华录》载是指:“众客就宴三杯之后”新郎着盛服戴“花盛簇面”,坐在屋内中堂。豩高坐后,在新房的门额上挂上一块花布,布的下边缘撕碎,“婿入房即众争扯小片而去,谓之‘利市缴红门’”。豬这三项礼仪在《书仪》和《家礼》中并无记载,也并非古时六礼之中的程序。应为民间为了增加婚礼的热闹喜庆气氛而增加的。“高坐”与“利市缴红门”更是宋代首创。

宋代的亲迎礼在遵循古礼的同时,增加了许多戏谑、热闹的环节。一改古时亲迎的庄严肃穆,更加注重仪式的隆重与喜庆。在维护儒家礼制制度的基础上,逐渐吸纳民间风俗,开始向世俗化转变,对明清乃至现代的亲迎礼有着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① 殷都学刊.1991(4).

② 文史.第24辑.1985.

③ 河南大学学报.1997(2).

④ 礼记.卷20.昏义:185.

⑤ (宋)朱熹.家礼.卷3.昏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98.

⑥ (宋)朱熹.家礼.卷3.昏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98.

⑦ (宋)朱熹.家礼.卷3.昏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98.

⑧ (宋)朱熹.家礼.卷3.昏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98.

⑨ (宋)朱熹.家礼.卷3.昏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98.

⑩ (宋)朱熹.家礼.卷3.昏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99.

豘 仪礼.卷2.士昏礼.缩印长沙叶氏藏明徐氏仿宋本,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五年:2.

豙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4.士昏礼第二:87-88.

豛 (宋)朱熹.家礼.卷3.昏礼.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899.

豜 (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 20.嫁娶.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 :174 .

豝 (宋)司马光著.司马氏书仪.卷 3.亲迎.丛书集成初编本.中华书局,1985:36.

豞 (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 5.娶妇.中华书局,1982:145.

豟 (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 20.嫁娶.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74.

豠 杨天宇著.礼记译注.昏义第四十四.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816.

豣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4.士昏礼第二:87-88.

豤 (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 5.娶妇.中华书局,1982:145.

豥 (宋)吴自牧著.梦粱录.卷 20.嫁娶.中国商业出版社,1982:174.

豦 (宋)朱熹.家礼.卷3.昏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899.

豧 方建新.宋代婚姻礼俗考述.文史.第24辑:168.

豨 (宋)孟元老著,邓之诚注.东京梦华录注.卷 5.娶妇.中华书局,1982:145.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第2篇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stom is one part of the whole nation’s customs and rituals which include the entire tradition of the main cause of one’s life journey. In this paper ,The whirligig phenomena which appeared among the Urumqi city at the stage of modernization Uyghur’s traditional custom, which the Uyghur have been through, which is happening recently ,very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in our rituals, “Gul Qay ” ritual , is investigated in it’s cultural aspects.

关键词:都市维吾尔人 人生礼仪变迁 “Gul Qay”仪式

Key words: City Uyghur Whirligig of ritual “Gul Qay ” ritual

作者简介:吾热亚提・玉素甫(1972-),女,维吾尔族,新疆喀什伽师县人,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民族学学院2007级在职研究生。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了互相依存、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共同发展的民族关系和民族文化系统。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是一个开放型的商贸城市,从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古道一直走进了今天的正在现代化的国际商贸城市,成为了世界各类文化的汇集地。

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历史事物,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其内容和结构总是在日益丰富,其地位和作用也总在不断调整。风俗习惯作为民族社会心理的表现形式,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直接反映并影响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和生活面貌,是民族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1]。

生活在乌鲁木齐的维吾尔人有本地的和来自全疆各地的,在他们的生活习俗中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文化因素。这种交融在都市维吾尔人的人生礼仪中表现最为突出。在都市这种特殊环境里维吾尔人的人生礼仪正在经受着现代文化的冲击并发生变迁及创新。新近出现的都市维吾尔人的独具特色的庆祝活动――“Gul Qay” 仪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作为都市维吾尔族社交圈子里的一份子和仪式活动的参与者,要从人类学文化研究的角度去分析和关注传统文化的变迁及新出现的有些独特的文化现象的种种历史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维吾尔族人生仪式“Gul Qay”产生的文化背景

人生习俗是整个民俗文化的一部分,包括人们在整个生命旅途中主要阶段上的全部生活习俗。由于这种习俗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和民族性,而且发展、变化相对缓慢,所以人们往往将这类习俗看成是能反映一个民族特点的主要方面。维吾尔族传统的人生礼仪主要有分娩礼、命名礼、摇床礼、割礼、婚礼、礼、葬礼。这些主要是围绕着人的生命历程中的关键时刻而形成的特定的仪式活动。其主要目的是标记或帮助人们成功及顺利地度过那些关键时刻,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变。然而,传统文化及风俗习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等的发展和变化而发生变迁和创新。

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传统文化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文化变迁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乌鲁木齐各民族的文化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转型。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并相互交融,尤其是各民族社会自身的发展,即进化、发明、发现引起的内部的动因使乌鲁木齐市成为当代新疆最能集中体现各民族社会文化变迁过程的典型地区[2]。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这种文化的变迁在都市维吾尔人的人生礼仪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包括礼仪的范围、场所、形式、意义、功能等方面的变迁。它们的变迁又反映了社会结构和人们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的变迁。

随着社会人际关系的扩展而扩大的城市里的各种礼俗仪式,给生活在大城市里的维吾尔人带来某种程度上造成了紧迫感和经济压力,使他们已陷入了一种“文化的尴尬”[3]状态下出现的“Gul Qay”仪式,引起了本民族文化活动的参与者们的纷纷议论,甚至有些文化批评家们的反感。尽管如此,近几年来这种仪式非常快速的开始普遍起来了。

二、“Gul Qay”仪式的解释和定义

(一)解释

“Gul Qay” 是维吾尔语,汉语的直接翻译是“花茶” 。“ Gul” 在汉语里的意思是“花”。写在维吾尔族女孩名字里是“古丽” 。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爱花的民族。花在维吾尔人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不管在物质生活方面或者在精神生活方面维吾尔人总与花有密切的联系。众所周知,维吾尔族女孩名字后面几乎都带“……Gul”(……古丽),有的名字直接以花卉草木命名。比如:热依汗古丽(十姐妹花),塔吉古丽(鸡冠花),阿娜尔古丽(石榴花)…等等。听过“古丽”这首歌曲的人都知道新疆的维吾尔族姑娘都叫古丽。“Gul” 从维吾尔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延伸到他们的名字里,甚至又跨越到他们的仪式里。

“Qay”――是维吾尔族礼俗上用来招待客人的第一道程序,也是在日常生活人际关系上的重要环节。亲戚、朋友之间的各种小型聚会叫“Qay”。“Gul Qay”在维吾尔族的“Maxrep”买西来普活动中的意义也重大。得到买西来普的“Gul Qay”是意味着得到了举行下一次“买西来普”的荣誉和权利。“Qay”这里也有仪式和活动的意思。

“Gul Qay”是在都市维吾尔人的各种“Qay”活动的前提下演变而成的,从最初的少数人群间的庆祝活动发展并演变到现在的正式仪式场合中进行的一种有象征意义的庆祝活动。

(二)定义

根据上述分析文章里所要探讨的“Gul Qay”的意思就是――为“古丽”举行的“茶”仪式或庆祝活动。

“Gul Qay”仪式是近几年内在乌鲁木齐等城市维吾尔人中新出现的专门为独生女孩子或者是没有男孩只有两个女孩子的有些家庭所举行的一种人生礼仪,形式上基本与城市维吾尔人在宴会厅举行的“摇床礼”或者给男孩子举行的“割礼”仪式一样。只是这种仪式的或活动的主人公不再是“传统的摇床礼”上的刚满四十天的小婴儿,也不是“现代的摇床礼”上的一岁或者两岁以下的小女孩,而是两三岁至十五岁之间的小女孩或小姑娘了。据调查这种仪式在城市工薪阶层年轻一代家庭中举行的比较多。

三、“Gul Qay”仪式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维吾尔族仪式功能与“库拉圈”的比较分析

任何一个民族都生活在自己的传统文化基础之上所形成的风俗和习惯的社会网络和文化圈子里。他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常常会受到传统文化模式的约束。任何超出自己传统文化行为规则的行为和言语都被认为是违背传统的[6]。在传统的维吾尔社会里举行某种仪式活动时邀请或被邀请是一种非常高兴的事情。传统意义上的“仪式”的功能是加强和巩固社会群体内部的团结和协作,教育后人,传承或传递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就像人类学功能主义学派大师马林诺夫斯基在西太平洋的特洛布里恩岛所研究的(Kula Ring)“库拉圈”[7]。特洛布里恩岛部落社会是由众多被海水隔开的列岛组成的,而将这个部落社会“串”起来的就是“库拉交易圈”。在库拉交易圈中只有两种不同类的物品被持续地、循环往复地交换,一种是用红色贝壳穿成的长项链叫Soulava,按照顺时针方向交换。另一种是由白色贝壳做成的手镯叫Mwali,按照逆时针方向交换,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双向循环的完整而闭合的“交易圈”。获得“库拉”物品者持有一段时间后,再把这些物品交换出去,在周而复始的交换中,无人将库拉物品占为己有。因为“库拉”物品象征着信誉、品德、声望、认同、融入、参与、合作,每一次交换并非意味着“库拉”关系的终结,而是循环的开始,“一次进入库拉这个圈,就永远在库拉圈中”成为这个群岛土著居民的社会规则。“库拉圈”的社会功能不仅是经济、物质的交换网,而且是用来加强社会关系网络的符号交换,它既满足了个体的心理需求,也满足了社会整合和社会团结的社会性需要。维吾尔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及礼仪活动的功能与性质基本上与“库拉圈”仪式相吻合。

Kula Ring“库拉圈” 图表

(二)“Gul Qay”仪式产生的外在的推力和内在的动因的推论分析

维吾尔人的社会人际关系及礼仪活动自古以来是互动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是两者或者群体之间的动态关系,一方的行为引起另一方的反应,反应的结果构成互动。互动影响和确定着社会和文化的许多特征。礼物交换是互动的主要表现形式。交换存在于社会关系,也存在于人的意识乃至深层的结构之中。礼物交换不仅仅是获得物品而进行的交易,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交易。交换是建立、确定、维持和发展社会关系的基础。最终交换作为互动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化变迁。当今都市维吾尔社会中开始普遍起来的“Gul Qay”仪式的产生也离不开种种文化变迁及社会因素的催促。根据参与调查、跟踪访谈、个别访谈、随时聊天和电话聊天等方式所得的调查情况分析:

“Gul Qay”仪式产生的外在的推力可以做出以下推论:

第一,在传统的维吾尔社会和文化中,礼物赠与是一种道德规范和逻辑,是一种与市场和利润相对立的人性礼物,在个人和群体的想象中,它是与权力关系、利益关系截然相反的。因此,传统社会的仪式活动中的“礼物”就起团结友谊的作用。但改革开放前后出生的年轻一代人进入维吾尔社会传统的社交圈子里时刚好赶上了国家的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政策的提倡。结果使人生礼仪及人际关系上的互动失去了平衡。

第二,城市化、多种文化并存使传统文化和现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在城市里道路铺的越宽,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远了。传统社会上的邻里关系、互相串门拜访等习俗已漫漫淡化了。人际关系比较形式化了。有时只能借助某种活动或仪式保持彼此的关系。

第三,居住环境的改善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使传统的礼仪和交际活动的场所发生了变迁。“礼物”的变迁使现代的仪式场所变成了“礼钱交易所”。

都市维吾尔人的任何一种人生礼仪活动中已经看不到“物”来“赠礼”的情况。在仪式场合中也几乎没有那种仪式的主人或主人公与参与者之间的传统仪式上所存在的赠礼物及接受礼物时的感情交流、彼此的祝贺。在都市里的仪式活动中参与者把自己的“礼钱”要交给自己都不认识的手里拿着“礼钱账本”的、打扮比较突出的“时髦会计小姐”。现在甚至根本不用麻烦会计小姐挨个儿到所有桌前登记收取参与者的“礼钱”[8]。来参加仪式的客人们刚进到宴会厅与主人打完招呼就得自动交“礼钱”才能入座。更有意思的是有的仪式场合中就在宴会厅门外摆了一张桌子,上面摆满了仪式中招待客人的所有的好吃的,那些“会计小姐”们边吃、边聊天或者互相赞扬着彼此的穿着打扮,对赠礼着似乎没有一丝的表示欢迎的表情。比别人给的少一点会马上受到其中一个人的冷落的目光。有时还排长队等待交“礼钱”。这根本不符合维吾尔族传统风俗习惯和道德规范。好像参与者先不交“礼钱”,就没有资格入场或见到主人公似的。这在某种程度上给参与者带来感情上的伤害。人际关系的无限度扩散而引起的“仪式危机”使生活在大城市的生活繁忙和工作压力之下的维吾尔人进入了一种无可奈何的紧张状态。因此,有时连“请贴”这个名字都会叫成“罚款单”了。

飞速发展的乌鲁木齐这都市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变迁。尤其是这种变迁更大程度上表现在都市里的维吾尔人的“婚礼”,“割礼”,甚至有些“乃孜尔”等仪式上。

上述种种文化变迁,人生礼仪活动中礼物“赠与”和“回赠”关系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心理因素和价值观的变迁统统都可以认为是“Gul Qay”仪式形成的外在的推力。

“Gul Qay”仪式形成的最主要的值得注意的内在的动因可以归纳到以下几点:

第一,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都市维吾尔人的生活环境及社会结构,职业结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维吾尔族妇女的社会地位已有了一定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

第二,男女平等思想宣传教育的作用下,维吾尔族妇女积极参与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不再受传统的种种约束。

第三,国家的种种优越的优惠教育政策下,全疆维吾尔族妇女受教育情况普遍改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近30年内维吾尔族女性不断提高文化水平,提高自身素质,开阔眼界,在社会的各个行业中都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

自然而然的,都市维吾尔女性意识到当今社会是一个发展迅速、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把握自己,给自己定位,需要摆脱新疆少数民族自古以来的男女有别的人生礼仪,重男轻女的诞生礼仪,女性物化的婚姻礼仪,男女有别的丧葬礼仪等仪式过程中对女性自我意识的不良影响[9]。在现代社会中维吾尔女性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并不比男性少,可以说是比男性还要重。“Gul Qay”仪式可以看成对上述传统的人生礼仪所提出的挑战。它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摇床礼”,也不是已被现代的都市维吾尔人所遗忘了的,甚至可以说是从未听起过的“礼”,它纯粹是一种完全新型的、现代意义上的、被创造的人生礼仪。

对于“Gul Qay”仪式的举行,人们的争论及看法都不一。虽然多数人纷纷主张人生礼仪应该按传统的人生习俗来办,但具体问起他们如果真的有一天收到亲戚朋友或熟人的“Gul Qay”仪式的请帖时,是否要拒绝参加时,答案却都比较一致:“当然不能不参加了,人之常情吗”。

四、“Gul Qay”仪式的意义

习俗由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种因素决定。习俗的形成有“历史相沿、群居相染”的过程。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互相影响,沿时空自然而然地传播是习俗形成的扩散方式;部分人有意识地创造并加以提倡与推广是习俗形成的倡导方式[10]。

“Gul Qay”仪式也是被部分都市维吾尔人所创造的人生庆祝仪式。这不是偶然的。出现这种仪式活动肯定有自己的特殊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这关系到从文化的角度去观察我们周围社会的变迁,文化的创新,传统的发明,思想观念和文化价值观的变化,维吾尔社会结构的变化等等。通过参与,调查某种仪式活动或者某种文化圈子里的文化现象才能得出比较合理的结论。所以研究这个仪式的意义非常重大。通过研究“Gul Qay”仪式的背景,可以分析出当代都市维吾尔人人际关系的形成及社会结构的变化,也能了解都市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型的过程、创新、特点及多元文化对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民族心理的影响程度。

仪式有很多功能,无论是在个人层面上,还是在群体或社会层面上。它们可以成为情感的渠道并表达情感,引导和强化行为模式,支持或现状,导致变化,或恢复和谐与平衡[11]。“Gul Qay”仪式的主人与主人公“通过仪式”(rites the passage)能够展示自己的地位,在仪式上他们的地位得到了改变。每一种仪式场合中都有一些神圣之处。这种“神圣”的成分是“Gul Qay”仪式的举行者在“通过仪式”上能够获得的。通过仪式主人与主人公能够得到心里的平衡,重新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状态,并且还获得了相对于其他人的明确定义、“结构性”类型的权力和义务。仪式的主人与主人公身上被寄予了一定的期望值:他们所做出的表现应当与某些习俗规范、道德标准相一致。仪式中能够看到的是对一些普遍化的社会关系的认知。这种认知并不全是以语言的形式表达,而是以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Gul Qay”仪式更大程度上反映的是当今都市维吾尔人男女平等思想意识的具体表现。

五、结论

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人类行为的方式有多种多样的可能,这种可能是无穷的。但是一个部族,一种文化在这样的无穷的可能性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些,而这种选择有自身的价值取向。选择的行为方式包括对待人之生、死、青春期、婚姻的方式,以至在经济、政治、社会交往等领域的各种规矩,习俗,并通过形式化的方式,演成风俗,礼仪,从而结合成一个部落或部族的文化模式。各模式都有其存在的理由。社会的本质是通过评价而使个体的行为趋于同化,调谐各种冲突因素,从而整合出文化完形[12]。

总之,传统文化向现代的变迁是一个历史过程。任何民族文化的现代化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立足于原有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之上,根据新的需要,与现代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并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激情,不断的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优秀特质突变出新的结构、新的体系。

人们在某种情境中,可以选择各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他们的选择,大都是由于社会的原因。他们的行为会受到自己同伴意见的影响,并且被应当怎样做的价值观念所左右。

“Gul Qay”仪式作为人生庆祝活动能否成为习俗或者传统,值得学者们的继续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修订本)[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380~447

[2][3][6][8] 迪丽拜尔・苏来曼. 维吾尔族传统仪式及其变迁――从乡村到都市的嬗变[J].新疆社会科学,2007(4):66

[4]优素甫・哈斯哈・哈吉甫.福乐智慧[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13~14、19、241

[5]宁锐.中国的茶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278

[7]〔英〕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9]周亚成.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人生礼仪对女性自我意识的影响[J].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21

[10]徐万邦,祁庆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通论[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48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第3篇

礼仪是在人际交往中,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情商等内容。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共同阅读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稿中学,请您阅读!

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稿1中华古国,央央尚礼。

礼,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儒家的核心思想。论语上有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所以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礼其实是一种仁,然而近些年来国人在外旅行却随意涂鸦的现象频频发生,这是否是失礼,又是否是一种不仁呢?我想答案是肯定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认为礼于我们来说更多是一种规范自己的准则,礼不是空空洞洞,礼在我们的心中是有一个样子的,只有知礼守礼,方能延存一个国家的文名,一种文化的精神,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糱也。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糱也。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都从未将它遗忘可见它对于中国和炎黄子孙的重要性。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的世界越来越快捷,人们有时候只是为了追求某些表面的东西而渐渐忘记的有些东西。古人留下的礼仪,可能是现在忙碌的人们缺乏的东西。。孔融四岁能让梨,程颐雪中求学,缅伯高千里送鹅毛,礼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不应该被我们忽视的。正如《礼记礼运》中所说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糱也。人的形象因礼而变得高大,一个不懂礼、不讲理的人是不值得尊敬的。

天下无法不正,无礼不长,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礼者,天

下顺之。君曾记,那知不可而为之之人?笑嘲曰累累如丧家之犬者,却照亮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孔丘啊,他驾着那时代的马车,不就是为了一个礼吗?为他心中那片充满礼的圣地,去挣扎,去流浪,礼之于他也,犹酒之有糱也。昔日夹谷之会,不就是用礼挽回了一个国家的尊严?成就了一个人的骄傲吗?礼者,万物之序也。中国大陆的岁月长河波澜起伏,在这里,早已沉淀了无数辉煌荣耀与荒凉衰败。而礼仪的沉淀更像是古人埋下的女儿红,有的越来越令人沉醉,有的却因岁月流转而消失殆尽。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糱也。礼仪,却终究是没能抵御岁月长河侵蚀的土地,尚存的面积已难以让人们栖息繁衍。在埃及神庙等公共场所所刻画涂鸦的到此一游,不正是礼仪与人们渐渐相断联系的标签吗?常在许多旅游景点看到“__到此一游”的字样,充分利用每一个能刻字的地方。中国素来是个礼仪之邦,传统美德更是代代相传,为何却有人如此不知礼?这值得我们深思。当今的教育更倾向于书面知识,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而学习,却忽略了传统美德的教育,造成许多学生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传统美德不甚了解。正所谓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糱也。礼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也需不断学习礼仪,提升自身修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使中国成为真正的礼仪之邦。中国素来讲究礼仪,等级的差异更是不可逾越,大臣见天子,必须行跪拜礼,女子必须从三从四德,必须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这都是礼仪的一种。虽说都是封建思想,但也支撑中国走了几千年。礼仪还是很重要的,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糱也。一个人如果失了礼仪,便如酒失了酒曲,失了形,甚至是失了韵。礼仪,在乎你我也。

西方哲学家说道:真正的美德如河流,越深越无声。礼仪不正是如此吗?越在细微之处,越不可觉察,真所谓繁花开时默不作声,风云流转不宜察觉。曾几何时,外国著名景点用中文写着请勿乱垃圾,国内高铁惊现因丈夫未到而阻拦发车的女子,类如此现象真让人应接不暇。《礼记?礼运》有云: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君子用德待人,小人依薄情对人,终到头来,方见结局。自古以来,华夏乃是礼仪之邦。古中国以其举止端庄,言谈大方展示出其独特的大国风范。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与时代的日新月异,礼节在现在却似乎已经无足轻重。讲求效率与效益的年轻人们只想在最短的时间内享受人生的快乐,早已抛弃其所谓的礼仪之道,甚至将它视为“老封建”。华夏的礼仪之邦的称号,就要被年轻一代们所湮灭吗?当礼仪的香火传到了我们的手中,坚持并发展它成了适时之需。年轻人拥有良好的礼仪会给人以温婉儒雅的印象,是成功之路上的通行证。

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糱也。礼仪的有无,间接的就已决定了我们未来道路的宽广与否。

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稿2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应被有批判的继承,而非一票否决。

礼是文明和野蛮的分水岭,礼是人与人交往的方式,礼还是日常生活的准则。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左传中有言道:“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民之所以生也;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足可见礼仪在文明社会和民生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而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洗濯和沉淀的,那些优秀的文化价值礼仪不应被摒弃,而应被完善、继承和发扬。

驻德全权大使吴红波曾被德国记者问道“德国人能从中国学到什么?”,吴红波答道:“谦虚。譬如:中国人完成一个项目,他不会突出自己的作用,他首先讲得是他的团队,他的导师,较少提到自己”,自卑尊人便是中国礼制精神原则所在。所谓“自卑”不是要故装卑微自己,而是放低姿态,谦恭待人。若要好,大敬小。这种诚敬谦让,合众修身的礼仪原则在当代社会仍值得提倡。

传统礼仪还传播了许多优秀的基本价值观,如敬、恕、诚、信、仁、爱。在现代功利主义教学模式下,我们早已忘了传什么“道”,中国应该传什么“道”。而礼仪文化却给我们提供一个精神平台来领会这些优秀的精神内核。着名文学史者刘梦溪指出:“敬、恕、诚信、仁、爱等,应成为中华儿女的文化识别符号。

然而,传统礼仪也有其闭塞成旧的一面。如古时女子以纤小玉足为美,从小裹脚造成女子足部骨骼被硬性弯折,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生理活动;儿女应听父母媒约,指腹为婚是谨守孝道的错误观念也使许多有情人分隔天涯。传统礼仪的封建思想一定程度框限了思想的自由,也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

中华礼仪文化虽有落后、陈旧弊端,但究其本质是对现代社会极有现实意义的优秀精神遗产,永不过时。择善而之,其不善而改之,让其成为国人深层价值的“根”。

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稿3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稿4礼仪是无处不在的,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它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它的作用太多太多了。在这春意浓浓、生机勃勃的阳春三月,意味着我们该有一个崭新的面貌。

平时,你们也许会看到一些身强力壮的小伙子,旁若无人地坐在公交车的老弱病残席上;也许会听到两个高谈阔论的时髦姑娘,如何兴高采烈地发出“他妈的”之声;也许会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扬长而去的情况。每当你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这与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是多么不相称!但是,当前社会上仍然有些人对于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不以为耻,不以为怪,并且为之辩护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难道这真的是区区小事吗?我们要向有这种思想的人大喝一声:“你们错了!如果任其这样发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礼貌又何在呢?”

我们伟大祖国素以“礼仪之邦”着称于世,我们中华民族历来都很注重文明礼貌。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多少仁人志士以礼待人的故事至今。“融四岁,能让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学识都重要。因此,文明礼貌地处事待人,是我们每个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必修的一课。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习惯呢?其实很简当,就是别人帮了你,道一声“谢谢”;见老师和客人主动问个“好”。平时注意爱护花草树木,不践踏草坪……等等。这些都是讲文明礼貌的起码要求,有了这些习惯,才算具备了做文明好学生的基本素质。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对别人、对社会是有益还是有害的,要有一个衡量的准则,我们通常把这种衡量和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准则,叫做道德。而礼貌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的。礼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礼貌的内涵,因此,我们要认清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哪些是我们不应该做的,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同学们,在这个文明礼貌月,弥漫着文明礼貌的芳香。而这些芳香正来自于各种花朵,你,便是他们中的一份子,相信自己,我能行。让我们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无负于未来,无负于这教育我们的美丽校园吧。

从礼仪看传统文化演讲稿5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文化。

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孝文化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维系家庭和睦,增强民族团结,稳定社会等方面,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些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是教育我们要孝老敬亲,从小就要对父母、亲人百般孝顺和爱护,我们几乎就是背着这些名言名句长大的。幼时,我们一定想:长大后一定要对父母和亲人好,可是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的行为动作令人发指。我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则令人心酸的,又令人发指的新闻:一位母亲亲手把儿子抚养大,她的儿子长大了,竟然觉得母亲很碍事,便将母亲扫地出门。无论刮风下雨,老母亲只能一人流落街头,靠乞讨为生。看完后,我愤怒了:怎么可以这样?有这样的儿子还不如没有,简直冲破了做人的底线。这名男子的做法简直有辱我们这个一直以来以孝闻名于世界的中华民族!

当然,世界上也不缺乏有孝心的人。看完下面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欣慰多了。

孙朋美,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只因为她的一片孝心,感动了千千万万个山东人。她刚嫁给丈夫时,丈夫就经常生病,以至生活不能自理。婆婆也愈渐年迈,从此,家庭中一切重担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她每当干完农活就赶紧回家,她知道,年迈的婆婆肯定会很担心。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无怨无悔地照料着年迈的婆婆和多病的丈夫,风雨无阻地撑起一个家。如今,她把婆婆照料地很好,丈夫的病也有所好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的脸上充满了美丽的笑容。这笑容,这孝心,有谁能不感动呢?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第4篇

古人认为,家族和血统的延续,是做晚辈不容推卸的重任,即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把交合男女阴阳、产生子嗣的婚姻之礼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

婚礼和婚姻制度有密切联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文明教化程度。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祖先和世界各民族一样,在原始时期经历过乱婚、群婚的阶段,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则基本采取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

最初的婚礼形式大约始于原始社会末期,从相传始于伏羲时代的定婚“以俪皮(成对的鹿皮)为礼”逐渐演进,到夏商时的“亲迎于堂”,再到周代所具备的完整的“六礼”,已初步奠定了我国传统婚礼的基础。又经历代的发展,使各种各样的婚礼仪节更趋繁缛、热烈。

概略而言,我国传统婚礼大约分为婚前礼、正婚礼、婚后礼三个阶段。

婚前礼是在婚姻筹划、准备阶段所举行的一些仪节。

先秦时,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五种(加上正婚礼时的亲迎,即所谓的“六礼”),后代又逐渐演变出催妆、送妆、铺房等仪节。

在古代封建社会,婚姻取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婚前礼的一切仪节,包括从择偶至筹备正式婚礼的一系列环节,几乎都由父母双方的家长包办,真正婚姻的当事人反而被排除在外。

又因为男子的社会地位比女子尊贵,因此,求婚也多以男方为主动。男方家长想为儿子娶亲使,先请媒使向女家提亲(称“下达”),如果女家接受了这门亲事,就开始进行纳采、问名等一系列仪节。

纳采:是男方向女方正式求婚的第一步。

在双方约定进行“纳采”礼的这一天,男家派出的媒使手捧一只活雁作为贽见礼物(最初用活雁作为贽礼,即取雁为候鸟,秋南飞而春北归,来去有时,从无失信来作为男女双方信守不渝的象征;又取雁飞成行,止成列,以明嫁娶必须长幼有序,不能逾越的意思。

后来也用羔羊、白鹅、合欢、胶漆等作为贽礼的),来到女家大门外,对女家摈者(辅助行礼的人)说:“您家主人非常盛情,赏给某某(婿名)一个妻子,某某(婿父或兄)根据祖先遗下的规定,让我来向您家主人请求举行选择贵府小姐的仪节。”

女家主人得到通报后亲出大门迎接,宾主互作一揖让之后,媒使再次向女主人表达前来行纳采礼节的意思。主人答礼,收下活雁并谦让一番。媒使见婚事得到女方家长的正式应允,就告辞回去复命了。

催妆 送妆 铺房:这三项仪节在先秦文献中未见记载,是后代在婚礼的演变中发展出来的。

催妆,是男家派人携礼催请女家及早为新娘置妆的仪节。宋代,亲迎前三日,男家送催妆花髻、销金盖头、花扇等物至女家,女家则答以金银双胜御、罗花璞头、绿袍、靴等物。

送妆,是亲迎前数日,女家派人将嫁妆送至男家的仪节。嫁妆往往用箱笼装着,也有人家为炫耀陪嫁,将嫁妆用方桌一一铺开,排成一个纵队浩浩荡荡地送至男家。嫁妆通常有箱柜、被褥、首饰、衣服、绸缎、文房四宝及金银器皿等,还有以田地房屋、店铺、当铺作为陪嫁的。浙江一带,嫁妆中有一种叫做“子孙桶”的(大桶上有一大盖,为新娘生育时用),桶中盛有红蛋、喜果、谓之“送子”,有祝福之意。绍兴一带,还有送“女儿酒”作为嫁妆的,即在女儿满月或数岁后,即酿酒数坛埋入地下,待女儿出嫁之日,取出作为嫁妆礼品送至男家。

铺房,是女家派人至男家铺设新房的仪节,有时和送妆同时进行。宋代,亲迎前一日,女家派人至新房铺设帐幔、被褥及其它房内器皿,并且备礼前来暖房。然后以亲信妇人或从嫁女使看守房中,不许外人进入,以待新人。铺房人必须是福寿双全、家境富裕的“好命婆”,以取吉祥。现代有些地方还流行此俗。

亲迎: 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节,也是古今婚礼中最为繁缛隆重的仪节。

椐《仪礼.士婚礼》记载,结婚那天傍晚,新娘穿上结婚礼服——系有浅红色花边的纯衣(丝质衣服),头上戴着“次”(编好的假发套),向南站在房中,身右站着保姆,新娘的女随从则披着白黑色相间的外衣,站在后面。 当新郎穿着礼服,带领着墨车(新郎坐车)、彩车(新娘坐车,设有帏帘)、从车、仆人等迎亲队伍来到新娘家大门外时,女家主人亲自出来迎接,经过一番揖让,双方来到堂上,新郎向岳父行过稽礼(古代跪拜礼中最重的一种,需磕头至地多时)的大礼之后,新娘就从房里走到东阶上她父亲跟前,父亲告戒她道:“今后要时刻小心、恭敬、谨慎,不要违背你公公婆婆的意愿。”同时,将一件衣服给她,作为告戒的证物。接着,新娘再来到西阶上她母亲跟前,母亲给她在腰间系上一条带子,并接上佩巾,然后告戒她道:“勤勉、恭敬,好好完成你公公婆婆吩咐你的家务。” 随后,新娘随新郎下堂来到大门口,新娘披上御尘的外套登上彩车,并从新郎手中接过驾车的带子。于是,新郎驾着彩车往前走,在车轮转了3周后,新郎将车子交给驾车的,自己则乘坐墨车先走,因他还要到自己家门前迎候新娘。

亲迎流传到后世,多以花轿、喜车、彩船等迎娶新娘,新娘的结婚礼服多为绣有龙凤图案和彩饰的凤衣凤冠,垂下丝穗以遮面,也有以红巾一帕、纸扇一把以遮面的。当新郎亲迎来到女家时,新娘往往哭哭啼啼不肯上轿,新娘的亲友则要当众试才——请新郎赋诗,新郎在当场吟诵了“催妆诗”后,新娘方始起身上轿。上轿前,女家先使一妇人手持灯或镜子向轿中照一下,谓之“照轿”,认为这样可以压邪。 近代,花轿起轿后,女家在门口泼上一盆水,原意是认为水可以涤除污秽,当然也可以压邪治鬼,后来演变成“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祈祝女儿出嫁之后和婆家关系融洽,不要被斥退回。

花轿在迎归男家的路上,前呼后拥,好不气派:最前面的是开道的,紧随的是执事的、掌灯的、吹鼓奏乐的,然后才是新娘的花轿。沿路吹吹打打,呈现出一派喜庆景象。 花轿迎至男家,邻人乡亲还要索取吉利钱,谓之“拦门”:送亲者以铜钱向空中扬撒,儿童争着去抢,叫做“撒满天星”,另有一个手执花斗,将所盛之谷物、豆子以及金钱、果子等物望门而撒——据说是用以禳避阻挡新妇进门的煞神——称为“撒谷豆”。 新娘要下轿了,但双脚不能履地,只能履青布条、毡席或麻袋。因古人认为,地与天都是神圣的境界,不得侵犯,而新娘的脚一旦与土地接触,难免会触犯地神,因此,必须铺上毡或席来避免。唐代白居易《春深娶妇家》诗记叙了这一习俗:“青衣转毡褥,锦绣一条斜。”宋代改毡为席,称做“传席”或“传袋”,即以席或麻袋辗转传递,直到洞房前,席谐音“息”(即小儿、后代),袋谐音“代”,都是传宗接代的意思。后来也有使女家亲戚中力气较大者抱新娘下轿登床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娘家小舅子抱新娘上轿、下轿的了。

当新娘来到新房门前时,还要从马鞍上跨过去,以示平安,也有跨火以压邪的。

拜堂: 是新娘过门后拜见天神地祗、男家祖宗、公婆亲戚及夫婿的仪节。

先秦时,新娘拜见公婆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晨。新娘

沐浴后,由赞者引带着去见公婆。新娘双手捧着盛有枣子和栗子的竹盘,走到公公的坐席前,脸向东行拜礼,然后上前一步,跪坐下,把竹盘摆在席上,公公用手抚了一下,站起来回拜,新娘再行拜礼,然后下堂,从女随从手里接过盛有肉干的竹盘,走到婆婆的坐席前,进行如同刚才一样的仪式。

接着,赞者代替公婆向新娘行一种以甜酒赐给新娘的礼节,然后,新娘再用根据规定准备好的食品向公公婆婆行“馈食礼”,以表示公公婆婆的生活,今后要由她来照料。 第三天,公公婆婆再以“一献之礼”赐还给媳妇。

再公公婆婆和媳妇相互敬酒之后,公公婆婆由西阶下堂,新媳妇由东阶——这是主人的方位——下堂,显示新媳妇已取得了接替婆婆做家庭主妇的资格。 再拜见公婆后第三个月的某一吉日,新媳妇要到夫家的祖庙行“庙见之礼”——即拜见夫家的列祖列宗,以慰先祖在天之灵。经过这一系列仪式,新媳妇才算正式成为夫家家族中的一员。

从汉魏到唐代,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所谓“青庐”就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公公婆婆则踏着新娘的脚印随后而入,以压媳妇的锐气。新娘入门后,先拜猪圈及灶,然后夫妻交拜,第二天再拜见公婆及亲戚。

后来,逐渐把拜堂这一仪式改在新婚之夜进行。新郎迎请新娘进门后,各执一端用红绿彩缎结成的同心结,并立在高烧大红龙凤喜烛的堂前,请男家福寿双全的太太,以秤杆或机梳挑去新娘的蒙面巾。

新郎新娘先拜天地,然后依次拜见公婆及尊长亲戚。这时,拜与被拜的双方往往要互赠礼物。最后夫妻交拜,礼毕之后,新人由亲友送入新房。

酒筵 合酒:古往今来,酒筵几乎是每对新婚夫妇行婚礼时必不可少的仪式,流传到今天,“吃喜酒”已成为民间行婚礼的简称。

当然,酒筵有蘩有简,规模不等,但最主要的意义,则是新郎新娘的婚姻得到了亲朋好友的承认。因此,酒筵也是婚礼中最具有社会意义的环节。 先秦时代,新郎新娘的酒筵并不和众人在一起,而是在新房中专设一席,新郎新娘在司仪的指挥下,相对而坐,按照一定的程序服用一些饭菜酒食之后,即告撤席,时间不很久。在酒筵上,最具有意义的仪式无过于“合酒”了。

“合酒”,是以线相连,新郎新娘各执其一,相对饮酒的仪式。酒杯一分为二,象征夫妇原为二体;以线连柄,则象征两人通过婚姻而相连;合之则一,象征夫妇虽两体犹一心。新婚夫妇在酒筵上共吃一鼎所调制的菜肴,同喝一杯,象征夫妻间互敬互爱、亲密无间。 由于这一仪式意义深远,所以后来的婚礼中都少不了这一节目,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名称有所不同(“饮交杯酒”)、器皿也有所变化、饮酒的形式也不一样。

秦汉以后,在婚礼酒筵前后,又增加了“撒帐”、结发等仪式。当新郎将新娘迎入新房后,两人一起在婚床帐中女左男右对坐,随后由前来参加婚礼的女宾或司仪边唱边向帐中抛洒金钱彩果,即所谓“撒帐”。接着,将一些预先从新郎头上取下的头发交给新娘,让她和自己的头发梳结在一起,称为“结发”。

这以后,新郎就从床上下来,到外室接受亲友道贺,招待众人参加酒筵,而新娘则仍然在帐中继续安坐,直到酒筵结束,新郎再度回房为止。

闹房:在近代,这是新婚夫妇在婚礼之夜在新房接受亲友祝贺、嬉闹的仪节,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闹喜闹喜,越闹越喜”的说法。

在先秦时代,新郎新娘酒筵的结束,标志着婚礼之夜仪式的基本结束,接下来,新郎新娘就安寝了。

大约在汉代时,参加婚礼的宾朋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就有了“听房”的做法:新婚之夜,爱看热闹的人悄悄来到新房窗外,偷听新郎新娘的言语及举动,以此为笑乐。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第5篇

(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摘 要】中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友好的邻国,始终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全球化趋势下,两国的跨文化交流的趋势尤为明显。然而,餐桌礼仪文化恰恰是这种跨文化交流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从主宾礼仪、就餐礼仪、餐具使用等几个方面对中俄两国餐桌礼仪基本常识进行介绍,使我们更好地了解并掌握中俄餐桌礼仪知识。

关键词 中国;俄罗斯;餐桌;礼仪;差异

作者简介:王岩(1983—),女,呼伦贝尔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化学院,讲师。

1 中国餐桌基本礼仪

1.1 主宾礼仪

在中国请客吃饭办事是常事,你是主人,你应该提前到达提前预定的地点,然后在靠门位置等待,并为来宾引座。中国人常说“民以食为天”,这反映出饮食文化对中国人的重要性。中国人不但热衷饮食,而且还很讲究饮食礼仪虽然他们有时说话声音较大,给人以吵闹的印象但在他们的餐桌背后隐藏着多种礼仪。

1.2 就餐礼仪

就餐时姿势要端正,脚自然放在自己座位下,不要任意伸直。手肘不要靠桌子,或放在临坐椅壁上。进餐时要温文尔雅,从容安静不要急躁,进餐时,先请客人、长者动筷子,加菜时每次少一些,离自己远的菜就少吃一些,吃饭时不要出声音,喝汤时也不要发出声响,最好用汤匙一小口一小口地喝,不宜把碗端到嘴边喝,汤太热时凉了以后再喝,不要一边吹一边喝。

1.3 餐具使用礼仪

中国人使用筷子用餐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古时又称其为“箸”。日常生活当中对筷子的运用是非常有讲究的。一般我们在使用筷子时,正确的使用方法讲究的是用右手执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个手指自然弯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两端一定要对齐。

2 俄罗斯餐桌基本礼仪

2.1 主宾礼仪

俄罗斯人到别人家做客或者邀请人到自己家做客一定要提前邀请,可以口头邀请,电话邀请,比较正式的也用书面邀请。这样以确保被邀人在确定时间到达,以便主人做好迎接客人的准备。俄国人对朋友十分热情实在,不论家境贫富,烹饪技艺高低,都要像俄谚所说,“炉子里有啥,往桌上端啥”。

2.2 就餐礼仪

俄罗斯人进餐时,采取分餐制,使用刀叉。刀叉的摆放位置是:叉子在盘碟的左边,刀和羹匙在右边,酒杯在盘碟的前面,用餐者应右手拿刀,左手拿叉。吃完一道菜后,将刀叉并排放在盘上把儿朝右,服务员会把它们收走。如果下一道菜还要使用刀叉,盘子左右没有备用的刀叉,就要把刀叉放在桌子上。

2.3 餐具使用礼仪

俄罗斯人进餐时,采取分餐制,使用刀叉.匙。其基本用法是右手持刀或汤匙,左手拿叉。汤匙的持法与握笔的方法基本相同,即匙柄置于大拇指与食指之间,用中指在柄下拖住。刀叉的拿法是轻握后半部,食指按在柄上。使用刀叉进餐时,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持刀切成小块,用叉子送入口中,一般是切一块吃一块,不要一下子切完,每块大小要掌握在一口量为宜。

3 中俄餐桌礼仪异同之处

3.1 从餐具使用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叉和筷子,不仅他们的发源地出现的环境不同,而且使用也不同,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餐具时中俄均有不同的规范。如中餐进餐时不可玩弄筷子(把它们当鼓槌是非常失礼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点点或打手势示意。当然,绝对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饭中,这是大忌(这好像葬礼上的香烛,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在使用刀叉时也有一些禁忌。如手里拿着刀叉时切勿指手画脚。

3.2 从座次安排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中俄都讲究正式的宴请活动的座次安排。中国人请客传统上用八仙桌。对门为上,两边为偏座。请客时,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顺序坐偏座。俄罗斯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3.3 从就餐氛围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俄罗斯餐桌上的静是中俄餐桌礼仪最根本差异。餐桌气氛上的差异,中国餐桌上动,俄罗斯餐桌上静。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一团和气”。俄罗斯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的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发出声音。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搭嘴插话。音量保持对方能听见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3.4 从餐桌话语上看中俄文化差异

中国人请客吃饭时,摆在桌上的菜花样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如果是盛宴,主菜会更多,越名贵、越奇特的菜会越显示主人的殷勤和客人的身份。而主人却往往要说“今天没有什么好菜招待大家”、“菜做得不好,多吃一点”“多多包涵”、“怠慢了您”之类的话。而俄罗斯盛宴一般四至五道菜,份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为最佳。如果在家里,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这样女主人会很高兴,认为大家喜欢她做的菜。

总之,各国不同的文化才构成世界的丰富多彩,本文通过对中俄两国的餐桌基本礼仪进行介绍和说明,使我们对中俄两国的基本礼仪有所了解。通过对比了解到中俄之间的餐桌礼仪文化有很大差异,这主要归因于两国不同的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地理物产和气候。但是,虽有差异,但本质上都是热情、好客的,都是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中俄礼仪文化进行详细的对比,通过各个方面来看中俄文化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对于中国人,我们一出生便开始了品味中式饮食了,因而或多或少对厌倦中式饮食。同时我们现在又正处与经济全球化的形式中,西方饮食的进入使得我们有了新鲜感,开始习惯出入西式各种快餐店,这中间就包括俄罗斯式餐厅,品味与中式饮食不同的俄罗斯快餐。随着中俄关系的不断密切,礼仪文化不断的渗透两国的礼仪文化会不断的被传承下去。虽然礼仪文化都在不断的变化,但是我们民族已根深蒂固的礼仪文化传统是不会变的。

参考文献

[1]朱一飞.俄语学习[J].2009(3,4.6).

[2]孙飞燕.俄罗斯餐桌礼仪漫谈[J].俄语学习.2009(03).

[3]丁昕.丁昕集[M]黑龙江大学出版,2007.

[4]高永晨.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02).

[5]李天民.现代国际礼仪知识[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6]张月明.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之俄罗斯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吴克礼.当代俄罗斯社会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8]林大津.跨文化交际研究[M].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

[9]易中天.餐桌上的文化[Z].文汇报:笔会.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第6篇

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规则,是一种语言,也是一种工具。由于形成礼仪的重要根源――――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信仰不同宗教的人们遵守着各不相同的礼仪。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是唯一传承千年的文明和民族。中国的礼仪,始于夏商周,盛于唐宋,经过不断地发展变化,逐渐形成体系。西方社会,是几大古代文明的继承者,曾一直和东方的中国遥相呼应。经过中世纪的黑暗,最终迎来了文艺复兴,并孕育了资本主义和现代文明,产生了现代科技和文化。中西方有着截然不同的礼仪文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日益加快,跨国交际日益增多,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更是越发显露,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在中西礼仪没有得到完美融合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这些礼仪的差异。

一、交际语言的差异

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日常打招呼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而英国人见面会说:“今天天气不错啊!”

称谓方面,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在家庭成员之间,不分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被认为不懂礼貌。

中西语言中有多种不同的告别语。如在和病人告别时,中国人常说“多喝点开水”、“多穿点衣服”、“早点休息”之类的话,表示对病人的关怀。但西方人绝不会说“多喝水”之类的话,因为这样说会被认为有指手画脚之嫌。比如他们会说“多保重”或“希望你早日康复”等等。

二、见面的礼仪

西方人见面时,不一定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而中国人则视握手为一个基本礼节。但在中国握手并没有太多的限定,而西方人握手是有一定礼节的。例如男女之间,女方先伸出手,若女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由长辈先伸出手;上下级之间,由上级先伸出手;宾主之间由主人先伸出手。而且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摘下手套,否则会被视为不礼貌。在西方,人们见面时喜欢直呼其名,这是亲切友好的表示,纵使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但过一会儿就改称名字。而在中国,人们很喜欢被称为某某经理,某某总裁,因为这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但在西方,人们很少用正式的头衔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来称呼别人。另外,在与人交谈时,切不可谈及个人的私事,诸如年龄、婚姻、收入、信仰等等。看到别人买的东西不可问其价格;如果看到别人回来,也不能问他去哪儿了或者从哪里来,否则就会遭人厌恶,西方人常用“鼻子伸到人家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人的轻蔑。而在中国,人们对个人隐私的界限远没有这么深刻,人们并不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生活作一般了解

三、餐饮礼仪的差异

中国人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由此可见饮食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因此中国人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中国菜注重菜肴色、香、味、形、意俱全,甚至于超过了对营养的注重,只要好吃又要好看,营养反而显得不重要了。西方的饮食比较讲究营养的搭配和吸收,是一种科学的饮食观念。西方人多注重食物的营养而忽略了食物的色、香、味、形、意如何,他们的饮食多是为了生存和健康,似乎不讲究味的享受。

在餐饮氛围方面,中国人在吃饭的时候都喜欢热闹,很多人围在一起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大家在一起营造一种热闹温暖的用餐氛围。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中国人在餐桌上并没有什么很特别的礼仪。而西方人在用餐时,都喜欢幽雅、安静的环境,他们认为在餐桌上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礼仪,不可以失去礼节,比如在进餐时不能发出很难听的声音。

中西方宴请礼仪也各具特色。在中国,从古至今大多都以左为尊,在宴请客人时,要将地位很尊贵的客人安排在左边的上座,然后依次安排。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座,夫妇也分开而座,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另外,西方人用餐时要坐正,认为弯腰,低头,用嘴凑上去吃很不礼貌,但是这恰恰是中国人通常吃饭的方式。吃西餐的时候,主人不提倡大肆的饮酒,中国的餐桌上酒是必备之物,以酒助兴,有时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喝酒的时候都是一杯一杯的喝。

四、服饰礼仪的差异

西方男士在正式社交场合通常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内穿白衬衫,打领带。他们喜欢黑色,因此一般穿黑色的皮鞋。西方女士在正式场合要穿礼服套装。另外女士外出有戴耳环的习俗。西方国家,尤其是在美国,平时人们喜欢穿着休闲装,如T恤加牛仔服。

当今中国人穿着打扮日趋西化,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已退出历史舞台。正式场合男女着装已与西方并无二异。在平时的市井生活中,倒会看到不少人穿着背心、短裤、拖鞋等不合礼仪的服饰。

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与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不断加快步伐,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中国传统礼仪也不断受到西方礼仪文化的冲击。如何保护中华民族传统礼仪,并去其糟粕,与西方礼仪进行合理有效的融合,成为人们不断思考和探讨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西礼仪文化必将会互相渗透,不断发展。

就拿餐饮方面举例。现在中国饮食市场上洋快餐和西餐占了很大的比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和接受这些外来食品。麦当劳几乎代表了一种文化时尚,成为美国文化在餐饮领域的标志。与此同时,法国的贵族文化,英国的绅士文化也随着饮食而涌入中国。随着中西饮食文化的交流,不仅带来了蛋糕、面包、鸡尾酒等西式菜点,也带来了西方一些先进的制作工艺和饮食方法。这些都为古老的中国饮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我国悠久而灿烂的饮食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几乎在世界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中国餐馆,中国菜日益受到各国人民的欢迎与喜爱。比如北京烤鸭俨然已经成为外国人心中的地道美味。

但是在中西礼仪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中国人未免盲目热衷于西方,不自觉中陷入两个误区:其一,是拿西方的礼仪取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礼仪是一个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东西。比如在青年中,举行外国式婚礼、过西方节日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倾向。对西洋礼仪只是作为民俗知识了解一下无可厚非,如果趋之若骛,就失去了民族的自尊,本民族的传统礼仪也会被淹没。其二,是把礼仪教育的重点集中在操作层面,比如鞠躬要弯多少度,握手要停几秒钟等等。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讲,但如果只做表面文章,礼仪就成了空洞的形式主义。

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基本上是西方礼仪。这种现象的原因并不仅仅是西方的实力强大,深层的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这一切与基督教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因为礼仪是宗教的重要活动方式,由于对宗教的虔诚信仰,西方人从小就接受这种礼仪的教育与熏陶,使得礼仪能够自然地表现在人的行为之中。精神与物质、政治与文化的高度契合,使得人们获得高度的自信与优越感,正是西方人的自信与优越感赋予了西方文化强大的感染力,使其礼仪文化被视为世界标准。对照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

中西方礼仪文化的融合,在我们今日中国,更多的还是借鉴西方。但无论是借鉴西方的礼仪,或者是我们是自创一套自己的礼仪系统,这在形式上都不难。难的是我们也能有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有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我们借鉴西方礼仪,不仅仅是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民族的复兴不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只有别人也认同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使我们的礼仪行于世界。

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一个礼仪缺乏的社会,往往是不成熟的社会。而一个礼仪标准不太统一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往往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礼仪,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创建和谐社会,必须先从礼仪开始。中国今天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无论是物质,精神,文化各个方面,都急迫的需要一套完整而合理的价值观进行统一。而礼仪文化无疑是这种统一的“先行军”,只有认清中西礼仪文化的差异,将二者合理有效的融合,方能建立适合中国当代社会的礼仪文化体系,达到和谐社会的理想。新晨

五、宴会礼仪

(1)在当你应邀赴宴时,你对同桌进餐的人和餐桌上的谈话,大概要比对饮食要更感兴趣。因此进餐时,应该尽可能地少一些声响,少一些动作。

(2)女主人一拿起餐巾时,你也就可以拿起你的餐巾,放在腿上。有时餐巾中包有一只小面包;如果是那样的话就把它取也,放在旁边的小碟上。

(3)餐巾如果很大,就双叠着放在腿上;如果很小,就全部打开。千万别将餐巾别在领上或背心上,也不要在手中乱揉。可以用餐巾的一角擦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或脏物。千万别用它来擦刀叉或碗碟。

(4)正餐通常从汤开始。在你座前最大的一把匙就是汤匙,它就在你的右边的盘子旁边。不要错用放在桌子中间的那把匙子,因为那可能是取蔬菜可果酱用的。

(5)在女主人拿起她的匙子或叉子以前,客人不得食用任何一道菜。女主人通常要等到每位客人都拿到菜后才开始。她不会像中国习惯那样,请你先吃。当她拿起匙或叉时,那就意味着大家也可以那样做了。

(6)如果有鱼这道菜的话,它多半在汤以后送上,桌上可能有鱼的一把专用叉子,它也可能与吃肉的叉子相似,通常要小一些,总之,鱼叉放在肉叉的外侧离盘较远的一侧。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第7篇

我总觉得这是一个“有病”的社会,每个人的脾气都变得暴躁无比,所见所闻常让人有我们身处于刀光剑影的战争年代的错觉。我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在地铁里见到争吵算是家常便饭。以前经常坐的地铁八通线,这大概是北京地铁争吵率起码排前三的地铁线了,站在爆堵的车厢里几乎每天都能听到男人与男人,甚至是男人与女人的争吵声,吵到最后还有升级为打架的。我亲眼见过几起车厢里的打架,场面激烈到会让人误以为双方有血海深仇。

但他们吵架打架能有什么大事?不过就是蹭到踩到。

近两年看到的新闻让我深深地怀疑暴躁易怒是不是已经成为全社会的通病了?最近重庆10岁小女孩摔打1岁半男孩的事让公众气愤得不得了,但看看女孩父亲的话,我们就知道女孩的戾气从哪里来——父亲称自己和妻子经常打骂女儿。在这件事里,我看到了一个自强而弱的恐怖的暴力链条——父母在工作中被上司责骂,所以父母回家打骂自己的女儿泄愤,女儿对父母没有反抗能力所以对更弱小的男童下手。

这虽然是个案,但足见社会的病症:无能的强者对弱者的欺凌。近几年虐童案多发,有夫妻争吵把孩子摔地上的,有母亲针扎自己孩子的,有幼儿园教师虐待幼童的,有马路上把别人家的孩子摔死的。这些新闻看了都让人害怕,我们的成人已经无能虚弱到只剩下了欺负孩子的能力。

在这些案例里,我看的是一个个的人们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出口来缓解内心积压的郁抑,只能用暴力的方式转移给他人。是的,生活在工业化的社会里,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被生活追着跑的压力——未婚者有被逼婚的压力、无房者有买房的压力、在工作单位有业绩的压力、学生有各种升学考试的压力、青年人有满腹理想却遭遇现实的压力、中年人上有小下有老的压力。就连走在路上都有压力,谁知道在雾霾下吸进了多少有毒物质?

当然,我们都可以为这种种人生的不易找到体制的原因,但是,我想问的是,现在还有多少人有意识地去“修炼”自己——急进时多冷静、暴躁时多忍耐、挫折时多淡泊,用孔子的说法就是多“克己”。

前些天去参加一对父母为自己年满18岁的女儿举办的成人礼,仪式台上的每个人无论是女孩、司仪、父母还是正宾都穿着汉服,走路缓缓柔柔,说话抑扬顿挫,让人觉得很是新鲜。在仪式上,女孩要三次易服、三次加笄,而且要一遍又一遍听从父母与正宾的谆谆教诲,整个仪式竟差不多有四十分钟的时间。整个场景美妙极了,尤其是当女孩换上了大袖礼衣,正宾在女孩面前高声吟诵祝福“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等句子时,我被传统文化的典雅雍容震撼了。

古代女子礼仪常识第8篇

1.选题背景众所周知,综合实践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特别注重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为轴,更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法———这也是我设计本次活动的指导思想。首先,我想介绍一下这个课题的由来———选择这个课题并非出自我的学科,而是缘于我的班级管理工作。我校是北京市一所非常普通的中学,学校要求学生每天到校后将手机交由班主任统一保管,放学时再发还。去年9月起,我担任高一的班主任,接班不久就发现,每天早上班内都有不少“低头族”。有一天早读前,我进班后发现一个女生正恋恋不舍地盯着手机屏幕,原来是在看韩剧。我就问这个学生“,你喜欢韩剧什么?”她毫不掩饰地说“老师您也看韩剧么?!都敏俊好帅啊———”另外有学生也凑过来说:“老师,他们的衣服都搭得好漂亮啊!”“里面还有很多美食啊!”……我又问他们“:那你们知道韩剧背后的文化原因么?”他们似乎就没那么津津乐道了,孩子们似乎开始陷入了思考之中。是啊,韩剧在中国热播多年,然而,有多少人只看到韩剧中注重搭配的服饰、诱人的美食、讲究的家居、令人向往的爱情……,又有几个人能体味到其中所蕴含的方方面面的礼仪文化?即使有,可能也是一知半解的。因此,我希望身边这个对韩剧颇有兴趣的学生群体,通过自己的研究,不仅能看到韩剧表面的光鲜靓丽,也能感悟到深层次的传统礼仪文化,哪怕只是研究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意义的。其次,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作为一所普通中学有着自身的特殊校情。1955年建校(今年适逢建校60周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建校最早的一批中学之一,秉承“勤奋、文雅、求实、创新”的校训,2005年我校被评为“北京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学校在浓厚的校园文化基础上,注重为新课程开发整合课程资源。近几年,拥有科技、高尔夫、话剧、思维车、红十字、模拟联合国、数码摄影与后期制作、书画等多个学生社团,学校的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戏剧节、读书节已经成为学生活动的亮点与品牌。2014年获批为“北京市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特色学校”,且我校隶属北京市东城区,地处北二环附近,交通便利,社会资源丰富,这也能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2.设计思路调查发现,目前的中学生群体中,有相当一批喜欢看韩剧、吃韩食,于是,我选定了这一课题,希望学生通过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韩剧,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方方面面的礼仪文化,进而学会如何正确看待影视剧文化,同时反思我国对传统礼仪的态度,研究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不仅对于个人成长与人格魅力有益,对于当代中学生今后自觉弘扬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也会有较深层次的意义。

3.研究方法希望孩子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引导其从动态的影视剧中捕捉和收集多媒体资源,发现韩剧中渗透的诸多方面的礼仪;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观察研究法等展开自己的研究性学习。

二、目标与过程方面

1.总目标本次活动我希望能达到以下目标:一是从古代服饰特点、饮食礼仪、交往礼仪三个角度研究韩剧,探究其中渗透的传统礼仪文化;二是将中韩相关的传统礼仪进行比较研究,进而自觉维护和弘扬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该活动的具体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了解韩剧渗透出的古代韩服特点、饮食礼仪、交往礼仪之特点,并初探其规律;学会截屏、视频剪辑等多媒体资源的采集方法,辅之运用访谈法、问卷法等。(2)过程与方法观看韩剧,从动态的影视文化中,快速提取关键信息开展课题研究;定期对课题研究过程进行阶段性总结,并进行有效反思和调整改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反思精神、实干精神和主动探究、合作意识;自觉成为生活中优秀传统礼仪的实践者和宣传者;树立开阔的国际视野,自觉拥有爱国主义情怀。

2.重点难点活动的重点是真正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其感悟韩剧中到底渗透了哪些优秀的传统礼仪,又会对我们的现实生活有哪些启示。引导中学生具有国际视野和爱国主义情怀,能正确辨别不同国家的文明方式,将中韩相关的传统礼仪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理性分析与吸纳,进而自觉维护弘扬优秀的传统礼仪文化,并坚定自己的信心,实践一条友好、和谐的共同发展道路。作为一所普通中学的学生,虽然我校学生以前曾经参加过研究性学习,但系统规范的研究方法运用较少,只有相当于零起点的研究能力,对韩剧中多媒体资源的采集、编辑和提炼等能力的提升就成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深入开展的瓶颈,也正是此次活动的难点。

3.研究过程整个研究过程历时16周,约四个月,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个多月确定课题、两个多月深入研究、两周左右结题展示。其中,选择具体研究对象2周,初步观看韩剧2周,确定课题1周,(经过几番观看与筛选,学生最后选用的韩剧主要有九部),再详细研究韩剧并采集媒体资源4周,比较分析3周,进行访谈2周,结题展示2周。其间,学生子课题的确定就几经波折:来自不同班级的8位女生自愿组成了三个小组,初定的子课题分别为:《韩剧中古代女子服饰文化》、《韩剧殊节日的礼仪》、《韩剧中的饮食文化》,随着不断观看韩剧,从韩剧中采集动态信息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本组的子课题为:《韩剧中的古代服饰特点》、《韩剧中的饮食礼仪》、《韩剧中的交往礼仪》。在“北京市综合实践教学研讨会”上,学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成功的展示。课还是一节比较传统的三段式汇报交流课,但在导入环节,教师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运用量表进行科学评价———主要从研究目的是否明确、研究过程是否规范、研究方法是否有效、研究成果是否合理、语言表达是否清晰、小组合作是否默契六个方面来全面评价各组的研究成果。第一组是我们的“古代服饰组”。经过研究,她们发现:1.韩服属于宽衣结构;2.韩服擅长单色处理,崇尚单纯、清雅的配色(有文字有图示)。她们在汇报交流时,还特地租借了两套男女韩服,由本组女生当场试穿女士韩服(男士韩服则邀请现场听课教师试穿),并讲解服装特点,一下子让大家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第二组是我们的“饮食礼仪组”,她们发现韩剧中有很多涉及饮食方面的礼仪,比如她们从所观看的韩剧中截取了“吃饭和用餐具”的片段。这一组主要研究了餐具礼仪、传统餐桌的摆法与餐桌礼仪、以及个人吃韩餐的亲身体验,还特别做了相关内容的展板向大家介绍。在结题展示时,几位细心的女生还特意沏了传统的大麦茶请大家品尝,准备了精美的韩式筷子和汤匙供大家观赏、触摸,然后还为大家演示了斟酒、饮酒的具体动作并逐一讲解。我发现,孩子们的智慧真的是让人不得不赞叹啊!第三组是我们的“交往礼仪组”。这组女生比较理性,善于思考,她们经研究发现:中韩文化其实都还属于东亚儒家文化圈,比如:韩剧中的“孝悌之义”的思想核心是“仁”,“孝悌”为仁之本;韩剧中的“礼貌待人”其中“礼”乃立身之本;韩剧中的“天人合一”为儒家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思想。其间,有小组内交流、有小组间质疑,还有听课教师参与现场互动与指导,学生获益匪浅。古代服饰组、饮食礼仪组、交往礼仪组每个成员都参与了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用不同形式阐释本组的研究目标、研究过程、研究结果、研究方法。虽然不同程度上也都存在各自的问题,但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真的成长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三、效果与反思方面

最后,作为指导教师,我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研究过程要注意规范性,尤其是研究目标与成果要相匹配,研究结果才能达成;第二,研究方法要注意有效性,这样,方法才能更好地为目标服务,特别是这个课题,要从动态的韩剧中采集典型的片段来分析;第三,研究结果要注意条理性,符合语言逻辑与生活逻辑;最后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学生进行研究的深刻性还有待改进。

1.学生反思尽管各组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收获颇多,但不可避免也存在诸多问题。学生反思发现: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多用文献法、问卷法;个别术语还是概念不清,如“赤古里”、“动襟”;今后要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礼仪,从身边做起。值得欣喜的是,虽然课题已经结题,但孩子们的研究并未终止,学生还自发地到东城区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以更好地消化吸收其中的礼仪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