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银行经济形势

银行经济形势赏析八篇

时间:2023-10-12 09:33:23

银行经济形势

银行经济形势第1篇

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这两种模式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人们选择哪一种经营模式,很大程度上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当时的经济金融环境紧密相关。实际上,我国的银行业在经营体制也经历了从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再到综合化经营试点的历史演变。其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从改革开放到1993年以前的混业经营阶段。当时的大型商业银行都组建了一大批信托投资公司,大量向证券、保险、房地产,甚至其他行业进行投资。但由于当时缺乏战略规划、相应的风险控制手段,混业经营模式在事实上严重干扰了经济秩序,加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最终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二是1993~2005年的分业经营确立阶段,对于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抑制通胀、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2006年以后的综合化经营试点阶段,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发展的大趋势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方向产生了很大影响,国家逐步实施了一系列适应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新形势的重大举措。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迈向一个全新的时期——创新性、高附加值产业在稳步发展,国家经济与企业客户在不断走向国际,社会金融服务需求日益丰富。这些均对中国金融机构的“综合金融”化提出了现实需求。

从宏观层面来看,综合化经营是国内外经济发展与转型对完善金融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当前,我国进入了由依靠总量规模扩张转向以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提升附加值为特征的新增长模式。然而,我国金融体系仍以银行为主导,由于银行的资金多源于存款,其主要提供低风险偏好、固定收益的间接融资,这种传统信贷模式难以满足较高风险的创新产业的融资需求,而提供直接融资的各类市场主体又缺乏足够强大的资源支持和服务能力。在此背景下,银行业进行综合化转型、与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开展互补性协作,便成为选择之一。

从微观层面来看,客户需求层次的提升要求商业银行提供综合化金融服务。如果继续固守传统的存贷款服务,它们很难留住需求层次不断提升的高端客户。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整体与个体的资产质量、经营能力、管理水平都有了明显改观,但中国银行业高度依赖利差收入的盈利模式尚未得到根本改变,“信贷扩张—资本补充—信贷扩张”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业务转型的压力很大。依托庞大的客户基础,积极探索综合化经营,开辟低资本消耗的盈利增长点,不断优化收入结构,成为各家大银行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选择。

虽然经济的崛起和客户的成长,为银行业开展综合化经营带来了难得机遇,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推进综合化经营仍受到诸多制约。

从外部来看,我国金融发展阶段在总体上难以支持大规模综合化经营。现阶段实体经济高端金融需求有限,难以为各家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提供足够的市场容量。其次,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金融生态环境也不健全。最后,相关法律法规跟不上综合化经营的发展步伐,无法有效保证金融监管合理、规范的实施,存款保险制度及消费者保护机制也未建立。

从内部来看,商业银行开展综合经营也会受到自身能力的掣肘。一是战略协同能力不强,缺乏足够的客户识别和交叉营销能力,难以在附属公司之间实现客户资源的细分和共享,无法发挥综合化经营的潜在优势。第二,跨领域经营管理能力欠缺,可能导致银行经营管理能力与业务发展的脱节,难以有效地处理业务融合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此外,风险管控能力也不够,混业经营可能放大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关联交易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而在人才方面,跨领域经营人才储备不足,严重欠缺跨市场、跨业务的高素质专家队伍。

尽管发达国家在长期复杂的金融市场变革中,已经积累起丰富的监管、管控、协同经验,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它们仍面临着纠错、修复的巨大困难和高昂代价。与之相比,我国各方面发展尚存差距,更需要审慎地规划综合化发展的路径。

所以,在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消散之际,中国的监管者与从业者应认真汲取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教训,客观评价自身的能力和不足,在严格且有效的监管下审慎推进综合化经营,确保中国金融业的长远、平稳、健康的发展。

银行经济形势第2篇

一、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特征及表现形式

(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http://弹压力增大随着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降低,截至2009年3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了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04%,比年初下降了0.38个百分点。然而,这样的成绩却是在不良贷款大规模剥离处置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良贷款反弹1%,且不良贷款计提拨备平均比例为50%,银行业净利润约25%将被侵蚀。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我国经济增长趋缓,部分企业出现订单减少、存货增多、资金周转困难等一系列经营问题,企业融资需求减退,银行业贷款增速放缓,不良贷款率反弹压力将增大,银行的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

(二)新增贷款的风险日益增大信贷资产质量是对经济运行情况的反应。在经济上升期,信贷资产质量通常表现较好,这不仅是因为贷款规模扩张带来的稀释效应,更因为企业效益良好所产生的较好还款能力。相反,在经济下行时期,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通常表现欠佳,不仅呆账坏账会增加,而且,贷款的逾期情况会比较严重。在全球经济复苏步履维艰的背景下,国内企业效益持续下降,出口不断下滑,而国内需求又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增长,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宏观经济恢复的压力依然较大,银行资产质量问题也会由此进一步凸显出来。

(三)经济政策调整可能导致银行的信贷风险会向某些高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行业倾斜其中,房地产客户的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的主要领域之一。据估算,现在55万亿元的银行信贷中,60%至70%的贷款都是与房地产有关。房价上涨时,这些贷款风险自然隐蔽起来,但是一旦房价下跌,如果某个资金链环节断裂,就会导致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爆发。目前,房地产企业房产类贷款质量普遍出现下滑,随着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的增加,由此产生的信用风险也在不断增大。由于房地产对银行的依赖性比较强,房地产不确定性带来的高风险也会集中在商业银行内部,一旦出现贷款违约,在房价下降的基础上,即便执行抵押物拍卖也难以收回全部贷款。

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体制存在缺陷且建设滞后首先,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部门的独立性不够。我国的商业银行的贷后管理通常由业务部、风险管理部、稽核部以及贷审会等部门和权力机构共同负责。各业务部门对自己的客户进行定期的贷后检查后,将检查结果交由风险管理部和稽核部审批,最终由贷审会讨论通过并由行长审批。然而,这些部门同时还要对续投信和新授信项目进行贷前调查和贷中审查,在贷后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部门的工作量过大、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他们在对待贷后工作时仅仅敷衍了事。其次,审贷分离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加大信贷人员的道德风险。在审贷分离模式下,审查人员负责审批贷款的风险、投放量以及贷款文件的合法性,但是审查人员不与客户直接接触,无法掌握一手资料,所需审查的资料全部由调查部门提供,对调查部门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即使在审查中出现了问题,也仍需通过调查部与客户取得联系,在无形中削弱了其职能的发挥,甚至会导致信贷人员为了获得审批,可能会对贷款材料进行粉饰,从而对贷款审批造成误导。

(二)内部评级系统落后且主观性强目前,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基本都建立了自己的内部评级系统,作为加强信贷管理、防范信用风险的一项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较巴塞尔协议的规定尚有一定差距。我国银行业主要信用评分法、综合评判法等主观性强,缺乏数理统计基础的模型,商业银行通常根据经验设定评级指标和标准,具有较大的主观性。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定量技术方法是var度量,目前国内对var方法的使用还主要限于交易或部门层次,在银行层次的运用还很少。商业银行普遍没有建立起以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识别、度量机制为基础的事前风险控制机制——风险预警机制。

(三)基础数据库不完善且信用风险管理基础薄弱目前在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开发上尚处于初步阶段,数据库信息之间的连续性较差,缺乏前瞻性。现存的信用数据库主要功能是信息采集,收集客户的基本信息,提供综合查询和统计报表功能为主,大部分商业银行缺少详尽、完整的数据库,缺乏模型分析,银行无法迅速传递、反馈和分析信息,以便及时解决商业银行经营中的风险隐患。个人征信刚刚起步,征信的数据量很小,限制了其使用范围;企业之间信息不互通,透明度差,很多企业的财务数据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也存在着失真现象。特别是对客户的非财务信息的搜集缺乏标准化、规范化。

(四)贷款五级分类法在具体应用时存在问题 主要表现在:商业银行贷款的分类上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分类不审慎,分类结果准确性较差。主要表现在对借新还旧贷款、重组贷款、违规贷款等三种类型贷款的认定没有严格执行分类标准,分类时没有考虑贷款的特殊性。另外,在实际操作中,对相邻级次间的分类标准不太明确,可上可下的贷款,特别是一些介于关注类与次级类贷款,分类人员往往倾向于将次级贷款划分为关注类贷款,以此降低不良贷款率。

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改进建议

(一)建立防控机制,化解信用风险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风险管理机制缺失的问题,健全有效

转贴于 http://

的风险管理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外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防控机制:风险预警系统http://、风险决策系统、风险避险系统、全程监控系统,对信用风险进行全程监控和预警。相比之下,我国商业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类型的识别、计量、检测、化解等方面的技术还不成熟,监管效率还比较低下。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中首先应逐步减少风险管理层次、扩大风险管理范围,提高风险管理效率;其次要构建完整、纵向、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纵向风险管理架构,明确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根,通过制度建设和监督检查,统筹规划,充分发挥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

(二)构建多层次的信用体系,完善信用风险信息系统 建设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防控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由监管当局、银行和社会独立信用机构组成的三层立体信息系统,以帮助银行作出决策分析由于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所拥有的信息生产优势,无疑在征信数据库建设上处于中心地位。征信和评级机构必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设立,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满足从事征信和评级业务的专业要求,拥有一定规模且不断更新的数据库系统,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情况进行判断并给出相应的等级标准。应同时发挥商业银行和各类征信公司的专业优势,做到商业银行与征信公司的业务协作和配合,共同构建我国评价企业和个人信用的信息平台。。在信用数据库的使用上,各个银行应该在监管当局的协调下,实现信息共享。

银行经济形势第3篇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 我国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 影响因素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

由于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导致我国的商业银行在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和转轨过程中,累积了大量的不良贷款。导致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和转换、甚至在国际上的信誉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根据银监会最新公布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据来看,在进行不良贷款剥离前我国不良贷款多达数万亿,且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处于居高不下的形势。虽然近年来我国政府先后针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采取了各项措施,也在2015年首次实现了不良贷款率和余额的净下降并真正实现了显著的成效。再根据银监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商业银行在不良贷款的管理上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和成果。因为从对外公布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的话,在2014年至2015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一直都出于双降的良好态势。但事实上在这“前景一片良好”的数据背后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名降实增”的事实,逐渐的隐匿的不良贷款余额在大幅度增加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甚至出现了双升的局面,这一预示着金融风险的现象引起了各界的关注,所以需要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真正影响因素尽快进行研究,来解决不良贷款给我国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分析

(一)宏观因素

新经济形势下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宏观因素主要包括我国特殊的经济体制、监管体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等。

1.我国特殊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机制,银行是由国家完全控制的且只是政府部门的一个下属分支机构。所以银行在此时只具有资金支付和结算的普通的职能,企业在向银行贷款时只需要得到政府的同意就可进行生产经营,并没有硬性的贷款偿还和营利性的要求,所以很容易会产生不良贷款;后来随着改革,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不再是由政府统一控制和管理,而是变成了有一定程度的自主经营模式。但是商业银行长久以来的粗放经营管理模式已经根深蒂固,所以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其会因为粗放的经营模式而承担起大部分的改革成本,进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

2.监管体制的影响。新经济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同时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管。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之前,其实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全权负责和承担了对各商业银行的监管任务。由于早期人民银行的监管在理论上和实际执行上都存在很多漏洞,而且监管效率低下,监管期限要求不严,这些都对不良贷款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3.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近年来我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开始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中由于凭借着对未来经济形势的良好预期而放松了对商业银行各项相关指标的监管力度。自1999年我国先后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以协助商业银行去处理大量的不良贷款,经过政府的干预使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有所下降。但是在2008年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到了全球的金融业,我国的银行业也同样受到了冲击。加之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呈下滑趋势,各方面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并非十分乐观,在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呈现上升态势。

(二)微观因素

我国商业银行产生不良贷款的微观因素主要是由贷款的直接关联方引起的,即包括商业银行和借款人两个角度。

1.商业银行角度。从商业银行自身角度进行分析的话,产生不良贷款的原因主要就是由于其自身的风险意识淡薄。商业银行在早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只是国家政府下属的专业银行组织,并不具有自主经营的权力,只负责支付和结算最基本的职能。在改革开放后,虽然商业银行逐渐开始拥有自主经营的能力,但由于之前计划经济留下来的习惯和管理意识仍存在,导致尽管政府不断出台各项监管措施和法规,但是大部分商业银行的风险意识仍十分淡薄。尤其是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认为自身的国有背景可以帮助解决任何难题,从而为不良贷款的产生埋下了导火索。另外,商业银行在激励信贷业务人员的业绩方面总是一味的强调贷款发放量,导致工作人员为了追求业绩,私自放宽对贷款企业资质的审核且肆意扩大贷款规模和标准,进而产生了大量的不良贷款。

2.借款人角度。从借款人的方面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主要就是由于借款人对贷款资金的经营管理不善。如借款人在申请到贷款资金后,在投资和使用时没有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发展的需求,导致所贷的款项无法获取利益或收回预期的收益,进而使得商业银行放出的该笔贷款变为了不良贷款。另外借款人在向商业银行贷款后,因尽快将款项投入发展前景较好的项目中去。并保持贷款的使用效益,如果借款人使用贷款所得的收益还不够偿还借款的本息,那么就会产生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防范措施

(一)完善相关的法规,科学转变政府职能

一套科学、严禁、高效且高质量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法律法规体系是防范和处理不良贷款所必需的。由于在处理不良贷款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个税法、公司法、企业破产清算等多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而相关部门在处理不良贷款方面所使用的手段和方法也要做到合法合理,所以出台和健全完善不良贷款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在完善不良贷款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监督,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应充当商业银行的引导者,做好宏观经济运行的指路人。让商业银行置于市场经济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相互竞争,自主经营,利用市场经济良性的竞争机制形成各自防范和处置不良贷款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

(二)加强风险管理,完善风险准备制度

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了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制和制度,但是仍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且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度也不足。由于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来源也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所以商业银行需要尽快建立和制定出一套完善且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这样能够帮助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规避风险,以及有效的避免不良贷款的产生。另外,由于我国金融行业中相关机构的风险准备金制度过于简单、内容不够丰富、也不足以满足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所以还需对风险准备制度进行详细的完善和健全,从而充分防止不良贷款和一些不良资产对我国商业银行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建立更为严格的贷款审批制度

作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银行自身对长远健康发展的考虑,不能为了提高经营利润而盲目扩大贷款规模。虽然从数据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分母即贷款规模的稀释从而在指标上降低了不良贷款率,但这并不能够算得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有效下降。所以,商业银行在贷款发放审核的环节中,应该更加严格的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调查和审核。建立科学严禁的贷款审批制度,真正做到谨慎客观,充分将每一个贷款项目的潜在风险揭露出来,以降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率。

四、结语

本文对新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的现状,进一步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相关影响因素,揭示影响不良贷款产生的关键性因素。并提出防范和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具体措施,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和金融稳定提供可能的参考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婷.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以山东省为例[D].山东财经大学.2016-05-01.

银行经济形势第4篇

一、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经济增长放缓,信贷需求回落

2012年,我国GDP全年增速向下破8,首次降到7.8%。而同期,国内金融机构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降到40%以下,远低于近些年百分之七八十的增长水平。从以上数据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实体经济对短期的救急资金需求非常大,短贷成为了一种趋势;第二,实体经济对长期信贷需求明显不足,长贷没有相应的增长预期保驾护航,逐渐失去了它的市场。对商业银行而言,利润持续增长的根基已经动摇。

(二)利率市场化带来严峻考验

2012年,央行重拳出击,首次允许存款利率上浮(最高至基准1.1倍),同时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空间(最低至基准0.8倍)。存贷利率的非对称调整明显收窄了银行利差。与此同时,商业银行的客户蠢蠢欲动,大中型企业,特别是集团客户展开的议价攻势来势之迅速,来势之猛烈让商业银行措手不及。在这场攻坚战中,商业银行的反应明显滞后。在防御工事未及时,有效搭建起来的情况下只能被动挨打。

(三)监管政策收紧,存款、中间业务收入双重受伤

2012年,银监会下发了《关于整治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规范经营的通知》。其中的“七项禁止”给商业银行带上了紧箍咒。近年来,房地产行业贷款一直是商业银行的魔术棒。一笔1亿的房地产贷款其派生的存款至少在2千万以上。同时,收取贷款监管费,项目咨询费也在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从商业银行的报表上看,这种将利息收入直接转变为中间业务收入的粗放转型方式带来的变化是积极的,利息收入持续下降,中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但其实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效益,银行的总体收入没有增长,企业的负担没有减轻。监管机构的“七项禁止”可谓一剂猛药。从2012年的数据看,前三季度,大型银行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仅增2.2%,同比大幅下降39.8个百分点;中型银行增长34.9%,下降30.6个百分点。考虑到这种中间业务收入的突变还是在2012年各大商业银行从爆发性增长的个人理财业务取得巨大中收的情况下发生的。可见形势之紧迫。

(四)影子银行如影随形

截至2012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080家,同比2011年增长42%。同时,小额公司贷款余额5921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51%。这还只是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潜伏在水面下的地下钱庄虽然没有官方数据权威佐证,但其惊人的规模早在业内已有共识,那才是真正的冰山。进入2013年,我们又看到了来势汹汹的活期宝和余额宝。短短一年不到,1000亿元的类存款规模,3000万的类储户户数已让我们见识了它超常的分流银行存款能力。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在业内的激烈竞争环境下本已捉襟见肘,现在遭受一存,一贷,两面夹击,更是雪上加霜。

二、挑战是巨大的,但商业银行只要恰当应对,必能否极泰来,重获新生

(一)坚决放弃粗放的业务增长方式,探索精细化运营

1.运用管理会计理论。引入EVR价值考核体系,利用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等有效工作,加强各类业务的成本效益核算。精细化运营发展是必然选择。国内商业银行之前大肆铺开网点,抢占物理区域,依靠单一的物质激励来推动扩张和增长,资产拉动负债的增长模式在市场化定价的洪潮中已现颓势。

2.无纸化办公。全面推进小柜台,大后台,业务办理渠道电子化,实现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之后,我们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针对两类目标客户群,搭建切入他们生活,符合他们需求的电子柜台:其一,针对中老年客户,大力开拓电视银行。既然电视购物可以发展如此迅猛,为什么电视银行不可以。大视屏,便捷操作,争取更多的向上空间。其二,针对年轻客户,大力开拓微博银行,微信银行。切入他们的娱乐生活,切入他们的交流圈,向下争取更多的空间。

3.发展表外业务。在信用证,承兑之后,我们应该加大将保理,福费廷等更多跨境表外业务引入到国内市场的步伐。在传统的信贷业务市场萎缩之际,这些占用银行经济成本小,同时又能同样为客户带来融资目的的产品可以以作为银行传统业务的突破口。

4.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收入。随着大规模、大范围的整治不规范经营活动的尘埃落定。商业银行更应该坚定中间业务的发展,关键是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2012年,快速发展的个人理财业务和业务带来的红利已经用实践为商业银行点明了方向,即金融资产服务。商业银行应该牢牢把握金融市场深化改革和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这两个有利并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可持续的两个有利条件,做实,做好金融资产服务业务。

(二)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架构的重新搭建

1.基层网点实行整体考核,全员联动,主攻零售业务。

2.业务创新,业绩考核,人员配置IT化。

3.重点关注市场分析,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定位。

(三)积极探索混业经营之路

1.形势所迫。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客户正从投资基金,证券,特别是2013来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私募基金处寻求或者已经获得更高的资产回报。同时,创业型公司借款人通过VC,PE等方式更加及时,更加灵活地获得所需资金,成熟型公司借款人通过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获得低成本的资金,企业集团通过成立财务公司实现资金内部统一调配,这些种种均削弱了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2.竞争优势。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金融需求。

3.效益优势。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如果再加上投行,在这样一个金融联合体平台上,不同产品的组合交叉销售;不同产品销售市场的信息共享,不同产品目标客户的资源共享,必定产生客观的规模效益。

(四)坚持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

好的产品能吸引源源不断的客户资源。比如在公司协议存款的基础上,试水个人高端客户的协议存款,主动“攻击”高端客户群体。又如,在将银行卡功能植入手机的基础上,实现手机闪付功能的不断升级,连续“攻击”年轻客户群。在服务创新方面,实现预约排队,实现手机取款;业务流程创新:预约签票,预约放贷等。想方设法,集中有限的资源赢得细分市场。

(五)加强同业合作,防范外延风险

银行经济形势第5篇

[关键词]银行卡业务 风险 控制

一、银行卡业务发展现状

据央行的《2008年第四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180038.92万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165806.02万张;信用卡发卡量为14232.9万张。银行卡渗透率(银行卡渗透率是指剔除房地产、大宗批发等交易类型,银行卡消费金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01年的2.1%上升到24.2%。与此同时,各类银行卡犯罪也向高科技、集团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手法不断翻新,实施过程更为隐蔽,信用卡套现、伪卡欺诈、ATM资金诈骗、短信和电话转账等风险案件日益增加。2008年4月,在整治银行卡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公安机关关于银行卡犯罪立案3672起,涉案金额1.76亿元;破案238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420人,挽回经济损失6161万余元。

二、银行卡风险现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透露,截至2005年底,中国银行卡发卡机构175家,发卡量9.6亿张,特约商户39万家,POS机具61万台,ATM终端8万台。2005年银行卡交易金额47万亿元,其中消费交易额9600亿元,分别是2000年银行卡总交易金额的10.4倍和8.5倍。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消费交易额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从五年前的2.1%上升至10%。当前银行卡风险问题比较突出,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开展银行卡风险管理工作,加强风险防控体系的建设,建立防范与处置银行卡风险的长期机制,确保银行卡信息安全和使用安全。

目前银行卡主要存在四大风险:欺诈风险、中介风险、操作风险和信用风险。

1.外部欺诈风险

在各类银行卡风险中,外部欺诈风险是目前最严重、危害最大的一类风险。欺诈目的的实现渠道主要有三种:ATM机取现、POS机套现(消费)或网络(电话)转账。从欺诈的手段看,主要是伪卡欺诈、直接骗取客户资金和利用ATM机骗卡三类。

2.中介机构交易风险

中介机构交易风险主要是指特约商户非法交易或违章操作引起持卡人或发卡机构资金损失的风险。中介机构的交易风险主要体现为两类:一类是部分不法商户提供信用卡套现交易,为犯罪目的的实现提供了渠道,引发交易风险;另一类是中介机构或者个人不规范(甚至是非法)的信用卡营销行为引发的风险。

3.内部操作风险

内部操作风险是指银行工作人员违规操作或操作失误造成银行资金损失,或者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与不法分子勾结、串通作案,引起发卡行或客户资金损失的风险。与外部欺诈风险和中介机构交易风险相比,此类案件不具有普遍性,但是由于是内部专业人员作案,手段更加隐蔽,对银行声誉的影响也更严重。

4.持卡人信用风险

当前各行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上,重规模、轻质量,不能有效区分潜在客户,对客户授信未予以严格把关,发卡对象有向高风险群体扩展的现象,过度消费、透支炒股等高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另外,不少银行向收入不稳定人群发放信用卡,也埋下了较大的风险隐患。这些均反映出部分商业银行盲目追求发卡量而对申请人状况审查不严或者降低门槛的问题。

三、银行卡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不全面。一是部分发卡机构对风险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重市场、轻风险”倾向。把精力主要用在扩张市场上,在面临市场、发卡等指标考核压力时,风险往往被淡化、回避甚至搁置。二是部分机构对风险管理认识片面,将风险管理等同于应急处置,没能真正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防范和控制风险。三是部分机构仅仅讲求防范自身风险,尚未站在业界和社会责任高度看待风险管理问题。

2.金融生态环境与银行卡产业发展要求存在一定差距,不平衡的矛盾日益凸现。一是现行法律政策在对非法中介、商户套现、网上支付欺诈等新型不法行为的规范不够完善,惩戒制度不到位。已有的银行卡法律政策在实际适用中的具体标准有待明确。二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持卡人、商户及相关机构诚信意识谈薄,为谋取利益不择手段。三是银行卡产业内部各经营主体的规范经营水平参差不齐,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破坏了风险管理的基础环境和制度。

3.未建立健全银行卡风险管理制度与风险联合防范机制。在风险管理工作中,各发卡机构各自为政,缺乏联动效应,沟通不及时,以至于面对风险案件的连锁效应,不能及时有效予以处置。随着受理市场的扩大,以及社会上不法分子、欺诈团体谋取非法利益手段的不断成熟,联合防范和处置风险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银行卡业务风险管理措施

对于银行卡业务诸多的风险乃至发生的案件,银行内部往往存在机构延伸管理有缺失与疏忽、临柜人员合规操作意识淡薄、授信风险控制机制不完善、操作人员培训工作不到位、网点人员配备不足等管理上的漏洞。银行理应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管理。

1.加强持卡人安全用卡知识的宣传。银行要通过柜面指导、发送宣传手册、用卡指南小卡片,加强对持卡人安全用卡知识的宣传,并发挥大堂经理、保安和引导员的作用。

2.提高人员素质,强化内控管理,规范操作流程。加大受理、审查、授信、催收等业务的培训力度,提高业务素质,将风险防范重心从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转移到事前防范。在风险可控、合法合规的情况下,不断创新和完善产品功能,满足客户需要。

3.加大对银行卡不良透支的催收力度。打击违规套现行为,建立系统模型,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特征,锁定违规套现商户,取消其特约商户资格,并追究法律责任。同时,通过系统性、针对性催收不良透支方法,提高催收工作的效率,降低催收成本。

4.完善银行卡风险管理平台和机制。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系统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的能力。建立和完善银行的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对客户群体、还款能力、消费信息、消费习惯的分析、动态分析客户风险状况,提高信用额度调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对客户群体、高风险客户的系统跟踪功能,提高银行卡风险预警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当前银行卡业务风险及其防范.

银行经济形势第6篇

(一)“短存长贷”的现象普遍存在股市、基金等投资理财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房价的不断看涨,很多客户手中的闲散资金也吸引到了银行的手中,这就导致了活期存款成为了储蓄存款的主要趋势,中长期存款的比例在不断的降低。大量的客户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带动下,对投资房地产、新型产业、产业升级、公共事业等长期性投资有着较强的欲望,但是由于自身资金的不足,大部分的投资资金需要银行信贷来支持,这样就导致了长期信贷比例得到不断攀升。从上述两种情况来看,“短存长贷”的现象在银行中是普遍存在的,当市场预计失败或者是投资失误的现象出现时,银行信贷就很容易变成不良资产,给银行信贷带来很大风险。

(二)信贷质量受到宏观政策的巨大影响我国近几年来加大了对宏观经济的调控力度,对一些投资过热或者是投资效益不大的产业进行了禁止,并对一些投资增长过快的现象进行了遏制,以免发生投资过热或者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银行的政策性风险也随着国家不断出台的宏观经济政策而不断提高,由于大量信贷资源的不断集中,使得银行的信贷风险更加突出,信贷资源形成不良贷款的概率也不断加大。

(三)较高的贷款集中度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主要趋势是:垄断行业、发达一线城市、大型客户等方向发展,同时贷款的集中度也在不断的加强,在贷款集中度不断加强的同时,商业银行面临的信贷风险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些优质客户在贷款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可以得到多家银行的授信,取得多方贷款,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贷款冲动也得到了提升,这就很容易出现在发放贷款时缺乏调查、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发生,使商业银行要面临较大的信贷风险。

二、经济下行形式下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

在经济下行形式下影响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观因素的原因自身经营策略是影响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我国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自身的经营体制不能的到科学的完善,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不能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作出调整,加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缺乏了一些风险意识,这就导致了商业银行在制定管理战略的时候缺乏对风险的评估,当出现经济下行的情况时商业银行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同时一部分的商业银行并没有对资金的流动情况进行严格的监督,不能及时的了解自身的信贷情况,不完善的信贷风险应对机制是导致商业银行陷入信贷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当经济下行形势出现时就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很大的信贷风险。

(二)客观因素的原因商业银行可以说是国家机关的一种形式,并不具备独立的发展产权,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是与国家政策密切相关,因此国家政策的失误也是造成银行信贷风险的原因之一。有的时候国家为扶持一些国有企业,会出台一些政策让银行无法收回放出的贷款,这样就导致了银行无法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

三、经济下行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的防范措施

在经济下行的经济形势下,商业银行面临着较大的信贷风险,如何对经济下行形势下银行的信贷风险进行防范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主要可以采用以下防范措施:

(一)认清经济下行经济形势,提高风险意识商业银行在经济下行的形式下要防范信贷风险,第一树立风险和危机意识,不能一味的乐观下去,虽然一部分的商业银行没有受到经济下行经济形势的影响,但是并不代表信贷风险不存在,风险在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发生的时间是有先后的;第二要树立积极应对、化解风险的思想,不能对发生的信贷风险视而不见,要认识到信贷风险给银行带来的负面影响,要严格贯彻防范信贷风险的制度;第三要树立长远和整体观念,在进行信贷风险排查和信贷风险管理的过程中,要端正思想,避免发生短期的行为,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不断提升银行信贷质量,促进商业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运用精细化管理,提高信贷管理水平商业银行可以在以下工作上进行精细化管理,首先要在授信授权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建立行长、分管行长等多级别、多层次的转授权体系,为了提高信贷业务效率,要减少信贷决策层次;其次要对信贷决策环节进行精细化管理,要定期对已审批的信贷业务的风险情况和授信执行情况进行统计、预测、分析和报告,并对其的运作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总结在信贷业务中的经验教训;第三要对贷后风险防控机制进行精细化管理,要第一时间反应客户的信用风险,对发生的不良银行信贷风险要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三)进行信贷体制改革,优化信贷业务流程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商业银行在进行信贷作业的时候会出现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商业银行要做好信贷业务的审批管理工作,要加强对信贷的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完善信贷调查作业机制,对信贷业务进行理顺,进一步加快信贷业务网上推广度,尽快实现网上作业的单轨运行,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为信贷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技术支持,更可以提高银行信贷工作的工作效率。

四、总结

银行经济形势第7篇

关键词:融资、策略、探讨

一、当前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总体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物价高位运行、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压力增大等诸多问题。中央要求,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既要把物价涨幅降下来,又不使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波动,并利用有利时机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巩固经济发展的好势头。强调稳定物价总水平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宏观调控的取向不能变。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必须增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要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信贷增速逐步降下来,为稳定价格总水平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对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实体经济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增强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自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来,货币信贷增长向常态回归,取得明显成效。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2011年9月)”指出,对货币政策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社会融资总量合理增长,重视优化信贷结构,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加大对结构调整特别是农业、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二是充分重视货币政策的滞后和累积效应,提高政策的前瞻性。既要看当前经济运行状况,也要准确判断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避免货币政策的滞后效应与多种因素叠加,对下一阶段实体经济产生过大影响。三是合理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高政策的针对性。要把握好各种政策工具的平衡点并进行合理组合,强化银行表外业务监管,防止风险积聚,保持金融系统健康稳定。同时,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等金融改革,管好用好外汇储备存量、逐步减少增量,加强对跨境资本的有效监控,防止热钱大量流入。此外,还要处理好银行资本充足率、银行体系风险防范与资本市场稳定的关系,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稳定市场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事实上,2011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由此前的“适度宽松”调整为“稳健”,这是国内货币政策基调的重大转变。表明我国此前应对金融危机时的刺激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正式退出,也是对央行此前提出的货币政策回归“常态”的政策注解。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名义上执行的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在2009年,实际执行的是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虽然是真正的适度宽松,但由于2009年投放的货币基数较高,因此执行效果上是令过剩货币进一步增加。目前,虽然全球经济(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复苏之路仍比较崎岖,但中国经济形势与欧美有较大区别。因此我国将正式从金融危机后特殊情况下执行的宽松货币政策中退出。2008年末提出的4万亿投资计划原定于2010年末执行完毕,在房地产方面,无论是投资性购房信贷需求还是房地产开发贷款需求都将被持续抑制,这是货币政策转向的经济基本面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将表外贷款全部转入表内,将导致表外信贷进一步收缩,实际新增贷款继续减少。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央目前执行的稳健的货币政策,实为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此宏观背景之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在一些中小企业尤为明显,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

二、现阶段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问题

1、融资环境变化,融资成本上升。

自去年1月份特别是四季度以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变化,央行几乎以每月一次的节奏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不断收缩流动性。去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已经9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共4.5个百分点,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共1.25个百分点,累计收缩商业银行流动性预计1.58万亿,以一年期贷款利率为例,调整前为5.31%,调整后位6.56%,上调幅度为23.54%。融资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成本大幅上升。

2、融资渠道单一,资金风险加剧。

在我国目前间接融资占绝对比重的融资格局下,企业融资渠道相对单一,限制了企业集团选择多种融资渠道,优化资本结构,防范融资风险的空间。主要体现在严重依赖银行贷款这一间接融资方式,对一些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尤其明显,而不重视或不采用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募集资金方式。由于授信和规模限制,企业不能如愿从银行取得资金,资金链风险加剧。浙江温州一带甚至出现因资金链断裂中小企业主出逃的现象。

3、融资风险认识不足,盲目扩张。

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实施,促进银行贷款风险制度的系统化调整与完善,促进贷款业务的健康规范与发展,强调实贷实付,防止贷款被挪用风险。其中《流贷办法》明确规定,贷款人应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用途,流动资金贷款不得用于固定资产、股权等投资,不得用于国家禁止生产、经营的领域和用途。而在实务中,部分企业的融资风险意识淡薄,不能从根本上把握风险的本质,认为只要能够找到资金,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融资风险,“盲目扩张”、“短贷长用”现象比较普遍,一旦银行压缩授信和贷款规模,将直接面临资金风险。

4、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困难。

主要表现在企业自有资金比重小,企业积累少,资产负债率高,现金流不正常等方面,企业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资金。

三、新形势下融资策略

     一般来说,企业融资包括四种方式,即内部融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和资产销售融资。其中,债权融资(贷款和租赁)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应制订好融资策略,审时度势,想方设法寻求融资新渠道,确保资金安全,降低成本。

一、加强与银行间的沟通协调,发挥银行信贷的主渠道作用。

银行贷款是企业取得资金的主渠道,企业应如实提交有关财务资料,控制好资产负债比率,争取银行信贷支持。特别是基建项目或重大设备购置项目,在取得项目批文的基础上,争取 银行的中长期贷款支持,以化解经营期风险。这在当前银根收紧和加强信贷监管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应探索以国有银行为主、股份制商业银行为补充的融资模式。目前企业可使用银行授信额度远远低于企业在银行授信额度,国有银行的资金规模优势和利率优势在此时显得尤为明显。企业在巩固与原有国有银行合作关系的同时,还应积极寻求更优质的合作伙伴,目前国家开发银行放宽了项目支持对象,对于一些国家支持类的项目,国家开发银行也给予了很大力度的支持。企业要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政策资金支持,努力实现多渠道筹资。

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规模优势,加强资本运营力度,通过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

二、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降低财务成本。

随着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除了银行借款、传统的股票、企业债券等融资方式,企业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积极拓展其他融资方式,降低融资成本。

1、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行短期融资券是当前适合企业融资要求的一种具有较低成本的融资手段。短期融资券是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并约定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是企业筹措短期资金的直接融资方式(期限不超过365天),利用目前短期融资券注册有效期两年的特性,通过滚动发行的方式,使发行人募集资金稳定运用期限接近3年,且成本低于3年期中期票据和3年期银行贷款。采取短期融资券直接融资,对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现融资多元化,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债务结构具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在金融市场的信誉和知名度,为公司今后在金融市场的其他融资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由于发行短期融资券的优势,加上信贷资金不断收紧,许多企业(上市公司)将目光投向短期融资券,使得发行利率大幅走高,资金成本上升。据悉,10月25日江西水泥发行的今年第一期4亿元短期融资券票面利率高达8.98%,创下短期融资券推出以来利率最高纪录。而统计数据显示,从9月份开始,短期融资券利率就全面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虽然,短期融资券融资成本不断攀升,但其仍不失为企业融资的较好选择。

2、通过海外资金直贷,寻求资金筹措新渠道。由于国家货币政策的紧缩,各家股份银行可放贷款规模有限,且贷款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30%甚至更高,票据贴现成本更高达基准利率上浮50%以上,海外资金成本与之相比,则优势明显。2011年4月份,人民银行新出台的外商投资企业差政策,对于外商投企业来说,这一政策无疑是雪中送炭。目前,四大国家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银行均有海外银行,外商投资企业可以与这些具备海外分支机构的银行进行沟通洽谈,利用差政策以及其在国有银行的授信额度,取得本地银行海外行的资金,资金成本一般可做到基准利率下浮10%左右。有条件的企业甚至直接与海外银行洽谈融资合作事宜,由海外银行直接为其办理授信业务,该种融资模式的资金成本可做到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下浮30%-40%。

3、采用灵活多样的融资策略,应对资金市场的变化。企业资金临时周转困难是企业融资经常会面临的问题,我们要积极采用灵活多样的融资策略来应对资金市场的变化,满足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循环贷款可以满足月内资金不足的问题,成本较低,且不占用银行当月放款额度。

另外,委托贷款方式融资、国内信用证议付、保理业务、银行承兑汇票结算等等,也可作为企业融资备选方案。当前,我们要继续关注票据市场的情况变化,适时做好票据融资工作,努力降低资金成本。

三、适度负债融资,减轻筹资压力。

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的主要经营手段之一,运用得当会给企业带来更大收益,成为发展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力杠杆。但是,负债筹资如果运用不当,则会使企业陷入困境,甚至会将企业推到破产的境地。因此,企业对负债经营的风险应有充分的认识,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防范机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定适度的负债数额,树立企业在行业中的良好形象。企业应加强资金预算管理,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

总之,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应关注金融市场的变化,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充分认识融资风险,将资金安全放在首位。继续做好资金筹措的研究和总结工作,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的多渠道融资方式,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资金成本。

参考文献:

1、发改委官员解读:如何看待当前我国经济形势走势(中财网2011年10月17日)

银行经济形势第8篇

【关键词】外资银行 进入中国 动因

跨国银行理论中分析了很多跨国银行进入东道国的动因,但是对于中国的具体情况还需要加以具体分析。本文在

对跨国银行进入东道国动因的一般分析基础上,将针对性的分析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

一、跨国银行进入东道国动因的一般分析

对跨国银行进入一般动因的研究很早就在理论界展开。最主要的成果就是邓宁的“折衷理论”(ILO理论)。这一理论最早产生并应用于国际直接投资领域,后来有关学者将这一理论延伸到跨国公司领域和跨国银行领域。根据这种理论可以认为,跨国银行的进入是内部化优势、区位优势和所有权优势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部化优势(Internalization advantages)。在企业利润最大化和外部市场不完全两个假设前提下,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无形资产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使用实行内部化的能力。因为内部化使用,可以比非股权式的转让带给无形资产所有者以更多的潜在利益。对于跨国银行来讲,内化优势可以细分为五个方面:资金在跨国银行之间转移的可能性与成本、客户合同的有效性、转移定价的控制、信息收集网络和盈利波动的潜在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中间产品难于定价、商业机密难于保护,存在着不完全的外部市场。为了克服外部市场缺陷,跨国银行必须通过其信息和客户资源优势的跨国界延伸,组织内部市场来保存其特有优势。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对外战略有着紧密的关系,银行业作为一种虚拟程度较高的经济形式,无论如何对实体经济都存在着依附关系,实体经济对外投资的增长必然会带动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

所有权优势(Ownership advantages)。这主要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有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由于国际专利制度或技术本身的复杂性,使得该企业在某个时期在这些资产的拥有上具有排他性的权利。跨国银行的所有权优势体现在:熟练员工与管理才能的获得性、有利的金融资源、广泛而高效的银行网络、跨国经营知识与经验、服务特殊客户群的技能、信用状况、银行产品的差别化、影响力等等。所有权优势是跨国银行海外经营的优势中最重要的一项,因为拥有这一优势意味着跨国银行能够克服东道国银行的在位优势,从而拥有与这些国内银行进行平等竞争的能力。

区位优势(Location advantages)。这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而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使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前者如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后者如劳动成本相对便宜、优惠的吸引外资政策等。区位优势是造成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跨国银行的区位优势可以细分为:管制框架、有效的利率差异、不同的经济状况、银行的国别性、社会经济差异。在银行的跨国经营中,区位优势只是作为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发挥作用。其无法单独解释跨国银行为什么能与国内在位银行展开有效竞争。

在以上这三种优势的基础上,学者们又不断提出了各种理论来解释跨国银行海外投资的动力,如“追随客户(Client following)”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跨国银行进入的基本动因。

二、外资银行进入我国的动因

用以解释跨国银行海外投资动因的理论有很多,但是并不完全适合中国的现实情况。鉴于我国对外经济开放的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的状况,笔者试图对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驱动力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

客户服务的需要。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外资银行必然更快地进入中国市场。正如前面的内部化优势里讲到的,银行业作为一种虚拟程度较高的经济形式,无论如何对实体经济都存在着依附关系,实体经济对外投资的增长必然会带动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发展。银行业是一个信息敏感性行业,在银行业市场开放初期,外资银行往往出于为其所在国客户服务的需要,跟随客户进入中国市场,为其客户提供比中资银行更加完善的服务,以维护其长期所形成的客户关系。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速度,取决于其在中国潜在市场的大小,潜在的市场份额主要来自于其所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企业数量和规模。中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及全球产业经济的调整,使得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日益增强。我国对外市场开放的步伐逐步加快,对外国资本进入的地域、数量和股权的限制逐步取消,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成为国际银行抢滩中国最为直接的动因。如美国摩根大通银行与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德国德累斯登银行与德国西门子公司、日本东京三菱银行与日本丰田公司等。

全球布局,抢占市场。如果东道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较高,而且社会平均资本收益、预期经济增长率和股票市场资本化程度较高,但银行业税率、东道国国内银行的平均效率较低,跨国银行就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比较竞争优势,利用高效率的经营在东道国取得高额利润。因此,外资银行正是在看好中国市场良好的发展潜力和投资环境的情况下,利用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发育不完善,银行业经营效率低且不良资产率高,难以与外资银行形成有力竞争的机会,抢占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作为其全球资产配置中具有增长潜力的业务单元,以延续其盈利的增长期。

广泛的经济联系和文化联系。母国和东道国之间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双边贸易量等均对国际银行决定是否进入存在影响。在中国外资银行市场上一直非常抢眼的汇丰银行,与其总行起源自香港不无关系;同样,作为东亚经济圈内重要的经济主体,亚洲的跨国银行尤其是韩国和日本的跨国银行构成了我国外资银行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分散经营风险。按照马科维茨的资产组合理论,随着跨国银行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投资范围的扩大,原先在一国经营时的某些系统风险在国际范围内可以通过国际投资组合变为风险系数有效降低的非系统风险。考虑到银行本质上经营风险的特征,降低风险水平显然有利可图。中国持续了二十余年的稳定发展造就的经济和政治的稳定态势,尤其是中国经济在亚洲的金融风暴中的优异表现,无疑提升了中国在国际投资者心目中的地位,这种信息的提升对于跨国银行选择中国作为全球风险战略的重要环节无疑非常具有影响力。

外资银行在技术、管理、服务网络、资产质量、资金能力方面的优势以及足够的动力和能力使得其在华市场上的份额必将逐步扩大。外资银行可能不会耗费最大的成本来建立庞大的机构网点,而是更多的通过外资并购的形式入股中资银行,这样一方面可以绕过政府的政策限制,规避对外资银行网点和业务领域的限制,更快的抢滩中国市场;另一方面可以利用中资银行积累的客户资源,通过入股、从地域、业务范围和客户群三个方面更广泛地深入中国市场,既快速扩张自己的网络,又消灭了竞争对手。■

参考文献

[1]赖建平,试析跨国银行理论[J],南开经济研究,2000 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