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07 15:05:41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经济周期;战略

商业银行运用包括很多方面,所以需要采用综合指标对银行运营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刻画,进而加强经济周期战略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而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经济周期之间密切的关系,也直接使银行可以更有力地应用这一策略。就国外来说,如今已经有很多学者在经济周期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方面有了相关研究成果。相对来说,我国银行业的起步晚于国外,所以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相关成果,帮助我国商业银行可以更稳健地发展。目前已经有很多学者开始研究商业银行运营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关系,但对于银行盈利发展这一方向的研究和相关措施的实施却一直没有什么成绩。

1我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周期战略分析

为了研究银行总体的经营状况,主要通过资本充足率、净息差、总资产回报率ROA、成本收入比(取倒数,即收入/成本)、非利息收入占比、净资产回报率ROE、核心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比率这八个方向进行研究。通过对经济周期指标与综合经营指标之间的关系分析,若分析结果得出,综合经营指标与实际GDP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的,就可以断定该银行采用亲周期战略,相反,采用的则是弱周期战略。根据比率关系计算方式分别对中信、工行、兴业、中行、交行、农行、招行、广大、华夏、广发、浦发、深发、建行、民生进行计算,可从结果中看到银行经济周期战略的差异非常大,其中有八家银行采用了亲周期战略,剩下六家银行采用了弱周期战略。从深圳银行相关的计算数据可以判断出,该行采用了亲周期战略。而民生银行则是采用其中使用弱周期战略的一大主导银行。而采用的周期战略模式,也与是否是国有银行没有直接联系。通常来说,在经济处于上行周期时,亲周期会在银行中体现出更多的优势,使得银行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但是也同时说明在经济下行阶段,银行的盈利也会面临较大的风险。而弱周期在银行盈利中的体现正好相反,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经济上行周期,而在经济下行阶段收益通常也是相对稳定的,总体而言没有过大幅度的波动。而在我国的商业银行中,对于相关战略的应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2商业银行周期战略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分析

通过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分析,笔者将银行总资产的对数值、员工总数的对数值、机构总数的对数值这三个数值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就资产费用率而言,其总体的趋势是呈下降状的,其降幅较小,就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而言并无明显差异。而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银行营业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在提升,同时也就会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经相关调查分析可知,最近几年银行的成本收入也呈下降趋势,同时我国银行业的运营能力有所提升,可以预测资产费用率对于整个银行的盈利而言具有反向影响。第二,总体上来看,我国的银行ROA(资产收益率)一直呈现着上升的趋势。包括在对ROE(净资产收益率)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发现其在我国银行业上的发展也是上升趋势。对相关数据ROA和ROE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近几年商业银行总体盈利能力逐渐上升。两项指标也存在一些差异和不同,ROA主要反映的是股东和债权人共同资金所产生的利润,而ROE则反映了由股东资金所产生的利润,因此,一般我们将指标分析的主要定位放在ROA值的变化上。银行在实际经营中,提高ROE水平可以采用财务杠杆的方法。而经过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造成国有银行ROA高而ROE较低的一大因素就是财务杠杆率的差异。第三,银行权益资产率在整体上来说,走上升趋势。而能够影响权益资产率上升的主要方向,就是银行业监管者对资本充足率提高了要求。资本充足率的提高通常会伴随着权益资产率的升高。那么,权益资产率面对银行盈利而言又有哪些影响呢?首先,权益资产率提高,银行负债率就会比较偏低,同时加强其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总的盈利效果就会比较稳健。其次,权益资产率提高,也说明银行并没有通过对财务杠杆这一方式来获得收益,也会减弱银行的盈利率。而这两者究竟哪一种作用更强,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 究检验。第四,银行信贷率也一直呈下降的趋势。如今从我国的银行业来看,大部分的收入依靠于贷款,所以银行信贷率下降的同时说明利息收入比例下降,非利息收入占比逐渐上升,这也是我国整个银行真实的数据反映。如今分析之后发现,我国国有银行的信贷率普遍低于股份制银行。其中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向:第一,作为规模比较大的国有银行,能够凭借这一优势易于建立混业经营平台,从而实现收益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二,国有银行可以更容易地获得低成本存款,并且可以坐享上存资金利差,影响了放贷的积极性,降低了银行的信贷率。就信贷率对银行盈利能力影响的方向来说,一直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因为信贷率的升高在一方面体现了利息的收入较高,同时也说明银行持有较少的其他资产,也就是说非利息收入并不高,这就会影响银行整体的盈利水平。第五,我国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商业银行面对通货膨胀现象时,通常会采取提高发放信贷利率的方式,促进银行利息收入。而因为利息支出有限,所以最终表现为通货膨胀率与ROA之间呈正相关。但遇到经济滞胀现象,就会导致银行的总收益下降,也就表现为通货膨胀率与ROA之间的关系是负相关。综合经营指标与实际GDP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较小的银行,就可以采用弱周期经营战略。

3结语

在这里通过采取实际数据分析,将经济周期战略在银行中盈利的情况进行研究,最终找到针对性的战略。经过对银行相关经营数值的计算,分析银行自身的盈利能力,将弱周期战略的具体方案,进行实施运用。对银行的研究发现,各大银行更适合采用弱周期战略,弱周期战略是银行实施的长期战略,可以有效地提升银行的总体利益。而由于其周期战略对于银行的整体盈利有限,所以,我们在这里建议商业银行在盈利战略上考虑采用弱周期战略的稳健增长模式。为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结合相应战略技术以及相关数据,切实采用经济周期战略,发挥经济周期的最大化价值。

作者:张久波 单位:中国建设银行德州分行个人金融部

参考文献:

[1]陆静,阿拉腾苏道,尹宇明.收入结构和融资模式对商业银行盈利和风险的影响[J].中国软科学,2013(09).

[2]林育芬,安康.欧洲中央银行证券持有统计及其对我国金融业综合统计的启示[J].海南金融,2016(05).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第2篇

一、信息的重要作用

信息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及时、准确的信息可以有效的降低风险,提高经营效益。银行是金融中介,是靠收集、处理和及时传递信息来生存的。金融中介之所以能够存在,是因为他们能使拥有投资资金的人和寻求可供借贷的投资资金的人能够以比较低的费用进行交易,或者使他们比直接交易更方便。银行不仅仅提供交易信息。它们从投资者那里吸收资金,给予投资者索偿的权利,然后以他们的名义间接投资那些资金。有投资就有风险,为了克服风险必须以较低廉的代价收集、占有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判断信息的真伪、选择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并整理出言简意赅的经营决策,然后在保持秘密的情况下迅速的出去。从某种意义上说银行经营的就是信息,经营银行必须有效的克服信息的不对称程度。

合理的信息收集机构,应该使得各地形形的信息和各种不同人群丰富庞杂多元的利益诉求能够得到及时的表达,并进行科学的甄别。而且甄别的过程也应该成为银行业处理的基础。其结果应该是,银行业在甄别信息中经营得以不断完善,以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问题,从而成为一套兼顾相关利益者的活的机制。 对于银行业来说,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机构设置是否合理都在于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是否有效率。浙江兴业银行是在实践中形成调查信息的机构,并逐渐摸索出以低廉的成本广泛收集、处理和传送信息的制度。浙江兴业银行拥有收集、处理、传送工作的机构,在总行层次是调查处,分行层次是调查室。

二、处理信息的机构

通过逐步摸索和不断的积累和完善。 浙江兴业银行收集、处理信息的机构有总办事处,总行有设计处的调查股和研究股,一等分行有调查股,二等分行也有调查股。各调查机构随时注意并报告本地的经济、金融、商业状况等等。

作为核心的总办事处收集、处理、传送信息与各分支行、仓库、货栈发生联系。浙江兴业银行致各行的通函指出,调查处职掌如下:1、金融贸易运输状况之调查;2、工商各业状况之调查;3、工商界信用之调查;4、国内外经济大势之研究及商业之循环;5、主要商品之研究;6、上海地价之研究;7、各项公债、公司债之研究;8、各公司资产负债表之研究;9、国外汇兑变迁趋势之研究;10、本行业务发展方法之研究;11、汇业发达趋势之研究;12、本行之宣传方案与实践。可见总行和分行调查处调查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涉及到经济的各个方面,甚至包括了浙江兴业银行营销工作。

三、收集、处理、发送和处理信息的工具

同样通过摸索和完善,浙江兴业银行逐步建立在总行和分行之间,分行之间和分行内部各行员交流的工具和交流信息的严格程序,卓有成效的提高了浙江兴业银行的绩效。总行和分行之间,有《每周通讯》、《兴业邮乘》,二者虽然目标一致,但是分工有别。《每周通讯》专门搜集和交流比较紧急、比较秘密的国内外的商业、金融、政治以及社会状况。

《每周通讯》如何发挥作用。1934年3月23日,总行给各分支机构发函说为彼此易明了各地情形起见,打算举办《每周通讯》以互通信息,议定《每周通讯》简则一种,附第一次通讯寄发日期,除分函外,还随函寄上一份,请各分支机构查收照办。举办每周通讯简则如下:

(一)各分支行、分理处、办事处暨货栈应随时调查关于:1.本地金融状况;2.本地同业情形;3.本地各业消息;4.本行经历事实;5.其他一切直接或间接与金融商业或我行有关之本地或外埠处关。可供参考或研究者,编成每周报告,于每星期规定日期,用函直邮总行总经理。

(二)各行处每周发寄“每周报告”之日期规定如下:1.下列各行处应于每星期三发出。2.总行所属霞飞支行、西区支行、北支行、虹口支行、锡(无锡)支行,杭行及湖墅分处、湖州货栈,京行及京北处、关外。3.下列各行应于每星期二发出:蚌处4.下列各行处,应于每星期一发出,津行及青岛支行、河坝分处,平行,汉行及汉阳货栈,郑行及新处、驻马处、信处、陕处。

(三)各行处倘遇该期并无消息报告,仍需按时发函,说明并无消息报告。

(四)总行根据各行处每周报告之材料,并加上总行本身调查所得之材料,编成每周通讯,分寄各行处,于每星期六发出。

(五)每周通讯系专供本行各行处传送消息之用。每行处只寄一份,由分行经襄理、分处主任或专员亲拆,于拆阅后,需妥为保存,无论何时不得与行外人阅读。

(六)每周报告所用笺纸及信封,另由总行规定格式,印好后分寄各行处。

第一次各行处(每周报告)发出日期如下:1.汉行、汉栈、津行、青支行、河处、平行、郑处、新处、驻马处、信处、陕处于四月二日,星期一发出。2.蚌处,于四月三日,星期二发出。3.霞支行、西区支行、北支行、虹支行、锡支行、杭行、湖处、湖栈、京行、京北处、关处于四月四日,星期三发出。第一次总行每周通讯于四月七日,星期六分发各行处。通告详细规定了举办《每周通讯》的目的“敝处现为彼此易明了各地情形起见”,收集的内容,发送的格式、日期和阅读、保密、存放等等要求。

可见,浙江兴业银行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有专门的机构,而且收集信息机制的运行高效并制度化和程序化。浙江兴业充分利用了分支机构,接近市场的优势,详尽的收集经济信息,并有严格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要求有关人员传递,及时汇集,并由专门机构,专业人员对收集的信息予以整理,并给出总行对信息整理、归类、处理的意见,作为下一次信息收集的指导。

四、会计信息处理的启示

会计信息的基础是真信息,还要是有效信息和有用信息。会计处理不但要满足国家管理的需要,更应树立投资人和债权人的本位意识。会计报表不能简单的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而应是企业经营者与投资者、债务人以及相关利益受益人之间的交流工具。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由董事、经理构成的公司高管并不仅仅以股东代表的身份作为的,而且还以公司资产信托人的身份作为。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其中的股东着重是指广大中小股东,不能侧重大股东利益,忽视中小股东的利益。企业治理结构能否顺畅运行,取决于中小股东能否表达意见和利益及时、公平的维护上,也就是中小股东资本的期限结构是否合理和所有资本的期限结构能否协调。浙江兴业银行的营业报告上的资产负债表和银行资金运用表是浙江兴业银行创立的,1907年开始就和当时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接轨,并且从创立的第五年起,也就是1911年,营业报告中的资产负债表和银行资金运用表就采用了中英文二种文字版本,直到1950年公司合营结束。

制度和体制建设不单单是某些制度的制定和措施的实行,更重要的是公司内部决策、管理和执行过程中协商机制的形成。准确的讲,机制并不完全等同于制度。它是各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通常一项制度执行,如果不执行严格的程序往往就会走样,因此浙江兴业银行制定了详细的会计规程,把各项财务制度程序化和制度化并贯穿到日常经营的每一个细节中。稳健经营的目标不可动摇,但制度实行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信息都是可以评判和质疑的。

对于会计工作在会计规程中提出具体的要求:涉及了银行、信托、房地产业务的方方面面,每一个方面都给出严格的造作流程和规定。浙江兴业银行会计规程汇编,房地产信托会计规程目录,信托会计规程汇编本身也在实践中检验,缺陷通过董事会及时而有效的修正,优点通过董事会保留下来,作为下一次修改规程的起点和参考物,缺点也通过董事会进行调整、修改、直至删除。

除了《每周通讯》外,还有杨荫溥1928年主办每月一期的《兴业邮乘》用来收集和传递消息,帮助员工学习新知识、钻研新业务,宣传浙江兴业银行的服务意识,提倡团队合作意识,甚至生活、娱乐等等,有效的沟通了兴业银行内部的信息传递并寓教于乐,寓学于生活。《兴业邮乘》一直持续举办了180多期,直到1943年日伪的干扰和破坏,才被迫停业。《兴业邮乘》的出版和对外公开发行极大的提高了银行界的金融理论水平,也给银行业同业提供了业务交流的一个良好平台,并向民众普及了大量的金融知识。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第3篇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Ⅲ;商业银行;资本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5月10日

2007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凸显了现行国际金融监管框架的缺陷,同时也为改进金融监管提供了重要契机。巴塞尔委员会作为银行监管国际标准的制定机构,正逐步对银行监管制度进行全方位改进。我们应该通过这次新协议的出台,对中国银行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和借鉴国际银行监管改革的经验和良好做法。这对于提升中国银行监管的有效性、更好地发挥银行体系对于国内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配置资源的核心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巴塞尔协议Ⅲ》的主要内容

新协议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三方面的内容:重新定义一级资本、最低资本金比率要求、过渡期安排。一级资本方面,修改后的一级资本包括权益资本和留存收益。规定纳入一级资本的非普通股资本工具应在持续经营的条件下具备足够的损失吸收能力,新标准中将鼓励赎回的创新型混合资本工具从一级资本中剔除,少数股权也不被允许包含在一级资本的普通股权收益中。另外,有效的权益资本必须占一级资本的大部分,股权溢价只有在其对应的股权列入一级资本时才能作为一级资本,优先股的股价溢价也作为一级资本。

在最低资本金比率方面,协议规定,商业银行的普通股最低要求将从目前的2%提升至4.5%,也就是所谓的核心一级资本比率,另外还需要建立2.5%的资本留存缓冲和0~2.5%的“逆周期资本缓冲”。此外,商业银行更宽泛的一级资本充足率下限将从现行的4%上调至6%。

过渡期安排方面,为最大限度降低新协议对银行贷款供给能力以及宏观经济的影响,协议给出了从2013~2019年一个较长的过渡期。新协议规定,新的全球银行杠杆比率标准为3%,该比率标准将在2013年至2017年期间接受测试。同时还规定,银行需要在2015年前,也就是5年内达到最低资本比率要求,即不包括资本缓冲在内的普通股占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达到4.5%,一级资本比率达到6%;而对缓冲资本的落实则更为宽松一些,银行可以在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分阶段实施。

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

我国1995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首次对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做出了不得低于8%的规定。2004年中国银监会公布并实施了《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强调了资本监管在银行监管中的核心地位,并规定2007年1月1日为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最后达标期限。国内商业银行积极引入科学的现代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经过努力,各项资本管理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同时,仍存在其他方面的一些不足。

(一)资本充足率符合国际水平,风险抵御能力逐步增强。除了对外募集资金和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增加的资本金之外,我国商业银行以贝勒的银行资产持续增长模型为指导积极提高资本金管理水平。同时开始逐渐从关注资产规模到注重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的转变。根据银监会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的数据,2011年底我国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71%,超过国际平均水平。截至2011年底,290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全部达标,达标银行资产占商业银行总资产的比例达到100%。

(二)贷款质量和拨备覆盖率明显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逐步提升。在“统一授信、审贷分离、分级审批、责任明确”的新型授信管理模式下,我国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剥离、核销和注资等措施的实施使得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实现了“双下降”。但根据目前实行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2006),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评级高级法”实施水平有待提高,单纯依靠静态的财务数据和财务报表难以真实完整地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度量。

(三)流动性比率较高,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经受挑战。在我国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影响下,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在为商业银行提供灵活的市场化价格体系的同时,也带来了市场风险管理能力的巨大挑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总体利率敏感性缺口为呈上升趋势的正缺口,加大了利率风险,但也对银行利润产生正面影响。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使得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负影响。另外,面对我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及“人民不升值”压力,商业银行外汇头寸的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加。

(四)操作风险管理能力加强。中国银监会于2005年3月了《关于加大防范操作风险工作力度的通知》,就操作风险管理指出具体的要求,促使商业银行采取防范措施和控制操作风险。在银行自身风险管理和监管机构指导下,我国商业银行设立了专司操作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委员会,逐步建立了科学的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并制定了更加规范的政策制度,同时采取更客观的风险度量和评价。但由于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公司治理结构还有待完善,且操作风险涉及操作环节较多,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淡薄,银行仍需从多方面完善操作风险管理。

三、《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一)短期影响。从短期看,实施巴塞尔Ⅲ不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直接冲击。从2004年开始,中国银监会引入了巴塞尔协议框架,并逐步进行了完善,建立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以资本充足率监管为核心的银行监管体系。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银监会逐步提高了对国内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和资本充足率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截至2010年6月,我国上市银行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4%,整体资本充足率水平超过10%,均高于巴塞尔Ⅲ的最新要求,而且资本质量较高,一级核心资本总资本中的占比达到80%以上。因此,即便未来1~2年就开始实施巴塞尔协议Ⅲ,也不会对我国银行业产生直接的冲击。

(二)逆周期影响。存货利差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商业银行总有放款冲动,在经济周期处于上行阶段时,银行所面对的整体风险较低,资本充足率状况也会趋于良好。一旦经济周期步入下行阶段,风险可能会集中爆发,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状况则可能会迅速恶化。自2004年引入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一直处于上升期,以这一期间的现实风险所计算出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很可能会低估银行在完整经济周期中所面临的真实风险。中国银行业没有将逆周期资本准备考虑在内,因此如果经济周期处于下行阶段,即使是维持《巴塞尔协议Ⅱ》的标准,中国银行业也有可能面临较大的达标压力。更不用说新协议所制定的更高的标准。

四、对策建议

在新协议出台后,我们应充分了解资本金要求对于中国银行业稳健运行的重要性,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对资本的监管,保证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能在长期内符合监管标准。因此,在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下,提出几条提升中国银行业资本要求的建议。

(一)健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组织体系。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改革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由原来的信用风险为主发展到以信用风险为核心,覆盖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未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要以“全面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有效改善总分行制管理模式下各项风险战略。

(二)建立长效的多渠道资本补充机制。为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有扩大规模的内在要求,迫切需要开拓资本补充渠道,保证资本的持续充足。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以下渠道筹集资本:一是引入战略投资者;二是在境内外上市募集资本,或通过增发股票进行再融资;三是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工具补充附属资本;四是控制利润分配,提高未分配利润补充资本。

(三)建立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经济周期转换时银行体系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是系统性风险。逆周期资本监管的框架基于这样一个事实:信用风险产生于信贷快速扩张时期,但显现于经济衰退时期;但按照现行的资本监管方法,经济上行期资本要求下降,经济衰退期资本要求却上升,扩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

为降低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这种正反馈效应,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缓解最低资本要求的过度周期性波动;二是建立前瞻性的贷款损失准备制度;三是通过扩大留存资本推动银行建立超额资本;四是建立与银行信贷过度扩张挂钩的逆周期超额资本要求。

(四)加快银行业转型步伐。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和调整业务结构,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中间业务等不需动用银行自身资本的业务,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市场需求变化情况,推动中间业务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手续费、佣金和非信贷资产收益比例,提高银行定价能力,提高非利息收入的比重,逐渐建立起多元化的盈利模式,对包括资产证券化、表外风险敞口和交易账户活动提出资本要求。

资产结构方面,须由高风险资产向低风险资产结构转变。为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在总资产中逐步降低信贷资产的比重,适当提高对投融资的比重;在信贷资产中,应适当降低对公贷款比重,逐步提高个人贷款比重;在行业信贷投向上,应逐步降低传统行业的信贷资产比重,不断提高对朝阳行业的贷款比重。

负债结构方面,要弱化以存款为主的被动型负债,大力发展主动型负债。为此,政府和监管部门应允许商业银行发行一定量的金融债,提高主动负债的比重,以增强商业银行对负债的整体调控能力。

(五)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强化金融监管。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文化在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可以通过政策、制度和培训等方式转变传统思维和经营方式,同时培养现代风险管理理念。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进一步修改信息披露制度,严格披露程序,提高信息质量。我国的监管当局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法律法规。

总之,《巴塞尔协议Ⅲ》代表了全球银行业监管强化的新趋向,对国际银行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对中国来讲,对该协议的实施应持较为谨慎的态度,应充分评估其在长期内对中国银行业以及经济运行可能产生的影响,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各行应根据本行情况,不要盲目引进和实施。建议在新协议的框架内,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对资本充足率监管框架及实施进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规划,在强化银行监管的同时,避免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以真正达到促进银行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晓灵.巴塞尔新规对中国银行业压力不大[N].中国证券报,2010.9.18.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第4篇

【关键词】 四介松都治簿法; 银行簿记;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07-0124-04

一、朝鲜半岛银行簿记

(一)大韩天一银行簿记的背景

四介松都治簿法(Sagae Songdo Ch'ibu-bop)“起源于高丽全盛时代(1010—1274)的首都”松都(今开城),又称开城簿记法,流行于“王室、贵族、富商”们的经济活动中。由于他们的地位较高,四介松都治簿法受到重视和很好的发展、保存,存续至1920年。“四介”指利益、消费、捧次、给次四项(有不同解释),分别相当于中国的进(收入)、缴(费用、损失)、存(资产)、该(资本、负债)。

大韩天一银行是现在韩国商业银行的前身,于1899年创立,至1932年12月。1894年,随着韩国近代新文物制度的导入,设立了地方向上缴纳税金的输送和保管业务。这一时期政局动荡混乱,天一银行成为货币制度整理机构。那时韩国银行簿记体系都是运用四介治簿法的原理。银行账簿主要是大韩天一银行的账簿。簿记是社会经济的反映,是时代和历史的产物,至今仍有大韩天一银行的账簿存至韩国图书馆,并被认定为汉城有形文化财产。

(二)大韩天一银行簿记组织

大韩天一银行的会计账簿种类多达十几种,本文重点介绍以下几类:

1.正日记

大韩天一银行的正日记分介账相当于现金出纳簿及现金计定账册。

当正日记转记入账册后,在行头上标黑点表示转记完毕;再核对正日记和账册中的金额是否一致,如无误则在正日记的金额右上边标朱点;然后核对两者的记事内容,若一致则在行头黑点旁再上标朱点。正日记中的“上”、“下”标志着要进行现金计定账册的转记,就没有必要再由现金出纳簿转记入账册了。

如果记账中出现错误时,应重新记录一笔与错误记录相反的业务,相当于现在的红字冲销,并在错误的记录和修正的记录前面标上“ォ”字,再重新记入正确的记录,并与红字记录一起用括号标示出来。

2.账册

大韩天一银行账册就是将正日记中的“入”和“去”业务记录,分类转记入相同的科目下。它将“外上账册”和“他给账册”合并在一起,借贷双方分开记入。

账册以人名或事项命名,且同为科目名称。明细账簿的科目若以“给次”(资本或负债)为主,将“入”字业务记在上段,也就是账簿的前半部分,“去”字业务记在下段,账簿的后半部分,如资本主(衿主,度支部),收益计定(边钱)等;若以“捧次”(资产)为主,则相反记入。单独结算该科目时,先将同一科目下的“去”、“入”项分别汇总,若金额相同,则表示借贷相等,在上段末尾标上“计”字,在下段末尾标上“完”字,并在科目名称的前面标上符号“”,表示该账簿可以结转了。

当“去”、“入”项的合计金额不相等时,如果是“去”项有余额,则应在合计金额后标上“内”字,再将借贷双方差额计入馀捧次后,并在“入”项合计金额后标“除”字;如果是“入”项有余额,同样要标注“内”和“除”字,不同的是应将双方差额计入馀给次后。然后将这些差额结转记入下一个账簿,并注明记入账簿的名称,方便查账。

3.周会计册

大韩天一银行相当于当今的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每年的11月末为决算日,纯利润中的80%作为股东的“配当金(红利)”,10%作为“积储金(留存收益)”,还有10%作为“赏与金(奖金)”分配给公司管理人员和员工,所以纯利润是计算红利、留存收益和奖金的基础,其正确性尤为重要。

在制作周会计册之前,先要做一个计算损益的决算报告书。大韩天一银行的账簿和损益决算账簿是分离独立的。决算时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对以前遗留的错误进行修正;(2)记录未支付和未收到的利息;(3)经营用房屋的折旧;(4)处理坏账;(5)计算“支店(分公司)”的“纯益金(纯利润)”;(6)结算总公司的损益;(7)结算整个公司的公共费用;(8)结算总公司支出的公积金、员工奖金和红利;(9)结算纯利益。

决算检查无误后,编制周会计册,图1为部分引用。

尹根镐认为周会计册具有以下几点作用:

第一,“捧次给次一览表”,即明细分类账。周会计册中的“给次”包括资本、负债和盈利,“捧次”代表资产,它们都是根据大韩天一银行账册和期末决算的余额来填写的。只有当给次和捧次的合计余额相等时,才能确保会计记录的正确性,与现在的借贷平衡原理相同,说明周会计册具有决算报告书的作用和试算表的性质。

第二,“本店损益计算书”。周会计册中的“本店纯益会计”首先将各种利息收入和独立核算的典当铺利息收入(典当铺虽是独立核算,但它属于总公司的部门,纳入总公司统一核算纯利润,而开城和仁川支店的利息收入则自行扣除费用,直接计入总公司纯利润中)单独提出来合计成“给次金”,再减去公共费用,余下“实余金”;然后再按一定的比例计提公积金和奖金,剩余“实余金利金”即为总公司纯利润,以“下片周会计传”结尾表明余额移记“一周纯益金会计”中。

第三,“株主利益配当金明细书”,即股东利润分配表。

第四,“合并损益计算书”。周会计册中的“本店纯益会计”和“光武四年度各衿主利益分排”共同起到“合并损益计算书”的作用。

第五,“积立金明细书”,即计提公积金明细表。

二、与近代日本银行簿记比较

(一)《银行簿记学》的背景

《银行簿记学》是我国谢霖与孟森合作编纂的。该书于清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公元1907年)在日本东京印刷刊行,它是继《连环账谱》之后,由我国学者撰写的第二部会计著作。《银行簿记学》的基本理论是以日本学者森川镒太郎所著的《银行簿记学》为蓝本,书中所用账簿格式,又借鉴早稻田大学商科所定的新式账簿。此外,在编译之际,又参考了(日)米田喜《簿记学讲义》。作者不仅根据在日所学的簿记理论和方法择善而从之,让中国人能探明其究竟,而且还根据学习心得加以发挥,并结合中国人的习惯阐明之,以便推行新式银行之会计学,促进中国实业的发展。因而,该书体现的是日本19世纪后期的银行簿记理论与方法。

大韩天一银行和该书中记录的日本银行在产生和发展的时间上看相差无几,而且同属东亚,具有可比性。

(二)比较研究

1.主要业务

由于金钱是经济界不可缺少的媒介物,所以银行的客户范围广、数量多,且金钱的来去不同会产生不同的业务。简言之,当时的银行业务就是资金的存取、借贷、汇兑,银行收取利息、费用,贴现、期票等基本业务。大韩天一银行和日本银行的主要业务都是围绕着金钱的存取和借贷来展开。

大韩天一银行的存款均类似于无定期存款,其“本店标”相当于日本银行的“自书小票”,银行见票即付,不管持有人是否是开票人,可随时存取,不同的是“自书小票”可以连续使用,与现在的存折差不多,而“本店标”相当于每笔存款当作一张小票,以数字进行编号,类似于现在的支票,不过没有期限和收款人。

大韩天一银行与日本银行在股东负债这方面均设有股本、公积金和红利科目,不同的是它们计提比率的标准。

2.账簿组织比较

当时银行处理的主要业务是金钱,但其取得和使用的性质多而杂,因此处理这些业务的账簿数量和种类也非常多。凡是记录资产、负债、损失、利润等总额的账簿,都归类于主簿,而辅助簿则分类记述了相关账目的详细内容,比如现金明细账和分类账。辅助簿的主要功能就是弥补主簿当中的不足之处,便于了解各项交易的详细情况。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表示现金的出入;表示本公司的借贷业务;表示借贷汇总;表示各业务的特殊详细情况。这里主要介绍使“借贷聚于一幅、易于观览之账簿”。

(1)日记账

日记账是记录每天发生的所有业务,按其性质分类记入各个科目下面,是所有账簿的基础。

无论是“取引”(即交易)有现金出入的,还是有变更“款目”(即科目)的“推收”(即旧时民间田宅典当买卖时,报请官府办理产权和赋税的过户手续),只要是有往来,都应记入日记账。当时银行本身就是以处理现金为主,而日记账更是以现金为主,所以当时可以省略“金银”科目,遂与传票一样。

银行簿记的日记账中记录现金收入业务时,只在借方的“现金收入”栏下记入金额和对方科目,贷方不作处理;而日记账记录支出业务时,则只在贷方的“现金支出”栏下记入金额和对方科目;日记账记录变更科目但没有现金出入的业务时,应视为有现金出入来处理,因为该笔业务借方的对方科目为现金,所以它应记入日记账的贷方,并在“推收款目”栏下记录交易金额,该笔业务的贷方则记入日记账的借方。

(2)增补日记账

增补日记账是日记账的一部分,专门记录无定期存款,每日工作结束后只将出入的总数作一笔分录记入日记账。因无定期存款交易的数目极多,如果将它们一一列入日记账,然后逐项清转,工作量太大,故设增补日记账单独汇总。

(3)日缔账

日缔账也是日记账的一部分。它记录的是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发生交易,而总公司尚未收付现金(如汇来汇票)的业务。日记账和增补日记账各账户的结余都直接过入“款目归户账”,而日缔账则须先将每日结余记入日记账对应各账户的结余中,再从日记账过入“款目归户账”。

因为分公司独立经营,自当自由交易,不必每日向总公司报告,而是半年为一期,期末报告,而分公司之间的汇兑则须随时与本店推收。日本米田喜所著的《实践银行簿记法》认为日缔账的束缚过大,而谢霖、孟森则不认同,他们参考了森川镒太郎的《银行簿记学》。

这里的日记账与大韩天一银行的正日记类似,都是记录银行每天发生的所有交易,而且主要业务都是存款的进出,现在的现金日记账只记录涉及现金的业务,转账业务并不计入,与前两者均有差别。但近代日本的银行账簿设置更加合理,通过多栏表格的形式登记使账面一目了然;分类更加细致,无定期存款项目较多的银行可另设增补日记账单独汇总,分公司与总公司之间的汇来汇票等业务也需要单独登记。

大韩天一银行的正日记与中国的“草流”类似。近代日本银行的日记账,则相当于中国的“细流”,账簿内容和形式更加细致严谨。

(4)款目归户账

款目归户账所记录的是款目每日变动的情况,每一款目分类汇总记入,可以反映出各个款目的余额在借方还是贷方(主体是营业主),其景况如何,可以一目了然地得知营业主资产负债、损失利益的情况,所以它极为重要。

该账簿以各款目为主,每一款目设为一专项。将款目名称列于上方,每列设有时间、摘要、页数、借贷方、结余等。当时的银行业务决定其以金银为主。如:定期存款会位于营业主的借贷方,而其对面一方无论实际上有没有现金的出入,都视为必有现金出入,这已经成为当时记账的原则。

它相当于现在的总分类明细账,与大韩天一银行的会计册有异曲同工之妙。

(5)使借贷聚于一幅、易于观览之账簿

虽然已将各账户归类计入“款目归户账”,但内容太多,不便于检查。所以设置“使借贷聚于一幅、易于观览之账簿”,计入“款目归户账”各账户的结余,因为与现在的记账规律“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一样,可以通过借贷方结余是否相等来校验主簿的正确性。

“使借贷聚于一幅、易于观览之账簿”与大韩天一银行“周会计册”类似,都是将借贷两方分别汇总。不同的是,前者从主簿过入时只计入结余,而后者是逐笔过入的;后者的损益是先计算出结余再单独计入,而前者还是汇入借贷双方;后者还包括股东利润分配表,而前者没有。“使借贷聚于一幅、易于观览之账簿”偏向于账册的性质,而大韩天一银行“周会计”更偏向于会计报表的性质,且具有多个方面的作用。

近代日本的银行账拥有“贴现票”等业务,内容更加丰富,在账簿的格式设置上更加完善,能更加清晰地说明业务情况;而大韩天一银行的“周会计”同时兼具总分类明细账、本店损益计算书、股东利润分配表、合并损益计算书和计提公积金明细表的多重作用,处于当时的领先地位。

【主要参考文献】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第5篇

实习时间:年月14日---年月13日

实习地点:中国银行支行

解银行基本业务板块,实习目的熟悉中国银行内部各个部门的运作流程。对银行工作及知识有个具体的认知,促使返校后能对缺漏的理论知识及时补足。

二实习主要内容

第一周&第二周:实习于业务发展部

很庆幸遇到很好的老师,这个部门呆了两周。教给了很多。这个办公室比较大,有6个人在这办公,分别姓黄,蒋,刘,雷,秦等。通常叫他老师。这个部门主要负责银行放贷和信用卡业务。

还让填一份信息详尽的资料。去银行做了这方面的业务后才知道,其中一个姓黄的老师带领我做了一周的银行卡业务。主要是处理大量的文案资料。大学期间经常看到有人到寝室来推荐大家办信用卡。这种让客户填写的资料单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工作内容而已,其实银行工作人员还要将这些资料的信息反复使用,制作成很多其他文档资料,比如说客户信用评分表,客户信息表等等。内容很简单,做的东西也基本上是不断重复,枯燥是难免的不过这份差让我明白了工作就是需要细致,哪怕是小到把资料按左上角对齐整这样的事,也可以反映出你工作是否足够认真。细节决定成败,看来这是银行工作学到第一课。

真的觉得银行业务经理特别辛苦。时常看到加班,谈到放贷业务。有时还加班到很晚。有一天我就跟着一个老师加班到七点半(五点半下班)那天真的饿惨了后来跟其他朋友一交流,才知道步入社会后加班是常事,不抵触加班,觉得如果有工作需要还是应该多为自己所在单位做贡献的但是认为不能将加班演变成一种制度,如此一来员工们合法权益要如何得到保障,这不是阻碍我国法制建设的进程么?扯远了还是谈谈信贷业务吧,银行在做放贷业务的过程中,非常注重客户资信的调查,像个人信用记录是否良好,还款来源是否真实可靠等因素是很被银行看重的信贷业务要建立客户的一级、二级档案,要扫描客户资料,还要客户多处亲笔签字。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繁琐。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大家各持一部电话在和自己负责的客户洽谈或者是解答客户的种种疑问,各自都声音很大,又似乎各自不被他人所干扰,很有一番股票市场的热腾氛围。

第三周:实习于综合部

如果说在业务发展部学到一些实践操作的皮毛,这个部门呆了一周。那么在这里我学到纯粹是理论知识和“少说话,多干事”工作态度。这个办公室相较业务发展部很是冷清,里面只有三个老师,很少闲聊,即使说话也大多不离工作内容,要么是询问他人自己不太清楚或遗忘的什么业务知识,要么就讨论工作上的事。因为他讲的都是比较专业性的东西,很少能插上话。通常我都是抱着桌上那几本《银行结算制度》自己研究。工作的第一天我就被主任叫去买20卷双面不干胶,只知道什么是双面胶,不知道什么是双面不干胶,问了大概买成多少钱一卷,说23块。自认为这已经问得很详细了但当我买回来时他说宽了于是就去换,换了后那个姐姐又说价值不到20元,不能开发票,央求了半天总算开到发票。总结就是一点:领导交给你任务时一定要问清楚点,否则不但领导不满意,自己也费力费时间。

但很多都看不懂,这个实习过程中还阅览了余额表和凭证。大概是会计的知识太欠缺,以后要狠补。这学到最多的东西就是办公室的工作风气:少说话,多做事。想这个信念会给我以后的工作带去福音。

第四周:实习于营业部

就是俗称的柜台和大堂业务。业务发展部的工作最累但是也最充实,营业部大家都很熟悉。成天有忙不完的事情。综合部很清闲也很有稳重的感觉,但我最怀念的营业部。因为这儿有三个坐柜的去年进去的大学生,其中一个还是西财毕业的呢。所以觉得他特别亲切。一起时共同语言很多,所以大有找到志同道合者的感觉。这几天中,很耐心的教会了很多柜台技能和知识:交易码,点钞,打捆,捆钱,挂失等等,各种不同分类的业务的处理方式几乎都有涉猎。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第6篇

关键词:金融业 改革 发展 逆周期监管

一、逆周期监管的引入

1.经济危机的反思

从历史的视角回溯,金融监管的发展兼具渐进式与变革式特征。渐进式特征体现在金融监管通过修补金融体系中的制度漏洞,应对非系统性风险的冲击而逐渐得到完善。而金融监管的变革式发展则大多出现在灾难性的金融危机之后,通过监管理念与方法的革新,提升金融监管应对系统性冲击、防范金融危机的能力。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是自1929-1933年大萧条之后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危机重创全球经济,造成大量金融机构破产,除了触目惊心的巨额损失,危机也凸显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脆弱性,其缺乏防范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从上次世界经济大萧条到这次危机我们不难看出经济从繁荣到危机运行轨迹的周期性。金融是经济的核心,自身所具有的刺激经济发展、积蓄放大风险的特性,总是加速了经济的繁荣,加剧了经济的危机,呈现出顺周期的运行规律,使全球经济呈现不可持续性。

2.逆周期监管的提出

2009年4月,二十国集团伦敦峰会要求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巴塞尔委员会研究提出缓解顺周期问题的政策工具,促使银行在经济上行周期计提资本缓冲,以满足下行周期吸收损失的需要。2010年以来,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理念获得了广泛认同。2010年9月12日,巴塞尔委员会决策委员会会议正式宣布了国际银行资本监管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包括要求银行在信贷高速增长、系统性风险不断累积的情况下,计提逆周期资本缓冲,即逆周期资本监管。2011年1月,欧洲银行系统风险监管委员会正式启动,泛欧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开始形成;我国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逆周期宏观审慎制度框架”。

在“十二五”规划蓝图中,金融体制改革依然是金融业所要努力的方向。与前两次规划相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金融体制改革”文字虽未改动,所要努力的内容却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在建议中,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一项内容为“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宏观审慎管理是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为根本目标,将金融业视做一个有机整体,既防范金融业内部相互关联可能导致的风险传递,又关注金融体系在跨经济周期中的稳健状况,从而有效管理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最终实现维护金融稳定的目标。在日前召开的“宏观审慎政策:亚洲视角高级研讨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国际金融危机重大教训之一,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防范,还必须从系统性角度防范金融风险,而宏观审慎政策正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

通过逆周期的审慎监管,将有效约束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冲动和短期行为,提高中国银行业体系的风险防范能力,并为建立可持续、稳健的中国银行业体系发挥重要作用。逆周期的监管政策成为中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具有自动稳定器功能的财政政策一起,构成了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基本框架。

二、金融经济发展的现状和风险

1.中国金融经济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金融业所处的大环境已经不同。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外汇和财政收入位居世界前列,中国经济分量在加重的同时,中国经济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联合国发表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够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当之无愧地成为2009年带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最强引擎。

同时,金融业自身情况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银行业整体竞争力明显上升,截至2010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87.2万亿元,负债总额82.3万亿元,而这一数据在2005年12月末,只分别为37.47万亿元和35.81万亿元,数年之间,我国银行业资产和负债总额分别提高了2.32倍和2.29倍;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大幅提高;银行业公司治理和风险管理明显改善;多层次金融体系得到完善;金融业竞争力大幅提升,201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全球前1000家银行排名中,来自中国的银行从1989年的只有8家上榜增加至84家上榜。

2.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的风险

一方面来自“天量”的贷款。数据显示,2008年1月,中国流通货币是3.67万亿元,2010年7月,流通货币增加到3.95万亿元,增速7.6%。在基础货币增加并不大的情况下,国内银行的信贷创造却异常猛烈,2009年国内新增银行贷款为人民币9.5万亿元,增幅31.7%。2010年,新增的人民币贷款为8.55万亿元,已经超出全年7.5万亿元的贷款计划,照此贷款节奏,由此可见商业银行的放贷冲动依然强烈。随着商业银行不断放出“天量”信贷,蕴含的诸多风险也在不断积累。据某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部负责人介绍,2009年商业银行为配合“4万亿”投资计划,投放了巨量中长期贷款,其中“铁公基”项目相对风险可控,但大量的地方融资平台的信贷投放,存在资金流向不可控、财务状况不透明等诸多问题,蕴含了巨大风险。再加上2010年4月中央密集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政策,作为持有大量不动产抵押的银行,房价的大幅波动或成为新风险的“发源地”。

另一方面,不良贷款率拐点隐现。2003年12月,中国整个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是17.9%,此后7年时间里不良率一路下降。到2010年二季度,数据低至1.3%,注意这是全行业数据。经历了2008年的去库存化和2009年的宏观调控,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比例始终稳步向下走。中报数据显示,国内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出现激增。2010年二季度数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关注类贷款出现集中性增长。其中工商银行关注类贷款二季度上升了419.86亿元;中国银行上升119.33亿元;农业银行上升48.58亿元;交通银行上升27.08亿元。而2010年一季度末,工、农、中、交的关注类贷款分别较年初下降了325.39亿元、110.58亿元、38.06亿元、32.45亿元。五大行中,仅有建设银行的关注类贷款在二季度环比是负增长,但五大行关注类贷款总体上升了539.97亿元,增长了0.1个百分点。值得警惕的是,目前主要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余额是不良贷款余额的2倍多,囤积的关注类贷款在资产质量发生波动时很可能迁徙为不良贷款,从而对资产质量形成较大压力。

在外部环境与自身条件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如何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借助金融体制改革实现新的发展尤为急迫,金融业监管既要继续承担未完成的任务,又要面对新的课题。

三、逆周期监管的措施和手段

目前,基于经济危机的教训、中国经济金融形势以及上述种种隐患,银监会的监管理念也正在向《巴塞尔协议III》靠拢,梳理其一系列举措会发现,逆周期资本监管思路已经清晰可见。

所谓逆周期资本监管,是指资本监管要求随着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转化而变。在资本数量方面,经济扩张时期,商业银行应累积较多的资本以应对经济衰退时期的需要;在经济衰退时期,可以适当降低对商业银行资本的监管标准,促使商业银行增加信贷投放,推进经济的复苏。在资本质量上,经济扩张时期,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中核心资本的占比应较高;在经济衰退时期,可以允许商业银行在资本补充上更多地依赖附属资本。

而在“顺周期”的监管思路下,贷款损失准备主要依据贷款实际发生的损失计提,在经济上行期贷款质量较高时,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水平较低,不利于贷款损失准备积累;而在经济下行期,贷款质量恶化,需要计提较多的贷款损失准备,但此时银行财务状况也随之恶化,无力计提较多的贷款损失准备。银行在经济上行期间也未积累足够的贷款损失准备,以弥补贷款质量下降形成的损失,无法达到“以丰补歉”的效果。两相对比,逆周期理念的优势一目了然。

1.准确判断“周期”

“逆周期”监管新规的推进,在提升银行抗风险能力的同时,也面临着对“周期”准确判断的难题。面临可能出现的资本充足率、税前净利润等各项指标缩水的现实,首先,应建立银行风险的会计监督机制。在处理金融会计日常业务中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过程监督。事前监督是指对银行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制定与考核。事中监督是对银行的经营过程的动态监控。事后监督主要应通过对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和各种报表的检查分析,对银行稳健经营的结果进行全面复审检查,考核各单位有关控制银行风险责任指标的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与措施,以进一步防范银行风险;其次,根据银监会制定的统一政策,各银行每年从实现的净利润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风险准备基金,专项用于补偿各种风险损失,作为风险管理考核目标。最后,改革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按照现行的制度规定,银行坏账准备是按期末应收账款余额的3%。计提。但是,不同期限和不同性质的应收账款与发生坏账损失有不同的的关系,按期末计提不能揭示其联系也与坏账准备的提取不相协调。因此,采用账龄分析法来计提坏账准备,并按账龄和性质的不同确定不同的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

2.实施逆周期资本要求

逆周期资本要求是指针对宏观系统性风险,通过资本监管规则的设计促使银行在经济上行时期增加资本金,以缓冲经济下行期资本金要求的大幅提升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它通过资本金监管抑制银行信贷对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放大作用,缓解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逆周期资本监管至今并没有统一的方法,研究集中于如何通过修正新巴塞尔协议中相关方法来确定逆周期资本要求。现有的结论认为,与直接对内部评级法的风险权重进行修正的“输入端”修正方法相比,在利用内部评级法得到的资本金要求基础上,通过逆周期资本乘数来计算逆周期资本金要求的方法对经济的顺周期特征有更强的纠偏作用。但是,逆周期乘数的计算方法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认为,可以将GDP增长率、信贷增速、资产价格上涨幅度等宏观经济指标中的一种或几种通过技术方法转化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逆周期乘数,但如何使其更全面反映宏观经济周期特性,同时更具逆周期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3.采用杠杆率限制

杠杆率限制也是危机后各国际组织及各国监管机构所提出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重要的政策工具之一。与新巴塞尔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及其他内部评级模型相比,杠杆率指标不易被人为操纵,且不具备风险敏感性。因而与具有较强风险敏感性特征的微观审慎监管工具有很好的互补性,能更好地缓解其周期性特征。同时,历次危机爆发前,高杠杆率是金融机构最重要的指标特征之一。限制杠杆率可以防止金融机构的非理性扩张以及由此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累积。另外,从危机对各国金融体系的冲击影响的结果看,由于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在其金融体系中更广泛地采用了杠杆率指标方面的监控与限制,缓解了其银行体系的顺周期特征,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金融危机的冲击。杠杆率指标计算简单,但其有效性也依赖于其在金融体系中应用的广泛性。由于银行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深入,金融机构拥有越来越多复杂的表外结构,更加复杂的衍生产品交易等使杠杆率的准确计算存在相当的困难。除此之外,杠杆率限额的设定对金融机构的业务与经营选择有很大的影响并涉及监管边界的争议。这些都是杠杆率限制监管需要更深入探讨的问题。

4.动态拨备制度

动态拨备制度作为一种缓解贷款损失准备顺周期特征的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工具,其原理与逆周期资本在原理上是相同,即在经济上行时期提高拨备计提,以抵消经济下行期内急速上升的信用损失及拨备要求。按照会计准则的真实性原则,当前银行及金融机构的拨备计提规则必须基于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因而具有明显的滞后特征,导致了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具有较强的顺周期性。在经济状况加速恶化的时期,金融机构由于剧增的拨备计提要求不得不缩减信贷从而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下滑。建立动态拨备制度的指导原则是提高拨备计提的前瞻性,尽管目前还没有各方一致认可的具体实施方法,但西班牙中央银行早在2000年就已经实施了一种动态拨备制度。在这种动态拨备制度下,动态拨备与过去传统的一般准备、专项准备共同构成银行的总拨备。其中,动态拨备主要通过测算长期平均贷款损失率,对资产组合中的潜在风险进行估算后计提。由于在经济的上行(下行)期,会计准则计提的专项准备则相应的较少(较多),而根据上述动态拨备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为正(负),表明银行需要增加(减少)动态拨备。通过这种方法,银行可以在经济上行期为未来可能的经济下行期预先提取准备,同时抑制了银行自身信贷顺周期的过度扩张。尽管动态拨备制度已经能够在政策实践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由于该方法有悖于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其计提准备方面的主观性可能会带来会计操纵等后果,因此平衡前瞻性和真实性是该制度设计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宗怡,冀勇鹏.对我国实施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问题的探讨[J];当代财经;2003年07期

[2] 霍再强.金融风险内在生成机理分析[J];时代人物;2008年06期

[3] 娄锋.我国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及危机管理[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巴曙松,王怡,杜婧.从微观审慎到宏观审慎:危机下的银行监管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05期

[5] 赵李曼.金融监管视角下信贷风险转移机制的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贵宾,李燕妮.金融监管:国际经验与我国的选择[J];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第7篇

一、工作方面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我认为财务工作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从小事做起,从细心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1.记账:出纳工作从简单的审核票据,粘贴票据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已经付了的单据都要在其上面盖好“现金付讫”的章。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好记账凭证,每笔已经发生的业务,及时记账,及时记录记账明细,已备查询。在以后的工作中个人报销的原始单据要有个人签字。记账过程中不断明确各业务走的具体科目,不明白的向赵姐请教,同时也查询以前的凭证。

2.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定期的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刚开始登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如借方写成贷方,贷方写成借方,以及因为粗心的缘故把记账凭证漏写,在出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我及时改正,并做好工作心得。记账时一定不能分心,认真做好分析,在填写每一笔业务的时候都要认真、细心,在心情急躁和不平静的时候不能做记账方面的工作。对于记错账的情况下,怎样修改也从赵姐那学到一些经验。年初和月初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我也从xx年的账本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现金日记账要记录好每笔发生的业务,而银行存款日记账则要明确各个银行的业务,每笔业务要根据发生银行的不同而登录。目前公司的开户行是建行市中支行,也是主要业务的发生行。建行营业部主要发工资,农行和农信主要是税金方面的业务。每行每季度都会有银行利息单。

日清月结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特点与需求。

3.做报表:目前主要做的报表是每周的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的流水账明细。

(1)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此报表周一交予赵姐审核,刘经理核准。一般情况下我都在前一周的周末做好,并根据审核无误记账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做好核对工作,次周的周一直接将表打印。刚开始因为对此项工作不是很熟悉,经常出现账目不准和不平衡,且备注中的数目不能随之相应的调整,主要是预付货款及存货余额要随着在外资金的变化而变

动。经过一月的调整后,这项错误基本很少出现了。每周一,将报表传给王经理审阅。在此之前经常会漏写记账、审核、核准人的名字,不过如今发邮件之前我都会仔细的核对,漏写记账人员的名字情况如今也很少出现了。

(2)每月的流水账明细:流水账的登记和核对一般在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前提下,根据记账凭证仔细地入账,每月月初与现金和银行的账目都能一致。此项工作越来越熟悉,而且越做越快。

4.其它细节方面的工作

(1)票据:目前主要开的单据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入账单。这四种票据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填写方面还是盖公章方面,若出现错误填写都要加盖“作废”章。

(2)支票方面:刚开始在票据填写和加盖公章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日期没大写,单位名称和金额没顶格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规范此方面的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到银行提取备用金和办理银行入货款账等业务。

(3)电汇:货款主要通过电汇付出,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主要付款单位的各项明细,如单位名称、账号、汇入行名称、以及传真。填写名称要和其单位名称一致,一个字都不能漏写。

(4)入账单:主要的入账单有收到货款收入的转账支票和每月发放工资时的入账。

(2)税务:对于发票审核和交税金有了初步的认识。

(3)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开据:此项工作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二)其它工作

(1)每周固定的会议记录:根据每周一的例会,尽快整理好会议纪要,并让刘经理修改和审核,大家签字后传给黄先生和王经理,此工作当天完成。

(2)相关人员接待:对于公司外来人员,主要做好接待方面的工作。

(3)其它工作:如交公司话费、和赵姐一起审核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年审、工商年检等等。

二、学习方面

虽然现在做的工作与学校学的知识有所不同,但是我并没有感到灰心和气馁,不会的地方不断向赵姐请教。4月份与赵姐一同去济南学习最新的《企业所得税》。财务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还需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

三、思想方面

工作与学习很重要,但良好的心态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不断的摆正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不仅使我的工作开展很顺利,同时与同事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

以上是这三个月的工作总结,当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

1.知识方面的匮乏:财务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方面的知识仍要不断的加强。

2.记账: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漏写和填写方面的错误,更改时比较麻烦,在业务不断熟悉的过程中,类似的错误出现率也越来越少。偶尔的时候在记账凭证上会漏写附件多少张,但随着业务的熟练以及检查,出错率逐渐减少。

银行一周工作总结第8篇

一、工作方面:

(一)财务方面的工作

我认为财务工作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从小事做起,从细心做起,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

1.记账:出纳工作从简单的审核票据,粘贴票据等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已经付了的单据都要在其上面盖好“现金付讫”的章。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做好记账凭证,每笔已经发生的业务,及时记账,及时记录记账明细,已备查询。在以后的工作中个人报销的原始单据要有个人签字。记账过程中不断明确各业务走的具体科目,不明白的向赵姐请教,同时也查询以前的凭证。

2.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定期的核对现金和银行存款,及时登录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刚开::始登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如借方写成贷方,贷方写成借方,以及因为粗心的缘故把记账凭证漏写,在出现错误和问题的时候我及时改正,并做好工作心得。记账时一定不能分心,认真做好分析,在填写每一笔业务的时候都要认真、细心,在心情急躁和不平静的时候不能做记账方面的工作。对于记错账的情况下,怎样修改也从赵姐那学到一些经验。年初和月初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我也从XX年的账本上学到了不少经验。

现金日记账要记录好每笔发生的业务,而银行存款日记账则要明确各个银行的业务,每笔业务要根据发生银行的不同而登录。目前公司的开户行是建行市中支行,也是主要业务的发生行。建行营业部主要发工资,农行和农信主要是税金方面的业务。每行每季度都会有银行利息单。

日清月结是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特点与需求。

3.做报表:目前主要做的报表是每周的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的流水账明细。

(1)财务收付存报表:每月根据审核无误的记账凭证,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此报表周一交予赵姐审核,刘经理核准。一般情况下我都在前一周的周末做好,并根据审核无误记账凭证和现金、银行存款做好核对工作,次周的周一直接将表打印。刚开始因为对此项工作不是很熟悉,经常出现账目不准和不平衡,且备注中的数目不能随之相应的调整,主要是预付货款及存货余额要随着在外资金的变化而变动。经过一月的调整后,这项错误基本很少出现了。每周一,将报表传给王经理审阅。在此之前经常会漏写记账、审核、核准人的名字,不过如今发邮件之前我都会仔细的核对,漏写记账人员的名字情况如今也很少出现了。

(2)每月的流水账明细:流水账的登记和核对一般在做好财务收付存报表和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的前提下,根据记账凭证仔细地入账,每月月初与现金和银行的账目都能一致。此项工作越来越熟悉,而且越做越快。

4.其它细节方面的工作

(1)票据:目前主要开的单据有现金支票、转账支票、电汇、入账单。这四种票据的要求非常高,无论是填写方面还是盖公章方面,若出现错误填写都要加盖“作废”章。

(2)支票方面:刚开始在票据填写和加盖公章时,经常出现错误,如日期没大写,单位名称和金额没顶格写,填写不规范等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熟悉,规范此方面的工作。同时,根据需要到银行提取备用金和办理银行入货款账等业务。

(3)电汇:货款主要通过电汇付出,在实施的过程中积累了主要付款单位的各项明细,如单位名称、账号、汇入行名称、以及传真。填写名称要和其单位名称一致,一个字都不能漏写。

(4)入账单:主要的入账单有收到货款收入的转账支票和每月发放工资时的入账。

(2)税务:对于发票审核和交税金有了初步的认识。

(3)关于增值税发票的开据:此项工作有一点小小的了解。

(二)其它工作

(1)每周固定的会议记录:根据每周一的例会,尽快整理好会议纪要,并让刘经理修改和审核,大家签字后传给黄先生和王经理,此工作当天完成。

(2)相关人员接待:对于公司外来人员,主要做好接待方面的工作。

(3)其它工作:如交公司话费、和赵姐一起审核公司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年审、工商年检等等。

二、学习方面

虽然现在做的工作与学校学的知识有所不同,但是我并没有感到灰心和气馁,不会的地方不断向赵姐请教。4月份与赵姐一同去济南学习最新的《企业所得税》。财务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我还需不断学习新的业务知识。

三、思想方面

工作与学习很重要,但良好的心态是搞好工作的前提。工作中我不断的摆正自己的心态,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一切,这不仅使我的工作开展很顺利,同时与同事之间的相处非常融洽。

以上是这三个月的工作总结,当然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

1.知识方面的匮乏:财务方面的知识更新速度很快,这方面的知识仍要不断的加强。

2.记账: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时会出现漏写和填写方面的错误,更改时比较麻烦,在业务不断熟悉的过程中,类似的错误出现率也越来越少。偶尔的时候在记账凭证上会漏写附件多少张,但随着业务的熟练以及检查,出错率逐渐减少。