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劳动教育的缺失

劳动教育的缺失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11-06 11:03:02

劳动教育的缺失

第1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160-02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提出:“劳动和自然界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但劳动还远不止如此,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劳动的意义提高到前人所没有认识的高度,这也是我们深刻认识劳动素质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地位的根本出发点。20世纪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生活和文化幸福的基础,劳动教育具有普遍性。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学生的劳动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一、劳动素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地位和意义

1.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把“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列为“五育”,并作为教育方针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予以落实。高职学生要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离不开较高的劳动素质,必须通过一系列的理论学习和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来培养,例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通过劳动生产实践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真正将劳动素质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部分。

2.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高职学生要成长成才,自然包含了提升其劳动素质。高职学生需要在学校教师的引导下,克服自身惰性,增强劳动意识,培养劳动技能,提升劳动就业和创业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3.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提升内涵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高职教育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必须在办学理念、办学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出调整,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加强劳动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就业为导向,加快形成校企紧密合作、产教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

尽管劳动素质教育意义重大,但是各高职院校在执行的过程中却不尽如人意,部分学生劳动素质低下,亟待查找原因,采取科学的对策。

二、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原因

我们通过对日常生活观察、问卷调查、带队实习收集的相关情况进行研究,发现目前部分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一般,甚至个别同学劳动素质较差。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教育的缺失是导致高职学生劳动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首先是家庭教育的缺失。现在高职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他们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中长大,过分溺爱与纵容导致他们劳动观念淡薄、不尊重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甚至好逸恶劳,对体力劳动怀有偏见,没有良好的劳动意识与习惯。一些学生眼高手低,出现了学机械的不愿意下车间,学建筑的不愿意跑工地,学管理的不愿意跑市场之类的现象,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部分家长对学校组织的顶岗实习等教学环节不支持、不配合,少数学生不愿意参加,家长也纵容学生的做法。

其次是学校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方面没有将劳动教育落实到位,劳动考核的机制没有形成。比如,实习实训的考核上没有更多地考量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而主要拿实习实训报告作为评分的依据,无形中抹杀了劳动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应有的地位。另外,顶岗实习的重要作用没有真正实现,校企协同育人的局面没有形成。

2.高职学生劳动理念上存在偏差。一些学生在劳动认知、劳动价值观上存在偏差,不懂得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首要条件,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甚至连自我服务劳动的意识都没有,更谈不上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些学生片面地认为劳动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缺乏社会公益劳动的理念,对要求全员参与的志愿者活动不闻不问,功利意识很强。由此可见,他们对劳动及劳动素质的认知还比较肤浅,没有真正将具备良好劳动素质作为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缺乏通过各种措施来进一步提高自身劳动素质的意识,加上没有一定的劳动实践活动作为保障,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和提高也就无从谈起。

3.高职院校对学生考核评价不够科学合理。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推优入党、评优评先、评定奖学金等方面更多地注重的是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课业成绩,并未对学生的劳动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并纳入评价体系之中。如果学校从人才培养目标上设计出劳动素质教育系统方案,并制定相应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一定能引导学生对自身劳动素质给予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三、高职学生劳动素质培养策略

第2篇

摩擦性失业,是由于人们在不同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变动职业而引起的失业。而且这种失业很多时候还是劳动者的一种主动或自愿的选择。

总量失业,由于劳动力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而引起的失业,因此又称“周期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现有劳动力的知识、技能、观念、区域分布等不适应这种变化,与市场需求不匹配而引发的失业。[1]大学生失业主要属于第三种失业类型:结构性失业,这观点已有相关学者论证,并得到其他学者的赞同,笔者在这也不再论述,而着重分析结构性失业形成的原因。

一、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首先我们先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行基本概述,该理论最早是由皮奥里在1970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整个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性质不同的两部分:主劳动力市场和次劳动力市场。在主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收入高,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好,个人升迁发展的前景好;而在次劳动力市场,则工资低,工作条件差且工作不稳定。由于劳动力市场分割,便造成了劳动者在主、次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障碍。[2]我国处于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制度、地域方面都存在较为明显的分割性,该理论能适合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

1.从社会角度分析

(1)从政治制度上看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经济不完善,再加上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使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分割不仅存在于地域上分割,更突出体现在制度上分割,使得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突出地表现在城市与乡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后果是,众多大学毕业生只愿意在大中城市或部分发达的乡镇等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而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广大农村等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但是目前情况是: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从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本专科人数平均每年以超过32%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本专科招生数达475万,是1998年的43.8倍多,同时大中城市新增就业机会的增长缓慢,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从1978~1997年,累计有27143万人从农业中游离出来,1998~2010年期间,预计还将从农业中游离出18578.9万人。[3]因此,大学毕业生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越来越难,怎么办?大学生面前主要有三条路可走:一是再继续接受教育,考硕读博,提高自身学历水平,增加就业优势,这也是通向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二是在主要劳动力市场里,向与自身教育水平要求更低的岗位寻求机会;三是宁愿待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上待业,等待就业,即使失业,也不去人才急需的西部地区、农村等欠发达地区就业。当然也会有少部分毕业生走向次要劳动力市场,但通常是以不情愿的心态走下去的。这就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存在大量失业人口,同时又有大量职位空缺。

(2)从经济上看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起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是不断调整变化的,当前我国处于这调整的必要和关键时期。这一调整促使第一产业、传统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减少,第三产业、新兴产业对劳动者的需求增多。很明显,不同产业对劳动者的技能、知识、经验上的要求是不同的。因而,原来从事第一产业、传统产业的人员如果无法对自身各方面素质及时作出调整或没得到相应的培训,就不能顺利转入第三产业新兴产业从而导致失业。对大学生而言,由于教育具有滞后性和长期性特点,学校是几乎不可能同时同步培养出满足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出现了结构调整型失业,指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包括工种、技能、技术、知识、经验等发生了变化,而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不能相应发生变动而引起的失业。[4]

另外,还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型失业,指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引起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素质尤其是技能要求的提高而现实中劳动者的技能满足不了要求而产生的失业。[5]这会出现大中城市普遍就业饱和状态下的某些类型职位空缺。有关调查表明,许多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青岛、福州、深圳等都出现技术工人短缺状况。其中,北京某公司实行工资改革,为高级钳工开出的月薪超过5000元。上海发出了“技术人员紧缺,青年技工、技师亟待补充,高级技工缺额较大”的呼吁。另外,据报道,深圳每年急需中、高级技能人才3万余人,而每年的培训能力尚不足1万,缺口很大。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该市每年都有1万名失业员工需要再就业。这些失业员工,80%以上没有参加过职业训练,无一技之长,实现再就业较为困难。[6]这些都可认为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引起的结构性失业。

2.从学校角度分析

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需求结构不一致。高等教育结构主要包括教育的科类结构、层次结构、布局结构和体制结构等。1999笔者主要从科类结构方面分析。在2002年3月中旬,中国教育与科研网曾经做过一次主要面向大学生群体的网上问卷调查,调查题目为“你对高校现在的课程设置和教材使用情况满意吗”。短短半个月时间,就有12398人参与了调查,表示对当前专业课程设置“不满意,很多东西与现实脱节”的人,多达9565人,占总人数的77.12%。虽然网络调查的精确度难免出现偏差,但至少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我国的专业设置的确滞后于社会需求了。

另外,我们应该看到虽然许多高校学科专业的拥有量很多,但是基本处于“你有我有,你无我无”的专业结构趋同状况,分化与特色欠缺。使得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层次不明显,尤其是专科成为“压缩性本科”,专科生的绝对优势没有,比较优势也没能体现出来,在激烈的求职市场中,常常被本科生所挤占,即文章前提到的“挤占效应”,所以,在大学生失业群体中,专科毕业生失业率最高。如2003年7月,大学生初次就业率为:硕士生80%、本科生60%、专科生30%。除了知识结构、能力的关系外,我们不能排除“挤占效应”的作用。

3.从学生角度分析

受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由于受到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观念影响,如“学而优则仕”,读书为官论的影响,众多大学生第一意愿是去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工作。在200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参与的大学生就业意愿调查显示,有35.4%的学生愿意去党政机关,18.9%选择去国有事业单位,17.8%选择去教学科研,13.6%选择国有企业,15%选择外资企业,而只有1.3%选择去私营企业。而实际情况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是党政机关约占3%、事业单位约占20%、国有企业约占24% 、非国有企业约占(包括私营和外资等)52%。种种迹象表明,就业意愿和就业现实的矛盾非常突出,如果大学生就业意愿不发生改变,只是指望劳动力市场的改变来实现就业将是不现实的,这也将会加重大学生的劳动力市场寻访成本。

另外,在大众的心中包括大学生在内,对社会上存在的工作总会有个优劣尊卑的划分,这样,大学生是不愿意或不敢去从事大众认为的处于劣势和卑微的工作,而这种工作大都是在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系数(指经济每增长1% ,就业增长的百分比)高的岗位。于是,许多大学生就会有碍于面子宁愿失业在家,这种观念也会影响到大学生创业,使得有创业动机的大学生,在这种歧视的环境下退缩。于是,大学生结构性失业人口又从中多出一批人。

二、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对策

上文已从社会、学校和学生三个角度分析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原因,笔者根据存在的问题和分析的原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寻求相应的对策。

1.宏观层面

实行身份证制度取消户籍管理制度,促进劳动力在城乡、城城、乡乡之间流动畅通。户籍管理制度,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着重建的巨大考验,不得不实行的二元制户籍制度,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在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用户籍制度深深束缚着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流动,也是使得大学生不愿意回到农村工作的原因之一,因为到了农村就是那里的户口,今后就很难改变生存环境,很难调到城市去工作生活。所以,必须首先从制度层面上保证劳动力的流动,实行身份证制度。其次,有了制度还不行,政府还必须发挥其宏观职能,从财政和税收方面加以扶持,提高劳动条件差,强度大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岗位的福利待遇,广泛吸收“低不就”的就业者。本来次要劳动力市场就是先天发展不足,因此,后天我们必须给予补助,一方面加大对落后地区的建设投入,使这些地区形成对大学毕业生有吸引力的生活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是当下更为迫切而有效的是,对到欠发达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进行有效利益激励和利益补偿,比如对他们进行专项财政补助和劳动减免税收等,使他们自愿自觉地往这些地方流动。值得高兴的是,我国实行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使得每年都有一大批大学毕业生自愿到西部去工作,我们还应该适当加大该计划的力度,使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继续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重发展第三产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从而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扩大就业总量。因为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产业,资本投入的就业弹性系数大,而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偏小,造成了整个经济发展的就业弹性偏小的重要原因。

2.中观层面

(1)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的关键还是依靠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提高。随着新兴产业、新型传统产业的发展,社会对技术工人,尤其是掌握多门技术,既有较高理论素养又有较复杂操作能力的高级技工需求呈长期稳定态势。例如,在“十五”期间,广东劳动力市场的中级工缺口约180万人,而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缺口则达到120万人。

我们知道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培养出来的是实用型、应用型人才,对社会现存的职位空缺是直接对口的,对解决当下结构性失业中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型失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继续大力进行教育结构调整,在保持或者适当压缩普通高中的招生,办学规模同时,扩大高等(中等)技术学校的办学规模,培养出大量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实用型人才。

(2)积极发展创业教育

打破传统观念,大学生毕业存在“等、靠、要”的求职心态,而不想着自己去开公司、办企业。我们应该鼓励部分大学生大胆创业,创业是就业的高级形式,一个创业者首先是一个就业者,同时还创造一定数量岗位,带动就业。因此,鼓励创业,对创业进行资金、政策上的扶持已是世界各国共同的失业治理对策。我们解决就业问题,也采取这种对策。另一方面,是注重高等院校的创业教育。在大学生的创业培训中,应首先着力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他们的创业技能,可以在毕业班中开设创业教育的相关选修课程,比如创业案例分析、创业理论分析等课程,丰富他们的创业知识,为毕业创业打下理论基础。笔者认为应鼓励学有余力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多参加社会实践去兼职或假期打工,与今后的职业多接触,为今后就业做准备,而不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

3.微观层面

(1)改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

一个人的观念将影响到他的行为。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应摒弃工作有尊卑之分,而应树立“365行,行行出状元”的态度,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对社会、人类有益的工作都值得去做,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创造成绩创造奇迹。

(2)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弘扬服务社会精神

大学生应适当改变一心只去大中城市、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否则宁愿失业的工作态度。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大中城市就业者占总数的80.8%在县镇和农村就业者仅占19.2%,大多数来自农村的毕业生,都不愿意回到农村或基层单位就业。因此,大学毕业生应抱着到基层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艰苦奋斗,为广大农民服务,为解决中国社会主要问题――“三农问题”做贡献。

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高等教育(包括研究生教育)不断扩招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还会将长期存在。我们不应任问题的持续存在而不去改变,其实正是问题的长期存在,更值得大家的共同关注,让社会、学校与全体大学生们联合起来,为问题的解决缩短其存在期限而努力!

参考文献:

[1]Bishop J.过度教育[A].Carnoy M 编著.闵维方等译.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邢志杰,由由.我国高校扩招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供需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4(2).

[3]刘姣花,杨俊.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条件下的过度教育[J].教书育人,2005(5).

[4]田贵生.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就业弹性的影响[J].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第3篇

一、我国劳动力短缺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动力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但是近几年我国劳动力短缺现象变得十分突出。据初步预测,一线工人工资在三四年内会继续以每年20%~30%的速度上涨。而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没有进入劳动力绝对短缺的时代,只是流向发生了变化。2005年,70.3%的劳动力分布在沿海地区,中部与西部各占14.4%及15.0%。2009年以来,随着承接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中、西部出现许多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了我国劳动力总数的17.0%至20.3%,而留在东部打工的劳动力占比则减少至62.5%。

据联合国测算,中国劳动力将于2017年进入负增长。加上内需的迅速扩大,服务业的加速发展,以及城镇化步伐的加快,预计中国的劳动力将于2014年左右出现实质性短缺状况。至2017年,劳动力需求将达到8.37亿人,可供应为8.19亿人,就业市场净短缺将达到1760万人。

二、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概述

刘易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二元经济”理论,劳工市场由城市劳工市场和农村劳工市场构成。前者根据订单、利润决定雇人数量,生产效率较高,工资也较高;后者则是很多人都耕种同一块地,生产率低、收入低,没有失业,只有就业不足。经济起飞时,城市劳工市场吸引农村劳动力,由于两个市场间人员的流动,城市可以在不提高工资的情况下,大量增加人力资源,增长由此得以加速。当农村劳动力被耗尽后,城市劳工市场需要大幅增加工资才能请到新的工人,这个时点被称为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显现,往往是所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一个前兆。如图1所示,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劳动力过剩,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

三、后人口红利时代对开展职业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劳动力短缺一方面造成了薪酬水平的提高,而薪酬水平的提高反过来又要求劳动力具有更高的素质和更高的专业技术水平,并且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大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级劳动力因为和企业实际脱节而无法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人口红利的消失意味着一个旧的劳动力时代的结束――由低廉(技能低、综合素质低)的劳动力支撑的中国式经济奇迹的结束和一个新的劳动力时代的到来――依靠技术进步和高素质人力资本。同样,将目前如此多的初级劳动力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中高级劳动力,使其拥有真正的谋生和发展的技能,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更是责无旁贷。在此意义上,刘易斯拐点对于职业教育是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一是政府和企业必然会增加投入去发展地方的职业教育,因为职业教育水平将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二是职业教育需要扩大规模,新时代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提高,每个从业者要不断的接受职业教育。三是经济的转型对于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的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提高人才质量需要高水平的职业教育。四是高科技时代,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涌现,职业教育需要和产业实际相结合,这种密切跟踪全球新技术新趋势的培训需要由职业教育来完成。

四、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的主要对象――新生代农民工

在后人口红利时代,农民工群体正在或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代际替换,这就是冠以“三高一低”(即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特征的新生代农民工的崛起。与父兄相比,他们在农民情结、成长经历、成长环境、打工目的、工作态度、价值追求、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尽管他们仍然是低端市场主要的劳动力提供者。使其从提供简单劳动为主向具备技能高、素质好的现代产业大军转变,尽快成为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合格的生力军,简单的技能培训难担重任,中职教育也难以胜任,本科教育偏重理论,惟有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并重的高职教育方能担此大任。新生代农民工的必然归宿是市民化,这也是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五、后人口红利时代高职教育改革目标――培训教育、学历教育和引导教育

新生代农民工实现从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的全面转型,最有效途径是接受良好的教育,培训教育应该是高职教育的“重头戏”,但这种培训与企业、社会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培训不同:除适岗性的、短期的生存式培训之外,更着眼于中长期的发展式培训,即注重素质能力提高和培训效果运用的“能力本位”的现代培训。为此,应通过科学、合理的培训流程设计,构建全方位、动态性、个性化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式,并由此制定分类、分层实施方案。要通过问卷调查、定期到新生代农民工聚集的企业和社区调研,遴选具有代表性的班次和培训学员展开个案调查等方式,重点了解和关注他们在认知能力、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及时了解他们所在企业和行业的培训需求状况,进行过程性的培训需求信息的调控和前瞻性的培训需求信息的预判,从而建立“培训前―培训中―培训后”的有效衔接机制和动态监控机制;要充分考虑他们在技能水平、工作性质、文化程度、年龄层次和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性,分别实施外出就业技能培训、技能提升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创业培训和农村劳动者就地就近转移培训。

第4篇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主要是指通过学习、培训、教育、管理等方式,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与发展战略,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利用、塑造、改造与发展的活动。长期以来,农业一直都是我国的根本,农村人力资源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要力量,由于受到我国传统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长期缺失,加上建国初期我国人口政策的失误,导致人口急剧膨胀,使得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诸多困难。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

(一)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大,农村出现大量富余劳动力。我国农村劳动力供给总量大,据中国统计年鉴(2011),2010年我国总人口约13.4亿,其中农业人口6.7亿,占总人口的50.05%,农村富余劳动力近2亿。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大,增长速度快,开发潜力巨大。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5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劳动力适龄人口约5亿,其中有近2亿富余劳动力,我国人口每年大约以1,3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绝大部分在农村。随着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今后我国每年还将净增6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这必将对社会就业、农村耕地、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形成巨大的压力,并将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

(二)农村人力资源的行业分布不合理。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公报,在农村人口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71%,从事第二产业的占15%,从事第三产业的占14%,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为7∶1.5∶1.5。随着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分布格局有所改变,但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仍不合理。近2亿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要让他们向非农产业转移,转移的途径是流向城镇和就地转移。

(三)农村女性劳动力从业人数和比例上升。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2009年我国乡村从业人员中,女性劳动力为2.4亿,男性劳动力为2.5亿,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女性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从1980年的1.5亿上升到2009年的2.4亿;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也处于上升趋势,从1980年的45%到2009年的49%。这是由于市场经济的拉动,二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村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以青壮年为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从而出现农村女性劳动力从业人数增加的现象。女性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比例的上升是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方面的一个新特点,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四)农村人力资源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很弱。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小农经济意识浓厚,文化素质偏低,缺乏现代经营和管理知识,经营管理能力较差,获取信息能力较弱和渠道较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很弱。部分农村居民因为思想观念守旧或是自身懒惰,就业只能局限在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上,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因为供过于求而得不到较好收益。部分农村居民自己筹办乡镇工厂企业,由于自身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和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企业规模不大,现代化程度较低,结果造成资源大量浪费,企业效益不高。由此可见,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适应市场经济能力弱的状况极大地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参与市场经济的竞争,制约了农村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干部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基层干部在思想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因素。部分基层干部非常注重物质资料生产状况,行动上追求看得见的政绩,忽视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然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则是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大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力量。可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培养现代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和源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各级干部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才能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抓手,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保障制度缺失。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影响,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聚集在城市里,农村许多制度缺失。如农村有效教育制度的缺失,优势教育资源被城市占有,造成农村受教育与城市受教育的不平等,适龄儿童失学率也高于城市。农村有效卫生医疗制度的缺失,使农民就医困难,造成身体素质下降。传统户籍制度和农村劳动力市场不成熟,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的正常流动。现有的土地制度,很难长期保护农民的土地收益,也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使用权和土地流转权。我国农村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村产业分布又比较集中,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集中在第一产业,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的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思想观念落后。党中央在20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科教兴国”、“科教兴农”的战略,但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落实情况不力,致使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普遍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的很少,接受职业技术培训人数非常有限。据2008年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国5.3亿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高中文化程度占9.8%、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1.2%,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年,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2年以上。

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处偏远地区,交通建设缓慢,获取信息渠道单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比较缓慢,农村劳动者受传统小农思想观念影响及其文化素质偏低的制约,大多数农村居民存在落后、狭隘、保守的心态和观念。同时,广大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农村部分区域还存在封建迷信活动。农民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严重阻碍了农村人力资源自身的进步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农业发展急需的人才缺乏。农村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然而职业技术学校没有深入调查和分析农村现状与需求,没有实时动态地调整专业目标、课程设置和学生培养方向,做到农村人才培养供需接轨,因此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农村生产的需求,不完全是农村社会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模小、速度慢、深度浅,缺乏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体系保障,各类农村人才培训缺乏有效衔接与管理,导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严重的人才缺乏,也极大阻碍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发展。

(五)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有近2亿人之多,急需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城市由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下岗、失业人口及隐性失业人口不断增加,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受阻。因此,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另一途径是就地转移,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第三产业进行就地转移。但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仍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很大。

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一)强化基层干部思想认识。国家应制定各种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并纳入各级政府工作的考核,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方针、政策,大力营造良好环境。各级政府要吸引各类教育资源投资开发农村人才,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现代农业,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生产和发展的第一线,给农村营造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我国已将人力资源开发列入施政纲领,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真正实现科教兴农。各级政府应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加大投入,在经费上给予支持,政策上给予倾斜。

(二)建立适合新农村建设的农村管理体制和机制。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智力保障。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合理配置人才的重要手段。以市场化为导向,深化农村人才管理制度改革和创新,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健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建立和完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从乡镇基层到省级,都要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管理体系,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力度。在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上,创建农村特色的人才再生机制,内部保留培养现有人才,提高其技术和文化水平,引进吸纳专才、特才,使农村人力资源的市场配置趋于合理和有效。

(三)强化教育理念,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使农村面貌发生改变,更重要的是使农村居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适合新农村发展的要求。农村劳动者的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影响着农村劳动者的行为方式。要弱化农村居民不思进取、封闭保守的守成意识,全面普及现代农村社会文明思想,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思想。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持续性、针对性的开发,要大力提倡“人人学习、时时学习、事事学习”和“学习中工作、工作中学习”的理念。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和生产技能,让农村居民树立“知识致富”的思想,真正掌握生产技能和科技知识,实现知识致富。帮助广大农民树立市场经济理念、人力资本理念,让农民认识到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四)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欧美及亚洲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表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更需要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一线”实干人才、实用人才。因此,要把职业技术教育放在与高等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培养大量的农村社会发展实用人才,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同时,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过程中,应根据农村社会发展现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状况、农民就业意愿等诸多因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布局、师资的配备、专业的目标、课程的设置等加以综合权衡,从而培养出用得着、留得住的农村职业技术人才。

第5篇

摘要:失业压力将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而结构性失业问题在我国已相当突出,它已成为我国失业类型中的一大类,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文章分析了我国结构性失业的现状,探讨了我国结构性失业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失业;结构性失业;大学生失业

研究就业和失业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内容,作为宏观经济重要风向标之一的就业率和失业率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从总体上看呈增长趋势,从2001年的3.6%到2005年的4.2%,增长了0.8个百分点。尽管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在2003年达到4.3%的一个高峰后,2004年、2005年都为4.2%,比2003年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但我国的失业压力将是一个长期性的问题。尽管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但失业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在我国总量性失业压力长期存在的背景下,结构性失业成为治理我国失业问题的“硬核”。当前,结构性失业问题在我国相当突出。它已成为我国失业类型中的一大类,给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因此,认真深入地分析结构性失业问题,积极寻求结构性失业的形成原因就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课题。

关于结构性失业问题,有关经济学理论已专门研究过。不过,这些理论一定要和实践联系起来才能发挥理论的指导作用。经济学理论指出,结构性失业与劳动力市场较为长期变动相联系。由于劳动力市场结构的特点,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所引起的失业,就为结构性失业。经济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的流动能迅速适应这些变动。但由于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和性别结构等障碍,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动,从而就会出现失业,即结构性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是“失业与空位”并存,即一方面存在着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有人无工作的“失业”。这种失业的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

一、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特点及结构性失业现状

(一)高新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创新人才等高级人才缺乏

我国高新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创新人才等高级人才缺乏,而这样的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很长的时期才能完成。这就导致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现象。在一些媒体中,经常有高薪诚聘经理、董事、学术带头人等的各种启事,其年薪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不等。但应聘者却很少,因为很少有人能够胜任所应聘的工作。

(二)有一“技”之长的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这部分人曾经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是,由于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和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需要许多熟练工人进行劳作的工作,几台机器就可以代替他们完成任务,而他们的这一“技”却随着时代的发展,不能适应如今的生活需要,甚至毫无用处。并且他们也只有这一“技”,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他们最终变得无“技”可谈。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

这是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我国农业大多数还未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不少地方依然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投入多产出少,有时甚至血本无归。于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脱离农业,进入城市,想进入其他行业谋求发展。但他们文化水平低,信息不灵通,除了卖力气以外,无任何劳动技能,因此,他们在城市里很难找到适合的工作。

(四)高校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怪现象

一方面是不少企业对人才的求贤若渴,而另一方面却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作为国家精英的大学生,他们的就业一向被人们认为是最不用担心的事情。然而,随着1999年高考扩招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2003年毕业并开始走上工作岗位时,大学生结构性失业问题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客观现实。

二、我国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落后,对高级人才的培养、选拔、利用机制不尽合理

根据教育专家统计分析,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过渡的阶段,如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其中北京适龄人口的43%在接受高等教育。但这只是对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而言,对于广大的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城镇以及全国的农村来说,高等教育在这些地区仍是精英教育,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已处于普及化阶段普遍差距较大。我国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同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比也相差甚远。虽然我国从整体上来看,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较高,但有些贫苦地区甚至连小学阶段的基础教育都未普及。即使九年义务教育能够很好的普及,高中阶段或中等职业教育在我国仍然相当落后,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初中生辍学率非常高。教育的落后,使得广大劳动者的学习、适应、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受都到较大影响,从而使他们很难尽快地适应劳动力需求的变动。可见,教育发展的滞后为我国劳动力形成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本造成根本性的障碍,进而导致结构性失业。

我国对人才的选拔任用机制往往评资论辈,这在领导的提拔和任用方面尤为突出。另外,国家在对人才的选用方面也没有采取很好的利益激励机制。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留学人员(包括公派留学人员)学习期满之后往往会选择留在国外。他们并不是不愿效忠祖国,而是国内科研条件差,配套设施跟不上。近年来的“出国热”也反映了人才流失的严重。

总之,我国的高级人才相当缺乏,在某些领域里,人才甚至出现空白,高级人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发展的步伐,也造成了有工作无人做的“空位”现象。

(二)体制转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遭到战争破坏,城镇失业人数众多,失业率超过两位数,因而政府采用“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办法扩大就业。在当时新政权刚刚建立,稳定局势和恢复经济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形势下,上述牺牲效率求得稳定的就业政策具有必要性。然而超越市场经济原则的就业方针,并没有随着经济恢复时期结束而终止。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一“技”之长的人们,由于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变得无“技”可施,便被推入了失业者的行列。另外,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不同地区、行业、工种的劳动力需求结构随着技术、经济、偏好等因素改变而不断发生变动;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结构通常难以立刻做出充分反映,而是需要在或长或短的滞后期内才能完成必要调节,这样就导致结构性失业。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向城市

这些人是现成的或潜在的失业人口。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自然会流向城市,这会加快我国的城市化步伐,但与此同时,这也给就业带来压力。由于他们无一技之长,往往在城市里找不到工作,这实际上就是劳动力的流动不能适应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结构性失业的表现。即使他们能找到工作,但也只是一些保安、服务员及建筑工人等一类的简单劳动的工作。这些工作往往有年龄要求,而且随意性较大,并且由于这些无技能的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他们随时都有失业的可能。这也构成了潜在的结构性失业。2004年广州等地开始的“民工荒”实际上反映了由于技能缺乏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问题。

(四)高等教育的体制性、机制,以及大学生观念、知识技能等的缺乏

第6篇

近日,区政协专门赴职业教育先进地区市区学习考察,当地通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让绝大多数农民子弟走上工作岗位,实现劳动技能培训与职业教育对接,给我们启发很大,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劳动技能培训应充分利用三区职业教育资源。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各街道、各社区在劳动技能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仅区级财政每年要投200万元组织劳动就业培训,但街道、社区由于受培训场地、师资、设备等条件限制,只能开展一些如插花艺术、超市理货、场内驾驶等低层次、低技能的培训活动,而且有些基层劳动服务站往往为应付培训任务考核,只重视培训数量,不重视培训效果,致使培训与就业脱节。从劳动就业跟踪调查结果看,正因为缺乏专业技能,造成岗位不稳定、收入偏低、次年失业的情况比较普遍。

从另一个角度看,我区劳动技能培训又处在"身在宝山不识宝"、"近水楼台不得月"的境地。我区区域内有技师学院等9所高等职校、1所省三星级中等职校,开设各类专业方向几十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多达数百个,专职教师三千余人。职业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却没能得到很好的利用。据了解,按照有关规定,我区新港职校每招收一名学生,两学年内区财政要为其支付3000元,区财政每年要给新港职校400万元。如此专业化的技能培训基地,区财政每年的大笔投入,却没有与地方劳动就业培训有效对接、发挥作用,不能不说是很大缺憾。

地区的经验表明,要提高劳动技能培训水平,必须走整合职教资源之路,把劳动技能培训班办到技校、职校中去,使教育大区真正发挥其独特优势。

二、区新港职校要为劳动技能培训发挥作用。职业教育中心校就读的学生基本上是本地农民的孩子,通过职校的学习,毕业后都能找到稳定的工作岗位,学校为当地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很大贡献。此外,学校还主动开展和承担本地农村劳力转移培训、失地农民、退伍军人、下岗职工技能培训,此类培训年平均达7564人次,被定为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市再就业培训定点机构。

第7篇

关键词 城镇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2-0004-03

职业教育资源是实施职业教育的基础,城镇化进程中不仅需要大力加强投入职业教育资金,还需要配置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资源,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得良好与否直接影响城镇化的进程。由于制度、观念、资源投入等影响,职业教育资源除了存在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还存在诸多资源配置的失衡问题,如资源配置的结构失衡、城乡失衡、区域失衡、投入失衡等,这些问题在城镇化背景下更加凸显严重性,严重影响城镇化进程。

1 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

1.1 经费不足,普通高教与高职教育存在结构失衡

职业教育经费首要挑战是经费投入不足。从绝对量上看,长期以来,中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在2012年首次实现4%的目标;多年来国家偏重于投资高等教育,近两年的中小学义务教育也占去很大部分的财政性教育经费,职业教育经费一直只占总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很小的比重。虽然近两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有所偏倚,但职业教育经费仍然不足,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需求最大的中层技术型人才群体的任务。世界上已经完成二次工业化并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25个发达国家中,中层技术人员、中初级管理人员在劳动力结构中仍然占50%以上的比例,而在中国仅占33%。目前,中国在校大学生中的高职生比例只占大约1/3。从普通高教与高职教育结构看,这个倒金字塔形的比例显然失调,它既有违于高等教育结构规律,也有违于城镇化社会发展的结构需求规律。“研究生好找、高级技工难求”的社会现象,正是这种结构失衡的真实写照[1]。

1.2 学科专业设置失衡,培养人才不能适应城镇化需要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社会的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很多城市产业形态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成为经济发展之重,经济结构从过去发展的“一、二、三”产业逐步优化为“三、二、一”产业结构,相应职业教育院校应该趋前判断社会用工趋势,定准办学性质,适时调整专业设置,以就业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培养适应城镇化社会需要、用人单位欢迎的应用型人才。而目前的职业教育并没有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很好地预见并调整学科专业,专业设置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趋同性:科类上的热门专业趋同性;层次上的拔高“趋同性”。盲目趋同造成相应失衡:科类发展的畸轻畸重,导致热门专业人员结构性过剩,农业类急缺专业受冷落;高教重心的非正常“上移”,导致特色性丧失以及人才层次类型与知识技能的结构性失衡,从而导致培养的学员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发展的需要[1]。

1.3 缺乏针对进城农民的专门职业培训,人口文化素质难以提升

从进城农民的总体情况来看,文化程度偏低,职业技能缺乏,其中参加过专门职业培训的仅占10%左右;而城镇化过程中,技能型人员缺口非常大,现有的从业人员只占1/3。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成为城镇化过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农民工如果不接受职业技能的培训,那么很可能把城乡的二元化转化为城市居民的二元化,无法满足城镇化中的劳动力需求,无法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城镇化[2]。当下,针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存在机构不完善、师资力量缺乏、培训方式落后、培训经费无法落实等情况,造成进城农民接受培训少、时间短、培训不规范等现象。

1.4 农业职业教育经费短缺,影响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应该相互协调发展,而不是进一步扩大差距。农业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发达的实用农业技术,这就意味着农业的生产方式需要变革,农民的科学、文化技能亟需提高。而目前我国农业职业教育近年虽有所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有所加大,但总体而言,经费短缺、社会地位偏低的现象仍没有改观。因经费短缺,实习、实训基地不足,许多院校仍停留在黑板上搞加工、教室里搞养殖阶段。此外,农业科技人员待遇和社会地位偏低,影响了广大农家子弟选择的积极性[3]。

上述原因的综合作用,导致原本应该成为最大就业领域的企业,原本是城镇化过程中最大的就业主力军,反倒出现招工难、就业难“两难”现象,这里面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存在结构失衡的问题;“人找事”和“事找人”现象的同时存在,不能不说是职业教育中的人才培养结构失衡的写照;城镇化进程中,技能型人员缺口非常大,而进城农民却无法从事这些工作,过着无别于农村的低水平的生活方式,这不能不说是因为职业培训机构没能发挥应有的职责问题。同时,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还表现在城乡失衡、区域失衡、供需失衡等方面,从而影响城镇化的整体进程。

2 城镇化进程中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策略

2.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教育资金投入

城镇化进程中面临大批人员的就业和再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技能提高问题,问题和任务就落到职业教育中的涉农专业、主要担负就业和再就业的中等职业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上来,对相应的职业教育资源数量和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首先必须要加强资金投入,提高职业教育教师待遇,减免职业院校学生学杂费,开办教学质量高、社会公信力强的职业学校,扭转职业教育不被公众认可的局面;其次是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职业资格证书受到法律的保护与认可,使得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互通互认、互相衔接;最后,打通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通道,初步形成低、中、高体系完整的职业教育,使得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2.2 人才培养市场化,重新设置专业并调整重点专业内容

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市场急需的、有一技之长的高素质劳动者或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城镇化使社会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尤其是以服务为主的第三产业,物流、物业、营销、建筑装潢、装饰设计、城市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等行业发展迅速,人才需求旺盛,这些专业都应该成为重点专业。职业教育应该进行专业调整,重新设置一批适应社会城市化发展的专业,并加大这些专业的建设力度,确保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有机结合,城市发展与城市经营管理者有机结合,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内容与市场需求接轨。

有些传统的重点专业仍然是城镇化背景下的重点专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变化和人民需求的提高,一些重点专业的内容和培养方式需要随市场的需求而重新调整,比如传统的建筑业、商业和农业。如建筑业在改革开放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完成许多令世界瞩目的建筑,在城镇化发展中,随着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和城市发展,建筑业仍然是必不可少的行业。过去的建筑业虽然取得较大的成绩,但是我国建筑业存在技术创新程度不高,缺少特色和亮点,技术装备落后,质量不过硬,建筑人员总体素质不高现象。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建筑业需要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设计水平、施工水平都需要大幅度提高,并且实施安全生产,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完善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材料市场、技术和信息服务市场等。而要完成这些工作,传统的建筑业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就需要重新调整,以适应城镇化发展需要。

再如农业,农业为传统社会和经济背景下的重点专业,在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它的地位仍然很高,与城镇化的发展密切相连。传统农业是以种植业为主,城镇化后的农业应该是现代农业,是以科技发展为基础,特别重视农业生产效率和土地使用效益,实现农业多种经营的综合发展的产业。现代农业主要表现在农业武装的“工业化”,农业生产的“科技化”与“信息化”,农业经营的“市场化”,农业结构的“专业化”等。现代农业翻天覆地的变化使传统农业专业的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实需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式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与市场紧密结合的特点,以培养真正的应用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农业专业内容也应该随着城镇化发展而调整。当然还有城镇化发展中的商业也应该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而调整相应的专业内容[4-5]。

2.3 完善进城农民就业培训体系,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城市中的各行各业对务工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进城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就业、择业及生活,可以说已成为进城农民能否成功就业的关键,成为能否真正实现从农民到产业工人角色的转变,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针对劳务输出门槛不断提高的实际,各级地方政府应把积极开展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和就业信息指导作为神圣的责任。为此,国家职能部门应把帮助农民转移就业、农民进城就业像保障城镇就业率一样,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建立就业目标考核体系;应建立健全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多元化职业培训形式,统筹城乡就业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战略,统一协调相关部门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职能作用,切实抓好进城农民职业培训效果[6]。

2.4 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引导高素质劳动力流向农业领域

十报告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任何时刻都必须认识到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进程是紧密互动的关系,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农业的发展,推进农业的现代化。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民职业教育,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科技能力,培养具备农业专业生产技能的职业化农民[7]。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农业效益低下的问题更加突出,大量青少年、高素质劳动力流向城镇,如何引导高素质劳动力流向农业经济领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建立高素质人才回流农业机制:建立职业农民补贴保障制度,对具备资格的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给予补贴,提供长期低息或免息贷款,使职业化农民有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增强生产能力,提升竞争力;对返乡创业从事农业经营的能人给予支持;支持工商企业、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到农村创办现代农业企业,吸引和培养有兴趣的城市青年成为新型农民,积极探索吸引农村以外人才从事农业的优惠政策,有关政策可以参照对大学毕业生的相关优惠政策。

3 结语

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直接导致劳动力资源就业的结构失衡。针对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失衡问题,研究者认为,重点应该注重几个方面的调整和完善:首先,增加职业教育资金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其次,针对城镇化发展的需要,重新设置重点专业,传统上的建筑、商业、农业等重点专业的内容应该随社会发展而重新调整;再次,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形成多元化培训方式,让他们加快融入城市生活;最后,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引导高素质劳动力流向农业领域,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和平.如何破解职业教育结构失衡难题[EB/OL].[2012-12-01]..

[2]陈清.我国农民工群体“半城市化”问题解决路径选择[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22-26.

[3]朱安文.美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职业教育及其现实意义阐释[J],商业时代,2011(13):103-104.

[4]吴龙,周华.论城镇化过程中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1(19):69-71.

[5]漆明龙.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简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1).

第8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简介:罗芳(1981-),女,江西吉安人,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05级人文地理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人口研究。曾荣青,华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09-0022-04

成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力资源有效配置的杠杆。其最终目的是要全面开发人力资源,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学习型社会的推进使成人教育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成人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活力,同时也使成人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对成人教育做一些调整以使其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迎接新的挑战也成了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

一、我国成人教育的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的成人教育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培养出大量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且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科学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一次性教育终身受用、前半生学习后半生工作的教育体制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人教育则满足这种传统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是适应社会发展的有效教育形式。但我国成人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目前还存在教育规模较小(如表1所示),教育层次相对较低(目前我国的成人教育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高中毕业无法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和一些职后发现知识或学历缺失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的在职人员),且由于长期不受重视,导致师资较弱、教育质量较差等问题。

二、成人教育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作用

(一)成人教育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劳动力受教育状况和国外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产业不断升级存在着极大的矛盾,且随着知识型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矛盾将凸显。成人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各类在职、职后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其教育结果能够直接有效地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直接作用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时代,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也面临着知识老化的威胁,终身学习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因此,成人教育将会在现实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成人教育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我国每年要投入44658575万元的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发展教育,其中大部分是用于普通教育,而只有小部分是用于发展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教育经费有相当一部分都由学生本人承担,在高等院校内普遍存在成人教育的学生收费高于普通学生的现象。甚至在有些高校,成人教育成为学校创收的一个主渠道。同时由于普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学生毕业后往往要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才能上岗。而成人教育则多为在岗、岗后教育,所学知识能直接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减少了培训成本。故从上两方面来看,成人教育能大大减小国家的教育成本,提高资本利用效率。

(三)成人教育有利于加快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

区域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域的产业结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经济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变得愈益突出。一方面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产权制变更等原因,大批缺乏劳动技能与文化素质的劳动者正面临失业的危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待业、失业与专业职位的空缺现象将持续并存。劳动者素质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而提高劳动者素质则成为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发动机。以职后教育为主的成人教育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存在普通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故应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对职位的胜任能力,缓解结构性失业的矛盾,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演进。

(四)成人教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十六大报告强调,“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不仅指人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求提高公民的道德修养、文明意识和遵纪守法、科学生活的水平。故要通过成人教育的方式来面向社会成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以提高公民的文明程度,培养公民的法制观念、民主意识和保障公民权利。同时由于成人教育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从而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并有可能在业余时间内保持较多的精力接受社会教育的熏陶,从而有效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成人教育如何更有力地促进人力资源开发

(一)加大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教育,使人才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偏重于普通教育而忽视职业教育,偏重于学历教育而忽视技能培训,这种教育发展态势造成了教育成本的极大浪费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的不合理。这也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而高级技工又严重缺乏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成人教育中普遍存在盲目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的办学错位现象,这不仅没能发挥出成人教育的优势,还使成人教育在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对比中显得没有竞争力。这也反映出成人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发挥自身的优势,适应时展的需要,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针对本身的特点加大职业教育的比重。当前的成人教育已不仅是求学者自费圆大学梦的简单学历追求,而应是求学者迫切的职业需求与职位需求的真实反映。成人教育应主要针对现实劳动者进行知识、技能、态度、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受教育者结束学习后能快速上岗,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故今后成人教育应朝有别于“学术型”、“研究型”教育的职业特征明显的“应用型”教育方向发展。

(二)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1.开发农村人力资源,促进农村、农业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成为人才的净输出地,大量通过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并不愿意留在农村,人才的流失加重了农村的人力资源缺失,进一步限制了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只有在农村建立起农村的成人教育体系,针对农村的实际需要培养人才,才能为农村培养出大量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的人才。所以近期我国成人教育应有针对性地向农村地区倾斜,加大农村的成人教育。同时应强调农村的成人教育不仅要给农民补充一些文化常识,更要针对农村的实际需要教给农民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专业技术知识。同时指导农民在生产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使其所学到的知识真正能为农业所用,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发展。

我国现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我国的经济结构有所开放,其结果是一亿多农民突破所有制结构、城乡结构得以转入非农产业。但我国第一产业所占的劳动力比重仍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是世界的平均水平(如表3所示),估计我国需要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将达1.5亿-2亿人,今后还会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人口素质将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一大限制性因素,制约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特别是成人教育中的职业教育,面向城镇,面向第二、三产业的需要培养人才,特别是重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提高待转移农民的整体素质将成为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三)转变传统观念, 加大对成人教育的重视

1.改变传统观念,对成人教育的作用重新定位

成人教育要更有力地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必须改革过去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新观念。过去倾向于把成人教育当作普通教育的补充,其中相当一部分生源为高中毕业无法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和一些职后发现知识或学历缺失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的在职人员。圆大学梦和对学历的追求导致了大多数人对成人教育的不信任。从而使得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凸显而教育意义缺失,使师资弱、质量低、纪律差等不良现象明显。要充分发挥成人教育的作用就必须真正确立成人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把成人教育纳入经济发展大系统中,主动适应知识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加快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2.加大对成人教育的重视,加强成人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由于长期对成人教育的不重视,使得成人教育的师资力量明显弱于普通高等教育。如表4所示,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所对应的学生数明显高于各类普通教育,如进一步分析师资则会发现成人教育教师的学历水平明显低于普通教育,在有些高等学校甚至出现无固定成人教育教师的情况。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对成人教育的要求有所提高,目前的成人教育教师队伍从整体上来看还不适应未来的发展。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提高成人教育的办学质量,应从提高成人教育的师资入手,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切实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四)建立合理的教育体系,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

1.加大国家对成人教育的投入

目前我国的教育投资过于向普通教育倾斜,成人教育不仅投资少,甚至成为学校创收的一个重要来源。这种重心偏向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现象,不仅会造成成人教育的短缺,而且会导致成人教育为创收而影响到教学质量。从前面的论述中可知,成人教育有利于降低教育成本,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故适当地把资金向成人教育一边转移,有利于我国教育资金的合理分配,同时促进成人教育的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整体教育事业的发展。

2.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

目前,我国的成人教育依赖于普通高校的现象严重,各个高等院校都有自己的成人教育学院。依附于高等院校的成人教育能更好地整合高等院校的教学资源,对成人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高等院校往往以自己的普通高等教育为主,强化成人教育的经济功能而弱化了其教育功能。对成人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师资配置等方面成人教育不能享受到普通教育的同等待遇,这无疑会影响到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限制了成人教育的发展。故我国成人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要逐渐减小对普通高校的依赖性,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如学前教育、职后教育、老年教育、文学艺术教育、休闲教育、扫盲教育、网络教育等社区教育和各类提高性教育,为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人们提供各类优质教育服务,不断满足人们日益高涨的学习需求,为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做出巨大贡献。

(五)开拓高层次的培训市场

目前的成人教育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为高中毕业无法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和一些职后发现知识或学历缺失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的在职人员。总体来说成人教育的层次并不是很高。近几年,社会的发展使得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若成人教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层次,则将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面对普通高校的大规模扩招,成人教育的生源状况令人担忧。就成人教育的未来发展看,提高教育层次比扩大规模更具迫切性,故成人教育要适应形势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MPA、MBA、工程硕士等各类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比重。为社会培养出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急需人才。成人教育学科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路程,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的设立,必将对提高成人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加快对高层次成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发挥高校成人与继续教育研究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总结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各个国家都加强了对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我国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长期教育的不足使其优势并没有发挥出来反而成为沉重的人口负担。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时代的需要,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愿望。这也就要求我国的成人教育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其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作用,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快人才培养,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这个层面上看,造就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历史赋予成人教育的神圣使命,也是新时期成人教育发展最紧迫和最根本的任务。面临新时代的新要求,成人教育将以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一如既往地推动着社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米文精.简论成人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必要途径〔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

[2]王秀勤.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甘肃农业,2006、6 .

[3]曹明贵编著.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本流动研究 〔M〕.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

[4]崔铭香,曾青云.成人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杠杆〔J〕.中国成人教育,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