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研的基本思路

科研的基本思路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31 16:33:45

科研的基本思路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1篇

就方法论来讲,每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的研究方法,而任何方法都只能来自于该学科自身的运动规律。同样地,从宏观层面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首先分析其本质特性,再运用方法论从而推断出其研究路径。一般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包括社会性、政治性、科学性、服务性,运用方法论相应推断出其研究路径即社会路径、政治路径、科学路径、伦理路径等,这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应然价值取向。前三种研径路径概念使用经常化,相关理念较为成熟,下文对这三种路径作简要论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所体现出来的社会特征。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价值…。从系统论的角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归属于社会的精神系统,它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系统及其要素起着保障作用。社会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社会路径就是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性的特征从宏观的层面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面向社会,置于整个社会系统中,与经济、政治、文化等现象相联系,传递精神意识,维护社会延续和人的发展,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

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结果,即培养的人才合格与否也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和取得社会的认同。社会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因为其充分地了解和把握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所以能够真正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回归社会,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的部署,不仅体现了社会路径的重要性,也表明了社会路径由最初的简单等同于“社会实践”,走向了制度化、经常化的发展态势。

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指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一定的阶级关系为依托,以一定的阶级理论作为理论指导并总是为着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保证一定的阶级和政党在意识形态中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政治路径,就是着眼于加强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弘扬主旋律,具体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要求坚持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强化意识形态的功能,巩固思想政治教育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则通过政治导向实现此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固有的特殊规律。科学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此处的“科学”不是取其广义之意,因为从广义上讲,社会路径、政治路径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符合历史进步的总趋势,都可称为“科学”的路径,这就造成三种路径概念交叉重叠、边界模糊,亦无辨析之义。此处的“科学”是取其狭义之意,科学路径是指着眼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的自身完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学问学科化的根基。科学路径关注的既包括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又包括学科专业体系建设。李屏南老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最主要的是内容的科学性,体现在理论的彻底性、层次性、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必须得从实际需要出发,如果目标过高、内容太空,将会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效果。上述三种路径,从不同的视角切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对于指导其工作、提高其实效性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路径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长足发展的外在动力,科学路径是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政治路径指导和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方向,三者同等重要,不能片面强调或是忽视某一路径,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走向极端。如果重视社会路径而忽视政治路径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泛社会化,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丧失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如果重视政治路径而轻视社会路径,又会导致泛政治化、夸大阶级性,不仅在理论认识上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隔离、分置,在实践中也会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力、说服力和实效力。同样地,科学路径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巩固其学科地位的基础,但是也不能借口科学路径,而出现中性化、去政治化的倾向。

二、伦理路径存在的必然性分析

社会路径、政治路径、科学路径和伦理路径是同样重要的,之所以要单独讨论伦理路径,是因为前面所提到的“伦理路径”是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表现在研究路径的价值取向的一种“应然”,而“实然”状态是,“伦理路径”作为一种概念没有惯常使用,尽管这种研究路径已经被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加以运用。要提出“伦理路径”概念并对其进行学理辨析,还得解决一个逻辑基础问题,那就是伦理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路径是否有存在的必然性?从研究路径结构的内部原因来看:

第一,不论是政治路径还是科学路径,从其立足点来看,主要是从教育者,归根到底是从统治阶级的视角出发的,在思维方式上是单向的。这种单向的思维模式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单向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制定目标一学校安排课程一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结论一通过考试进行评价;二是把思想政治教育仅仅视为教育者对学生的单向行为。

第二,政治路径、社会路径、科学路径共同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因此在研究路径提出前已经预设、构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应然状态或者说是理想状态,而这种预设难免有窄化路径范围的嫌疑,看似完整的三种路径内容构成实则尚有空白区域未涉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事实,其基本制度性教育能够对市场经济社会的基本制度性需求作出积极的、恰当的回应。这种回应表现在:思想政治教育.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各部门职能的政府性解释和回应。但是“制度化”并不意味“不变化”,尽管现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社会在现阶段及今后一定历史时期内对社会主义制度性教育的需求,但是还有一个事实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高校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已经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如今社会的焦点多集中于经济利益问题上,从而淡化了意识形态,现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为市场经济社会提供体制性教育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供给内容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的情况。

第三,社会路径和政治路径单纯从政治角度和社会需要论模式进行理论探讨,往往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历史本质或者说社会物质基础、社会功能和社会普遍价值导向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的起源、发展、类型以及社会历史作用,而忽视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人价值深入的研究。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利主义倾向,工具理性凸显,而忽略价值理性。无可否认,社会路径、政治路径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化、常态化的研究路径,也是重要的研究路径,但是也得正视这种研究视角的理论曾经表现在功能论、价值论上的功利主义立场,并致使思想政治教育只重视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重视其即时的、显性的泛政治功效,而忽视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对个性发展、完美人性与素质发展的作用,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出追求短期效应的工具理性和工具论的倾向,而忽视其对人长期性的教育、渗透、塑造的价值理性功效。从外部原因看,伦理路径的提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实践促进了人们新型道德观念、规范、品质的形成,人们的道德和行为由封闭向开放、由单一向多元、由依赖顺从向自主转变,个体的独立、自主化取向凸显。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受教育者的“边缘主体”地位现象则与市场经济内蕴的伦理精神是相抵牾的,“市场经济并非仅仅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是一种人的存在方式”4,即马克思所说的人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方式,所以这种独立性相对于原来“人对人的依赖性”,是对人性的极大解放。

在这种情况下,“没有标准的选择”,政治不再是社会的唯一标准。随着文化逐渐脱离政治的束缚,教育也摆脱了这一桎梏,于是个性、主体性等压抑了许久的人性在教育中被重视起来,受教育者的权利与尊严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面对工作对象发生的一系列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随之调整其内容和方法。伦理路径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的存在,是从伦理视角呼唤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的回归,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市场经济内蕴的诸如主体自由、利义统一、个人与社会相统一的集体主义等伦理精神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自身结构完整性、科学性的要求,更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三、伦理路径的现实状况及学理特性

伦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联系的,人们也尝试通过伦理视角,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并且已有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作出突出的贡献。如:王小锡的《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1994),该书中作者尽管没有提出以伦理视角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但是把两者作为一门交叉学科研究,其内容不仅有对思想政治伦理学学科性质及其理论源流的探讨,还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目标、伦理内容、伦理过程、伦理手段以及道德评估进行了论述,在国内属于一种开创性的研究。之后这方面的相关著述甚为少见,直到2003年,吴潜涛的《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对伦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进行了研究,作者论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伦理学的热点问题、新时期高校思想政工作管理、机制创新等问题,对国外伦理思想重点论述了当代日本伦理思想。

在论文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张坚强,对全球化背景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五大伦理困境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重视民主、终极等伦理关怀。尽管已有学者们对这方面研究作出了有益探索,但此类有影响的相关研究数量较少,对其它现有研究进行梳理后发现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只是简单地将伦理学原理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就传统伦理思想或是某一应用伦理学领域结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研究;抑或是将伦理学的“道德元素”植入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道德的内容,于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中加入“道德教育”,或是仅仅强调和探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职业道德伦理等。这些研究囿于对某一局部的研究难免存在着伦理学视野定-f~不够开阔,表现出片面性、局限性。这种研究路径在当今多元文化交织、多种思潮并存和各种利益冲突的形势下,日益显现出其理论的苍白和方法的失当等弊端。对伦理路径的概念、特性进行重新思考、辨析尤显必要。究竟何为“伦理路径”?本文认为,伦理路径就是要从伦理视角透过表层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是否合理的道德追问来揭示其内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关注隐含在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诸多制度和技术层面背后丰富而又复杂的伦理关系和利益需求,对教育活动给予道德评价,使教育获得理想的发展。这里需要先阐释所涉及的“伦理视角”的意义。本文认为,“伦理视角”的“本体论”意蕴,就是要把道德视为一种“实践精神”,亦即“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

一般说来,道德作为规范的“工具性”,陶冶情操的“导向性”,可以说是世人皆知的,这正是道德的价值所在,但这并不能完全、真正地揭示道德的特殊价值,道德与经济、政治、科学、宗教和艺术等意识形态并立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并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们在作用的领域、方式和程度等诸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从“本体论”或方法论而视之,应该还有一个形而上学的追问。对此,马克思曾经做过精辟论述。他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即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道德属社会意识,是一种思想关系,因而它是一种精神,但由于这种精神是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就不同于科学、艺术等其它精神,又具有实践性。所以,道德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这种实践精神,它是通过价值的方式把握世界,亦即把世界分成两部分——善的和恶的、正当的与不正当的、应该的和不应该的。从一定意义说,伦理学就是一门有关善的价值科学。以此为视野,就要求在关系的调节、行为的约束等方面,对“哪些是有价值”的、“哪些是无价值”的、“哪些是负价值”的做出回答,亦即把“价值分析”作为重要的视角或方法。

所以,所谓“伦理视角”的“本体论”认识,就是视道德为一种实践精神,以“价值分析”(亦即求善)的方式来把握世界,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伦理视角的特殊意蕴。伦理路径的理论基础根源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服务性,而“服务性”是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学界已有争论,莫衷一是,有学者认为,服务性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服务功能,不能作为本质属性,若如此,难免有削弱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的嫌疑。有学者则从伦理视角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公共管理的一种方式,服务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起源的历史考察得出的结论,这不是对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颠覆性变革,而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有关理论的完善和补充,这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把服务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并无消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的嫌疑。那种担忧服务性消解政治性的观点实质上是担忧服务性弱化了政治性的“阶级性”维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政治,要体现阶级辩护和保障的功能,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而不是体现在服务本阶级以外的层面。这里必须要肯定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又被称为阶级性,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体现,任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揭示,如果离开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特征,那么这种揭示必然走向误区。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统治阶级政治统治逐渐稳固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已经不再囿于传统的阶级辩护和保障的功能。对一个已经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来说,它在社会运行和政治发展中需要更大程度地关照到本阶级以外的社会成员,注重公共利益保障以及公共职能服务。因此,把服务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与政治性、阶级性是不悖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为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服务,也要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因为只有将本阶级的利益与公共利益保持一致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可能最大程度地获得社会认同。既然服务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成立的,那么伦理路径的提出就不是无本之源了。

再来探讨伦理路径关注的内容。伦理路径主要的是关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同利益的参与主体在接触和碰撞中产生的各种各样复杂的伦理关系。伦理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它是在一定经济关系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形成的,利益是伦理关系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关系也不例外,各个参与者本身就是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伦理关系就是这些不同利益主体形成的可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进行善恶评价和调节的一种特殊社会关系。钱焕琦老师曾依据伦理关系表现形式的复杂性把学校教育中的伦理关系分为三种表现形式即:以人际形式出现的伦理关系、以制度形式出现的伦理关系和以精神形态出现的伦理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伦理关系从表现形式上也可以概括为上述三种关系,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这三种伦理关系所要表达的具体内容又是不尽相同并有所区别的。以人际形式出现的伦理关系为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关系与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伦理关系都是关系众多、关系重要,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伦理关系又有其特殊性。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2篇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被赋予了新时期的特色,更能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纲领性指导。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指的就是,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首先需要确立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而这总是与特定的语境联系在一起的。所以说,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含义来说,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情况来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去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内涵。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领域

(一)文献研究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通过查阅图书馆和学院资料室的相关书籍资料,同时在知网,万方等知名网站上下载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而对收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整理系统归纳国内外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问题研究的现状,分析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归纳现存的的主要研究成果,在研究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献中,摒弃作者的不足之处并且吸取其中有价值的经验。

(二)体系研究

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内涵和建设思路来说,首先从思维上来说,主要指的是通过一系列的运动发展来形成的一个科学的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就是基本原理中深深蕴涵着的立场和方法,换个角度看,基本原理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这样一来,就可以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科构建。

(三)现实研究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在我国学界由来已久,无数哲学家、思想家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家穷其一生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而在新时期的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在朝多元化、创新化发展,我国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不断拓宽以及加深,积极拓探索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向以及中国化实践,使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角更加多样,研究成果与日俱增。因此在社会主义不断推进的当今社会,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不是没有实质意义的,而是适应中国国情的需要。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这些偏差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问题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经验结论而非理论结论,另一个问题是将马克思主义文化传播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进程的主要参考依据,也就是说中国应该全盘吸收马克思主义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的建设思路

(一)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原则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进行构建的时候,必须要坚持科学性和阶级性相统一的原则,长期以来,我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一直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当做是实践总结的经验而非指导理论,采取以点带全以及中国化研究视角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仅仅是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践成功的具体案例当做是某种经验方法的总结,仅仅是从实践层次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抽象概念和个别原理进行论述,而没有上升到理论的角度上开展相应的研究。尽管经验方法论可以解决中国当前的一些问题,但是不能够从整体方向上引领中国向前发展,也不能够就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论解释,也不能够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中的作用。

(二)分科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原则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要形式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尤其是在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思潮蜂拥而至,形形色色的社会问题和矛盾也逐渐产生,日益显露。人们的价值取向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而变得多元化,这种现象波及到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校园,影响着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确立。所以必须要坚持分科性和整体性相统一的原则。

(三)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则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3篇

促进机制改革中的管理创新必须建立在农业信息机构可持续发展的改革研究基础之上,因而,必须服从于改革发展的大局,服从于农业经济的跨越发展战略和农业信息可持续发展战略,服从于探索管理创新加快改革发展的整体研究。因此,在管理创新研究和实践中,需要明确其宗旨、原则、思路、方法,需要建立改革与管理创新互动发展的促进机制,这是依靠管理创新推动跨世纪情报改革事业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

1.1管理创新的宗旨

创新是为了改革,服从于改革的创新宗旨,确定了创新与改革之间的互动关系。创新宗旨可以概括为“5个始终。”即:管理创新始终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大局,始终针对和围绕改革中的难点、关键和主要问题,始终着眼于农业信息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的原则,始终学习与时俱进的品质和精髓,为情报改革的稳定发展服务,为新时期农业信息工作可持续发展服务。

1.2管理创新原则

制定了“三不以三不靠”的管理创新原则。为了协调改革与稳定的矛盾,解决现实与未来利益的冲突问题,在研究基础上建立的“三不以三不靠”的管理创新原则就是:不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不以影响传统的优势利益为代价,不以信誉损失为代价。靠优质服务,不靠坑蒙拐骗;靠资源可持续利用,不靠资源掠夺性开发;靠机制主动抓市场,不靠老本被动等机会。

1.3管理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为了改革的长远利益,为了兼顾改革与稳定,我所的管理创新在以上原则指导下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第一,高度重视战略创新、观念创新,慎重策略创新、道路创新,不断探索完善方法创新。第二,依据宏观管理创新,依靠机制创新,健全创新制度,促进理论创新,倡导科技创新和资源管理创新。

1.4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管理

创新的促进机制体现了“5个结合”。即:领导与群众结合;转变观念与完善机制结合;管理创新与稳定发展结合;建设与强化管理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以上“四个创新经验”和“七个方面的管理创新”共同形成了我所依靠管理创新改革发展的基本特色和主要亮点。

2、加快信息工作改革发展的管理创新实践与创新系统

2.1改革稳定发展的战略

创新战略创新是最具穿透力的管理创新,不仅对其他管理创新具有指导意义和统揽地位,而且对改革的长远性、全局性、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我所的改革战略创新包括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技术路线、改革方针等一系列战略性定位。我所根据WTO的国际竞争规则的新要求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需要,结合河南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和“十五”农业发展规划的发展要求,制定了新时期农业信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改革思路和技术路线。其改革的技术路线是:“先行一步”,主动改革,以思想观念和内部管理创新为改革出发点,采取“苦练内功”式的“制内适外”的改革路线,采用“小步快跑”的渐进式改革方法,走改革稳定发展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物质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改革与建设“两面抓、抓重点”的改革工作方针,以“开放”和“改革”统揽全局,以开创性“建设”现代化农业信息工作的基本框架为根本和重点,以提高信息服务社会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管理创新为突破口,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改革稳定发展的最佳结合点,不断研究谱写新世纪农业信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创新新篇章。在改革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研究与创新相结合。为此,通过对我国情报事业改革发展战略的调查研究和学术研讨,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座谈、研讨和学术交流,不仅形成了指导改革的基本思路,还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思想和学术观点,先后发表了一系列兼具学术交流价值和改革参考价值的多篇优秀论文[1~6],形成了我所改革发展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1~6]。如:《跨世纪我国农业信息机构改革与发展研究》;《科技情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地方情报改革:回顾展望与思考》;《农业信息服务集约发展的策略研究》;《农业情报用户需求变化特征与对策》;《现代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研究》等,都对我所跨世纪改革发展的战略创新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作用。

2.2大规模多层次的观念创新

思想是改革工作的总开关,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改革的基础。管理创新作为统揽改革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对于观念创新的依赖性更强。转变观念是探索农业信息工作可持续改革发展道路的基础,也是转变管理思想、工作思路和领导方式的基础,是新时期转变农业信息工作方法、技术手段和工作作风的基础。包括转变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管理思想、发展思路、领导观念和领导方式等多个方面。为了促进观念创新,我所先后制定了7个不同层次的“学习日制度”、“中心组学习制度”和激励竞争的学术调研活动,提高了职工参与改革和创新的积极性,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创新。如:制定落实了领导班子理论学习日制度、所中层干部理论学习日制度,科室职工集体学习制度,全体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小组学习制度、党支部学习制度、支部委员中心组学习制度等。每个制度规定了具体的年学习内容、周期、日期、组织形式、召集人、领导人和监察人,以保证学习制度的落实和效果。为了加强效果,我们还引进学术竞赛和目标管理的理念,结合实际需要组织了两次调研活动和5次(一年一次)不同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把理论学习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结合起来用于考核和激励技术干部。要求副研和申报职称的科技人员必须参加学术活动,其他人员自愿参加。实践证明,这些活动不仅有利于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激情的提高,而且有利于观念转变和理论创新,起到了从根本上推动改革的重要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观念创新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一系列优秀学术论文[1-6]之中,如《科技情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2.3信息先行的改革“策略创新”十四大以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十五大和我国首次农业科技大会以来,“加强科技创新和实现科技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标,我国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任重道远。我所一致认为:

(1)如果改革是一场战役,农业信息工作作为科技部门的情报机构和队伍,应当是“科技体制改革”战役中的“排头兵”、“先遣队”,要为科技体制改革打基础,服好务。农业信息工作的改革要围绕科技产业化企业化改革的需要,提高农业信息服务的功能效果,必须实现服务的“三高两多”(高效率、高质量、高平台和多样化、多层次)。

(2)我所的改革应当采取“有先有后,有主有次”,“边改革边建设”的改革技术路线。提出了“把农业信息工作改革放在首位,把改革时间表提在其他机构的前面”的改革思路,以期为今后大规模、深层次、实质性的科技体制改革作好技术、服务、机制和管理上的各项准备。这是我所近5年来改革事业取得较大进展的根本的思想基础。这种技术路线,在跨世纪5年改革实践中已经对我所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将继续对今后农业体制的整体性改革起到重要引导作用,是科技体制改革策略上的一种创新。

(3)我所特别重视农业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策略研究,结合实际研究了促进其快速发展的策略,如:《农业信息服务集约发展的策略研究》。

2.4“七个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改革方法创新

领导组织与群众广泛参与结合,转变观念与完善机制结合,管理创新与稳定发展结合,重在建设与强化管理结合,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与传统产业开发结合,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合。通过这七个结合,确保了我所改革和稳定的协调发展,探索了一条富有特色和活力的农业信息服务改革发展新路子,初步开创了新世纪加快我省农业信息工作健康发展的新局面。目前,在我国同行业中居于先进行列。在改革方法上的创新成果在参考文献1~6中也有多方面的体现,如《跨世纪我国农业信息机构改革与发展研究》。

2.5建立互动的四项创新机制

以往改革实践证明,单项改革往往由于缺乏相应政策支持(如分配制度、职称制度等)而失去应有效果。所以,在缺乏经验的基础上我所的改革要“先行一步”,就更加需要创新精神、改革勇气和配套的机制,但不能超越现实的政策大背景。因此,改革研究的重要任务是寻找其中的最佳结合点和落脚点。在改革实践中我们建立了相互支持的四项机制。

2.5.1建立了领导班子常抓不懈的领导机制

领导机制与改革战略的创新理论,是我所改革取得的首要基础。五年来改革与发展始终是我所领导班子的主要工作内容。不仅每年有一个重点改革内容,把改革工作制度化,还力求年际间改革工作系统化、连续化,改革工作的研讨经常化、多样化。形成了“改革工作要年年讲、月月讲,遇到重大决策还要讲”的风气和良好环境。并通过组织科室主任、党员、职工等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改革工作势在必行的思想意识,在全所范围内已经深入人心。

2.5.2建立了“争先创优”的激励机制、拉大收入档次的分配机制和鼓励创新的利益机制

先后制定了先进职工、优秀职工、优秀论文、文明科室等一系列奖励政策,并形成制度。规定了先进参评资格和评选程序,还制定了配套的奖罚分明的奖金分配制度,建立了促进改革的利益机制。这些政策和制度分别经过2~5年的落实、补充、完善,基本体现了“效益优先,兼顾公平,奖励创新”的改革思路。不少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广为接受。如取消平均奖制度、超额嘉奖制度,对没有完成任务的科室,主任取消年终评先进资格制度等,已经基本转化成了促进改革的力量。

2.5.3建立了年“重点机制”与长期的“渐进机制”结合的“促进机制”

我所坚持一年围绕1个重点开展一系列配套政策研究。如1999年我所以结构调整为改革工作的重点任务,开展了我所的第一轮机构调整;2000年以运行机制改革为重点,出台了《农业经济信息所关于深化改革的试行意见》,次年又制定了《农业经济信息所关于深化改革的补充规定》;2014年以种子企业化改制为重点,取得显著成效;2002年我所以发展农业工程咨询和精准农业研究基础建设为重点,目前已经取得了河南省科技咨询业协会颁发的丙级资格证书。另外,1999~2000年实现了对基于DOS的网络操作系统升级改造和与国际因特网的链接,解决了远程用户的高费用问题;2014年建成开通了我院“千兆宽带园区(局域)网”,解决了上网速度和效率问题;2002年我院投入40万元修缮改造网络中心和图书馆,精准农业还得到了高达几十万元的条件资助。

2.5.4建立了开放规范的人才资源管理机制

一是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和制度建设,通过破格提拔研究室主任,建立了“事业留人、机制留人、感情留人”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用人机制。促进了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竞争和合作,形成了比工作、比学习、比精神的创业风气,发挥了人力资源的整体功能。例如,2000~2014年我所先后公派两名科技人员出国留学,现已回国,创造了我院出国留学100%返回的好记录;通过匹配经费、协调工作等方式积极支持职工在职学习和短期脱产培训。5年共有11人参加研究生在职学习,1人进入博士流动站。目前获得硕士学位的3人,获得研究生学历结业证书的8人,脱产计算机与英语培训的8人。

2.6结构调整创新

为了搞好农业信息服务结构调整,我所开展了调查研究,为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和理论基础。通过调研从需求变化角度提出了一系列适应性的对策措施,并从机构改革的角度分析其意义和方法。五年来我所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的结构调整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机构调整方面,主要做法是:2010年取消了农业信息调研室;1999年底暂停出版《麦类文摘》;1999年8月设立了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室;2010~2000年充实图书馆和农业大电子阅览室(现在的农业网管中心);把我所两个农业开发部合并成一个开发部,并于2012年注册为独立企业,同时新建了《农业科技参考》编辑部。在研究与服务结构上也进行了适应的调整,现已产生效果。效果体现在图书馆从以图书资源建设为主,已经转变为以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为主;图书馆的工作重点也已经从传统的借阅服务为主转变为以查新服务和网络服务为主;农业经济研究在研究方向内容结构和服务对象等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以宏观研究(以宏观软件研究为主)、中观应用(如遥感技术应用、区域农业信息系统、技术经济的信息技术应用等)和各级各类咨询(企业规划、市场研究、项目咨询、项目技术评估、国内外经济信息研究等)相结合的研究结构;形成了农业经济研究领域扩大化、手段现代化和服务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我所已经进入第二轮调整阶段,主要目标是引导并逐步形成农业经济咨询服务产业。现已得到上级批准,正在筹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咨询评估中心”。

2.7管理模式与服务模式创新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4篇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领导科学 中国梦 群众路线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经验研究”(11BDJ003)阶段成果,黑龙江省委党校2013重点课题“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赵福生,哲学博士,龙江省委党校领导科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长期从事领导科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9-0032-03

中国道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之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模式”、之所以能够吸引许多国家的学习效仿,中国人之所以对中国道路充满自信、关键在于我们创建和发展了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中国道路是催生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之路,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不断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路,也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之路。没有中国道路的实践,没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发展。没有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应用,也就没有中国道路。

一、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创立发展之路

“中国道路”是近年来的热词。我们认为,中国道路特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条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这条道路是历史选择的必然之路,是人民自己选择的民主之路、是符合中国实情的科学之路。

中国特色领导科学是指一般领导科学理论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科学理论。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党研究和遵循领导科学的基本规律,坚持当今世界领导科学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方式方法,从而体现其普适性、通用性、科学性,又根据我国国情赋予领导科学以鲜明的个性特征,从而形成体现出其现实性、针对性、实践性的中国特色领导理论。

首先,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对领导科学的高度自觉。曾专门提出了“领导干部都要学习领导科学”的要求。李瑞环指出“研究领导科学,实现科学领导”。对于领导科学的内容,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代表人物到新任总书记,都有许多重要阐述。比如,在领导的本质问题上,同志提出的“全民全意地为人民服务”。①、邓小平提出的“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②创新性地提出了现代领导的本质。比如,在领导方法上,提出群众路线的方法,他说:“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③“要当先生,就得先当学生,没有一个教师不是先当过学生的。而且就是当了教师之后,也还要向人民群众学习,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④邓小平则把群众认可作为领导成败标准,指出领导“不是自封的,要看群众承认不承认,批准不批准。”⑤等。特别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科学发展能力。而早在担任福建省委书记时就非常重视领导科学,紧紧抓住“社会主义领导的本质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要求领导干部“牢牢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⑥。对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领导工作,指出:“领导干部总揽全局抓大事,不能胡子眉毛一起抓,要想大事、谋大事、抓大事,把领导的主要精力倾注到事关全局性、方向性、关键性的大事上来。”对于领导方法,他强调,“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关于集中民众的智慧”,“ 与群众直接面对面交心、谈心,沟通思想,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同志语重心长,简明扼要,对科学领导的阐释体现了他对领导科学的高度自觉。

其次,中国学术界实现了对领导科学的高度自觉。这种自觉集中体现在领导科学的学科建设上。从组织建设看,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省区市的领导科学研究会、学会,除党校系统设立了领导科学教研部(室)外,高校还设了领导科学研究中心。从内容建设看,领导科学研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体系性的研究包括及领导观、领导系统、领导规律、领导者素质、领导班子、领导思维、领导职能、领导体制、领导手段、领导文化、领导效能等内容;主题性研究经历了领导决策、领导用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力、执行力等专题。从项目建设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组部、、各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都设立了领导科学方面的专题。从载体建设看,中国已经有《领导科学》、《领导文萃》、《领导科学论坛》、《领导之友》、《中国领导科学》等领导科学专门学术杂志,这些平台和载体在推广和发展中国领导科学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从人才培养看,我国已经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领导学方向的博士生、公共管理专业领导科学方向的硕士生、公共管理专业和政治学专业的领导科学方向本科生,各级党校系统还培养了大批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领导人才。

再次,人民群众实现了对领导科学的高度自觉。这种自觉集中体现在对领导活动的魅。从对领袖的称呼看,人们从“万岁”到“小平您好”,再从“什锦饭”、“八宝饭”步入“”时代,这背后是领导观念从“特质论”、“平民领导观”到“权变论”的认识自觉,反映了人们对领导问题认识从自在自发向自由自觉进步发展的过程。

在“走自己的路”的过程中,中国人从领导科学上实现了自我启蒙,形成了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科学、源于人民大众实践的科学、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科学、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民族性的领导科学。

二、中国道路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应用之路

中国道路是在中国特色领导科学指导下的道路,也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不断实践应用之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的说服力、实践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其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中国道路的强大思想武器。

首先,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确保中国道路正确方向。中国道路之所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和兴趣,主要是因为中国用短短的三十余年时间完成了其他国家数百才创造的物质文明。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能够创造如此“中国奇迹”的人一定有其高级意识、有其思想武器。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这种思想武器集中就体现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改革发展的科学,即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作为正确的思想体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能够点燃希望和创建愿景,成功引导全党全国人民,为中国道路确立正确方向,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沿着既定方向走中国道路。

其次,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为中国道路凝聚力量。中国特色领导科学是有效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力量。领导科学化解两类矛盾,一类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即人与世界的矛盾;一类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后者是主要矛盾。作为中国道路的领路者和践行者,“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和人民求福利。”⑦中国共产党由于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由于将自己的利益统归于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从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矛盾转化为人民内部矛盾,为进一步解决二者矛盾提供了前提、也为解决人与世界的矛盾奠定坚实基础。领导思维能增进相互理解和达成共识,加上中国历来就有崇尚入仕为官、担当重任的文化传统,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就更加具有强大的说服力,通过发展和推广这一新的科学,被领导者与领导者之间统一了思想认识,为中国人走中国道路凝心聚力。

再次,中国特色领导科学为中国道路激活能量。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对中国道路激活能量,首先表现在它能够提高领导者的政治思想素质,激发领导者的领导激情,从而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改革开放创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对中国道路的巨大作用,也表现在它能够提高追随者的思想道德素质,激发人民群众的干事热情,追随中国共产党勤劳致富、创业创新创优。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我们的社会里,广大劳动者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自觉地刻苦钻研,提高科学文化水平,从而必将在生产中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里的“广大劳动者”既包括被领导者,也包括领导者,这里的“科学文化”当然包括领导科学,加强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的潜力,促使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形成继续走好中国道路的强大精神力量。

三、中国道路应是中国特色领导科学创新之路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人类社会结构发生了影响发展道路和领导科学发展的两个重大变化,第一,社会“再一体化”,即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之间重新出现的一体化。这种一体化不是前市场经济时期的强制权威的一体化,而是一种通过新媒体实现的有机的“领域一体化”。第二,社会的“微政治化”,即微观的日常网络生活越来越具有政治色彩和意义。“微博改变世界”,微政治越来越多地影响宏观政治,影响党的执政力和政府公信力。

首先,社会“再一体化”要求创新中国领导科学。在社会“再一体化”迅猛发展的当今世界,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能在复杂利益面前凝心聚力,干事创业。换句话说,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实力强弱不仅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的家底,即过去所积累起来的物质财富的多寡,也不取决于其科学水平的高低,而且取决于其以整合愿景来化解复杂矛盾的领导力水平。因此,愿景整合力关系中国能否继续走好中国道路。

在愿景整合力上,中国共产党人已经自觉自信自强地提出“中国梦”,这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每个人的梦。这既给创新中国领导科学指明方向,也给创新中国领导科学提出要求。一句话,中国领导科学如何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其次,社会“微政治化”要求创新中国领导科学。在社会“微政治化”影响日益扩大,微观政治与宏观政治交汇交锋交融的背景下,一个政党和组织的实力强弱不仅取决其宏观领导水平,而且取决于其“微领导力”。这里的“微领导力” 不是单纯的领导干部运用新媒体能力,不是单纯的领导者个体能力,不是单纯的日常领导能力,也不是单纯的做群众工作的能力,而是四者的有机合一,是新利益关系下领导者通过新媒体服务群众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微领导力”也是中国道路能否走好,中国梦能否成功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在“微领导力”的研究和实践上,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其重要的突破口。党中央抓住人民参与“微政治”热情高涨的有利契机,创新作风建设方式,将“面对面”、“背靠背”等工作方式赋予时代内涵,变集中运动和自下而上地“灌水”、“拍砖”的“零敲碎打”为上下互动地凝聚中国道路新力量。这就提出许多新的理论问题,比如,新媒体时代群众观问题、网民意见与民意问题、微政治与群众路线问题、微领导与群众路线问题?比如,新媒体时代领导观问题、新媒体时代领导方式问题?比如,如何能让“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不仅落到实处,而且长抓不懈,形成长效机制?等等。换句话说,中国领导科学如何运用新武器来解决新时代的新老问题。

总之,中国道路与中国领导科学“双螺旋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新环境新机遇新挑战,要想走好中国道路,中国领导科学必须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在创新过程中应坚持三个基本原则:第一,中国领导科学必须面向现实问题本身,以问题为脚根,紧盯现实问题,用事实说话,以强烈的实践指向自身创新;第二,中国领导科学必须告别“官学”,告别权术,告别“厚黑”,让领导学研究回到科学本身,以科学为风骨,以服务党和人民而挺直腰杆;第三,以思想为灵魂,以思想超越穿透现象的迷雾,用思想回应时代的呼唤,以思想捕捉历史的回声。我们决不可抛弃这“根”、这“骨”、这“魂”,否则,中国领导科学就没有生命了,中国道路也就很难走好了。

注释:

① :《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4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页。

③ :《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99页。

④ :《选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4页。

⑤ 《邓小平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9页。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5篇

一、中医学的哲学问题

中医学是中国传统中宝贵的文化形式,是中国科学的代表形式之一,是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的进步不但对中华民族的生存、繁衍有过不能以其它文化形式可替代的作用,也由于其坚实的本体论基础而持久的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理路,“儒必通医”就是最好的说明。

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东渐的历程,西方的医学思想和医疗模式也开始输入中国。由于西方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之国人在医疗实践中能够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但是,正是这种实用主义和“全盘西化”的价值承诺形成了对中医学和中国文化的否定思潮。表现在思想形式上,由于自五四以来的“全盘西化”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数典忘祖、思想浅薄、急功近利成为学术思想界的主流之后,中医学也成为被否定的内容之一。为了提供否定中国文化的理性基础,自觉的不自觉的以西方的哲学思想判释中国文化的方法就成为时代的风气,以西方的医学模式判释中医学以比较两者的优劣,成为这个时代中医学研究的重要特点。如果说以西方医学技术上的特点做为可接受的标准还带有实用主义的特点,从而还能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证明理性的必然,那么,以“全盘西化”对中国文化及其对中医学的否定就是对中国文化理性自觉的背叛,而成为厚西薄中的思想方法了。

时至今日,随着对西方科学文化产生的一系列误区的深入认识,中医学在医学实践中的特殊的、基本的疗效被肯定,中医学也日渐受到重视。但是,对中医学的肯定仍然是在经验论的层次上,远没有在哲学理性上实现自为而自在的统一。尤其对于解决这一已经产生了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继续发展的理路问题而言,就更需要哲学的根据和支持。

问题表明,对中医学的正确认识及其发展理路的研究,首先需要中医哲学的研究作为基础。然而,以我们已经熟悉并习以为常运用于思想的西方哲学思维进行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是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的。以西方哲学的模式为坐标系进行中医学的研究,其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正确的方法是,应对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产生中医学的哲学思想进行发掘,进而研究中医学的科学性,以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作出推定。这些是研究中医学发展应解决的基础理论问题,应当成为一切关心中医学发展的学者应投以相当大的精力进行研究的问题。

但是,对于中医学发展方向的困惑而言,面对的问题既是中医哲学带来的也是以哲学对中医学提出的本体论承诺出现的。这表现为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医学学科的科学性及其产生的哲学基础与我们所熟知并运用自如的现代科学和哲学对其进行研究而产生的误区,另一方面则要求中医学本身能证明自身的科学性和哲学基础,即中医学的学科性在本体论哲学的支持下表明其科学形式与哲学方式的统一──中医学是中国哲学形而中论的自在自为的统一。

就中国哲学的基本原理进行研究,其表明的哲学原理与中医学有怎样的相关性以及中医学表现出怎样的规律,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哲学和中医学的关系,表明了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国哲学的基本规律的统一性中展示出的科学上和文化上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由于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生成了中医学的学科形式,从而表明了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的理论特点,那么,中医学就在其内容和形式中展现出的基本规律将代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基本形式。因此,应当说,进行中国哲学研究──真正想探索中国哲学奥秘、并认为中国哲学是不同于西方哲学的、具有独立的哲学形式,就应在《周易》、《道德经》和《内经》及《论语》等儒家和道学经典的研究上下功夫,这是研究中国哲学的基本方法,同样,这也是研究中医哲学的基本方法。

对中医学的哲学思维进行的研究,以发现其基本规律,这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问题,这已成为现代以来中国哲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产生的“全盘西化”、西体西用的理性进路,所以,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和以西方哲学推定中国哲学的研究一样,中医学的哲学研究无不是以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对中医学的思维方式、概念、范畴及科学模式进行西化式的推定。从产生的研究结果而言,由于脱离了自在的中国文化的基础──中国文化对哲学的承诺及其原理的推定,应当认为这些推定的结果根本不是中国哲学或中医哲学的本来面目,而只是西方哲学和西医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异化。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6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基层路线 理论 实践

【中图分类号】D67 【文献标识码】A

2012年11月在党的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志在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期下我们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在2013年4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中,指出,从2013年下半年起,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一年左右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以群众为基础,开展深入民众的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深化“六位一体”的总布局的需求,是增进党的领导和建设,密切联系党和群众、干部和普通民众的关系,进而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等多方面的要求,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坚强保证。本文主要从基层路线的内涵、基层路线理论的实质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基层路线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基层路线理论在现今的发展研究思考、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基层路线理论对策研究等方面进行论述,探究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基层路线理论与实践问题。

基层路线的内涵

基层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用以解决党同群众关系、干部同群众矛盾的准则,同时也是我们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值得千秋后代深入学习的传家宝。基层群众路线要求我们全体党员坚持以“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工作准则。在现今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党中央号召各级党委和组织全面深入推进基层路线理论实践的相关活动,我们就必须先把握好基层路线深刻内涵。其主要表现在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坚持务实的作风、坚持清廉的形象等方面。

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被写入,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其成立九十余年中,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了抗战胜利,人民解放,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同时我们也进行改革开放,在全面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迈出一步一步坚定的步伐。我们依据基本国情,建设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们党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带领民众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的跨越式发展,其根本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坚持这项根本宗旨使我们党受到了民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要坚持走基层路线,落实为民、惠民、靠民的要求,尊重群众意愿,回应群众关切,认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让群众出行、购物更方便,医疗、教育条件更优越,居住环境更优美。同时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在求实效上下功夫,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为民的理念是我们党取胜的法宝,坚持和谐的干群关系是我们保障党的领导的重要措施和方法。在新时期,我们坚持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等发展理念,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务实的作风。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是我党的传统和工作态度。在全国开展土地革命时期,同志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解决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坚持为民的理念,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也正是因为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等都受到了民众的拥护和爱戴。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就曾在中央会议上要求全体党员干部坚持“干事情”的工作作风。在新形势下,也说空谈只能误国,而实干才能兴邦。我们一代代共产党人正是如此始终坚持务实求真的工作作风和态度,克服,真抓实干。

坚持清廉的形象。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这也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一代代共产党人廉洁奉公的形象给群众带来了更多的感动。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西方思想的混入,最近这些年我们少数的党员干部形成了奢靡之风。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基层实际工作难度较大,矛盾和焦点多发于基层之中。基层路线的实践活动也要求我们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我们要以基层路线为契机,开展清廉廉政建设,树立正确的共产党人形象。

基层路线理论的实质与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

在我们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走群众路线,在实际生活中指导人民,带领和组织人民,同时我们也要相信人民的力量和眼光,并做到以服务于群众为根本目的,进而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们开展基层路线就是为更好服务于民众,要做到群众利益不可侵犯,以民众的利益为根本,这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党的十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其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顺应了时展的需求,在我们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我们的科学发展观和基层路线都是为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现代化、实现富裕,维护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科学发展观和基层路线的理论依据是一样的,都着重在“人”,始终以人民为根本,做到人民群众事情无小事、人民冷暖挂心间。我们也要看到科学发展观和基层路线二者基本内容是一致的。坚持以马列主义中国化为我们解决和处理现实问题的根本原则,科学发展观就是我们在复杂社会问题背景下找到的有效办法;基层路线依靠群众,更是我们在面对复杂多样的基层问题时候切实可行的有益举措。科学发展观和基层路线,从根本意义上来说都是在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以群众的利益作为评判标准。

基层路线理论的实质是群众,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是“人”,二者是相统一的。

基层路线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基层路线理论在现今的实施大体上是稳定发展的,但是面对复杂多样的现实问题,我们仍有多样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和探索。我们应注意到基层路线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基层路线理论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有“”情况严重,存在关门主义、主观主义等问题。

“”情况严重。只注重表面工作,而不脚踏实地工作,上级来了大搞表面文章,群众有意见只是表面解决而不深入研究问题原因,贪图虚无缥缈的名头,一切都搞形式,迎来送往、瞒上欺下等的形式主义在目前的机关单位中也不无存在。少数领导干部没有责任心,对待民众要求办的事情置之不理或效率低下。贪图享乐,不肯吃苦,到基层调研也要求豪华接待条件,安于现状,追名逐利,没有创新意识和心态等的享乐主义也很严重。机关等生活办公条件好了,但是在很多方面极度奢华,严重奢侈浪费,部分领导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够,一顿公务餐吃掉普通家庭半年的生活费等的奢靡之风也很盛行。大搞形式、官僚做派、贪图享乐、豪华奢靡等四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在部分领导干部中很盛行,造成严重的脱离人民群众,使得基层路线理论不能得到贯彻实施,影响党和干部的形象。

存在关门主义、主观主义等。在我们国家的现有政策制度中,普通民众的利益表达没有更好地进行制度流程化。社会各阶层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普通民众也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培训,缺少必要的法律知识,所以在民众的利益受到侵犯时,大多数都诉求于相关部门的领导干部。而相关部门推诿责任,让原本非常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难解。民众的合理诉求没有得到保障和诉求,就造成了民众的越级上访、非法上访等多种行为。上述情况的存在也是部分领导干部关门主义盛行的集中体现,关闭了原本为民众开放的大门,把群众隔在门外,自己在屋内享乐。领导干部关闭的不只是有形的门,更是关闭了对民众负责的门。

现有的机关主观主义一方面表现为命令主义,另一方面表现在尾巴主义之上。把不切合实际发展的东西以行政手段强加到民众头上,不听从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命令手段将超出实际的东西强加于民众之上,主观色彩严重,代替相关制度措施进行安排命令。此项的命令主义使得民众承受不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严重影响党员干部和民众的关系。尾巴主义也是偏离党的基层路线理论。领导干部在相关的政策措施方面没有跟上相应步伐,造成脱离了实际情况,而民众相应觉悟已经达到一定高度和深度,领导干部不是社会建设的领导和促进者,而落在了后面,成了民众的尾巴。

关门主义、主观主义是对于民众的不负责任,更是违背科学发展观念的,背离了领导干部应有之义,脱离党的基层路线,值得我们警惕。

基层路线理论在现今的发展研究思考

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实践和研究基层路线理论,我们看到,现今的社会中有比较严重的官本位色彩,部分党员领导以自己的独断专行代替相关部门的调查研究,下属也唯领导是从,败坏党的形象和作风。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盛行、关门主义及主观主义等的存在是有一定的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原因。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可以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注重工作方式、实现基层路线理论的根本目的等多方面进行研究思考。

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在现今社会,我们坚持将人民作为施政和制度安排实践的根本举措,是党将人民放在至上的体现。我们将基层路线理论付诸实践,首先要厘清是为人服务还是人为我服务的辩证问题。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道路,我们也一直在建立服务型的政府,党的性质和宗旨告诉我们人民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基层路线理论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事情的根本,这是我们做好一切事情和工作的前提。科学发展观就是强调人是核心,我们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进行基层路线理论研究和探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才更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民众的诉求。

注重工作方式,实现基层路线理论的根本目的。我们国家是多民族融合的国家,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等不同,同时人与人个性化的发展也不同,要实现社会层面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党员领导就要注意工作方式,对待不同事情、不同的人要在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的基础上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同时我们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人民。我们进行基层路线理论研究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面对复杂多样的民众问题,踏踏实实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以民众作为发展的根本,构建相应的制度措施,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基层路线理论对策研究

一切以群众为核心,依靠并发展广大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我们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群众就是我们的根本。维护和保障民众的切身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宗旨。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我们在发展中遇到的发展问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从此意义来说,以人为本是党的基层路线的集中体现。我们坚持和发展走基层路线,依赖于民众,所有的发展和成就都是为了更深层次地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此也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在更好实施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基层路线理论,我们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我们要将工作的出发以及落脚点都放在人民的切身利益上。人是一切之本,我们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突破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国家富强文明的根本。同时,我们要看到,科学发展观也是坚持“人”至上的。

在现今社会中,社会财富创造者是广大工厂工人、农耕劳作农民和知识文化分子等,其有社会分工在内的所有劳动者。一个国家或者社会有竞争力就在于所有社会分工劳动者。科学发展观内在核心中的人本理念,是所有工作的根本落脚点,是人们实现自己理想信念和社会价值的根本体现。我们始终要以广大群众的事情作为我们的首要事情,尊重和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和劳动创造力。

坚持以群众切身需求为起点,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不断缓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问题,把所有群众的切身需求放在第一位;要在保障最广大人民的需求基础上,缓解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和矛盾,社会的发展有时候不可能兼顾所有方的利益,必然会触动利益的蛋糕,我们要敢于深入改革的深水区,突破利益的藩篱,同时兼顾和统筹地区和相关部门的和谐发展,建设稳定和谐社会,实现共产主义的共同富裕。社会分工不同,城乡资源不均等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城乡发展不相协调的情况仍然存在,我们要兼顾社会的最基本公平,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使人民群众的权利和义务都能够得到保障和维护。我们要坚持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维护社会发展稳定和谐的根本举措,我们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等,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

我们要将科学发展观实践化,理解广大民众,知晓他们的期盼和心愿,听取民众的声音,以民众现实需求当成我们贯彻实施科学发展的着力点。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调研,采集最基本数据,关心和维护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之所向。关心人民,同时我们也要看人民的“脸色”做事情,为民解忧解愁。我们注意到民众若有意见的,就是我们需要加倍努力解决的方面,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

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建党之日起,我们就看到了民众的力量,正是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我们才取得了现今的成就。面对复杂多样的基层现状,我们要切实为民办实事解难题,以人为本,保护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还应做到,建立系统有效的法律法规,解决现实矛盾问题;让民众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到决策中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公正正义;通过新媒体融合等多种方式,创新政策宣传和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构建基层工作的新格局。我们要深入学习党的十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组织好最广大人民,尊重并依靠最广大人民,实事求是,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使民众诉求得到申诉、利益得到保障,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7篇

1.1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符合转化医学理念

转化医学概念是新的理念,但其涉及内容并不是新的。转化医学研究旨在消除基础研究与临床研究之间的“死亡谷”。两千年前,我国汉代名医华佗从植物麻黄中提炼出麻沸散并用于临床治疗;现代青蒿素治疗疟疾和砒霜治疗白血病便符合转化医学的理念。以上案例体现了中医药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化医学思路,为开展中医药转化医学提供了可能性。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疗观念不断更新。目前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疾病转变为关注健康,这与中医药强调“上工治未病”,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标准化治疗转变为个体化诊疗,这与中医药强调辨证论治,三因制宜相符合;转化医学提倡从治疗局部转变为重视人体整体情况,这与中医药强调天人相应,五脏相关相符合。中医药以上的特点与转化医学理念不谋而合,为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前提。

1.2中医药与现代技术相结合是转化医学研究的必要条件

转化医学强调基础与临床结合、实现基础到临床的快速转化与中医药的发展殊途同归。中医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对临床经验进行相关机理的探索,寻找其内在的本质规律,最终指导临床实践并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所形成的验方和诊治技术,通过在实验室进行优化、完善,并进一步开发,形成新药和新的诊疗设备,应用于临床,不仅使更多的患者受益,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现代科技发展为中医药传承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21世纪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信息科学、电子科学、材料科学、复杂科学和系统科学为前沿的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间相互交叉、渗透、融合,新兴学科不断产生,不断增长的知识、大量的数据库、分析工具和技术,为证实和阐明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可能,也为中医药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可能。

1.3中医药自身特点决定转化医学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

现代医学基于转化医学开展研究一般按照“基础研究-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临床应用-社区应用-医疗政策”的转化思路和模式。鉴于中医药自身的特点,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研究的思路与模式必然有别于现代医学。与现代医学比较,中医的根源就来自于临床实践,往往在临床经验和古今医籍中寻求解决临床问题的途径,具有注重整体观、重视健康和治未病以及辨证论治的特点。因此中医药发展转化医学,不能照搬现代医学的思路和模式,必须探索符合中医药自身特色的转化思路和模式。此外,中医药转化医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趋势等尚不清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生物信息学等支撑的预测、诊断、治疗等领域是西医开展转化医学的重点领域。根据自身的特点,中医学转化医学在临床疗效、健康评估与预防保健、慢病管理、中药新药研发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潜力和优势,需要进一步研究提出发展战略。转化医学的关键环节和过程缺乏共性技术和方法支撑。在国内外大力倡导转化医学的情况下,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相对隔离并未真正消除,两者与预防医学之间未建立有效的良性循环。巨大的科研投入与对人群健康贡献存在反差。这与基础研究学者、临床人员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转化效率低,转化过程缺乏规范化和标准化有关。转化医学的理念对医学研究人员的影响在逐步加深,但未能在整个转化过程和环节形成关键的共性技术和方法。

2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与模式探讨

2.1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思路

结合西医转化医学“BtoB”,“CtoC”,“EtoE”和“MtoM”等经典的转化医学思维,发挥中医药特色,把握中医学和转化医学结合的契合点,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根据中医药来源于临床,注重名医经验和医籍经典的特点,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转化链。

2.1.1中医药“临床-基础”转化思路

以临床专科群为转化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从临床专科中凝练科学需求,借助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生物信息学研究、系统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阐明理法方药机理,将基础研究成果在临床专科中转化应用,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如图1所示。

2.1.2中医药“临床干预-预防保健”转化思路

将中医药治疗干预环节提前至疾病与健康之间的阶段,通过对健康人群进行健康评估管理和治未病干预,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进行慢性管理,在社区与基层推广相对成熟的诊疗技术和方案,实施临床干预和预防健康相互转化的研究思路,实现“重点下沉,关口前移”的卫生保健目标。

2.1.3中医药“经验医学-证据医学”转化思路

在对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归纳的基础上,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方法,通过临床科研方法学设计,形成科学合理的临床研究方案,客观评价名中医临床经验的实际疗效,提升研究证据级别,并借助研究,进一步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如图3所示。

2.1.4中医药“科学研究-产业化”转化思路

紧密结合临床需求和市场需求,将临床研究成果、名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成果向市场转化,结合市场需求研发中药新药,打造符合国际规范的GCP平台。同时,在开展自身医学检验中心和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基础上,积极与市场接轨,促进产业化发展。如图4所示。

2.2中医药特色的转化医学研究模式

在建立上述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思路(转化链)的基础上,探索有机连接各条转化链的高效途径,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入口,以提高临床疗效、促进预防保健、社区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为出口的多维立体的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寻求让临床问题找到转化路径最短、最科学的转化方式,实现成果的快速转化。建立一个如图5所示的转化医学模式。

3对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启示

3.1探索中医药转化医学模式,促进基地重点病种研究的成果产出

以提高重点病种防病治病能力为核心,建立沟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科研方法学研究、新药研发和预防保健等多个领域的转化链条和网络。从临床一线提炼关键科学问题,以多学科交叉融合探索有效解决办法,促进名中医经验挖掘、理法方药机理探索、临床评价和治未病等研究成果向临床实践转化应用, 提高基地多个平台研究的优势资源和研究成果对提高临床疗效的贡献度。

3.2坚持转化医学理念,进一步整合利用基地多个平台的科研资源

开展转化医学研究,必然需要多学科现代技术的共同参与。基地科研平台和能力建设为实施中医药转化医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和硬件条件。在转化医学理念指导下,进一步优化创新管理机制,推动各个平台高效协作共同攻关,为重点病种研究提供强大支撑和动力。

科研的基本思路第8篇

 

发展广告学是社会科学的新兴领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随着研究框架和研究技术的革新而不断完善,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方法体系。从思维方式上,可以分为归纳法与演绎法;从价值取向上,可以分为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从研究维度上,可以分为历史研究、比较研究和田野研究。随着自然科学研究方法不断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渗透,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朝着复杂性、多样化和复合型等方向演进。发展广告学作为社会科学的新兴领域,如果想在研究技术革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首先要明确研究方法创新的可能性与可行性,这也就是创新的方向问题和坐标问题。

 

空间维度:由西方学术中心主义到全球学术体系

 

以工业化为典型特征的现代化发軔于以欧美为中心的西方世界,这也使得具有较高生产效率的“西方模式”在全球化浪潮中取得合法性,因此,在西方二分法的思维模式下,全球就被分为“西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对立阵营。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发展中国家在民族独立运动的推动下,经济发展问题变得尤为迫切。

 

围绕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学术界提出了“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等发展理论。“现代化理论”主要从发展中国家的内部产业结构等内部因素,认为“西方模式”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模板和唯一路径选择。“依附理论”则主要是从全球产业分工等外部因素,认为发展中国家落后的原因根源于经济全球化中的不合理分工。“世界体系理论”突破了中心与边陲的二分法,认为应该从全球一体化来研究发展问题,但是对“西方模式”并没有提出质疑。这些理论的理论视角是建立在对“西方模式”合法性前提上的,把“西方模式”发展的特殊性等同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性,而忽略了发展中国家发展环境的特殊性。

 

西方学术话语体系是宣扬“西方模式”话语霸权和文化殖民的工具,它依附于西方国家的现代性而产生,同时也为“西方模式”全球化推广披上合法性“外衣”。因此,所谓学术研究的全球化和国际化,本质上是西方学术话语体系的普世化过程。在这套学术话语体系中,西方学术理论成为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唯一标准,似乎这套理论已经完备,发展中国家学者只能用本国经验进行对比性和验证性研究,这最终使发展中国家学术界严重脱离本国实际,“言必称西方”,全靣西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靣对“西方模式”的理论压力下,中国学术界遵循了“西学东渐”的演变路径,大量引进、消化和吸收西方现代化理论。但是中国国情有自身的独特性:一是文化传统的特殊性,二是国家体量的超大规模性,三是中国市场的共时性。这些特殊性是“西方模式”从未靣临过的重大实践问题,中国学术研究不能仅仅满足于借鉴经验,更重要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学术创新,构建本地化的学术理论体系。

 

广告产业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但是广告学学科化是中国特有的学术现象,特别是发展广告学理论的提出反映了中国学者围绕中国实践的自觉性思考。发展广告学围绕中国广告产业在制度性因素、市场性因素、资本性因素和公众性因素方靣的特殊性,关切广告产业发展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性。发展广告学是中国学者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的成果,也是中国学术话语体系走向独立的必由之路。

 

时间维度:研究方法创新的阶段性

 

中国现代广告产业是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服务业,其发展过程经历了模仿、积累和创新三个发展阶段,因此,中国广告学研究也相应地经历了实践模仿阶段、学习积累阶段、反思批判阶段和自主创新阶段等四个阶段。在发展阶段的演替过程中,都意味着研究范式的转换,这场转换既是理论体系的革新,也是研究方法的再造,因此,研究方法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适应广告产业和广告研究的发展要求。

 

广告研究的第一条路径是从“跟随性研究”到“引领性研究”。产业发展与学术研究是一种“连动”关系,产业发展是学术研究的基石,而学术研究则可相应地分为跟随性研究和引领性研究。在改革开放前三十年中,广告产业发展的社会想象力空前释放,广告人和广告公司在“摸着石头过河”中爆发出极强的创造力,他们的产业实践引领着广告学术研究的潮流,广告学术研究表现为“跟随性研究”,遵循产业命题,不断进行理论回应。在“跟随性研究”阶段,广告学术研究采用“西学东渐”的模式来回应广告产业对理论的需求,却鲜有自主理论创新。随着对中国广告产业的特殊性了解的不断加深,中国广告研究开始着眼于中国实际,进行自主学术创新,这种研究不再是一种盲从,而是从现象到理论的正常学术响应,这些成果也因此引领了广告产业的发展。

 

广告产业研究的第二条路径是从实务性研究到学术性研究。中国广告研究是从事务性研究开始的,广告学者最早聚焦于市场调研、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媒介策略、效果研究和公共关系等具体的广告活动,试图从这些活动中寻求广告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对规律的探寻中,广告学界研究视野和研究领域由分散化走向整体化,转为对广告产业中的广告主、广告公司、消费者、媒体和政府的相互关系进行中观研究,试图通过产业经济学来阐释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行业性特征。但是这种研究却忽略了广告行业的依附性特征,研究成果越来越脱离广告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反思的基础上,中国广告研究采用历史分析、文化分析和比较分析等宏观分析方法,探寻广告行业的本质属性,这才奠定了广告学术性研究的基石。广告产业研究的第二条路径本质上也是从微观研究到中观研究,再到宏观研究的研究过程。

 

广告产业研究的第三条路径是从解释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到探索性研究。由于广告学界早期采用“拿来主义”的方式回应广告产业发展的理论要求,在研究取向上多采用解释性研究和描述性研究,把西方广告学理论视为先验性存在。但随着中国广告产业自主创新范围不断扩大,产生于西方市场的广告理论对中国问题的解释力不断下降,中国学者开始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回归广告学术研究的正常路径,从现象到理论,理论建构成为广告产业的内生性要求,而发展广告学就是这种内生性的产物。

 

这三条路径选择反映了中国广告研究的思想路线演变历程,而其主线就是由数理传统到哲学传统的回归。西方学术传统从源头上是分为数理传统和哲学传统的,数理传统追求数理逻辑的严谨性,而哲学传统则追求思辨逻辑的严密性。但是随着科学主义的盛行和哲学传统的职业化,以数学为基础的实证主义占据统治地位。实证主义在跟随性研究、实务性研究、微观和中观研究、解释性和描述性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哲学思辨的全靣否定。在技术革命的关键时刻,引领性研究、学术性研究、宏观研究、探索探究更需要在哲学思辨的基础上进行学科建构。

 

技术维度:大数据时代的复杂性研究

 

定量研究源自自然科学研究,它是建立在概念化、操作化和测量化基础上的研究方式,定量研究的质量取决于数据质量和研究工具的科学化程度。社会科学在把定量研究引入以后,为了适应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往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降维处理:一方靣把研究对象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进行同质化和孤立化处理;另一方靣则是把研究对象从复杂的历史变迁中剥离出来,进行静态化处理。这种研究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些“削足适履”的特点,这使得定量研究沦为科学主义和操作主义的工具。因此,定量研究一直难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产生重大研究成果。

 

近年来,随着复杂性科学在物理学等领域的应用,复杂性科学也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坐标,在经济学等科学化程度最高的社会科学领域,不少学者提出应该对传统的数学工具进行系统化反思。把复杂性科学应用于社会研究领域有两个关键:一是研究工具;二是研究数据。在互联网没有产生之前,社会科学虽然采用了计算机作为研究工具,但是在研究数据方靣存在着重大缺陷:虽然在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实验室已经有了一些数据获取设备,但是大部分社会科学研究数据的获取方式却是以人工处理为主,这就限制了数据范围的扩大和数据质量的提升。

 

在互联网产生以后,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社会全靣数字化和虚拟化,不仅政府、企业和个人等社会主体全靣数据化,而且各种社会关系也已经全靣数据化。因此,这就解决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数据来源问题,并且这些数据具有全样本性、动态性等特征。大数据技术对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数据方靣,而且还体现在研究工具方靣。大数据技术,将推动研究工具走向智能化,人的作用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靣:一是提出研究问题,用思想去打造各种研究模板;二是校正研究模板,不断提升研究工具的科学化水平。

 

大数据研究工具的出现,为广告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可以利用的数据类型更加丰富,既包含消费者的需求、行为和情景数据,又包含生产者全产业链管理数据,这些数据推动了企业管理走向科学化和智能化。同时,这些数据也为广告学者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数据支持。但是由于这些数据的商业价值越来越高,如何在企业公共平台和私有平台获得数据,成为研究的首要问题,不然所谓的大数据研究只能是一句空话。另外,大数据研究是一个系统工程,已经并非一个或几个学者所能驾驭的,涵盖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模型建立、模型验证等多个环节,这远远超出了传统学科细分的范畴。发展广告学产生于大数据技术背景下,但是目前正处于思想研究和历史研究阶段,主要是要以质性研究方法为主。随着理论框架的确立和各种具体理论模型的提出,利用大数据进行定量研究,将会推动其研究走向科学化。虽然经济学等领域提出要向复杂性科学转变,但是由于数据匮乏,尚处于设想阶段。而发展广告学所需要研究的消费者等领域已经率先数据化,这使发展广告学有可能最先利用大数据技术和复杂性科学作出研究成果,这是广告学提升话语权的难得机遇。

 

学科维度:由高度专业化到社会科学一体化

 

社会科学依据各学科在特定时期的社会解释能力的差异,各个学科的学科地位并非均等化,甚至形成了所谓的核心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二分法。广告学是在经济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新兴学科,但是受“学术利益”争夺的影响,广告学在学科地位上长期被边缘化。随着广告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不断提升和互联网技术的革命性影响,广告学也随着传播科学地位的提升逐渐走社会科学的学科中心,学科地位在不断提升。近年来,学者已经开始对这种核心学科和边缘学科的二分法提出了质疑。

 

社会科学是科学主义盛行的结果,在专业化和职业化基础上,社会科学依据社会“问题单”走向学科细分化,呈现出高度专业化的特征。这种科学主义和专业主义的发展路径,把人类社会及人类行为进行了纵向解剖,各个学科圏定自身的研究范围,这种研究模式的直接后果就是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背离。这是因为专业分化消解了人类行为的整体性,仅仅从“消费者”、“经济人”、“公民”、“受众”等多元角度难以理解人类行为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极大地降低了社会科学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力。

 

发展广告学是理论与实践融合的产物,从学缘基础上来看,发展广告学来源于政治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发展传播学等学科的交融,是一门特征鲜明的交叉性学科,其研究范畴涵盖了技术、艺术、市场和政策等相关研究领域。从实践基础上看,发展广告学是中国学者使用田野调查等方法对中国广告产业集体构思,他们不断与业界进行靣对靣对话,把学者的思维张力和业界的产业活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发展广告学的理论建构和方法创新从初始就应该围绕人类社会本身的变化,从整体性上来建构发展广告学的理论体系,在研究方法上更加突出跨学科研究和田野研究的重要性。

 

结语:数字丝绸之路的先行者

 

在2012年11月举办的北京论坛上,唐.舒尔茨教授用“数字丝绸之路”一次作为研究标题,深刻关切中国思维模式下的中国企业发展模式的特殊性问题。近百年以来,经济落后所引发的学术自卑,时时阻碍着中国学者创新的步伐。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经济总量的迅猛增长,华为等中国企业独特性创造,也对中国全盘西化的学术信仰提出质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使用“中国话语”、“中国立场”、“中国气派”等话语来探索“中国特色”的本质内涵,这不是狭隘民族主义的复兴,而是在全球化浪潮中的独立思考。研究范式大转换的年代,也是思想者和学者共舞的年代,思想者以哲思引领社会理论创新,而学者则以行动实践思想者的探索。对旧研究范式来说,这是一个最坏的年代,对新研究范式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