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资产定义的变化

资产定义的变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18 10:23:40

资产定义的变化

资产定义的变化第1篇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加以重复的教条。”这一名言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并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不断丰富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向低迷;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下,出现了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于是,一些理论家便急不可耐地提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时,我们会发现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是在借鉴马克思主义、它并非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可能。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新变化是在借鉴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家进行资本主义生产,不是为了要享用工人为他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为了攫取工人生产的剩余价值,实现资本增殖。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采取了一些措施,从剩余价值规律中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只要有资本主义的存在,矛盾就会存在,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大发展,这些矛盾会越来越加深,为了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对生产关系的一些调整,使资本主义仍在苟延残喘。从早期的俾斯麦的“铁血政策”、“罗斯福新政”到如今的“奥巴马新政”,他们采取的一些政策是在实施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以取代纯粹的自由竞争,并且实施一些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使工人阶级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我们要明白,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没法消除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只不过表明“雇佣工人为自己铸造的金锁链已经够长够重,容许把它略微放松一点。”

 

二、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是科技革命带来的,并不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是科技革命带来的,资本主义最显著的变化是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也可以说是资本的积累。正是由于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物质财富。无论是1840年前后,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高科技产业迅速崛起的科技革命,都使得生产力发展,物质财富增加,而且也使得经济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促使第一、二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下降,第三产业的比例迅速上升,随之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第一、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不断减少,人口大量地向第三产业转移。但我们要明白这些主要是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出现而产生的,与资本主义无本质联系。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起决定作用下而实现的社会生产力的根本变革,它一方面使资本主义生产走向更全面的社会化,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另一方面,又为社会主义国家向共产主义过渡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它的出现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的进步的、积极的社会效应,在总体上都是自发地进行的,是实践的需要。机器的改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本来是增加社会财富、缩短劳动时间的有力手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却变成了提高劳动强度、增加失业人口、使无产阶级陷于贫困的手段。

 

三、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从侧面呼唤马克思主义的归来

 

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使得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变为最大的债务国。而最近这几年,美国经济几乎没有增长,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不得不依靠借贷过日子,而其它被金融危机波及到的资本主义国家日子也不好过,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个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庞大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正像一个魔术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唤出来的魔鬼了。”我们不得不思考,这真的与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商品交换的二重性的内在矛盾没有关系吗?难道是为了转嫁压力,为扩大他国奴役找借口?还是为了想证明马克思的幽灵从坟墓中复活了?其中的原因,不得不让我们深思。如果我们稍对马克思主义流行背景进行了解,我们不难发现每当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出现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就会受到西方世界的追捧,但如果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就会攻击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主义国家。例如:法国著名哲学家德立达在1993年出版《马克思的幽灵》、英国学者吉登斯、美国学者乔姆斯基等在他们寻求出路上,都找到了马克思主义,或许他们也并没有觉得马克思主义过时了。

 

四、资本主义的一些新变化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可能

 

党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最广大的共识范围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原则的劳动者有序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找到适合它发展的土壤,意味着人类社会走向以公有制为主导的社会更具有客观必然性;当今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技术合理化趋势,产生了对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客观要求。实际上,与这种社会政治民主化相适应的只能是马克思描述的那种人民群众享受真正的自由、民主的理想社会;最后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结构的变化,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从直接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有了更多的自由时间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些变化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提供了可能。

 

资本主义虽然有一些新的变化,但并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资本主义制度,它对剩余价值的贪婪,它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必定导致两极分化,而它所宣扬的自由、平等、民主,不过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生产资料私有制衍生出的雇佣劳动制从何谈自由;富得流油的资本家与徘徊在贫困边缘的底层人民,又何谈平等;而所谓的民主程序不正是通过财富决定的吗?所以,我们要信仰马克思主义,做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资产定义的变化第2篇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素庵、甄炳禧把20世纪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二、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一)生产力方面的变化

所有论者都认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发展进行了概括。

卫兴华、陆象淦等认为,在经济发展层面上,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加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也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庞仁芝、周敏凯、陈国新等从生产力要素的新变化论述了生产力的变化。劳动者:劳动力结构变化很大,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著提高;劳动工具:发生革命性变革,由传统的“三机系统”(动力机、工作机、传动机)发展为“四机系统”(增加了电脑控制机);劳动对象: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信息资源这一非物质资源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此外,作为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管理,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的运用,而获得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二)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

毅飞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企业股权分散化。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求是》课题组则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庞仁芝认为,生产关系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国家干预、管理和调节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很多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卫兴华、陆象淦认为,在资本的国际化层面上,拓展了国际贸易空间,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国际化。常欣欣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资本的增殖与周转在全球范围进行,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使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三)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

许志功、姜鲁鸣、庞仁芝等认为,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又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这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常欣欣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还有两点变化: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向政府转移。

(四)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1、当代资产阶级的变化。张仲秋、李会欣认为,当代资产阶级一是内部结构的变化,在家族资本家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经理资本家人数增加、作用上升;二是家族资本家对企业控制方式的变化,逐渐由直接控制过渡到间接控制。罗文东还认为,跨国资本家阶级开始形成。

2、当代无产阶级的变化。张仲秋认为,变化主要表现在:工人绝对数量增加迅速,素质提高;第三产业工人已占主体地位;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庞仁芝认为,工人阶级构成日趋复杂化、多层次化;工资收入增加,生活明显改善;劳动时间缩短;不少人成为股票的拥有者;劳动者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途径获得帮助。

3、中间阶级。林德山指出,不拥有或较少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但却拥有对工人劳动的支配权和对生产资料的日常控制权的人,即中间阶级,他们在收入水平、消费模式、社会态度和意识形态方面,都不同于工人阶级。罗文东认为,中间阶级出现新的分化,分为“中间偏下”和“中间偏上”两部分人,中间阶级的人数大幅度减少。

4、阶级关系的变化。张仲秋认为,因为阶层的、阶级的、利益集团的、民族的和种族的、激进的和保守的等各种社会矛盾的纠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所淡化。陆象淦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改良主义措施,实施有利于限制贫富差距扩大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卫兴华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

三、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的自我调节、改善和改良,虽然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在这方面观点没有大的分歧,但是论述侧重点有所不同。

(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张峰认为,只有把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看作是合规律性的现象,而不是看作偶然的现象,才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态度。常欣欣、姜鲁鸣认为,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发生深刻变化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没有变化的一面: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阶级的雇佣地位,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三种矛盾,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等等。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整的最后限度,就是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肖枫提出,要全面认识资本主义,还必须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发达资本主义只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当中的一部分,世界上还有一类资本主义,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

(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研究者由于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现代科技革命推动论。陶承德、陈国新、曹文振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们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当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飞跃所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去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论。徐崇温认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性质。肖枫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强“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卫兴华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求是》课题组也认为,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一些研究者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奚广庆、钟沛璋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三)特别关注的问题

1、要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

《求是》课题组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股权分散化、社会化没有使资本主义变成“人民资本主义”,不过是大亨寡头们搜罗劳动者消费资金的一种巧妙形式,其用场在于支配和控制更多的资本,以降低自有资本的投资风险,加重对劳动者的剥削。路宏、王俭等也认为,股权社会化不过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一种新模式。

2、福利制度、参与企业管理等是否改变工人受剥削地位。

肖一然认为,福利制度并没有根本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它在本质上是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基本功能不过是防止社会低收入者因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对资产阶级长远利益的破坏。王俭认为,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至于战后西方国家吸收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肖一然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出于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需要;二是新科技革命对企业文化影响的结果。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经济根源,并没有因为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而得以消除。

3、关于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问题。

列宁指出:“辩证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确实就包含着新社会的因素”按照列宁的思想,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因素增长的过程。刘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显现了社会主义因素:在生产力方面。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不能不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通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在所有制方面。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最低占7%。股份制出现股权高度分散、没有任何个人或家族或企业集团控股的、股东全球化的公众公司。这可能正是当年马克思设想的“社会所有制”。其他机构基金、社会中介组织、合作社等许多所有制,都包含了大量社会主义因素。在分配方面。劳动者的工资不再是由资本家单方决定,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必须与工会组织谈判决定,这是对资本家所有者的控制权的一种剥夺。劳动者在失业、医疗、养老等众多方面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显然是资本主义本质无法容纳的内容。累进的所得税和遗产税,是向共产主义的一种逼近。

高放也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可以说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更进一步,社会主义因素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逐渐积累。各国共产党人利用合法斗争筹办的工农商贸企业和文教单位自然具有某种社会主义性质。工人自己集资、自己管理的合作企业或职工持股公司,农民自己组织的各类生产、供销、信贷合作社,城乡居民的消费合作社,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数量越来越多,自发形成了某些集体经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计划调控,还采取各种社会福利措施,这些因素的逐步增长并非资产阶级本性的改变,但是却向社会主义前进了。

对于这些社会主义因素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长,钟沛璋认为,这是不以资产阶级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世界工人阶级和进步力量对资本主义不断批判和斗争的结果。庞仁芝认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化,导致当代资本主义中的社会主义因素增多。资本主义的调整改革的确有意无意地吸收了一些社会主义的因素,主观上是为了挽救资本主义的灭亡,但在客观上造成了社会主义因素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张仲秋.知识经济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1999,(12).

[2]肖枫著.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个主义一百年[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

[3]《求是》课题组.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一论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J].求是,2001,(3).

[4]林德山.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与矛盾[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1).

[5]常欣欣.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J].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研究,2000,(8).

[6]姜鲁鸣.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几个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2000,(2).

资产定义的变化第3篇

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这是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但是这一新阶段究竟应叫什么?怎样概括这一新阶段的特征,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主流观点。李琮等人是其代表。他们认为,对于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的新的转变时期,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阶段。

二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黄素庵、甄炳禧把20世纪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李景治、向文华等人也持此观点。他们认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兴起和国际经济的一体化,资本加速向国际化发展,到90年代则呈现明显的全球化倾向,国家垄断与私人垄断结合在一起向全球拓展,当代资本主义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三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观点。法国学者德罗奈持此观点。他认为,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后,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是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它把生产的社会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使资本主义实现了历史性进步。

四是社会资本主义的观点。这是高放的观点。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社会结构到社会生活,从内部关系到国际关系,社会化的程度都越来越高,范围都越来越广,层次都越来越多,社会主义的因素在逐步增长,所以称之为社会资本主义(即含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比之其他名称更为恰当、更为准确。

二、当代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一)生产力方面的变化

所有论者都认为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生产力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种发展进行了概括。

卫兴华、陆象淦等认为,在经济发展层面上,当代资本主义特别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加速发展,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社会财富也迅猛增长,经济保持了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发展。在产业结构层面上,出现了转向信息化、服务化和高科技化的趋势。第三产业迅速崛起,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则大幅度下降。庞仁芝、周敏凯、陈国新等从生产力要素的新变化论述了生产力的变化。劳动者:劳动力结构变化很大,脑力劳动者比例攀升,素质显着提高;劳动工具:发生革命性变革,由传统的“三机系统”(动力机、工作机、传动机)发展为“四机系统”(增加了电脑控制机);劳动对象:人工合成材料的问世,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信息资源这一非物质资源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劳动对象的物质范围。此外,作为生产力重要组成部分的生产管理,由于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控制论、系统工程等的运用,而获得了新的手段和工具。

(二)生产关系方面的变化

毅飞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关系方面的一系列调整:在所有制关系上,出现了所谓资本社会化的趋势,建立和发展一定比重的国有经济,企业股权分散化。在劳资关系上,采取包括允许部分工人参加企业管理等多种形式,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在分配关系上,许多发达国家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了某些调整,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求是》课题组则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庞仁芝认为,生产关系的变化,首先表现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发展资本主义国有企业;国家干预、管理和调节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表现出很多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卫兴华、陆象淦认为,在资本的国际化层面上,拓展了国际贸易空间,生产经营和资本流动国际化。常欣欣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展开,资本的增殖与周转在全球范围进行,形成了资本的国际循环,使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三)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

许志功、姜鲁鸣、庞仁芝等认为,上层建筑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实现了政治制度与法制的有效结合;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公民权利的内涵与外延又有新的拓展;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更加鲜明。这表明资本主义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已经建立起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制度。常欣欣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还有两点变化:对国家权力机构的监督和制约的内外因素大大加强;国家权力的重心由议会向政府转移。

(四)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1、当代资产阶级的变化。张仲秋、李会欣认为,当代资产阶级一是内部结构的变化,在家族资本家继续存在的情况下,经理资本家人数增加、作用上升;二是家族资本家对企业控制方式的变化,逐渐由直接控制过渡到间接控制。罗文东还认为,跨国资本家阶级开始形成。

2、当代无产阶级的变化。张仲秋认为,变化主要表现在:工人绝对数量增加迅速,素质提高;第三产业工人已占主体地位;白领工人超过蓝领工人。庞仁芝认为,工人阶级构成日趋复杂化、多层次化;工资收入增加,生活明显改善;劳动时间缩短;不少人成为股票的拥有者;劳动者通过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服务等途径获得帮助。

3、中间阶级。林德山指出,不拥有或较少拥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但却拥有对工人劳动的支配权和对生产资料的日常控制权的人,即中间阶级,他们在收入水平、消费模式、社会态度和意识形态方面,都不同于工人阶级。罗文东认为,中间阶级出现新的分化,分为“中间偏下”和“中间偏上”两部分人,中间阶级的人数大幅度减少。

4、阶级关系的变化。张仲秋认为,因为阶层的、阶级的、利益集团的、民族的和种族的、激进的和保守的等各种社会矛盾的纠缠,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为各种社会利益矛盾冲突所淡化。陆象淦认为,西方发达国家推行改良主义措施,实施有利于限制贫富差距扩大的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卫兴华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有了提高。

三、如何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进行的自我调节、改善和改良,虽然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在这方面观点没有大的分歧,但是论述侧重

点有所不同。 (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论

张峰认为,只有把当代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看作是合规律性的现象,而不是看作偶然的现象,才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态度。常欣欣、姜鲁鸣认为,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发生深刻变化的一面,又要看到它没有变化的一面: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阶级的雇佣地位,资本与劳动的对立,资本主义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三种矛盾,经济危机及其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等等。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整的最后限度,就是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肖枫提出,要全面认识资本主义,还必须研究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发达资本主义只是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当中的一部分,世界上还有一类资本主义,这就是发展中国家的资本主义。

(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研究者由于分析的视角和侧重点不同,强调的方面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现代科技革命推动论。陶承德、陈国新、曹文振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他们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种种变化归根结底是由于当代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力飞跃所致。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现代资本主义去调整生产关系和社会矛盾。全球垄断资本主义是二战后新科技革命使生产力高度发达、高度社会化和资本高度国际化的必然产物。第二种观点可以概括为国家干预和自我调节论。徐崇温认为,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发生的众多变化中,国家对于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在相当程度上推动并决定着其他变化的性质。肖枫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首先是加强“国家干预”,对资本主义延缓衰老起了关键性作用。其次,通过“体制改革”缓解了“制度危机”;通过反对垄断,鼓励和保护自由竞争,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卫兴华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发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求是》课题组也认为,自我调节是资本主义世界出现新变化的内在动因。第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资本主义发展潜力论。一些研究者强调,当代资本主义并未像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所估计的已经“垂死”,自身仍然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发展潜能。奚广庆、钟沛璋持此观点,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尽管矛盾重重,改革和高新技术发展使其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三)特别关注的问题

1、要正确看待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变化。

《求是》课题组认为,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股权分散化、社会化没有使资本主义变成“人民资本主义”,不过是大亨寡头们搜罗劳动者消费资金的一种巧妙形式,其用场在于支配和控制更多的资本,以降低自有资本的投资风险,加重对劳动者的剥削。路宏、王俭等也认为,股权社会化不过是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一种新模式。

2、福利制度、参与企业管理等是否改变工人受剥削地位。

肖一然认为,福利制度并没有根本改变工人阶级的地位,它在本质上是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其基本功能不过是防止社会低收入者因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对资产阶级长远利益的破坏。王俭认为,社会福利支出不过是工人阶级劳动力总价值一部分的转化形式。至于战后西方国家吸收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肖一然认为,原因有两个:一是出于改善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的政策需要;二是新科技革命对企业文化影响的结果。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对抗的经济根源,并没有因为部分工人参与企业管理而得以消除。

3、关于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主义因素问题。

列宁指出:“辩证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范围内确实就包含着新社会的因素”按照列宁的思想,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因素增长的过程。刘吉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显现了社会主义因素:在生产力方面。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高度发达的社会化大生产,不能不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经营形式和组织形式,越来越多地显现出通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大趋势。在所有制方面。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最低占7。股份制出现股权高度分散、没有任何个人或家族或企业集团控股的、股东全球化的公众公司。这可能正是当年马克思设想的“社会所有制”。其他机构基金、社会中介组织、合作社等许多所有制,都包含了大量社会主义因素。在分配方面。劳动者的工资不再是由资本家单方决定,必须遵守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制,必须与工会组织谈判决定,这是对资本家所有者的控制权的一种剥夺。劳动者在失业、医疗、养老等众多方面的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显然是资本主义本质无法容纳的内容。累进的所得税和遗产税,是向共产主义的一种逼近。

资产定义的变化第4篇

[关键词]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历史规律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的理论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当“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但是,马克思也认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这是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体现。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高度评价“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的同时,也提出了“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论断。但是,1848年2月兴起的大革命和6月的工人大起义,却很快就被资产阶级镇压下去。从此,马克思就用毕生的精力潜心研究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规律。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也同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一样,有它自身产生、发展和被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的发展规律性。这个规律性的内在动力,就是其自身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在分析研究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各个层面的历程后,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就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这对矛盾的存在发展,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因而,马克思在研究了资本的积累过程后指出:“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这就是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制度危机理论。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能否定这个理论吗?对此,马克思主义者与西方“马克思学”者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西方资本主义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的经济大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本来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掀起了以电子化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使科学技术成为当代社会的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巨大革命力量,使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第一,新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会推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把西方国家从机器大生产时代提升到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时代,实现了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新科技革命又进一步引发了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的较大调整,突出表现为传统的第一、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大幅度下降,而以金融、信息和其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却迅速增长,同时各产业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首先从劳动者在三大产业的分布来看,农业劳动人数锐减,工业劳动人数增长缓慢,从事服务业劳动者的数量却不断增加。其次是脑力劳动者比例大大提升。从事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的“知识工人”增多,非知识工人减少。更重要的是,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已经很少会出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经济产值下降近一半那样的大起大落,经济衰退也主要是增长型的衰退了。

第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阶级结构的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适应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做出了种种自我调整,出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性增强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于现实生产力的适应和容纳能力,为生产力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正如马克思所说:“猛烈增长着的生产力对它的资本属性的这种反抗要求承认它的社会本性的这种日益增长的必要性,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一切可能的限度内,愈来愈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所谓“愈来愈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即资产阶级不得不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允许范围内,对其生产关系向着社会占有的方向进行有限的渐进式调整,这些调整措施包括:(1)为适应生产社会化的高度发展,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出现了多元化、股份制经济发展和股权分散化的趋势。(2)国有经济发展模式。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纷纷推行国有经济,为资本主义容纳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和新的活力。随着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经济民主逐渐实现,劳资关系大大缓和,并建立和实施了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导致了阶级结构的变动。传统意义上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可能性就大大地消减了。加之上层建筑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从而为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注入了活力。

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是否推翻了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危机理论呢?他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认为,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没有推翻马克思的理论,这些新变化只能说明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所代替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转贴于

而在某些西方“马克思学”者看来,当今的科学技术新发展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使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过时了,剩余价值的理论是一个不能证明的原理。米尔斯说:“在先进的资本主义世界中,经济的或物质的贫困并没有加深,与此相反,事实是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作为马克思主义一部分的剩余价值论,失去了“它的物质剥削的坚实基础”。另一位“马克思学”者海尔布隆纳说得更明确:“剩余价值的存在正像马克思当时一样仍然是一个不能证明的原理。这是一个启发性的概念,而不是一个实用的概念。”二者表达不同,但都一致否定剩余价值论和资本主义对劳动生产者剥削的事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论调。无论是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是从全球角度来看,贫困问题至今仍远没有得到解决,贫富分化的趋势仍在继续扩大。所有这些,都是同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资本构成和体制结构及其强加于世界经济秩序等现象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知道,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在分析和研究了劳动价值论和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基础上,进而分析和揭示出在劳动力同资本交换过程中发现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秘密。剩余价值至今在发达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仍然存在,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否定了剩余价值,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大厦就会倒塌。可见,西方“马克思学”竭力以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某些事实来否定剩余价值论的目的,在于全盘推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这是我们需要予以批判的。

三、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漫长曲折的历史过程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容纳生产力的发展,它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这种现实状况无疑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必然是一个漫长而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消除它的基本矛盾。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来看,不管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漫长,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趋势是不会改变的。目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实际情况是,生产关系既非完全适应、亦非完全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二者处于一种既对抗又协调的张力结构之中。这种张力结构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节功能虽然能够暂时地促进经济繁荣,缓解社会矛盾,但是却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自身固有的基本矛盾。

第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这一矛盾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一方面,随着科学技术革命和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加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有了长足的提高;另一方面,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资产定义的变化第5篇

关键词:科技革命;当代资本主义;历史命运

中图分类号:F1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67-02

一、科技革命概述

科技革命是指由科学的新发现和崭新的科学基本概念与理论的确立而导致的科学知识体系的根本变革。它是人类认识领域的革命,是科学理论的根本改造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变革,从而把科学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并提出了种种新兴认识客观世界的原则。科技革命往往是社会变革的先驱,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四次科技革命。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中叶,在欧洲首先是英国发生了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人类从手工时代进入了蒸汽时代,实现了生产机械化,亦称“蒸汽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生使资本主义社会完成了工厂手工业向自有资本主义的过渡,实现了资本主义的“第一次飞跃”。19世纪末,以德国、美国为中心发生了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实现了生产的电气化,又称“电气革命”。20世纪40―50年代,始于美国的以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从电气时代进入了电子时代,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又称“电子革命”。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了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又称“信息革命”,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延续,目前还处于兴起阶段。而后这三次科技革命完成了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让资本主义实现了它的“两次飞跃”。并且由于科技革命的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都产生了重大变化,生产关系有了重大调整,从而推动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二、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深远影响

(一)科技革命促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在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曾经历过一个较长的准备时期,即资本的原始积累时期,接着才过渡到自由竞争阶段。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垄断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资本的社会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总的来看,从20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尽管经济发展不是曲折的,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的高速增长是空前的,科技革命是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更为广泛也更为深刻,它使整个世界的经济、社会、政治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在20世界80年代末之后,高科技和信息化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构成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突出表现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并且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而第一、二产业的产值虽也在不断增长,但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却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总产值中,传统工业部门的产值所占比重下降,新兴工业部门的产值所占比重上升,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二)科技革命促进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科技革命所带来的科学技术进步不仅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同样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由于科技革命的影响,出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本国际化、中产阶级队伍扩大、劳资关系缓和等一系列新现象。西方国家一步步由一般的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且进一步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资本通过参与和宏观调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国家经济和政治事务的控制,并且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垄断同盟的发展,垄断资本更加国际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股份公司的发展以及管理机构的科技化阶层化,中产阶层的队伍在扩大,并且日益成为发展和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重要力量;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导致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劳动保险和社会福利的进一步改善,缓和了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在此期间资本主义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例如,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推行“福利国家”的政策,缓和了社会各方矛盾,保证了发展经济所需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利用“凯恩斯主义”的膨胀性财政政策,增加社会公共开支,加速了经济的增长;通过经济预测和计划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调节了经济运行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使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新变化。

(三)科技革命使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传统意义上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还存在,阶级对抗也仍然存在,但阶级对话与合作已成为社会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开始注意改善劳资关系,开始实行劳资合作。例如,美国近些年来,有些企业吸收职工进入董事会,参与企业管理,鼓励工人参与管理企业事务;而西欧国家劳资之间实行劳资谈判,签订劳资协定和劳资合同等。可以看到资本主义国家中,劳资之间的关系并不表现为对立,而是通过协商、谈判和合作的形式表现出来。

受到科技革命的影响,工人阶级内部发生了变化,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增加,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相对减少;新兴工业的劳动者增加,传统工业的劳动者减少,脑力劳动者增加;体力劳动者减少,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也有明显提高。而传统的家族资本家虽仍继续存在但比重降低,不再是资产阶级中的单一组成部分或占绝对优势的组成部分。在新科技革命的影响下,生产的社会化程度提高,经营管理的自动化、信息化、电子化,使董事长、经理、经纪人这类职务的职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大量涌现。他们掌握着大公司的决策权和经营管理权,出任政府高级职位,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等,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多元化趋势是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重要特点。

三、科技革命不能改变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一)科技革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

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支撑整个资本主义根基,决定着资本主义的本质。从目的上来看,资本主义科技革命的发生是资本主义推动自身巩固和发展的一种手段,而其所推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也仅限于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私有制。一方面,资本主义科技革命的开展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资本作为资本家发财的工具和剥削无产阶级的手段本性仍未改变。生产资料仍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仍处于没有或者极少生产资料的现状仍未转变,而且从未改变过。财富作为生产资料的主要来源,也是资本的物质基础和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中财富的占有情况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生产资料和资本的占有情况。虽然,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形式上采取了允许工人参与企业管理、增加社会福利等缓和阶级矛盾的举措,但是实质上社会生产资料仍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作为被剥削者的无产阶级仍然没有真正受益。资本主义私有制继续存在,也这就决定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并未消除。同时,经济危机作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直接产物,自从1825年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爆发以来至今仍以每隔8至10年的频率出现。而且爆发周期也在不断缩短,破坏性也越来越大,波及范围也越来越大,涉及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科技革命的开展并未消灭这种带有剥削性,对抗性的私有制,也并未改变工人阶级终结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体现了资本主义终将走向灭亡的趋势。

(二)科技革命的开展不仅拉大国内贫富差距,也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两极分化

资本主义两极分化根本来看是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手中,不仅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物质根源,也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最终原因。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开展,资本主义本身具有的剥削性和不平等性也得以快速拉大,两极分化在科技革命的作用下显得尤为突出。当前,两极分化这主要表现在多个方面,而收入差别则表现最甚。虽然劳动者的实际生活状况较以往来说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比起资本家收入水平来讲,其收入仍然相差巨大。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本主义贫富两极分化仍在不断扩大,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资本主义不断地将本国的价值观,商品及生产向全球扩展的同时,也把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带向全球,造成全球两极分化更加严重的趋势。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两极分化的不断加剧,都推动了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快速升级,毫无疑问,科技革命的开展也推动着资本主义走向终结。

(三)科技革命使得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推动着资本主义走向灭亡

资本主义科技革命的发展在使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创造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恶化。生态危机已成为资本主义谋求发展的巨大难题。这不仅反映着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同时也动摇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制度基础。显然,生态问题的产生与资本主义那种以损害环境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分不开的。资本家为了赚取最大的剩余价值,一方面在生产环节,资本家不惜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通过各种手段肆意向自然界掠夺资源,造成土地荒漠化和物种锐减等恶果,而在生产中又排放出大量的有工业废物严重危害环境。另一方面,在商品流通环节,资本家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或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往往不断扩大自身生产规模,而忽略群众需求和其消费能力的有限性,造成生产的无限扩大与群众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从而导致生产相对过剩,造成资源浪费,由于供过于求,大量商品的销毁严重危及环境和生态安全,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说,科技革命在当代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为目的的调整和变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延缓资本主义灭亡的周期,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造成的生态和环境危机不断恶化,也必将成为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庄福龄.简明马克思主义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贺敬垒.论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J].前沿,2013,(3).

〔3〕罗文东.新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J].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06,(7).

〔4〕吴攀龙.新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新变化[J].社会主义研究,2005,(6).

资产定义的变化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科学态度;剥削定义

对剥削定义的研究,一方面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理论的基本原理、立场和方法,防止把剥削泛化、扩大化。另一方面要紧密联系社会实践,深化和拓展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定义的认识,使之更具科学性,警惕本本主义倾向,防止把马克思主义剥削定义理论教条化、凝固化。

一、要以既坚持又发展的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的定义

王峰明、牛变秀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6期上发表《“剥削”与“非剥削”——立足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辨析》(简称《辨析》),该文对剥削定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其研究探索精神令人敬佩,但其观点和研究方法值得商榷。首先,作者对剥削的定义企图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现成答案,或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已有结论中得出现成答案,这种一味从经典著作的已有结论中寻求现成答案,并冠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结论令人置疑。其次,作者坚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百多年以前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剥削的观点不动摇,认定只有私有制才有剥削,否定私有制外的一切剥削现象,其立场和勇气令人敬佩,但置一百多年来社会发展变化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于不顾,强行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百多年前的结论来套解今天的问题的做法值得商榷。

怎样给剥削下定义?学界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给剥削下定义,一定要以既坚持又发展的态度,坚持“三个必须”原则: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原著精神,但不能简单套用和照抄照搬经典著作;必须符合社会发展实践,能正确解释现实社会中的剥削问题;必须符合定义本身的要求和规范,内涵外延要完整,逻辑结构要严密。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涉及剥削问题的论述众多,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从未从概念的科学界定上给剥削下过定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通行的剥削定义是理论工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和思想提出来的。其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许涤新主编的《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中写到,“剥削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无偿地占有另一部分人或集团的剩余劳动,甚至一部分必要劳动”;胡培兆在《剥削简论》一文中提出,“剥削是社会上一些人或集团凭借他们对生产资料或流通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地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产品”;谭劲松在《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理论的认识》一文中写到,“剥削是指社会生活领域中一部分人或社会集团,凭借自身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其他社会资源,无偿占有另一部分人或社会集团的劳动”。纵观我国理论工作者给剥削所下的定义,基本上做到了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忠实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紧密结合实际。因此,基本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并为学界所认同。

《辨析》一文作者在如何给剥削下定义问题上,一味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寻找现成答案,对经典著作不敢越雷池半步,且把自己的定义强加给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原著,也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变化了的新剥削现象实际,更无法说清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存在剥削的新情况。这种一切从本本出发的态度不可取。

二、给剥削下定义。最重要的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剥削的质的规定性

如何给剥削下定义,最重要的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剥削的质的规定性。尽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关于剥削的定义表述不尽一致,各自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对剥削的质的规定性认识大致相同。比较公认的质的规定性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剥削是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剥削要以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垄断其他社会资源为前提条件;能解释现实社会存在的剥削现象。从上述剥削的质的规定性出发,在给剥削下定义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在剥削条件上,剥削并不仅限于私人占有或垄断生产资料。剥削的条件是什么?《辨析》一文认为,“就剥削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而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是剥削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通观全文,在作者看来,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剥削的唯一条件。我们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产生剥削最基本、最主要的条件,但并非唯一条件。把生产资料私有制看作是剥削产生的唯一条件并非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原意,也不符合人类社会剥削产生和存在的实际。

私人占有或垄断生产资料是剥削赖以产生和存在最根本的条件,人类社会的剥削现象绝大多数都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引起的,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联系。但生产资料私有制并不是剥削产生和存在的唯一条件。人类社会剥削存在几千年的历史表明,除以私人占有生产资料为条件的剥削外,还有如以人身依附关系为条件带来的强制剥削、以权钱交易为条件带来的权力寻租剥削,等等,都属于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行为,因而无疑都属于剥削。

(二)在剥削对象上,剥削的对象物并不仅限于“剩余劳动”。剥削的对象是什么?《辨析》一文的回答是:“就剥削的对象而言,马克思认为,对劳动者本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才构成剥削的一般内容,而剩余劳动从本质上讲则是存在于人体中的‘活’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虽然说,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剥削表现为对‘剩余价值’的无偿占有,但剩余价值本质上就是雇佣工人‘活的劳动’的‘耗费’和‘支出’,剩余价值不过是‘剩余劳动’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从这里可清楚地看到,《辨析》一文明确认定剥削的对象物就是“剩余劳动”,且强调这是马克思的原意。对此,我们并不否认“剩余劳动”是剥削的对象物,但我们不赞成把剥削对象物等于剩余劳动。因为把剥削的对象物仅仅锁定为“剩余劳动”,这既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和原意。

实际上,剥削的对象物是“劳动”,而不只是“剩余劳动”。剩余劳动只是剥削对象物的主体,剥削对象物同时还包括非剩余劳动。如,奴隶主对奴隶的过度剥削、封建地主对农民的超经济剥削、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圈地运动”的抢夺式剥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掠夺式剥削,等等,无一不是剥削或变相剥削,很显然其剥削的对象物,不仅是剩余劳动,同时也包括必要劳动在内。

作为剥削对象物的“劳动”,其形态是多样的,包括活劳动时间、物化劳动产品、市场化劳动价值等。在不同社会生产方式下,剥削者无偿占有的劳动形态是不同的。如,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表现为直接占有奴隶本身,封建地主对农民的剥削表现为向农民收取地租,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表现为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等等。 转贴于

(三)在剥削主体上,剥削并不仅限于“对抗性生产关系”中的特定主体之间。剥削的主体是什么?《辨析》一文认为,“就剥削所体现的主体关系而言,马克思强调,剥削是基于‘对抗性’生产关系并存在于特定主体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剥削是‘非生产劳动阶级’对‘生产劳动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只有生产劳动者才是被剥削者,而剥削者则一定是非生产劳动者,不能离开生产劳动阶级与非生产劳动阶级之间的‘阶级’关系去谈论剥削问题。”

我们认为,把剥削主体仅限定在“对抗性生产关系”中的“特定主体之间”,显然缺乏说服力。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存在先前社会的残存生产关系、当时社会居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和未来社会生产关系的萌芽等三种生产关系。与此相适应,在任何一种剥削社会中,都不可能仅存在一种形式的剥削。如,在封建社会末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但并未形成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及相互对抗的生产关系。但资本主义剥削作为一种剥削现象和一种剥削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又如,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较长时期内,除居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剥削外,还残存着封建剥削等其他形式的剥削。

一般说来,居主导地位的剥削形式因受上层建筑的强力保护,与上层建筑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内嵌于社会生产方式之中,表现出鲜明的阶级对抗性,存在于特定主体之间,而不居主导地位的剥削形式则不具备这些特征。如,萌芽于封建社会末期的资本主义剥削和残存于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封建剥削,并不具有“对抗性生产关系”的“特定主体之间”的特征。又如,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仍大量存在,但私营企业主和雇佣工人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不再具有阶级对抗性,但这并不表明我国现阶段不存在私营经济的雇工剥削。

三、剥削定义要能正确回答和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剥削的新变化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剥削的新情况

《辨析》一文指出,“关于剥削的理解阐释与马克思有差别甚至是重大差别,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并不能认为凡是与马克思相异的或相左的观点,就都是错误的,除非在对马克思思想进行‘文本学’研究这种特定的任务和规定上。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的剥削观与种种新剥削观相比较,哪一方对现实关系的解释更为合理?哪一方在逻辑上更为自洽?”我们非常赞成作者的上述观点,遗憾的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一思想贯彻到底。通观全文作者仅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剥削的理论进行了“文本学”的解读和阐释,并没有对这种理论如何“解释发展变化了的现实关系”,使之“更为合理”、“更为自洽”作出说明和阐释。任何理论都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只有这样,理论才更具现实性、时代性和科学性。同样道理,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定义的理论,也不能停留在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以前对资本原始积累剥削和自由资本主义剥削的认识水平上,而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加以深化和拓展。只有这样才能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实践、解释实践、指导实践的功能;也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更为合理”、“更为自洽”、更具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的剥削定义要能正确回答和解释当代资本主义剥削的新变化。《辨析》一文在文章开头明确提出,“从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原典论述来看,‘剥削’指的是:在‘对抗性生产关系’中,‘非生产劳动阶级’凭借其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权,对‘生产劳动阶级’的‘剩余劳动’进行的‘无偿’占有。”并由此得出三条结论:“就剥削的对象而言,马克思认为,对劳动者本人‘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才构成剥削的一般内容”;“就剥削产生和存在的社会基础而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对生产资料的垄断是剥削产生和存在的物质基础”;“就剥削所体现的主体关系而言,马克思强调,剥削是基于‘对抗性’生产关系并存在于特定主体之间的一种经济关系”。

“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原典论述”,不仅深刻揭示了资本原始积累剥削和自由资本主义剥削,而且也是我们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剥削的思想理论武器,其科学性和真理性是勿庸置疑的。但“马克思《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原典论述”并没有穷尽对剥削的认识,也没有预料到一百多年后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变化,因而也就更不可能对当代资本主义剥削形式的新变化、新情况做出解释。

马克思、恩格斯研究剥削问题的历史背景是以17—19世纪英国资本主义为范本的。当时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劳资阶级尖锐对立,资本家(集团)独占生产资料,劳动者除劳动力外“一无所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主义在以后一百多年的发展中,通过不断自我调整,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如,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工人持股、股票小额化、股权分散化、资本社会化;阶级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高级经理阶层和新中间阶层;同时由于资本急剧积聚,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攫取利润,出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而这无一不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

资本主义的调整变化必然带来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变化。资本主义剥削形式变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剥削定义的理论就应与之相适应。首先,不能将“剥削主体”简单化、绝对化、凝固化。因为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以前说的“生产劳动阶级”和“非生产劳动阶级”这两个概念已很难涵盖日益复杂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及由此而来的新现象。如,持股雇工、合作社企业职工、国有企业职工、新中间阶层(高级经理阶层)、法人投资者,等等。其次,不能将剥削手段仅界定在通过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垄断,将剥削对象物仅界定在剩余劳动上。事实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及跨国集团除通过直接投资在全球范围内无偿占有本国雇佣工人和其他国家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外,他们更从全球视角调整经营战略,注重研发方面的投资,在凭借生产资料垄断的同时,还凭借其资金、技术优势及不平等经济秩序对落后国家进行剥削。其剥削对象物不仅是无偿占有剩余劳动,而且无偿占有非剩余劳动。而这正是《辨析》一文作者所不能解释的。

资产定义的变化第7篇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如果说唯物史观主要通过揭示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破解了人类历史发展之谜;那么剩余价值学说则主要是研究并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破解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谜,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积累、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初期的发展也就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

资本主义初期就是原始积累的过程,而马克思揭示了资本积累就是剩余价值资本化的实质,分析了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资本积累量的因素。马克思从资本积累回溯到资本原始积累,并在对资本原始积累的考察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指出:资本积累提高了生产水平,资本主义生产实现了社会化;生产资料日益集中,生产规模扩大;劳动社会化,每件产品都成为许多人共同劳动的结果;生产过程社会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各项生产活动联系紧密;市场规模日益扩大,国际市场形成,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成为世界性的生产。生产的社会化要求生产资料由社会占有,并由社会对生产实行统一的计划管理,对产品在全社会范围内根据劳动者的利益进行分配。

随着社会的进步,各方各面都会有新的变化,当代的资本主义也不例外。无论是从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或者阶级结构上来说,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比如对于现在的社会现实状态来讲,当代的资本主义与马克思、列宁时代相比,就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对于这种情况,我国的学者都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从生产力的角度来看,学者们普遍认为,在现在这个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现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的方面得到了长久的发展与进步,主要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以及社会财富都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信息化、服务化、高科技化的产业结构趋势逐渐显现,脑力劳动增加、体力劳动相应的减少,其劳动工具也随着科技的发达而得到了全面的扩展。

从生产关系层面上来看,当代的资本主义也随之而进行了相对应的调整与改变,在很多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比如资本社会化的所有制关系趋势增显,社会福利政策的分配关系得以出现等等。学者将其概括描述为:政府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进行干预;推行雇员持股计划;实行福利政策;用税收调节收入再分配。另外,在有关生产关系新变化而进行的讨论的问题中,国家、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以及全球化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讨论等也都得到了一定的涉及。

从上层建筑来看,大部分研究者都认为在以下四方面资本主义有着显著的变化。(1)政治制度与法制实现了有效结合;(2)国家管理经济和社会的职能增强,国家的调节作用越发突出;(3)资产阶级的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4)意识形态中左翼与右翼的分歧逐渐减弱,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虽然未变,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却更加鲜明。而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则认为里面的核心主要是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形式变得更加完善以及精巧,而这样的变化是与其自身所创造出的再生产的条件密不可分的。

资产定义的变化第8篇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借口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图景、阶级结构及运动方式等方面出现的新变化,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已经与资本主义一体化,工人阶级已经并正在隐遁与消亡,“新资主义”、“新工人阶级”及其“新社会运动”严重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原有的政治图景,使得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基本原理的科学性,已然面临严重挑战,这催逼着我们必须对之作出理论思考与积极回应,即必须用后现代主义的精神因子强力予以补充才能实现某种理论上的跃迁。[1]对此,笔者不避浅拙,通过援引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核心要点并结合当代资本主义阶级结构的最新变化,对这种希图通过重构马克思主义而达到变相消解它的政治图谋进行批判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核心要义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理论认为,阶级实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它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是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发展而又发展不充分的结果,私有制和分工是它产生的前提与基础,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不同的阶级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经济地位不同,因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当然可以从不同方面描述阶级的特征,也可以通过非经济因素来划分社会人群,但是,归根到底,阶级是特定经济结构中处于特定地位的人们组成的集团而非什么别的什么集团,其本质特征及其结构划分归根到底决定于它的经济地位而非其他别的方面。正如马克思所说:“这些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2]。而且,在马克思看来,政治是一定的阶级或社会集团为实现其根本经济利益,围绕夺取、建立、巩固国家政权所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根本内容,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政治关系是基于经济关系而确立起来的,在阶级社会表现为阶级关系,政治现象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经济现象,政治与阶级一样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因此,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或者说,政治斗争就是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这种斗争的最终结果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而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就是阶级斗争的政治,它把颠覆旧政权并实现制度转变的重任交给特定的阶级去完成,即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来实现社会革命。

马克思发现并创立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革命是社会性质的根本转变,它不可能自发完成,也不可能通过文化变革或者意识革命来实现,只有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才能实现政权更替。社会革命总是与社会制度的根本改变相联系,并以其为归宿,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先进的社会制度代替腐朽的社会制度,实现社会形态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主要集中在社会生活的政治与经济领域,其根本任务是夺取政权、确立新的政治与经济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进步。这种摧枯拉朽般的变革也必然会引起思想领域或者文化领域发生深刻变化,也势必会促进社会成员思想观念的革新与意识层面的变革,但是,无论如何不能将社会革命的首要任务视作意识革命或者文化革命,更不能将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视作心理结构的调整或者道德观念的变化。虽然社会革命在心理深层会产生巨大震动,促进人民群众思想觉悟的提升,激发人们的革新意识、生活热情与未来理想,引起人们在道德上和精神上的巨大进步,但是这种革命完成的是“新社会秩序的创造性变革”(马克思语),它不是对旧制度、旧政权的局部改良,更不是对统治阶级的微小让步,而是对整个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全面颠覆,思想变革抑或意识革新只是它的自然而然的副产品而非主要目的或初衷。

马克思主义高度评价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的的社会革命的作用,认为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唯有通过并借助于社会革命才能摧毁并扫除阻碍社会前进的各种反对力量及其在精神领域中的“抽象继续”;唯有在社会革命中,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才能得到彻底发挥,并在革命运动中不断得到教育与锻炼;唯有通过社会革命,才能真正地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思想成果,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虽然重视社会革命的重大作用,但是它并不否认思想文化斗争和意识层面的革命对全面建设新社会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虽然不拒绝文化革命或者意识变革,但是不能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仅仅归结为意识革命论或者心理学革命论,不能用文化上的或者意识上的革命完全取代社会革命及其伟大意义。因为意识变革或者文化革命不能触动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与剥削本质,不仅不能清除社会发展的桎梏反而会走向革命的反面,成为阻碍革命取得成功的拦路虎。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的基本原理,为我们评析后现代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及其政治图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鉴别标准。

二、后现代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的内容与特征

与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截然相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根本旨趣在于解构传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及其政治思想,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是一种“阶级本质主义”或者“经济一元论”,在今天因阶级因素的复杂化和逐步消解而失去了理论价值。因为,在他们看来,当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用“经济一元论”已无法表征这个社会的基本特征,整个社会早已步入超阶级或者“无阶级的多元政治时代”。在此社会中,阶级与经济并不对等,阶级并非经济的产物而只是意识形态的虚构,阶级并非经济实体,更担当不了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之间的斗争只是复杂的社会斗争中的一种,阶级斗争并非经济上的斗争,整个社会也并不能只是划分为阶级,除了阶级主体还存在着其他许许多多的政治主体。这些多元主体之间的斗争并非都是阶级斗争,并非都是围绕经济利益而展开的斗争,未来社会革命的主力军并非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任务不是实现社会制度的转变而是文化更新或者意识革命。因而,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所提出的阶级与阶级斗争普遍存在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并通过这种政治革命实现人类解放的思想等,在今天都变成了乌托邦式的幻想,都失去了社会基础和生活内容,其合理性应该受到严重质疑。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同资本主义的这些新变化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理论的自我矫正一样,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广泛兴起的“新工人阶级”反抗非法压制的各种“新社会运动”,为“告别阶级、告别革命、告别武装斗争”的所谓“告别理论”的最后形成提供了现实基础。因为这些“新社会运动”(如女权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反种族运动、同性恋运动、反独裁运动、反核武器运动、黑人民权运动等)具有明显的局部性、分散性、独特性和偶发性的特征,根本没有任何政党组织和政治纲领,其政治诉求大多与生活上的公平、正义、平等有关,而与传统的阶级斗争内容无缘,它们扎根于基层生活场域,在一种宽泛的生活世界理论中理解斗争的现实意义,脱离了阶级斗争的政治内涵和运动方式,以至于很难用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理论加以解释。领导这场运动的主体是社会的“高级神经系统”中的青年知识分子而非传统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名存实亡,“新工人阶级”力量十分分散而且被资本主义同化了,不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而是演变为它的维护者,能够保留革命意愿的唯有青年学生和抱着各种政治诉求的抗议群体。他们的政治斗争具有微观性与异质性的特征,不仅凌乱而且短视,不仅没有政党和纲领而且没有夺权的具体设想,不仅没有传统阶级斗争的政治面貌而且缺乏基本的社会革命的奋斗目标。他们力求摆脱马克思主义的经济还原论与阶级本质主义,而倡导一种微观政治学上的文化变革与意识革命,他们要颠覆的不再是社会的根本制度而是人们安之若素的生活情怀与奴化意识,革命的主要标志不是夺取政权而是意识觉醒。这种“告别理论”,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承继而是严重拒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在创新基础上的跃迁而是巧妙地执行着一种消极策略,从其基本政治图景与未来设想上不难看出这一点。

四、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告别阶级”的政治图谋及其理性实质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告别阶级”及其政治图景,事实上,既缺乏理性依据又没有现实基础,实质是利用一些零星事实而刻意诋毁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在阶级结构上是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比如阶级对立日趋复杂化、阶级因素多元化、阶级成分变动性加大、中间阶级等“新工人阶级”的大量涌现并且阶级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等,这勿庸置疑,但这些新变化一方面是当代资本主义劳动方式转变的结果,同时也是资本主义两大阶级尖锐对抗的结果。晚期资本主义时代,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反对垄断资产阶级的侵略政策与战争政策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迫使各国资产阶级不断作出重大让步,进行某些社会变革以缓和劳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依然是两大阶级对抗的历史,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告别阶级论”希图抹煞这一事实,是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的严重背离。

其次,当代资本主义虽然不仅在阶级结构上而且在各个方面都出现了新变化,但是这些新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资本主义阶级斗争规律的必然产物,是当代资本主义迫于阶级斗争的强大压力主动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还在于,这些新变化,总体上是在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济政治制度的根本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无止境地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残酷地加大对工人阶级的压榨与剥削,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铁的规律,变化的只不过是攫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不同而已。劳资矛盾的暂时缓和与分配关系上的些许调整并没有根本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地位,并没有导致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基础发生任何改变,两大阶级在财产占有上的鸿沟不是在逐步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与斗争不是在消亡或隐遁而是在日益尖锐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根本制度、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基本痼疾、并没有消弭两大阶级的严重对抗,当然更不可能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理论的科学性。当代资本主义在阶级因素上的新变化虽然使得阶级斗争规律起作用的条件充满了更多的变数,但是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的历史趋势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依然有效。

历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也渴望埋葬资本主义,但是他们却幻想通过资本家的良心发现与恩赐、通过某种人性的自我拯救与觉醒,而不是通过阶级斗争与社会革命的办法来实现社会公平,其结果只能是事与愿违。马克思主义通过剖析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机理及其阶级斗争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指出,在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它同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并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变革连接在一起,故而将社会变革的历史重任交给特定的无产阶级来完成。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无视无产阶级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里仍然是社会变革的主导力量的历史事实,凭借资本主义社会在阶级结构与斗争方式上的些许变化,就得出了告别阶级、告别革命、告别武装斗争的理论主张,这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尊严的捍卫,而是对它的一种消解。因为,资本主义阶级构成及其运动方式的新变化并没有彻底改变无产阶级受剥削、受奴役的历史地位,并没有改变两大阶级之间的斗争日益尖锐化的现状,也并没有改变无产阶级革命的坚决性与彻底性,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无产阶级仍然是革命的主导力量。虽然当代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形势、斗争方式、战略策略等出现了复杂性与多变性的特征,但是这并不表明两大阶级的对抗已然隐退,并不表明无产阶级已经消亡,并不表明无产阶级已经失去了先进性与革命性,并不表明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已经过时。我们坚信,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唯有无产阶级才能真正代表并拥有未来,唯有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而非什么文化变革或者心理学革命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