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赏析八篇

时间:2023-11-02 10:21:32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第1篇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 学科发展 战略对策

1 前言

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分为突发性地质灾害和缓变性地质灾害。福建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以及地面塌陷、地裂缝;缓变性地质灾害有地面沉降等。

滑坡是依附于其内在软弱结构面(带)的地表斜坡岩土体,在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作用下,失去原有平衡条件而产生以水平位移为主的、直接或间接的危害人类安全和生态环境平衡,并给社会和经济建设造成一定损失的整体岩土体移动的地质灾害现象。按滑坡主滑面成因可分为:堆积面滑坡、层面滑坡、构造面滑坡和同生面滑坡。

崩塌是高陡边坡(含人工边坡)上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完全脱离母体后,以滚动、跳动、坠落、倾倒等为主的移动地质现象与过程。按起始运动可分为倾倒式崩塌、滑移式崩塌、错断式崩塌、拉裂式崩塌、鼓胀(塑流)崩塌、陷落挤出式崩塌。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暂时性特殊洪流。它是水土流失过程中介于挟沙水流与滑坡之间的泥沙失稳集中搬运的一种突发性极强、破坏性极大的地质灾害现象。按组成物质可分为泥流、泥石流、水石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及赋存其中的水、气所组成的综合体系,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各种破坏其稳定平衡状态的力学效应,导致岩土体覆盖层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有的塌陷作用隐蔽于地下,尚未达到地表,称为地下塌陷。按形成机理可分为岩溶塌陷、采空塌陷。

地裂缝是指岩体或土体中直达地表的线状开裂。岩、土体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当力的作用与积累超过岩土层内部的结合力时,岩土层发生破裂,其连续性遭到破坏,形成裂隙;当裂隙延续到地表后其围压作用力减小,形成较宽的裂缝,即地裂缝。地裂缝按形成因素可分为以过量抽取地下流体地面不均匀沉降地裂缝、采空区塌陷地裂缝、新构造活动地裂缝。

地面沉降是指地表在自然营力作用下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大面积以至区域性的连续缓慢的总体下降运动。按地质条件可分为内陆盆地型地面沉降、冲积洪积平原型地面沉降、滨海平原型地面沉降。

2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现状

2.1 福建省地质灾害主要特点

福建省处于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中山和低山约占全省面积的75%,丘陵占15%,平原仅占10%,地质环境条件复杂,人类工程活动强烈,汛期和台风期间降雨量大。

福建省突发性地质灾害以降雨诱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省内中北部地区主要为古老变质岩系地层,构造作用及风化作用较为强烈,残坡积粘性土体厚度大,结构松散;东南地区主要为侵入岩和火山岩,风化作用强烈,残坡积层广泛分布,为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另外,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削坡建房、公路铁路等线性工程、矿山和水库等建设活动更加提高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福建省地面塌陷灾害主要包括岩溶塌陷和矿山采空区塌陷。岩溶塌陷主要分布于闽西南龙岩、永安、长汀等地,该地区上覆第四系厚度小,覆盖型岩溶发育。采空区塌陷主要分布于龙岩、泉州、南平的煤、铁矿和其它金属矿床采空区。

福建省地面沉降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沿海平原地区,该地区第四系厚度大,且广泛分布高压缩性淤泥土,在上部建筑物荷载以及过量抽取地下水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地面沉降灾害。

福建省地质灾害以人类工程活动和台风降雨诱发的土质滑坡、崩塌、泥石流为特点,在中国南方湿润的中低山、丘陵区具有代表性,以此有别于西南、西北和北方地区。

2.2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开展的主要工作

2.2.1 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及法规建设

为加强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福建省人民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闽政[2001]24号),《福建省地质灾害临灾预报奖励办法》、《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1-2015年)》、《福建省地质灾害预警体系建设方案(2001-2006年)》、《福建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闽政[2006]64号),《福建省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工作规定》(闽政办[2007]62号)等法规文件。福建省国土资源厅颁布了《福建省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搬迁及旧宅基地复垦资金补助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闽国土资综[2006]257号)、《福建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指导意见》(闽国土资综[2007]6号)等规范性文件。

2.2.2 地质灾害防治“三个两”工程

福建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了地质灾害防治“三个两”工程,初步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体系。

2.2.2.1 夯实两“基础”――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1990年以来,福建省完成了区域性1:20万九龙江流域、晋江流域、漳州幅、福安幅以及全省1:50万环境地质调查;2001年后全面开展全省85个县(市、区)1:10万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以及省级和9个设区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编制。

2.2.2.2 构建两“网络”――群测群防网络、专业监测网络

根据福建省地质灾害的特点,在全省85个县(市、区)全面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体系,根据《福建省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建设指导意见》对群测群防网络进行了规范和建设。从2007年开始在闽东南开展了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试点试验区建设工作。

2.2.2.3 建设两“系统”――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系统

在完善全省地质灾害信息网与各县、市地质灾害信息网及部分地(市)地质灾害信息网的同时,建成集地质灾害监测、气象监测等为一体的全省地质灾害气象监测信息系统。

根据《“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建立包括信息速报、分析评估、远程会商、应急处置等内容的应急响应保障体系,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建成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专业队伍。

2.2.3 地质灾害防治“一百千万”工程

《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提出统一规划,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有效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保护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际出发,2005年,福建省开始实施了以“一百千万”工程为核心内容的“福建省‘十一五’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规划”。

“一”就是建立和完善全省地质灾害信息和预警系统。建立集成果数据共享、指挥视频会商、预报预警分析、防灾信息互联的全省地质灾害信息和预警系统。

“百”就是利用3年时间,治理100个重大地质灾害危险点。对部分特别危险的、威胁人口多、造成经济损失大且不宜搬迁确需治理的项目,要加强监督、限期治理。

“千”就是完成1000处受地质灾害危险点威胁的居民点整体搬迁任务。我省地质灾害点小而散,搬迁是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的有效办法,既使居住在条件恶劣地方的村民免受地质灾害威胁,又新增耕地、促进村庄改造整理。

“万”就是力争全省10000个村庄实现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做到灾点情况、防灾措施明了;防灾责任人、监测人明确;防灾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到位;值班网络、预警网络健全等。

2.3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成就

福建省根据自身地质灾害发育特点,近年来地质灾害调查、监测预警、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系统搬迁、工程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

2.3.1 地质灾害预防

在全面完成地质灾害普查的基础上,开始实施详细调查,并组织实施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网络建设。建立起以地质环境敏感性、降雨诱发因素分析为主、专家经验为辅的“系统分析法”区域地质灾害自动化预报预警系统;并依据《福建省汛期地质灾害防御群众转移避让工作规定》有序转移群众避让。

2.3.2 地质灾害治理搬迁

根据地质灾害点危险性、危害性的特点,按轻重缓急原则,逐步实施不宜搬迁确需治理的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和小而散地质灾害点的搬迁工程。

近年来,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很大成效,全省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点6837处,地质灾害预警预报121期,转移群众198760人,成功预报3356次,避免27689人伤亡;由省国土资源厅补助治理地质灾害点71处,搬迁地质灾害点2485处,共 21234户。

3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趋势

3.1 地质灾害防治的目标

开展地质灾害防治,主要目的是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国土资源,使人民有个安居乐业的环境空间,因此要着眼于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经济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护,最终目的是把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的近期目标是逐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和体制,加强地质灾害预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提高公众防御地质灾害意识,逐步增强社会对地质灾害的抗损能力和自救能力。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的中长期目标是构建良性互动的防灾减灾体系,实现地质环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2 地质灾害防治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研究的对象因其控制因素的复杂性、发育过程的隐蔽性、发生结果的突然性而具有蝴蝶效应的不可预见性,如何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对地质灾害防治学科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学科发展的机遇。

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新农村建设将涉及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为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性和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防治学科提出严峻挑战。

据气象、地震部门预测,本世纪前期,气候变化和地震均趋于活跃期,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地震活动频繁,强降雨过程和地震引发的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将加剧,对地质灾害防治及应急处置提出严峻挑战。

气象学、遥感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新兴学科的蓬勃发展极大地开拓了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的研究领域。1998年,国家正式把地质灾害防治列为国土资源部的重要行政管理职能。中央非常重视地质灾害防治,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平台,同时为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的研究、发展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3.3 地质灾害防治学科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明确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要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按照“工程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科学选址,避免由于选址不当造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关口前移的关键。

福建省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大”,建立健全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机制,明确政府、部门、单位和公民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建设。依靠科技,进一步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科技含量。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监测预警水平和地质灾害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效率。

结合新农村建设,对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分散的居民点,特别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贫困山区、丘陵区居民点实行搬迁,实现避灾、脱贫和改善生态环境三结合;对威胁人员众多、潜在经济损失很大的地质灾害点进行工程治理,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4 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的战略对策

4.1 发展途径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研究,积极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增强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提高地质灾害的综合勘查、评价和评估、监测预报水平;提升灾害信息采集与快速处理能力及抗灾应急能力。充分发挥科研单位与高等院校的技术力量,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组织科技攻关,切实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技术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吸收国外先进的地质灾害防治理论和技术方法。

4.1.1 地质灾害预防关键技术研究

4.1.1.1 地质灾害调查野外识别技术方法研究

基于遥感技术(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通过大中比例尺的野外地质环境调查与对当地地质灾害历史情况分析,开发典型区域地质灾害发生发展的早期识别技术,研究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分析理论与区划方法。

4.1.1.2 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研究

2007年,福建省开始实施“闽东南台风暴雨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示范区建设”项目研究,监测诱发滑坡泥石流的降雨量、斜坡岩土体含水量(渗透压)和斜坡岩土体变形位移,在技术上,实现监测数据的采集自动化和处理自动化;研究滑坡泥石流气象预警区划理论与方法,建立区域降雨型滑坡泥石流预警的统计学模型;研究松散岩土体对不同降雨强度和降雨过程的入渗机理,建立基于降水―渗流―斜坡位移破坏物力机制的水文―力学耦合的动力学预警模型;通过监测技术和预警理论方法研究,基于GIS,开发研制预警分析与信息系统,实现地质灾害数据管理、预警分析、预警产品自动生成、预警信息、防灾减灾行政管理、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等功能。

开发摄影测量三维滑坡监测系统,将所拍摄到的滑坡的数码影像对与实地使用全站仪所测的像控点实际空间坐标输入到系统中,根据摄影测量的原理计算相片中向点的空间坐标,利用自动寻找特征点的计算机技术,建立三维模型。根据滑坡现场监测时所拍摄的数码相片,在原有三维空间模型的支持下,自动捕捉相片特征点,进行像片匹配,并能在短时间内计算出滑坡已经位移的具体数据,快速监测滑坡位移情况,实现地质灾害应急监测预警。

4.1.1.3 福建省地质灾害远程会商与应急指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从福建省地质灾害防治的基础和工作出发,利用计算机、网络通讯、数据存储等技术,采用部署和自主研发相配合的原则,以我省地质灾害综合数据库为基础,以数据的远程传输和通讯为手段,以地质灾害摄影应急监测为关键技术突破,实现对我省地质灾害的预警监测与应急指挥,并以部、省视频会商系统为渠道,利用视频和多媒体技术,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地质灾害综合会商与指挥,有效提高地质灾害防灾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4.1.2 地质灾害治理研究

4.1.2.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理论方法研究

研究各类地质体稳定性分类计算方法、防治工程设计标准等,开发防治工程新材料、新工艺、新器具和新技术,形成针对各类灾害体治理的计算理论和技术方法体系。

4.1.2.2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标准化

研究建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监理与管理技术规范体系。

4.2 地质灾害防治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协调合作

地质灾害防治学科是环境地质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地质科学、环境科学、社会科学相互渗透、重新组合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同时还应用到工程力学、地貌学、水文学、生物学、土壤学、气象学、地球物理学、天文学、遥感学、物理学、数学、社会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内容。它以人―地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更突出地质作用对人类造成灾害的研究。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引发多种地质灾害之间关系链,地质灾害和其他灾害间存在灾害关系链,以及地质灾害与人类行为间也存在灾害关系链。地质灾害防治学科是一个复杂课题,其研究工作应同时重视多学科、多层次联合调查研究。首先,从地球系统学角度认识地质灾害,从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认识地质灾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生机理。其次,将地学、力学、数学、非线性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对地质灾害的过程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诱发灾害的因素和发生强度,可以实现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的定量化。最后,加强灾害性气象预测预报研究,建立基于“3S”技术,集观测、研究、风险评估、预报预警、预防治理一体化的地质灾害预报系统。

4.3 地质灾害防治学科发展的保障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现防灾、减灾目标,应建立政府、科技界、工程企业界与公众社会“四位一体”的减灾战略“伙伴”关系,形成政府、科技界、工程界与公众社会的联动机制,明确国家减灾战略中的每一参加者在新的伙伴关系中承担相应的职责。

4.3.1 建立分级、分部门领导目标责任制,推进社会化减灾体系建设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的治理,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由引发者负责。

4.3.2 健全完善法规制度和技术标准

进一步完善与《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地方性法规;制定地质灾害调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与风险区划、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的规范标准,制定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技术要求、规程及相关的行业、地方技术标准体系,并严格执行,实现地质灾害防治法制化、规范化。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要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建设工程施工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工程施工的管理,防止不当施工行为引发地质灾害。

4.3.3 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体系

各市、县(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同级相关部门,依据全国的规划,编制本辖区的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地质灾害调查、监测、评价、勘查、治理等工作,应当以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依据。

4.3.4 制定相关政策,建立防治经费投入良性机制

鼓励和支持地方政府、企业等对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的投入。建立政府、社会和责任者共同参与的地质灾害防治机制,探索地质灾害保险制度。对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治理工程项目,如开发性治理,地质灾害所在地的政府可以尝试建立多种灵活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资金融资渠道,出台优惠和鼓励性政策,逐步形成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的良性机制。

4.3.5 加强全球协作

尽快研究全球化各种灾情和环境不安全发生之后的状态,建立相互支援、协作和帮助的救援体系,承担起各自责任,做出应急反应,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可行的方案。只有与全人类共同携起手来面对全球化与局部化自然灾害时,人类才能积极有效地抵抗环境继续恶化的结局。

4.3.6 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提高政府、部门、单位和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正确对待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以更为理性的方式反思自然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地质灾害防治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各市、县(区)以及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应加强地质灾害防灾知识的培训和演习,作为加强群测群防预警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提高地质灾害易发区人民群众自防自救能力,最大限度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4.3.7 实施严格的奖惩制度

对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嘉奖;对引发地质灾害以及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有渎职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004.

[2] 福建省人民政府. “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2005.

课题组成员:

1. 周伟栋,福建省地质学会地质环境专业委员会主任,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高级工程师。

2. 王国民,福建省地质学会地质环境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地质环境监测中心总工、高级工程师。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第2篇

日本国土地势狭长陡峭,地质条件差,加上多达76%的山地面积、多火山和地震等自然条件,日本的泥石流灾害十分严重。在日本,主要从事泥石流滑坡研究的研究机构有建设省土木研究所、国立防灾科学技术中心、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砂防滑坡技术中心等(日本将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山地灾害与土壤侵蚀统称“土砂灾害”,其防治技术称为“砂防”)。这些研究单位均有规模大、研究项目齐全、自动化程度高的实验室(厅]、试验场及野外观测站。其中日本国立防灾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活动人工降雨试验厅,可在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进行泥石流、滑坡、崩塌模拟试验。在泥石流预警预报中,采用的仪器设备也比较先进,传感器传输通道均为专用有线电缆,而且目前发展到建立具体到每一条沟或相邻几条沟的小规模地区的泥石流预报预警系统。

有资料显示,日本全国共有泥石流溪沟190130条,滑坡危险区92390处,陡坡地崩塌危险区117025处,活火山86处。每年发生台风20余次,雪崩也是日本多发的灾害。

最具日本特色的是,在地质灾害预警防治方面,日本率先走出了立法保障的道路,完善制定了多部相关防治法律法规,这也贯穿于日本地质灾害防治的历史。

日本水土保持工作始于450年前,1897年实施治水三法,以后相继出台了《滑坡防治法》、《治山治水紧急措施法》、《陡坡崩塌防治法》和《土砂灾害防治法》,砂防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此外,在东京附近的日光市,有段海拔很高、道路急险的山路,也应用了一种防治山体灾害的专利技术。周杰伦主演的《头文字D》的漫画版中,漂移的路线原址就在这条上山的路上。这里风景非常优美,但是山路凶险,其中有一段的长度仅比一辆大巴长不了多少就要急转弯,但他们的司机开起来却得心应手。这种复杂的地形也是泥石流高发的地方。他们在容易滑坡的石壁上打上纵横相连的水泥框架,等于把石壁整个网起来,再在每个纵横框的交叉处打入钉子,使水泥网状框架与石壁紧密结合在一起,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目前这项石壁专利技术已应用到全世界很多地方。

美国:通过气象局灾害预报

美国的地质调查局(USGS)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共同开发了泥石流预警系统(DFWS),该系统能在空间和实践上为系统用户(紧急事务管理者、计划者和回应者)提供有用的服务。来自地质和气象的数据会汇聚到地质调查局,被系统处理后传递给气象局,通过公共信息系统和大气管理局的天气无线灾害广播系统(NWR国家天气之声)。

美国非常重视对地质灾害的调查。在重点区域开展调查研究,同时开展降雨量监测、地面变形监测等,在此基础上,完善地质灾害预报,制定安全的土地规划等。

据了解,美国每年由于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6亿-30亿美元之间,为此,美国制定了长远的减灾战略规划,详细部署地质灾害防治的各个环节,总体来看,重视地质灾害自身的调查研究是美国预警防治机制的基础。

沙特:田网梯田缓冲地质灾害

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沙特麦加米纳案例馆提供了一个防治泥石流的好例子:每年伊斯兰历第12个月,从世界各地而来的300万穆斯林朝圣者就居住在沙特的米纳帐篷城,其周围的山体上有着各种预防泥石流的有效措施。

米纳帐篷城位于麦加天房东南7公里的一处山谷之中,是世界上最大的帐篷城。从远处望去,一个个白色的帐篷紧密排列几乎布满山谷,人口密度达到每公顷5000人。如何很好地防止四周山谷不发生泥石流等山体滑塌事故灾害,确保300万朝圣者的安全?沙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在岩石地质的山上建造梯田。这些梯田每层宽度4-8米,目的是在灾害发生时对山体滑落的岩石块进行缓冲,削减石块下落的势能,达到降低危害的效果。

二是在较为疏松的沙土山上使用田网。田网由铁丝网作为边栏,中间填充较为大块的碎石,这样可以在山体滑塌时让下落的泥沙兜入田网,不掉下山去。

三是向山体岩石内钉入钢筋并浇筑混凝土防护墙。

四是在米纳帐篷城周围的山上建造了先进的排水系统,以防止雨水过大而造成的各种山体事故。他们在山上筑有不少大坝,坝下积水通过各种管道引流出去,到达各个专门的蓄水池。而蓄水池内的水再经处理,就可以为山下300万朝圣者提供生活用水。

港台地区:建立地质灾害预警与防治体系

地质灾害除了在我国大陆频发之外,港台地区同样也是地质灾害的频发地,其相关的防治经验值得借鉴。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第3篇

今天,我们召开今年全市第一次“六长”会商会议,主要是总结2007年防灾减灾工作,分析预测2008年气候发展趋势特别是灾害性天气发生趋势,研究落实防灾减灾工作的各项措施和办法。刚才,市气象局、市水利局、市水文局、市林业局、市农业局、市国土资源局、市防灾救灾减灾办分别作了发言,讲了很好很具体的意见,我都完全同意,希望同志们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

一、2007年防灾减灾工作回顾

我市自2004年以来,已连续5年遭受特大自然灾害袭击,特别是2007年,我们面临的灾害形势尤为严峻。一是灾害频次明显增加。全年共计遭受较大自然灾害600余次,其中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就连续遭受了“6·18”、“7·5”、“7·18”三次特大暴雨洪灾袭击。二是灾害叠加明显增强。灾连灾、灾重灾的现象表现特别突出。除了恶劣天气带来的低温雪灾、霜冻寒潮、大风冰雹、暴雨洪灾外,还发生了稻飞虱、森林火灾、动物疫情等动植物灾害(情)以及地质滑坡等次生灾害。达县青宁乡岩门村发生的特大山体滑坡地质灾害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三是灾害损失明显增大。各类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仅三次暴雨洪灾就造成全市276个乡镇、480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毁损房屋12.9万间,紧急转移群众32.4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4.95亿元。

面对严峻的灾害形势,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沉着应对,科学指挥,取得了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一方面,切实保护了受灾群众的根本利益。妥善安置了受灾群众,确保了受灾群众“五有”、“两不”。灾害毁损房屋重建工作基本完成。全市没有因对受灾群众救助不及时、不到位引发。另一方面,切实保护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深入开展了灾后生产自救,及时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全面实现了“大年之年不减产、重灾之后要增收、全年目标保实现”的抗灾救灾目标。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今年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

今年全市防灾减灾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较为严峻。从灾害发生趋势分析,近年来我市自然灾害频繁加剧发生,呈现出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等特点。根据气象、水文、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分析预测,2008年全市总降水量较常年略偏少,年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大部分地方有一般性初夏干旱和盛夏伏旱,汛期部分地方有暴雨洪涝。受强降雨、连续降雨和转折天气过程影响,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矿采空区发生次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发生趋势是中等偏重发生,尤以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水稻螟虫、稻瘟病、稻飞虱、玉米钻心虫发生为害为主。从全市减灾管理的薄弱环节来看,全市灾害管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特别在应对突发异常灾害、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方面还需要切实加强。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树立防大灾、抗大灾的思想,宁可把形势估计得更严峻一些,努力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充分一些,确保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三、今年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防灾减灾工作面宽量大,任务繁重。结合我市实际,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灾害及次生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一是抓好防汛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做好防汛应急准备。各级政府要抓好防汛工程及设施、重点水库和电站、病险水库、沿河乡镇的防汛监测预警工作,特别是抓紧整治突出隐患问题,排除险情,落实好防范措施。二是抓好抗旱工作。要针对今年可能发生的夏旱、伏旱,及早做好生产生活用水安排。要动员组织群众千方百计蓄水、保水,大力推广喷灌、滴灌、微灌等先进节水措施和旱育秧、抛秧、地膜(秸秆)覆盖先进增产技术,提高对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调控能力。要坚持以旱制旱、以早制旱、以水制旱、以调制旱、以科技制旱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尽力减轻旱灾损失。对水路不通的坚决走旱路,争取抗旱主动权。一旦发生旱情,各级政府要认真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并充分发挥农机、水利等部门以及乡镇抗旱服务队的作用,努力缓解旱情。三是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各地对险情重、危害大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强化监测,落实专业检查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特别是在重点时段,要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24小时专人监测制度,对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居住人口要及时转移安置。四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要切实加强野外火源管理,进一步落实重点林区森林防火责任制,进一步完善重点林区村巡山员制度,杜绝重大森林火灾发生。五是抓好农林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要强化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及早备好对路农药和病虫害防治器械。要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水稻稻瘟病、一代二化螟虫病、纹枯病和玉米钻心虫病、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确保粮食增产增收。同时注意抓好马尾松毛虫、蜀柏毒蛾等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

四、当前需要认真抓好的几项工作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第4篇

夏季防汛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一)

为切实做好20**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加大防灾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因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今年我局有关防汛方面所做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进入汛期以来我局转发了省厅《关于加强防范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的紧急通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吉林省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结合我区地质灾害现状,印发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20**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方案中明确指出20**年全区地质灾害灾情预测情况、重点预防区域、防治措施、巡回检查计划和突发性地质灾害调查等相关事宜。

二、20**年汛期我区总的天气气候趋势是气温略高,降水略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集中在6月上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有局地性或区域性暴雨,多雷电、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容易发生局地洪涝、雷击、冰雹、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为高效有序地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预防抢险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19第394号、《吉林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19第14号、《吉林省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管委会辖区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及防治工作实际,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印发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到当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调查和应急处臵,并及时向有关部门通告。

三、为使地质灾害应急工作落实到实处,我局专门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由赵喜亮局长任组长,耿永卿副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矿产科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我区域内地质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24小时开机,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进行汛期“三查”(汛前检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工作。各区国土资源分局上报汛期值班表,建立健全“统一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严格落实汛期值班制度,确保应急系统信息畅通,信息报送及时准确。

四、长白山地区特别是长白山景区内地势险峻,地质结构复杂,岩体破碎,地质环境质量差,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频发生,我局建立制度,落实责任,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分工负责、协调一致、反应灵敏的应急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臵能力有效预防突发事件。6月底我局分别对池北、池西、池南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地质灾害汛前检查,并形成地质灾害检查记录,最大程度的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五、我局对本辖区内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地质构造复杂的建筑物、交通线路、取土区进行一次现场实地检查,对隐患部位提出具体防范意见和可行的防灾减灾措施。我区域内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有17个,并组织实施重点监测,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16张和避险卡1张,明确地质灾害防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确定监测责任人及日常监测措施,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制,争取最大限度的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六、按照《关于加强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吉国土资环发„20**‟7号)及省厅《关于开展20**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的通知》(吉国土资环发„20**‟9号)的相关精神,我局于7月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检查,此次自查工作不仅给减少和避免因地质灾害提供了有理数据,也为下一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奠定了基础。

七、省气象局8月7日重要气象信息,受台风“梅花”减弱后低气压影响,8月8日傍晚前后至11日,我区域有一场明显的降雨过程,我局转发了省厅《关于防范九号台风“梅花”影响引发地质灾害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区国土资源分局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宿制度,明确值班值宿责任人,出现险情和

灾情时,要及时上报,不得瞒报、漏报,并立即组成工作组,以最快的速度赶赴险情和灾情现场,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八、20**年8月10日早6点30分左右,长白山北景区瀑布东侧发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约四万立方米,已对观光游客、聚龙泉景点造成威胁,我局立即赶往地质灾害点进行处理、拍照,封锁通往瀑布道路,以确保观光游客的财产和生命安全。20**年8月16日7时10分左右,长白山北景区瀑布东侧发生泥石流,泥石流量大约三万立方米,已对观光游客、聚龙泉景点造成威胁,我局立即赶往地质灾害点进行处理、拍照,疏散和撤离提前进入景点游客200人左右,派人员全天监测,封闭通往瀑布道路,雨停两小时后无灾害迹象,开放。20**年我区域内共发生两起地质灾害,由于现场监测人员的高度警惕,在灾害发生时及时将情况报告我局,我局能及时做好妥善处理,未发生人员伤亡。

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们将按照省厅和管委会的总体部署,站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精心组织,科学部署,全力防治,确保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区人民创造安全、和谐的生存环境,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夏季防汛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二)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防汛工作指示精神,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将事故隐患减少到最低,最大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学校发展不受影响,现将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积极做好防汛安全的宣传工作

1、成立防汛安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学校开展防汛安全教育工作。通过会议进行安全宣传。,分析问题讨论措施布置工作。对包括学校防汛安全在内的安全问题作了详尽的分析,并提出了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

2、组织防汛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学校组织专门的防汛知识讲座,开办专栏,加深学生的印象。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防汛安全知识,增强了消防防汛安全意识。学校还对全校师生进行防汛自救的培训,提高了广大师生防汛安全意识,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防汛教育工作。

3、教师坚持每天上午放学前几分钟宣传防汛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二、推进防汛安全责任制,充分落实管理责任与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防讯地段,明确重点防讯地段负责人。

2、加大检查力度。

3、游泳必须有家长陪伴。

4、假期学生远离沟渠、水库等深水水源,坚持每天学生向组长汇报,组长向班主任汇报。

三、警钟常鸣,把工作做细做实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第5篇

全县防汛抗灾工作已经进入非常时期。今天,县委、县政府专题召开全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认真研究我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措施,切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刚才,灵官殿镇介绍了防灾避灾的先进作法和经验,水务、国土部门通报了我县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情况,还观摩了灵官殿镇双河口村山洪灾害紧急避灾演练。等会,县委周书记、艾县长还将作重要指示,大家一定要认真领会精神,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真领会省、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议精神

6月17日,省委、省政府在*市召开全省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座谈会。省委张春贤书记在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要求、措施和责任,确保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总的要求是保持“一个原则、两个确保”,即始终保持人民生命安全第一的原则;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杜绝群死伤;确保水库(电站)、尾矿库安全,不垮一库一坝。6月22日,市委、市政府在洞口县召开了全市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会议,市政府郭市长就绥宁“6·9”洪灾讲了十个方面二十个问题,并部署安排当前的防汛抗灾工作。市委童书记做了重要讲话,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不垮一库一坝,杜绝群死群伤”的防汛工作目标,果断克服麻痹松懈思想与侥幸心理,结合本地实际,着力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各级各部门务必抓好“六个落实”,即责任落实、防灾落实、测量落实、预报落实、保障落实、整改落实。全县上下一定要认真领会省、市会议精神,尤其省委张春贤书记和市委童名谦书记的讲话精神,对照我县的工作目标与任务,结合各自工作,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

二、正确分析我县目前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刚强领导下,我县未发生一起造成人员伤亡的山洪地质灾害。应该肯定,全县上下对防御山洪地质灾害越来越重视,科学防控,积极应对,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前段时间气象部门几次预报有强降水过程,我县虽然没有大的强降雨,没有造成大的损失。我们希望风调雨顺,但必须有备无患。如今年6月24日,简家陇、水东江乡及三都、黄家坝水库等地持续一个多小时强降雨,其中简家陇最大三小时降雨96毫米、杨家冲老百姓房子水浸四行土砖高,冲垮了一些山塘,淹没禾苗、西瓜,造成了一些经济损失。幸好只有一阵子,雨就停了,假如时间再长,那么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已进入主汛期,到了险情和灾情易发、高发的时候。因我县防御山洪地质灾害基础不牢,隐患大,所以,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详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山洪地质灾害隐患较多。目前全县重点山洪防治区就涉及26个乡镇,103个村,其中市级重点村48个。存在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125处,其中崩塌1处、滑坡85处、泥石流4处、地面塌陷4处,岩溶塌陷1处。主要分布在两市镇、牛马司、界岭、砂石等矿区以及灵官殿、石株桥等花岗岩分布区。二是尾砂坝安全问题突出。我县有邵东铅锌矿尾矿库、高桥铅锌矿尾矿库、金众矿业公司尾矿库、华泰龙公司渣场四座尾矿库,大都存在着坝体稳定性不强,巡坝、放矿工人业务素质不高,无观测设施,无应急救援物质储备等安全隐患。目前,我县已进入主汛期,强降水天气时有出现,对尾矿库安全构成极大威胁。三是水利工程现状不容乐观。据统计,全县126座水库中存在不同程度险情的有56座,尚有23座没有通防汛公路。中型水库干渠及引水渠共有险工险段132处,非凡是三合、炉前、天台山三座水库的引水渠,不但难以发挥防洪减灾作用,而且已成为安全度汛的重大隐患。四是报警设备缺乏与落伍。全县48个山洪地质灾害易发村仅有17个配备了高音喇叭等报警设施,其它31个仅配置了铜锣、口哨等简易报警设施。五是防汛器材物资配备不足。非凡是属乡镇治理的小型水库防汛器材物资储备严峻不足。六是非法建房、构筑现象时有发生。在水工程治理与保护范围内非法修建建筑物、构筑物。如黑田铺乡大塘村刘富军擅自在左冲水库溢洪道治理范围内非法建房,严峻影响该水库的安全运行。七是基层群众防灾避灾意识不强。山区群众受教导程度相对较低,对灾害认识不足,防灾意识淡薄,自救互救能力低。此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也加剧了山洪灾害损失,与水争地、与山争地现象普遍,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解决。

三、扎实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的各项工作

各乡镇、各部门要按照省委“保持一个原则,做到两个确保”的总体要求,紧扣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不溃一库一坝,杜绝群死群伤“的防汛工作目标,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宣传发动。防汛抗灾工作必须广泛动员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要进一步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御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导培训,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将防御山洪灾害的基本知识宣传到村、组、户,将防灾、避灾、救灾常识送进机关、学校、工厂、矿区等,切实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要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各级干部进行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各级干部非凡是乡村领导干部和党员骨干的应急反应和组织指挥能力。

2、强化防汛抗灾预案的落实。山洪地质灾害的不确定性,要求防汛工作必须立足于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不断地总结经验,落实预案制度。防汛预案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性,力求周密细致,重在可操作性。各乡镇、各部门都要按照“零伤亡,少损失”的要求,对险段防守、队伍调度、人员转移、物资调运、医疗救护、治安保卫以及灾后救济、保险理赔等各项工作,制订简洁、明确的操作规程。

3、建立健全预警预报体系。这项工作做好了可以为防汛抗灾争取更多的时间。气象、水文、水务、国土资源等部门要切实加强雨情自动监测站、人工监测点、水情监测站、气象雷达等预警设施建造,加强实时监测。相关部门要搞好对河流水情以及山体滑坡、泥石流的监测预报,努力提高预报的时效和精度。同时要与各乡镇对自然灾害易发村进行全面排查,对没有预警预报装置的自然灾害易发村,要予以配置好;对已有的要进行维修和完善;气象部门要及时正确气象、水文预报信息,非凡是对灾害性天气变化,要进行会商,要随时向社会。各乡镇要加强基层预警体系建造,在手机短信预警的基础上,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采用电话、敲锣、吹口哨、高音喇叭等快速、简便、可靠的报警手段,形成直接覆盖到每一个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乡镇、村、组、户的群众预警系统。

4、全面落实查险处险措施。一是全面排查。各乡镇、安监、国土、水务部门要迅速组织力量对各类水利工程、矿山和山洪灾害易发区进行“拉网式“排查,逐乡镇逐村组逐塘库排查并建档,对严峻存在问题的研究处置方案,建立台账,迅速形成排查书面报告。二是抓紧处险。对查出来的险情,不得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得存有侥幸心理。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消除隐患,对一时难以彻底消除隐患的要确定应急抢护方案与安全度汛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5、落实防汛物资与抢险队伍。各乡镇要按照分级负责和防大汛的要求,想尽千方百计备足防汛物资器材,并做到专人治理。没按要求备足抢险物资的一定要及时补充备足,并做到治理有序,除编织袋等不易保管的物资可以采取代储的方式储存外,其它如砂卵石、木材等抢险物资一定要以实物的方式储存到位。各乡镇要将山洪地质灾害易发村的高频口哨、铜锣等简易实用的预警设施配备到位。各水库要落实好以水管单位为主的专业抢险队伍,以大坝四周村组劳动力为主的常备抢险队伍。中型水库不得少于300人,小一型水库不得少于100人,小二型水库不得少于50人。县人武部预备一支100人防汛抢险机动队伍。抢险队伍人员要造具花名册,并进行培训,建立联系卡,确保一旦出现险情,能够拉得出、顶得住、战得胜。

6、认真搞好防御演练。这次会议后,各乡镇要组织搞一次防御演练,对可能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村及病险水库下游村进行一次演练,切实提高实战能力。防御演练要做到测报有设施、预警有手段、转移有路线、避灾有地点、安顿有方案、生活有着落、防疫有保障、群众受教导。

四、强化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工作体系建造和责任制

当前正值主汛期,防汛抗灾责任重大,各乡镇、各部门要紧急行动起来,以责任促工作,以工作促落实,以落实促效果。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第6篇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王建平为该书作序时强调,我国地质灾害类型齐全,既有突发的特征,又潜藏易发的隐患。科学分析其成因,掌握观测方法,主动开展预防,做好灾情预报,有效进行现场营救,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现实课题。孙振泽同志是武警黄金部队一名指挥员,在地质战线上工作了几十年,参加过唐山和汶川的抗震救灾,经受过多次地质灾害考验,根据他的长期积累和思考,与地质专家张庆祥博士共同撰写了该书。这对于我们搞好普及教育、战略规划、工作决策、专业研究、灾前预防、临灾避险、现场营救等,具有借鉴意义和指导作用,也为部队履行职责使命提供了专业上的支持。

据作者介绍,近年来,我国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特别是汶川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所造成的危害让人触目惊心。由于工作原因,作者经常与地质灾害打交道,也多次参与并指挥过不同程度的突发性地质灾害的救援。如汶川大地震后,作者先后去都江堰紫坪埔水库警戒区、天回镇塌楼抢险现场、虹口乡、三江乡、土桥基地、固驿民宅区、甘肃文县阳山生产矿区等十二处查看灾情,组织自救避险并赴重灾区指挥抢险救灾,与一线官兵共同研究解决紧急搜救、安全管理、政治工作、跟进保障、恢复生产和灾后重建等实际问题。汶川大地震救援现场,广大党员干部、人民子弟兵视灾情为命令,把灾区当战场,用鲜血和生命支撑起这片天空,用情感和真诚捍卫着这片热土,用事实和成就诠释着一种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灾难过后,人们都在不停地追寻与思索。一方面,人类在灾害面前要正视现实主动作为;另一方面也要不断自我反省忏悔。这些年来频频发生的地质灾害,有自然力不可抗拒的原因,也有人类破坏自然环境所受到的应有惩罚。由于急功近利,掠夺式地乱开矿、乱砍伐,把共同的家园搞得破烂不堪,这些都是引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对环境的破坏就等于作茧自缚,到头来会自食其果,毁掉了千万家的幸福,砸烂了子孙后代的饭碗,这种犯罪行为,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愚昧与贪婪。

因此。灾区是感悟人生的特殊课堂。当看到干部群众含着失亲的泪水冒险救人的场面,当看到一张又一张苍白无力的脸在渴望求生的时候,当看到一具又一具遗体推进燃烧的火炉化作青烟的一瞬间,每个人都会感到生命脆弱和人生短暂。在那失去父母的孩子们面前,在那抱着震亡的独生子一直守望在校园不肯离去的父母面前,在那废墟旁还在奋不顾身寻找夫妻儿女的灾民面前,你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无知和贪欲是灾害的祸根,和谐与平安才是真正的幸福。这个洗礼人生的课堂,给了作者一张永远答不完的考卷,它让作者重新审视自己,以知足的心对待人生,以尽责的心对待灾害。正是因为这样,在灾区的现场勘察、紧急搜救过程中,作者和同志们进行深度分析和思考并逐步认识到,有的灾害目前人类确实是无法预知,有的如果我们对其成因进行深层次探索,预先进行普查观测,建立防灾救灾的应急预警体系,科学开展预防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基于这些想法,根据个人的经验和积累的资料,张振泽与张庆祥共同撰写了《地质灾害观测、预防、营救》一书。书中对地质灾害的分类、成因、普查、观测、评估、预防、救援等进行了阐述,目的是让人们对此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树立一种科学的防灾、避灾、减灾、抗灾观念。

推荐书目:

《地质灾害观测、预防、营救》

作者:孙振泽、张庆祥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第7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地质环境

众所周知,地球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地球上各板块间也存在着相对运动,加之人类为满足生产活动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大自然的改造力度,随之也引发了出各类地质灾害,造成的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应加强地质灾害的控制与预防,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保证防治效果[1]。

1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概述

①地质灾害:受自然界变异和生物活动的影响,我国自然灾害现象频频发生,地质灾害是其中最为频繁出现的其中,其通常是指由于自然地质结构及相应板块的运动,或由于人为地质作用,导致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导致资源,生命和经济损失的一种灾害。灾害发生时,人们往往无法提前感受到任何征兆,且地质灾害强度及受灾规模都相对较大,面对灾害时,人们只能尽最大力量来降低灾害带来的损失,给我国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②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是地球演化的结果,通过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等在能量和物质基础上相互作用,发生能量交替和流动,最终形成相对平衡的地质环境体系。地质环境有两大特点,一是开放性特点,地球表面各个圈层都与地质环境相关,二是周期性特点,从渐变到缓慢,再到突变和灾变,地质环境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呈现一定周期性的变化[2]。一旦当地质环境处于突变阶段,就很有可能引发出地质灾害。

③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两者关系密切相关,不可分割。一方面,地质灾害发育在一定的地质环境中,地形、地貌及地质构造等构成了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另一方面,地质灾害的发生影响了反映地质环境质量优劣的地质环境各要素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给人类社会的发展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因此,在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科学预测时,可从地质环境中分析地质运动的规律,以有效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2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加强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的建设是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实施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工程,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建设,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勘查周边地质界线,查清地质灾害发生的地质环境条件;②预测灾害的危险程度,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确定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③根据地质灾害的等级及破坏程度,制定出相应的等级预案,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做好相关预警应急措施[3]。

(2)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监测预警手段是进行地质灾害防治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主要是通过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有效反映地质灾害的防治成效,进行防灾减灾工作。监测区域内的地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监测预警体系在第一时间利用防灾减灾警示信息提醒工作人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为救援、避险争取宝贵时间。地质灾害具体监测预警流程。

(3)建立健全搬迁治理工程体制:当接收到监测预警体系发出的报警时,根据调查监测结果,分析该区域的灾情,若发现灾害的波及范围较大,危险等级较高的地质灾害隐患时,应采取搬迁避让加强工程治理,确保受灾区域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另外,在治理灾害工程中,应充分考虑灾后重建的土地整理或地质环境合理利用,实现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达到防灾减灾与土地资源再开发的双重目的。

(4)完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由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具有突发性、隐蔽性和破坏性三大特点,因此,为最大程度的降低地质灾害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应利用现有的经济科技条件,建立并整合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方案,其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建立网络信息技术平台以及配全应急设备。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可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第一时间进行准确的应急反应,最大限度的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和威胁,达到最少的财物和人员损伤。

(5)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科学技术支撑研究体系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加强科学研究技术的能力,对地质灾害的典型地质环境、内在机理及成因等进行研究,开发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的模拟和仿真系统,建立应急响应与模拟仿真研究体系。

3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地质环境应用

(1)构建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为确保地质的安全性,应加强对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境安全的研究,建立地质环境综合评价体系。具体来说,该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①工程地质环境的实际质量评价;②地质环境中的工程容量评价;③工程地质环境的功能区分评价;④治理的风险调控评估和地质灾害防范。在对区域地质环境应用的实际评价中,应充分考虑该区域特点,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环境调查,从而有效分析该区域地质环境的具体情况,使得该地质环境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减少灾害的发生,

(2)加强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地质环境安全包括地质结构、地质成分、外部形态和工程性质等。加强对工程地质环境的安全评价,有利于规避工程风险,保障工程建设中的安全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相关部门应树立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环境理念,注重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将人类生产行为与自然改造进行有机结合,促进地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②相关人员在评价环境前需搜集与地质环境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综合数据提炼出对工程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并完善,提高地质环境的开发利用效率;③注重地质环境安全中技术层次,包括建设工程区域地质安全评价、建设工程场址地质安全评价以及建设工程单体地质安全评价。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下,开展防治地质灾害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应密切结合具体的地质环境,从地质环境的规律出发,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探求出最适合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并落实,有利于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孙佳茜,王鹏瑞.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策略和地质环境应用探讨[J].科技展望,2017,27(1):23-24.

[2]刘传正,刘艳辉.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J].吉林大学学报(地),2012,42(5):1469-1476.

预防地质灾害心得体会第8篇

一、全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通过对全县15个乡(镇)302个村和9个国营林场实地勘察,现已初步查明,我县的地质灾害主要以滑坡、崩塌、泥石流为主,几乎每个乡(镇)都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全县各类地质灾害达358处,其中:滑坡320处,崩塌17处,泥石流13处,地面塌陷7处,水库渗漏1处。这些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305省道沿线、南部高山和以煤炭、板石为主的矿山区。地质灾害在县境内从西南向西北逐渐增多,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5—10月的汛期,特别是暴雨极易诱发各类地质灾害的发生。从近几年我县地质灾害发生规模和频率看,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危害程度大,属典型的地质灾害易发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00万元以上,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威胁的农户达3680户、16588人。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乡镇、农林场、村组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加大了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宣传力度。一是坚持宣传普及地灾的避让知识。通过建立群测群防网络、采取重要地灾点聘请监测员、签订监测责任书、给滑坡体上的危房农户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等措施,增强群众防治地质灾害避让意识和能力。二是坚持宣传普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引导干部群众、工程业主自觉降低人为因素对地质的破坏,对应采取措施防治地质灾害发生。三是坚持宣传普及地质灾害的政策法规。多途径多形式宣传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年,县委党校举办的基层干部培训班上,专门增设了地质灾害防治法律知识课程。

(二)建立了地灾防治体系。一是建立县、乡、村三级行政领导负责制的地灾防治领导机构和应急指挥机构。按照地质灾害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职责,分工负责。二是编制切实可行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每年汛期来临之前,按照每年地灾的变化情况,及时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进一步明确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威胁对象范围,重点防范期,防治措施和监测预防责任人。对规模大,威胁人口多的村组院落、集镇、街道和学校,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实地勘察,编制应急预案,并启动监测工作。三是建立地灾巡查机制。县地灾防治领导小组经常深入到地灾点,特别是重要隐患点,及时查看地灾变异监测记录,责任制落实、“明白卡”发放等情况。县政府督办室将此项工作纳入定期督办内容。国土部门内部建立了汛期值班、防灾工作日志和防灾大事备忘录等制度。

(三)扎实做好了地灾农房搬迁避让。近几年,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地灾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出台了《地灾区农户搬迁扶持实施办法》,调剂财政、民政、扶贫、以工代赈等方面的资金150余万元,扶持350户搬离了地灾危险区。

(四)因地制宜开展了地灾工程治理。近几年,我县在省、市国土资源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共计筹措资金230万元,先后对蒋家堰镇白花沟滑坡,桃源乡魏家档危岩体、杨寺庙中心小学危岩体,自来水厂滑坡和向坝乡岔河村鱼洞湾危岩体等五个危及人口较多的地灾点进行工程治理,排除了隐患,确保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不失时机地启动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县委、县政府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不失时机的对建设项目启动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加强地灾评估资质的管理,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对建设项目的危害,按照“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对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落实治理责任。同时,严格要求采矿业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并严格按照省政府298号令的要求,启动了矿山地质环境备用金的收缴工作。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有待提高。从视察了解情况看,有少数部门、乡(镇)、村组对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认识不足,对地质灾害发生规律认识不清,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认识不够,侥幸麻痹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造成防治工作责任落实较差、防治措施不得力、防治工作隐患较多。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需要全面落实。近几年,我县的水电、采矿、公路等建设是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地质环境的直接诱因。仅鄂坪电站就引发了9处滑坡,直接威胁到63户257人的安全。类似情况,在其它电站工程建设也不同程度存在。

(三)地灾区农户搬迁经费严重不足。从省地质环境站对我县地质灾害区划调查情况看,全县目前还有1000多户,近4000人直接受到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威胁,这些农户有的墙体已经开裂和倾斜、有的地基下沉或下滑,处于危房状态。而解决这类问题目前没有专项资金支持。

四、主要建议

(一)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体系。认真落实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根据部门、乡镇、农林场、村组的职能职责,明确责任、细化任务,建立统一领导、责任落实、协调有力、配合有度、运转有序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责任体系。

(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预防预警工作责任体系。实行乡镇、农林场党政一把手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监测工作负总责制度,把监测防治工作任务落实到点,责任落实到人。国土资源部门要切实履行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职能,加强应急调查工作,加大重要地灾隐患巡回检查力度,指导帮助各乡镇、农林场做好应急抢险工作;水务、交通、供电、气象、教育以及水电、矿山业主等单位,要全面落实群测群防责任,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监测预警工作。气象部门要及时报告与全县重要气象信息和灾害信息,做到预警在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